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VB实现压实试验的数据处理和评审

一、如何用VB实现击实试验的数据处理及复核(论文文献综述)

罗晓光[1](2021)在《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承载特性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在软土及厚覆盖层地区建设悬索桥时锚碇基础的设计施工是一个重大的工程难题,引起了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解决传统重力式锚碇体积巨大、造价高、施工困难等难题,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提出了根式锚碇这一新型锚碇基础型式,并于池州秋浦河大桥展开工程应用。根式锚碇由大直径根式空心桩及轻型承台组成,依靠大直径根式空心桩的竖向承载能力和水平承载能力抵抗上部结构传来的主缆荷载。然而,作为一种新型锚碇基础型式,针对其承载特性的研究尚显不足。首先其受力基本单元即根桩的竖向及水平承载特性的理论分析值得深究。其次,锚碇结构整体的理论分析方法也需要被研究。另一方面,根式锚碇在工作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长期位移特性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事关根式锚碇基础悬索桥的使用安全。本文在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重点项目“根式锚碇的工程应用研究”(编号:KJ2014-0024)资助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模型试验与现场监测手段,对根桩及根式锚碇的计算方法、承载特性和长期性能展开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1)研究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根桩承载特性。采用双曲线函数建立了根键-土的非线性荷载传递模型,并采用圆柱扩张理论对根桩中由于根键顶进施工造成的挤扩效应进行了分析,继而引入一个增强系数来考虑根键的挤扩效应。基于桩-土荷载传递模型推导建立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根桩的平衡微分方程,并采用迭代法获得了荷载-沉降的非线性解。分别采用数值算例以及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试桩的静载试验对本方法进行了计算验证,验证结果均显示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基于本方法对根桩中的根键数量、尺寸以及埋置深度等根键布置方式进行了参数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根桩的非线性承载特性。2)针对根式锚碇基础既承受竖向力又承受水平力的特点,研究了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承载特性。对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中的根键作用分解为水平抵抗力和抵抗力矩两部分进行了分析,用双曲线函数考虑根键-土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基于根键作用机理,推导建立了考虑竖向分力影响的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的平衡微分方程,并采用迭代法获得了根桩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解。将本方法用于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的两个试桩与其水平静载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验证结果显示了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本方法对根桩中的根键数量、尺寸、根键布置角度、埋置深度,以及竖向分力对根桩水平承载力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3)设计并开展了根桩的室内模型组合荷载室内模型试验,试验分为水平加载、30°倾斜荷载以及60°倾斜荷载三种不同试验工况以及与传统普通桩基的对比试验。通过采用百分表测试桩头水平位移,采用应变片测试桩身应力并积分出桩身弯矩曲线,分析了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的水平承载特性,以及竖向分力对根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的水平承载特性。4)推导建立了根式锚碇基础的力学平衡方程,并提出了根式锚碇的非线性位移计算方法。采用本方法对秋浦河大桥北锚碇在锚碇成型工况以及设计主缆力工况下进行计算并与现场实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采用本方法对根式锚碇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根式锚碇的水平位移-荷载曲线随着计算主缆荷载的提高而非线性增长。在锚碇施工成型以及设计主缆力工况下,根式锚碇转动趋势很小,基本呈平衡姿态,随着计算主缆荷载的增大,根式锚碇的可能破坏模式为倾覆破坏,此时锚碇后排桩逐渐由受压转为可能的受拔状态。5)对秋浦河悬索桥根式锚碇工程现场原状土进行了三轴蠕变试验,分析了土样的蠕变特性,并采用三维Burgers模型对三轴蠕变试验结果进行了模型参数辨识。基于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对秋浦河大桥北锚碇进行了三维粘弹塑性数值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对秋浦河大桥北锚碇工程实体进行为期2年的现场长期位移监测研究。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秋浦河大桥根式锚碇在锚碇施工成型工况及设计主缆力工况下均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前者工况下锚碇转角仅为-0.0052°,后者工况下锚碇转角仅为0.0063°;根式锚碇在运营期的水平位移不大,达到稳定后增量仅为11 mm左右,总体水平位移为21 mm左右,小于规范推荐允许水平位移的要求。数值分析及现场长期监测试验结果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均显示根式锚碇在工作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稳定性蠕变特征,其位移变化在桥梁建成通车时即可达到稳定。说明悬索桥新型根式锚碇的设计方案是可行和安全的,通过合理的设计,根式锚碇可以满足悬索桥锚碇基础的设计规范要求。

赵佳敏[2](2020)在《膨胀土地区渠道衬砌结构稳定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膨胀土具有水敏感性、多裂隙性及湿胀干缩性,被称为“最难对付的土”,其特殊性给工程建设造成的危害极大。渠道工程是行水建筑物,且渠道衬砌板较为单薄,渗水引起的渠基土膨胀对衬砌的危害极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选择我国北方和南方两地具有代表性的膨胀土——黑龙江松嫩平原膨胀土和陕西安康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恒温冷冻离心机法,开展了不同初始干密度、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作用下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开展了膨胀率、膨胀力试验,分析了膨胀土的膨胀变形规律以及不同因素对膨胀土土水特征规律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考虑体变的膨胀土土水特征曲线拟合模型,并分析了考虑膨胀力作用的渠道衬砌结构的稳定性。得出的主要成果如下:(1)揭示了膨胀率和膨胀力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影响膨胀土膨胀率的主要因素为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及上覆荷载。膨胀率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和初始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随上覆荷载的增大而减小。膨胀力受初始干密度和初始含水率影响,膨胀力与初始干密度呈幂函数关系,与初始含水率呈线性关系,初始干密度越大、初始含水量越小膨胀力越大。(2)改进了耦合考虑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和上覆荷载三因素的安康膨胀土膨胀率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由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率和上覆荷载值计算预测土体浸水饱和引起的膨胀率,可以有力支撑安康膨胀土地区渠道和地基的设计工作。(3)证明使用高速恒温冷冻离心机法测定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时需要进行体变修正。快速离心机法简单省时,可以大大提高试验效率,但离心旋转过程中膨胀土脱湿收缩量大,试验精度差,而基于收缩试验的体变修正方法可以达到很好的修正效果。(4)开展了两种膨胀土的系列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揭示了膨胀土的持水特征变化规律。初始干密度越大,土样的持水性越好;干湿循环次数和冻融循环次数增加持水特性变差,到一定次数后趋于平稳;低吸力区土样的失水速率大,曲线较陡;高基质吸力区曲线平缓。(5)基于Gardner模型,提出了同时考虑初始干密度及循环次数的膨胀土土水特征表达式,该表达式与试验数据符合程度较好。(6)采用解析和有限元两种方法,分析了渠道衬砌板和固脚的稳定性,编制了渠道稳定性解析计算软件。该软件可以方便地复核渠道衬砌结构的稳定性。

