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夹板铁丝固定治疗小儿内收型孟氏骨折

一、手法复位夹板铁丝托固定治疗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薛继强,韩卢丽,尹利军,陈刚,张天健[1](2021)在《闭合复位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新鲜BadoⅢ型孟氏骨折》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新鲜BadoⅢ型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孟氏骨折患儿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10岁,中位数6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根据孟氏骨折的Bado分型,均为BadoⅢ型。左侧17例,右侧13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例、摔伤28例。骨折至手术时间12 h至11 d,中位数3 d。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均良好复位,手术时间(18.6±3.9)min,住院时间(7.8±1.6)d。所有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中位数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周,中位数4周。末次随访时,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94.9±0.5)分,优29例、良1例。9例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拇指背伸功能障碍,肌骨超声检查均排除神经断裂或卡压,给予口服甲钴胺分散片治疗,术后6~10周拇指背伸功能均恢复。3例术后6周拔克氏针时发现针眼处红肿,拔针后红肿逐渐消失。均无桡骨头再脱位或半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闭合复位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新鲜BadoⅢ型孟氏骨折,复位效果好,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和肘关节功能恢复好,且安全性高。

揭强[2](2020)在《熏洗2号方促进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熏洗2号方促进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方法:本课题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间就诊于泉州市正骨医院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选取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临床分型标准、纳入标准而无排除标准的患儿60名,其中男性47例、女性13例,年龄分布于514岁之间,平均年龄7.9±2.5岁。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入选病例均由同一组医生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出院后并由同组医生复查,术后第28天(4周)复查X线片证实临床愈合予拔除克氏针,术后第31天针眼闭合后开始熏洗。对照组为术后常规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第31天同等水温的温水熏洗,每次30分钟,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试验组为术后同样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第31天同等水温的熏洗2号方熏洗,同样也是每次30分钟,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均观察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采用面部表情评分法记录术后第31、38、45天肘关节被动锻炼时的疼痛强度;记录术后第31、38及45天的肘关节的活动度;术后第31、38、45天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阶段性评定;是否出现接触性皮炎。全部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及受伤侧别)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说明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2)肘关节被动锻炼时的疼痛强度观察指标:两组术后第38天、45天分别比较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组内两两比较,均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3)患侧肘关节活动度观察指标:两组术后第38天及第45天分别比较以及两组数据组内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4)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阶段性评定:两组术后第38天及第45天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组内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指标:两组患儿在整个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皮肤烫伤及皮肤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结论:1、熏洗2号方能有效缓解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锻炼时的疼痛。2、熏洗2号方经过药力与热效的共同作用,具有舒筋、通络、止痛的功效,对提升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活动度及肘关节功能评分有显着的作用。3、熏洗2号方不会引起接触性皮炎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揭强,李炳钻,钟黎娟,王建嗣[3](2018)在《掌击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介绍一种复位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的手法,即掌击手法,并总结其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运用掌击手法进行复位,复位后屈肘不超过90°,前臂旋后位单纯长臂石膏后托或前臂夹板结合石膏后托固定。结果:60例患儿除5例失访,其余均获得随访。尺骨骨折均如期骨性愈合,按照Mackay等的功能评定标准分级,优54例,良1例。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未发现桡骨头再脱位现象。结论:运用掌击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法复位方法。

