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圆科研梦

一、二十年圆一个科研梦(论文文献综述)

郤鼎昌[1](2021)在《传播仪式观视域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络春晚主持人的话语研究(2011-2020)》文中认为

王晓娜[2](2021)在《寻找多面的自己——高一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设计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之一。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常常面临着"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困惑。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达成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他们会"尝试"不同的角色,认识复杂的个性,形成多面的自我概念。

邓毅,文利辉[3](2021)在《我的标签——高一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文中提出【设计理念】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着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指的方向发展。本课通过探索标签、生涯幻游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明确当前与未来的发展目标,理解并应用"标签效应",为兑现标签而努力。

王天佑[4](2021)在《贵州草海沉积物-植物碳氮磷时空分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海是我国西南喀斯特高原地貌上具有代表性的草型湖泊,水生植物在其生态系统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作用。近两年以来草海湖的外源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但是草海水生植物生物量却逐年降低,为了调查其原因,本研究试图从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的角度来调查草海水生植物发生变化的原因,以期探究水体、沉积物营养元素变化对于植物化学计量的影响特征,进而为科学治理草型湖泊提供相关理论支撑。本研究对草海湖表层沉积物、水生植物和上覆水进行两次采样(2019年11月和2020年11月),根据水体综合营养指数(TLI)法评价上覆水的富营养化程度;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和土壤综合营养指数法(FF)评价了表层沉积物的有机质及氮磷营养盐污染程度。分析水体理化指标和沉积物中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比时空分布特征,并对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碳氮磷及化学计量比进行分析。根据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和时空分布特征,比较了各样点表层沉积物在不同环境因子下对磷形态赋存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2020年10月草海的水质较2019年10月呈富营养化的趋势发展,大部分呈中营养水平,在湖泊东北部和中部水域出现轻度富营养化水平。(2)两年时间内,草海沉积物有机质和总氮均为四级污染,随时间变化呈增大的趋势。总磷含量在浅水区为二级污染,深水区为三级污染。另外,草海沉积物有机碳淤积严重,湖心区域沉积物磷释放风险增大。表层沉积物S-TOC、S-TN、S-TP含量呈现出由湖滨带向湖中心增大的趋势,需要提防草海表层沉积物生物淤积进程。(3)沉积物化学计量对植物的影响大于水体,且深刻影响着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挺水植物中水葱和香蒲对磷元素都处于敏感态,灯芯草对磷元素为弱敏感态。沉水植物中光叶眼子菜的内稳性要强于金鱼藻和狐尾藻,对于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更强的耐受性,这可能是导致草海金鱼藻和狐尾藻减少的原因。(4)2020年草海表层沉积物磷形态含量平均值较2019年有所降低,两年内磷形态以Fe/A1磷和Org-P为主,其次是钙磷Ca-P,2020年BA-P占S-TP的比例(61.51%)较2019(62.85%)年有下降趋势。

敬洪阳[5](2021)在《LRP4在神经肌肉接头聚集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是连接运动神经元末梢和骨骼肌的胆碱能突触,控制着骨骼肌的收缩。尽管每根肌纤维都是由成百上千个成肌细胞(Myoblasts)分化融合而成,但是许多神经肌肉接头形成和维持相关的关键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RP4;肌肉特异性激酶蛋白,MuSK;乙酰胆碱受体,ACh Rs等)都只富集在面积占比不到千分之一的突触后肌膜上,这些关键蛋白的聚集被认为是NMJ精准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其聚集机制至今仍不清楚。为了探索其机制,以NMJ突触区关键的蛋白LRP4为代表,利用内源LRP4启动子调控lac Z表达的报告小鼠研究LRP4的表达情况,从而进一步探讨NMJ突触区蛋白聚集的分子调控机制。通过研究β-gal活性发现LRP4β-gal分布在胚胎期膈肌的中间和NMJ形成后的突触区。在LRP4或者MuSK突变的小鼠中,由于LRP4或者MuSK的缺失导致LRP4β-gal在膈肌中间区域扩散并且不能聚集。在lac Z/ECD的突变小鼠中,LRP4β-gal聚集体的定位随着NMJ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而在去神经支配的肌肉中,即使突触区的核依然聚集,LRP4β-gal聚集体仍会消失,这说明突触区LRP4的表达不依赖于突触区的核,可能依赖于NMJ的功能。在μ-conotoxin(骨骼肌特异的钠离子通道抑制剂)处理的胫骨前肌(TA)后,特异性阻断肌肉收缩而不影响NMJ功能传递,突触区LRP4β-gal染色扩散。这种现象也出现在老年小鼠的肌肉中,而通过电刺激肌肉可以使其重新聚集在NMJ。这表明突触区LRP4 mRNA的聚集是依赖于肌纤维收缩。最后,我们通过在体外培养的C2C12细胞中过表达相关质粒进行筛选发现Wnts(Wnt3,Wnt5a,Wnt9a和Wnt10a)能增加LRP4 mRNA的表达,但是这种调节作以可以被Wnt非经典信号通路中ROCK的抑制剂RKI-1447阻断。在成年的小鼠TA肌肉中注射RKI-1447可以损坏突触区LRP4β-gal的聚集。同时我们通过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肌力测试发现RKI-1447不影响NMJ功能的传递和肌肉的兴奋性,但是影响骨骼肌的收缩。这暗示着Wnt非经典信号通路不仅调节LRP4mRNA的表达,还可能通过调节肌纤维的收缩参与LRP4 mRNA的聚集。综合所有实验结果表明LRP4 mRNA在NMJ的聚集是需要LRP4/MuSK信号通路,运动神经元电活动依赖的肌纤维收缩,以及Wnt非经典信号通路的协同作用。本研究不仅为NMJ mRNA的聚集提供了新的机制,也为NMJ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起文斌[6](2021)在《固态电解质界面和固态电池的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了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交通运输网以及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等,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储能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我们继续投入大量的时间去解决锂离子电池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负极与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之间较差的界面稳定性和兼容性便是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负极材料具有高反应活性,当与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接触时,界面会发生持续的副反应,从而生成固态电解质界面(SEI)。