蒋德勇[3](2019)在《建筑建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 ——以XX建工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住建部颁布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指出:“加强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BIM、移动通讯、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初步建成一体化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形成一批具有较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及具有关键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业信息技术企业。”据统计,国内只有35%的建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信息化管理。基于此,文章以XX集团为研究案例,采用调查法、查找文献法、案例与个案研究法和定量与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结合集团需求和资料分析,构建了项目管理、项目质量安全管理、项目工程资料管理、项目验收管理、平台管理等平台管理模块,希望通过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规范项目实施各阶段各参与方的工作职责与范畴,让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为企业提效增值,同时对同类型建工企业信息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从六个部分进行论述和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观点叙述,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从宏观层面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构建理论框架。第二部分通过阐述项目信息化管理相关的平台开发技术、页面层实现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的开发设计理念,为建工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平台页面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第三部分,通过与建工项目实操人员沟通交流,深入了解XX集团发展情况,对XX集团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剖析XX集团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总结集团对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需求。第四部分,根据XX集团信息化管理需求,对管理平台登录、项目管理、项目质量安全管理、项目工程资料管理、项目验收管理、平台管理六个模块进行研究设计和页面实现,构建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第五部分是对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测试。第六部分对论文研究的结论与展望。通过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可提升建工项目管理效率、加强质量安全过程监督、提高工程资料管理水平、监督项目验收程序、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赵涛[4](2019)在《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沥青混凝土心墙凭借其良好的抗渗性能、较高的机械化施工程度以及经济适用等优点在水工防渗结构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由于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矿料级配不稳定以及施工参数控制不准确等原因,工程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开展对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管理的研究尤为重要。首先,本文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明了心墙用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指标及其技术要求,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级配指数、油石比以及填料用量三个参数与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劈裂强度以及劈裂位移指标的关系,确定各个参数对沥青混凝土某一性能指标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为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其次,对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包括施工准备、沥青混合料制备、沥青混合料运输、沥青混合料摊铺、沥青混合料碾压以及特殊施工过程,明确了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果图分析法明确了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的关键因素。最后,建立了适用于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并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上,运用施工质量动态控制方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沥青混凝土心墙的施工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实现施工质量的动态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檀书琨,付明军[5](2018)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北省磁县段设计单元》文中研究说明磁县段设计单元位于太行山前平原地带,工程线路长,地形地貌变化多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由于开挖的泥砾土级配极不均匀,粗颗粒和细颗粒含量比例均不符合规范的要求。直接采用开挖泥砾土筑堤不满足渗透稳定要求。通过现场原位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渠堤迎水面设置黏性土防渗层,背水面采用开挖泥砾料的复合断面设计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泥砾开挖料;通过对弱膨胀土掺加水泥改性的研究,安全、科学与高效地利用了弱膨胀土开挖料,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饱和砂土渠基处理方面,首次采用国内先进的复合载体夯扩桩地基处理方案;在膨胀土渠坡处理方面,依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分别采取抗滑桩、支撑渗沟与挡墙相结合的渠坡处理技术;在铁路交叉建筑物布置方面,采用顶进框架内嵌过水倒虹吸箱涵布置方案。工程自2014年通水运行以来,渠道和建筑物各部位运行情况良好。

