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评将公共工作形式化为“花瓶”

一、检查评比走形式公开工作成“花瓶”(论文文献综述)

蒋晨光[1](2020)在《精准扶贫中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文中认为干部驻村帮扶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的一种农村工作方式,历经土地革命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精准扶贫的各个历史时期,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精准扶贫场域中,干部驻村帮扶的实际效用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与高度一致的结构制度安排形成了令人困惑的反差。这是为什么?干部驻村帮扶究竟是如何运行的?现有相关研究分别从运动式治理、制度分析、干部特质和嵌入性视角给出了相应的解释,然而前三种视角之间难以调和个体与集体、微观与宏观、结构与行动、理性与非理性的“二元论”鸿沟,嵌入性视角的研究意识到了这一困境,但未能填补这一裂隙。深入实践过程我们会发现,干部驻村帮扶被各种各样的具体事务所充斥,表现为由事件堆叠的散乱集合,呈现多线并行、反复交织、分散碎化的特点,并不是一个清晰的、单线的推进过程,但本文也注意到,以驻村干部为中心的涉事行为体之间的关系网络在事件的影响下是一以贯之、稳步演进的。因此,社会网络的中观视角是一个十分适合剖析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的研究工具。在综述社会网络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抽象出“网络特征-网络功能-网络过程”的分析框架,并据此将上述核心关切分成了三个具体问题:(1)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有何特征?(2)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对驻村帮扶成效有何影响?(3)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与驻村帮扶之间的互构过程是怎样的?在网络特征方面,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因其时空特性可以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为村外存量网络、村外增量网络、村内存量网络和村内增量网络四种类型。村外存量网络是干部入村前社会活动的结果,也是其入村后开展工作、拓展增量社会网络的基础和重要倚仗。村外增量网络即驻村工作开始后,驻村干部结识的并提供帮助的人。两类村外网络主要为干部提供工具性支持。村内增量网络由村民和村干部构成,作为资源接收方的他们主要为干部提供情感性支持。村内存量网络只是理论衍生物。在网络功能方面,数据分析表明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确实对驻村帮扶成效有着显着影响,并且在制度环境、干部个体与驻村帮扶成效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但是,这些看似统一的概念实则在因果关系中有着不同的维度和相应的作用机制,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因果结构模型,不能仅仅通过其中的偏相关关系下结论,而应该进行整体分析。在网络过程方面,干部驻村帮扶可以分为干部选派与村外网络动员、适应融入与村内网络构建、多元协作与村内外网络交融三个阶段,上述社会网络及相关因素在不同阶段面对具体挑战时发挥各自相应作用,最终促成以驻村干部为中心的社会网络成员协同参与驻村帮扶、完成帮扶任务。以这三个分问题的结论为注解,社会网络视角下干部驻村帮扶机制从理论上可以概括为“网络移植”,即干部驻村帮扶实际上通过驻村干部个体创造了更多元的社会网络集结点,并以政治权力和政策制度为外部驱动力,依靠网络成员的公共服务精神、逐利动机和路径依赖的惯性,以责任、利益、契约和交情为纽带,将以驻村干部为中心的、处在城市和科层组织、靠近更大市场的社会网络移植在偏远、涣散的贫困乡村,通过社会网络的拓展与再造,在城市与农村、国家与社会、先富与贫困人群之间织造一张合力攻坚的脱贫之网,促进各主体之间的交流、互信、协作及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弥合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裂隙,最终实现扶贫、脱贫。

谢鹏[2](2020)在《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文中认为制度形塑个人,人是制度的产物。根据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是了解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关键,也是建构社会主义特色政治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制度变迁理论则认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了“制度集成”。这种“制度集成”倒映在基层社会,一方面是文本式的正式制度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是传统社会残留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侵染。然而,基层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有着自身的“情境”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干部既是制度体系中的个人,深受政策法规条例等正式制度的规约,也是制度文化中的个人,深受“官本位”“乡土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基层干部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但作为“情境理性人”,有着追逐个体理性、寻求机会成本的目的和需求。加之,压力型体制的现实存在,势必会产生高度的挤压状态,基层干部很可能不堪重负,担当作为动力不足。因此,亟待进行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修复完善制度体系中的不合理成分,解除基层干部的制度和“情境”困扰。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制度变迁理论,聚焦“制度”这一变迁因素,全面梳理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提炼基层干部人事工作的现实困境,力图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历经近百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干部工作实践经验,其制度体系建设既是传统吏治思想的扬弃,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但是,当前现行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从中央到省市县(区)一以贯之的现行的正式制度存在政策体系供给不足的困扰,制度缺位有待完善、制度衔接有待加强、制度理念有待提升;基层社会“情境”之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存有的短缺和失衡,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干部工作的开展、作用的发挥;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存在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等问题,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存在路径依赖,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造成了观念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滞后于社会转型步伐造成了体制障碍,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错位、缺位的现象客观存在造成了组织行为障碍,缺乏科学论证、分析研判、吐故纳新等保障机制造成了机制障碍。因此,必须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应然路径,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自有其价值取向。总体设想重在“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选拔任用重在提高精准度,教育培养重在提升能力素质,管理监督重在严格执纪监督,激励约束重在促进担当作为。

