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东昆仑-羌塘地区深部构造与岩石圈剪切断裂

一、Deep structure and lithospheric shear faults in the East Kunlun-Qiangtang region,northern Tibetan Plateau(论文文献综述)

侯增谦,许博,郑远川,郑洪伟,张洪瑞[1](2021)在《地幔通道流:青藏高原大规模生长的深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处喜马拉雅造山带后陆区的青藏高原,其成因与生长一直存在争议.基于前人资料和我们的综合研究发现,西起西昆仑,东经北羌塘和昆仑山口,向南折向芒康-大理,直抵红河-哀牢山,发育一条跨越青藏高原不同构造单元的长达数千公里的巨型高热流带,并显示由高原内部向东北部边缘迁移之势.沿此巨型高热流带,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钾质镁铁质岩-煌斑岩群(42~32 Ma)和钾质碱性岩-碳酸岩(27~7 Ma)、软流圈减压熔融产生的洋岛玄武岩(ocean island basalts, OIB)(16~1 Ma),以及中下地壳熔融产生的钾质长英质岩(40~0.3 Ma)呈群聚式断续展布;以峰期麻粒岩相变质为特征的高温深变质带与大型走滑断裂带(40~17 Ma)相伴发育;下地壳麻粒岩包体具有高达800°C的变质温度,地幔橄榄岩包体显示地幔垂直流动特征;地球物理探测所揭示的6个大型低速异常体呈群聚式、等间距、断续式展布.我们提出:印度大陆岩石圈地幔俯冲触发了亚洲大陆软流圈涌动,后者沿后陆区若干地幔通道垂直上涌,热蚀并吞噬地幔岩石圈,直抵地壳底部.这些"地幔通道流"源于400 km深处,形成于晚(硬)碰撞以来(≤40 Ma),不仅为维持青藏高原隆升提供了深部热能,而且为高原地壳生长输送了新生幔源物质,同时引发中下地壳塑性流变和侧向流动,并驱动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侧向生长.

赵德政[2](2021)在《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断裂带同震-震后-震间形变场观测和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分布着一系列由大型走滑/逆冲断裂带围限的活动块体。其中,横贯青藏高原的东昆仑断裂带作为巴颜喀拉块体北部边界的重要活动断裂,其地震活动性、危险性一直备受关注。时序InSAR技术以及不断积累的长时间尺度大地测量数据成为研究东昆仑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揭示东昆仑断裂带两侧岩石圈流变性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基于D-InSAR和时序InSAR技术处理和分析2003-2010年的ENVISAT/ASAR数据和2015-2020年的Sentinel-1A/B数据并辅之以GPS数据,获取东昆仑断裂带及其他构造区(台湾东部花莲地区)地震周期形变,研究重要地震事件的同震滑动、震后余滑-余震分布关系、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下地壳流变性质、结构差异及横向不均一性、东昆仑断裂带分段形变状态和闭锁状态等。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2003-2010年ENVISAT/ASAR数据分析了10年尺度的震后形变演化过程。采用改进的轨道误差和大气误差校正方法,获取不同破裂段分段形变演化差异,揭示了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显着的空间范围、量级和跨断层非对称形变特征。总体上,震后形变的范围为~300 km×500 km,断层南侧震后形变量级和分布范围都比断层北侧大,InSAR数据观测的最大累积位移量(2003-2010)为~45-60 mm(~92.5°E)。震后形变和同震形变类似且都具有分段性特征。断层近场为指数型衰减,断层中-远场接近线性衰减。(2)基于2001-2002年的GPS数据和2003-2010年的ASAR数据研究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机制和各自贡献。震后形变模型表明震后应力驱动余滑和粘弹性松弛是震后形变的主要机制。断裂带远场形变(>200 km)主要是青藏高原上地幔(深度>70 km)和柴达木盆地上地幔(深度>60 km)的粘弹性松弛形变贡献。基于双松弛时间的Burgers体约束的上地幔瞬态和稳态粘滞系数量级为1019-1020 Pa s。断裂带近场形变主要受深浅部余滑及下地壳粘弹性松弛控制。剪切带和下地壳应力驱动余滑(>20 km)的量级为~1 m(震后前3年)。余滑和粘弹性松弛联合模型表明青藏高原下地壳最佳瞬态和稳态粘滞系数分别为5×1018 Pa s和4×1019 Pa s(不考虑余滑的瞬态粘滞系数为2×1018 Pa s),柴达木盆地下地壳瞬态和稳态粘滞系数为1×1019 Pa s和6×1019 Pa s(不考虑余滑的瞬态粘滞系数为4×1018 Pa s)。(3)基于2015-2020年Sentinel-1A/B数据获取了青藏高原中北部大范围(~2000 km×350 km)InSAR升降轨形变场和三维形变场。发现玛尼地震和昆仑山地震的破裂段仍然经历比较显着的震后形变过程,断层尚未愈合恢复至震间的完全闭锁状态,其他闭锁段的跨断层剖面揭示了震间应变积累以及重要分支断裂带(昆仑山口断裂带)的应变积累。基于大范围InSAR形变速率场和跨断层形变速率剖面并基于贝叶斯反演方法确定了断层闭锁和滑动速率沿断层的空间分布,发现东昆仑断裂带震间滑动速率向西端尾端存在系统性衰减,而中东段相对稳定。(4)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和2018年花莲地震为例,研究了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尾端隐伏断层的断层结构、同震滑动分布模型以及台湾纵谷断裂复杂多断层破裂事件的同震滑动和震后余滑分布的关系。基于同震InSAR和GPS观测研究了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的断层几何和滑动分布特征。九寨沟地震使塔藏断裂西部增加了~0.1-0.4 MPa库仑应力加载,增加了塔藏断裂的地震危险性。研究了花莲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揭示了发震断层复杂的几何结构和多断层破裂特征。基于InSAR、GPS和远震体波数据的联合反演约束了米伦、伶仃断层以及隐伏的西倾断层、拆离断层的破裂过程及各自的形变贡献。运动学余滑模型显示余滑主要发生在米伦断裂、伶仃断裂和隐伏的西倾断裂上。震后余滑和同震滑动分布具有显着的空间互补性。大地测量数据捕获的地震周期形变及其动态时间序列蕴含了丰富的断层结构、岩石圈流变和断层闭锁状态信息。本文大范围、长时间尺度的大地测量观测揭示了巨型东昆仑断裂带不同分段差异的地震周期状态和活动性特征,以及断层南北两侧不同的下地壳流变结构和性质。东昆仑断裂带滑动速率的变化受到次级断裂的调节和分配作用,进而影响主干断裂带的长期滑动速率和闭锁程度以及同震破裂方式和地震危险性。