李宝东[6](2018)在《山东省洙赵新河综合治理方案优化研究及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河道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河道对于保障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具有关键作用,关于河道的综合治理研究也是受到社会各方关注。洙赵新河是1965年至1972年间开挖的大型排水人工河道。洙赵新河于1993年治理至今,经过近20多年的运行,干流河道淤积情况严重,河道两岸堤防工程等部分缺失,沿河大多水工建筑物失修老化并存在安全隐患,防洪除涝能力大大降低,亟待治理。如何更好的治理好洙赵新河,是摆在山东省水利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问题。本文考虑到洙赵新河的历史演变、平原地形、气象水文等条件,结合河道现状,对河道治理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并进行了实践。本文提出了河道工程、护岸工程、堤防工程、水工建筑物等优化治理手段,主要内容如下:确定了河道疏挖的底宽和深度,采用在一期设计河底高程的基础上加深疏挖0.5-1.0m,尽可能减少河口疏挖宽度;研究了砼联锁块、浆砌石块、现浇砼板护坡三种护岸方案的优缺点,现浇砼方案投资最低,易于就地取材和便于施工;对堤防工程进行了加固方案的确定以及稳定计算分析,确保各典型断面在各种工况下堤防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都满足规范要求;提出在部分改建排灌站中运用潜水轴流泵以及所有螺杆启闭机采用封闭式钢罩设计;对河道疏挖产生剩余的弃土进行弃土区布置,并比较分析高弃土和低弃土两种方案,低弃土方案工程投资低,利于工程实施;对项目进行了综合治理工程经济评价。通过对洙赵新河综合治理方案的优化研究及实践,本文总结了山东省淮河流域内骨干河道的治理经验,为山东省其它河道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赵连地[7](2018)在《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骨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济南市建筑垃圾多面围城、热岛效应、四面霾伏等多重洗礼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务院提出的“推进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战略路线,以及山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开展砖混类再生骨料各项物理和力学性能指标研究与评价,将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半刚性基层,研究分析其疲劳性能、水稳定性等各项路用性能,根据其力学性能特点推算其应用于二级及以下公路等级路面的结构层厚,确定其层位和使用的层数,并进行试验段路面结构性能预测分析,从而最大程度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尤其是分拣成本极高的砖混类再生骨料,并提供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以可靠地指导砖混类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双重效益。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普通骨料、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砖混类再生骨料为比对,检测砖混类再生骨料粗、细骨料性能指标,找出砖混类再生骨料的性能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人工或机械分拣分离出砖瓦再生材料和废旧混凝土再生材料,引入轻集料筒压试验等指标,通过集料筛分、力学试验确定其性能指标,与天然骨料包括粗骨料、砂、石屑,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废旧砖瓦类再生材料进行对比,确定其基本性能指标,为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骨料配合比试验提供基础。2.采用不同比例的砖混类再生骨料进行水泥稳定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优选基准配合比。3.通过基准砖混类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与天然骨料、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各种路用性能指标的对比,评价砖混类再生骨料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基本性能,为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指导。4.在调研国内外二级及其以下公路路面结构形式的基础上,结合砖混类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成分杂、强度低、离散性大等特点,初步确定其适用的层位为基层、底基层以及垫层。5.基于路面结构性能优化方法,采用弹性层状体系求解验证基准砖混类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应用于二级及其以下等级公路重型、中型、轻型交通时适用的层位和厚度,从而确定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6.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验证,采用施工弯沉值检验判断半刚性基层设计及施工质量,为指导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桂勇[8](2018)在《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注液入渗与溶质运移规律及其应用》文中认为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取是一个包含土体水分运动、离子交换反应及溶质运移的复杂过程。浸矿剂溶液通过注液孔网注入矿体,在矿体中入渗形成不同饱和度的分区,而饱和度是影响土体水分运动与分布状态、离子交换与溶质运移规律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原地浸矿稀土资源浸取率。由此可见,研究原地浸矿土体水分运动特性及溶质运移规律,对改进原地浸矿工艺、提高资源浸取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单孔-孔网注液入渗规律及不同饱和度下离子交换与溶质运移规律等方面展开研究,初步建立了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中注液入渗、离子交换反应与溶质运移的理论体系,成功解释了 程实践中孔网间距经验值的合理性,提出了孔网参数设计与优化的方法。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原地浸矿单孔注液入渗规律开展5组单孔注液入渗现场试验,建立相应的单孔注液入渗数值模型,分析孔径、水深、地下水位及土体渗透性等因素对单孔注液入渗规律的影响。利用Philip入渗模型,建立单孔定水头入渗强度与累计入渗量计算公式,给出了吸渗率和稳渗率的拟合结果。利用达西定律推导单孔注液稳渗流量Qs与稳渗率的简化理论公式。假设孔底饱和度沿径向呈负指数分布,基于孔周侧渗流量与注液影响范围内孔底下渗流量相等,建立注液影响范围的计算模型。(2)原地浸矿孔网注液入渗规律将单孔注液视为孔网注液时孔网间距为无穷大的特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孔网间距对Philip入渗模型适用性及孔网注液单孔稳渗流量Qm的影响,提出Qm的经验拟合公式:Qm=Qs(1—α·e-L),并给出系数α的理论解及拟合结果。将孔周土体分成三个区域:毛细区、饱和度变化区和均匀下渗区,给出饱和度变化区最低饱和度和均匀下渗区平均饱和度的计算方法。分析孔径与孔网间距组合及地下水位对孔网注液入渗规律的影响。(3)近饱和条件下稀土浸取与溶质运移规律开展室内一维定水头柱浸试验及杯浸平衡试验,得到稀土离子、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穿透曲线,确定原地浸矿离子交换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非反应性溶质和反应性溶质的对流-弥散方程,研究稀土品位与浸矿剂浓度对饱和柱浸溶质运移的影响规律。(4)高饱和条件下稀土浸取与溶质运移规律开展室内一维高饱和柱浸试验,得到稀土离子、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穿透曲线,分析稀土离子峰值浓度、浸矿周期与浸取率随饱和度的变化规律,拟合了浸取率与饱和度的经验公式。将不可动区分为结合区和死端孔隙区,建立原地浸矿非饱和柱浸改进的TRM模型(简称ATRM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非饱和柱浸的ATRM方程,研究稀土品位、质量交换系数与结合区体积占比对非饱和柱浸溶质运移的影响规律。(5)原地浸矿孔网参数设计及应用开展矿山生产现场试验,监测注液量、收液量、地下水位及裂缝的变化情况,分析矿块流场变化、裂缝发展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饱和度分区的矿块稀土资源浸取率的估算方法,利用试验矿块的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提出全覆式矿山与裸脚式矿山孔网参数设计与优化方法,针对试验矿块给出工程优化建议,优化后矿块浸取率由78.8%提高到84.4%,边坡安全系数由1.08提高到 1.21。

