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艺术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及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黄际影,杜鹏[1](2021)在《乡村美育与非遗舞蹈:艺术乡建的“校园美育”路径》文中提出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阵地,艺术乡建往往借助本土文化资源,形成当前乡村文化创新的新力量。而在广大农村,艺术乡建的内生力量已然存在——乡村学校美育。近年来乡村学校亦开展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文章基于舞蹈生态学理论,通过分析课间操、社团活动、校本课程三类非遗舞蹈进入乡村美育的案例,探讨乡村美育与非遗舞蹈生态位与生态幅的相互影响,从而探索表演性非遗的校园美育助力艺术乡建、提振乡村文明的路径。

黄克松[2](2021)在《云南民族音乐元素在室内乐创作中复调技法的倾向性运用 ——以个人作品《阿哩》为例》文中指出西方中世纪至今,由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经济、政治、思想也随之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所以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在音乐的“创作”与“接受”上人们经历了单线条发展为横向的多线条,又从多线条转向单线条的音乐思维。这其中的多线条思维就是指多声部复调音乐思维。西方最早记载的复调音乐叫“奥加农”,因此奥加农也成为人们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复调音乐。复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与主调音乐相对应。主调音乐的特征在于它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声部为主旋律声部,辅之以若干声部构成的伴奏织体,共同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其写作技法的基础主要是“和声学”。而复调音乐的特征在于若干相对独立的旋律相结合,并通过旋律之间的对比、交织与呼应来表达乐思。在众多“抒写云南”的作品中,把云南音乐元素与复调技术相结合的室内乐作品不为少见,但是在运用云南音乐元素的同时以复调技法为主的室内乐作品却鲜为少见,故笔者大胆创作了室内乐作品《阿哩》,本文将首先对云南风格作品中的复调技术手段进行研究与分析,然后对个人创作作品《阿哩》的复调技法、创作背景、作品中和声的借鉴与运用以及复调技法的倾向性运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以云南音乐元素为素材、以复调技法为主的室内乐创作增添一分色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邓明波[3](2021)在《云南红河州中小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困境与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蒋海冰[4](2020)在《云南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组合编排与应用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哈尼族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民族风俗的影响下,哈尼族人民创造出多姿多彩并反映该民族历史文化的传统民间舞蹈。它以独特的表演形式、舞姿造型和风格特性来展现本民族的精神风貌、思维观念和审美情趣。本文以哈尼族民间舞蹈“铓鼓舞”“棕扇舞”“乐作舞”为研究对象,结合动律形态、动作语言等外在肢体表现形式的叙述,阐析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对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从而探寻肢体语言层面下隐喻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蕴。以舞蹈学、舞蹈形态学、艺术人类学等方法论为指导,运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展开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组合编排的应用研究。该文章由导论、正文(三个部分)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在导论部分,笔者对该论题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的使用和哈尼族民间舞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发展做出相应的阐述与总结。正文第一部分,哈尼族民间舞蹈概述。从哈尼族民间舞蹈入手,追溯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源起,探讨其自然环境、人文背景,进而阐述哈尼族民间舞蹈的种类与功能,探析其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文化。第二部分,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组合编排分析。以“铓鼓舞”“棕扇舞”“乐作舞”教学组合编排为实例,对舞蹈动律、动作元素、圈舞形式和道具等编排中涉及的舞蹈内容加以阐述,透析舞蹈动作形态下的文化内涵,呈现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多样性编排。第三部分,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组合实践。将应用在高校课堂教学实践的组合及其成效显现予以细致论述,以此说明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组合编排的价值意义。结语部分则对全文进行总体归纳。笔者试图通过课题研究,将哈尼族传统民间舞蹈优质资源引入云南各艺术类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材中,丰富与完善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哈尼族部分)教学内容,促进区域性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陈霞[5](2020)在《多元文化视野下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研究 ——以绿春县D幼儿园为例》文中认为学前期幼儿处于语言敏感期,边境民族地区的学前双语教育是边境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基础,其发展对国家、本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意义。在查阅、整理双语教育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对我国边境民族县——绿春县中的唯一一所双语双文示范园—D幼儿园双语教育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主要针对D幼儿园中双语教育政策、模式、教师、教学、环境以及幼儿家长等。通过研究发现,D幼儿园中双语模式为“汉语+少数民族语”,双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汉语能力均强于哈尼语能力,双语与双语教育态度都较积极,但家长双语辅导意识较弱,辅导方式单一,幼儿园与家庭双语环境创设偏重汉语。双语教学缺乏本土化双语教材、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未照顾到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教学评价未成体系。双语政策、财政支持、环境创设的不足,教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紧缺以及教师和家长双语内涵理解的偏差皆是影响D幼儿园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可从加强政府政策与财政支持,完善幼儿园管理、加强教师培训以及园所环境的创设,提升双语教师能力、加强教师双语内涵理解,增强幼儿家长能力、采取多样的辅导方式等方面提供一定建议,以期促进其学前双语教育的更好发展。

