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照射联合后负荷治疗鼻咽癌临床观察

一、鼻咽癌外照射合并后装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贺晓兰[1](2019)在《宫颈癌放疗物理参数及粪便代谢产物表达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一、宫颈癌放疗物理参数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相关性分析目的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治疗上多以放化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本研究对宫颈癌患者放疗计划物理参数进行分析,以探讨宫颈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或术后辅助放疗后,物理参数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接受根治性或术后放射治疗的FIGO IB至IV期宫颈癌病人,共计51名(其中1名患者因入组后不能按要求接受随访和留存有效标本而剔除,总共50名)。根据患者急性放射性症状(包括腹泻、腹痛、结肠炎及肛门痛),利用NCI-CTCAE急性放射性肠炎分级对患者症状进行分组,利用TPS系统采集危及器官包括直肠、结肠和小肠的放射物理学参数。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卡方检验分析放射物理参数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1.对比统计了 50名患者的病理分期,年龄,放疗方式(根治性放疗或者术后辅助放疗),肿块大小,分化程度,肌层深度及脉管癌栓(LVSI),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2.外照射物理参数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的相关关系:(1)小肠绝对体积和左半结肠绝对体积越大,中度腹泻的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小肠绝对体积及小肠V20越高,腹痛的发生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左半结肠绝对体积越大,结肠炎的发生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直肠V40越高,肛门痛的发生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影像引导的三维近距离后装治疗物理参数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的相关关系:(1)直肠D2cc中位数为:64.34Gy;直肠D0.1cc中位数为:74.56Gy;HR-CTV90 中位数为:75.11Gy。(2)直肠 D2cc、直肠 D0.1cc 及 HR-CTV90 越高,腹泻的发生率越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病理分期,年龄,放疗方式,肿块大小,分化程度,肌层深度,LVSI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无相关关系,但是同步放化疗的病人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同步放化疗的患者。2.宫颈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或术后辅助放疗后,物理参数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小肠绝对体积,左半结肠绝对体积可以用来作为临床预测急性放射性肠炎的指标。3.影像引导的三维近距离后装治疗计划系统所观察到治疗参数直肠D2cc、直肠D0.1cc及HR-CTV90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明显相关,提示这些物理参数可以作为临床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的预测指标。二、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代谢产物表达变化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相关性的研究目的急性放射性肠炎(RE)是宫颈癌放疗最常见的放疗不良反应,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接受全盆腔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不同时间点粪便中代谢物的变化,探讨肠道代谢物的改变与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的相关关系,为急性放射性肠炎的预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宫颈癌放疗的病人51例(其中1名患者因入组后不能按要求留存有效标本而剔除,总共50名),分别收集患者放疗期间4个时间点的粪便样本(放疗开始、放疗两周、放疗四周、放疗结束)。总共收集204个粪便样本进行检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粪便样本。统计方法如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凝聚层次聚类分析(agglomerat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等用于鉴定粪便中代谢物的变化指标,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来分析各个代谢物间的相关性,利用MetPA数据库对代谢通路进行浓缩和拓扑分析,识别出可能的受生物扰动的代谢通路。结果1.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总共检测到5770个代谢峰,并鉴定出121个显着失调的差异代谢物,其中77个代谢物表达上调,44个代谢物表达下调。2.通过对比放疗期间四个时间点患者粪便上清中代谢物的变化,总共筛选出19个在放疗四个时间点发生显着变化的差异代谢物,包括:1-甲基黄嘌呤,亚油酸,5-氨基戊酸,苯乙胺,苯乙烯,N-乙酰谷氨酸,诺龙,4-乙酰氨基丁酸,N-乙酰-L-苯丙氨酸,大豆苷元,胆酸,花生四烯酸,甲蓝氨酸,N-甲酰-L-蛋氨酸,槲皮苷,苯丙氨酸,葡糖酸,蜜二糖及α-CMBHC。