SEI膜的生长对电池的电化学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自发生长的SEI膜往往具有以下两个缺点:(1)稳定性较差,容易在循环过程中破裂并再生长;(2)动力学性能较差,阻碍离子在界面的输运。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负极与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问题,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方法去构建具有良好动力学性能且稳定的SEI膜。所以在本论文中我们也首先着重研究了负极与电解液或固态电解质之间SEI膜的调控方法,具体研究涉及LiNO3和LiI的应用。首先考虑到LiNO3在低压下能够分解为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Li3N和LiNxOy,我们将其应用到了石墨负极表面SEI膜的构建当中。直接借助浆料涂布过程中的溶解和析出原理将LiNO3均匀分散到石墨负极内,后续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硝酸锂的添加使石墨负极的倍率性能显着提升。当电流从68 m A g-1增加到680m A g-1时,添加有硝酸锂的石墨负极的充电比容量从340.0 m Ah g-1降到280.0m Ah g-1,保持率为82.4%;而未添加硝酸锂的石墨负极则从330.0 m Ah g-1直接降到了75.0 m Ah g-1,保持率仅为22.7%。后续我们接着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XRD)验证了LiNO3的成功分解,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在负极表面探测到了大量的Li3N和LiNxOy,表明了SEI中富含该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成分。通过循环伏安测试也表明添加硝酸锂后,负极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显着提升,从8.55×10-9 cm2 s-1提高到了2.33×10-8 cm2 s-1,对应的界面阻抗也明显降低。因此,从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通过硝酸锂的原位分解的确可以在石墨负极表面构建出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SEI膜,从而有效提高倍率性能。紧接着,考虑到虽然一般的含F添加剂由于能够构建出富含Li F的SEI膜使硅基负极的界面稳定性得到改善,但是高含量的Li F同时也会降低SEI膜的动力学特性,由此我们继续用LiNO3改性了硅基负极的SEI膜。将LiNO3加入到SiOx/graphite负极中后,采用含氟化碳酸乙烯酯(FEC)添加剂的电解液进行充放电测试,我们发现倍率性能显着提升。在40 m A g-1电流进行循环时,经过改性的负极和原始负极都表现出接近450 m Ah g-1的比容量,当电流连续升到200、600和800 m A g-1后,经过硝酸锂改性的负极分别表现出92.8%、72.5%以及60.1%的容量保持率;而原始负极的容量保持率仅有76.1%、32.6%以及22.2%。后续的原位和非原位XRD测试结果以及XPS测试结果也表明,LiNO3的确也得到了成功分解;XPS测试结果还进一步指出,SEI膜中除了含有大量Li F外,还含有高离子电导率的Li3N和LiNxOy成分,进一步稳定了界面,同时提高了界面动力学,界面阻抗测试也验证了这一点。总之,通过该简单方法能够为负极表面构筑出稳定且具有高离子电导率的SEI膜,有效提高锂离子在界面的传输效率,有望为负极的界面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路,包括传统液态电池体系以及固态电池体系。除了LiNO3,我们同时对LiI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锂金属负极同PEO电解质之间存在界面反应,不仅会造成活性材料的损失,同时严重破坏界面的稳定性,导致锂沉积的不均匀。而考虑到LiI具有电子绝缘且可导锂离子的特性,我们将其应用到了PEO基固态锂金属电池中,为锂金属负极构建均匀且稳定的钝化膜。在具体实验过程里,我们借助浆料涂布过程将少量的LiI直接均匀添加到了磷酸铁锂(LFP)正极中,操作方法简单。而电化学测试表明,经过LiI改性后,锂金属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都有明显的提升。经过改性后,160周循环(0.2 C)的平均库伦效率达到99.92%,而未改性电池仅为99.26%。此外,经过改性的电池在0.2 C倍率循环500周后的容量保持在150.7 m Ah g-1,保持率为93.1%;在1 C倍率循环1000周后容量保持在135.5 m Ah g-1,保持率为87.8%。而未改性电池在0.2 C倍率循环500周后容量只保持在103.3 m Ah g-1,保持率仅为64.5%;在1 C倍率循环1000周后容量只保持100.8 m Ah g-1,保持率仅为65.5%。与此同时,未改性的固态电池中观察到了明显的库伦效率和循环容量波动的现象;而经过碘化锂修饰后的电池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性能波动。紧接着,我们对锂金属表面的形貌进行了表征,未作改性的电池中,锂金属表面观察到了大量的白色还原产物,并且没有平整的界面;而经过改性后,锂金属表面观察到了如叶脉般纵横交错的均匀形貌,说明锂金属实现了较均匀的沉积。通过XPS测试,我们发现锂金属表面含有大量的LiI,说明正极中加入的LiI成功转移到了负极表面并参与了SEI膜的构建。此外,经过改性的锂金属负极表面探测到了更多比例的Li F,所以LiI的存在可能促进了界面处Li F的产生,富含LiI和Li F的SEI膜促进了锂的均匀沉积,提高了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考虑到LiI在PEO基电池中的成功运用,我们继续将其应用到了硫化物电解质基全固态电池中。锂金属负极的高反应活性注定了其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之间也将发生剧烈的界面反应,不仅损失活性材料,同时产生大量低离子电导率的副产物。我们研究发现,当把Li7P3S11与锂金属紧密接触后,界面生成大量的Li2S和P-S-Lix,其中低离子电导率的Li2S含量非常高,在S 2p谱图中的峰面积占比达到了81.9%,说明界面的固态电解质几乎被还原。而掺杂了LiI后,电解质Li7P3S11-LiI与锂金属的界面变得更稳定,生成的Li2S明显减少,同时未观测到明显的P-S-Lix成分。此外,LiI相对于Li2S具有更高的离子电导率,所以相比于未改性电解质,经过改性后界面处的大量LiI也会促进锂离子在界面的有效输运。总之,通过研究表明,不管在PEO基固态电池体系还是无机硫化物电解质基固态电池体系,LiI应该都能够对锂金属界面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抑制界面的恶化,同时促进锂离子在界面的均匀沉积和输运。紧接着,考虑到LiI作为催化剂在锂空电池中有过报道,而Li2S正极由于活性较低,往往充放电极化非常大,尤其是在固态电池体系中,很难将容量释放出来。而在全固态电池体系,锂硫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受到了广泛关注,被一致认为是未来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储能器件。