金烨[6](2020)在《哈尼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已经成为学校突出自身特色的有效途径。远居边疆的哈尼族有着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学、别具特色的当地风俗、百花齐放的现当代文学,这些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等特征。若将这些文化加以开发并引入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审美情趣、维护边境的文化安全、传承和发扬哈尼文化、帮助当地教育脱贫。调查发现,当地学生对标准语文课本不适应,对哈尼族知识学习欲望较高,但掌握的知识相对较少;当地老师对哈尼族的知识较为陌生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开发语文课程的过程中要遵循符合学生发展、文学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并在编写语文校本课程,加强师本培训,拓展语文课外资源,教育信息化的开发策略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根据上述原则和策略,结合哈尼族文学文本,本研究设计了整本书阅读和现当代文学赏析两个任务群的教学设想。希望本研究能给当地哈尼族语文课程资源教学的教师带来借鉴。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主体、结束语。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的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其中重点叙述文献综述,在搜集文献时本人发现哈尼族的课程开发主要集中在体育、舞蹈方面,尚未发现关于语文的课程开发方面的论文,说明本课题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共五小节。第一节主要阐述了哈尼族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及特征。哈尼族资源分为民间文学资源、民俗资源和当代文学资源三个部分,特征包括民族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第二节主要阐述了哈尼族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语文价值和社会价值。语文价值主要围绕将哈尼族的资源引入课程可以培养语文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和提高审美情趣展开。社会价值主要包括维护边境的文化安全、传承和发扬哈尼族的文化、帮助哈尼族地区实现教育脱贫。第三节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了蒙自四中和绿春一中的老师和学生对哈尼文化的掌握情况。透过问卷发现:学生希望学习哈尼族语文课程资源的欲望强烈,认知哈尼族文化的水平有待提高,学校层面对哈尼族文化的宣传不够,语文课堂对哈尼文化涉及较少。本人在与老师和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受到原生家庭影响,学生内部对于哈尼文化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哈尼学生对标准语文课本不适应,语文教师对于哈尼文化缺乏深入了解,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发哈尼族语文课程过程中要面对的问题。第四节主要分析了哈尼族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和策略,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符合学生发展、文学与生活相结合两点原则;开发策略涉及到编写语文校本课程,加强师本培训,拓展语文课外资源,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第五节,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将哈尼族文学的设计为整本书阅读、现当代文学赏析两个任务群,并在其思想的指导下展开教学。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语部分。在总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希望本人的研究能为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表示本人的研究尚不成熟,有很多缺漏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吕进锋[7](2020)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文中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立足本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力、文化适应力和文化实践力,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悖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借鉴社会时空分析理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明确了教育空间概念和教育空间结构概念,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阐明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确立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队伍、机构和成效七个教育空间要素,并依据其相互关系,提出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和教育综合空间三大类教育空间,以及64种教育空间结构组合,最终凝练成16种教育空间结构类型。基于教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构建教育空间研究指标体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获取研究数据,以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切入点,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空间尺度,以县为解析尺度(13个县市)、年份(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展开研究。研究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教育综合空间和教育空间结构的时间演进与空间格局。聚类划分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结构类型。总体而言,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不高,其教育空间从要素、类型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研究还结合访谈和田野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空间类型和教育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主体因素、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三种教育空间类型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对教育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本研究提出三个路径:第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整合与差异推进。要从目标、内容、思路、方法、教师队伍、机构联动和特色凝练等方面促进主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整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第二,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增强政府主体、各界主体和生命主体的参与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各主体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意识。第三,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发挥三位一体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本研究还从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第一,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第二,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回馈”,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权力意志,以及教育空间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定位的影响,同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和教育发展的大业中统筹考虑,从而准确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第三,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必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导向,培养“三力”青年;必须遵循突破观念束缚、坚定适宜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路径;必须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各尺度、各层次、各主体的教育空间统合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教育空间进行系统观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明确了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并以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例,进行了教育空间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时空动态、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彰显了教育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但展望未来,还应强化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民族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多视角、多主体、多方法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教育空间比较研究。

