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步伐,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加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峰[1](2021)在《“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文中指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是一个时代的印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并发展壮大,为城市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多数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同时伴随着各种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出现,资源优势反而成为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因素。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不仅是我国的资源大省,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孝义市作为山西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进行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也面临着资源枯竭带来的种种问题,2009年孝义市出现在国务院确立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孝义市因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造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为解决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孝义市逐渐调整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发展。近些年,孝义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现代服务业不断升级,同时在探索转型发展路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越来越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凸显,在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孝义市如何继续推进其转型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发展理念的形成、“一带一路”的提出以及山西省转型发展被赋予厚望等社会背景都为孝义市的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转型发展过程中仍然要面对各种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更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形势发展严峻、科技创新不断加快、环境与经济之间矛盾依然存在等这些问题都是孝义市转型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是实现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践行“两山”理论的强力举措;也是实现“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实践举措。针对孝义市自身的实际发展现状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等措施来促进孝义市进一步转型发展。推进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进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既丰富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理论,同时也能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翟艳,高欣欣,段丽[2](2017)在《矿山公园建设经验对金厂峪矿山改造和发展的启迪》文中研究表明矿山公园的建设有利于改变矿业城市的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弘扬城市的人文文化,科普采矿业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以迁西金厂峪矿山公园为例,从生态、文化、经济和教育的角度探究了矿业遗迹的景观重塑在资源衰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

杜勇[3](2017)在《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石油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石油城市,作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一个重要类型,是以本地石油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石油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石油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一枝独大”、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资源的经济结构特征使得我国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难题。如何克服石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社会和资源环境等问题,建立有利于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石油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系统梳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以及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目前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并选取我国6座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四个维度分别对其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从资源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等四个方面提出我国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到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反映和协调表现,因此,本文在分维度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石油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我国6座典型进行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各系统协调程度进行研究。最后,基于前文分析,从产业发展、社会建设等多方面提出以克拉玛依为主的我国典型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政策与途径。最后,总结全文,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并做出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是全文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总结与选题紧密相关的理论基础与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内容框架与主要创新点。第二章我国石油城市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首先总结石油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阐述了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属性。接着分析了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石油城市转型的必然性。第三章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通过明确可持续发展指标构建的原则与方法,从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四个维度选取30相关指标构建我国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多指标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形成文章的方法体系。第四章我国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首先明确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资源禀赋跟资源利用效率两方面构建,选取2003-2012年的各石油城市指标数据进行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得出各城市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横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第五章我国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首先明确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效益跟创新能力等方面构建,选取2003-2012年的各石油城市指标数据进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得出各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横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第六章我国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首先明确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民生活质量跟城市服务功能两方面构建,选取2003-2012年的各石油城市指标数据进行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得出各城市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横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第七章我国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首先明确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环境污染、环境治理跟生态建设三方面构建,选取2003-2012年的各石油城市指标数据进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得出各城市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横纵向对比得出结论。第八章我国石油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通过采用熵权法整合各子系统评价结果,选取2003-2012年的各石油城市指标数据进行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得出各城市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横纵向对比得出结论,并采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分析。第九章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即构建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社会建设,科学建设城市,建设两型社会。