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谱上的一些笔记,如 Real Books

一、关于Real Books等乐谱的一些说明(论文文献综述)

樊强[1](2021)在《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梳理了建筑作为“实物”和影像同构的事实,从建筑的认知、建筑影像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筑实体的原生影像(物像)伴随着建筑过程而产生,与建筑实体同构,不存在独立于原生影像之外的建筑实体。建筑与影像的“同构性”和“共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论文对建筑本体与建筑影像之间创作的产生、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研判,深入分析了建筑影像的作用、价值、文化属性与媒体属性,以及当建筑物的原生影像被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与记录,成为次生影像,并进入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文化形态与意义。研究遵循建筑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进行辨析,界定了建筑影像的涵盖范围、表达与记录方式。文章从建筑思想的产生、建筑实体的建造、建筑艺术表达入手,剖析了建筑与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明确了影像之于建筑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征,建筑影像的界定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继而认为建筑影像展示出来的样态和结构特征既是其本体形像的表达,也是进行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审美研究和建筑批评的重要依据。研究同时定义了影像建筑(非实体)的概念及涵盖范围,认为建筑的设计和营造过程是思维的逻辑图像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投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从思维到成为实体的形成机制,认为在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或“未建成”的情况下,建筑的“思”的过程依然可作为非实体的状态也就是图像的方式持存在和发生。在非实体情况下,建筑影像依托计算机生成图像、VR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和游戏等方式和途径独立表达,构成虚拟建筑。并成为思想传递、理念传承、美学感受和建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阶段性非实体成果。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影像中表达的建筑,即展示建筑师思想的“未建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及游戏中的建筑,研究认为影像建筑终将成为建筑构思展示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作为实体建筑之前的影像虚拟建筑,也可以彻底的在游戏电影教学等领域成为纯粹的影像建筑。文章通过类比、推演与例证,就建筑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思维的精神影像、意识之于建筑生成的哲学关系以及思维与影像、超影像的内生关系及其反作用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的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学这一研究方向,并新定义了影像建筑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两个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主体、相互联系和延伸进行了探索。论文将建筑影像学的研究主体界定为对于建筑实体的影像及其次生影像及其生成媒介与传播。将影像建筑学研究主体主要定位为建筑命题的提出、思维的产生,从建筑思维到影像呈现的可能,以及影像建筑在建筑设计探索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研究认为,建筑影像(包括原生影像和次生影像)是建筑师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输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终结期,建筑影像仍能够作为建筑信息的重要和有效载体,继续承载、表达并传承建筑的语汇和信息。而影像建筑学已经在建筑设计、效果图、虚拟现实、影视以及游戏领域成为了事实和现象,并将在一定范围影响和推动建筑理念的发展。

许欢喜[2](2021)在《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指导下儿童文学的汉译研究 ——以《吉妮西丝的新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李诗韵[3](2021)在《《书写音乐:记谱法的故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一个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音乐历史是音乐发展历程的重要记载。翻译西方音乐史文本,能够帮助更多国人了解西方历史与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自身文化发展。但现今西方音乐史译本数量较少,这不仅阻碍了西方音乐历史的传播,也不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本研究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指导之下,基于《书写音乐:记谱法的故事》的翻译过程,探讨音乐史文本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提高译文的翻译质量。根据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译者要根据翻译生态环境对原文与译文做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根据对《书写音乐:记谱法的故事》文本的翻译实践及具体案例分析,译者得出以下结论:(1)译者须依据文本生态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在翻译时,本着更好服务译入语读者的目的,从生态翻译学提出的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对源语与译语进行转化,要取得忠实、通顺、地道的译文,须通过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实现。(2)生态翻译学理论能够较好地为《书写音乐:记谱法的故事》的翻译提供理论指导。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指导下,译者在语言、文化、交际维度对源文本进行适应性选择,协调源语和目的语两者之间的生态平衡,使译文能更好地适应中文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思维和表达习惯中西方文化异同,同时能清晰表达原作者的交际意图。