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与改革思路

一、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及改革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闫博[1](2021)在《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构建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文中提出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通过渐进式改革,逐步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改革的顺序上,是先一般商品价格、后生产要素价格;在改革的路径上,是先双轨、后并轨。与其他经济领域的改革类似,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纵贯中国金融改革历程持续时间最久、覆盖范围最广、因此影响也最为深远的一项改革,凸显了渐进式改革的特征。在2015年放开存款利率行政管制后,正式进入了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的攻坚阶段。为此,如何构建这一机制,不仅关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成败,而且也决定了整个金融改革的成败。由此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当局、金融市场主体以及学术界,都高度关注这一重大问题。由于这场改革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放松金融管制”、特别是后发展国家的“金融深化”(亦即“金融自由化”)的继续。为此,从全球的视角,即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后发展国家的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构建的实践和经验展开考察,研究中国如何通过渐进的方式构建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第2章通过对货币政策有关概念的界定厘清以及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梳理,试图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基本框架。一方面,从货币决策理论与货币操作实践始终存在所谓的“两分法”这一实际出发,在厘清并界定货币政策框架有关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后发现,如何选取以及选取何种货币政策工具并非最主要的问题。因为这主要与一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历史沿革、金融市场健全发育程度以及货币政策当局决策的习惯偏好有关;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一直被视为一国货币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的逻辑起点。为此,属性的选择才是区分数量型调控或价格型调控的根本依据。另一方面,无论是过去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还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大量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都是以短端(主要是隔夜)货币市场利率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各国中央银行坚持践行的操作准则。在此基础上,本章逐步勾勒出中央银行依靠调节短端(隔夜)基准利率(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依靠利率走廊调控机制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充分发挥流动性效应和预期效应,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趋于货币政策当局的合意区间,从而推动基准收益率曲线发生相应变化,以此影响各类金融产品定价和市场主体行为,进而改变投资和消费,最终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逻辑主线和基本框架。本文将遵循这一逻辑主线,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其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进行研究。第3章以美国、欧元区以及印度、土耳其为例,论述了发达国家与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的形成以及调控实践。首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国家,都实施了以取消利率管制为主要内容的利率自由化。利率管制的取消对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应当看到,利率市场化仅仅是市场化利率形成以及调控机制建设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除此以外,还要求货币政策框架也相应转型。其次,在实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过程中,这些国家都最终选择了以短端(隔夜)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价格型调控模式。然而不同的是,美联储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目标作为央行短端基准利率,希望市场主体通过阅读央行设定目标利率水平与实际利率偏离所表达的货币政策立场形成相应预期,由此做出更加高效合理的决策;而欧元区、印度和土耳其央行则选择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开展的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作为央行短端基准利率,希望利用更加容易控制的业务利率保留一定操作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应该说,不同模式的选择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主要取决于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以及市场交易习惯。最后,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的构建上,这些国家又都相继建立健全了利率走廊调控机制。但是其结果则不尽相同:美国和欧元区货币市场利率调控效果比印度和土耳其好;土耳其为应对资本外流,引入了新的具有实验特征的货币政策框架,以此尝试挑战“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最终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构建市场化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展国家,虽然从表面上看相似之处较多,但效果差异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客观规律,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值得记取。第4章在梳理发达经济体和后发展经济体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建立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的经验:第一,在货币政策决策层面,应当给予中央银行更大、更多、更加独立自主的政策制定权,并且在货币政策具体执行实施过程中,不受或较少受到外界干扰。在此基础上,中央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更加科学高效透明的决策机制,并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频率,对外公布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以及前瞻和愿景,以此有效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的预期,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调控效果。第二,在货币政策操作层面,货币政策框架从以数量为主向以价格为主转型势在必行,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是要逐步推动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向短端(隔夜)利率转换。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利率走廊调控机制,并始终注重其与公开市场操作的协调配合。由于这种政策组合有助于降低公开市场操作的使用频率及操作成本,能够消除因市场摩擦对短端利率调控带来的诸多影响,因此已经成为发挥流动性效应与预期效应相一致的最佳选择。第三,在货币政策传导层面,遵循国际短端市场基准利率的改革趋势,遴选覆盖范围更加宽广、隔夜期限、有质押担保的回购利率作为短端市场基准利率。在此基础上,应当通过多种渠道,持续树立并巩固提高该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地位以及不断扩大其在各类金融产品定价方面的应用。与此同时,多策并举,建立一个期限结构相对完整、市场流动性较强、产品内容丰富、交易主体广泛多元的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基准收益率曲线。第四,在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上,“走廊”的上限应当设计为匿名申请制,且有较为宽泛的抵押资产清单。“走廊”的下限可以根据一国准备金缴存实际,选择清算账户余额利率或超额准备金利率(在极端情况下也可选择隔夜逆回购利率)。政策利率应该与一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模式相关,但是在利率期限、决策方式(频率)等方面,应该与利率走廊上、下限保持一致。政策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引导调控作用是其遴选的重要参考标准。同时,利率走廊形态并无好坏优劣之分,本质上应该是能够适应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实现货币政策当局调节短端利率波动的初衷。但是在设立初期,应本着简单规范便于操作的原则,从而使各类市场主体形成成熟稳定的利率走廊调控预期。第5章在厘定基准利率含义、分类以及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选择偏好的基础上,以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分析为例,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央行基准利率的不同选择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作者认为:一方面,如果选择货币市场利率目标作为基准利率,根据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国际实践以及对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选择隔夜期限利率较为科学合理。此时央行基准利率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重合于R001(或DR001)目标水平,类似于美联储的模式。值得注意的是,R操作对象除了存款类金融机构,还包含了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抵押品相对宽泛,市场代表性更强;而DR则仅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抵押品范围较窄但质量要求较高,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因抵质押品质量优劣以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多寡对利率波动带来的影响,无风险性以及基准性更强。特别是自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频繁强调DR在我国市场基准利率遴选培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表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有逐渐转换到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交易的倾向。由此R与DR一度分化明显。为此,从货币当局的政策引导和偏好习惯上看,DR001目标成为央行基准利率(操作目标)的可能性更大;从市场代表性(或引导更大范围内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看,R001更为合适。另一方面,如果选择央行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作为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当前比较合适的是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这种选择也更加符合我国央行更加倾向于开展7天期限市场操作的偏好。但选择7天期限利率作为操作目标期限,显然与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以及当前各国均以隔夜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经验不符。然而,现实中同样采取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英格兰银行,历史上也曾经开展过多品种、多期限的公开市场操作,最终才逐步收敛到短端(隔夜)公开市场操作,并将其作为基准利率。第6章基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基本框架,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短端基准利率选择以及短端基准利率向中长期利率传导的有关问题。一方面,在短端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分析上,如果央行基准利率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目标模式,从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属性出发,实证结果表明,R001与DR001均具备较好的基准性、市场代表性、稳定性、无风险性以及与实体经济相关性等特征,在技术性上都具备成为央行短端基准利率的条件;但是DR001目标作为基准利率更加具有政策指向性,而R001目标更具有市场代表性。在实践操作中,建议对所有机构(特别是除存款类金融机构外)一视同仁,平滑因市场分割导致DR与R分化,畅通利率传导。同时,更加关注短端(特别是隔夜)市场利率稳定,并逐步将短端(特别是隔夜)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最终如何选择应适时追踪央行后续政策取向以及市场接受程度为宜。如果央行基准利率选择特定期限业务利率模式,实证检验结果表明,7天逆回购利率能够较好引导短端市场(基准)利率以及相关期限货币市场利率。