温清格[8](2019)在《云南哈尼族传统乐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云南省哈尼族传统乐器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的角度对其展开专题性的研究。哈尼族拥有近千年的迁徙历史,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乐器体系,不仅形象的体现了哈尼族的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还彰显了哈尼族传统器具的设计特征与设计文化。本文主要以文献搜索、实地调研与田野考察等方法获得的材料为研究基础,运用设计学的研究方法,并综合运用了民族学、历史学、音乐学、材料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哈尼族传统乐器的分类、形制、材料、制作工艺、发声原理及操持方式进行设计分析,总结哈尼族传统乐器种类多样、形态简洁、造型丰富、就地取材、因材施技、利于发声、使用宜人等设计特征,剖析其蕴含的民族特色。从哈尼族传统节日与社会习俗两个方面探究哈尼族传统乐器设计文化,哈尼族传统乐器通过其发声这一功能,在哈尼族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充当祭祀主体、沟通神灵、庆贺丰收、鼓舞劳动、表达情感、辅助社交、活跃情绪、烘托氛围等重要作用,展现出“唱、奏、跳”三位一体、“德、音、仪”相辅相成的文化特征。总结出哈尼族传统乐器取于自然、用于自然、人人可备、适用于人的设计思想。论文从设计学的角度探究了哈尼族传统乐器研究的新思路与方法,以期能够对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传统乐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罗吉[9](2020)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社会保障作用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得以满足,人民对于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在种类、数量、质量、自由选择程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地域广博、资源与人口分布分散、受地形、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大、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特点,导致其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更为碎片化、小众化与原子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从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福利层面对这些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导致大规模集中式的公共服务需求相对较少,而更多体现为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的零散需求。正是由于农村公共服务的这些特征,农村公共服务普遍存在利用率低、投入成本高、规模效应小,社会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等固有缺陷。围绕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多元化与小众化的公共需求,首先应根据农村公共服务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不同回应主体的比较优势对其进行分工与合作,分析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情况,并探索怎样建立一个完备而尽善其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一是农村公共服务应该怎样进行分类,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否以及应该怎样进行分工,三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是否存在矫正机制。本文以长尾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匹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和基本判断,探究供给主体效率影响供需失衡的机制。本文针对这种失衡提出以不同回应主体分工为基础的满足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的农村“长尾”公共需求失衡矫正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将农村公共需求置于“嵌入”的经济社会制度与发展进程中,分析其未来的趋势及其回应完善路径。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等核心概念为研究起点,首先分析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现状和特征。然后基于不同需求回应主体在治理效率上的差异,分析这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总体性原因(包括需求的离散化、政府财政限制、政府理性选择偏差、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供给“市场”缺失等),特别是针对有代表性的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例如教育、养老、医疗等)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影响因素,揭示出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内在机理和基本路径。再次,本文通过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等指标体系,对这种失衡的严重性程度进行实证测算。以此为基础,本文进而提出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对不同供给主体进行合理有序分工。最后,本文提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对这种网络化平台进行理论构建和实践运营机制阐述。本文主要创新在于,首先,本文创造性地将“长尾理论”运用于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公共服务中具有不同特点和性质的需求进行“头部”和“长尾”分类与区分。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特征进行数理证明与实证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长尾理论幂律分布的运用前沿,也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异质性分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长尾需求的聚合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回应主体进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可行性分析,基于长尾需求的差异性(多样性)偏好、回应主体的福利水平和供给不同公共物品的外溢性大小构建“长尾均衡”与“头部均衡”比较静态和动态均衡模型。其次,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进行专项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动态失衡的经济与社会因素,并检验这种失衡是否存在时序与空间上的自我矫正机制。另外,考虑到“长尾公共需求”与“头部公共需求”的相互影响,本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对“头部”与“长尾”的互动与耦合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在理论上更好地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长尾需求”理论体系。此外,本文通过比较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回应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上的分工、各自特点和优势,对基于异质性偏好农村公共服务的长尾分工机制进行主体匹配度回应与分析。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构建满足信息效率与激励相容的矫正机制,本文构建“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实证研究其在供给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中的比较优势与运营机理,为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伟大目标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新的理论视角与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其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中新的发展趋势与动向。