3.利用MetPA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途径分析,总共筛选出4个代谢通路(Pathway imPact>0.1),分别为:苯丙氨酸酪氨酸代谢通路,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赖氨酸降解代谢通路。结论1.宫颈癌病人放疗过程中,粪便中代谢物发生明显改变,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在放疗不同时间点有不同代谢物的表达发生上调及下调。2.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4种粪便代谢途径发生明显改变,包括苯丙胺酸酪氨酸代谢通路,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赖氨酸降解代谢通路。其中参与苯丙胺酸酪氨酸代谢通路,亚油酸代谢通路及赖氨酸降解代谢通路中的差异代谢物,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粪便上清中的差异代谢物表达明显上调;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通路中,代谢物表达明显下调。3.使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失调的代谢途径进行分析。(1)苯丙氨酸酪氨酸代谢途径促进了放疗期间肠道损伤的修复;(2)亚油酸参与脂质过氧化,其表达上调,可能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有关;(3)烟酸与烟酰胺代谢途径中,代谢物的改变,提示放射性肠道损伤的加重;(4)赖氨酸作为肠道保护分子,其降解产物的表达上调提示放射性肠道损伤的加重。

符天晓,徐文涛,徐升,周菊英,秦颂兵,王利利,焦旸,徐晓婷[2](2016)在《宫颈癌后装治疗中膀胱状态对正常组织剂量影响的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宫颈癌后装治疗过程中膀胱充盈和排空两种状态对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ngoing Controlled Tri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SJD)中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项研究,共135例患者。分析结果如下:(1)充盈状态膀胱的中位剂量(D50)小于排空状态(SMD=-2.48,95%CI为-4.37~-0.59,P=0.000)。D1 cm3和D2 cm3的结果相近(P=0.000、0.000)。(2)充盈状态直肠的D2 cm3剂量大于排空状态(SMD=0.39,95%CI为0.06~0.72,P=0.257)。D50和D1 cm3的结果相近(P=0.105、0.005)。(3)充盈状态乙状结肠的D2 cm3剂量大于排空状态(SMD=0.81,95%CI为0.50~1.12,P=0.648)。D50和D1 cm3的结果相近(P=0.039、0.000)。(4)充盈状态小肠的D1 cm3和D2 cm3受量小于排空状态(SMD=-3.28,95%CI为-5.61~-0.95,P=0.000和SMD=-2.98,95%CI为-4.68~-1.28,P=0.000)。D50的结果相近(P=0.008)。敏感性分析时除剔除Patra等文献后结果不一样外,其余结果均显示与剔除前无差异。结论宫颈癌后装治疗过程中膀胱充盈状态使得膀胱和小肠受照剂量小于排空状态,直肠和乙状结肠与之相反。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本分析结果尚有待于高质量的大样本对照试验给予证实。

熊黎[3](2013)在《子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临床及循证医学研究》文中指出第二章影响子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预后因素的循证评价目的:利用系统评价和相关统计学方法提取和收集影响中晚期宫颈癌放疗的多个预后因素,得出对患者放疗后中位生存时间等评价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MR、CBM、CJFD、CSJD、清华同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查找宫颈癌放疗预后相关的文献研究。检索期限自198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根据“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的加强报告”和“观察性研究的纽卡斯-渥太华条约”等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相关变量与中位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经过简单线性回归方差分析,提示增敏化疗次数与中位生存时间的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14.371,P=0.001)。肿瘤的临床分期晚期比率与中位生存时间的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57.672,P=0.000),肿瘤临床分期级别越高,中位生存时间越短。淋巴结转移比率与中位生存时间的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6.282,P=0.021),随着淋巴结转移比率越低,中位生存时间越长。放疗后残留病灶与中位生存时间的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29.129,P=0.000),随着残留病灶越小,中位生存时间越长。中位生存时间与放疗天数的回归模型成立,具有统计学意义(F=16.364,P=0.001)。中位生存时间与肾盂积水比率的回归模型成立,具有统计学意义(F=14.169,P=0.001)。中位生存时间与SCC上升比率的回归模型成立,具有统计学意义(F=34.028,P=0.000)。中位生存时间与宫旁浸润比率的回归模型成立,具有统计学意义(F=14.567,P=0.001)。