在实践操作中,可以参考欧元区央行的做法,暂不公布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多渠道引导金融机构通过识别7天逆回购利率与R007/DR007(或R001/DR001)之间的基差来判断货币当局政策立场变化,以此实现利率调控的意图,并适时考察上述过程中市场主体变化,择机论证有无将其逐步转向短端(隔夜)公开市场操作并将其作为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从而更好地符合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以及国际经验。另一方面,在向中长期利率的传导上,基于弹性分析以及SVAR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选定的短端市场基准利率对不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均能产生影响;但是随着期限的增加,利率传导效果呈现逐渐衰减趋势。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体系日益健全,各类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持续增强,短端利率向中长期利率传导效果已经明显提升,利率传导机制更加通畅高效。实证检验结果为市场化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第7章从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这一实际出发,重点聚焦信贷市场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构建。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已经正式宣布完全放开存贷款利率行政管制,但出于多方面考虑,作为过渡时期措施仍保留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体系双轨制的特征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变向通过行为协同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同时,由于资金来源的属性不同,银行内部资产仍采取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双轨并行的方式定价,市场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变化难以一致。这种利率双轨制的基础已经由此前的行政约束转变为当前的市场主体的惯性适应,并且对经济发展、乃至各类社会主体的融资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基于TVP-VAR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在这种隐性利率双轨制时期,短端利率向中长端利率传导效果不佳,向价格水平传导的效果也不够显着。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以贷款利率双轨合一为突破口,推动市场利率与贷款利率并轨,牵头推进以新的报价原则、新的报价行、新的期限品种、新的形成方式和新的报价频率为主要内容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其中最为显着的特点,在于将此前LPR锚定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锚定“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并多策并举推出配套措施,持续巩固和强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基准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健全央行的利率调控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机制以及快速稳健实施贷款利率并轨、乃至下阶段实现存款利率的并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8章在简要回顾中国利率调控机制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的隐性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一方面,遵循价格型调控操作主流模式,央行一直在持续推进利率走廊的建设。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持续政策指引以及不断完善,当前利率走廊正处于隐性建设阶段,且相关技术储备已初具雏形:隔夜“常备借贷便利”(SLF)被设计成为利率走廊上限;由于我国一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因此超额准备金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下限较为合适;而在我国尚未明确央行短端基准利率是选择市场基准利率目标还是特定期限操作业务利率的情况下,本着审慎原则,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和DR(R)目标都具备政策利率的技术准备。从上述假设变量构建的隐性利率走廊运行效果看,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和波动性均呈下降趋势,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效果初步显现。另一方面,从已经实施利率走廊的国家实践经验来看,利率走廊本质上应该是一种预期管理工具,因此需要央行与市场主体经历一个渐进式的自适应过程。着眼于建立健全我国未来的利率走廊调控机制,聚焦当前利率走廊运行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第一,应更加注重货币市场整体利率水平稳定。在重点关注存款类金融机构融资利率稳定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应当通过扩大一级交易商范围,将非银行机构纳入其中,或由其直接参与货币市场交易,以此统筹兼顾货币市场整体利率稳定。第二,扩大“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主体范围,并不断完善质押品制度,持续巩固“常备借贷便利”(SLF)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作用。第三,适时明确我国央行短端基准利率,并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及宣示,适当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调控,持续向市场传递央行政策意图。在条件成熟时,探索将政策利率期限由7天转向隔夜期限,以此更好地符合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以及调节货币市场隔夜利率的政策初衷。第四,逐步消化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通过货币政策当局以及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尽快完成这个渐进式自适应过程,最终完成由隐性建立到显性确立的过程。第9章为全文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在对全文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应切实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及前瞻性。其主要政策措施包括:根据宏观调控以及经济发展需要,逐步收敛过多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至1-2个;赋予中国人民银行更多的货币政策决策权,逐步提高利率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充分发挥预期效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策并举,切实提高央行与市场各类主体沟通效果,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以及前瞻引导能力。第二,持续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其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逐步收敛过多的货币政策工具,避免政策工具使用碎片化、操作短期化以及释放信号相悖等问题,更加注重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尽快明确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并适时推动货币政策框架相应以新的基准利率目标为核心开展相关操作;加强测算我国自然利率,并逐步探索切实符合我国实际的合理利率水平,以此根据产出缺口开展相关操作及调控;在继续广泛推进LPR应用贷款利率定价的同时,进一步培育以DR为代表的银行间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提高国债发行频率,以此加快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并不断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第三,着力增强配套措施建设。其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逐步消化此前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并将其降低至一个合理区间水平。同时,将使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工具的落脚点由此前的稳定市场流动性,转变为稳定货币市场利率;加快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强化市场定价机制建设;加快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严格规范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实施全口径预算约束管理;加强财政配套政策支持,优化国债发行期限结构,提高国债发行频率,着力增强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相对于既有研究绝大多数对央行短端基准利率选择模式不够全面、清晰、准确的实际,本文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全面、客观地阐述了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选择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目标或者特定期限业务利率两种模式有关问题,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推进了一步;第二,相对于既有研究绝大多数将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以及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独立研究而言,本文抓住央行短端基准利率这个共同逻辑起点,并以此为源点,将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二者进行有机统筹,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格局,对我国货币政策以数量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转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郝飞飞[2](2020)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文中指出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媒介,是中央银行为达成货币政策目标而实施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是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关键。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货币政策框架和政策工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信贷控制、窗口指导等常规政策工具无法满足危机应对和经济复苏,流动性支持工具、紧急注资国有化、量化宽松政策、零利率、负利率、前瞻性指引、逆转操作以及货币互换等创新型政策工具层出不穷,在流动性补充、危机应对和经济复苏中发挥了差异化的有效性。据此货币政策工具大致分为常规政策工具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主要包括此前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后者则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工具创新,旨在应对“零利率”约束下限的货币传导问题并推动金融中介的信贷释放。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欧元区都进行了重大的政策创新和工具匹配,流动性支持、零利率、量化宽松及结构性资产购买计划等都是两个货币当局的共同工具选择,在流动性危机应对和最后贷款人功能履行方面,美联储和欧央行都较好地发挥了创新政策工具的作用。但在经济复苏方面,美联储和欧央行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则呈现明显的分化。中国同样实施了重大的货币政策框架改革与创新,正逐步走向一个“多目标、多工具”的政策体系,货币发行从外汇占款主导到便利工具主导,多样化的便利工具在中国货币政策体系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需要重点考察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等环节的政策传导有效性。在以变量工具为代表的新型结构性政策工具有效性的考察中,便利工具的规模和利率在货币市场传导中发挥了差异化的功能。整体而言,便利工具更多是价格型政策工具,这对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导的货币政策体系转向带来实质性的支撑,即便利工具在货币市场的传导,特别是价格传导上基本是有效的,当然不同便利工具的量和价传导效应存在差异化。但是,在信贷市场传导中,在考虑表外信用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后,SHIBOR市场利率变化在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在考虑2016年后的金融监管强化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后,市场利率在信贷市场或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开始有所显现,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表现较为凸显,但房地产投资对市场利率变化、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等都不甚敏感。在便利工具成为货币发行主导力量后,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绩效有所弱化,数量型政策框架向价格型政策框架转型或是一个重大趋势,但是,存在中间目标工具空缺、传导机制不顺畅以及中央银行职能多样化等制约,未来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以及创新型政策工具匹配仍然任重道远。在走向“多目标、多工具”的政策框架过程中,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体系或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可有效缓释多目标工具匹配性和部分工具有效性的矛盾性。