王强[9](2017)在《黄土的震陷特性及场地震陷分析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Q3黄土构成黄土层的上部,是建筑工程中常遇的致灾性黄土类型,其中场地震陷灾害是一种重要的灾害类型。当前,黄土震陷研究多借鉴砂土动力学的研究思路和部分研究结论,没有充分考虑地震荷载作用下黄土的场地应力条件和力学特性。本文针对原状Q3黄土的动力变形问题,通过开展不同应力条件下循环单剪试验,分析了黄土的滞回曲线、骨干曲线和震陷曲线的形态特征及其随含水量、固结压力、剪应变幅、循环加载周次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骨干曲线及震陷系数经验方程的表达式。通过分析循环单剪作用下应力比(剪应力幅/正应力)和应变比(体应变增量/剪应变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黄土的循环剪缩方程。通过分析以体应变作为硬化参量的黄土循环硬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黄土循环硬化特性的修正Iwan模型。通过对修正Iwan模型串联循环剪缩体应变单元,建立了一种可以考虑土循环硬化特性和剪缩特性的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应用修正Iwan剪缩本构方程,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动力变形计算的一维黄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并采用中心差分法给出了该动力模型的数值求解过程。通过分析随机地震荷载和等幅谐波荷载作用下的原状Q3黄土动三轴试验结果,验证了基于结构损伤耗能理论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对黄土的适用性。结合不同剪应变幅的动单剪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黄土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并通过大量不同震级不同场地等效地震荷载分析计算,给出了黄土的地震震级与等效振次的对应关系。依据骨干曲线方程、震陷系数经验公式和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建立了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简化分析法。该项研究在合理考虑黄土动力变形特性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建立了可用于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时程分析法和简化分析法,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对黄土地区历史震害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考证了黄土地区几次中强以上地震引发的黄土场地震陷灾害,分析了黄土场地震陷灾害的破坏模式、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对比不同场地黄土震陷形成的基本物理性质,论证了震陷区域性变化规律。(2)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立方体铰接机构动单剪仪,该仪器有效解决了当前动单剪仪存在的试样尺寸效应、潜在剪切面、应力应变分布不均、边界条件不稳定和试样与侧面板之间的摩擦效应等问题。(3)通过自主研发的动单剪仪,针对Q3原状黄土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含水量、固结压力和剪应变幅的循环单剪试验,分析了滞回曲线、骨干曲线和震陷曲线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随固结压力和含水量变化的黄土骨干曲线表达式,以及考虑含水量、固结压力、剪应变幅和干密度等因素的黄土震陷系数经验方程。(4)通过分析动单剪试验条件下黄土的循环应力比(剪应力幅/正应力)和循环应变比(体应变增量/剪应变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黄土的循环剪缩方程,并分析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5)根据循环单剪作用下Q3原状黄土的硬化规律,建立了通过引入体应变作为硬化参量的循环硬化函数,并基于简化的并联Iwan模型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黄土循环硬化特性的修正并联Iwan模型。进而,通过串联循环剪缩体应变单元,建立了一种可以考虑黄土循环硬化特性和循环剪缩特性的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6)通过随机地震荷载和谐波等幅荷载加载条件下的原状Q3黄土动三轴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土体耗能规律,验证了基于结构损伤耗能理论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对黄土的适用性,并结合不同剪应变幅动单剪试验结果,建立了适用于黄土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并通过大量不同震级不同场地的等效地震荷载计算,给出了适用于黄土的等效振次与地震震级的关系。(7)应用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建立了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时程分析法,并采用中心差分法给出了节点运动控制方程的数值积分求解过程。相对应的,依据骨干曲线方程、震陷系数经验方程和等效地震荷载算法,建立了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简化分析法。

张梦[10](2016)在《落锤冲击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数值模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技术中,平板荷载试验、CBR、贝克曼梁弯沉试验等原位测试存在设备规模大(需要反力装置)、效率低、获取结论时间长以及试验费用高昂等诸多问题。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落锤冲击荷载+承载板体系为代表的便携式PFWD,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上述传统技术的缺点,在各国工程建设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PFWD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自重太大、需要设置厚重的承载板、检测指标单一等问题。在上述背景下出现了更加轻便、效率更高、检测指标多样且检测结果更加可靠的检测设备Caspol。Caspol不需要设置厚重的承载板,落锤内置的高精度传感器检测土体的加速度响应后换算为冲击值Ia,用于推算土的CBR、K30、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等指标的数值。目前,在验证检测精度、优化检测设备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土质、压实度、锤重、落锤下落高度、落锤头部形状、落锤—土接触面积等因素的变化,进行全面的正交试验研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上述问题的本质属于一种敏感度分析,通过构建合理的数值分析平台可以为达到上述目的提供有效工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粘土和砂质土两种土质,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落锤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加速度响应基本模型,分析所建模型的适用性;2)利用构建的响应模型计算不同土质、CBR、K30、粘聚力及内摩擦角等参数变化情况下冲击值Ia的变化趋势,与既有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通过控制模型变量,对落锤锤重、落锤下落高度、落锤头部形状以及落锤-土接触面积等因素进行敏感度模拟计算,综合分析上述因素变化后冲击值Ia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提高Caspol的检测精度、优化检测设备提供参考。基于上述研究,验证了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得出在不同参数变化情况下冲击值Ia的变化规律均符合实际,但参数CBR、K30与冲击值Ia相关性较低;得到减小锤重、降低落锤下落高度、改变落锤头部形状、适当增加落锤-土体接触面积可提高Caspol的检测精度、优化检测设备。

二、如何用VB实现击实试验的数据处理及复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用VB实现击实试验的数据处理及复核(论文提纲范文)

(1)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承载特性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悬索桥锚碇基础的发展现状
        1.2.1 隧道式锚碇
        1.2.2 重力式锚碇
        1.2.3 根式锚碇与其他新型锚碇
    1.3 根桩的研究现状
        1.3.1 变截面桩
        1.3.2 根桩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根桩承载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根桩竖向沉降的非线性理论分析方法
        2.2.1 荷载传递模型与模型参数
        2.2.2 根键挤扩效应的理论分析
        2.2.3 根式基础非线性沉降问题的理论解
        2.2.4 根式基础非线性沉降问题的迭代方法