赵荣涛[3](2021)在《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文中提出东昆仑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研究青藏高原北向生长的重要地区。该区新生代构造复杂,地震活动强烈,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构造变形等科学问题的天然试验场。本文利用INDEPTH IV项目在藏北地区布设的121个天然地震台站于2007-2009年间记录的地震数据,从中挑选出359个远震事件,通过接收函数CCP偏移成像和改进后的H-k叠加方法,以及多参数、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验证,获得了藏北地区的壳幔结构和地壳的Vp/Vs波速比。在上述工作及综合其它地球物理观测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东昆仑深部结构和造山过程,以期深化对东昆仑隆升机制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包括:(1)在距离木孜塔格-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以北~30-90km之间观测到“双莫霍面”现象,上部柴达木莫霍面位于~45k-50m深度,并呈向南向东昆仑山下逐渐模糊趋势,下部东昆仑莫霍面从~65km深度向北向下延伸到~90km的柴达木上地幔深处。北倾正转换震相上部还存在一条平行的负转换震相,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低速物质。(2)在羌塘地块中部和可可西里地块北部存在高波速比(平均Vp/Vs≈1.83)异常区,东昆仑地壳波速比整体也高于全球平均值(平均Vp/Vs≈1.78),表明藏北地区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部分熔融物质。(3)上地幔接收函数叠加图像显示藏北中部和东部的的地幔过渡带厚度与全球平均厚度基本相同,中部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深度比东部下沉约10km。这表明藏北地区地幔过渡带不存在较大的温度异常,中部地幔过渡带上部剪切波速度比全球平均值稍低。藏北地区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完整形态表明,在藏北地区印度岩石圈没有俯冲到地幔过渡带深度。(4)根据东昆仑-柴达木接合带的“双莫霍面”特征和藏北地区较高的波速比,提出了东昆仑造山作用与其中地壳挤入到柴达木的下地壳,其下地壳则向下插入到柴达木上地幔有关的新认识。

赵荣涛,赵文津,史大年,刘志伟,杨艳[4](2020)在《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的地震学证据》文中指出利用中美德INDEPTH IV合作项目2007—2009年间布置于青藏高原中、北部140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天然地震数据,经过接收函数成像处理,获得了3条穿过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清晰的壳幔结构图像.结果显示柴达木南缘莫霍面位于约50 km深度,羌塘地块、可可西里地块、东昆仑造山带莫霍面位于约65 km深度,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以北约50 km存在莫霍面深度突变.在可可西里和柴达木岩石圈地幔之间观测到北倾界面,这可能是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之下的证据.可可西里地块地壳内宽缓的负转换震相带是低速带的反映,其向北挤入到东昆仑山下发生挤压增厚,可能是东昆仑山隆升的原因;由于刚性柴达木岩石圈的阻挡,物质向东改向,则可能是该地区向东旋转的构造应力场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结果不支持亚洲岩石圈地幔在东昆仑—柴达木交界处向南俯冲,据此,我们提出了新的东昆仑造山模式.