李怡林[10](2019)在《立足民族文化之根 推进云南舞蹈发展——云南舞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有26个民族,多民族的文化构成了云南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造就了云南民族舞蹈文化的丰富多彩。当代云南舞蹈的发展得益于多元的民族文化,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艺术载体,彰显着当代云南民族文化的时代风采,云南民族舞蹈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传承和保护其文化精髓的同时,需要在新时代艺术审美和艺术规律的引领下谋求创新和发展。本文通过近三年间,云南舞蹈的成就及发展的现状分析,探究云南舞蹈发展进程中的阻碍因素,对云南舞蹈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希望通过本文对云南舞蹈的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及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美育与非遗舞蹈:艺术乡建的“校园美育”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遗舞蹈参与乡村美育的三种途径
    (一)课间操:非遗舞蹈美育途径之一
    (二)社团活动:非遗舞蹈参与乡村美育途径之二
    (三)校本课程:非遗舞蹈参与乡村美育途径之三
    (四)关于非遗舞蹈介入乡村美育三大路径的反思
二、乡村美育与非遗舞蹈生态幅之间的关系
    (一)乡村舞蹈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之争
    (二)乡村美育对非遗舞蹈生态幅的影响
三、非遗舞蹈生态幅与乡村振兴
    (一)非遗舞蹈生态幅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二)艺术乡建的另一条路:乡村美育与乡村社区生活的双向互动
结语

(2)云南民族音乐元素在室内乐创作中复调技法的倾向性运用 ——以个人作品《阿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云南风格作品中的复调技术手段研究与分析
    第二节 创作背景
    第三节 复调技法的倾向性
第二章 主题构思与结构安排
    第一节 主题构思
    第二节 结构安排
第三章 作品中的复调技法
    第一节 对比复调
        (一)节奏对比
        (二)音高对比
    第二节 模仿复调
        (一)严格模仿
        (二)自由模仿
    第三节 支声手法
第四章 和声的借鉴兼与运用
    第一节 三度叠置和弦
        (一)三和弦的运用
        (二)七和弦的运用
    第二节 非三度叠置和弦
        (一)四五度叠置
        (二)二度叠置
第五章 复调技法的倾向性运用与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4)云南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组合编排与应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哈尼族民间舞蹈概述
    (一)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源起
    (二)哈尼族民间舞蹈的播布区域及种类
    (三)哈尼族民间舞蹈的功能
二、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组合编排分析
    (一)哈尼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
    (二)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在教学组合编排中的提取
    (三)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在教学组合编排中的运用
三、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组合实践
    (一)课堂教学实践分析
    (二)课堂教学实践成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汇总

(5)多元文化视野下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研究 ——以绿春县D幼儿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边境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事关民族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二、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有利用促进绿春县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学前期是进行双语学习的重要时期
        四、自身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语言学习理论
        二、多元文化理论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第二节 多元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关系辨析
        一、多元文化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二、多元一体格局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第三章 多元文化视野下D幼儿园双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第一节 绿春县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人口及民族概况
        二、教育发展基本概况
    第二节 D幼儿园双语教育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一、双语教育政策与模式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二、双语师资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三、双语教学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四、双语环境创设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五、家长双语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第四章 多元文化视野下D幼儿园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二、教学方面
        三、环境方面
        四、家长方面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政策方面,相关政策体系与财政支持不足
        二、教师方面,准入标准与考核体系欠缺,专业能力与理念认识有待提升
        三、教学方面,教学管理不科学,幼儿双语水平差异大
        四、环境方面,语言环境复杂
        五、家长方面,双语水平较低、教育观念片面化
第五章 多元文化视野下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思考建议
    第一节 政策方面
        一、加强学前双语教育相关政策体系的制定
        二、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学前双语教育专项经费
    第二节 教师方面
        一、拓宽学前双语教师来源渠道,稳定教师队伍
        二、制定学前双语教师准入与考核制度,提高教师质量
        三、 建立完善、全面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
        四、 借助信息化途径,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五、加强教师对双语教育内涵的认识
    第三节 教学方面
        一、合理设置相关课程
        二、对幼儿进行合理分班
        三、加强具有地区与民族特色园本双语教材的研发