所有因素经采用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有临床分期晚期比率(p=0.000)及淋巴结转移比率(p=0.014)对放疗后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是少数几个经计量合并后显示肿瘤对放疗的反应(有无满意的消退率)是影响放疗后中位生存时间的因素,即随着满意标准的提高即残留病灶越小或消退率越高其中位生存时间越长,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本研究尚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的研究的证实。第三章宫颈癌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不同高剂量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相关并发症等的区别和差异。方法:按照Chco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MR、CBM、CJFD、CSJD、清华同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期限自199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查找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不同高剂量后装模式对患者OS、PFS、盆腔局控率、副反应、生存质量、复发率、不良事件等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做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三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比较单次剂量大于等于7.5Gy和单次剂量小于7.5Gy的高剂量率后装放疗之间的区别,其两者之间的3年OS和5年OS,共359个患者,分别是:RR 值为 1.01,95%CI 为 0.89-1.13;RR 值为 1.05,95%CI 为 0.86-1.28.而 stage Ⅰ 期的 3 年 OS、5 年 OS 分别是:RR 值为 1.00,95%CI 为 0.90-1.11;RR值为 1.13,95%CI 为 0.84-1.53。stageⅡ期的 3 年 OS、5 年 OS 分别是:RR 值为0.96,95%CI 为 0.84-1.10;RR 值为 1.01,95%CI 为 0.76-1.33。stageⅢ期的 3 年 OS、5 年 OS 分别是:RR 值为 1.10,95%CI 为 0.84-1.43;RR 值为 1.09,95%CI 为 0.72-1.65。stageⅣ期的 3 年 OS、5 年 OS 分别是:RR 值为 0.91,95%CI 为 0.34-2.44;RR 值为0.78,95%CI为0.12-4.91。3年PFS和5年PFS,共359个患者,分别是:RR值为 1.07,95%CI 为 0.92-1.24;RR 值为 1.03,95%CI 为 0.81-1.32.而 stage Ⅰ 期的 3年 PFS、5 年 PFS 分别是:RR 值为 1.13,95%CI 为 0.89-1.43;RR 值为 1.16,95%CI为0.72-1.87。stageⅡ期的3年PFS、5年PFS分别是:RR值为1.02,95%CI为0.86-1.22;RR 值为 1.00,95%CI 为 0.70-1.42。stageⅢ期的 3 年 PFS、5 年 PFS 分别是:RR 值为 1.11,95%CI 为 0.79-1.54;RR 值为 1.00,95%CI 为 0.63-1.60。stageⅣ期的3年PFS、5年PFS分别是:RR值为1.26,95%CI为0.35-4.47;RR值为1.19,95%CI为0.23-6.13。3年盆腔控制率和5年盆腔控制率,共359个患者,分别是:RR 值为 1.29,95%CI 为 1.02-1.62;RR 值为 1.40,95%CI 为 1.13-1.73.而 stageⅠ期的3年盆腔控制率、5年盆腔控制率分别是:RR值为1.00,95%CI为0.90-1.11;RR值为1.13,95%CI为0.84-1.53。stage Ⅱ期的3年盆腔控制率、5年盆腔控制率分别是:RR 值为 1.12,95%CI 为 0.98-1.27;RR 值为 1.26,95%CI 为 0.96-1.67。stageⅢ期的3年盆腔控制率、5年盆腔控制率分别是:RR值为1.65,95%CI为1.22-2.21;RR值为1.77,95%CI为1.06-2.95。stageⅣ期的3年盆腔控制率、5年盆腔控制率分别是:RR 值为 2.46,95%CI 为 0.99-6.13;RR 值为 2.70,95%CI 为 0.64-11.31。盆腔复发率,共359个患者,RR值为1.39,95%CI为0.79-2.47;远处转移率,共359个患者,RR值为1.31,95%CI为0.66-2.58;2级及以上急性直肠、膀胱毒副反应,共359个患者,RR值为1.95,95%CI为1.15-3.31.p=0.01,2级及以上迟发性直肠、膀胱毒副反应,共359个患者,RR值为4.03,95%CI为1.37-11.79.p=0.01。结论:而本Meta分析通过纳入三篇RCT从总体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盆腔控制率及急慢性并发症和复发转移率等方面比较单次剂量高于等于7.5Gy和单次剂量低于7.5Gy高剂量率后装放疗之间的差异,发现在使用相关措施规避危及器官照射的情况下,在临床分期较高期别的宫颈癌患者中,如stageⅡB及Ⅲ期及以上患者,使用单次剂量高于7.5Gy的高剂量率后装放疗,可能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盆腔控制率和减少总的后装次数,从而减少总的放疗时间。第四章宫颈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Meta分析目的:对发表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按照Chco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MR、CBM、CJFD、CSJD、清华同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期限自198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查找宫颈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对患者OS、PFS、盆腔局控率、副反应、复发率等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做Meta分析。结果:10个病例对照试验、747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接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者295例,接受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者452例。