我们于是将LiI用作Li2S正极的催化剂,并以Li10GeP2S12(LGPS)和经过LiI修饰的Li7P3S11-LiI为电解质研究了全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研究表明,LiI对Li2S的电化学分解起到了良好的催化效果,经过碳纳米管(CNT)和Super-P构建良好的电子传输网络,LGPS构建锂离子传输通道后,全固态电池在20 m A g-1(60℃)电流下的放电容量达到1070.2 m Ah g-1,同时高于2.2 V的比容量占总容量的78.8%。而在相同的制备条件及测试条件下,不含LiI的Li2S正极只展现出低于200 m Ah g-1的比容量,并且放电电压平台远低于2.2 V。此外,通过调节合适的导电添加剂和电解质添加剂含量后,我们实现了40和100 m A g-1电流下771.0和522.7 m Ah g-1的比容量,同时在20 m A g-1电流下实现了20周的稳定循环,循环容量超过900 m Ah g-1。因此,经过LiI催化剂的使用后,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容量得到充分的释放,能量密度得到提升。总之,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开展了对LiNO3和LiI的探索。这两种添加剂都有望对负极界面实现良好的改性,LiNO3有助于构建富含Li3N和LiNxOy的SEI膜,提高界面的动力学性能以及稳定性;LiI能够有效钝化锂金属界面,抑制锂金属同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反应,实现锂的均匀沉积,同时LiI具有输运锂离子的能力,不会恶化界面的动力学性能。此外,LiI在全固态锂硫电池中对Li2S和S之间的电化学转化能够起到良好的催化效果,有望成为未来全固态锂硫电池中重要的成分之一。

李春阳[7](2021)在《“数字搬家”与“平台摇摆” ——中国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社交时代的到来,让社交媒体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伟大产物。中国社交媒体从网络论坛发展至今,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生态网络。在短短几十年间,国内社交媒体经历了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也经历了人口红利的消退,以及新技术的融合和冲击。伴随着各类社交媒体的兴衰交替,社交媒体的使用者逐渐成为了网络空间中的“移民”并开启了社交媒体间的迁徙之旅。同样在这几十年内,作为“数字原住民”主体的中国青年群体迅速崛起,他们的成长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快速社会转型,成为中国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也成为了当前中国社交媒体用户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交媒体的迁徙行为是公民媒介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希望能够阐释当下社交媒体给中国“数字原住民”带来的价值与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社交媒体如何改变着当下中国社交媒体使用者的互动方式与文明进程。同时,通过剖析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动机与影响,本文意在把握其中的网络行为规律,从而一方面指导大众能够正确认识并处理由社交媒体所影响着的人际关系,抵御社交媒体迁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为社交媒体运营商在产品设计、用户服务等领域提供智力支持。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移民研究中的推—拉—锚定迁移理论与复媒体理论来解释中国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体迁徙行为。通过参与式调查与深度访谈,本文试图走出个案,阐述媒介迁徙行为中的具体呈现,即“场所迁徙”与“注意力迁徙”。此外,本文总结了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决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场所迁徙“与“注意力迁徙”二者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的具体关系,即“场所迁徙”的发生以“注意力迁徙”的发生为前提,但“注意力迁徙”不一定都会发展成为“场所迁徙”,在整个迁徙行为过程中二者由推拉锚定因素影响而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研究两种迁徙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的同时,本文还重点分析了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其中,传播技术的进步与媒介自身的宣传推广成为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主要拉力;虚假信息的泛滥、个人隐私的侵犯、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的管理成为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主要推力;社交平台发展下逐渐增加的“搬家”成本和潜移默化的用户使用习惯则成为了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锚定因素。最后,通过与中国青年群体的深入访谈发现,社交媒体的迁徙行为能够更好地青年人提供信息寻求、娱乐休闲、圈子融入、焦虑宣泄的服务,带来个人使用上的满足,与此同时,也需警惕观众区隔可能带来的形象管理失败以及社交沉迷和社交倦怠两个极端的媒介使用方式。

孙兴丹[8](2021)在《基于低维材料的器件构筑与电输运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维材料相比于三维块体,通常具有独特且优异的性能,尤其是石墨烯的发现,吸引了大量科研人员加入到该领域。本文着眼于新材料、新构型、新现象三个研究方向,扩充二维范德华层状材料体系,提高器件栅极调控力等性能,发掘二维电子气更多的有趣的物理现象。二维范德华(vdWs)层状磁性材料具有丰富的应用前景,但是这些美好前景要想真正走上应用,第一步就是实现室温磁性。本文的研究体系是1T-CrTe2,通过六方氮化硼包覆或者Pt薄膜覆盖的方式,以及冷加工工艺制备器件,以保持材料本征特性。磁光以及电输运测量表明,该材料的室温铁磁性至少可以一直保持至8nm。同时,CrTe2具有面内各向异性,且室温下表现出非常规的负各向异性磁电阻,在较低温度下会发生符号转变,这一现象与其他巡游类vdWs二维铁磁体相反。结合理论分析,该现象归因于CrTe2的类似半金属的自旋极化能带结构。按照传统的工艺技术10 nm的沟道长度已经是极限,鳍形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的提出,暂时缓解了困境。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基于一种较为通用的自下而上的台阶模板法,首次制备了仅有0.6 nm鳍宽的单原子层FinFET。此外,还制备出了以其他过渡金属族二硫化物、碳纳米管作为沟道材料,金属薄膜或碳纳米管薄膜为栅极的多种构型的FinFET。构建的器件具有双极电输运特性,开关比高达107,亚阈值摆幅最小为300 mV/dec,这些性能已在上百个器件中得到验证。COMSOL仿真模拟表明,该架构器件在克服短沟道效应上更具优势,但其实际性能还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原则上,单原子层FinFET阵列可以成为未来集成电路的构建基础单元。Hofstadter’s butterfly是研究布洛赫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获得的递归图案,蕴含新奇的物理现象。构建人工超晶格可观察到此类现象,且周期为数十纳米量级的超晶格最为合适。本文以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为研究体系,利用两者相似的晶格结构和较小的晶格失配度,通过机械剥离和干法转印技术,成功构建了一系列双栅调控的双moire超晶格器件,且观测到了 Hofstadter’s butterfly递归图案。超晶格能带结构对层间旋转角度极为敏感,较小的差异在电输运测试结果上差别明显。在典型的双对齐单层石墨烯样品中,发现-5n0至-7n0的整数填充处具有关联绝缘态。