第十章结论与研究展望。总结全文,得出本文结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结合我国石油城市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改进了前人关于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项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形成了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2.运用建立的上述分项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对我国石油城市的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和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以及各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横纵向对比分析了各个石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提出了各自维度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3.针对分项和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提出了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朱翠珍[4](2016)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县级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农业一直是国家安宁、民心稳定的战略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是保持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政治地位,实现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农业逐渐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必然选择。然而,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寻找原因才能得以解决。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复杂性,现代农业发展中,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必须各履其职,各负其责,各展其长,协作促进。政府作为“有形的手”,必须认真履行宏观指导、财政支持、引导服务、人才培养及保护生态的职责。昆明市东川区作为资源枯竭型转型发展试点城市,现代农业是实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重要举措,政府如何优化职能促进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查阅文献、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认真总结东川区政府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履职情况,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政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和经验,结合东川实际提出加强宏观调控,把握发展方向;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加大引导扶持,提升经营水平;优化队伍建设,增强发展动力;树立生态意识,发展绿色农业等优化职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方松林[5](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徐嘉南[6](2014)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社会不断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全球范围内因资源而生的城市不断兴起,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资源型城市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历程中,依托不可再生资源的禀赋和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形成了以资源采掘、初级加工业等主导产业。从本质上来看,这些城市都面临步入资源期后陷入衰退的风险,实现顺利的转型是其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央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形成了对资源型城市的国家定位,长期以来一直把提高资源开发量、完成资源调拨配置作为重大目标,导致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高度单一,而且资源加工能力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各行业比重失衡。从长期趋势来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严重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变动趋势,传统工业化的特征仍然非常明显。很多资源型城市一旦支柱产业或支柱企业出现衰退,则整个城市经济陷入困境,从而影响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无论是传统工业城市,还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转型问题。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方向的重大转折和发展模式的大变革。世界上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如美国的休斯敦、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洛林、日本北九州和夕张等,其在发展中都曾面临过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等全面调整与转型的问题,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能给我国诸多城市转型发展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标准创新形式,就是要摆脱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不断完善城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发挥城市内在功能进一步优化的优势,寻找城市转型所需要的内在功能支撑力量,并从外部区域寻求强大的动力支持,以助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基于此,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依托于其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的耦合。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模式的目标是:一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社会生产各环节达到基本平衡。二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物”生产与“人”生活之间平衡。三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平衡。四是促进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平衡。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模式有其内在的机制:一是资源型城市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耦合的人口流动机制。二是资源型城市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耦合的产业聚集与扩散机制。三是资源型城市内在功能与外部区域耦合的土地利用机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创新模式的动力主要包括外生动力和内生动力。外生动力主要来自外部援助机制,内生动力则主要包括顶层设计创新、能源利用创新、经济系统创新、空间布局创新四个方面。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产业支撑主要有:一是发展产业接续模式;二是发展产业替代模式;三是发展产业承载模式。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政策保障在于:一是包容性转型政策保障;二是差异化转型政策保障。在政策实施中,应明确政策手段,因地制宜地选择产业更新政策,政府应该尽快选择不依赖与原有资源且又能体现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为替代产业,可借助外力直接将新型产业植入资源型城市,并通过内部的政策制度逐步建立新的城市产业体系和功能内涵,以尊重现实的差异化政策导向再造城市的新竞争力。

本刊编写组[7](2014)在《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前言自从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航中国,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却迎来了"开门红"。全党振奋,人民高兴,给国际社会也留下了积极、美好的印象,增添了世界各国政要和广大民众对中国未来的信心。开局漂亮,且步履稳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前辈们开创和奠定的坚实基础,靠的是全党上下和全国各族人

曾万平[8](2013)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三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三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杨帆[9](2012)在《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依赖于资源开发而建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资源型企业,特别是大型资源型企业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基地,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资源型企业涸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早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如不转型则必将经历从繁荣到衰退的消亡过程。因此,对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实现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受到我国政府、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为立足点,采用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性得梳理了前人对资源型企业转型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理论,结合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不同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模式的优化选择。最后选取我国典型的大型资源型企业山西省平朔市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其转型发展之路,以期对其他大型资源型企业的转型有所启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首次引入“最适模式”这一概念,认为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不存在最佳模式,只存在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最适模式”,在选择“最适模式”时应该走一条从低科技含量到高科技含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自我发展到合作发展、从单纯工作型到学习创新型、从发展不可再生资源到发展可再生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型之路的选择需根据各个企业所处的区位因素、产业政策、企业自身资源开发所处的阶段和资源开发规模等实际情况,把握因地制宜、与时俱进、L动转型、多元发展和寻求外部支持的原则,寻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此外,在选择最适模式时,无论采取哪一种转型模式,都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即企业要尽量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关注企业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发展新产业时需密切结合当地特色;关注企业技术创新和员工培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关注区域经济“和谐共进”等。但是本文没有进一步阐述企业转型需要的成本以及接替产业选择标准等问题,且收集资料有限,一些企业的最新数据未能获取,在研究方法上也缺乏计量分析,这些都需要在今后不断充实和完善。