周波[5](2019)在《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文中认为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其不仅经历了前新生代与特提斯洋盆演化相关的长期复杂造山过程,而且记录了新生代以来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有关的强烈构造变形及隆升剥露过程,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但对于造山带新生代以来大规模隆升剥露的起始时间,中生代早期昆仑洋盆闭合及中生代中晚期陆内演化过程对造山带隆升的影响,以及中新生代以来是否经历了差异隆升剥露过程等系列科学问题,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认识。热年代学体系可以记录岩石在剥露至地表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深度信息,是研究造山带隆升剥露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的基岩以及碎屑岩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40Ar/39Ar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并综合东昆仑及其邻区沉积、构造变形等其他地质证据,对东昆仑中新生代长期的热演化史、隆升剥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初步的成果与认识:(1)祁曼塔格、开木其以及香日德地区基岩白云母、黑云母及钾长石40Ar/39Ar热年代学结果表明,东昆北、东昆中构造带均经历了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的快速冷却过程;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锆石U-Pb及白云母40Ar/39Ar双重定年结果表明,其主要的物质来源为北侧的东昆仑造山带。加之东昆仑南部松潘甘孜巨厚三叠纪沉积已有的大量物源研究均表明东昆仑造山带是其重要的物源区,因此认为东昆北构造带以及东昆中构造带在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经历了快速隆升剥露,使基底岩系及花岗岩类剥露至地表。东昆南构造带在早-中三叠世仍在接受海相沉积,构造带内智玉岩体经历了中生代早期与埋藏相关的升温过程,其显着的隆升主要发生于晚三叠世以来。上述中生代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过程与东昆仑洋盆的持续俯冲及最终关闭有关。(2)祁曼塔格、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均经历了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长期的缓慢冷却剥露过程,并长期停留于磷灰石裂变径迹部分退火带内;本次论文以及前人热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基岩样品记录了一系列十分离散的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以及锆石(U-Th)/He年龄;塔妥地区下侏罗统羊曲组基于碎屑锆石U-Pb及碎屑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的物源分析表明,其为北侧东昆仑造山带近源沉积的产物。综合上述证据以及前人对东昆仑邻区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地层大量的物源研究成果,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遭受了长期缓慢的剥蚀去顶过程,并为青藏高原中北部不同地区提供物源,反映了这一时期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此外,本次论文及已发表40Ar/39Ar年代学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昆仑断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拉萨地块拼贴、碰撞有关的韧性剪切活动规模或温度有限,其主要影响范围限于造山带南缘地区。(3)祁曼塔格、开木其和香日德地区基岩均记录了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约3020 Ma)以来的快速冷却剥露过程;花条山地区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揭示了东昆仑中新世-上新世期间持续的快速剥露过程。结合库木库里、柴达木及可可西里盆地沉积学及碎屑矿物热年代学等研究结果与认识,认为东昆仑造山带在晚渐新世前尚未发生整体隆升,前期持续的剥蚀去顶使得东昆仑在新生代早期已不具有明显的正地形,甚至夷平,大规模的整体隆升始于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导致了上述新生代盆地沉积范围、沉积中心、古流向、重矿物特征及组合、盆地演化等方面显着的变化。造山带内基岩钾长石40Ar/39Ar年龄特征及相应热历史的差异,以及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样品热年代学年龄空间变化规律,均表明存在南北向的差异隆升剥露,并明显地受控于区域内的逆冲断裂活动。时间上,东昆仑新生代的快速隆升剥露与区域内逆冲断裂系(如祁曼塔格、东昆北、东昆南及柴东逆冲断裂带)活动时间相一致。因此,认为东昆仑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持续挤压的背景下,区域内大规模的逆冲断裂活动致使地壳缩短增厚的结果。

张朝锋[6](2019)在《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文中指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三叠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三叠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系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巴颜喀拉盆地的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可可西里地区沉积相为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不冻泉-治多地区为深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Dickinson砂岩碎屑三角图中,三叠系砂岩位于碰撞造山物源区,地球化学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特征,表明盆地三叠纪处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东昆仑陆缘弧与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2.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的重要物源区,古流向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研究显示,盆地有四个物源区。木孜塔格-布喀达坂-不冻泉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SE向为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中前寒武纪和345300 Ma年龄不明显,表明物源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玛多-达日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W向为主,碎屑锆石谱系与东昆仑和西秦岭地区相似,物源来自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若尔盖-松潘-理塘地区古流向以SW向为主,物源来自扬子陆块西部。治多-玉树-甘孜地区古流向以NW向为主,下-中三叠统碎屑锆石1110820 Ma年龄突出,上三叠统21491750 Ma年龄不显着、1000±100 Ma年龄特征明显,物源来自羌塘陆块和义敦岛弧。3.依据航磁特征,可将巴颜喀拉盆地及邻区划分为塔里木陆块(南部)、羌塘陆块、扬子陆块(西部)、秦-祁-昆造山带和巴颜喀拉盆地五个磁性构造单元。盆地东部松潘-甘孜地区东缘显示为NE走向的高正磁异常区,异常强度、形态与西秦岭地区相似,中-西部为低的正磁异常,该区磁性基底可能由元古宇变质岩系构成;可可西里-不冻泉-玉树地区为正负变化的块状弱磁场区,磁性基底可能由中-新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4.根据沉积充填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将巴颜喀拉盆地划分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残洋盆地和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边缘前陆盆地两个演化阶段;盆地三叠系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早印支运动构造样式主要为紧闭褶皱、稀疏但普遍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和透入性强片理化带,晚印支运动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和褶皱构造,燕山运动以宽缓的开阔褶皱和稀疏的断层为特征,喜山运动主要表现为差异性、间歇式抬升。