将生态翻译学指导音乐史文本翻译,不仅能提高文本的翻译质量,增加音乐史文本翻译,增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助于验证生态翻译学在翻译音乐史文本实践中的可行性,为促进生态翻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冯婉佳[4](2021)在《《可读性写作的艺术》(第九章-第十二章)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选自美籍作家鲁道夫·弗雷奇《可读性写作的艺术》(The Art of Readable Writing)一书中第九章至第十二章的内容(约1.4万字)。该书着重阐述了可读性这一基本概念,并就如何提高文章可读性展开叙述。而译者节选章节主要讲述了英文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包括如何从口语化写作着手、改变某些约定俗成的语法习惯、使用缩句使文章更加言简意赅,少用华丽、浮夸辞藻等。然而,由于东西方思维模式、语法架构上的差异,导致许多英语学习者的英文写作仍停留在生硬表达、晦涩难懂的层面,而此着作暂无中文译本,因此将《可读性写作的艺术》一书翻译成中文有助于加强中国读者对英文写作的学习。该书旨在向读者介绍可读性写作的方法与重要意义,故原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例子阐明其观点,其中涉及到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体裁,并且出现了大量生僻术语以及长难句,所以如何正确理解原文、理清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成为翻译难点之一。其次,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而以何种形式表达是翻译的重点。因此,译者采用李长栓教授的“理解、表达、取舍”框架进行撰写,结合词汇、句法两方面分析翻译中的案例,并采用一些翻译技巧对原文进行转换,如拆分句子、改变句序、灵活增减内容等,力求准确地再现原文信息。最后,译者在本报告中总结归纳出该类文本的翻译难点与技巧,以期为该翻译领域提供些许素材。

吴梦雅[5](2021)在《魏晋至隋唐琵琶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琵琶文学”的研究,首先需要的是作为文学史概念的提出。“琵琶文学”,是以“琵琶”这一乐器为基础,经过文人与琵琶乐人的浅层次的交流或深层次的交游,经历文人对琵琶的书写,在特定情境中生成的、固定下来的文学文本。其书写内容涵盖:对琵琶乐器的书写,对琵琶曲调的书写,对琵琶乐人的身世记录的记录与感叹等等。“琵琶文学”的研究,容易与“琵琶文献”的概念混淆,后者是与“琵琶”相关的,作为文献资料性质的各类文本,而包括了“琵琶文学”这一范畴。上编研究的是“琵琶文学”的概念、分期,文人对“琵琶”的接受心态、交游及其对文学书写的影响。第一章研究的是“琵琶文学”的分期。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琵琶文学”,按照时间发展,可以分为:源头时期(秦汉时期的琵琶文学),发展与交汇时期(魏晋南北朝的琵琶文学),衔接与过渡时期(隋唐之际的琵琶文学),繁荣发展、集大成时期(唐代琵琶文学)。四个时期的“琵琶文学”有其各自的特征。秦汉时期不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但确立了魏晋到隋唐时期的“琵琶文学”的最初样式,也就是“琵琶文学”书写中的和亲故事与苦役心态;魏晋南北朝的“琵琶文学”,可以分为魏晋、南朝的“琵琶”文学书写,以及北朝的“曲项琵琶”“胡琵琶”的文学书写。魏晋、南朝的文学书写较多,而北朝“曲项琵琶”“胡琵琶”相关书写较少。但北朝民歌中的《陇头歌》,却为唐代琵琶文学做了语言的铺垫。这是北朝文学对唐代琵琶文学的影响,而不是北朝琵琶文学的直接影响。隋唐之际的琵琶文学与唐代琵琶文学的分野在于“琵琶”之名的让渡。自此之后,“琵琶文学”的书写对象、书写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第二章研究的是各种类型的“琵琶”在中原文明以及士人心态中的接受过程。“(阮咸)琵琶”在魏晋、南朝、隋唐之际,是士人性灵的重要载体。由此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文学文本,并在魏晋时期就确立了其文学书写中的美学范式:形如满月、音声掩抑。“(阮咸)琵琶”不仅仅是文学书写的对象,也可以是文学文本的生成方式。“(阮咸)琵琶”的短暂失传,也给文学书写留下了怀古的题目。“曲项琵琶”“胡琵琶”及其形制后裔,在士人心态中经历了较大的转变:从将其视为异域之声,到将其视为靡靡之音,再到唐代的接纳与吸收,“曲项琵琶”“胡琵琶”及其形制后裔的文学书写,集中在唐代,北朝、隋唐之际也有一些。“五弦琵琶”的文学书写较少,但其书写方式与美学风格,却别树一帜。第三章研究的是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交游是文人与乐人之间深层次的了解与熟悉。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在唐代以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文人与乐人身份的合一,另一种情况,是囿于士人身份与乐人身份的界限,很难有深度的交游。交游在唐代极为普遍,而这也推动了唐代琵琶文学书写。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首先影响的是文人对乐人的身世、心事的叙写。其次促进了文人对琵琶演奏技法、琵琶曲调的熟悉,使其书写语言既具备美学层面的高度,也具备音乐学层面的精确度。下编是“琵琶文学”的主要构成。即“琵琶文学”的生成情境以及“琵琶文学”的文本分析。第四章是“琵琶文学”的生成情境。“情境”的概念,来自于西方情境语义学的理论。情境分为现实情境与抽象情境,抽象情境来自于心理世界对现实情境的重组。文本是在抽象情境中产生的。情境解释的是“琵琶文学”所处的客观条件,以及文人对客观条件的内化过程,是文本生成的前一个步骤。如唐代“扞拨”的进贡,使得文人对“琵琶”构件的工艺进行关注,由此产生了唐代“琵琶文学”中的大量有关“扞拨”的书写。第五章是魏晋到隋唐时期琵琶抒情性文学的发展演变。总的来说,北朝“曲项琵琶”“胡琵琶”书写的稀少,魏晋、南朝及隋唐之际“琵琶赋”的板滞化倾向,以及其书写对象与唐代的不一致,这三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唐代琵琶诗、赋直接向前代取法的艰难。虽然如此,唐以前的琵琶诗、赋,对唐代琵琶诗、赋的养料,仍然很多。在具体的文本书写中较难体现,而在美学范式、情感主题的继承中则体现得较为明显。除此之外,唐代琵琶诗、赋广泛吸收了前代文学的养料。其中包括:以宫体诗的写作方式为取法对象,取其容色书写;以《陇头歌》为源,化用出“幽咽”“陇水”等语言;以“夜听妓”“听邻妓”为取法对象,取其置身场外、潜听“琵琶”的意境。第六章研究的是琵琶叙事文学。其中包括,史料笔记中的叙事,以及叙事诗中的叙事。其中史料笔记中的琵琶叙事,是指散见于史料、笔记中,具有文学色彩的文本。正因这些文本的书写对象是“琵琶”,并且其书写具有文学色彩和样式,因此将其归为“琵琶文学”中的叙事散文;而琵琶文学中的叙事诗,主要是将白居易《琵琶行》与元稹《琵琶歌》作叙事角度的对比,以展示这一时期琵琶叙事中的“一线三股”模式。琵琶叙事文学的特征,可以提炼为神秘性与传奇性两种色彩。第一章按照时间线索,对“琵琶文学”进行分期界定,并对各个时期的“琵琶文学”特点作整体的观察和概括。第二章是按照“琵琶”的形制,对其所指的乐器,在士人心态中的接受历程、以及其相应的文学书写作研究。第三章是在文人对“琵琶”的接受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行为,以及交游对“琵琶文学”书写的影响。上编三章,第一章是“琵琶文学”的分期界定,第二、第三章是接受与影响的研究。下编是研究“琵琶文学”的构成:情境与文本。情境按照性质划分为现实与抽象,现实情境有公共、私人、界限不明三类。由此产生的抽象情境,是文学文本的产生情境。第五章、第六章是文本研究。第五章是“琵琶文学”中的诗、赋的发展演变研究,第六章是琵琶叙事文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有史料笔记中的“琵琶文学”,和叙事诗中的“琵琶文学”。