施渊[3](2016)在《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有效性研究 ——以民革上海市委提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民主党派以参政党的身份参与政治生活,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国是,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是重要政治参与力量。民主党派组织和党派成员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多个环节之中,本文以议程设置为研究环节,即使问题成为政策问题的过程。因为我们认为影响议程设置与影响决策过程同等重要。民主党派组织和党派成员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提案、书面意见和议案、党外人士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利益输入和表达,使较高层次的决策者听到不同的声音,影响一些社会问题被决策者关注到从而被提上议事日程。作为民主党派组织,最常用的利益表达形式之一就是每年提交的提案,作为一年调研成果的总结提炼与升华,一篇提案代表着党派全年参政的精华。党派提案也是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保证。本文拟通过民革上海市委近十年(2008年——2016年)以来向市政协提交的92篇提案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学者的议程设置理论为主要研究工具,对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环节的有效性作探讨,对提案是否“被解决或采纳”及其特征进行对比,归纳有效性不足的表现及其深层原因,试图研究提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最后,从结构-行动者视角出发,提出提升民主党派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对策和建议,包括优化参政环境、资源供给、机制建立、成员的吸纳与使用、特色发挥、能力提升、提案质量提升以及新媒体的助推。因为党派提案相比委员个人的提案受重视程度普遍较高,答复流程相对较成熟,对于研究党派通过提案形式参与政策议程设置,选取党派集体提案观察较为明晰,也更有研究价值。由于各民主党派的工作相似性很高,上海的提案工作和参政氛围在全国确是属于领先地位,所以选取民革上海市委的提案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选择民主党派的提案作为切入点,开展分析和研究;二是选取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议程设置环节,即问题变议程的具体环节进行研究;三是结合国内学者王绍光的六种议程设置模式和美国学者科布的三类政策议程模型,对民革市委近十年(2008年——2016年)的提案作有效性分析,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将更具有说服力。

朱玉双[4](2014)在《教师权利视野下大学教代会民主监督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制度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大学都建立或正在健全教代会制度,教代会制度在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中,教师民主管理权和民主监督权利应受到重视。教代会民主监督权是大学权力运行的重要制约力量,作为教师权利发挥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仍存在各种问题,从制度建设到运行中的问题解决都迫在眉睫,笔者以此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对教代会制度进行分析和对案例大学进行观察,反思目前大学教代会民主监督权利运行的现状问题,并对教代会民主监督权的运行提出了相应建议。本研究对权利与权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权利监督权力的类型,即大学教代会民主监督权利及监督大学权力。立足于教师权利理论和大学内部治理理论,通过分析案例,运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大学民主监督权实效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民主监督权利主体的意识薄弱;教代会制度欠缺;教代会民主监督运行的程序缺失等问题,并提出一是要明确教代会的监督功能,强化民主监督权主体的权利;二是民主监督权行使的制度完善;三是民主监督权行使的程序完善。研究表明,在我国日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需推进民主法制进程的今天,作为引领社会及时代进步的大学,需要通过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深化大学内部领导体制改革,完善党的领导,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大学内部各法律主体利益,依法规范学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及民主管理权力的关系;维护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完善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等重要环节,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支持、合理配置和相互协调,实现善治。

陈振亮[5](2012)在《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创新是顺应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全球化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现象,它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等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必然影响与之相联系的党的组织工作,要求党的组织工作做出适应市场化发展的深刻变革。本论文正是站在组织工作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如何改革创新的思考维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运用我们党党的建设及组织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包括运用学术界已经采用的一些西方当今政治理论研究的积极成果,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律出发,论述了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论述了党内民主、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干部人事制度、组工文化等组织工作主要内容改革创新的理论遵循、必要原则,并在研究中提出新见解,旨在探索新形势下党的组织工作的规律。组织结构是政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组织工作是政党保持先进、维护和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重要方面。本文从阐释政党理念的内涵切入,剖析了政党组织工作的构成要素,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时代特征及时代使命。并溯本求源,追溯了马克思恩格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理论渊源、列宁斯大林对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理论的开拓与探索、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的历史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论述。同时,对西方政党理念创新与组织建设的合理内核进行梳理。在全球化、信息化大潮的激荡下,政党的传统组织建设方式也受到了冲击。一些外国政党为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探索建设现代化政党的新方式。首先,国外政党都十分注重以组织和干部队伍为重点的组织创新。在加强组织动员能力的实践探索上,创新之一就是扩大党内民主,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针对许多社会精英远离政党和政治生活的问题,西欧社会党认为,为了使党员结构能够反映社会组成,必须吸引足够的社会精英以及游离于政党之外的政治资源,建立更为现代化的党组织。为此,一要更加分权,即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的权利,提高上级组织的服务意识;二要更加民主,特别是加强直接民主。比如德国社民党提出,由全体党员而不是党代会选举总理候选人;三要更加多元化,设立专题支部,引进“项目党员制”,吸引更多的党员参与党内讨论和决策;四要更加开放,设置更多的论坛和对话平台,为社会精英参与党内工作铺设更多、更快捷的渠道。越南共产党认为,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有助于释放党内日益增强的民主需求,有助于在新形势下开拓越共的新局面。创新之二就是吸引、选拔高素质的人才,建设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原苏共长期实行领导职务委任制和终身制,严重阻碍了各级领导的新老交替。领导者个人意志起决定作用,广大党员和普通民众对党离心离德,对党的事业和前途漠不关心。1991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解散苏共时,党的各级组织和1500万党员已很难做出有效反应,发人深省。