    2.3 数值算例验证
        2.3.1 算例情况
        2.3.2 结果及结论
    2.4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根桩静载试验验证
        2.4.1 试桩工程概况
        2.4.2 静载试验
        2.4.3 计算验证与分析
    2.5 根式基础竖向沉降特性的参数分析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承载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组合荷载作用下根键作用分析
        3.2.1 组合荷载作用下根键受力模式
        3.2.2 根键的水平抵抗力
        3.2.3 根键的抵抗力矩
    3.3 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承载的理论分析方法
        3.3.1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理论解
        3.3.2 非线性计算的迭代方法
        3.3.3 非线性荷载传递模型
    3.4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根桩水平荷载试验验证
        3.4.1 试桩工程概况
        3.4.2 水平静载试验
        3.4.3 计算验证与分析
    3.5 组合荷载作用下根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参数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根桩的组合荷载模型试验
    4.1 引言
    4.2 试验目的及内容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内容
    4.3 模型试验设计
        4.3.1 模型桩
        4.3.2 地基土
        4.3.3 砂箱及加载装置
        4.3.4 数据量测及采集
        4.3.5 试验步骤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1 桩身弯矩计算
        4.4.2 第一组试验
        4.4.3 第二组试验
        4.4.4 第三组试验
        4.4.5 竖向分力对水平承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根式锚碇的位移理论分析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根式锚碇的位移理论分析方法
        5.2.1 基本假定
        5.2.2 线弹性计算方法
        5.2.3 非线性计算方法
    5.3 秋浦河大桥北锚碇工程概况
        5.3.1 工程背景
        5.3.2 工程场地地质条件
        5.3.3 总体施工方案及过程
    5.4 秋浦河大桥北锚碇的理论计算与分析
        5.4.1 计算工况
        5.4.2 荷载计算
        5.4.3 测量验证
        5.4.4 根式锚碇承载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根式锚碇的长期位移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现场原状土的蠕变试验研究
        6.2.1 试验对象选择
        6.2.2 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
        6.2.3 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蠕变试验
    6.3 蠕变模型及其参数识别
        6.3.1 土体流变本构模型
        6.3.2 土体的三维流变模型
        6.3.3 Burgers模型及参数识别
    6.4 秋浦河大桥北锚碇蠕变数值分析
        6.4.1 数值模型及计算工况
        6.4.2 数值分析结果
    6.5 秋浦河大桥北锚碇长期位移监测
        6.5.1 长期监测方案
        6.5.2 长期监测结果与讨论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膨胀土地区渠道衬砌结构稳定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膨胀土变形研究
        1.2.2 膨胀土土水特征研究
        1.2.3 膨胀土渠道衬砌稳定性研究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膨胀土试样的基本性质与制备
    2.1 试验用土
        2.1.1 安康膨胀土
        2.1.2 黑龙江膨胀土
    2.2 相关试验试样的制备
        2.2.1 干湿循环作用下试样的制备
        2.2.2 冻融循环作用下试样的制备
    2.3 土样的基本性质
        2.3.1 安康膨胀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2.3.2 黑龙江膨胀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安康膨胀土浸水变形特性及计算模式
    3.1 无荷载膨胀率试验
        3.1.1 无荷载膨胀率
        3.1.2 无荷载膨胀率-时间关系曲线
    3.2 有荷载膨胀率试验
    3.3 膨胀力试验
    3.4 膨胀率计算模式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与拟合模型
    4.1 试验方法与土样
        4.1.1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方法—离心机法
        4.1.2 试验土样
    4.2 考虑体变的土水特征曲线修正方法
        4.2.1 基于收缩试验结果的修正方法
        4.2.2 基于离心机试验结果的修正方法
    4.3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结果
        4.3.1 收缩试验结果
        4.3.2 未考虑体积变化的土水特征曲线
        4.3.3 考虑体积变化的土水特征曲线
        4.3.4 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土水特征曲线
        4.3.5 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土水特征曲线
    4.4 土水特征模型拟合
        4.4.1 土水特征模型
        4.4.2 考虑初始孔隙比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拟合
        4.4.3 考虑干湿循环次数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拟合
        4.4.4 考虑冻融循环次数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拟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渠道衬砌板和固脚稳定性分析
    5.1 衬砌板和固脚破坏特征
    5.2 ADINA软件及计算原理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1 计算模型
        5.3.2 计算参数与边界条件
        5.3.3 计算结果分析
        5.3.4 衬砌及固脚结构受力分析
    5.4 衬砌及固脚结构稳定性分析
        5.4.1 衬砌稳定性分析
        5.4.2 固脚稳定性分析
    5.5 衬砌稳定性计算软件
    5.6 工程算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建筑建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 ——以XX建工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信息化平台实现技术概述
    2.1 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技术
    2.2 页面层实现技术
    2.3 数据库管理系统
    2.4 网页浏览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XX集团项目信息化管理现状研究
    3.1 XX集团简介
    3.2 XX集团建筑建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现状
        3.2.1 项目管理信息化
        3.2.2 项目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
        3.2.3 项目工程资料管理信息化
        3.2.4 项目验收管理信息化
    3.3 XX集团建筑建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信息化规划不合理
        3.3.2 专业技术人才的欠缺