乔军伟[7](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认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王椿镛,李永华,楼海[8](2016)在《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球动力学相关的深部构造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探索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的重点地区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相关研究获得了该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的基本特征.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揭示高原的地壳增厚,且具有低P波速度、低电阻率和高热流值的特点;体波走时层析成像、面波频散和远震体波接收函数反演共同显示中下地壳的低剪切波速度.回顾青藏高原东北部已有的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梳理出当前存在一些与地球动力学相关的问题.它们是:(1)中上地壳的低速-高导层;(2)高原地壳的增厚方式;(3)地壳和地幔各向异性;(4)下地壳通道流;(5)向南俯冲的欧亚大陆岩石圈.这些问题尚未达成一致的认识.不同的深部构造模型和观点使得对例如"下地壳通道流"和"俯冲的欧亚大陆岩石圈"有关议题争论持续不断.未能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现有台网的数据成像分辨率和精度仍不足以识别在地壳和上地幔深处的细节.在国家和区域地震台网的基础上,正在实施的大规模流动地震台阵观测,以及重点地区开展高分辨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将较大幅度地改善目标模型的分辨率和可靠性.这是增进青藏高原东北部深部结构和地球动力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葛伟鹏[9](2016)在《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文中研究说明自50-55Ma以来,印度次大陆向北与欧亚大陆碰撞后形成“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碰撞导致地壳增厚致使高原大幅隆升,改变了亚洲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格局,也对东亚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阿尔金断裂作为青藏高原北缘的主控边界断裂,其运动学性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受到关注,不同量级的滑动速率引出了“块体运动与东向逃逸”和“连续变形与地壳增厚”两种端元模型。约10-15 Ma以来,在青藏高原南部与北部出现地堑与裂谷,为高原东西向拉张运动提供了证据,表明青藏高原开始经历地壳减薄过程。青藏高原形成以来形变场经历怎样变化,长时间尺度的地质学构造过程与现今GPS观测是否能够统一?10-15Ma以来青藏高原地壳减薄过程造成高原高程怎样的变化?青藏高原北缘尤其是跨阿尔金断裂具有怎样的现今三维地壳变形场,地壳应变是如何在北阿尔金断裂、祁漫塔格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之间分配的?青藏高原北缘与塔里木盆地具有怎样的力学性质,对跨阿尔金断裂构造形变场造成怎样的影响?最后,GPS观测得到的现今地表形变场能够对青藏高原形变模式的争论作出何种回答?上述科学问题的回答,对于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两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青藏高原北缘三维震间运动场的观测与研究。在青藏高原北缘跨阿尔金断裂中段自建9个GPS连续台站并开展观测,根据区域研究特点设计无人值守的观测台站,具有低成本投入、高质量观测的特点。上述连续GPS台站的建立填补了青藏高原北缘尤其是在阿尔金无人区地壳形变观测研究的空白,积累了宝贵的连续GPS数据;截止2015年7月,共有4年的连续GPS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证明设计建站方法行之有效,GPS台站稳定、观测数据质量稳定、数据连续性稳定。结合使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在研究区及邻域GPS连续台站数据作位置时间序列与速度场解算,获得青藏高原北缘地区跨阿尔金断裂中段现今三维形变场。使用三维线弹性后向滑移(backslip)块体运动模型,反演“塔里木块体”、“北阿尔金块体”、“柴达木块体”和“祁漫塔格块体”的三维块体运动。结果表明,北阿尔金山相对于塔里木盆地有1.32±0.2 mm/yr的抬升速率,相对于柴达木盆地具有0.73±0.3 mm/yr的抬升速率,可解释为北阿尔金块体存在显着的造山过程;阿尔金断裂有8.21±0.60 mm/yr的左旋走滑速率、0.66±0.60 mm/yr的缩短速率;祁漫塔格断裂有0.53±0.60 mm/yr的左旋走滑速率、1.53±0.60 mm/yr的缩短速率;北阿尔金断裂有0.87±0.60 mm/yr的左旋速率、0.69±0.60 mm/yr的缩短速率。同时,阿尔金断裂中、西两段滑动速率基本一致,约在8.010.0 mm/yr范围。定量研究结果支持“连续形变与地壳增厚”模型,表明相对塔里木块体,青藏高原北缘地区正在抬升、增厚,以北阿尔金山地区最为明显,抬升速率达1.3mm/yr。跨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断裂、北阿尔金断裂和祁漫塔格断裂近200 km的宽泛变形带内南北向地壳缩短并不明显,缩短量仅为2.9 mm,且近一半缩短量发生在祁漫塔格山南侧。GPS观测阿尔金断裂车尔臣河段(86oE)剖面(He et al.,2013)表明断裂两侧存在非对称变形特征。本文采用非对称变形模型反演GPS速度剖面数据,获得断裂两侧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北部的地壳介质剪切模量差异。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地壳介质剪切模量约为青藏高原北部剪切模量1.53倍,相应S波波速比值为1.24,与前人(Yang et al.,2012)得到地壳和上地幔三维VSV模型结果一致。地震学研究结果(Xie et al.,2013)认为青藏高原北部与东部地区在中地壳存在低速层,局部区域可能发生部分熔融;Hacker et al.(2014)进一步确认羌塘地块中地壳到深部地壳存在熔融现象。本文研究运用与地震学完全不同的资料,通过大地测量方法推导青藏高原北部与塔里木盆地的地壳介质力学性质差异,得到与地震学研究得到的S波波速比及其构造物理学解释相当一致的结果。成果为青藏高原力学演化模型提供新的约束。本论文第二部分内容是使用覆盖青藏高原及周边的GPS速度场,计算青藏高原内部应变率场。GPS观测速度场不仅显示了南东东-北西西向的地壳拉张过程,也揭示了青藏高原内部更加重要的地壳减薄过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北部和南部的垂向应变率(减薄应变率)分别为8.9±0.8 nanostrain a-1和7.4±1.2 nanostrain a-1,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垂向应变率为12.0±3.2 nanostrain a-1,表明青藏高原内部大尺度范围应变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且青藏高原内部的拉张应变率观测也相当一致,青藏高原北部,沿着N114o±1°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21.9±0.4 nanostrain a-1;高原南部沿着N93±1°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16.9±0.2 nanostrain a-1;高原西南部沿着N74±3°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22.2±1.8 nanostrain a-1。如果地壳减薄开始于10-15 Ma,并且现今观测得到应变率适用于整个时间跨度,那么地壳累积减薄5.5-8.5 km。应用Airy地壳均衡理论,青藏高原的平均高程将下降近1 km。青藏高原北部、南部和西南部相似的垂向应变速率也表明在三个区域的地壳拉张、正断裂运动和地壳减薄过程由相同的物理机制所支配。综合上述两部分研究成果,发现青藏高原现今垂向运动在高原内部和边缘地区存在很大差别。高原内部地区正在经历地壳减薄,而高原边缘地区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增厚与隆升。青藏高原北缘地区的垂向应变率5-20 nanostrain a-1,如果考虑重力均衡作用,对应的垂向隆升速率在0.040.14 mm/yr左右。但是对于局部地区如北阿尔金块体,其底部受到塔里木盆地南缘下插挠曲板块的支持,在没有重力均衡情况下,垂向隆升速率可能达到1 mm/yr。喜马拉雅地区呈现不同水平的垂向形变,垂向应变强烈(10-80nanostrain a-1),山脉底部受到印度下插板片的支持,无法通过重力均衡假定由垂向应变率估计隆升速率。但由GPS与水准数据约束的俯冲板片模型推测山脉隆升速率达到7mm/yr。而对于祁连山地区,GPS应变率推测得到垂向应变率20-40 nanostrain a-1,应用地壳均衡理论,平均隆升速率为0.150.3 mm/yr;而由于逆冲推覆构造与褶皱变形带的存在,中下地壳有可能仍存在弹性变形,不能实现完全重力均衡,实际隆升速率有可能高于这一估计。本文研究给出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三维形变场与形变速率的定量估计,是对“连续形变与地壳增厚”形变模型的重要修正。结果并不支持“块体运动与东向逃逸”模型,并认为高原南北双向俯冲模型中的塔里木块体南向俯冲几乎不存在。