陈乐[9](2021)在《蒙古族2型糖尿病与CDKAL1基因、KCNQ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蒙古族人群生活社会行为等,探讨该人群发生T2DM可能的危险因素,采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DKAL1基因与KCNQ1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关系,寻找出CDKAL1基因与KCNQ1基因的高危基因型,进而探讨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对T2DM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玉泉区、回民区、赛罕区,通辽市扎鲁特旗,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正蓝旗社区的蒙古族T2DM患者238例作为病例组,按与病例组年龄比及性别比相近同一人群中成组匹配健康者238例作为对照组。对纳入研究的对象进行样本采集、身体测量、询问调查等,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i MLDR)分型技术对CDKAL1基因SNP位点rs10946398、rs35612982、rs9465871与KCNQ1基因SNP位点rs2237892、rs2299620、rs231362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环境因素、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T2DM的关联,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探讨基因-基因、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与蒙古族T2DM的关联。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在BMI、WHR、SBP及糖尿病家族史之间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病例组FPG、TC及TG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T2DM的发生与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存在关联(P<0.05),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者的患病风险分别是正常者的1.780倍(OR=1.780,95%CI=1.036-3.057)、4.727倍(OR=4.727,95%CI=2.699-8.278)、2.060倍(OR=2.060,95%CI=1.154-3.677),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病风险是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的2.547倍(OR=2.547,95%CI=1.514-4.286)。(4)CDKAL1基因SNP位点rs10946398、rs35612982、rs9465871与KCNQ1基因SNP位点rs2237892、rs2299620、rs231362均符合遗传平衡。CDKAL1基因rs10946398位点AA、CA、CC基因型(χ2=6.440,P=0.040),rs35612982位点TT、CT、CC基因型(χ2=10.100,P=0.006),rs9465871位点TT、CT、CC基因型(χ2=7.200,P=0.027)频率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CNQ1基因的3个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CDKAL1 rs10946398位点A、C等位基因(χ2=6.240,P=0.012),rs35612982位点T、C等位基因(χ2=10.200,P=0.001),rs9465871位点T、C等位基因(χ2=7.420,P=0.006)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个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者T2DM的发病风险分别是未携带者的1.39倍(OR=1.390,95%CI=1.073-1.801),1.535倍(OR=1.535,95%CI=1.180-1.997),1.424倍(OR=1.424,95%CI=1.103-1.839)。KCNQ1基因的3个位点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CDKAL1基因rs10946398位点CCvs.AA、CCvs.AA+CA,rs35612982位点CTvs.TT、CCvs.TT、CT+CCvs.TT、CCvs.TT+CT,rs9465871位点CCvs.TT、CT+CCvs.TT、CCvs.TT+CT遗传模型均增加了T2DM的发病风险。KCNQ1基因在各种遗传模式下均与T2DM发病无关。校正BMI后,CDKAL1基因rs10946398位点CCvs.AA、CA+CCvs.AA,CCvs.AA+CA,rs35612982位点CCvs.TT、CT+CCvs.TT、CCvs.TT+CT,rs9465871位点CCvs.TT、CCvs.TT+CT遗传模型均增加了T2DM的发病风险。KCNQ1基因在校正的遗传模型下均未发现与T2DM的相关性。(7)CDKAL1基因3个位点从左到右rs10946398、rs35612982、rs9465871组成的ATT(χ2=5.840,P=0.015)、CCC单倍体型(χ2=9.796,P=0.001)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携带ATT单倍体型者T2DM的发病风险降低(OR=0.880,95%CI=0.559-0.385),携带CCC单倍体型者T2DM的发病风险升高(OR=1.535,95%CI=1.173-2.009)。KCNQ1基因从左到右由rs2237892、rs2299620位点组成的CC、CT及TT单倍体型的分布频率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未发现携带CC、CT及TT单倍体型者与T2DM的发病相关。(8)CDKAL1、KCNQ1基因6个位点间的交互模型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9)CDKAL1基因的rs10946398与糖尿病家族史,rs35612982与活动强度及糖尿病家族史,rs9465871与活动强度及糖尿病家族史,KCNQ1基因的rs2299620与就业及心理健康之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糖尿病家族史可能为蒙古族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2)CDKAL1基因rs10946398A>C,rs35612982T>C,rs9465871T>C的等位基因的突变在蒙古族人群中为风险突变,可能增加了T2DM的患病风险。(3)CDKAL1基因SNP位点rs10946398、rs35612982、rs9465871与KCNQ1基因SNP位点rs2237892、rs2299620、rs231362六个位点间未发现交互作用。