杨越麟[6](2021)在《荣鸿曾琴学研究之研究》文中指出琴学研究,作为中国音乐史学领域中独具魅力的组成部分,在现当代的学科专业建设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一般来说,琴学研究涉及律、调、谱、器、曲、人、派、社等几个方面,几乎各个专题都吸引了史学者的关注,并产生了相应的成果。其中,古代音乐史范畴的琴学研究成果,明显要丰于近现代音乐史范畴。荣鸿曾作为当代海外中国音乐研究的领军人物,一直以来,鲜见于国内学术圈。本文此次,对荣鸿曾这样一位具有独特学术和文化背景学者的琴学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研究,一方面,对荣鸿曾个人学术研究史和琴学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归纳;另一方面,对荣鸿曾琴学研究成果于国内琴学研究的意义进行探讨。正文分为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首先是对荣鸿曾个人习乐经历和学术背景做史料整理和佐证;其次在对荣氏琴学文献做搜集、翻译、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和整体纵览。第二章,是对荣氏琴学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首先对荣氏琴学研究基础进行定量分析;其次,将荣氏琴学研究成果分成综论类和专题类,以翻译加转述的方式进行梳理。第三章,在荣鸿曾音乐人生和琴学研究成果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荣氏琴学研究方法,以及特色、影响和意义进行探讨。研究方法方面,将荣鸿曾学术背景和荣文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归纳出四种研究方法。个人特色方面,对独特性和逻辑性在荣文中的体现进行了探讨。学术影响方面,通过定量分析国内学界对荣文的引用情况,来加以说明。最后,归纳出荣氏琴学研究对国内琴学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两方面的意义。

孙荣廷[7](2021)在《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文中研究指明《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是音乐表演研究领域的代表性着作,它旨在以新的角度审视音乐练习和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为音乐家提供实用指导。此书涉及可能性和限制因素、练习策略、技法和措施三个部分,讨论了音乐内的策略和音乐外的技术对音乐家演奏和表演水平的提升。第一部分提供了实现卓越音乐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介绍了提高练琴有效性和高效性的策略,介绍了针对各式各样表演环境的练习特征,并根据其所依赖的心理学机制来组织练习策略,以生成高效实用的练习方法;第三部分向读者介绍的是多学科层面的前沿技法和提升手段,包括用于提升音乐演奏的运动科学、心理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医学。从生理、心理、药理方面阐释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同时强调了音乐家身心意义的问题及保护措施;后记则提出了提升音乐表演的未来研究方向。

李盟[8](2021)在《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及其与音乐产业的融合发展,数字音乐平台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音乐内容欣赏和传播渠道,而音乐流媒体也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音乐内容形式——录音制作者作为传统音乐产业中间环节的关键地位被撼动,其如何凭借着作权法真正实现权利的体系化保护成为热议话题。基于此,本文采用下列方法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一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通过检索2015年至2019年相关司法案例,归纳整理以彰示现行着作权法赋予录音制作者的权利难以实现之现状;二是规范分析方法,即以法律解释学的方法分析现行着作权法体系下的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并灵活运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方法重构各类权利的司法适用,对现行法律规范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增、删、换、调、留相应法律条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为录音制作者构建一个逻辑自洽、自在圆满的权利保障体系;三是比较研究方法,即对英、美、德、法、日等国家和地区对录音制作者所制定的各类规范以及《罗马公约》《日内瓦公约》《WPPT》《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等国际公约进行比较分析,着重于分析在不同法系的国家法域中,不同法律制度背后的法理依据的区别,通过比较他国以及国际公约中成熟的法律经验以及法理发展,为我国相应法律制度的合理设计与理论完善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践中的指导;四是统计学研究方法,即使用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2018年年报、中国音像着作权集体管理协会2018年年报、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全球音乐报告》、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2019年全球版税报告》《索尼综合财务报表》、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数字音乐商用版权市场研究报告》《商业化的复兴:2019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研究报告》《2019年中国数字音乐内容付费发展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研究报告》、极光大数据《2019年国内在线音乐社区研究报告》等数据统计及相应报告对文章论点进行论证。基于上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录音制作者的权利体系概述,旨在明确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客体、主体以及权利内容。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客体即录音制品,其内容是所有声音,形式是具有一定程度独创性的录制品;主体即录音制作者,是录制录音制品的自然人或法人,其在音乐产业和法律规范中都处于传播者的地位;权利内容则根据世界各国所采取的立法模式而有所不同,如我国与国际公约保持一致采取邻接权模式,美国采取作品和版权法模式,英国采取版权与专有录制合同模式,日本采取国际公约和美国版权法杂糅的混合模式,德法两国采取比国际公约更狭窄的邻接权模式。