许志琴,杨经绥,侯增谦,张泽明,曾令森,李海兵,张建新,李忠海,马绪宣[10](2016)在《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文中认为近10年来,"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在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尤其在特提斯演化和青藏高原生长方面取得若干进展,包括(1)"青藏高原——造山的高原"理念的提出;(2)青藏高原特提斯体制和构造格架的再造;(3)新特提斯蛇绿岩中原位金刚石和深地幔矿物群的重大发现;(4)新特提斯洋盆俯冲新机制的揭示;(5)印度/亚洲碰撞的早期岩浆和喜马拉雅折返中的作用;(6)喜马拉雅三维碰撞造山机制和折返全过程的初步建立;(7)青藏高原东南缘物质逃逸的新机制——"弯曲与地壳解耦"的提出;(8)青藏高原俯冲型、碰撞型及陆内型片麻岩穹窿;(9)青藏高原东缘汶川强震的构造背景和强震机制;(10)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模式;(11)印度/亚洲碰撞过程的数值模拟。综述和集成上述成果是为了与同行们交流磋商,进一步共同发展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理论,向国际地学前沿的冲刺。

二、Deep structure and lithospheric shear faults in the East Kunlun-Qiangtang region,northern Tibetan Platea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ep structure and lithospheric shear faults in the East Kunlun-Qiangtang region,northern Tibetan Plateau(论文提纲范文)

(1)地幔通道流:青藏高原大规模生长的深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主要构造变形与高原生长
3 地壳深熔变质与深部热状态
    3.1 高温变质与地壳深熔
    3.2 下地壳包体与地壳热状态
4 主要岩浆组合与地幔源区特征
    4.1 时空分布与岩石组合
    4.2 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源岩
5 地幔包体与地幔垂向运动
6 高原北东部深部结构与大型低速体群
7 讨论
    7.1 地幔通道流的概念与由来
    7.2 地幔通道流的启动机制
    7.3 地幔通道流的空间位置与结构形态
    7.4 地幔通道流的发育过程
    7.5 地幔通道流的垂向与侧向流动