(4)CDKAL1基因rs10946398与糖尿病家族史,rs35612982与活动强度及糖尿病家族史,rs9465871与活动强度及糖尿病家族史,KCNQ1基因的rs2299620与就业及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刘秀秀[10](2021)在《油脂基可逆交联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环碳酸酯与多胺制备的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是一种新型的聚氨酯,对周围环境中的水分不敏感,具有较高的耐溶剂性和热稳定性、较低的渗透率和吸水率,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是,该方法目前存在过度使用石油基原料、必需使用有机溶剂、反应活化能偏高、耐化学性不好、难以再加工和回收等技术难题。将可以进行可逆交联的动态键交换反应引入NIPU中,可延长NIPU的使用寿命并解决上述难题。鉴此,本论文选用油脂基环碳酸酯为原料,用三种不同的胺类化合物作交联剂,制备了油脂基可逆交联NIPU,不仅解决了上述难题,同时研究了氨基交联剂对NIPU结构和性能的调控规律。(1)以环氧大豆油(ESBO)和CO2为原料制备油脂基环碳酸酯(CSBO),然后用生物基1,8-对孟烷二胺(MDA)作为交联剂与CSBO进行固化,得到全生物基CSBO-MDA。分析表明CSBO-MDA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耐溶剂性。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与应力松弛测试,证实了制备的NIPUs是均一的且在140°C及以上可进行可逆交联反应。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可逆交联CSBO-MDA具有焊接、物理循环再加工、化学回收再加工和形状记忆特性。(2)以含两个氨基、两个苯环的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为交联剂,与CSBO在140°C下固化得到CSBO-DDM。研究表明,CSBO-DDM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其失重10%的分解温度在300°C以上,并且具有较好的耐溶剂性。NIPUs在140°C及以上可进行动态键交换实现网络结构的可逆交联,并通过实验证实了可逆交联CSBO-DDM具有自愈、物理循环再加工、化学回收再加工和形状记忆特性。(3)以含两个氨基、两个苯环和二硫键的4,4-二硫代二苯胺(DTDA)与CSBO在140°C下固化得到双重可逆交联CSBO-DTDA,并将单二硫可逆交联的ESBO-DTDA和单氨基甲酸酯可逆交联的CSBO-DDM作为单可逆交联NIPU与之进行对比。通过红外与热重分析,证实了三种NIPU的制备且均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动态热机械分析与应力松弛测试,证实了制备的NIPUs均可进行动态键交换实现可逆交联,且同等条件下CSBO-DTDA具有较快的应力松弛,进一步对比发现双重可逆交联CSBO-DTDA具有较快的自愈合性和较好的再加工性。由于CSBO-DTDA网络结构中存在二硫键,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发生可逆交联反应,使得其具有光响应愈合性。

二、二十年圆一个科研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年圆一个科研梦(论文提纲范文)

(2)寻找多面的自己——高一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一、暖身阶段:肢体语言秀
    二、转换阶段:说出你的名字
    三、工作阶段:探索“我”
    四、升华阶段:整合“我”
【教学反思】
【点评】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2.教学内容层层递进。
    3.教学设计巧妙新颖。

(3)我的标签——高一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主题活动
    三、感悟升华
【教学反思】
【点评】

(4)贵州草海沉积物-植物碳氮磷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湖泊碳氮磷研究进展
        1.2.2 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2.3 水生植物碳氮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概况
        2.1.2 水文概况
        2.1.3 植被概况
        2.1.4 气候概况
    2.2 采集样品
    2.3 分析方法
        2.3.1 水体、植物、沉积物常规指标分析
        2.3.2 沉积物磷形态分析
        2.3.3 沉积物铁、锰元素形态分析
        2.3.4 数据分析方法
第三章 草海上覆水时空分布特征
    3.1 水体理化指标时空变异性
        3.1.1 CODMn时空分布特征
        3.1.2 Chl.a时空分布特征
        3.1.3 TN时空分布特征
        3.1.4 TP时空分布特征
    3.2 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变异性
        3.2.1 水体综合营养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3.2.2 草海水体理化指标主成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草海碳氮磷及化学计量比时空分布特征
    4.1 沉积物碳氮磷及化学计量时空变异性
        4.1.1 沉积物碳氮磷含量时空分布特征
        4.1.2 沉积物有机质及氮磷营养盐污染评价
        4.1.3 沉积物化学计量比时空分布特征
        4.1.4 草海沉积物碳氮磷化学计量主成分分析
    4.2 植物碳氮磷及化学计量时空变异性
        4.2.1 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碳氮磷含量特征
        4.2.2 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化学计量比特征
        4.2.3 光叶眼子菜化学计量比时间分布特征
        4.2.4 植物化学计量内稳性特征
        4.2.5 草海沉水植物种群变化特征
    4.3 分析讨论
        4.3.1 沉积物碳氮磷及化学计量相关性分析
        4.3.2 沉积物与植物化学计量相关性分析
        4.3.3 沉积物碳氮磷及化学计量与水体理化相关性分析
        4.3.4 光叶眼子菜化学计量比与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4.3.5 光叶眼子菜与水体、沉积物氮磷含量拟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海沉积物磷形态时空分布特征
    5.1 沉积物铁、锰元素含量
    5.2 沉积物磷形态时空变异性
        5.2.1 2019年磷形态空间分布特征
        5.2.2 2020年磷形态空间分布特征
        5.2.3 磷形态年际变化特征
    5.3 分析讨论
        5.3.1 水体理化指标与磷形态相关性分析
        5.3.2 铁锰元素与磷形态相关性分析
        5.3.3 植物、沉积物碳氮磷与磷形态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基金

(5)LRP4在神经肌肉接头聚集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神经肌肉接头的发展史
        1.1.1 神经肌肉接头的起源——箭毒
        1.1.2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起
    1.2 神经肌肉接头组成及功能
    1.3 神经肌肉接头的发育
        1.3.1 神经肌肉接头的形成
        1.3.2 神经肌肉接头的成熟