第二部分是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变迁,旨在沿着音乐产业演进脉络梳理音乐产业随科学技术进步所发生的演变以及由此对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所造成的影响。如活页乐谱时代并不存在录音制作者和录音制品,也就不存在权利;实体唱片时代和无线广播时代则是录音制品市场逐渐走向顶峰又逐渐没落的时代,在此过程中录音制作者逐渐获得了复制权、广播权和公开表演的获酬权等;而数字音乐时代正是录音制作者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当今时代,着作权法如何重构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以帮助其适应产业变化、维护合法权益,最终实现音乐市场繁荣,促进文化传播和进步是本文要论证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我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缺陷,主要包括:权利客体模糊不明确,如录音制品与录音作品、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的复制品之间的法律定性问题,与演绎作品、合作作品、法人作品等之间的权利归属问题;权利主体守旧不变通,如录音制作者由法人向自然人的扩张问题和其与表演者之间的权利重叠问题;权利内容无序不系统,如复制权、发行权和出租权在信息网络时代的有心无力,以及二次获酬权和表明身份权的缺位等。第四部分是我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完善,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包括界明行为性质、构造权利客体,明确录制行为是对录制内容的利用,录音制品因此是具有一定程度独创性的录制品,既非复制品也非物质体载;紧跟产业发展、定位权利主体,承认录音制作者作为自然人的主体资格,平衡其与表演者之间的权利重叠;针砭制度利弊、增减权利内容,重构录音制作者的权利体系,重点在于增加二次使用获酬权和表明身份权;以及健全许可模式、完善集体管理,保障录音制作者权利的有效实现。

陶晶[9](2020)在《《孤儿之歌》(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翻译报告取材于美国作家罗伦·凯特的历史传奇小说《孤儿之歌》的第一至三章以及第十一章。在所选章节中,罗伦·凯特将男女主人公的邂逅、离别和重逢以及威尼斯社会的现状描绘地淋漓尽致。西方历史传奇小说底蕴深厚,雅俗共赏,在丰富大众精神文化,开阔史学视野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报告旨在探讨历史传奇小说翻译中遇到的难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本翻译报告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支撑,以历史传奇小说《孤儿之歌》节选为例,旨在探讨历史传奇小说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现该文本中人名、地名及音乐等术语繁多,长难句结构复杂,且篇章中夹杂抒情歌词。这些文本特点决定了译者首先应确保信息的传递性以及译文的可读性。鉴于此,译者主要从术语、长难句以及歌词翻译三个层面入手进行案例分析。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在术语翻译中采用文内夹注与文外加注法;长难句采用句式重构法、变词为句法以及增加连词法;歌词的翻译则采用直译与意译法。历史传奇小说文本特色显着,这给译者翻译文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译者要本着交际翻译的原则,以读者为中心灵活翻译,力求译文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

汪亚[10](2020)在《《风雅十二诗谱》校勘与译谱》文中研究指明《风雅十二诗谱》由南宋赵彦肃所传,最早见于宋代朱熹所撰《仪礼经传通解》中。由于宋代印刷技术的普及以及宋人对诗乐传统的重视,《风雅十二诗谱》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传播。本文通过对《风雅十二诗谱》传播状况的考察及存见版本的梳理,明确了《仪礼经传通解》本是包括《瑟谱》本在内后世诸本的主要来源。基于此,笔者选用《仪礼经传通解》本作为《风雅十二诗谱》的校勘底本。在校勘中,笔者结合古典文献学领域的相关成果,从版本学的角度出发,对目前尚存诗谱部分的三种“宋刊元明递修本”《仪礼经传通解》进行了考察。通过与未经后人补修的宋刊本“市桥本”(仅存《中庸》一卷)进行比对,明确了三种版本诗谱部分的补版情况。在此基础上,笔者将三种诗谱版本原刻部分挑出,并结合谱字的漫漶程度及补版比例,组合成一个新的校勘底本,以此展开对诗谱谱字的校勘工作。其中,叶1-10以南京图书馆藏“丁丙旧藏本”为底本,叶11-12以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傅增湘旧藏本”为底本。此外,基于本文的校勘结果,笔者进一步尝试对《风雅十二诗谱》进行译谱。在译谱工作中,笔者参照了部分学者对大晟钟的实际测音结果来选择译谱的黄钟音高,并结合《风雅十二诗谱》篇名后所注宫调,将前六篇“小雅”译为C宫调式,后六篇“国风”译为C商调式。

二、关于Real Books等乐谱的一些说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Real Books等乐谱的一些说明(论文提纲范文)

(1)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相关研究
        1.3.1 哲学层面的研究
        1.3.2 电影建筑与建筑影像传播的研究
        1.3.3 思维、影像与建筑间联系的探索
2.语言、建筑与影像记录
    2.1 “影像”及“建筑影像”的涵盖
    2.2 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
    2.3 被记录和转译的建筑
3.建筑影像与机械复制
    3.1 机械复制时代的开启
    3.2 动态影像——“这一段”的影像呈现
    3.3 声音记录及“超文本”影像
    3.4 建筑影像是维系建筑记忆的重要途径
    3.5 建筑影像的标志性意义及其纪念碑性
4.哲学思维与建筑影像
    4.1 建筑影像、想象与空指谓建筑
    4.2 以影像思维创作的逻辑图像
    4.3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思维投影
    4.4 建筑的共时性影像和历时性影像
5.建筑影像空间与影像呈现
    5.1 建筑空间及其影像空间
    5.2 建筑影像的表皮与影像特性
    5.3 在影像中“视为等同”
    5.4 影像技术的演进与影像修改
6.“未建成”与影像建筑
    6.1 建筑之“未建成”——机械生成作为原生影像
    6.2 影视领域的影像建筑实践
    6.3 影视城与影像建筑
    6.4 电子游戏与影像建筑
    6.5 线性与非线性——从影像建筑到建筑实体
7.建筑影像及影像建筑实践
    7.1 建筑影像的拟仿
    7.2 “被动给予”与“主动获取”的建筑影像
    7.3 方兴未艾的影像建筑
8.建筑影像学与影像建筑学的提出——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3)《书写音乐:记谱法的故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一个生态翻译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2.1 Practical Significance