唐常[3](2019)在《国库现金管理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财政呈现国库闲置资金规模高和债务存量高的双高并存的现象。这种局面折射出国库现金管理理念的缺失与国库系统的结构性矛盾。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确定三大领域的财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新《预算法》从国库会计、集中收付制度、财政专户、国库现金管理等方面做了相应规定,以及《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办法》的实施,标志着国库现金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启。在实践层面,当前的国库改革着眼于解决我国财政“双高”问题,体制机制的构建围绕国库最低现金持有量和最大化投资收益展开。并未关切国库现金管理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的冲击作用。在理论层面,现有理论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建立在独立于国库现金管理的假设基础之上,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传统理论无法解释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依赖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经验事实。在此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兼容性的国库现金管理系统,使其兼顾两类目标:一是安全支付基础之上的最低现金持有量和最大化投资收益;二是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库现金管理运作机制、核心绩效目标以及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渠道。其次,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国库现金管理对财政货币政策影响机制的探讨。根据国库现金运作的规律,本文主要探讨国库现金管理的两个阶段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即余额管理和国库资金的市场化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最后总结国外成功经验,提出构建我国兼容性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构建路径。本文将按照以下五个部分具体展开: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的理论基础和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旨在了解国库现金管理的共同特征与核心目标,以及国库现金管理在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中的角色。第二部分是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研究库底资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国库库底资金波动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论证熨平库底资金波动的必要性,进一步推出将库底资金稳定在最低持有规模不仅是国库现金管理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消除库底资金波动对财政货币政策的消极影响必然选择。因此,确定库底最低现金持有规模成为关键。本文分析总结了传统测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不足,提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国库现金持有量的测算方法。第三部分是第六章。旨在分析国库资金市场化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国库资金市场化是国库现金管理的高级阶段,主要目的是实现库底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维持库底目标余额,同时也是影响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方面。该部分首先分析国库资金市场的影响因素、基本模式以及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然后以商业银行存款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国库资金市场化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第四部分是第七章和第八章。综合国库现金管理的两类绩效目标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关系,借鉴国外国库运作的成功经验,提出构建兼容性现金管理系统的路径。该部分从国库现金管理体系的构建、目标协同、运作层面的协调和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四个环节构建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机制。基于以上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本文的主要发现有以下三点:第一,从财政受托责任视角看,国库现金管理首要职责实现安全支付,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国库现金的绩效目标,即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和最大化投资收益。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国库库底资金不仅存在大规模的闲置资金,同时呈现出剧烈的波动特征。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库底现金余额作为研究目标,在IS-LM框架下分析库底资金积累对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库底资金积累降低了自主消费需求,导致产量的下降。同时减少了货币供给量和削弱了财政政策效果。本文进一步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和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库底资金的增加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库底资金的增加对货币政策产生负向冲击作用。针对国库库底资金的财政效应,由于财政政策受到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本文并没有使用VAR模型来分析库底资金的财政效应,而是基于我国GDP核算方法研究库底资金与财政赤字的关系。分析发现,库底资金的波动对冲了部分财政赤字,从而使得名义产出要高于实际产出。基于研究结论,给我们的政策启示是国库现金管理下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的首要任务是要熨平库底资金波动,使国库对财政货币政策的角色从“蓄水池”转向“渠道”角色。而这与国库现金管理追求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是一致的,因此,对库底余额实施目标余额管理制度将有助于兼容性的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构建。第二,目标余额管理制度旨在熨平库底资金波动,将库底资金维持在最低的水平,因而如何确定国库库底最低现金余额成为构建兼容性国库管理系统的关键。传统文献主要基于Baumol模型和Miller-Orr模型两类经典模型或者相关扩展模型测算最低现金持有规模。经典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基于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最优化问题。但是经典模型存在假设过于理想化和适用性较窄的缺点,如经典模型中机会成本往往选择有价证券作为替代,忽视了我国只有商业银行定存一种模式的现实情况,因而测算结果的实际意义受到质疑。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提出适合我国当前情况的测算方法,即使用风险价值(VaR)方法来测定库底资金最低规模。本章旨在提出一个方法论,为国库管理者确定目标余额管理的核心指标提供参考。第三,在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基础之上,国库资金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维持库底目标余额以及实现国库资金的绩效目标。本文在CC-LM框架下对国库资金市场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库资金商业银行存款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库资金商业银行存款通过准备金作用于央行资产负债表,从而导致基础货币供给下降;但是对准货币正向冲击较大,导致广义货币供给增加。同时,国库资金商业银行存款对财政支出和产出影响不明显,但是对利率形成负向冲击作用,使得利率水平降低。国库资金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因此,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关键是在流动性管理和利率管理两方面加强协调配合,使国库一方面扮演“渠道”角色,另一方面可通过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调节器”作用。

龙小燕[4](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杨斌[5](2019)在《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货币金融领域出现中国特有的货币现象。在市场总体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银行间市场出现“钱荒”和“资产荒”,而中小企业较难申请到贷款,通过民间借贷资金成本又很高,金融市场“量宽价高”问题突出,反映了金融创新和“金融脱媒”加速背景下,货币内生属性增强,数量型调控难度加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难以兼得,有必要构建利率走廊调控框架,实现价格稳定。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货币供给内生于实际经济活动,利率则外生地由中央银行设定的政策目标利率决定,早已“预言”了利率走廊调控的必然性。马克思货币理论对利率由两大资本家阶级分割社会平均利润率决定的论述对利率走廊调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启示意义在于,中央银行可以综合运用利率走廊调控和宏观审慎政策控制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使银行业取得社会平均利润率,有助于让金融回归本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因此构建利率走廊调控必须坚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银行从最早的直接信贷控制转变到当前间接货币总量调控,还初步尝试构建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由于当前货币政策目标过多,缺乏对价格的有效调控,无法平抑市场利率波动,利率走廊的可信度和中央银行的信誉度受到挑战,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我国微观货币创造机制,发现在我国经济金融领域中货币的内生属性和利率的外生属性都有增强的趋势,数量调控难度加大,价格调控可能性提高。英美两国货币政策发展史的路径差异表明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与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向稳态增长逼近,利率走廊调控建设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利率走廊调控建设,克服数量型调控框架固有缺陷,实现向价格型调控框架转型。发达国家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建立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基础条件:具有基准性的政策目标利率,合理设定的走廊宽度,能与价格型调控相配合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具有流动性管理功能的准备金制度。在人民银行推动下,持续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初步具备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基础条件,但价格型调控框架的完全建立也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特别是经济和金融结构扭曲,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梗阻”,对利率走廊调控建设构成挑战。为完善我国价格型调控框架,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通胀目标制具有规则性和透明性,能够加强中央银行与公众沟通,有利于形成和引导公众预期,因此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首要的是要实行通胀目标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具有市场性、基础性和主导性,利率走廊调控要以SHIBOR作为基准利率,以有效引导市场利率走向。利率走廊宽度通过改变机会成本改变商业银行的微观行为,因此最优利率走廊宽度的设定要充分考虑调控成本、央行容忍度和外生冲击类型。在我国转轨经济特征背景下,人民银行具有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重目标,利率走廊还需要余额准备金制度相配合才能实现最终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一要增强利益诱导的有效性。强化SHIBOR的基准性;完善合格担保品框架,提高融资可得性并;改变准备金制度的期间平均考核方式,实行自愿准备金制度。二要强化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构建通胀目标制+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和货币政策透明度。三要健全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构建有效的微观市场主体行为,还应提高分析预测能力应对货币政策时滞问题。