后超组和常规组3年OS的区别是(OR=1.00,95%CI:0.58-1.75,p=0.99);5年OS的区别(OR=0.70,95%CI:0.45-1.07,p=0.10);3年盆腔控制率的区别(OR=3.70,95%CI:1.13-12.09,p=0.03);5年盆腔控制率的区别(OR=2.51,95%CI:1.05-6.01,p=0.04);3年中心复发率的区别(OR=1.01,95%CI:0.56-1.82,p=0.96);5年中心复发率的区别(OR=0.62,95%CI:0.11-3.55,p=0.59),I2=74%,各研究异质性较明显,使用随机效应模型;3年远处转移率的区别(OR=2.09,95%CI:0.36-11.95,p=0.41);5年远处转移率的区别(OR=2.41,95%CI:1.15-5.02,p=0.02);近期毒副反应的区别(OR=1.86,95%CI:0.93-3.72,p=0.08);远期毒副反应的区别(OR=0.60,95%CI:0.20-1.80,p=0.36),I2=76%。结论:在本meta分析里,后超组和常规组进行比较,除了盆腔控制率方面,后超组优于常规组,其他生存率、中心复发、远处转移和急慢性毒副反应方面,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第五章宫颈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的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或者普通外照射之间在宫颈癌患者中OS、PFS、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别。方法:按照Chco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MR、CBM、CJFD、CSJD、清华同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期限自198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查找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或者普通外照射对患者OS、PFS、盆腔局控率、副反应、生存质量、复发率、不良事件等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做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调强组和非调强组之间的0S(OR=1.51,95%CI:1.01-2.28,p=0.05);DFS(OR=1.37,95%CI:0.92-2.05,p=0.12);盆腔控制率(OR=0.93,95%CI:0.59-1.46,p=0.74);慢性血液系统并发症(OR=0.76,95%CI:0.52-1.10,p=0.15);慢性胃肠道并发症(OR=0.30,95%CI:0.18-0.50,p<0.00001);慢性泌尿系统并发症(OR=0.31,95%CI:0.17-0.57,p=0.0001);急性胃肠道并发症(OR=0.12,95%CI:0.06-0.27,p<0.00001);急性泌尿系统并发症(OR=0.34,95%CI:0.16-0.73,p=0.006)。结论:而本 Meta 分析通过纳入 6篇试验对照研究从总体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急慢性并发症等方面在调强放疗和非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患者中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各项Meta分析显示宫颈癌的调强组相对于非调强组来说,均有较明显的减少各种胃肠道、泌尿系统并发症的优点,而在OS和PFS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潘素明,陈志仁,丘全胜,徐晓南,余晓文,郭明江[4](2009)在《体外照射联合252Cf中子后装治疗T1、T2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单纯常规体外照射与体外照射联合252Cf中子后装治疗T1、T2期鼻咽癌原发灶的局部控制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30例初治的T1期和部分T2期鼻咽癌病例进行体外照射联合252Cf中子后装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年,鼻咽局部复发2例,2年局部控制率93.3%,远处转移4例,张口困难2例,无一例患者发生软腭穿孔。结论体外照射联合252Cf中子后装治疗鼻咽癌,增加了鼻咽腔内照射剂量,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减少了鼻咽癌外照射剂量,有利于降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

朱小东,韦军葆,曲颂,梁世雄,唐步坚,王安宇[5](2008)在《840例鼻咽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为规范鼻咽癌放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1年摘1要2月目在的本:院探接讨受鼻放咽疗癌的放8射40治例疗鼻预咽后癌的病影例响进因行素回,顾为性规分范析鼻。咽癌采放用射Ka治pl疗an-提M供eie参r法考计。算方鼻法咽:对局1部99控6年制1率月、无至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别显着性检验采用Log-rank法,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全组3、5、105年8.鼻6%咽和局3部9.4控%制;2率)单分因别素为分70析.6结%、果56显.7示%和性3别6.、6年%龄,无、临瘤床生分存期率分、T别分为期6、6N.8分%期、5、1有.8%无和颅3底2.侵0%犯,总、有生无存颅率神分经别侵为犯73、.