        四、使用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开展双语教学活动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第四节 环境方面
        一、创设兼顾幼儿心理的社会双语环境
        二、幼儿园双语环境创设多样化
        三、家庭双语环境创设均衡化
    第五节 家长层面
        一、加深对双语教育活动意义的认识
        二、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双语能力
        三、增加双语辅导方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哈尼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一、哈尼族文化具有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
    (一) 哈尼族的语文课程资源概述
        1.民间文学资源
        2.民俗资源
        3.当代文学作品
    (二) 哈尼族语文地方课程资源的特征
        1.民族性
        2.地域性
        3.多样性
二、哈尼族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价值
    (一) 语文学科教学价值
        1.培养语言能力
        2.提升思维品质
        3.培养审美情趣
        4.丰富写作素材
    (二) 社会价值
        1.维护边境的文化安全
        2.传承与发扬哈尼族民族文化
        3.帮助哈尼族地区教育脱贫
三、红河州利用哈尼文化开发语文课程的现状调查
    (一) 问卷调查结果
        1.学生希望学习哈尼族语文课程资源的欲望强烈
        2.学生认知哈尼族文化的水平有待提高
        3.学校对哈尼族文化的宣传不够
        4.语文课堂对哈尼文化涉及较少
    (二) 访谈分析
        1.学生内部对于哈尼族文化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2.哈尼学生对标准语文课本不适应
        3.语文教师对于哈尼文化缺乏深入了解
四、哈尼族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
    (一) 课程开发的原则
        1.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原则
        2.文学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二) 课程开发的策略
        1.编写语文校本课程
        2.加强师本培训
        3.拓展语文课外资源
        4.教育信息化
五、哈尼族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设想
    (一) 哈尼族经典文本的整本书阅读
    (二) 哈尼族现当代文学赏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问卷调查
附录二:与蒙自四中、绿春一中语文老师的部分访谈记录
附录三:《哈尼阿培与聪坡坡》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附录四:哈尼梯田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1.3 研究的可行性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2.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1.2.3 国内外教育空间的研究
        1.2.4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区域
        1.4.1 红河州地理概况
        1.4.2 红河州学校教育概况
        1.4.3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少数民族文化
        2.1.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2.1.3 空间
        2.1.4 教育空间
        2.1.5 教育空间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社会时空分析理论
        2.2.3 文化功能论
        2.2.4 空间生产理论
        2.2.5 地理科学研究综合范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教育空间理论探索
    3.1 空间思想史回顾
        3.1.1 空间观念的演变
        3.1.2 空间生产理论
    3.2 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
        3.2.1 教育空间生态
        3.2.2 教育空间的要素
        3.2.3 教育空间的类型
        3.2.4 教育空间的功能
        3.2.5 教育空间的生产
    3.3 教育空间结构分析
        3.3.1 教育空间结构的内涵
        3.3.2 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3.3.3 教育空间结构运作的机制
        3.3.4 教育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建构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1.3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4.1.4 指标体系的确立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指标解释及算法
        4.3.1 教育空间目标指数
        4.3.2 教育空间内容指数
        4.3.3 教育空间方法指数
        4.3.4 教育空间形式指数
        4.3.5 教育空间队伍指数
        4.3.6 教育空间机构指数
        4.3.7 教育空间成效指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演变
    5.1 教育空间要素发展水平概况
    5.2 目标与内容要素的演变
        5.2.1 目标要素的时空动态
        5.2.2 内容要素的时空动态
    5.3 方法与形式要素的演变
        5.3.1 方法要素的时空动态
        5.3.2 形式要素的时空动态
    5.4 队伍与机构要素的演变
        5.4.1 队伍要素的时空动态
        5.4.2 机构要素的时空动态
    5.5 成效要素的演变
        5.5.1 成效要素的时间演进
        5.5.2 成效要素的空间格局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与空间结构演变
    6.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演变
        6.1.1 教育人文空间的时空动态
        6.1.2 教育物理空间的时空动态
        6.1.3 教育综合空间的时空动态
    6.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演变
        6.2.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6.2.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格局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7.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
        7.1.1 教育空间要素问题
        7.1.2 教育人文空间问题
        7.1.3 教育物理空间问题
        7.1.4 教育综合空间问题
        7.1.5 教育空间结构问题
    7.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7.2.1 地域因素:保护与阻隔
        7.2.2 文化因素:融合与冲突
        7.2.3 主体因素:共识与异念
        7.2.4 教育因素:整合与相斥
        7.2.5 经济因素:促进与限制
    7.3 红河州教育空间因果反馈关系
        7.3.1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物理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2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3 教育物理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7.3.4 教育空间内部因果反馈关系
    7.4 本章小结
        7.4.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7.4.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第8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路径分析