仇方道[10](2009)在《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适应性分析不仅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一种有效分析工具,同时也为探讨产业生态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区域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体现了发展环境变化胁迫下产业系统的调整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再发展能力和动态竞争能力。因此,产业生态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载体和内容,其适应性增强的过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矿业城市形成、发展的资源高度依赖性,使其产业生态系统显示出强烈的产业与生态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特征,推进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东北地区是中国矿业城市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且大部分已进入资源开采中老年期,面对原有资源优势逐步丧失的现实,如何调整产业生态系统以适应已经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增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重大而急迫的课题。论文以东北地区14个矿业城市(地级市)为研究案例,采用适应性研究范式,在对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特征及发育程度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揭示了其适应机制,进而提出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模式和调控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适应性、产业生态系统、矿业城市等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模型,认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由资源环境系统、原生产业系统、外生产业系统和共生产业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内涵及特征,并设计出包括适应对象、适应者和适应行为在内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框架,为开展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支撑,奠定了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和框架。(2)在阐述东北矿业城市发展概况及趋势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基础、经济体制和宏观战略环境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环境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特征与演化阶段,认为,结构单一、资源消耗高、结构脆弱性和功能脆弱性显着是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现状特征,并认为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单一产业发展阶段、产业链发展阶段、产业简单网络化阶段、循环型产业网络发展阶段等4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了其发育程度,认为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整体发育水平比较低;从不同资源类型看,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育水平呈现冶金类>综合类>煤炭类>石油类的类型分异特征;从不同发展阶段看,呈现由中年期到老年期再到幼年期城市逐次递减的演变趋势;从空间分布看,呈现由辽宁到吉林再到黑龙江的逐渐递减的变化趋势。为开展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适应机制分析及适应模式和调控对策构建提供依据。(3)基于适应性要素、适应性目的和投入产出效率等不同视角分别构建了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模型,并分别从资源类型、发展阶段、城市规模、空间格局等方面刻画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的类型分异特征与规律,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分为4种类型,即高适应能力,协调发展类型;中适应能力,基本协调类型;低适应能力,环境优先类型;中适应能力,环境优先类型。(4)分别从战略适应性机制、结构适应性机制和环境适应性机制等3个方面揭示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驱动机制,并从系统结构重组与优化视角,提出了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即产业拓展模式、产业革新模式和产业再生模式,且根据各模式的内涵,界定了各模式的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增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之目的,提出东北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调控对策。

二、加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论文提纲范文)

(1)“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丽中国”建设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理论
    一、建设“美丽中国”相关理论阐释
        (一)“两山”理论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三)新发展理念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论述
        (一)资源型城市概述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
        (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三、美丽中国建设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联系
        (一)美丽中国建设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孝义市基本概况
        (一)孝义市资源禀赋
        (二)孝义市经济社会状况
    二、孝义市转型发展历程
        (一)孝义市转型初期
        (二)孝义市转型机遇期
        (三)孝义市转型加速发展期
    三、孝义市转型发展取得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一)孝义市转型发展的成就
        (二)孝义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总体氛围
    一、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新发展格局为转型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
        (二)“一带一路”建设为转型发展带来了合作机遇
        (三)省政府出台相关转型政策为转型发展带来了实践机遇
    二、转型发展面对的挑战
        (一)推进转型升级难度加大
        (二)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任重道远
        (三)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困难突出
        (四)深化改革开放需持续发力
    三、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可行性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二)国内外成功转型经验可资借鉴
        (三)中央高度重视山西省转型发展工作
第四章 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的思路与对策
    一、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践行“两山”理论的强力举措
        (三)实现“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实践探索
    二、转型发展的实践取向
        (一)坚持生态引领,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
        (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
        (三)坚持开放共享,促进转型发展经验交流与合作
        (四)坚持结构优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协调发展
    三、促进孝义市转型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顶层设计
        (二)构建多元产业体系
        (三)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四)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矿山公园建设经验对金厂峪矿山改造和发展的启迪(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山公园与资源衰竭型矿业城市转型
2 国内外矿山公园建设
    2.1 矿山公园的景观设计
    2.2 国外矿山公园建设
        2.2.1 布查特花园 (Butchart Gardens)
        2.2.2 埃姆舍尔公园 (Emscher Park)
    2.3 国内矿山公园建设情况
        2.3.1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2.3.2 鸡西恒山国家矿山公园
3 金厂峪国家矿山公园的概况和发展价值
    3.1 金厂峪矿山概况
    3.2 金厂峪矿山公园景观规划
    3.3 生态价值
    3.4 文化价值
    3.5 经济价值
    3.6 教育价值