        1.3.3 神经肌肉接头的衰老
    1.4 神经肌肉接头相关分子机制
        1.4.1 乙酰胆碱及乙酰胆碱受体
        1.4.2 Agrin/LRP4/MuSK信号通路
    1.5 神经肌肉接头相关疾病
    1.6 神经肌肉接头蛋白聚集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1.1 野生型(WT)小鼠
        2.1.2 LRP4-LacZ小鼠
        2.1.3 LRP4-ECD小鼠
        2.1.4 HSA-LRP4tg和 HSA-LRP4ΔICDtg小鼠
        2.1.5 Mu SK K608A小鼠(MuSK KD小鼠)
        2.1.6 小鼠基因型鉴定
    2.2 实验器材
    2.3 实验试剂及抗体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2.4.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4.2 RNA提取
        2.4.3 RNA反转录(RT-PCR)
        2.4.4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2.5 亚克隆
        2.5.1 质粒构建
        2.5.2 超级感受态制备
        2.5.3 质粒转化,涂板
        2.5.4 单克隆扩增及质粒抽提
    2.6 HEK293T细胞培养
    2.7 C2C12 细胞培养
    2.8 质粒转染
    2.9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2.10 免疫共沉淀(CO-IP)
    2.11 免疫组化染色
    2.12 X-GAL染色及X-GAL——荧光共染
    2.13 EDL肌肉单纤维制备
    2.14 肌肉去神经
    2.15 TA肌肉药物注射
    2.16 肌力测试
    2.17 肌肉电刺激治疗
    2.18 数据分析与统计
第3章 结果
    3.1 LRP4 内源性启动子驱动的β-GAL在NMJ特异性表达
    3.2 LRP4 β-GAL在 NMJ特异性的聚集需要LRP4/MUSK信号,但其转录活性不依赖于LRP4/MUSK信号
    3.3 LRP4 β-GAL在肌管上的定位依赖于LRP4/MUSK信号通路,但不取决于肌纤维自身
    3.4 LRP4 β-GAL在 NMJ的特异性聚集依赖于肌肉收缩
    3.5 WNTS非经典信号通路促进LRP4 MRNA的表达
第4章 总结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固态电解质界面和固态电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人类对储能电池的需求
    1.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关键材料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1.2.2 正极材料
        1.2.3 负极材料
        1.2.4 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
    1.3 固态电解质界面(SEI)的生长及其特征
        1.3.1 SEI膜的生长机理
        1.3.2 SEI膜的形貌结构特征
        1.3.3 SEI膜的化学组分
        1.3.4 SEI膜对电池的影响及理想的SEI膜
    1.4 SEI膜的调控
        1.4.1 电解液添加剂
        1.4.2 构建人工SEI膜
    1.5 目前SEI膜存在的问题
    1.6 固态电池的机遇和挑战
        1.6.1 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1.6.2 锂负极界面问题
        1.6.3 固态正极的设计
    1.7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墨负极表面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过程
        2.2.1 极片的制备
        2.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2.2.3 结构和形貌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电化学性能研究
        2.3.2 硝酸锂的分解研究
        2.3.3 界面成分分析
        2.3.4 循环伏安及界面阻抗的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硅碳负极表面固态电解质界面的构建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极片的制备
        3.2.2 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3.2.3 极片的结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化学性能研究
        3.3.2 硝酸锂的分解研究
        3.3.3 界面结构及形貌分析
        3.3.4 界面膜成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EO基固态电池中锂金属负极的界面设计
    4.1 引言
    4.2 PEO基电解质片的制备及表征
        4.2.1 电解质片的制备
        4.2.2 电解质片的离子电导率测试
    4.3 LFP正极片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4.3.1 正极片的制备
        4.3.2 正极片的结构表征
    4.4 固态电池的装配以及电化学测试
        4.4.1 实验方法
        4.4.2 电化学性能分析
    4.5 电化学反应界面研究
        4.5.1 界面结构表征
        4.5.2 界面成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硫化物电解质与锂金属界面及全固态电池的研究
    5.1 引言
    5.2 锂金属与电解质的界面稳定性研究
        5.2.1 研究方法
        5.2.2 结果分析
        5.2.2.1 Li_7P_3S_(11)/锂金属界面分析
        5.2.2.2 Li_7P_3S_(11)-LiI/锂金属界面分析
    5.3 Li_2S-LiI复合正极的研究
        5.3.1 实验方法
        5.3.1.1 材料的制备
        5.3.1.2 结构和形貌表征
        5.3.1.3 固态电池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5.3.2 结构和形貌分析
        5.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5.3.3.1 不同催化剂的对比研究
        5.3.3.2 电解质和导电碳含量的影响
        5.3.3.3 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全文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数字搬家”与“平台摇摆” ——中国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价值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质化的研究方法
        二、分析概化: 从受访青年到中国青年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搬家”与“摇摆”: 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呈现研究
    第一节 中国社交媒体背景下的迁徙