        3.3.3 业务数据共享困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XX集团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4.1 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原则
        4.1.1 安全稳定性原则
        4.1.2 实用性原则
        4.1.3 经济适用性原则
        4.1.4 可扩展性原则
    4.2 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物理架构设计
    4.3 项目信息化管理总体模块设计
        4.3.1 信息化管理平台登陆模块设计
        4.3.2 项目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3 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4 项目工程资料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5 项目验收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3.6 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XX集团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测试
    5.1 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测试概述
    5.2 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测试环境的搭建
    5.3 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性测试
    5.4 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非功能性测试
        5.4.1 性能测试
        5.4.2 兼容性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1.2.2 沥青混凝土心墙应用现状
        1.2.3 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2.1 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2.1.1 工程质量
        2.1.2 工程质量管理
    2.2 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2.2.1 PDCA循环原理
        2.2.2 动态控制原理
        2.2.3 三阶段控制原理
    2.3 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1 原材料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1.1 沥青
        3.1.2 粗骨料
        3.1.3 细骨料
        3.1.4 填料
    3.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2.1 灰色系统概述
        3.2.2 灰色关联分析
        3.2.3 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过程分析
    4.1 施工准备
        4.1.1 试验室布置及试验仪器选购
        4.1.2 原材料准备
        4.1.3 施工设备准备
        4.1.4 配合比确定
    4.2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
    4.3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4.4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4.5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4.6 特殊施工过程
    4.7 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的关键因素
    4.8 本章小结
5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与方法
    5.1 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5.1.1 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检测方法
        5.1.2 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控制指标体系
    5.2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5.2.1 质量数据的统计原理
        5.2.2 质量控制技术方法
    5.3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质量控制图模型
        5.3.1 沥青混凝土油石比控制图模型
        5.3.2 沥青混凝土孔隙率控制图模型
        5.3.3 沥青混凝土水稳定系数控制图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山东省洙赵新河综合治理方案优化研究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洙赵新河存在的问题以及治理的必要性
    2.1 洙赵新河自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1.3 区域地质概况
        2.1.4 河流水系
    2.2 洙赵新河治理历史
    2.3 洙赵新河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河道
        2.3.2 堤防工程
        2.3.3 水工建筑物
    2.4 洙赵新河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及规划实施
        2.4.1 治理的必要性
        2.4.2 规划实施
第3章 洙赵新河综合治理方案的确定
    3.1 工程建设任务
    3.2 工程建设规模
    3.3 河道工程
        3.3.1 河道治理方案优化
        3.3.2 河道选定方案设计
        3.3.3 河道边坡稳定计算
    3.4 护岸工程
        3.4.1 险工段现状
        3.4.2 险工段护岸范围
        3.4.3 护岸方案优化
        3.4.4 护岸设计
        3.4.5 护岸结构设计
    3.5 堤防工程
        3.5.1 堤防现状
        3.5.2 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
        3.5.3 堤防加固范围及加固长度
        3.5.4 堤防加固方案
        3.5.5 堤防断面设计
        3.5.6 堤防渗流计算
        3.5.7 堤防稳定计算
    3.6 水工建筑物
        3.6.1 排灌站
        3.6.2 涵洞
        3.6.3 生产桥
    3.7 工程迁占
        3.7.1 弃土方案优化
    3.8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3.8.1 环境保护设计
        3.8.2 水土保持设计
第4章 洙赵新河综合治理工程经济评价
    4.1 概述
    4.2 费用计算
    4.3 效益计算
    4.4 国民经济评价
    4.5 财务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骨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路面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砖混类再生骨料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砖混类再生骨料性能指标试验分析
    2.1 砖混类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途径
    2.2 再生粗集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评价
        2.2.1 砖混类再生粗集料物理性能
        2.2.2 砖混类再生粗集料力学性能
    2.3 再生细集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砖混类再生集料无机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性能评价
    3.1 砖混类再生集料无机混合料强度形成机理
    3.2 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
        3.2.1 级配设计
        3.2.2 击实试验
        3.2.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3.2.4 劈裂强度试验