        1.2.2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1.1 Understanding the Main Content
        2.1.2 Analysis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s
        2.1.3 Investigation on Music Notation
    2.2 While-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Quality Control
        2.3.1 Self-Review
        2.3.2 Feedback by Entrusting Parties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to Eco-translatology
    3.2 Translation Method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Chapter 4 Case Analysis
    4.1 Case Analysi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Linguistic Dimension
        4.1.1 Transformation at Lexical level
        4.1.2 Transformation at Syntactical level
        4.1.3 Transformation at Discourse level
    4.2 Case Analysi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Cultural Dimension
        4.2.1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4.2.2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Equivalence
    4.3 Case Analysi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4.3.1 Achieving Information Accuracy
        4.3.2 Translation of Logic Relations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cknowledg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Translation of Capturing Music: The Story of Notation (Excerpt)

(4)《可读性写作的艺术》(第九章-第十二章)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2.1.1 Text Analysis
        2.1.2 Team-Work and Task Division
        2.1.3 Translation Tools
        2.1.4 Translation Schedule
    2.2 While Translation
        2.2.1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2.2.2 Main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2.3 After Translation
        2.3.1 Self-Proofreading
        2.3.2 Proofreading by Others
Chapter 3 Introduction to Comprehension, Expression and Adaptation
    3.1 Comprehension
    3.2 Expression
    3.3 Adaptation
Chapter 4 Case Study
    4.1 Comprehension
        4.1.1 Comprehension of Grammatical Terminologies
        4.1.2 Comprehension of Ambiguous Nouns
        4.1.3 Comprehension of Long Sentences
    4.2 Expression
        4.2.1 Shifting Part of Speech
        4.2.2 Splitting Long Sentences
        4.2.3 Altering the Sentence Order
        4.2.4 Keeping the Sentence Concise
    4.3 Adaptation
        4.3.1 Flexible Addition
        4.3.2 Flexible Delet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ments

(5)魏晋至隋唐琵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一、开风气之先——综合形态的音乐学、文学、文献研究
    二、“琵琶”相关研究的成型期
        (一)抛弃华夷之辩与雅俗之分的研究——学术心态的转关
        (二)构拟与猜想——音乐学层面的还原性研究
        (三)音乐史整理中的琵琶音乐及文学考证
    三、近年来的“琵琶”相关研究
        (一)“琵琶”作为研究对象的前提——学术心态的进一步转变
        (二)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观念的产生
        1.东亚视域内的琵琶相关研究
        2.对琵琶乐人身世的人文性关注
        3.乐器学角度的琵琶相关研究
        4.琵琶律制的深入研究
    四、“琵琶”与文学的关系研究——具有文学史倾向的研究
        (一)琵琶音声美学的分类与界定
        (二)古代琵琶曲名、调名的专题考证
        (三)古代琵琶文学用词与技法关系研究
        (四)琵琶文学文本研究
    五、其他相关研究
        (一)宫体诗与琵琶文学相关性研究
        (二)琵琶文学与谶纬文学相关性研究
        (三)琵琶文学之“观乐”研究
    本章小结
上编:“琵琶文学”的概念、分期及产生
    绪论——“琵琶文学”的概念界定
        一、“琵琶”的语义
        二、“琵琶文学”的概念
        三、“琵琶文学”与“琵琶文献”的区分与关联
        四、“琵琶文学”的分期
    第一章 “琵琶文学”的分期与特征
        一、秦汉时期的琵琶文学——魏晋至唐代琵琶文学的源头
        二、魏晋及南北朝分治时期的“琵琶”概念辨析及其文学产生
        (一)魏晋、南朝的琵琶书写:以“(阮咸)琵琶”为写作对象
        (二)北朝的琵琶书写:以“曲项琵琶”“胡琵琶”为中心
        三、隋唐之际的琵琶文学
        四、唐代琵琶文学
        (一)唐代琵琶文学的基础
        1.唐琵琶的形制与名称的确立
        2.唐琵琶乐的形成
        (二)唐代琵琶文学的产生、构成与文学特征
        1.“琵琶”的文学书写
        (1)书写对象的多样化
        (2)写作风格的多元化
        (3)健康的文学气质:情欲书写的隐去
        (4)新的体裁与写作方式的诞生——长篇琵琶叙事诗与一线三股模式
        2.“阮咸”的文学书写
        3.“五弦琵琶”的文学书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人对琵琶的接受心态及其文学产生