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选拔干部方面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程序化的工作制度,通过笔试、一般性考察、面试、中执委考察、心理测试、中执委裁决等程序,广泛吸纳精英,组成了一支无论是学识水平还是思想、道德方面都很突出的精干的干部队伍,为其长期执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法国社会党1997年把党的第一书记由执行委员会选举改为全体党员直接选举。其次,国外政党也都努力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在维护党员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古共在党章中规定,在党的会议上对任何党员,无论其功劳多大、职位多高,都可以提出批评。意大利左翼民主党明确表示,党的“每一个党员都是民主进程中和党的活动的核心主体”,应为此积极参加党内生活。西方政党把扩大党员直接选举党内主要领导人以及国家公职人员,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路径,并以党章等形式固定化、制度化。西方国家政党注重扩大决策过程中的党员民主参与。英国工党建立全国和地方各级政策论坛,让广大党员充分参与党的政策制定过程。第三,国外共产党都在改革自身、加强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方面作出了许多创新性尝试。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关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国外共产党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和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及失败,各国共产党努力调整路线纲领和政策主张,试图更加贴近时代环境和本国现实斗争,尽量保存力量和影响。总体上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处于低潮,但经过纲领和政策调整,国外共产党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关注和令人振奋的新气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压力和困境中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共产党自我变革和创新能力普遍不足,难以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要求。一是应对阶级基础分化不力。二是理论探索不成熟,政策纲领缺少新意。三是党的组织建设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自我改革自我整顿——越南共产党发展的必然规律》对越南共产党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方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索,文章指出:革新、整顿党是调整、改变、废除一些过时、落后、不符合规律的因素,吸纳、发扬、改善一些新的进步的因素,使党按照符合规律的方向发展前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战斗力,适应新时期的领导任务和要求的过程。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我们的党从领导中国革命的党变为领导中国建设并长期执政的党,所处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一种精神,不断加以实践,不断形成新的理论依据,不断指导和推动新的实践。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一直就没有停顿。本文认真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创新的实践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推荐、民主评议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推行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发展党员公示制等组织制度创新;从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到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等,组织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如何实现党的组织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党的许多理论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思想观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许多基层组织工作者在实践中结合实际工作对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也做了许多探索,创造了许多经验。本论文从不同方面也都做了大量的借鉴。但是,如何使党的组织工作建设从制度层面走向操作层面;如何实现党的组织工作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如何使党的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如何使党的组织工作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这是组织工作创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这些现实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事实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组织工作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保持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新时期的组织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尤为重要。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推动党的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就要不断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抓住党的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核心;就要不断巩固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握党的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就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掌握党的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点。本论文基于时代使命和形势变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深刻揭示党的组织工作与新时期政治发展的内在联系,形成了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思路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以期在党的组织工作创新的路径上做出明确的选择和突破。必须坚持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基础,应当围绕组织设置、组织制度、自身建设、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等关键要素展开。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形势新情况,努力强化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集中破解党建工作现实难题,重点解决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和私营企业主入党等问题。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否拥有一批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坚定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在重点项目的带动下,逐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各项机制,逐步形成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正合理、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把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工作创新的立足点,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实现组织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从而为实现党内民主,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必须从党的先进性和党内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先进组工文化建设。