    第二节 “数字搬家”——场所迁徙
    第三节 “平台摇摆”——注意力迁徙
第三章 “搬家”还是“摇摆”: 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 技术的流动性: 作为迁徙的前提
    第二节 再中介化: 理解新旧媒体的关系
    第三节 路径识别: 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关系探索
第四章 作为“移民”的用户: 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动机探析
    第一节 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推力因素
        一、虚假信息的推力: 失落的媒介想象
        二、隐私侵犯的推力: 被“折叠”的社会关系
        三、生活变迁的推力: 身份转换下的选择性自我呈现
        四、人际关系的推力: 情感距离与道德责任
    第二节 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拉力因素
        一、技术迭代的拉力: 用户体验与主动选择
        二、宣传推广的拉力: 广告营销与朋友推荐
    第三节 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锚定因素
        一、逐渐增加的社交“搬家”成本
        二、不可忽视的用户使用习惯
第五章 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意义与隐忧
    第一节 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意义
        一、圈子的融入与适应
        二、情感的娱乐与抚慰
        三、信息的寻求与搜索
        四、焦虑的表达与宣泄
    第二节 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的隐忧
        一、印象管理与观众区隔
        二、社交沉迷与社交倦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对象概览
附录二: 焦点小组信息
附录三: 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基于低维材料的器件构筑与电输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从高维走向低维
        1.1.1 碳纳米管
        1.1.2 二维范德华层状材料的崛起
        1.1.3 石墨烯
        1.1.4 六方氮化硼
        1.1.5 过渡金属族二硫化物
    1.2 范德华异质结
    1.3 场效应晶体管
    1.4 超晶格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器件制备与表征
    2.1 机械剥离
    2.2 形貌及结构表征
        2.2.1 光学显微镜
        2.2.2 原子力显微镜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 拉曼光谱
    2.4 干法转印
    2.5 快速热退火
    2.6 微纳器件制备
        2.6.1 电极沉积
        2.6.2 紫外光刻机
        2.6.3 电子束曝光
        2.6.4 原子层沉积
        2.6.5 干法刻蚀
    2.7 引线键合机
    2.8 电输运测试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二维范德华层状磁性材料1T-CrTe_2的探索
    3.1 引言
    3.2 CrTe_2块体单晶的制备与表征
    3.3 少层CrTe_2的空气稳定性研究
    3.4 少层CrTe_2室温铁磁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极限探索
    4.1 引言
    4.2 单原子层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探索
        4.2.1 TMDs的生长制备以及电输运特性
        4.2.2 单原子层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构建
    4.3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电输运及理论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范德华异质结内的量子分形-霍夫斯塔特蝴蝶
    5.1 引言
    5.2 霍夫斯塔特蝴蝶器件的设计与构建
    5.3 霍夫斯塔特蝴蝶器件的电输运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9)蒙古族2型糖尿病与CDKAL1基因、KCNQ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3 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环境及个人生物因素等特征
    3.2 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
    3.3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3.4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
    3.5 CDKAL1基因、KCNQ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分析
    3.6 CDKAL1、KCNQ1基因的不同遗传模型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
    3.7 单倍体型与2 型糖尿病的关联性分析
    3.8 CDKAL1、KCNQ1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
    3.9 CDKAL1、KCNQ1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
4 讨论
    4.1 实验室指标
    4.2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
    4.3 CDKAL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
    4.4 KCNQ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
    4.5 CDKAL1与KCNQ1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4.6 局限性与展望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CDKAL1、KCNQ1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8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油脂基可逆交联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聚氨酯
        1.1.1 传统聚氨酯
        1.1.2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1.1.2.1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合成机理
        1.1.2.2 环碳酸酯
    1.2 可逆交联聚氨酯
        1.2.1 可逆交联传统聚氨酯
        1.2.2 可逆交联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1.3 油脂基可逆交联聚氨酯