(2)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断裂带同震-震后-震间形变场观测和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架构
第2章 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
    2.1 InSAR观测的主要误差来源及校正方法
        2.1.1 残余轨道误差及校正方法
        2.1.2 大气误差及改正方法
    2.2 时序InSAR技术方法及基本原理
        2.2.1 Stacking算法
        2.2.2 SBAS算法
        2.2.3 PS算法
    2.3 震后形变场模拟原理
    2.4 震间形变场模拟原理
第3章 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场时空演化特征
    3.1 InSAR数据与处理方法
    3.2 长条带干涉图残余轨道和大气误差特点及去除
        3.2.1 长条带干涉图残余轨道误差特点及去除方法
        3.2.2 长条带干涉图大气误差及去除方法
    3.3 昆仑山地震破裂带分段震后形变速率场计算与分析
        3.3.1 T448 条带揭示的布喀达坂峰-太阳湖拉分阶区震后形变特征
        3.3.2 T176 条带揭示的布喀达坂峰破裂段震后形变特征
        3.3.3 T405 条带揭示的库赛湖西破裂段震后形变特征
        3.3.4 T133 条带揭示的库赛湖东破裂段震后形变特征
        3.3.5 T90 条带揭示的昆仑山口破裂段震后形变特征
    3.4 东昆仑断裂带震后形变场整体形态及时空变化特征
        3.4.1 大区域震后形变场整体分布图像及空间变化差异
        3.4.2 大区域震后形变场时空动态演化特征
    3.5 远近场震后形变衰减特征与动态演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昆仑山地震震后形变过程与机制
    4.1 昆仑山地震同震破裂模型
    4.2 GPS和 InSAR联合的长时间尺度震后形变时间序列
    4.3 震后形变机制模拟
        4.3.1 运动学余滑与应力驱动余滑
        4.3.2 粘弹性松弛模型
        4.3.3 余滑和粘弹性松弛联合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昆仑断裂带大区域三维形变场及分段地震周期形变
    5.1 数据和方法
    5.2 大范围升降轨InSAR形变场结果及分析
    5.3 大范围三维形变场提取和结果分析
    5.4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二维震间-震后模型及其结果分析
    5.5 东昆仑断裂带断层滑动速率-闭锁深度、应变率空间分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隐伏和多断层破裂事件同震-震后观测和模拟
    6.1 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滑动分布和应力触发关系
        6.1.1 构造背景
        6.1.2 数据和方法
        6.1.3 九寨沟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
        6.1.4 同震滑动分布及应力触发关系
    6.2 花莲地震同震和震后形变观测与模拟
        6.2.1 构造背景
        6.2.2 数据和方法
        6.2.3 花莲地震复杂的同震和震后形变
        6.2.4 花莲地震同震断层模型、同震滑动和余滑分布空间关系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4 下一步研究设想和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地质构造背景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接收函数方法
    2.1 转换波与多次波
    2.2 接收函数提取
    2.3 H-K叠加方法
    2.4 接收函数偏移叠加成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昆仑壳幔结构接收函数成像
    3.1 地震数据来源及成像方法
    3.2 偏移叠加成像结果
    3.3 接收函数正反演分析
    3.4 壳幔结构结果可靠性分析
    3.5 地幔过渡带410和660KM界面成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昆仑地区地壳厚度与波速比
    4.1 P波速度影响
    4.2 单台H-K叠加结果
    4.3 H-K叠加结果平面分布
    4.4 结果可靠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昆仑造山作用和深部动力学过程
    5.1 北倾低速带代表俯冲遗迹?
    5.2 南部下地壳或上地幔向北挤入?
    5.3 亚洲岩石圈地幔俯冲极性
    5.4 东昆仑造山机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4)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的地震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构造背景
2 数据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4.1 可可西里岩石圈地幔北向俯冲
    4.2 东昆仑山造山模式
5 结论

(5)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东昆仑热年代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东昆仑及其邻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东昆仑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概况
        2.1.1 东昆仑蛇绿混杂岩带
        2.1.2 东昆北构造带
        2.1.3 东昆中构造带
        2.1.4 东昆南构造带
        2.1.5 松潘甘孜地块
    2.2 东昆仑地区及其邻区新生代盆地
        2.2.1 东昆仑新生代盆地
        2.2.2 柴达木盆地
        2.2.3 可可西里盆地
    2.3 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
        2.3.1 昆仑断裂
        2.3.2 阿尔金断裂
        2.3.3 鄂拉山断裂
第三章 热年代学方法原理及实验方法
    3.1 热年代学方法基本原理及其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1.1 基本概念及原理
        3.1.2 热年代方法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2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3.2.1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
        3.2.2 ~(40)Ar/~(39)Ar年代学实验测试方法
        3.2.3 空气氩同位素及标样FCs和 YBCs的测试结果
    3.3 裂变径迹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3.3.1 裂变径迹定年基本原理
        3.3.2 裂变径迹定年测试方法
        3.3.3 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及热史模拟
第四章 东昆仑西段热年代学研究
    4.1 祁曼塔格地区基岩的冷却剥露过程研究