组工文化是党的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工干部广泛认同、自觉秉持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积淀着组工干部对工作的历史认知、实践体悟和精神追求。建设先进组工文化,要求我们推动形成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倡导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全面素养,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总之,全文力求通过以上探究,填补系统研究论述新时期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理论空白,为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提高改革创新本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风、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法,大胆探索、创新和解决组织工作存在的不适应问题,推动组织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实现组织工作的科学发展,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积极贡献。

胡卫芳[6](2004)在《笔墨下的学校管理 ——教师视野下某所学校文件的实地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已经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可是学校的管理实践却与这些管理理论保持着距离,那是因为管理实践往往是受人们的内隐理论所支配的,从这一点出发,教育管理研究的重点应该落实到学校管理的真实世界,对学校管理现状进行实地研究,从而促使人们对自己的内隐理论进行反思和修正,这是改进学校管理现状的有效途径。 本文选择了学校文件作为展示学校管理真实世界的切入点,从教师的视野出发,对一所学校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首先是对研究对象基本要素的描述利分析,通过对学校的历史、拥有的“硬件”和软件等相关信息的描述,完成了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扫描。 其次,从教育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关于稀缺性资源的文件在学校的宣传、贯彻、反馈的描述和分析以及对学校上行文件内容的分析,展示了外部文件下学校的管理现状,表现了上级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的管理关系及其对学校的影响。 其三,从学校的职代会文件、德育工作的文件和试行学分制的文件这些学校内部文件制定、执行和反馈的描述和分析,展示了学校民主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现状,揭示了学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根源。 最后,是对全文的归纳和反思,分为三部分。首先,概括了学校文件在学校管理中的六大功能:领导遥控下属的重要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公平性和稳定性;控制舆论、奖惩下属、调解矛盾的管理工具:应付上级检查、证实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工作实绩的工具;下属维护自己权利,监督上级管理者工作的武器。其次,揭示了文件管理中的三大问题,并分析了它们的危害:“向下制定”问题;“权威性”危机:“泛滥化”倾向。最后,提供了笔者的一些建议:让执行者制定自己的文件;文件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交融;构建文件立体沟通网络。

郭建强[7](2003)在《检查评比走形式公开工作成“花瓶”》文中研究说明

二、检查评比走形式公开工作成“花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查评比走形式公开工作成“花瓶”(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扶贫中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精准扶贫中干部驻村帮扶的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一)运动式治理视角
        (二)干部特质视角
        (三)制度分析视角
        (四)嵌入性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评述和本文分析视角
        (一)既有研究的评述
        (二)本文分析视角:社会网络分析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干部驻村帮扶
        (一)干部与驻村干部
        (二)干部驻村帮扶
        二、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一)社会网络
        (二)社会资本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定性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案例研究法
        二、定量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因子分析
        (三)线性回归分析
        (四)数据来源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综述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社会网络的代表性理论
        一、强/弱关系理论
        (一)格兰诺维特与“弱关系的力量”
        (二)边燕杰与“找回强关系”
        (三)解释争议:关系的概念和作用再探讨
        二、结构洞理论
        (一)结构洞的概念
        (二)结构洞的作用
        三、社会资本理论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内涵
        (二)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
        四、既有理论研究评述
    第二节 社会网络分析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参与者网络和社会资本研究
        二、应急管理与信息传播研究中的社会网络分析
        三、社会治理中的行为体关系结构和互动机制研究
        四、公共服务中的网络合作研究
        五、社会网络分析既有应用评述
    第三节 社会网络分析框架:基本要素
        一、“网络特征-网络功能-网络过程”三维度社会网络分析框架
        二、社会网络分析框架下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探究
第二章 干部驻村帮扶的历史沿革和结构-制度环境
    第一节 干部驻村帮扶的历史沿革
        一、土地革命至解放战争时期(1927年~1949年):“战斗队”也是“工作队”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党和国家的代理人”
        三、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1979年~2012年):改革发展稳定的“助推器”
    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三个阶段和政策架构
        一、第一阶段:顶层设计及试点探索期(2013年11月~2016年4月)
        二、第二阶段:集中脱贫期(2015年12月~2018年5月)
        三、第三阶段:脱贫总攻期(2018年6月~2020年)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中干部驻村帮扶的结构-制度环境
        一、党政机构
        二、制度环境
        三、村庄
        四、外部市场和社会
第三章 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特征分析
    第一节 驻村干部社会网络的类型划分
        一、既有的社会网络类型划分
        (一)个体中心网与社会中心网
        (二)具体情境下的网络分类
        二、驻村干部社会网络的类型划分
        (一)村内存量网络
        (二)村内增量网络
        (三)村外存量网络与村外增量网络
    第二节 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样本情况
        二、村外社会网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关系向的村外社会网络