简兵[6](2019)在《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调控框架和传导机制,构建目标利率和利率走廊机制,推动货币政策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创设常备借贷便利,2015年尝试将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打造为利率走廊上限,并从2016年2月起将每周两次的常规公开市场操作扩展至每日常态化操作,在完善利率走廊机制和公开市场操作、实现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每个季度推出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利率走廊的表述开始时是“探索构建利率走廊机制”,到后来改变为“完善利率走廊机制”,2018年第四季度正式提出“利率走廊初步建立”。利率走廊机制建设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实现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的关键步骤。在此背景下,总结我国利率走廊机制建设的经验,探讨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走廊调控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利率走廊调控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利率走廊机制建设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探讨了均衡利率的确定、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选择和利率走廊的宽度调节等问题,并对利率走廊调控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利率走廊机制的政策建议。论文除导论外,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章:利率走廊调控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从利率走廊释义开始,介绍了利率走廊的三种模式,即有中间目标利率的利率走廊系统、“地板”系统和“天花板”系统,阐述了常备便利及其类型,论述了利率走廊调控相关的泰勒规则和预期管理理论。第二章: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利率走廊机制的运行条件基本具备,体现在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商业银行市场主体地位充分确立,金融监管能力显着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利率走廊调控的重要经验,对称性利率走廊和与数量型政策工具密切配合是当前我国利率走廊机制的两个特点。第三章:利率走廊模式下的均衡利率与最优上限。在设定中央银行操作情景的基础上,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开始,建立利率走廊模式下局部均衡的利率模型和最优走廊上限利率模型,阐述了对称式宽走廊、对称式窄走廊、“地板”系统、宽度变窄的利率走廊系统等不同利率走廊模式及相关国家的选择。第四章:基于新凯恩斯模型的利率走廊宽度调节。基于Gertler和Kiyotaki(2011)的模型,引入了银行间市场的异质摩擦和利率走廊这两个因素,构建包含家庭部门、银行部门、中间产品生产商、资本品生产商、最终产品生产商和中央银行六个代表性部门的扩展新凯恩斯模型,并对新凯恩斯模型进行稳态分析,论述了利率走廊宽度调节的政策效应。第五章: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效果的实证分析。建立市场利率Shibor和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DR007)的协整方程,研究了二者对政策利率的依存程度,发现DR007更适合作为利率走廊的目标利率。利用一个包含均值方程的EGARCH模型分析了政策操作对DR007和Shibor的影响,研究发现:隔夜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上调会引导市场利率上行,市场短期利率波动加剧,而7天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上调虽会同样引导利率上行,但有助于减少7天期银行间抵押回购利率,中央银行利率走廊调控对控制短期市场利率波动比较有效。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主要结论有: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利率走廊机制建设的主要经验,政策转型过程中要同时重视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中央银行科学设定走廊的宽度十分重要,利率走廊宽度具备政策工具的作用,扩大常备借贷便利抵押品范围应注意风险防范。对我国完善利率走廊机制的建议:尽快确立我国的政策利率锚,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强化行业自律和风险防范,稳步深化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研究展望包括拓展利率走廊宽度的研究、进一步拓展新凯恩斯模型、我国利率走廊的精准调控。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对我国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总结,加强央行沟通,先试点、再推广,逐步建立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率走廊机制”是我国探索和建立利率走廊机制的重要经验。二是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走廊调控的一个简化情景模式基础上,借助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了二者对于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推导出均衡利率确定和最优上限利率公式。三是构建了一个扩展的新凯恩斯模型,对我国利率走廊调控地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和利率波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利率走廊宽度调节的一般均衡模型假定法定准备率为零,没有考虑我国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差别准备率要求,没有对我国货币供应有巨大影响的国外部门进行分析,构建的实证模型没有完全反映利率变化非线性的本质特征,未回答要不要设中期利率走廊的问题。

杨明艳[7](2018)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对市场影响巨大且深远。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了解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变化的逻辑、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对于金融市场政策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对象为银行体系流动性,即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和调节,作用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狭义宏观经济流动性。研究内容包括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研究的逻辑框架构建、各影响因素的特点及现状分析、市场变化新趋势分析等。本文研究认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外汇占款、政府存款、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发行等。其中,存款准备金平均考核法的变革、外汇占款趋势性增长的结束、国库现金制度发展和公开市场创新工具使用等是关键点。在当今全球经济金融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全球流动性传导、私人部门资金占比提升、同时金融同业业务发展迅速、电子支付技术发展和普及等新趋势,这些趋势使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面临新挑战。本文建议,中央银行应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管理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加强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管控的主动性,在货币政策预期管理、金融机构行为研究、新经济的学习与接纳、以及精细化的货币工具操作等方面进行强化。

董德志[8](2014)在《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而言,货币政策主要针对领域在于实体经济,其通过对货币量的调控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总产出,形成了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运行的直接传导过程,因此在传统经验中,货币政策的变化并不必要与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建立关联。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放松金融管制,全球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通过其变化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改变金融资产市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从而将货币政策意图传递下去。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资产价格之间的相互反馈作用引发了经济学者的关注,特别从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美国金融海啸(2008)以及欧洲债务危机(2012)的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金融市场的波动甚至要远远超过同期实体经济的波动,前者的波动导致了大量金融资产失去流动性,金融机构纷纷被要求减计资产,资产流动性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又阻碍了政府挽救危机的努力,客观恶化了实体经济运行。对于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学界所关注的问题,第一焦点集中于研究货币政策对于资产价格波动是否应做出反应以及应该如何做出反应。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论证的另一个层面内容是:货币政策变化会对资产价格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应该如何改进这种影响,以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本文即从该角度出发,论述研究在中国金融开放过程中货币政策对于各类金融资产(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价格所产生的影响。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论证在实践层面需要回答两个问题:1、金融资产价格是否能对货币政策变化进行反馈,即金融资产价格能否有效的传导货币政策意图;2、金融资产价格对于货币政策变化的反馈有效性是具有一定条件的,这些条件在一个经济体内是否存在或成熟以及如何改善。本文系统研究了2002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变化对于金融市场各类资产价格的冲击影响,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剖析了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程度与作用。通过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变化对股票市场、货币市场以及长期债券市场的作用分析,得出了如下一些基本结论:1、货币政策的变化主要通过流动性因素影响各类金融资产价格,而流动性的影响则受到金融开放程度的制约;2、各层次的流动性对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3、我国利率政策与股票市场变化虽然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在短期内效应并不明显,而利率政策对于债券市场的影响则不同;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以及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对于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相对薄弱;5、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程度并不敏感,这与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在上述分析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强化两者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政策建议:1、积极加快利率市场化建设;2、强化货币政策的透明性;3、加强汇率市场化建设,摆脱非均衡汇率水平对于流动性调控的干扰;4、进一步丰富金融品种,形成金融资产之间的强替代关系;5、构建快捷高效的金融市场互联。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导论,着重阐述了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主要侧重于对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进行相关理论文献的综述归纳。本章首先从宏观金融理论角度阐述了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相关理论,进而从微观金融定价理论分析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决定因素,最终确定出金融资产价格决定框架中的货币政策因素。第三章论述了货币政策对于金融资产价格决定的一般性传导渠道与逻辑,两者之间沟通的主要桥梁为流动性。在此基础上,本章针对不同的金融资产价格进行流动性层次的剥离,分离出影响股票市场、货币市场以及长期债券市场不同层次的流动性因素。第四章则论述了在金融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对于金融资产价格冲击的作用程度,从理论上以三元悖论为基础,分析了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价格作用被扭曲的可能,同时还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了我国在金融开放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于资产价格的不同影响。