        4.1.1 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4.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4.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4.1.4 年龄解释及热演化史恢复
    4.2 库木库里盆地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4.2.1 样品的野外特征
        4.2.2 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4.2.3 物源分析及源区剥蚀速率估算
    4.3 小结
第五章 东昆仑中段热年代学研究
    5.1 开木其陡里格地区基岩热年代学研究
        5.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5.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5.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5.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5.2 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5.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5.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5.2.3 物源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东昆仑东段热年代学研究
    6.1 香日德-智玉路线剖面热年代学研究
        6.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6.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6.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6.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6.2 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下侏罗统羊曲组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6.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6.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6.2.3 物源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古生代造山作用晚期热松弛过程
    7.2 中生代早期的快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7.3 中生代中晚期至始新世的剥蚀去顶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7.4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7.4.1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沉积响应
        7.4.2 南北差异隆升剥露
        7.4.3 动力学机制
    7.5 东昆仑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
第八章 主要进展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工作概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工作概况
        1.4.2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构造位置
        2.1.2 区域演化
        2.1.3 地层系统
    2.2 周缘地质体特征
        2.2.1 主要块体
        2.2.2 主要缝合带(构造带)
第三章 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3.1 典型剖面和样品
        3.1.1 下三叠统(T_1)
        3.1.2 中三叠统(T_2)
        3.1.3 上三叠统(T_3)
    3.2 古流向特征
        3.2.1 下三叠统(T_1)
        3.2.2 中三叠统(T_2)
        3.2.3 上三叠统(T_3)
    3.3 分析结果
        3.3.1 碎屑颗粒组成
        3.3.2 地球化学
    3.4 讨论
        3.4.1 构造环境
        3.4.2 沉积物源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冻泉-治多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4.1 典型剖面和样品
        4.1.1 下三叠统(T_1)
        4.1.2 中三叠统(T_2)
        4.1.3 上三叠统(T_3)
    4.2 古流向特征
        4.2.1 中三叠统(T_2)
        4.2.2 上三叠统(T_3)
    4.3 分析结果
        4.3.1 碎屑颗粒组成
        4.3.2 地球化学
        4.3.3 碎屑锆石测年
    4.4 讨论
        4.4.1 构造环境
        4.4.2 源岩特征
        4.4.3 沉积物源
    4.5 小结
第五章 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5.1 典型剖面和样品
        5.1.1 下三叠统(T_1)
        5.1.2 中三叠统(T_2)
        5.1.3 上三叠统(T_3)
    5.2 古流向特征
        5.2.1 下三叠统(T_1)
        5.2.2 中三叠统(T_2)
        5.2.3 上三叠统(T_3)
    5.3 分析结果
        5.3.1 碎屑颗粒组成
        5.3.2 地球化学
        5.3.3 碎屑锆石测年
    5.4 讨论
        5.4.1 构造环境
        5.4.2 源岩特征
        5.4.3 沉积物源
    5.5 小结
第六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与邻区的对比研究
    6.1 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沉积演化特征
        6.1.1 概述
        6.1.2 典型剖面
        6.1.3 地球化学特征
        6.1.4 讨论与初步结论
    6.2 晚三叠世巴塘群沉积演化特征
        6.2.1 概述
        6.2.2 典型剖面
        6.2.3 地球化学特征
        6.2.4 讨论与初步结论
    6.3 小结
第七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构造与变形特征
    7.1 巴颜喀拉盆地构造特征
        7.1.1 构造单元
        7.1.2 断裂系统
        7.1.3 盆地基底
    7.2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变形特征
        7.2.1 剖面概述
        7.2.2 典型构造形迹
        7.2.3 构造序列和变形特征
    7.3 小结
第八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与构造演化
    8.1 盆地沉积
        8.1.1 地层展布
        8.1.2 沉积物源
    8.2 盆地属性
        8.2.1 基底属性
        8.2.2 构造属性
    8.3 盆地演化
结论与存在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分析结果