        (二)资源向的村外社会网络
        三、村内社会网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方法:α信度系数法
        (二)α信度系数法分析结果
        二、效度分析
        (一)效度分析方法:因子分析
        (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三)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第四节 思考和讨论
第四章 驻村干部的社会网络功能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设
        一、社会网络对驻村帮扶成效的直接影响
        (一)驻村帮扶成效的操作化:脱贫成效和帮扶措施
        (二)社会网络与驻村帮扶成效
        二、社会网络在干部个体/制度环境与驻村帮扶成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一)个体特质、社会网络与驻村帮扶成效
        (二)制度环境、社会网络与驻村帮扶成效
        三、社会网络功能的综合模型
        (一)存量网络与增量网络
        (二)社会网络的功能模型
    第二节 变量测量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因变量:帮扶措施与脱贫成效
        (一)帮扶措施
        (二)脱贫成效
        二、自变量:个体特征、制度环境和社会网络
        (一)公共服务动机
        (二)社会地位
        (三)制度环境
        (四)社会网络
        三、控制变量:驻村时长
    第三节 回归分析与模型修正
        一、多元线性回归:假设检验和模型修正
        (一)假设(偏相关关系)检验
        (二)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检验
        (三)模型修正
        二、结构方程模型:社会网络的功能模型的整体拟合与模型再修正
        (一)“社会网络的功能模型Ⅰ’”的整体拟合
        (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社会网络中介效应检验
        (三)社会网络功能模型的再修正
    第四节 思考和讨论
第五章 社会网络与干部驻村帮扶过程: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及其分析逻辑
        一、案例选择
        (一)时空场的选择
        (二)案例基本特征
        二、分析的逻辑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干部选派与村外网络动员
        (一)选派动因与网络动力
        (二)阶段挑战和策略
        二、适应融入与增量网络构建
        (一)阶段挑战:村庄的排斥和不信任
        (二)应对策略和阶段结果
        三、多元协作帮扶与村内外网络交融
    第三节 思考和讨论
第六章 网络移植:干部驻村帮扶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网络移植的对象:驻村干部的个体中心网络
        一、嵌入乡村的是一张社会网络而不仅是一名干部
        二、作为移植对象的干部个体网络的特征
    第二节 网络移植的动力
        一、外在驱动力
        二、内在生命力
    第三节 网络移植的过程
        一、干部选派与村外网络动员
        二、适应融入与增量网络构建
        三、多元协作与村内外网络交融
    第四节 讨论:干部驻村帮扶何去何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二、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问题与不足
        一、论文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所遇问题
        四、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干部
        二、基层干部
        三、干部人事制度
    第二节 理论依据及主体框架
        一、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
        二、微观和中观层面:制度变迁理论
        三、搭建理论依据与主体架构的桥梁
第二章 政治现代化、基层治理与干部行为模式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下的基层治理结构
        一、基层权威结构的历时嬗变
        二、基层社会规则及其运行逻辑
        三、基层政权结构与治理形态
    第二节 基层干部的行为动机及其模式
        一、关于人性的三种理论假设
        二、“情境理性”:基层干部的人性假设
    第三节 压力型体制与干部行为逻辑
        一、数量化的任务分解机制
        二、指标化的责任考评体制
第三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传统吏治思想及其扬弃
        一、尊重人才,选贤任能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三、注重基层,历练培养
        四、加强考核,严格监管
        五、廉洁奉公,节操自爱
    第二节 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一、初创阶段:解放思想,破旧立新
        二、探索阶段:打牢基础,破冰前行
        三、改革阶段:积极探索,深化前行
        四、“新时代”:建章立制,全面发展
    第三节 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二、秉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三、强化理论武装和基层历练
        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第四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正式制度下政策体系供给不足
        一、制度缺位有待完善
        二、制度衔接有待加强
        三、制度理念有待提升
    第二节 社会“情境”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失衡
        一、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
        二、“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
        三、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
        四、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
    第三节 制度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
        一、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
        二、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
        三、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
        四、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
    第四节 制度改革存在路径依赖
        一、观念障碍: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
        二、体制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迟滞”
        三、组织行为障碍:党委及组织部门错位缺位
        四、机制障碍:缺乏吐故纳新的保障机制
第五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总体设想:“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
        一、涵盖选育管用四个方面
        二、“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是关键
        三、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目标任务
    第二节 选拔任用:提高精准度
        一、考实政治素质,注重群众公论
        二、完善考核评价,加强实绩考量
        三、开展谈心谈话,强化分析研判
        四、细化完善机制,健全过程保障
    第三节 教育培养:提升能力素质
        一、分层分类分级推进培训
        二、完善学习培养系统方案
        三、强化基层一线实践历练
    第四节 管理监督:严格执纪监督
        一、严格遵守监管原则
        二、细化层级管理规定
        三、实施立体监管制度
        四、完善宽严相济体系
        五、正确处理各项关系
    第五节 激励约束:促进担当作为