第五章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了最近十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变化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分别以利率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历次政策变化对于股指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意义。第六章则以货币市场、长期债券市场为出发点,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变化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冲击与影响,并定量化阐述了了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之间的长短期逻辑传导与影响程度。第七章内容侧重于从制度建设角度出发,首先针对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在不同开放条件下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的重要因素,最后以各类因素为出发点,对于强化我国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黑雪玲[9](2012)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VAR模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管理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开始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以及市场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产生了相当积极而有效的作用。近几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出现较大的非正常波动。如何有效的管理和调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水平,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变得十分重要。首先,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机理,指出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的传导途径。其次,本文围绕近年来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发展现状和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展开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利用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的资料数据,建立了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论证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所产生的长短期影响等。并得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与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存在长期的影响关系,与商业银行的贷存比这一流动性指标的影响表现为短期的动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关系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最后,本文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之上,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本身的不足、货币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传导过程中的阻碍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趋于合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孙超[10](2011)在《1935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改革》文中研究指明1935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改革是对联储体系结构及其权力的重大调整,在联储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策划,按照劳克林·柯里的改革理念构思,在马里纳·艾克尔斯的主持下完成的。这次改革最终将联储体系打造成了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并使其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成为促进美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对改革前联储体系的基本特征、联储改革思想及改革计划的确立、改革法案在国会的辩论、推动改革的力量以及改革的结果与意义,作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探讨。根据1913年《联邦储备法》建立的联储体系存在诸多弊端。联储委员会虽然在法律上是12家联储银行的监管者,但它实际上既没有独立的地位,也没有足够的权力履行这种监督职能。相比之下,联储银行倒是随着业务的扩展而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掌握了货币政策的控制权。不仅如此,联储决策者们在货币政策指导思想上仍然囿于一孔之见,坚持早已脱离美国金融实际的真实票据理论。这样一来,体系内部的权力分散与冲突,加之指导思想的失误,致使联储在1920年代后期误判了经济形势,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萧条。在这种紧急状态下,联储决策者们仍然未能醒悟,没有采取适当措施救经济于水火之中。显然,当时的联储体系还无法也没有扮演一家中央银行的角色。在经济大萧条中临危受命的罗斯福总统宣布实施“新政”,希望能挽狂澜于既倒。然而,“百日新政”的种种措施并未能有效地刺激经济复苏。到1934年,包括罗斯福本人在内的新政改革派们开始调整思路,逐渐转向以打击垄断来推动公平,以更大规模的赤字开支来援助失业者和众多贫民。与这种改革思路的调整相适应,罗斯福政府决定对联储体系进行改革。这既是打击东部大银行家垄断货币体系的举措,也是为政府扩大财政开支做融资方面的准备。在行政当局的安排下,来自西部的银行家艾克尔斯出任联储长官,成为联储改革的主要负责人。艾克尔斯在制定联储改革方案的过程中得到了货币经济学家柯里的帮助。二人对依靠赤字财政走出经济困境和美国在货币管理体系上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共同的见解。柯里在对1920年代后期美国的货币政策加以研究后,认定联储体系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引发萧条的主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货币管理理论。在这套理论的基础之上,柯里为联储体系改革制定了详细的改革计划,试图将货币管理权集中于联储委员会之手,通过公开市场等货币工具进行货币管理,使联储有能力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货币政策。以柯里改革计划为蓝本的柯里-艾克尔斯备忘录汇聚了两人有关联储改革的主要思想,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支持。行政当局乃根据这份备忘录制定出联储改革法案,提交国会审议。法案在众议院得到了代表西部大银行、中小银行家以及中西部农场主的国会议员的认可,很快获得通过。然而,代表东部尤其是纽约地区大银行利益的以卡特·格拉斯为首的参议院保守派,则对联储改革法案百般阻挠,并进行了修正。在艾克尔斯领导的改革派的不懈努力之下,联储改革法案终于在保留柯里和艾克尔斯改革思想基本内容的情况下获得国会批准,成为《1935年银行法》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银行法》将货币管理的绝大部分权力赋予了新成立的联储理事会。原来处于半自治地位的联储银行则失去了过去这种独立性,必须服从联储理事会的决定与监管。改革后的联储体系理所当然地放弃了真实票据理论,在对经济形势评估的基础之上制定灵活的货币政策,以维护经济的稳定,并做好了在经济危机发生时充当最后贷款人的准备。于是,联储体系终于有权力和手段履行中央银行的基本功能,从而成了一家名副其实的中央银行。正是由于联储体系在1935年改革后通过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的能力不断加强,行政当局才开始意识到与之合作的重要性,并在合作中使联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变成了政府推行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

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及改革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及改革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构建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需要进一步完善
        1.1.2 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处于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的转型
        1.1.3 中国需要构建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
    1.2 研究目的
        1.2.1 中国如何构建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
        1.2.2 中国如何构建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结构安排
        1.4.1 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
    2.1 有关货币政策框架的研究
        2.1.1 货币政策框架有关概念的厘清
        2.1.2 价格型调控与数量型调控
        2.1.3 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
    2.2. 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
        2.2.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2.2 中央银行利率调控理论
    2.3 有关全球货币政策框架演进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研究
        2.3.1 全球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
        2.3.2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2.3.3 基准收益率曲线
        2.3.4 利率传导机制
        2.3.5 金融机构市场化定价机制建设
        2.3.6 短端基准利率的选择
        2.3.7 利率调控的具体操作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构建的国际实践
    3.1 美国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3.1.1 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3.1.2 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3.1.3 美国利率调控机制
    3.2 德国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3.2.1 德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3.2.2 联邦德国及欧元区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3.2.3 欧元区利率调控机制
    3.3 印度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3.3.1 印度利率市场化进程
        3.3.2 印度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3.3.3 印度利率调控机制
    3.4 土耳其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的演进
        3.4.1 土耳其利率市场化进程
        3.4.2 土耳其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3.4.3 土耳其利率调控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市场化利率形成及调控机制构建的国际经验
    4.1 货币政策决策及操作日臻成熟
        4.1.1 货币政策决策机制日益科学完善
        4.1.2 操作目标向短端利率收敛
        4.1.3 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走廊成为最主要的政策工具
    4.2 货币政策传导通达有效
        4.2.1 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保障
        4.2.2 货币市场短端基准利率遴选标准变化显着
    4.3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日趋成熟
        4.3.1 利率走廊上限选择有抵押的政策利率且为匿名制申请
        4.3.2 利率走廊下限选择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相关
        4.3.3 政策利率遴选培育及其关键重要
        4.3.4 利率走廊形态因经济变化而各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选择
    5.1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5.1.1 基准利率含义及分类
        5.1.2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选择偏好
    5.2 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类型选择:基于特定期限业务利率
        5.2.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超额准备金利率
        5.2.2 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5.2.3 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5.2.4 创新性流动管理工具利率
    5.3 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类型选择:基于货币市场利率目标
        5.3.1 基于实际交易的回购利率