        3.2.5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3.2.6 水稳定性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砖混类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4.1 路面结构初步选择
        4.1.1 环境条件与面层结构选择
        4.1.2 设计原则及理念
    4.2 路面材料设计参数
    4.3 项目概况与交通荷载参数
        4.3.1 项目概况
        4.3.2 交通荷载参数
    4.4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
    4.5 路面结构验算
        4.5.1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
        4.5.2 沥青层疲劳开裂验算
        4.5.3 无机混合料层疲劳开裂验算
        4.5.4 贯入强度验算
        4.5.5 路面低温开裂指数验算
    4.6 路基顶面和路表验收弯沉值
    4.7 结果汇总
    4.8 沥青路面结构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砖混类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以及沥青路面结构用于基层工程实例
    5.1 工程概况
    5.2 基层施工
        5.2.1 原材料
        5.2.2 配合比设计
        5.2.3 击实试验结果
        5.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5.3 施工过程控制
        5.3.1 基本要求
        5.3.2 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基层施工(试验段)
    5.4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合理性检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注液入渗与溶质运移规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土体水分运动研究现状
        1.2.1 土体水分入渗基本理论
        1.2.2 土体水分入渗模型发展现状
        1.2.3 井孔入渗规律研究现状
    1.3 溶质运移研究现状
        1.3.1 溶质运移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1.3.2 离子交换机理与模型研究现状
        1.3.3 原地浸矿溶质运移研究现状
    1.4 本文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离子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与开采工艺
    2.1 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床分布规律
    2.2 离子型稀土矿床地质特征
        2.2.1 成矿母岩
        2.2.2 含矿风化壳特征
        2.2.3 矿体特征
        2.2.4 矿石特征与性质
    2.3 离子型稀土矿床开采工艺
第三章 原地浸矿单孔注液入渗规律
    3.1 矿体基本参数测试与单孔注液现场试验
        3.1.1 试验矿山简介
        3.1.2 基本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3.1.3 单孔注液入渗试验方案
        3.1.4 单孔注液入渗试验结果分析
    3.2 单孔注液入渗的数值模拟与入渗规律
        3.2.1 单孔注液水分入渗基本方程
        3.2.2 单孔注液数值模型的建立
        3.2.3 单孔注液数值模型的验证
        3.2.4 单孔注液入渗规律分析
    3.3 单孔注液入渗简化模型
        3.3.1 单孔注液简化入渗模型的建立
        3.3.2 简化入渗模型数值验证与参数求解
    3.4 稳渗流量与稳渗率的简化理论公式
        3.4.1 稳渗流量理论公式的推导
        3.4.2 稳渗流量简化理论计算公式的验证与分析
    3.5 孔底径向饱和度分布规律与简化理论公式
        3.5.1 孔底径向饱和度分布经验公式的提出
        3.5.2 孔底径向饱和度分布经验公式的简化理论推导
        3.5.3 孔底径向饱和度分布经验公式的试验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地浸矿孔网注液入渗规律
    4.1 孔网注液影响范围
        4.1.1 原地浸矿孔网布置的工程经验
        4.1.2 理想条件下孔网注液影响范围的简化计算
    4.2 孔网注液稳渗流量变化规律与近似估算
        4.2.1 孔网间距对孔网注液入渗过程的影响
        4.2.2 孔网间距对Philip入渗模型适应性的影响
        4.2.3 孔网稳渗流量估算的拟合公式
    4.3 孔网注液饱和度分布特点与特征饱和度计算
        4.3.1 孔网注液饱和度分布特点
        4.3.2 孔网注液平均饱和度计算
        4.3.3 孔网注液最低饱和度计算
    4.4 孔网注液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
        4.4.1 孔径与间距组合对孔网入渗规律的影响
        4.4.2 地下水位对孔网入渗规律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饱和条件下稀土浸出与溶质运移规律
    5.1 近饱和柱浸试验
        5.1.1 试验方案
        5.1.2 试验结果
    5.2 一维CDE方程
        5.2.1 CDE方程推导
        5.2.2 非反应性溶质CDE方程
        5.2.3 反应性溶质CDE方程
    5.3 CDE模型选择系数的确定
        5.3.1 离子交换选择系数计算
        5.3.2 离子交换选择系数的确定试验
        5.3.3 原地浸矿选择系数计算结果
    5.4 非反应性溶质CDE模型验证
    5.5 反应性溶质CDE模型验证
        5.5.1 反应性溶质CDE方程差分解法
        5.5.2 反应性溶质CDE模型验证
    5.6 近饱和浸矿的溶质运移规律
        5.6.1 稀土原矿品位的影响
        5.6.2 硫酸铵浓度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饱和条件下稀土浸出与溶质运移规律
    6.1 高饱和柱浸试验
        6.1.1 试验方案
        6.1.2 试验结果
    6.2 TRM模型推导与改进
        6.2.1 TRM模型的推导
        6.2.2 原地浸矿TRM模型的改进
    6.3 ATRM模型的验证
        6.3.1 不同离子交换系数的关系
        6.3.2 ATRM模型的差分解法
        6.3.3 ATRM模型的验证
    6.4 非饱和浸矿溶质运移规律
        6.4.1 质量交换系数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6.4.2 结合区体积比对母液浓度峰值的影响
        6.4.3 稀土原矿品位对浸矿周期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原地浸矿孔网参数设计及应用
    7.1 原地浸矿孔网参数设计方法
        7.1.1 原地浸矿矿块饱和度分布规律
        7.1.2 矿块浸取率估算方法
        7.1.3 全覆式矿山孔网参数设计方法
        7.1.4 裸脚式矿山孔网参数设计方法
    7.2 矿山现场试验与分析
        7.2.1 试验矿块简介
        7.2.2 试验目的与内容
        7.2.3 试验方法、结果与分析
    7.3 试验矿块饱和度分区估算
        7.3.1 试验矿块各分区饱和度的确定
        7.3.2 试验矿块各饱和度分区面积比
    7.4 试验矿块资源浸取率计算
        7.4.1 试验矿块原矿品位分布
        7.4.2 按室内试验结果估算矿块资源浸取率
        7.4.3 按尾矿品位估算矿块资源浸取率
    7.5 试验矿块孔网参数优化建议
        7.5.1 试验矿块存在的问题
        7.5.2 试验矿块孔网参数优化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黄土的震陷特性及场地震陷分析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黄土震陷研究现状
        1.2.1 黄土震陷的形成机理研究
        1.2.2 黄土震陷性判定与震陷量估算
        1.2.3 砂土场地震陷计算方法
    1.3 土动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1.3.1 黏弹性理论
        1.3.2 弹塑性理论
    1.4 等效地震荷载算法研究现状
        1.4.1 金属疲劳破坏中的等效荷载理论
        1.4.2 砂土液化中的等效地震荷载理论