4 结束语

(3)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石油城市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1 石油城市的基本特征
        2.1.1 石油城市的特点
        2.1.2 石油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2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属性
        2.2.1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2.2.2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属性
    §2.3 我国石油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2.3.1 矿产资源储量问题
        2.3.2 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2.3.3 城市功能缺位问题
        2.3.4 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3.1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3.1.1 为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3.1.2 为指导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3.2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内容与维度确定
        3.2.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维度选择
        3.2.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具体设计
    §3.3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方法选择
        3.3.1 评价方法比较
        3.3.2 评价方法选择
    §3.4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具体思路
        3.4.1 纵向评价思路
        3.4.2 横向评价思路
    §3.5 基于投入产出的指标选择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4.1 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
        4.1.1 资源禀赋状况
        4.1.2 资源利用状况
    §4.2 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4.2.1 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
        4.2.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4.2.3 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4.3 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4.3.2 资源可持续发展纵向分析
        4.3.3 资源可持续发展横向分析
    §4.4 石油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4.4.1 深入找矿战略
        4.4.2 绿色矿业战略
        4.4.3 资源节约战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5.1 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
        5.1.1 经济规模状况
        5.1.2 经济结构状况
        5.1.3 经济效益状况
        5.1.4 创新驱动状况
    §5.2 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5.2.1 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
        5.2.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5.2.3 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5.3 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5.3.2 经济可持续发展纵向分析
        5.3.3 经济可持续发展横向分析
    §5.4 石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5.4.1 产业转型发展战略
        5.4.2 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战略
        5.4.3 科技人才创新战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6.1 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状况
        6.1.1 人民生活状况
        6.1.2 社会功能状况
    §6.2 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6.2.1 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
        6.2.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6.2.3 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6.3 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6.3.2 社会可持续发展纵向分析
        6.3.3 社会可持续发展横向分析
    §6.4 石油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6.4.1 民生矿城战略
        6.4.2 功能矿城战略
        6.4.3 和谐矿城战略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7.1 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
        7.1.1 环境污染状况
        7.1.2 环境治理状况
        7.1.3 生态建设状况
    §7.2 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
        7.2.1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
        7.2.2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
    §7.3 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7.3.1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纵向分析
        7.3.2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横向分析
    §7.4 石油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7.4.1 循环低碳战略
        7.4.2 生态环保战略
        7.4.3 绿色转型战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石油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8.1 石油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8.1.1 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8.1.2 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
        8.1.3 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与结果分析
    §8.2 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性分析
        8.2.1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8.2.2 评价结果分析
    §8.3 石油城市综合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
        8.3.1 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8.3.2 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8.3.3 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8.3.4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9.1 构建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9.1.1 提升石油石化核心产业竞争力
        9.1.2 促进石油石化产业集群发展
        9.1.3 突出发展金融、信息、旅游产业
        9.1.4 推动多元产业发展
        9.1.5 稳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9.1.6 大力支持地方企业发展
    §9.2 拓展空间,推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9.2.1 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9.2.2 推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9.3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9.3.1 大力推进人才强市
        9.3.2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9.3.3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9.3.4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9.4 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矿地和谐
        9.4.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9.4.2 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9.4.3 发展教育、医疗、体育事业
    §9.5 加强城市规划,科学建设城市
        9.5.1 统筹区域协调跨越发展
        9.5.2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9.5.3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9.5.4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9.6 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9.6.1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9.6.2 全面强化节能减排
        9.6.3 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县级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意义及个案选取的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个案选取的缘由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思路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阐述
        一、关于现代农业的概述