        一、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二、推进职务职级并行
        三、完善身心关爱机制
结语:通往现代干部人事管理之路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有效性研究 ——以民革上海市委提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访谈法
        四、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结构与行动者理论
        一、结构与行动的关系
        二、结构与行动理论对党派参与议程设置的意义
    第二节 议程设置理论
        一、传媒议程、公共议程和政策议程
        二、六种议程设置的区分研究
        三、科布的三种议程设置
    第三节 议程设置在中国的实际
        一、协商角色
        二、建议角色
        三、监督角色
第三章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中的民主党派
    第一节 民主党派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角色
        一、中国政党制度中民主党派的角色定位
        二、民主党派与其他政治组织的区别
    第二节 民主党派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特点
        一、民主党派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渊源
        二、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渠道
        三、民主党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优势
    第三节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有效性界定
        一、提案有效性的定义
        二、提案有效性标准的一些观点
        三、结合实际看提案的有效性标准
第四章 民革上海市委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以2008 年至2016年的提案为例
    第一节 基本概况
        一、市政协提案汇总情况
        二、民革市委提交的提案概况
    第二节 党派提案有效性分析
        一、被解决或采纳的提案特征分析
        二、未被解决或采纳的提案的特点及原因
第五章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有效性困境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有效性不足的表现
        一、提案质量较低
        二、利益表达不充分
        三、政策参与度不深
    第二节 影响与制约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一、结构约束下的党派参与
        二、行动者视角下党派提案
第六章 结构-行动者视角下提升民主党派参与政策议程 设置有效性的对策
    第一节 结构视角保证下民主党派的有效参与权利
        一、优化民主党派的参政环境
        二、各类资源的充分供给
        三、建立更有助于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机制
    第二节 行动者视角下提升民主党派的有效参与能力
        一、优化党派成员的吸纳与使用
        二、注重党派特色的发挥
        三、五大能力的提升
        四、提升提案的质量
        五、利用新媒体助推民主党派参政工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008 年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民革市委提案
    2009 年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民革市委提案
    2010 年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民革市委提案
    2011 年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民革市委提案
    2012 年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民革市委提案
    2013 年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民革市委提案
    2014 年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民革市委提案
    2015 年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民革市委提案
    2016 年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革市委提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教师权利视野下大学教代会民主监督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学民主监督权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1.1.2 大学民主监督权是教师权利维护的有效途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学教师权利及民主监督权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权利与权力的基本内涵
        2.1.2 教师权利的内涵
        2.1.3 大学民主监督权
        2.1.4 大学内部权力结构
    2.2 大学教代会民主监督权概述
        2.2.1 人类发展史上的监督权
        2.2.2 大学民主监督权利及其特点
        2.2.3 教代会民主监督权的内容及法律依据
        2.2.4 教代会制度法律地位及其监督功能
        2.2.5 教代会民主监督权行使程序
    2.3 大学民主监督权价值意蕴
        2.3.1 大学民主监督权是约束大学权力规范运行的基础
        2.3.2 大学民主监督权有助于完善大学管理体制
        2.3.3 大学民主监督权有助于实现教育民主法制化
第3章 大学教师民主监督权运行的问题分析
    3.1 调查的基本情况
        3.1.1 样本描述及选择依据
        3.1.2 调查访谈对象选择
        3.1.3 调查方法
        3.1.4 调查研究假设和研究程序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代表对教师行使民主管理及监督权的认识
        3.2.2 教师代表对教代会制度及监督权运行的看法
        3.2.3 教代会代表对监督权运行程序的看法
第4章 大学民主监督权行使的相关思考
    4.1 明确教代会监督功能,强化民主监督权主体的权利
        4.1.1 明确教代会的民主监督功能
        4.1.2 强化民主监督权主体的权利
    4.2 民主监督权行使的制度完善
        4.2.1 规范教代会制度,创新教代会制度形式
        4.2.2 教代会民主监督机制的完善
    4.3 民主监督权行使的程序完善
        4.3.1 教代会运行程序必须公正
        4.3.2 教代会运行的程序应规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创新研究的目的
        1.1.2 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创新研究的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依据
        1.3.1 理论依据
        1.3.2 历史依据
        1.3.3 现实依据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研究方法
        1.6.1 唯物辩证方法
        1.6.2 历史方法
        1.6.3 系统方法
        1.6.4 比较方法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政党组织工作的内涵与功能的科学审视
    2.1 政党及其时代特征
        2.1.1 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2.1.1.1 政党的产生
        2.1.1.2 政党的发展
        2.1.2 政党的性质与特点
        2.1.2.1 政党的性质
        2.1.2.2 政党的特征
        2.1.3 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时代内涵
    2.2 政党政治及其当代使命
        2.2.1 政党政治的产生与发展
        2.2.2 政党政治的性质与特点
        2.2.3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特殊使命
    2.3 政党组织工作及其特殊内涵
        2.3.1 组织及其属性
        2.3.2 政党组织工作的构成要素
        2.3.3 政党组织工作的独特功能