有8%无、副鼻窦侵犯、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单侧/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部位、鼻咽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外0.0照5)射,鼻分咽割部方照式射、剂有量无对化鼻疗咽等局因部素控对制鼻率咽、局总部生控存制率的率影、无响瘤有生显存着率性及差总异(生P存<0率.05的),影颈响动有脉显鞘着区性侵差犯异者(无P=瘤0生.00存或率<低于无侵犯者(P<0.05),但不影响鼻咽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单侧/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是影响鼻咽部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T2~T3期辅助高剂量率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的患者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显着高于不加腔内治疗者(P<0.01~0.05),而T1、T4期患者外照射后加用高剂量率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并未提高其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P>0.05)。结论:鼻咽癌临床分期(特别是T分期)晚期和/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或男性患者预后不佳,在外照射的基础上加用鼻咽腔内后装放疗可改善T2~T3期患者的预后。

董令仪[6](2008)在《超分割放射治疗宫颈癌与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妇女身体健康的疾病,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全球每年大约有47万新发病例,死亡病例近23万。新增病例中80%为鳞状细胞癌,中晚期患者(Ⅱb晚~Ⅳb期)比例较多。放射治疗是中晚期宫颈癌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经根治性放疗后仍有部分病例原发肿瘤残存,导致后期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随着宫颈癌的期别升高,5年存活率递减,常规放疗后Ⅲb期以上的宫颈癌5年存活率仅为15.0~43.3%。因此如何提高宫颈癌病灶控制率成为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疗效的核心问题。随着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化疗在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得到肯定,本课题进行了超分割放疗加同期化疗治疗Ⅲb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观察,并对超分割放疗初对宫颈癌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以及增殖指标(PCNA)表达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超分割放疗加同期化疗治疗Ⅲb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目的:评价超分割放疗结合以顺铂为基础化疗方案的制定及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可行性,以及该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45例Ⅲb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随机分入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接受同步放化疗。超分割组(24人)放疗每次1.2Gy,每天两次,间隔大于6小时,每周5天;当外照射达到36Gy时放射野中央挡铅,全盆外照射总剂量55.2Gy。常规分割组每次1.8Gy,每天1次,每周5天;外照射达到30.6Gy后放射野中央挡铅,全盆外照射总剂量45Gy。两组患者后装腔内照射剂量以及方法基本相同,A点剂量42Gy。两组均于放疗4~5周同时开始化疗行PVB(顺铂100mg+长春新碱1mgd1-3+博来霉素15mgd1-3)方案。结果:两组患者除皮肤反应超分割组重于常规分割组外(P<0.05)余毒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射反应率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分别为:100%和76.19%(P<0.05),两组2年累计生存率为92.%和55%,无统计学差异。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对外照射的反应是影响预后的惟一因素(P<0.01)。结论:超分割放疗并不加重患者的放射副反应,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基本相似。超分割组2年累积生存率高于常规分割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对外照射的反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因素。分割放疗对宫颈癌组织中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分割放疗对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参与调节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材料及方法:99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均来自于入组超分割放化疗临床研究的患者。取自放疗前、放疗两周以及放疗四周。其中超分割组23人,常规分割组10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PCNA、bcl-2以及bax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组在放疗前后及放疗中的动态变化和差异。结果:放疗两周后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促凋亡蛋白bax蛋白的表达均较放疗前明显增强(P<0.05),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CNA的表达亦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分割放疗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但是未检测出对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在放疗两周时,在两组中均未发现细胞的加速再增殖现象。