谢攀攀[4](2016)在《孟氏骨折新分型与前臂骨间膜损伤MRI表现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分析新鲜儿童孟氏骨折DR、MRI影像学资料,观察前臂骨间膜损伤的MRI表现及损伤范围,评估上尺桡关节分离程度和前臂骨间膜损伤程度。2探讨上尺桡关节分离程度与骨间膜损伤程度的相关性,评估一种以上尺桡关节分离程度为分型依据的新型孟氏骨折分类系统,以优化孟氏骨折治疗策略。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研究从2013年10月开始,2015年8月截止。选取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5-11岁,平均年龄6.9岁,左侧13例,右侧25例,合并伤肢同侧桡骨远端骨骺骨折1例,合并桡神经损伤6例,尺神经损伤1例。Bado分型:BadoⅠ型17例,BadoⅡ型1例,BadoⅢ型18例,BadoⅣ型2例;新分型理论分型:新Ⅰ型12例,新Ⅱ型24例,新Ⅲ型2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均为1周内的新鲜损伤,受伤至入院治疗的时间为1小时-7天,平均时间为32.6个小时。2方法:新Ⅰ型、新Ⅱ型入院病情稳定后给予前臂MRI检查,MRI检查前均与家属沟通并签署MRI检查安全知情同意书。采用1.5T超导型MR扫描机(Magnetom Essenza),肘关节表面柔顺线圈,病人仰卧、上肢伸直前臂旋后位。分别扫描横轴位,矢状位,冠状位,主要采取横轴面扫描。横轴位获得T1WI,T2WI,T2脂肪抑制图像,扫描层厚为3-5mm,间距为1mm,扫描范围为肘关节至腕关节前臂全长。MRI图像质量以肌腱、肌肉、筋膜轮廓显示清楚,无伪影为优。对比正常儿童前臂骨间膜MRI图像,观察轴位骨间膜MRI图像病理改变,记录不同病理改变的轴面层数(病理改变的距离),测量患肢X线肘关节标准正侧位片上尺桡关节分离距离,统计学分析上尺桡关节分离距离与骨间膜损伤距离的相关性。依据新分型理论指导治疗,根据肘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观察新分型理论指导临床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1 4名患者因不能配合MRI检查而未能获得MRI图像,其中新Ⅰ型1例,新Ⅱ3例,最终获得11例新Ⅰ型,21例新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桡骨头环状软骨面为起点,轴位骨间膜MRI图像距离环状软骨面以远30mm-45mm左右开始显示,轴位TWI1,TWI2图像可显示完整的前臂骨间膜为连接尺桡骨间均匀的、连续的线状低信号带,与周围中等信号的软组织对比明显,冠状位,矢状位图像无法分辨出骨间膜。2损伤的范围:11例新Ⅰ型儿童孟氏骨折均伴有前臂骨间膜损伤,其中7例骨间膜损伤且伴有断裂,4例骨间膜有损伤但无断裂。21例新Ⅱ型孟氏骨折均伴有前臂骨间膜损伤,18例伴有骨间膜有损伤且伴有断裂,3例骨间膜有损伤但无断裂。新Ⅰ型上尺桡关节轻度分离,骨间膜主要病理表现为损伤的距离短,断裂距离短;新Ⅱ型上尺桡关节重度分离,骨间膜损伤距离长,断裂距离长。骨间膜损伤程度与上尺桡关节单位长度被拉长的距离有关。采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上尺桡关节分离程度与骨间膜病理改变距离呈正相关(r=0.799,P=0.000),P<0.05。3 34例患者获术后6-18个月(平均9.5个月)随访(随访率89.47%),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对位、对线可,未见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无钉道感染,骨髓炎发生,外观及关节功能良好。根据肘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60-69分。新Ⅰ型优8例,良2例,可1例,新Ⅱ型优13例,良7例,可1例,新Ⅲ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91.18%。结论MRI能够观察前臂骨间膜损伤情况,诊断骨间膜损伤类型;上尺桡关节分离程度与前臂骨间膜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孟氏骨折新分型理论能够优化孟氏骨折治疗策略,很好的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袁荣霞,董霞[5](2014)在《手法复位夹板治疗儿童孟氏骨折65例》文中提出儿童孟氏骨折因其诊断、复位、维持固定都存在一定难度,成为临床极易漏诊、误诊的病种,从而造成陈旧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笔者自2008年-2012年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儿童孟氏骨折6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收集2008年-2012年新鲜闭合性儿童孟氏骨折65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114岁。合并轻度骨间背侧神经损伤者7例。按Bado分型:Ⅰ型24例(伸直型-尺骨骨折向掌桡

黄金承[6](2014)在《孟氏骨折新分型及其指导临床治疗疗效的观察》文中提出目的介绍一种以上尺桡关节分离严重程度做为依据的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新分型,探讨该分型在指导临床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研究开始前制定出研究的纳入标准,研究从2007年1月开始,2013年12月截至,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一、二病区)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有125例患儿做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及随访期间有9例患儿失去随访,最终有116例患儿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9个月),随访率为92.8%,获得随访的患儿中,患肢在右侧者共67例,在左侧者共49例,合并桡神经损伤者共12例,患儿平均年龄4.7岁,从受伤至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间隔为1~26h,治疗后获得随访的患儿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8.9个月。本次研究中所有的患儿均按我们提出的新分型作为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其中,属于我们认为的新分型中Ⅰ型的共有61例,属于我们认为的新分型中Ⅱ型的共有51例,属于我们认为的新分型中Ⅲ型的共有4例。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儿到医院后,均按住院号或门诊号的奇偶进行分组,末尾数属于奇数的患儿先接受闭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若闭合手法复位失败则转为手术治疗(A组),末尾数属于偶数的患儿接受手术治疗(B组)。本次课题参加研究的研究人员共有6名,其中3名骨科临床医师(工龄5年以上)参与闭合手法复位治疗,3名骨科临床医师(工龄5年以上)参与手术治疗。统计最终资料发现,本次研究中,属于新分型中Ⅰ型的患儿一共有61例,按住院号或门诊号的奇偶进行分组后,接受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共34例(ⅠA组),接受手术治疗的共29例(ⅠB组,包括ⅠA组中2例手法复位失败者);属于新分型中Ⅱ型的患儿共51例,按住院号或门诊号的奇偶进行分组后,接受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共24例(ⅡA组),接受手术治疗的共42例(ⅡB组,包括ⅡA组中15例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失败者);属于新分型中Ⅲ型的患儿共4例,按住院号或门诊号的奇偶进行分组后,接受闭合手法复位治疗的共2例(ⅢA组),接受手术治疗的共4例(ⅢB组,包括ⅢA组中2例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失败者)。