        一、“(阮咸)琵琶”的接受与文学书写
        (一)丝竹陶写与林下之风——魏晋及南朝文人对“(阮咸)琵琶”的接受
        (二)“(阮咸)琵琶”音声与诗的关系——琵琶乐作为文学文本的生成方式
        (三)“(阮咸)琵琶”的美学内涵:形如满月,音声掩抑
        (四)“(阮咸)琵琶”的短暂失传及其怀古书写
        二、“曲项琵琶”“胡琵琶”的接受与文学书写
        (一)“曲项琵琶”“胡琵琶”在士人心态中的接受
        1.作为异域之声的“曲项琵琶”——入侵的声音与乐器
        2.作靡靡之音的“胡琵琶”——接受与轻蔑
        3.作为盛世音声的“琵琶”——盛唐时期的与民共乐
        (二)“曲项琵琶”“胡琵琶”及其后裔的文学书写
        三、“五弦琵琶”的接受与文学书写——文学价值与音乐文献价值
        (一)“五弦琵琶”的文学书写
        (二)“五弦琵琶”文学书写的音乐学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
        一、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演变
        二、琵琶乐对文学书写的直接影响
        (一)“幽咽”“冻咽”的文学与音乐学解读
        (二)“掩抑”的文学与音乐学解读
        1.“掩抑”的文本来源
        2.“掩抑”与演奏技法的可能性关联
        本章小结
下编:“琵琶文学”的构成:情境与文本
    第四章 “琵琶文学”的现实情境与抽象情境
        一、情境的界定及意义
        二、公共情境
        (一)音乐制度中的琵琶及其文学书写
        (二)作为贡物的琵琶及其文学书写
        1.作为贡物的“扞拨”及文学书写
        2.作为贡物的琵琶乐曲及其文学书写
        三、私人情境
        四、界限不明的情境
        (一)从私人情境到公共情境
        (二)从公共情境到私人情境
        (三)未知的交流——“潜听琵琶诗”的创作情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魏晋至隋唐时期琵琶诗、赋的演变
        一、唐以前的琵琶诗、赋对唐代琵琶诗、赋的影响
        (一)取法之难——主要写作对象的转换与因袭模拟
        1.魏晋、南朝、隋唐之际琵琶赋的文学成就
        2.因袭与板滞化倾向
        (二)美学范式与情感主题的继承
        1.美学范式的继承:掩抑
        2.情感主题的继承:和亲故事与苦役主题
        二、唐代琵琶诗的文学养料
        (一)从宫体诗到唐代琵琶诗、赋的容色书写
        1.宫体诗的定义与写作动机
        2.承袭与新变——情欲视角的隐去
        3.唐琵琶诗的容色书写
        (二)从《陇头歌》到“陇水”“幽咽”等意象
        (三)从“夜听妓”“听邻妓”诗到潜听琵琶诗
        三、唐代琵琶诗的模式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琵琶叙事文学的类别及其特征
        一、琵琶叙事文学中的神秘色彩——包含谶纬叙事的琵琶叙事
        二、琵琶叙事中的传奇色彩——琵琶乐人与乐曲的身世记录
        (一)乐人与乐曲的身世叙事——以史料笔记为中心
        1.身世与世道的双重慨叹
        2.自在的身份与琵琶伎的性情描写
        3.琵琶乐曲的身世书写——“新翻”
        (二)琵琶叙事诗的一线三股:乐人、听众、曲情的三重叙事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琵琶”所指乐器图像
致谢

(6)荣鸿曾琴学研究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框架
第一章 荣鸿曾音乐人生与其琴学文献纵览
    第一节 荣鸿曾音乐学术人生轨迹
        一、荣鸿曾的从乐经历
        二、荣鸿曾音乐学术背景
    第二节 荣鸿曾琴学文献纵览
        一、文献量化分析
        二、文献内容概要
    本章小节
第二章 荣鸿曾琴学研究全面梳理
    第一节 荣鸿曾琴学的研究基础
    第二节 荣鸿曾综论类琴学研究涵盖的内容
        一、古琴音乐理论
        二、古琴历史文化
    第三节 荣鸿曾专题类琴学研究的关注对象
        一、视觉与动觉
        二、打谱
        三、从口头到文字:口述史
        四、传统与现代
        五、古琴的文人主体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荣鸿曾琴学研究综合解析
    第一节 荣鸿曾琴学的研究方法
        一、梅里亚姆理论的运用
        二、音乐民族志式人物传记
        三、 “借西论中”的类比研究
        四、宏、微观相结合的史学研究
        本节小结
    第二节 荣鸿曾琴学研究的特色、影响与意义
        一、跨文化、跨学科语境下的琴学研究思路
        二、逻辑性的体现
        三、荣鸿曾琴学研究对国内学界的影响
        四、荣鸿曾琴学研究对国内琴学研究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音乐表演提升指南
    1.1,第I,II和III部分简介
        1.1.1,第一部分:前景和限制因素
        1.1.2,第二部分:练习策略
        1.1.3,第三部分:技法和干预措施
    1.2,提升的潜力
        1.2.1,生理和心理的提升
        1.2.2,管理和克服障碍
    1.3,选择针对个人的提升项目
    1.4,结语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现音乐卓越性的总体审视
    2.1,练习量:十年法则
    2.2,练习的质量
    2.3,卓越音乐的基本特征
        2.3.1,专注
        2.3.2,目标设定
        2.3.3,自我评估
        2.3.4,策略
        2.3.5,大局
        2.3.6,警告
    2.4,音乐卓越的社会心理先决条件
        2.4.1,动力来源
        2.4.2,归因
        2.4.3,自我效能
    2.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管理音乐表演的身体需求
    3.1,调查
    3.2,特殊医学诊断
        3.2.1,结构性疾病
        3.2.2,局灶性肌张力障碍
    3.3,非结构性肌肉骨骼问题
        3.3.1,一般说明
        3.3.2,独奏乐器
        3.3.3,预防伤害的一般建议
    3.4,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衡量音乐表演的提升
    4.1,评估音乐表演的过程
    4.2,音乐的价值
    4.3,测量误差
    4.4,音乐外的因素
        4.4.1,与表演者相关的方面
        4.4.2,环境相关方面
        4.4.3,评估者的特征
    4.5,非音乐因素
        4.5.1,偏见
        4.5.2,表演顺序
    4.6,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型:乔哈里窗格
    4.7,总结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个人练习的策略
    5.1,个人练习:历史性考察
    5.2,规划和准备策略