    1.5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5.1 SHAKE系列程序
        1.5.2 DESRA系列程序
        1.5.3 DEEPSOIL程序
        1.5.4 LSSRLI-1程序
    1.6 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思路
2 黄土场地震陷灾害特征及物性和应力条件分析
    2.1 黄土场地震陷的灾害发育特征
    2.2 黄土震陷形成的物性条件
        2.2.1 孔隙结构和颗粒连接形式的影响
        2.2.2 孔隙比和干密度的影响
        2.2.3 含水量的影响
    2.3 黄土震陷形成的应力条件
        2.3.1 地震作用下的土体应力状态
        2.3.2 黄土震陷形成的临界动应力
    2.4 土动力试验仪器的应力条件比较分析
        2.4.1 动三轴仪的应力条件分析
        2.4.2 动态空心圆柱扭剪仪的应力条件分析
        2.4.3 动单剪仪的应力条件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循环单剪试验条件下原状Q3黄土的动力特性和震陷变形规律
    3.1 新型立方体铰接机构动单剪仪的研发
        3.1.1 压力室结构
        3.1.2 加荷系统
        3.1.3 量测系统
        3.1.4 自动控制系统
        3.1.5 动单剪应力条件的数值模拟比较
    3.2 动荷作用下的Q3黄土的动力变形特性
        3.2.1 试验土样条件
        3.2.2 动单剪试验条件下黄土的动力学特性
        3.2.3 动单剪应力条件下黄土的震陷变形特性
    3.3 基于动单剪试验的Q3黄土震陷系数经验方程
        3.3.1 震陷系数经验方程的建立
        3.3.2 震陷系数经验方程的参数确定
        3.3.3 震陷系数经验方程的拓展
    3.4 本章小结
4 考虑Q3黄土循环硬化和剪缩特性的动本构模型研究
    4.1 Iwan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
        4.1.1 并联Iwan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参数确定方法
        4.1.2 串联Iwan模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参数确定方法
    4.2 模型参数简化的并联Iwan模型
        4.2.1 模型简化思路及参数确定方法
        4.2.2 简化并联Iwan模型的实例验证
    4.3 考虑Q3黄土循环硬化特性的修正并联Iwan模型
        4.3.1 修正并联Iwan模型的本构关系
        4.3.2 修正并联Iwan模型的参数确定
        4.3.3 修正并联Iwan模型的实例分析
    4.4 考虑黄土循环硬化和剪缩特性的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
        4.4.1 循环加载条件下黄土的剪胀性
        4.4.2 黄土的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
        4.4.3 基于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的一维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算法
    4.5 本章小结
5 适用于黄土动力分析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
    5.1 非饱和黄土动力变形中的能量耗散分析
    5.2 基于结构损伤耗能等效的地震荷载等效算法
    5.3 基于能量耗散分析的等效地震荷载算法验证
    5.4 基于黄土震陷变形等效的地震荷载振次
    5.5 本章小结
6 黄土场地震陷的分析评价方法与实例验算
    6.1 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时程分析法
        6.1.1 运动控制方程及数值求解
        6.1.2 修正Iwan剪缩本构模型在场地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
    6.2 一维黄土场地震陷性评价的简化分析方法
    6.3 黄土场地震陷分析评价计算实例
        6.3.1 黄土场地及地层条件
        6.3.2 计算场地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
        6.3.3 一维场地震陷简化分析方法计算结果
        6.3.4 一维场地震陷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10)落锤冲击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常用检测方法综述
        1.3.2 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落锤冲击荷载作用理论分析
    2.1 便携式荷载测试仪“CASPOL”介绍
        2.1.1 “CASPOL”简介
        2.1.2 “CASPOL”检测原理
        2.1.3 冲击值与地基参数值之间的关系
    2.2 动力学有限元计算理论分析
        2.2.1 动力学有限元计算理论
        2.2.2 落锤法理论考察
    2.3 ABAQUS中的固体无限元
        2.3.1 无限元介绍
        2.3.2 ABAQUS中的固体无限元
    2.4 ABAQUS中的岩土本构模型
        2.4.1 线弹性模型
        2.4.2 Mohr-Coulmob塑性模型
        2.4.3 扩展Drucker-Prager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地基承载力检测数值模拟
    3.1 基本模型介绍
        3.1.1 模型参数及尺寸
        3.1.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3.1.3 接触及分析步设置
        3.1.4 基本结果验证
        3.1.5 影响深度研究分析
    3.2 取值间隔的影响分析
    3.3 网格密度的影响分析
    3.4 冲击值与地基参数的数值分析
        3.4.1 不同CBR条件下的冲击值分析
        3.4.2 不同地基系数K_(30)条件下的冲击值分析
        3.4.3 不同粘聚力条件下的冲击值分析
        3.4.4 不同内摩擦角条件下的冲击值分析
    3.5 不同土体本构模型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参数验证及优化分析
    4.1 落锤锤重敏感性分析
    4.2 落锤下落高度敏感性分析
    4.3 落锤头部形状敏感性分析
    4.4 落锤截面面积敏感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如何用VB实现击实试验的数据处理及复核(论文参考文献)

  • [1]悬索桥根式锚碇基础承载特性理论与试验研究[D]. 罗晓光.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膨胀土地区渠道衬砌结构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 赵佳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建筑建工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 ——以XX建工集团为例[D]. 蒋德勇. 南昌大学, 2019(01)
  • [4]沥青混凝土心墙质量管理研究[D]. 赵涛.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5]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北省磁县段设计单元[A]. 檀书琨,付明军.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新技术应用, 2018
  • [6]山东省洙赵新河综合治理方案优化研究及实践[D]. 李宝东. 山东大学, 2018(02)
  • [7]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骨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路用性能研究[D]. 赵连地.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8]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注液入渗与溶质运移规律及其应用[D]. 桂勇. 江西理工大学, 2018(07)
  • [9]黄土的震陷特性及场地震陷分析评价方法研究[D]. 王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1)
  • [10]落锤冲击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检测的数值模拟分析[D]. 张梦.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