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各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进行统计分析。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闭合手法复位治疗未获得骨折复位或桡骨脱位整复的患儿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直接视为差。结果经过3年的随访,最终共有116例患儿获得随访,平均随访率为92.8%,其中61例属于我们认为的新分型Ⅰ型,51例属于我们认为的新分型Ⅱ型,4例属于我们认为的新分型Ⅲ型,60例获得随访的患儿在治疗的时候,接受了闭合手法整复的治疗方式,75例(包括闭合手法复位失败的19例)患儿在治疗的时候,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方式。最终获得随访的所有患儿的随访时间为9~31个月(平均18.9个月)。最终获得随访的所有患儿中有12例入院时合并有拇指对掌功能障碍、或虎口区感觉障碍等不同桡神经损伤引起的临床症状的患儿,所有患儿均未不做神经探查,仅仅给予营养神经类液体静脉滴注或营养神经类口服药口服治疗,经过随访发现,所有患儿的桡神经损伤症状均在桡骨头整复成功后的8~12周内桡神经损伤的症状均获得缓解。治疗6个月后,我们按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儿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进行评价,闭合手法复位失败者,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视为差。ⅠA组患儿中优28例,良2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8.2%;ⅠB组患儿中优25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1%;两组患儿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ⅡA组患儿中优1例,良3例,可5例,差15例,优良率16.7%;ⅡB组患儿中优34例,良2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85.7%;两组患儿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ⅢA组患儿中优0例,良0例,可0例,差2例,优良率0%;ⅢB组患儿中优2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75%,两组患儿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0)。结论1、上尺桡关节分离严重程度能反映孟氏骨折患儿桡骨头脱位的严重程度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我们以上尺桡关节分离严重程度作为分型依据,能对临床中儿童新鲜孟氏骨折新分型能指导临床中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临床思路,且能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2、属于新分型Ⅰ型的患儿应选择闭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属于新分型Ⅱ型及Ⅲ型的患儿,应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于文晓[7](2013)在《儿童陈旧孟氏骨折形成原因分析和治疗方法》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近年诊治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总结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错诊、漏诊及处理不当的原因。使临床医师重视儿童的肘关节体检、认真的阅读X线平片、适宜的复位手法、合理的固定体位、良好的固定、适时的门诊复查以期更好地指导孟氏骨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从而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初次筛选合格病例共25例,详询病史、诊疗过程及来诊原因,分析导致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原因。其中误诊为软组织损伤5例,误诊为尺骨或尺桡骨骨折10例;诊断明确,手法复位不充分6例,石膏松动再移位2例,塑形不良或体位不当2例。采用Boyd切口,显露尺骨上段,肱骨头及脱位的桡骨头,将尺骨上段楔形截骨,桡骨头复位后用克氏针固定;矫正尺骨成角及短缩畸形,钢板固定。术后复查X线平片。随诊时间为9-24月,术后每隔2周进行X片复查,主要观察患儿术前及术后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前臂肌力及握力等,比较术前及术后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的差异。结果:所有患儿随访时间9-24个月,患儿在随访期内全部愈合,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良好。5-6周拆除石膏,拔除克氏针,无针道感染,无尺骨不愈合、延迟愈合或骨髓炎病例。患儿术后前臂旋转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与健侧稍有差异。结论:错诊、漏诊及处理不当是导致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主要原因。详询患儿病史及全面的体检、正确的X线片拍摄、阅读及重视桡骨头的脱位是预防儿童陈旧孟氏骨折的有效措施。术中尺骨楔形截骨延长、桡骨头完全复位、不进行环状韧带重建、术后适宜康复训练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徐德科[8](2011)在《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治疗孟氏骨折》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比较孟氏骨折的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和手法复位外固定两种治疗方法,从而选择一个疗效较好,操作简单且能尽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治疗办法,以提高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56例采用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治疗组)和54例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对照组)的孟氏骨折患者的文本病历进行手动资料整理(共计110例),分别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整复后(术后、术后一周、术后四周)疗效和总体疗效,通过SPSS13.0系统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整复后无显着性差异,1周后和4周后复位情况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总体疗效情况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结论:1.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骨性愈合时间比手法复位外固定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从而使患者能更早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2.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效果较好,能起到有效的坚强固定。