        5.2.1,活动选择和组织的策略
        5.2.2,设定目的和目标的策略
        5.2.3,时间管理策略
    5.3,执行策略
        5.3.1,排练策略
        5.3.2 把练习分散在一段时间里的策略
        5.3.3,公开表演的准备策略
    5.4,评估策略
        5.4.1,评估的必要性
        5.4.2,流程评估策略
    5.5,元策略
        5.5.1,关于策略的知识
        5.5.2,策略的控制和调节
    5.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记忆音乐的策略
    7.1, 记忆:结构和一般建议
        7.1.1,结构
        7.1.2,一般性建议
    7.2,音乐的记忆
        7.2.1,死记硬背
        7.2.2,记忆视觉信息
        7.2.3,用耳朵记忆
        7.2.4,将视觉信息转化为想象的声音
        7.2.5,开发并运用概念记忆
        7.2.6,歌唱家的记忆策略:将词与曲结合起来
    7.3,结论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体能
    9.1,背景
    9.2,长期运动
    9.3,临场运动
    9.4,与音乐家合作的研究
        9.4.1,长期运动与音乐表演
        9.4.2,临场运动与音乐表演
        9.4.3,学生的主观回应
    9.5,给音乐家的指导原则
    9.6,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亚历山大技法
    10.1,亚历山大技法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
    10.2,亚历山大技法与科学
    10.3,普通人群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
    10.4,对音乐家的研究
        10.4.1,生理学研究
        10.4.2,行为研究
    10.5,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着作和期刊文章
    音乐期刊文章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生理性自我调节:生物反馈和神经反馈
    11.1,生物反馈
    11.2,生物反馈与音乐表演
    11.3,神经反馈
    11.4,神经反馈与注意力
    11.5,神经反馈与放松
    11.6,音乐家的神经反馈与表演提升
        11.6.1,增强注意力
        11.6.2,抵达演奏的巅峰
    11.7,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心智技能训练
    12.1,放松
    12.2,心智排练
        12.2.1,心智排练简介
        12.2.2,唤起的符号和图象
    12.3,针对特定的表演情况使用和开发心智技能
        12.3.1,表演前的常规活动
        12.3.2,专注
        12.3.3,理想的表演状态和模拟
    12.4,运用心智技能进行长期学习,并为表演做准备
    12.5,总结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1,表现力的本质
        13.1.1,关于表现力的常见误解
        13.1.2,来自实证研究的观点
    13.2,一种新颖的方法:音乐表现力的反馈学习
        13.2.1,关于有的用教学策略的标准
        13.2.2,透镜模型
        13.2.3,认知反馈
        13.2.4,认知反馈研究
        13.2.5,认知反馈方法的通用性
        13.2.6,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13.3,结论
    致谢
    注释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药物与音乐表演
    14.1,作为精神运动性任务的音乐表演
        14.1.1,焦虑对精神运动性表演的影响
    14.2,药物种类
        14.2.1,生活型药物
        14.2.2,处方药
        14.2.3,违禁药物
    14.3,结论
    致谢
    延伸信息和阅读
    参考文献
结语:展望提升音乐表演品质的愿景
附录 培养天才音乐家的新路径——评《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
    引言
    一、音乐表演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二、音乐家的成才新路径
        1, 重要的不是练习,而是如何练习
        2,提升练习有效性的策略
        3,影响表演的限制性因素
    三、多学科联合对音乐表演的价值
        1,提高音乐表演能力的现代科学方法
        2,新学科技术的联合参与
    四、译者翻译心得与研究浅思
        1,中英文表达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成语、多意词以及引申含义的翻译
        3,音乐表演研究文献翻译中的跨学科术语
        4,跨学科音乐文献翻译对译者素质的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本文创新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第一章 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概述
    一、权利客体:录音制品
    二、权利主体:录音制作者
        (一)作为音乐产业中的传播者
        (二)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传播者
    三、权利内容:录音制作者权
        (一)我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
        (二)他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
第二章 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变迁:沿着音乐产业演进脉络
    一、活页乐谱时代
    二、实体唱片时代
    三、无线广播时代
    四、数字音乐时代
第三章 我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缺陷
    一、权利客体模糊不明确
        (一)与音乐作品之间
        (二)与演绎作品之间
        (三)与合作作品之间
        (四)与不具有独创性的录音制品之间
    二、权利主体守旧不变通
        (一)从法人向自然人的扩张
        (二)与表演者之间的重叠
    三、权利内容无序不系统
        (一)旧产业主体的权利失效
        (二)新旧产业主体的权利冲突
第四章 我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完善
    一、界明行为性质,构造权利客体
        (一)录音制品的内容——音
        (二)录音制品的形式——录制品
    二、紧跟产业发展,定位权利主体
    三、针砭制度利弊,增减权利内容
        (一)限制复制权
        (二)合并出租权