放疗对宫颈癌治疗的作用整体是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分割放疗对宫颈癌组织中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分割放疗对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参与调节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bcl-2和bax mRNA表达的影响。材料及方法:99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均来自于入组超分割放化疗临床研究的患者。取自放疗前、放疗两周以及放疗四周。其中超分割组23人,常规分割组10人。采用RT-PCR检测宫颈癌组织中PCNA、bcl-2以及bax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组在放疗前后及放疗中的动态变化和差异。结果:放疗两周后超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促凋亡蛋白bax基因的表达较放疗前明显增强(P<0.05),常规分割组则无统计学差异。抗凋亡蛋白bcl-2基因的表达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CNA的表达亦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分割放疗上调bax基因的表达,但是未检测出对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放疗两周及放疗四周时,在两组中均未检测到肿瘤细胞的加速再增殖现象。

李建文[7](2008)在《铱-192单管腔内放疗屏蔽后剂量分布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铱-192单管后装腔内放疗3种规格(120°、180°、240°)铅屏蔽后周围剂量分布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上设计不同角度屏蔽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上对直肠癌进行后装腔内放射治疗提供科学具体的理论基础和放射物理剂量学依据。方法:自制三种不同角度的铅屏蔽(120°、180°、240°),然后利用铱-192后装治疗机、慢感光胶片和密度仪,测出后装腔内屏蔽后多个驻留点治疗时周围剂量,并且描绘出铅屏蔽后周围剂量分布的曲线。分别研究以上不同情况下所描绘出的剂量曲线,分析其特点和规律。结果:120°铅屏蔽时,周围剂量有效屏蔽角度为83.8±3.7度;180°铅屏蔽时,周围剂量有效屏蔽角度为144.5±2.9度;240°铅屏蔽时,周围剂量有效屏蔽角度为190.3±2.7度。结论:在铱-192后装腔内放射治疗时,根据肿瘤病灶的侵润范围选用合适的铅屏蔽对周围正常组织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即肿瘤病灶组织受到根治剂量照射时,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小于其耐受剂量),与病灶组织相比可以降低50%以上的照射剂量,降低了并发症及副反应的发生率。

陈森[8](2007)在《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现状》文中研究表明

朱小东[9](2007)在《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鼻咽癌是中国尤其是广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及鼻咽癌细胞对射线较为敏感的特点,放射治疗一直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长期以来鼻咽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的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50%左右,放疗后约有10%的患者病变残存、30%局部复发。放射治疗中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是放射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在总结本院鼻咽癌放射治疗预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鼻咽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同时将目前大量分散的国内外有关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报道进行循证医学研究,以得到确切的临床结果,最后对前述临床研究结果从实验研究方面加以证实。本研究的目的是为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经验。鼻咽癌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改进并规范鼻咽癌放疗技术及综合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840例鼻咽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别显着性检验采用Log-rank法,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①全组3、5、10年鼻咽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0.6%、56.7%和36.6%,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8%、51.8%和32.0%,总生存率分别为73.8%、58.6%和39.4%;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有无颅底侵犯、有无颅神经侵犯、有无副鼻窦侵犯、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单侧/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部位、鼻咽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外照射分割方式、有无化疗等因素对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