3.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总体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是治疗孟氏骨折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周勤坡[9](2009)在《儿童陈旧性伸直型孟氏骨折的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之间的治疗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9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的所有病例,将符合标准并有定期随访的病例归列为两组:尺骨截骨矫形延长环状韧带重建组(简称重建组)与尺骨截骨矫形延长环状韧带未重建组(简称未重建组)。术后分别采用朱玉奎评定标准计算两组的优良率,通过优良率比较两组的疗效,同时对两组术后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评价两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重建组35例,疗效优21例、良6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77.1%。未重建组组35例,疗效优25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2%。同时,未重建组术后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发生率较重建组为低,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尺骨截骨矫形延长环状韧带未重建治疗陈旧性孟式骨折疗效优于尺骨截骨矫形延长环状韧带重建治疗方法,且术后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发生率较低,是治疗陈旧性孟式骨折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韩智君[10](2009)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的新方法》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尺骨斜行截骨、桡骨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002年1月~2008年6月间我院25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结果:25例患者术后随访8~36个月,根据Mackay等的病情评定标准,随访结果:优:12例(48%);良:11例(44%);差:2例(8%)。术后患者前臂旋转功能改善明显。结论:经多年临床实践及观察,采用尺骨斜行截骨、桡骨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方法简单,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二、手法复位夹板铁丝托固定治疗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法复位夹板铁丝托固定治疗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闭合复位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新鲜BadoⅢ型孟氏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方 法
    2.1 术前评估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2.4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3 结 果
4 讨 论

(2)熏洗2号方促进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病例诊断依据
    3 病例分型标准
    4 研究病例标准
        4.1 纳入标准
        4.2 排除标准
        4.3 剔除及脱落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主要器械及药品
    2 试验方法与步骤
    3 注意事项
    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4.1 功能锻炼时的疼痛强度
        4.2 肘关节屈伸活动度(ROM)
        4.3 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4.4 安全性观察指标
    5 统计学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两组患儿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1.2 两组患儿的年龄差异性分析
        1.3 两组患儿的侧别差异性分析
    2 功能锻炼时的疼痛强度分析
    3 肘关节屈伸活动度(ROM)分析
    4 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析(Mayo评定标准)
    5 安全性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及治疗进展
        1.1 儿童肱骨髁上的解剖特点
        1.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进展
    2 肘关节功能障碍概述
        2.1 肘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2.2 肘关节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及分类
        2.3 肘关节功能障碍治疗
    3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
        3.1 骨折损伤的严重程度
        3.2 肱骨髁上骨折的早期治疗及固定方法
        3.3 早期功能锻炼因素
    4 中医学对肘关节功能障碍认识
        4.1 中医学对功能障碍的理论认识
        4.2 中药熏洗在关节功能障碍治疗中的运用
        4.3 熏洗2号方组方特点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熏洗2号方对术后功能锻炼时疼痛强度的影响
        5.2 熏洗2号方对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的影响
        5.3 熏洗2号方对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
        5.4 安全性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掌击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复位方法
    2.2 固定方法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价标准
    3.2 治疗结果
4 讨论
    4.1 孟氏骨折的概念与分型
    4.2 小儿内收型孟氏骨折的特点
    4.3 内收型孟氏骨折的掌击手法治疗

(4)孟氏骨折新分型与前臂骨间膜损伤MRI表现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骨间膜MRI图 像
    2 统计学分析
    3 功能评价
讨论
    1 前臂骨间膜的相关解剖
    2 前臂骨间膜应力特点
    3 孟氏骨折上尺桡关节损伤特点
    4 孟氏骨折骨间膜的MRI表 现及损伤特点