        1.3.1 油脂基可逆交联传统聚氨酯
        1.3.2 油脂基可逆交联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1.4 课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 油脂基孟烷二胺可逆交联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CSBO的制备
        2.2.3 CSBO-MDA的制备
        2.2.4 仪器分析及方法
        2.2.4.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2.4.2 核磁氢谱(1H-NMR)分析
        2.2.4.3 热重(TGA)分析
        2.2.4.4 动态机械(DMA)分析
        2.2.4.5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2.2.4.6 应力松弛分析
        2.2.4.7 蠕变分析
        2.2.4.8 力学性能分析
        2.2.5 实验测试及方法
        2.2.5.1 环氧值测试
        2.2.5.2 凝胶含量测试
        2.2.5.3 交联密度
        2.2.5.4 耐溶剂测试
        2.2.5.5 焊接测试
        2.2.5.6 物理循环再加工测试
        2.2.5.7 化学回收再加工测试
        2.2.5.8 形状记忆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油脂基环碳酸酯的表征
        2.3.1.1 红外光谱分析
        2.3.1.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3.1.3 环氧值分析
        2.3.2 CSBO-MDA的性能分析
        2.3.2.1 红外光谱分析
        2.3.2.2 热重分析
        2.3.2.3 动态热机械分析
        2.3.2.4 力学分析
        2.3.2.5 应力松弛及蠕变分析
        2.3.3 CSBO-MDA的性能测试
        2.3.3.1 耐溶剂分析
        2.3.3.2 焊接
        2.3.3.2 物理循环再加工
        2.3.3.3 化学回收再加工
        2.3.3.4 形状记忆
    2.4 本章小结
3 油脂基氨苯基可逆交联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CSBO的制备
        3.2.3 CSBO-DDM的制备
        3.2.4 仪器分析及方法
        3.2.4.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2.4.2 核磁氢谱(1H-NMR)分析
        3.2.4.3 热重(TGA)分析
        3.2.4.4 动态机械(DMA)分析
        3.2.4.5 应力松弛分析
        3.2.3.6 力学性能分析
        3.2.5 实验测试及方法
        3.2.5.1 环氧值测试
        3.2.5.2 凝胶含量测试
        3.2.5.3 耐溶剂测试
        3.2.5.4 划痕自愈
        3.2.5.5 物理循环再加工测试
        3.2.5.6 化学回收再加工测试
        3.2.5.7 形状记忆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油脂基环碳酸酯的表征
        3.3.2 CSBO-DDM的性能分析
        3.3.2.1 红外光谱分析
        3.3.2.2 反应时间对CSBO-DDM性能的影响
        3.3.2.2 DDM与 CSBO的摩尔比对CSBO-DDM性能的影响
        3.3.2.2 热重分析
        3.3.2.3 动态热机械分析
        3.3.2.5 应力松弛分析
        3.3.3 CSBO-DDM的性能测试
        3.3.3.1 耐溶剂分析
        3.3.3.2 划痕自愈
        3.3.3.3 物理循环再加工
        3.3.3.4 化学回收再加工
        3.3.3.5 形状记忆
    3.4 本章小结
4 油脂基双重可逆交联非异氰酸酯聚氨酯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CSBO的制备
        4.2.3 多种NIPU的制备
        4.2.4 仪器分析及方法
        4.2.4.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2.4.2 核磁氢谱(1H-NMR)分析
        4.2.4.3 热重(TGA)分析
        4.2.4.4 动态机械(DMA)分析
        4.2.4.5 应力松弛分析
        4.2.5 实验测试及方法
        4.2.5.1 环氧值测试
        4.2.5.2 划痕自愈
        4.2.5.3 物理循环再加工
        4.2.5.4 机械性能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油脂基环碳酸酯的表征
        4.3.2 NIPU的性能分析
        4.3.2.1 红外光谱分析
        4.3.2.2 热重分析
        4.3.2.3 动态热机械分析
        4.3.2.5 应力松弛分析
        4.3.3 NIPU的性能测试
        4.3.3.1 物理循环再加工
        4.3.3.2 划痕愈合
        4.3.3.3 机械性能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二十年圆一个科研梦(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播仪式观视域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络春晚主持人的话语研究(2011-2020)[D]. 郤鼎昌.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寻找多面的自己——高一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J]. 王晓娜. 江苏教育, 2021(50)
  • [3]我的标签——高一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J]. 邓毅,文利辉. 江苏教育, 2021(50)
  • [4]贵州草海沉积物-植物碳氮磷时空分布特征[D]. 王天佑.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LRP4在神经肌肉接头聚集的机制研究[D]. 敬洪阳. 南昌大学, 2021
  • [6]固态电解质界面和固态电池的研究[D]. 起文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1
  • [7]“数字搬家”与“平台摇摆” ——中国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体迁徙行为研究[D]. 李春阳. 山东大学, 2021
  • [8]基于低维材料的器件构筑与电输运性能研究[D]. 孙兴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9]蒙古族2型糖尿病与CDKAL1基因、KCNQ1基因多态性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D]. 陈乐.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10]油脂基可逆交联非异氰酸酯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秀秀.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