P=0.000或<0.05),鼻咽部照射剂量对鼻咽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P<0.05),颈动脉鞘区侵犯者无瘤生存率低于无侵犯者(P<0.05),但不影响鼻咽局部控制率及总生存率(P>0.05);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单侧/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鼻咽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是影响鼻咽部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④分层分析结果显示T2-T3期辅助高剂量率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的患者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显着高于不加腔内治疗者(P<0.01-0.05),而T1、T4期患者外照射后加用高剂量率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并未提高其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P>0.05);⑤对应用最多的两种化疗方案(单用羟基喜树碱或DF方案)进行不同方案之间及不同放化疗配合方式之间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除放疗加羟基喜树碱单药诱导化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放疗加羟基喜树碱单药同期放化疗组外(P=0.048),其余各组之间的疗效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临床分期(特别是T分期)晚期和/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或男性患者预后不佳,在外照射的基础上加用鼻咽腔内后装放疗可改善T2-T3期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探索放射治疗新技术及行之有效的放化疗综合治疗方案仍然是鼻咽癌治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分割(CF)与后程加速超分割(LCAHF)放射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以探索更好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组条件的鼻咽癌患者496例,其中,CF组269例、LCAHF组227例。二组病人均采用双侧面颈联合野对穿照射,200cGy/次,每周照射5次,鼻咽部剂量达36-40Gy后,改为双侧耳前野或小面颈野对穿避开脊髓继续照射,CF组继续用原分割方案照射至鼻咽部总剂量68-76Gy,LCAHF组改用150cGy/次,每天两次,两次之间间隔至少6个小时,总剂量达69-72Gy。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差别显着性检验采用Log-rank法。结果全组5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58.6%、54.9%和62.2%。LCAHF组及CF组5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65.4%、61.5%、68.1%和52.8%、49.4%、57.5%,LCAHF组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CF组(P=0.006,0.006,0.031),而鼻咽部复发率明显低于CF组(P<0.05);进一步按T分期进行分析显示LCAHF主要提高了T2、T3期患者5年鼻咽原发灶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P<0.05);两组急性毒副反应及放射后遗症相似(P>0.05)。结论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相比,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技术能被鼻咽癌患者耐受,并提高了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降低了鼻咽部复发率,但未减少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循征医学研究——一项基于1985—2005年文献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以进一步确定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5.1-2005.12)、Medline(1985.1-2005.12)、Cochrane图书馆(1985.1-2005.12)中互合纳入标准的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随机试验的文献。按照纳入标准确定文献,提取有效数据,采用Stata 9.0软件包、Egger’s test法对纳入研究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资料进行发表性偏倚分析,各个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并用Stata 9.0统计软件包对入选文献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及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488例鼻咽癌患者,其中接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241例,接受常规分割放射治疗247例。1年局控率资料分析发现发表性偏倚(P=0.03),而1、3年生存率及3年鼻咽局控率资料没有发表性偏倚(P>0.05)。Meta分析显示四个随机研究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结果同质性较好(P>0.05),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3.113(1.232-7.867)、1.913(1.195-3.063)及5.434(1.560-18.935)、4.308(2.210-8.396)。