        5.3.2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5.4 货币市场利率目标作为基准利率的期限选择
        5.4.1 隔夜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理论及其实践
        5.4.2 隔夜利率作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价格调控模式下的利率传导实证分析
    6.1 中国央行短端基准利率选择实证分析
        6.1.1 货币市场利率目标作为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
        6.1.2 央行特定期限业务操作利率作为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6.2 短端基准利率向债券市场利率传导的实证分析
        6.2.1 基于回归模型Beta值分析
        6.2.2 基于S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信贷市场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构建
    7.1 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7.1.1 存贷款利率管制的逐步放开
        7.1.2 隐性利率双轨制及其表现形式
    7.2 隐性利率双轨制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7.2.1 变量选取及说明
        7.2.2 平稳性检验
        7.2.3 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7.2.4 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7.3 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并轨
        7.3.1“贷款基础利率”(LPR)及其改革的主要内容
        7.3.2“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有助于推动贷款利率的“双轨合一”
        7.3.3 配套措施持续巩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功能和作用
        7.3.4“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完善成效显着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
    8.1 货币调控方式的转型
        8.1.1 利率调控机制的演进历程
        8.1.2 向货币价格调控转型的必要性
        8.1.3 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转型面临挑战
    8.2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机制的构建
        8.2.1 利率走廊的作用机理
        8.2.2 隐性利率走廊的构成要素假设
        8.2.3 隐性利率走廊的运行
    8.3 建立健全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机制
        8.3.1 统筹兼顾存款类金融机构和货币市场的整体稳定性
        8.3.2 扩大“常备借贷便利”(SLF)的使用范围及完善质押品制度
        8.3.3 适时明确中央银行短端基准利率以此锚定并引导预期
        8.3.4 逐步消化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8.3.5 规避监管叠加对利率走廊可信度的冲击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切实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以及前瞻性
        9.2.2 持续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
        9.2.3 着力增强配套措施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框架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货币政策框架与政策工具:基于文献的梳理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相关理论
        一、货币政策框架及其内涵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演变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间目标的关联
        四、政策规则与操作框架匹配
        五、货币政策框架及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货币理论(MMT)及其工具体系
        一、MMT内涵及发展
        二、MMT的政策框架及运行机制
        三、MMT及其工具的局限性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文献综述
        一、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二、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章 货币政策工具:类别、功能与局限
    第一节 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功能与局限
        一、存款准备金
        二、再贴现工具
        三、公开市场业务
    第二节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功能与局限性
        一、非常规货币政策概述
        二、量化宽松
        三、前瞻性指引
        四、负利率
        五、扭曲操作
        六、货币互换
    第三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内涵与运作机制
        二、主要特点和不足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关系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一、货币政策工具创设与有效性提升
        二、多样化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及有效性的提升
        三、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框架有效性的再认识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多元化货币政策工具应用
    第一节 危机爆发与常规政策应对
        一、次贷问题演变为次贷危机
        二、危机早期的常规货币工具运用
    第二节 系统性危机与流动性支持工具创新
        一、次贷危机升级为系统性危机
        二、流动性支持工具的创新与运用
        三、小结:流动性创新工具的有效性
    第三节 危机应对、国有化与量化宽松
        一、系统重要性机构救助:担保、注资与国有化
        二、量化宽松政策:流动性提供与资产负债表修复
        三、小结:量化宽松和扭转操作的有效性
    第四节 新型政策工具有效性与货币政策正常化
        一、非常规工具取得较大成功
        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
    第五节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重启
第五章 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与多元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欧元区的分析
    第一节 欧央行传统政策框架
        一、欧元区传统货币政策框架
        二、物价稳定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节 系统性危机下的货币工具应用
        一、系统性危机下的经济表现
        二、危机下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三、金融危机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第三节 主权债务危机与货币政策应对
        一、希腊引爆主权债务危机
        二、欧债危机、利率目标与结构性货币工具运用
        三、债务危机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第四节 通货紧缩与多元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一、负利率政策
        二、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
        三、资产购买计划
        四、欧元区前瞻性指引
        五、通货紧缩应对工具的有效性评价
        六、不确定的未来与量化宽松政策的重启
第六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货币市场传导及实体经济传导的有效性分析
    第一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分析
        一、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有效性
        二、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政策意图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验证的两个环节
    第二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实证设计
        一、研究设计
        二、数据描述
        三、变量定义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SHIBOR的影响
        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质押式回购利率的影响
        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的综合分析
    第四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初步探索
        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实体经济传导中的理论设计
        二、市场利率、融资溢价与政策传导:违背理论
        三、分阶段后的传导机制:结果改善
        四、基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考察:特殊的变化
    第五节 简单结论
第七章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提升:从数量型到价格型的转型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的基本历程
        一、国家银行到中央银行的过渡阶段
        二、中央银行制度建设阶段
        三、中央银行制度调整完善期
    第二节 以货币供应量为核心中间目标的政策有效性评价
        一、信贷调控、广义货币与经济增长
        二、广义货币与物价稳定
        三、汇率改革、外汇占款与货币供应
    第三节 以基准利率为核心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升的难题
        一、职能定位:价格型政策难以全面替代数量型政策
        二、中间目标:价格型核心工具的空缺
        三、传导机制的考察:缺乏基础利率
        四、职能权衡: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
    第四节 货币政策框架改革:完善多目标与多工具政策体系
        一、构建多目标与多工具政策体系
        二、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三、重点推进数量型框架向价格型框架转型
        四、着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全文总结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国库现金管理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国库现金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基于财政受托责任框架的分析
    2.2 国库现金管理的原则、目标与功能架构
    2.3 国库管理模式与政策协调
    2.4 国库现金管理与传统政策协调的关系
第3章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变迁与现状
    3.1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变迁
    3.2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模式与现状
    3.3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面临的问题
第4章 国库库底资金波动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4.1 国库库底资金对财政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国库库底资金的货币政策效应
    4.3 国库库底资金的财政政策效应
第5章 熨平库底资金波动的目标余额确定
    5.1 熨平库底资金波动与目标余额管理
    5.2 国库最低目标余额确定的模型选择
    5.3 国库最低现金持有量的测算——以我国中央国库为例
第6章 国库资金市场化运作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6.1 国库资金市场化运作的内涵与模式
    6.2 国库资金市场化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
    6.3 实证分析
第7章 国库现金管理与政策协调的国际经验
    7.1 选择“美国和英国”的理由:典型性分析
    7.2 美国的实践经验
    7.3 英国的实践经验
    7.4 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8章 构建兼容性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路径
    8.1 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
    8.2 构建标准TSA机制
    8.3 提高国库现金流预测能力
    8.4 国库现金管理运作层面的协调
    8.5 财政部门与央行之间的权责划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利率走廊调控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二、数量型调控框架与价格型调控框架