        (三)增加二次使用获酬权
        (四)增加表明身份权
    四、健全许可模式,完善集体管理
        (一)健全音乐着作权许可模式
        (二)完善着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9)《孤儿之歌》(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Orphan’s Song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
    2.2 While-translating
    2.3 Quality Control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3.1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2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3.3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3.4 Translation of Lyrics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A Summary of the Report
    4.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10)《风雅十二诗谱》校勘与译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年代、作者归属等乐谱相关信息的考订
        (二)版本研究与校勘
        (三)译谱
        (四)音乐形态分析
        (五)存在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目的
第一章 《风雅十二诗谱》概述
    第一节 《风雅十二诗谱》简介
        一、乐谱属性和形态
        二、成谱年代与作者归属
    第二节 《风雅十二诗谱》的成谱背景
        一、《风雅十二诗谱》与诗乐传统
        (一)诗是可以歌唱的乐歌
        (二)诗乐在周代礼仪活动中的广泛运用
        (三)春秋以后诗乐的发展概况
        二、《风雅十二诗谱》与北宋雅乐理论
        (一)字音关系
        (二)起、落音特点
        (三)“四清声”的运用
        三、《风雅十二诗谱》与宋人诗乐实践
    第三节 《仪礼经传通解》载《风雅十二诗谱》序、跋释义
        一、总序原文及解析
        二、“《小雅》六篇”序文及解析
        三、“《国风》六篇”序文及解析
        四、跋文及解析
    小结
第二章 《风雅十二诗谱》的流传与存见版本源流
    第一节 《风雅十二诗谱》的流传
        一、本土流传情况
        二、域外流传情况
    第二节 存见版本考察
        一、宋代版本3种
        (一)《仪礼经传通解》本
        (二)《诗传遗说》本
        (三)《瑟谱》本
        二、明代版本8种
        (一)《钟律通考》本
        (二)《雅乐发微》本
        (三)《乐律纂要》本
        (四)《乐典》本
        (五)《南雍志》本
        (六)《律吕正声》本
        (七)《三百篇声谱》本
        (八)《魏氏乐谱》本
        三、清代版本8种
        (一)《古乐书》本
        (二)《大乐元音》本
        (三)《礼书纲目》本
        (四)《乐律表微》本
        (五)《律话》本
        (六)《律音汇考》本
        (七)《声律通考》本
        (八)《诗经古谱》本
    第三节 版本源流分析
        一、《仪礼经传通解》是后世诗谱版本的主要来源
        二、《瑟谱》所载“诗旧谱”是否“另有所本”
    小结
第三章 《风雅十二诗谱》谱字校勘
    第一节 对前人校勘成果的查检
        一、乐谱版本和书籍版本概念的理解与区分
        二、校勘底本的选择
    第二节 校勘准备
        一、选择校勘工作本
        二、三种宋刊本《通解》所载诗谱状况
        (一)谱字漫漶、清晰程度
        (二)版式特征
        (三)补版情况
        三、明确校勘思路
    第三节 校勘结果
        一、“《小雅》六篇”校勘结果
        二、“《国风》六篇”校勘结果
    小结
第四章 《风雅十二诗谱》译谱
    第一节 前人译谱成果分析
        一、译谱成果举要
        (一)《诗经古谱》的译谱
        (二)王光祈的译谱
        (三)赵如兰的译谱
        (四)毕铿的译谱
        (五)杨荫浏的译谱
        (六)夏野的译谱
        (七)张红梅的译谱
        (八)杨影子的译谱
        二、各版本译谱比较
        (一)黄钟音高
        (二)调式调性
        (三)译谱中的节奏处理
    第二节 译谱说明
        一、黄钟音高的选择
        二、译谱中的调式调性问题
        三、译谱中的节奏问题
    第三节 《风雅十二诗谱》试译
        一、“《小雅》六篇”译谱
        二、“《国风》六篇”译谱
    小结
结语
    一、本文主要结论
        (一)《风雅十二诗谱》应成谱于南宋时期
        (二)《仪礼经传通解》本是后世各本的主要来源
        (三)校勘底本宜以三种“宋刊元明递修本”《通解》所载《诗谱》组合而成
        (四)译谱工作中黄钟音高、调式调性及节奏问题说明
    二、下一步研究设想
附录 :校勘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关于Real Books等乐谱的一些说明(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D]. 樊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指导下儿童文学的汉译研究 ——以《吉妮西丝的新生》为例[D]. 许欢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书写音乐:记谱法的故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一个生态翻译学的视角[D]. 李诗韵.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可读性写作的艺术》(第九章-第十二章)汉译实践报告[D]. 冯婉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5]魏晋至隋唐琵琶文学研究[D]. 吴梦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0)
  • [6]荣鸿曾琴学研究之研究[D]. 杨越麟.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7]译着《卓越音乐-提升表演的策略与方法》及学术评述[D]. 孙荣廷.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8]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化研究[D]. 李盟. 中国政法大学, 2021(09)
  • [9]《孤儿之歌》(节选)翻译报告[D]. 陶晶. 暨南大学, 2020(04)
  • [10]《风雅十二诗谱》校勘与译谱[D]. 汪亚.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