        二、关于政府职能优化的概述
        三、政府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市场失灵理论
第二章 东川区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东川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环境分析
        一、东川区发展现代农业具有的优势
        二、东川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劣势分析
        三、东川区发展现代农业具有的机遇
        四、东川区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
    第二节 东川区政府发展现代农业履职情况分析
        一、制定规划措施,明确发展方向
        二、强化体系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三、夯实发展基础,提高生产效益
第三章 东川区政府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东川区政府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调控能力不足,市场调节长效机制不完善
        二、服务意识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三、扶持引导力度不够,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四、农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发展动力不足
        五、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可持续发展乏力
    第二节 影响东川区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原因分析
        一、影响东川区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外部原因
        二、影响东川区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内部原因
第四章 发达国家政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法国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一、提倡和支持农业的互助合作
        二、引导及积极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三、保护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收益
        四、保障农业科研和教育培训
    第二节 澳大利亚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
        一、政府以引导服务为主,间接管理农业生产
        二、重视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三、大力发展农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
        四、建立农业标准体系,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
    第三节 发达国家政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及借鉴
        一、采用立法形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二、利用经济形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三、使用行政手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第五章 东川区政府优化职能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宏观调控,把握发展方向
        一、优化组织领导,增强行政效率
        二、加大支持力度,凸显综合效应
        三、明确主体责任,提高工作合力
    第二节 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
        一、健全服务体系,形成全程服务
        二、完善市场体系,畅通流通渠道
    第三节 加大扶持引导,提升经营水平
        一、加强政策引导,明确发展方向
        二、规范制度建设,维护合法权利
        三、加大资金扶持,构建多元格局
    第四节 优化队伍建设,增强发展动力
        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
        二、整合各类资源,优化人才结构
        三、搭建创业平台,鼓励积极创业
    第五节 树立生态意识,发展绿色农业
        一、树立生态优先观念,发展绿色农业
        二、完善生态职能转变,推进现代农业
        三、健全公共政策体系,深化现代农业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6)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分析
        2.1.1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征
        2.1.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质与规律
        2.1.3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决定因素
    2.2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构建
        2.2.1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
        2.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3 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及范式创新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的国内外借鉴
    3.1 发达国家的经验
        3.1.1 美国的经验
        3.1.2 欧盟的经验
        3.1.3 日本的经验
        3.1.4 前苏联的教训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
        3.2.1 新疆克拉玛依经验
        3.2.2 辽宁阜新经验
        3.2.3 陕西铜川经验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与模式缺陷
    4.1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
        4.1.1 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后劲不足
        4.1.2 环境污染突出导致生态破坏
        4.1.3 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民生难题
    4.2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传统模式
        4.2.1 以资源接续为主的城市转型模式
        4.2.2 以资源替代为主的城市转型模式
        4.2.3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的城市转型模式
    4.3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效果与模式缺陷
        4.3.1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效果
        4.3.2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缺陷及未来展望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机理
    5.1 模式的内涵——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标准创新形式
        5.1.1 转型创新模式的目标
        5.1.2 转型创新模式的结构
        5.1.3 转型创新模式的机制
    5.2 模式的动力——外生与内生结合的综合系统
        5.2.1 转型创新模式的外生动力
        5.2.2 转型创新模式的内生动力
        5.2.3 动力系统的理论模型阐释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实现路径
    6.1 转型创新模式的产业支撑
        6.1.1 发展产业接续模式
        6.1.2 发展产业替代模式
        6.1.3 发展产业承载模式
    6.2 转型创新模式的政策保障
        6.2.1 包容性转型政策保障
        6.2.2 差异化转型政策保障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模式的案例分析——以大庆为例
    7.1 大庆市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回顾
        7.1.1 建国至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7.1.2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次创业成就
    7.2 大庆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与经验
        7.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7.2.2 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
        7.2.3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7.2.4 转型创新模式的经验
    7.3 大庆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综合实证研究
        7.3.1 大庆市转型优势的SWOT分析及结论
        7.3.2 大庆市转型能力的SPSS分析及结论
        7.3.3 大庆市转型效果的PROFIT分析及结论
综合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
二、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
三、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
四、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论述
六、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七、关于群众路线和改进作风的重要论述
八、关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论述
九、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十、关于外交工作、外交战略的重要论述
后记

(8)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意义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的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非专属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资源型城市研究简要评价
    第四节 研究方法、框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三、主要创新点
        四、本文的几点不足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分类与特点
        一、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二、资源型城市的界定标准和数量
        三、资源型城市的分类