    8.1 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
        8.1.1 清晰具体: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8.1.2 传承创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8.1.3 画龙点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8.1.4 内外交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机构联动
        8.1.5 量而有器: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评估体系
        8.1.6 差异推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8.2 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
        8.2.1 政府主体:加强导向牵引
        8.2.2 各界主体:实现综合集成
        8.2.3 生命主体:走向参与“自觉”
    8.3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
        8.3.1 政府: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8.3.2 社区:搭建以“联动”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平台
        8.3.3 学校:筑牢以“发展”为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模式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理性思考
    9.1 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9.1.1 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9.1.2 为什么要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9.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9.1.4 如何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
    9.2 明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
        9.2.1 把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
        9.2.2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权力意志
        9.2.3 勾连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教育空间”
    9.3 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
        9.3.1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目标导向
        9.3.2 遵循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路径
        9.3.3 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生态支持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1.1 教育空间理论框架初构
        10.1.2 教育空间理论价值初验
        10.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思索
    10.2 研究创新
    10.3 研究不足
    10.4 研究展望
        10.4.1 发展与完善教育空间理论
        10.4.2 深化与充实空间视角的教育研究
        10.4.3 加强和拓展教育空间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二、英文类
附录
    附录A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图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件C 地理社会调查法
    附件D 调查问卷
    附录E 指标体系
    附录F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指标权重赋分表
    附件G 调研计划
    附录H 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希望小学)芦笙队概况
    附录I 前期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云南哈尼族传统乐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对象与主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成果
        1.3.2 国外研究成果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云南哈尼族传统乐器的形制分析
    2.1 云南哈尼族传统乐器的分类
    2.2 云南哈尼族传统乐器的形制分析
        2.2.1 弦箱共鸣——弦鸣乐器
        2.2.2 简而不凡——气鸣乐器
        2.2.3 质朴简洁——膜鸣乐器
        2.2.4 各有千秋——体鸣乐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哈尼族传统乐器的材质与制作工艺分析
    3.1 哈尼族传统乐器的材质分析
        3.1.1 易响耐磨——弦鸣乐器
        3.1.2 中空特性——气鸣乐器
        3.1.3 质轻易得——膜鸣乐器
        3.1.4 柔韧质坚——体鸣乐器
    3.2 哈尼族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分析
        3.2.1 繁中求简——弦鸣乐器
        3.2.2 横切纵裁——气鸣乐器
        3.2.3 大巧若拙——膜鸣乐器
        3.2.4 因材而异——体鸣乐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哈尼族传统乐器的发声原理与操持方式分析
    4.1 哈尼族传统弦鸣乐器的发声原理与操持方式分析
        4.1.1 弦动则鸣——弦鸣乐器的发声原理
        4.1.2 手法多变——弦鸣乐器的操持方式
    4.2 哈尼族传统气鸣乐器的发声原理与操持方式分析
        4.2.1 气动则鸣——气鸣乐器的发声原理
        4.2.2 同中存异——气鸣乐器的操持方式
    4.3 哈尼族传统膜鸣乐器的发声原理与操持方式分析
        4.3.1 膜动则鸣——膜鸣乐器的发声原理
        4.3.2 与舞共存——膜鸣乐器的操持方式
    4.4 哈尼族传统体鸣乐器的发声原理与操持方式分析
        4.4.1 体动则鸣——体鸣乐器的发声原理
        4.4.2 简易操作——体鸣乐器的操持方式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哈尼族传统乐器的设计文化分析
    5.1 哈尼族传统乐器与传统节日
        5.1.1 万物有灵——宗教祭祀
        5.1.2 歌舞助兴——社交集会
    5.2 哈尼族传统乐器与社会习俗
        5.2.1 以乐为媒——恋爱习俗
        5.2.2 以乐为庆——婚嫁习俗
        5.2.3 以舞为祭——丧葬习俗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云南哈尼族传统乐器的设计理念分析
    6.1 哈尼族传统乐器设计特征分析
        6.1.1 形态简洁体型较小
        6.1.2 民族融合形态多样
        6.1.3 就地取材工艺质朴
    6.2 哈尼族传统乐器设计理念分析
        6.2.1 取于自然、用于自然的自然观
        6.2.2 人人可备、适用于人的人文观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
        1.3.2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特点与问题
        1.3.3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均衡研究
        1.3.4 农村公共需求供给主体研究
        1.3.5 社会组织的特点及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1.3.6 现有研究的水平与发展趋势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之处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与核心概念界定
    2.1 相关理论述评
        2.1.1 “长尾”理论
        2.1.2 机制设计理论
        2.1.3 资源依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