        三、利率走廊调控
    第二节 西方利率走廊调控相关理论基础
        一、早期价格型调控下的真实票据理论与银行贴现率理论
        二、数量型调控下的货币数量论与外生货币供给理论
        三、现代价格型调控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货币理论对中国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指导意义
        一、构建利率走廊调控必须坚持马克思货币理论的指导地位
        二、马克思货币理论及其对利率走廊作用机制的分析
        三、银行业利润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发展与转型
    第一节 早期货币政策实践:信贷规模控制
        一、中国货币政策的产生
        二、信贷规模控制
        三、直接调控为间接调控创造条件
    第二节 当前货币政策实践:间接数量调控
        一、1998 年至今的间接货币总量调控
        二、为应对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
        三、间接数量调控的特点
    第三节 数量调控向价格调控转型
        一、数量调控的局限性——转型必要性分析
        二、数量调控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转型必然性分析
        三、数量调控下利率决定的外生性——价格调控的可能性分析
第三章 中国构建利率走廊调控的现实条件与障碍因素
    第一节 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为实施利率走廊调控奠定基础条件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二、汇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三、利率传导机制日益顺畅
    第二节 央行利率调控体系向有利于价格型调控框架转变
        一、央行流动性调节与预期管理能力提高
        二、创新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三、建立健全合格担保品框架
    第三节 实施利率走廊调控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构建面向价格型调控的框架还不完善
        二、中央银行调控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三、经济金融领域存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对转型构成挑战
第四章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英国和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对比分析
        一、英国与美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历史路径
        二、数量调控还是价格调控-基于Poole模型的分析
        三、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框架选择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现代价格型调控模式:利率走廊调控
        一、欧洲中央银行
        二、加拿大银行
        三、美国联邦储备银行
    第三节 国际利率走廊调控经验借鉴
        一、合理设定准备金制度
        二、创设常备借贷与存款便利工具
        三、协调公开市场操作
        四、具备市场性、基准性和可控性的目标利率
第五章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目标模式构建
    第一节 实施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
        一、建立通胀目标制
        二、兼顾金融稳定目标
    第二节 基准利率与政策目标利率的选择
        一、选择SHIBOR作为基准政策利率
        二、以常备借贷便利为上限,合理确定利率走廊宽度
    第三节 实行余额准备金制度
        一、准备金制度的争议
        二、模型建立
        三、参数校准
        四、模型分析
        五、结论
第六章 构建中国利率走廊调控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增强利益诱导的有效性
        一、增强SHIBOR的基准性
        二、降低常备借贷便利准入门槛,提升商业银行的融资可得性
        三、余额准备金制度下是期间平均还是自愿准备?
    第二节 强化中央银行的预期引导
        一、构建通胀目标制+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框架
        二、提升央行独立性的具体对策
        三、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第三节 健全顺畅的货币政策传导
        一、加强金融市场建设
        二、构建有效的微观市场主体行为
        三、应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时滞问题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利率走廊及其相关概念
        一、利率走廊释义
        二、几种基本的利率走廊模式
        三、常备便利及其类型
    第二节 利率走廊调控的相关理论
        一、泰勒规则
        二、预期管理理论
第二章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节 利率走廊机制的运行条件
        一、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
        二、商业银行市场主体地位的充分确立
        三、金融监管能力显着增强
        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
    第二节 利率走廊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一、加强政策沟通
        二、先试点、再推广的探索模式
        三、当前利率走廊机制的特点
第三章 利率走廊模式下的均衡利率与最优上限
    第一节 利率走廊模式下的均衡利率确定模型
        一、中央银行操作情景假设
        二、银行间市场均衡利率的确定
    第二节 对称利率走廊的最优上限
    第三节 利率走廊模式及其选择
        一、对称式宽走廊
        二、对称式窄走廊
        三、“地板”系统
        四、宽度变窄的利率走廊系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新凯恩斯模型的利率走廊宽度调节
    第一节 包含利率走廊的新凯恩斯模型
        一、家庭部门
        二、银行部门
        三、中间产品生产商
        四、资本品生产商
        五、最终产品厂商
        六、中央银行
        七、加总与市场出清
    第二节 新凯恩斯模型的稳态分析
    第三节 利率走廊宽度调节的效应分析
        一、利率走廊的不对称加宽
        二、利率走廊的对称扩展
        三、利率走廊对称收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利率走廊调控效果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利率走廊调控对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
        一、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取
        二、模型设定
        三、协整分析
    第二节 利率走廊调控对利率波动性的影响
        一、变量设定及数据说明
        二、实证模型
        三、对相关变量均值方程的ARCH检验
        四、EGARCH模型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和分析思路
    第三节 流动性有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一、流动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二、宏观经济中关于流动性的定义
        三、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研究现状
第二章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研究框架构建
    第一节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研究逻辑
        一、宏观流动性传导路径
        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需求
        三、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供给
    第二节 基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因素推导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概况及重要科目
        二、影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因素推导
    第三节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度量和分解
        一、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均衡与商业银行准备金
        二、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数量五因素模型
        三、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分解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法定存款准备金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一、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历史变迁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数量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三、存款准备金平均考核法的变革
    第二节 外汇占款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一、外汇占款形成及历史回顾
        二、外汇占款对流动性的影响
        三、外汇占款变化趋势
    第三节 财政收支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一、中央国库制度与财政收支
        二、财政收支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三、财政收支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趋势
    第四节 公开市场操作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一、公开市场操作历史沿革
        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主要工具
        三、公开市场操作与银行间流动性
        四、公开市场操作的变化趋势
    第五节 其他影响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变化趋势分析及其对流动性管理的挑战
    第一节 全球流动性传导
    第二节 私人部门资金占比提升与同业业务发展
    第三节 电子支付日益增加
    第四节 新趋势对我国央行流动性管理的挑战分析
        一、新趋势对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带来挑战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应对措施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
        二、加强金融机构行为研究
        三、加强新经济的学习和接纳
        四、实施更加精细化的货币工具操作
参考文献
致谢

(8)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关系的相关研究理论成果
    第三节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逻辑思路与结构框架
    第五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的相关理论综述
    第二节 现实中货币政策和金融资产价格之间的联动性
        一、金融海啸中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
        二、中国人民银行观测金融市场的新指标—社会融资总量
    第三节 金融资产定价的微观金融理论综述
        一、权益类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理论综述
        二、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分析
        三、利率期限结构决定理论综述
        四、金融资产定价中的货币政策因素
第三章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桥梁—流动性
    第一节 货币政策对于流动性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驱动因素
        一、流动性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二、流动性对于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
        三、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变化的传导
    第三节 货币市场金融资产价格的决定
        一、货币政策的变化直接调整基础货币
        二、基础货币流动性变化的逻辑渠道
    第四节 资本市场金融资产价格的决定
        一、货币政策变化间接影响广义流动性
        二、广义流动性派生的逻辑与渠道
    第五节 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决定中的货币政策因素
        一、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驱动因素
        二、金融资产价格与货币流动性之间的关联性
第四章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经济开放与金融开放
        一、金融市场开放的步骤与条件
        二、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考察