        四、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特点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内涵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问题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对比较优势的挑战:资源诅咒
        三、资源诅咒的发生机制:理论解释
        四、制度与资源诅咒
        五、资源充裕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比较优势陷阱还是制度诅咒
        六、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的落后是否为资源诅咒
        一、自然和地理因素分析
        二、人口集聚因素分析
        三、制度与政策因素分析
        四、对资源型城市落后的原因总结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第一节 国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一、德国的鲁尔地区(煤城、钢城)
        二、法国洛林(煤炭、钢铁城)
        三、英国伯明翰(煤炭城)
        四、美国的匹兹堡(钢铁城)
        五、美国的休斯敦和洛杉矶(石油城)
        六、日本九州(煤炭、钢铁城)
        七、澳大利亚墨尔本和珀斯(金矿、综合矿城)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比较研究
        一、各国(地区)资源禀赋和战略
        二、转型模式比较分析
        三、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主要经验
        四、对我国的若干启示
第四章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体情况及相关政策分析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分布
    第二节 资源枯竭试点城市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
    第三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相关政策分析
        一、中央出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二、省一级政府出台的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
        三、中央及各省市开征的与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税费政策
    第四节 政策效果分析
        一、18个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情况分析
        二、山西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五章 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主要实践与经验
    第一节 阜新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
        一、辽宁省阜新市的转型经验
        二、吉林省辽源市的转型经验
        三、安徽省淮北市的转型经验
        四、安徽省淮南市的转型经验
        五、黑龙江大庆市:最着名石油资源型城市的主动转型之路
    第二节 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的主要规划发展思路借鉴
        一、产业转型
        二、体制机制建设
        三、社会转型
        四、生态环境
    第三节 对其它资源型城市推进转型的启示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主旋律
        二、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三、转型发展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是转型发展的归宿
        五、自身努力和中央、省政府的外力支持相结合
        六、体制机制建设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第六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模式研究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竞争力提升模型及分析
        一、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二、国内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
        三、对现有模型的小结
    第二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
        一、产业结构转型
        二、整体社会转型
        三、综合环境转型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工程
        一、三大关键转型的关系
        二、一体化背景下的开放意识
        三、扭转资源文化,建立科技文化和人才文化
        四、政府制度保障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理念
第七章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第一节 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选择误区及特点
        一、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二、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误区
        三、新兴主导产业的特点
    第二节 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模式
        二、产业转型模式选择须因地制宜
第八章 资源公平建设
    第一节 资源公平的内涵
        一、马克思的资源公平观点
        二、亨利-乔治等人的土地资源公平观点
        三、我们的资源公平观点
    第二节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向发达地区和央企等利益主体流失经济利益
        二、资源红利在普通居民和少数暴利群体(矿老板现象)的分配不均
    第三节 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
        一、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
        二、资源开发补偿现状
        三、我国资源开发补偿制度缺陷
    第四节 以更大的勇气推进改革,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
第九章 近中期改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建设高效率和服务型政府,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三、健全财政预算体制,打造民生型财政
    第二节 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政和投资政策支持体系
        一、中央和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二、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专项支持倾斜力度,减少专项配套
        三、利用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的扶持政策
        四、调整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基金分成和使用办法
    第三节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为转型提供更多正向激励
        一、加快税制改革,增加绿色税种,加快结构性减税
        二、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地方市政债先行先试
        三、在资源型城市试点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政策性金融机构
        四、给予资源型城市一定的政策先行先试空间
        五、建立健全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机制
        六、建立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补偿机制
    第四节 突破瓶颈制约,为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更大政策空间
        一、投资项目审批政策
        二、调整区划政策,适度推进区域合并
        三、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四、增强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五、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资源型企业的基础理论
    2.1 资源型企业的界定和特点
        2.1.1. 资源型企业的界定
        2.1.2. 我国资源型企业的特点
        2.1.3 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分类
    2.2 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地位和贡献
        2.2.1 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能源和原材料
        2.2.2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2.3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保障社会稳定发展
        2.2.4 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2.2.5 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
    2.3 我国资源型企业现状及转型的必然性
        2.3.1 我国资源型企业面临的困境
        2.3.2 我国资源型企业面临的机遇
        2.3.3 资源型企业转型的必然性
3 国外大型资源刑企业转型的实践与启示
    3.1 德国鲁尔集团转型
        3.1.1 转型背景
        3.1.2 转型措施
        3.1.3 转型成果及成功经验
    3.2 美国休斯敦转型
        3.2.1 转型背景
        3.2.2 转型措施
        3.2.3 转型成果及成功经验
4 资源型企业转型模式研究
    4.1 转型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4.2 转型的最适模式的选择
        4.2.1 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方向
        4.2.2 最适模式的选择依据
        4.2.3 最适模式的选抒原则
    4.3 选择最适转型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5 典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实证研究——以山西省朔州市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5.1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况
    5.2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型路径
        5.2.1 以科学发展为导向,推进发展观念革新