    5 孟氏骨折治疗现状
    6 新分型的临床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图、表
    附录2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3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5)手法复位夹板治疗儿童孟氏骨折65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2.1 手法复位方法
    2.2 夹板外固定
    2.3 后续治疗
3 结果
    3.1 评定标准
    3.2 治疗结果
4 讨论
    4.1 孟氏骨折诊断容易出现漏诊、误诊原因
    4.2 桡骨头脱位原理及环状韧带损伤程度对治疗的影响
    4.3 合并桡神经损伤的处理
    4.4 手法及固定的注意事项

(6)孟氏骨折新分型及其指导临床治疗疗效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Background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退出标准
    2、研究目的及方案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案
    3、评价指标及其观测方法
    4、数据分析
结果
讨论
    1、Bado 分型指导下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治疗现状
    2、新分型提出的理论依据
    3、新分型的临床意义
结论
附表
    附录 1 临床信息调查表
    附录 2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 3 知情同意签署页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一)
    典型病例(二)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在校期间获得荣誉情况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儿童陈旧孟氏骨折形成原因分析和治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采集及随访时间
        (三)病例选择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形成原因
        (二)手术方法
        (三)术后观察项目及指标
        (四)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总体情况
        (二)具体资料分析结果
        (三)结论
讨论
    一、孟氏骨折误、漏诊原因分析
    二、孟氏骨折处理不当原因分析
    三、手术适应症
    四、手术中注意要点
    五、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六、手术后注意事项
    七、孟氏骨折的功能评价体系
    八、治疗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治疗孟氏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采集及随访时间
        (三) 病例选择
    二、治疗方法
        (一) 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操作方法
        (二) 手法复位外固定操作方法
    三、疗效观察方法
        (一) 随访及评估标准
        (二) 统计学处理
    四、研究结果
        (一) 总体情况
        (二) 资料分析
    五、结论
讨论
    一、肘关节解剖
        (一) 骨性结构
        (二) 肘部骨骺
        (三) 肘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
    二、孟氏骨折的分类分型和损伤机制
        (一) I 型(前侧型或伸直型)
        (二) Ⅱ型(后侧型或屈曲型)
        (三) Ⅲ型(外侧型或内收型)
        (四) Ⅳ型(特殊型)
    三、本课题相关问题分析与讨论
        (一) 孟氏骨折误诊、漏诊的原因分析
        (二) 新鲜孟氏骨折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三) 孟氏骨折的预防措施
        (四) 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术的原理和优越性
        (五) 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术中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儿童陈旧性伸直型孟氏骨折的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及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10)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对象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一般资料
    2. 手术方法
        2.1 设备与器械
        2.2 术前准备
        2.3 麻醉
        2.4 体位
        2.5 手术步骤
    3. 观察项目及指标
    4.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手法复位夹板铁丝托固定治疗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闭合复位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新鲜BadoⅢ型孟氏骨折[J]. 薛继强,韩卢丽,尹利军,陈刚,张天健. 中医正骨, 2021(05)
  • [2]熏洗2号方促进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D]. 揭强.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掌击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J]. 揭强,李炳钻,钟黎娟,王建嗣. 中医临床研究, 2018(04)
  • [4]孟氏骨折新分型与前臂骨间膜损伤MRI表现的相关性分析[D]. 谢攀攀.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5]手法复位夹板治疗儿童孟氏骨折65例[J]. 袁荣霞,董霞.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4(06)
  • [6]孟氏骨折新分型及其指导临床治疗疗效的观察[D]. 黄金承. 河南中医学院, 2014(02)
  • [7]儿童陈旧孟氏骨折形成原因分析和治疗方法[D]. 于文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8]经皮克氏针尺骨髓内固定治疗孟氏骨折[D]. 徐德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01)
  • [9]儿童陈旧性伸直型孟氏骨折的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分析[D]. 周勤坡. 宁夏医科大学, 2009(S2)
  • [10]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的新方法[D]. 韩智君. 新疆医科大学, 2009(S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