    第二节 开放金融体系中的“三元悖论”
        一、“三元悖论”理论发展综述
        二、“三元悖论”背景下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的异化特征
        三、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异化关系的案例考察
        一、2003-2004年期间货币政策变化对于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显着
        二、2006-2007年期间货币政策变化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效应一般
    第四节 金融开放的主要特征—资本自由流动
        一、我国资本流动现状
        二、外汇占款的形成与分类
        三、影响我国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
    第五节 开放条件下外汇占款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
第五章 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货币政策对于股票市场影响的理论
    第二节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股票价格影响并不显着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股指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对股指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三节 利率政策与股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一、利率政策变化对股指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利率政策与股指变化长期协整,短期弱相关
第六章 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响的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节 利率政策与我国债券市场的关系
        一、利率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响的相关理论
        二、短期利率受利率政策的影响相对显着
        三、利率政策对长期利率的影响相对较弱
    第三节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与我国债券市场的关系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债券市场影响的相关理论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于短期利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R)对长期利率(10YTB)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公开市场操作与我国债券市场的相关性分析
        一、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曲线的传导效应
        二、公开市场操作对长短期利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分析总结
第七章 政策与建议
    第一节 影响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因素
    第二节 强化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变化有效传导的政策建议
附注计算表
    附表1 7天回购利率的方差分解
    附表2 1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方差分解
    附表3 月度货币净投放与7天回购利率月度平均
参考文献
后记

(9)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VAR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本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1.4.1 本文结构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理论基础
    2.1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相关理论
        2.1.1 西方货币政策理论关于公开市场业务的理论观点
        2.1.2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体系
        2.1.3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2.1.4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利率的影响
        2.1.5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传导途径
    2.2 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相关理论
        2.2.1 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
        2.2.2 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2.2.3 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衡量指标
    2.3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影响银行流动性的机理分析
        2.3.1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通过银行的准备金对流动性产生影响
        2.3.2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通过货币市场利率对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
        2.3.3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
第三章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现状分析
        3.1.1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本概况
        3.1.2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3.2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分析
        3.2.1 金融机构贷存比持续走低,存贷差逐年扩大
        3.2.2 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逐年下降
        3.2.3 贷款期限结构呈长期化趋势
第四章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计量方法和模型
        4.1.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4.1.2 格兰杰因果检验
        4.1.3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的相关分析方法
    4.2 研究变量的数据描述
        4.2.1 变量的选取
        4.2.2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4.3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效果分析
        4.3.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4.3.2 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检验
        4.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4.3.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检验
        4.3.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4.4 结果分析
第五章 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促进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政策建议
    5.1 推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5.1.1 选择多元化的操作目标
        5.1.2 改进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工具和操作形式
    5.2 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5.2.1 加快国债市场的发展
        5.2.2 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
    5.3 减少公开市场业务对银行流动性的传导时滞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0)1935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分析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观点
第一章 1935 年改革前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一 《联邦储备法》的诞生及美联储的组建
        (一) 弊端丛生的国民银行体系与银行改革运动
        (二) 1907 年金融危机与联邦储备体系的诞生
    二 初创时期联邦储备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 联储委员会与联储银行之间权力的相互制衡
        (二) 联储委员会的从属地位与权力失控
        (三) 联储委员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
    三 1920 年代联储体系内部权力纷争与经济萧条的爆发
        (一) 新旧货币管理思想的碰撞
        (二) 联储委员会权力衰微与纽约联储银行的坐大
        (三) 联储体系内的政策分歧与金融危机的爆发
    四 联储体系应对萧条的货币政策与联储的初步改造
        (一) 1929-1931 年联储应对经济萧条的货币政策
        (二) 胡佛政府的改革措施与1933 年银行倒闭潮
第二章 罗斯福“新政”思想及其联储改革计划
    一 罗斯福“百日新政”与改革思路的转变
        (一) 罗斯福的经济改革思想与“百日新政”
        (二) 改革的受挫与罗斯福新政思想的转变
        (三) 青年智囊团的成立
    二 劳克林·柯里的货币经济学思想与联储改革计划的提出
        (一) 柯里的学术渊源
        (二) 柯里对联邦储备体系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的分析与批判
        (三) 柯里的货币供给理论
    三 柯里进入青年智囊团及其对联储改革的思考
        (一) 柯里与青年智囊团
        (二) 柯里的联储改革计划
第三章 柯里—艾克尔斯备忘录与行政当局联储改革计划的出台
    一 马里纳·艾克尔斯与联储改革
        (一) 罗斯福行政当局的联储改革目标
        (二) 艾克尔斯其人及其经济思想
        (三) 艾克尔斯进入罗斯福政府与联储改革
    二 柯里—艾克尔斯备忘录与行政当局改革法案的出台
        (一) 柯里—艾克尔斯的联储改革备忘录
        (二) 行政当局改革法案的制定
第四章 1935 年联储改革在国会山上的博弈及其结果
    一 联储改革法案在众议院的通过
        (一) 众议院货币与银行委员会的听证会
        (二) 众议院全体会议上的一致与分歧
        (三) 法案在众议院顺利通过的原因
    二、联储改革法案在参议院遭到的阻挠与修正
        (一) 保守势力与改革派的初次较量
        (二) 听证会上的博弈
        (三) 参议院货币与银行附属委员会对法案的重大修正
    三 两院联席会议中的较量与联储改革法的出台
        (一) 妥协案的制定
        (二) 联储改革法的内容
第五章 1935 年联储改革评析
    一 1935 年联储改革的主要推动者
    二 1935 年联储改革的主要成就
    三 1935 年联储改革的长远影响
参考文献
    (一) 基本文献
    (二) 英文专着
    (三) 英文论文
    (四) 工具书
    (五) 未发表的博士论文
    (六) 中文着作
    (七) 中文论文
致谢
作者简历

四、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及改革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发展国家市场化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构建 ——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D]. 闫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2]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及有效性分析[D]. 郝飞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国库现金管理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研究[D]. 唐常.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5]利率走廊调控国际经验与中国目标模式构建研究[D]. 杨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中国货币政策的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研究[D]. 简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7]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杨明艳. 厦门大学, 2018(02)
  • [8]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D]. 董德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07)
  • [9]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VAR模型分析[D]. 黑雪玲. 中南大学, 2012(03)
  • [10]1935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改革[D]. 孙超. 南开大学, 2011(07)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