    2.2 核心概念与模型设定
        2.2.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
        2.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与失衡
        2.2.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
第三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属性及其供需失衡的特征
    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需求侧属性
    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3.2.1 服务类型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3.2.2 财政支出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3.2.3 社会组织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特征
        3.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空间分布特征
        3.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时序分布特征
        3.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满足成本特征
第四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4.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需求侧整体性原因
    4.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供给侧整体性原因
        4.2.1 政府财政限制
        4.2.2 政府理性选择偏差
        4.2.3 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4.2.4“长尾”供给“市场”缺失
    4.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4.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4.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化原因: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4.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4.7 小结
第五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
    5.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方法
    5.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5.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5.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5.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5.6 小结
第六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
    6.1 基本机制设定
        6.1.1 承诺机制设计
        6.1.2 政府监管机制
    6.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激励相容与信息效率机制
    6.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区间设计
    6.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格罗夫斯-克拉克矫正机制
    6.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纳什均衡矫正机制
    6.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动态调整机制
    6.7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需求精准匹配机制
第七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实践运用:“互联网+社会组织”
    7.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网络外部性
    7.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
        7.2.1 “互联网+”与网络经济的特征
        7.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实践机制
    7.3 案例研究京东公益基金会互联网平台
结语 效率-公平互补的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立足民族文化之根 推进云南舞蹈发展——云南舞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舞蹈发展概述
    (一) 云南省的舞蹈活动和比赛
        1.2016至2018年云南省重要的舞蹈活动
        2.2016至2018年云南省舞蹈类的比赛 (省级以上的比赛)
    (二) 舞蹈科研情况
        1.2016至2017年云南省舞蹈类的科研立项
        2.2016至2017年云南省社科联评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舞蹈类)
        3. 云南省舞蹈学科的科研学术活动
    (三) 舞蹈创作的情况
二、2016至2018年云南舞蹈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
    (二) 云南省新剧目展演
    (三) 云南省青年演员比赛
    (四) 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
    (五) 云南省“彩云奖” (群众文化奖项)
    (六) 对外的文化交流 (国内和国际)
    (七)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和云南省社科基金艺术学舞蹈类的立项
    (八) 国家艺术基金
三、云南舞蹈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 专业舞蹈的发展分析
        1. 舞蹈创作
        2. 舞蹈表演
        3. 舞蹈科研
        4. 舞蹈评论
        5. 艺术院团 (包括国营和民营)
    (二) 非专业舞蹈 (群文舞蹈)
        1. 群文舞蹈创作
        2. 群文舞蹈的普及与推广
四、云南舞蹈发展的趋势研究
    (一) 专业舞蹈领域
    (二) 群文舞蹈领域
五、结语

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艺术教育现状调查及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美育与非遗舞蹈:艺术乡建的“校园美育”路径[J]. 黄际影,杜鹏.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21(04)
  • [2]云南民族音乐元素在室内乐创作中复调技法的倾向性运用 ——以个人作品《阿哩》为例[D]. 黄克松.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3]云南红河州中小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困境与策略研究[D]. 邓明波.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4]云南哈尼族代表性民间舞蹈教学组合编排与应用探析[D]. 蒋海冰.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0)
  • [5]多元文化视野下边境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研究 ——以绿春县D幼儿园为例[D]. 陈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哈尼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 金烨.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 吕进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云南哈尼族传统乐器设计研究[D]. 温清格. 江南大学, 2019(05)
  • [9]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D]. 罗吉. 广西大学, 2020(06)
  • [10]立足民族文化之根 推进云南舞蹈发展——云南舞蹈发展研究[J]. 李怡林. 大众文艺, 2019(05)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