(7)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现状
    1.3 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格局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聚煤背景
    2.4 赋煤构造单元
    2.5 小结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3.1 聚煤盆地划分
    3.2 东昆仑构造区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3.5 小结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4.6 小结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隆升演化历史和动力学机制
        1.1.1 青藏高原隆升演化历史
        1.1.2 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1.2. 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断裂对高原隆升动力学约束
    1.3. 青藏高原现今GPS地壳形变研究
        1.3.1 青藏高原及周边GPS地壳形变观测
        1.3.2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阿尔金断裂GPS观测及滑动速率研究
        1.3.3 印度次大陆与喜马拉雅地区的GPS观测研究
    1.4. 阿尔金断裂中段、祁漫塔格及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地区构造背景
    1.5. 论文选题依据
        1.5.1 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地壳变形的关键科学问题
        1.5.2 青藏高原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地壳减薄的关键科学问题
        1.5.3 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突破点
        1.5.4 论文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北部与阿尔金断裂中段区域构造、深部构造环境
    2.1. 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变形、新生代断裂带演化的争论
    2.2. 青藏高原北部主要造山带的研究历史
    2.3. 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深部构造环境
    2.4.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活动断裂分布、山脉隆升与构造盆地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北部与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构建
    3.1. 跨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设计
    3.2. 连续GPS台站观测桩设计、架设技术方法
    3.3. 连续GPS站点建设过程及描述
第四章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数据处理、时间序列分析及误差分析
    4.1. GPS数据处理
        4.1.1 天线相位中心模型
        4.1.2 潮汐模型
        4.1.3 大气折射模型
        4.1.4 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
        4.1.5 参考框架及其实现
    4.2. 区域参考框架实现
    4.3. GAMIT/GLOBK软件基本工作原理
    4.4.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数据预处理
    4.5.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的数据处理
        4.5.1 单日松弛解解算
        4.5.2 单日松弛解合并到全球框架下
    4.6. 连续GPS台站时间序列分析及误差分析
        4.6.1“大尺度”连续GPS台站位置时间序列的相关噪声分析
        4.6.2 单台站GPS在ITR2008框架的时间序列、及移除线性趋势后的周年半周年项拟合时间序列图
        4.6.3 塔里木盆地内部站点间相对运动的季节项变化分析
        4.6.4 柴达木盆地内部站点间相对运动的季节项变化
        4.6.5 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之间台站相对位移时间序列分析
        4.6.6 单GPS台站时间序列频谱分析
    4.7. 跨阿尔金断裂中段的连续GPS速度场
        4.7.1 ITRF2008框架下的速度场
        4.7.2 塔里木刚性块体参考框架下的阿尔金中段观测网络速度场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北部阿尔金断裂中段及其周边断裂运动学模型反演数值模拟
    5.1. 震间形变位错理论
        5.1.1 弹性空间断裂位错数值模拟
        5.1.2 弹性-黏弹性介质地震周期数值模拟
    5.2. 青藏高原北部跨阿尔金断裂GPS观测剖面
        5.2.1 阿尔金断裂中部(90oE)连续GPS观测速度结果
        5.2.2 阿尔金断裂车尔臣河段(86oE)GPS速度场
    5.3. 阿尔金断裂二维弹性模型反演
        5.3.1 弹性深位错模型反演
        5.3.2 弹性-黏弹性位错模型反演
    5.4. 阿尔金断裂三维块体模型构建与反演计算
        5.4.1 Okada弹性计算程序
        5.4.2 GPS数据反演跨阿尔金断裂西段青藏高原北部与塔里木盆地地壳介质差异
        5.4.3 应用后向滑移“Back slip”的三维线弹性块体模型研究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块体运动
        5.4.4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西北部阿尔金断裂西段构造地貌与地壳形变特征
    6.1. 青藏高原西北部构造环境
    6.2. 青藏高原西北部区域断裂分布
    6.3.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6.4. GPS速度场分析与震源机制解讨论
        6.4.1 青藏高原西部GPS速度场分析
        6.4.2 青藏高原西部震源机制解揭示构造运动环境
    6.5. 2014年于田 7.3 级地震发震构造与区域地貌形态关系分析
        6.5.1 2014年 7.3 级地震及余震分布、发震构造关系讨论
        6.5.2 火山地貌、现代冰川侵蚀与区域地形地貌分布
        6.5.3 克尔牙张性裂谷拉张环境的形成机制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
    6.6.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GPS观测青藏高原北部与南部的地壳减薄过程
    7.1. 青藏高原地壳减薄过程及争论的科学背景
    7.2. GPS速度场及其揭示的含意
    7.3. 青藏高原应变率场计算
    7.4.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8.1.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工作
    8.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10)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成果
    2.1“青藏高原——造山的高原”理念的提出
    2.2 青藏高原古构造格架的进一步重建
        2.2.1 青藏高原北缘原特提斯构造格架和演化的进一步重建
        2.2.2 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构造格架的重建
        2.2.3 古特提斯域几个问题的讨论
        1)关于“龙木措—双湖—昌宁—孟连”混杂岩带的归属和成因
        2)藏南松多古特提斯缝合带的归属
        3)松潘—甘孜造山带中三叠纪复理石的归属
        4)金沙江—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盆俯冲的“沟-脊-沟”模式
        (1)古特提斯洋盆开启
        (2)古特提斯大洋板片的早期俯冲阶段
        (3)古特提斯洋壳晚期俯冲阶段
        (4)古特提斯有的闭合及地体碰撞
    2.3 新特提斯大洋的深地幔成因:蛇绿岩铬铁矿中原位金刚石等深地幔矿物的发现
        2.3.1 新特提斯蛇绿岩中原位金刚石和深地幔矿物群的重大发现
        2.3.2 蛇绿岩型金刚石新类型的建立
        2.3.3 提出铬铁矿深部成因和物质再循环新认识
        2.3.4 研究意义
    2.4 新特提斯洋盆俯冲新机制
        2.4.1 晚白垩世新特提斯洋中脊的俯冲作用
        2.4.2 冈底斯岩浆弧的深部建造
    2.5 印度-亚洲碰撞的深熔作用
        2.5.1 确定喜马拉雅造山带最早碰撞岩浆事件
        2.5.2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体拉轨岗日穹隆的中新世的淡色花岗岩的成因
        2.5.3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基性岩浆作用
    2.6 建立喜马拉雅三维碰撞造山机制和折返全过程
    2.7 青藏高原东南缘物质逃逸的新机制
    2.8 青藏高原的片麻岩穹隆(群)
        2.8.1 松潘—甘孜造山带“雅江片麻岩穹隆群”
        2.8.2 帕米尔片麻岩穹隆群
        2.8.3 冈底斯东南花岗片麻岩穹隆
    2.9 青藏高原东缘汶川强震机制
        2.9.1 确定汶川地震断裂带的构造背景
        2.9.2 汶川地震强震机制
        1)发现石墨——判断大地震新的地震化石
        2)发现和确定了目前世界上最低的活动断层摩擦系数
        3)第一次记录到汶川大震后断裂带快速愈合信息,揭示出可能的地震周期
    2.10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模式
        2.10.1 查明了冈底斯含矿斑岩的时空分布规律
        2.10.2 提出含矿与贫矿斑岩的岩浆起源机制
        2.10.3 提出了含铜岩浆的金属富集机制
        2.10.4 建立了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新模型,揭示了俯冲型与碰撞型斑岩铜矿的成因联系
        2.10.5大陆碰撞成矿系统的深部岩石圈三维架构控制研究取得创新成果
    2.11印度-亚洲碰撞的数值模拟
        2.11.1 高角度和低角度大陆板块俯冲模式对比
        2.11.2 数值模型对于印藏俯冲碰撞过程的启示
        2.11.3 洋-陆空间转换俯冲-碰撞数值模型
3 讨论

四、Deep structure and lithospheric shear faults in the East Kunlun-Qiangtang region,northern Tibetan Plateau(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幔通道流:青藏高原大规模生长的深部机制[J]. 侯增谦,许博,郑远川,郑洪伟,张洪瑞. 科学通报, 2021(21)
  • [2]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断裂带同震-震后-震间形变场观测和模拟研究[D]. 赵德政.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3]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D]. 赵荣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4]可可西里岩石圈向北俯冲到柴达木地幔的地震学证据[J]. 赵荣涛,赵文津,史大年,刘志伟,杨艳.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8)
  • [5]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D]. 周波. 西北大学, 2019(04)
  • [6]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D]. 张朝锋. 西北大学, 2019(01)
  • [7]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8]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球动力学相关的深部构造问题[J]. 王椿镛,李永华,楼海. 科学通报, 2016(20)
  • [9]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D]. 葛伟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10]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若干进展[J]. 许志琴,杨经绥,侯增谦,张泽明,曾令森,李海兵,张建新,李忠海,马绪宣. 中国地质, 2016(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