        2.3.4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与党的组织建设的内在联系
        2.3.5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的特殊内涵与时代使命
        2.3.5.1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的特殊内涵
        2.3.5.2 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时代使命
第三章 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局势呼唤着党的组织工作创新
    3.1 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及理性思考
        3.1.1 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的实证分析
        3.1.1.1 越南共产党对党的建设进行的创新探索
        3.1.1.2 古巴共产党对党的建设进行的创新探索
        3.1.1.3 朝鲜劳动党对党的建设进行的创新探索
        3.1.1.4 老挝人民革命党对党的建设进行的创新探索
        3.1.2 西方代表性国家在政党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
        3.1.2.1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政党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
        3.1.2.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政党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3.1.3 世界政党理念创新与政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启示
    3.2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格局与党的组织工作创新的迫切性
        3.2.1 全球化的内涵与实质
        3.2.2 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3.2.3 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挑战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对党的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3.3.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多元对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
        3.3.1.1 价值多元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
        3.3.1.2 价值多元削弱着党的思想基础
        3.3.1.3 价值多元挑战着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3.3.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对党的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3.3.2.1 对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提出新的要求
        3.3.2.2 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3.3.2.3 对于党的组织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3.3.3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对党的组织基础的影响
        3.3.4 新时期社会阶层的变迁对党的阶段基础的影响
第四章 组织工作创新是党的建设的时代要求
    4.1 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石
        4.1.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4.1.2 列宁、斯大林对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理论的发展
        4.1.3 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贡献
        4.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时代创新探索
    4.2 党的组织工作创新是新时期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4.2.1 党的组织工作创新是依法治国的逻辑必然
        4.2.2 党的组织工作创新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机组成
        4.2.3 党的组织工作创新是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内在诉求
        4.2.4 党的组织工作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2.5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党的组织工作创新的动力
    4.3 党的组织工作创新的基本原则
        4.3.1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4.3.2 坚持以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4.3.3 坚持以科学化作为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目标
        4.3.4 坚持统筹推进组织工作的各项改革创新
        4.3.5 坚持充分相信和依靠全党同志和广大人民群众
        4.3.6 坚持民主集中制根本原则,遵循民主集中制根本方法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创新总体评价
    5.1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创新的实践进程
        5.1.1 1921 年-1949 年“革命党”时期的组织工作
        5.1.2 1949 年-1978 年组织工作的曲折发展
        5.1.3 改革开放以来组织工作取得突出成就
        5.1.4 党的十六大以来组织工作创新的经验
        5.1.5 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创新成功实践的经验总结
    5.2 当前党的组织工作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5.2.1 如何实现党组织和党的活动全社会覆盖,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5.2.2 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更高要求更深层次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5.2.3 如何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创新活力
        5.2.4 如何在组工文化创建上迈出较大步伐,巩固形成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人文保障
第六章 党的组织工作创新的路径选择
    6.1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6.1.1 巩固和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6.1.1.1 优化党的组织设置
        6.1.1.2 改善党的组织运行机制
        6.1.2 建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
        6.1.2.1 大力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6.1.2.2 更加深入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6.1.2.3 认真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
        6.1.3 巩固党的阶段基础
        6.1.4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6.1.4.1 深入扎实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
        6.1.4.2 积极培育、扶持和引导民间组织发展
        6.1.4.3 健全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6.1.4.4 积极推进参政党的自身民主建设