        5.2.2 以创新引领为引擎,实现发展方式转型
        5.2.3 以三轮驱动为支撑,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5.2.4 以和谐共进为目标,带动产城融合转型
    5.3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转型经验总结
        5.3.1 优势分析
        5.3.2 存在的问题
6 结论和不足之处
    6.1 论文创新点和结论
    6.2 论文不足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适应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二、产业生态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
        三、矿业城市国内外研究进展
        四、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基础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的理论问题
    第一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内涵及组成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组成模型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基本组成
    第二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适应性的内涵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基本内涵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的基本理论
        一、产业生态学理论
        二、循环经济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系统理论
    第四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分析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发展概况
        一、矿业城市研究对象选取
        二、矿业城市发展概况与趋势
    第二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环境及演化
        一、资源环境基础:优势趋于劣化
        二、经济体制环境:由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
        三、宏观战略环境:区域均衡战略-重点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发展
    第三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现状特征及演化
        一、现状特征
        二、演化特征
    第四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育评价
        一、资源环境系统发育评价
        二、原生产业系统发育评价
        三、外生产业系统发育评价
        四、共生产业系统发育评价
        五、产业系统总体发育评价
第四章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
    第一节 适应能力评价意义、原则及总体框架
        一、适应能力评价的意义
        二、适应能力评价的特点和内容
        三、适应能力评价原则
        四、适应能力评价的总体框架
    第二节 基于适应性要素的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二、评价方法及模型构建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特征分析
        四、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类型划分
    第三节 基于适应性目标的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目标取向
        二、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三、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四、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特征分析
    第四节 基于发展效率的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评价
        一、研究方法
        二、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效率演变特征
第五章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机制
    第一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机制内涵及要素构成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机制的界定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机制的产生过程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机制构成要素
    第二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机制
        一、战略适应性机制构成框架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战略演化过程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演化的连续性机制
        四、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演化的创新性机制
        五、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演化的差异化机制
    第三节 矿业产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机制
        一、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内涵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的继承机制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的引导机制
        四、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的推动机制
        五、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的突变机制
        六、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的差别化机制
    第四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机制
        一、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机制内涵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的胁迫机制
        三、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的引导机制
        四、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的内生机制
第六章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
    第一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内涵及特征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内涵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特征
        三、构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的目标
    第二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类型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模式选择的原则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模式类型
第七章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发展调控对策
    第一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调控对策
        一、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的基本思路
        二、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战略适应性调控对策
    第二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调控对策
        一、推进产业系统结构多元化,降低系统结构易损性和敏感性
        二、推进产业系统结构升级,增强系统结构稳定性
        三、健全产业系统调控机制,提高系统结构适应能力
    第三节 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环境适应性调控对策
        一、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力度,降低生态环境系统易损性和敏感性
        二、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增强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性
        三、建立健全环境管理调控体系,提高生态环境系统弹性
第八章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加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论文参考文献)

  • [1]“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D]. 张慧峰.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2]矿山公园建设经验对金厂峪矿山改造和发展的启迪[J]. 翟艳,高欣欣,段丽. 工业建筑, 2017(06)
  • [3]我国石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D]. 杜勇.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4]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县级政府职能优化研究 ——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D]. 朱翠珍. 云南财经大学, 2016(12)
  • [5]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6]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模式研究[D]. 徐嘉南.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7]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综述[J]. 本刊编写组. 职业技术, 2014(Z1)
  • [8]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9]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研究[D]. 杨帆.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4)
  • [10]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D]. 仇方道.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