        6.1.5 加大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党工作力度
        6.1.6 研究解决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
        6.1.6.1 对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曲折探索的历史考察
        6.1.6.2 从执政党制度创新层面看待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
        6.1.6.3 严格私营企业主入党的标准要求
    6.2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6.2.1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6.2.2 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
        6.2.2.1 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6.2.2.2 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
        6.2.2.3 加大干部交流力度
        6.2.2.4 匡正选人用人风气
        6.2.2.5 推行差额选拔干部制度
        6.2.2.6 建立完善干部信息公开制度
        6.2.2.7 从严管理干部
        6.2.3 实现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常态化
        6.2.4 创新干部选任提名制度
        6.2.5 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水平
        6.2.5.1 确立按需选学的培训理念
        6.2.5.2 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实用性、高效性、开放性
        6.2.5.3 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有序性、规范性
        6.2.5.4 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科学性、创造性
        6.2.6 奠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坚实基础
        6.2.6.1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广泛发扬民主的辩证统一
        6.2.6.2 优化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
        6.2.6.3 重视应用研究和可行性分析
    6.3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6.3.1 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工作创新的指导原则
        6.3.2 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6.3.2.1 充分激发和大力培养党员的主体意识
        6.3.2.2 强化党务公开保证机制
        6.3.2.3 畅通党组织和党员沟通交流渠道
        6.3.3 推进组织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6.3.3.1 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
        6.3.3.2 建立组织决策听证制度
        6.3.3.3 强化对组织决策的民主监督
    6.4 建设先进组工文化
        6.4.1 组工文化建设是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支撑
        6.4.1.1 组工文化的内涵
        6.4.1.2 组工文化的特性
        6.4.2 推动形成共同遵守的价值取向
        6.4.3 倡导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
        6.4.4 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全面素养
        6.4.5 着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结束语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笔墨下的学校管理 ——教师视野下某所学校文件的实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的缘起
    1.2 石开究的现状与意义
    1.3 石开究的过程和方法
        1.3.1 进入现场
        1.3.2 实地研究中采用的方法
        1.3.2.1 观察法
        1.3.2.2 访谈法
        1.3.2.3 实物收集法
        1.3.2.4 问卷法
    1.4 学校文件概念的界定
    1.5 文章结构
第2章 一所国标省重点的职业学校——研究对象的扫描
    2.1 学校走过的历程
    2.2 学校的“硬件”
    2.3 学校中的人
    2.4 学校的组织制度
        2.4.1 校长负责制
        2.4.2 行政组织结构
第3章 政府“襁褓”下的学校——学校的外部文件
    3.1 全民学法
        3.1.1 法规进入学校管理
        3.1.2 主动学法的背景
        3.1.3 主动学法的经过
        3.1.4 法规的贯彻和落实
        3.1.5 主动学法的反馈
    3.2 稀缺资源的分配
    3.3 夹缝中的张力
        3.3.1 人员缺编
        3.3.2 资金和规划
        3.3.3 招生政策
第4章 学校的民主管理——职代会制定的文件
    4.1 民主管理的依据——《S职业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4.2 代表的产生和构成
        4.2.1 组织选举者的产生
        4.2.2 代表的产生
        4.2.3 代表的结构
    4.3 “当家作主”——教代会通过相关文件
        4.3.1 学校工作报告——教代会的例行文件
        4.3.2 校务公开——上级要求制定的文件
        4.3.3 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结构奖金方案》
        4.3.3.1 提案的产生
        4.3.3.2 提案的通过
        4.3.3.3 提案的执行
第5章 先成人,后成材——德育类文件
    5.1 激励学生,保护上进心——《文明个人十条》
    5.2 调整内容,适应学生——《S职业学校学生一日常规》
    5.3 重拳出击,整顿学生——《三项常规、两项治理》
第6章 因材施教中的困惑与探索——学分制文件
    6.1 背景
    6.2 制定
    6.3 实施
第7章 学校文件的功能、问题和建议
    7.1 功能
    7.2 问题
        7.2.1 “向下制定”问题
        7.2.2 “权威性”危机
        7.2.3 “泛滥化”倾向
    7.3 建议
        7.3.1 让执行者制定自己的文件
        7.3.2 文件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相交融
        7.3.3 构建文件立体沟通网络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检查评比走形式公开工作成“花瓶”(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扶贫中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D]. 蒋晨光.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2]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D]. 谢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有效性研究 ——以民革上海市委提案为例[D]. 施渊.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4]教师权利视野下大学教代会民主监督权研究[D]. 朱玉双.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2)
  • [5]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创新研究[D]. 陈振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12)
  • [6]笔墨下的学校管理 ——教师视野下某所学校文件的实地研究[D]. 胡卫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4)
  • [7]检查评比走形式公开工作成“花瓶”[J]. 郭建强. 乡镇论坛, 2003(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