结论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相比,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能提高鼻咽癌患者的1、3年生存率及1、3年鼻咽局部控制率。鼻咽癌细胞照射中加速再增殖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探讨目的了解鼻咽癌细胞照射过程中的细胞增殖情况,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加速再增殖的机理,为临床上进行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分别采用四氮唑兰比色分析法(MTT法)、细胞分裂指数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在接受60Co-γ射线2Gy/天,每天1次,连续照射5天期间的细胞增殖动力学改变,以明确离体CNE-2细胞在照射期间有无出现增殖活性的改变,并寻找其变化的时机。②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芯片和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芯片检测。60Co-γ,射线2Gy/天,每天1次,连续照射5天期间,不同增殖状态下CNE-2细胞基因水平的表达变化,筛选出可能与加速再增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③选取感兴趣的差异表达基因CCNE1、CDC25A、CDKN1A、DDIT3、GADD45β、BNIP3,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T-FQ-PCR)技术在mRNA表达水平验证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同时,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CDC25A在蛋白表达水平上的变化,进一步验证基因芯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①四氮唑兰比色分析法(MTT法)、细胞分裂指数法和流式细胞术均检测出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株CNE-2在60Co-γ射线2Gy/次,每天1次,连续照射5天期间,CNE-2细胞在第3天增殖速度最快,增殖最旺盛;在第5天细胞增殖速度最缓慢,增殖活性最低。②基因表达芯片检测增殖活性最高时相(2Gy连续照射第3天)与最低时相(2Gy连续照射第5天)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细胞周期相关表达有差异的基因有3条,为检测基因总数的3%(3/100),其中细胞增殖旺盛时CCNE1及CUL-5基因表达上调,CDKN1A表达下调;DNA损伤修复相关表达有差异的基因有6条,为检测基因总数的5.9%(6/102),其中细胞增殖活性增高时上调基因为CDC25A,下调基因为DDIT3、GADD45B、CDKN1A、BNIP3、FOXO3A。③应用相对定量荧光实时PCR技术及蛋白印迹的方法对部分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基因(CCNE1、CDC25A、CDKN1A、DDIT3、GADD45β、BNIP3)或编码的相应蛋白(CDC25A)进行了mRNA及蛋白水平的验证,结果显示实时PCR和蛋白印迹实验结果与芯片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证实了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论①鼻咽低分化鳞癌细胞照射中后期存在加速增殖现象;②肿瘤细胞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加速再增殖现象,其发生可能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细胞周期和DNA损伤修复的某些基因可能参与了这个过程;③CCNE1、CDC25A、CDKN1A、DDIT3、GADD45β、BNIP3、CUL-5等基因可能与照射过程中肿瘤细胞出现的加速再增殖密切相关,对这些基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探明照射过程中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发生的分子机制,也会为特异性治疗包括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和策略。

曹新平,卢泰祥,叶伟军,崔念基[10](2007)在《Ⅰ、Ⅱ期鼻咽癌外照射加腔内放疗远期疗效的前瞻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近距离放疗的空间剂量分布和外照射明显不同,两者联合使用可以优势互补,提高剂量分布的适形度。本研究旨在探讨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单纯外照射放疗与外照射加腔内联合放疗的长期疗效差异。方法:将321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外照射组223例,外照射加腔内联合放疗组98例;单纯外照射组采用低熔点铅挡块不规则野照射,常规方法照射,常规分割,总剂量为66~74Gy;联合放疗组采用同样的外照射方法,总剂量给与58~62Gy,接着给予15~20Gy腔内近距离放疗。结果:经过5年的随访,单纯外照射组鼻咽复发16例,死亡35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3%和80.82%(P=0.018);联合照射组鼻咽复发1例,死亡6例,Ⅰ、Ⅱ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4%和93.36%(P=0.025)。口干和张口困难的不良反应以联合照射组较轻。结论:Ⅰ、Ⅱ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外照射加腔内放疗相对单纯外照射有较好的疗效并可减轻不良反应。

二、鼻咽癌外照射合并后装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咽癌外照射合并后装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宫颈癌放疗物理参数及粪便代谢产物表达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宫颈癌放疗物理参数与急性放射性肠炎评分相关性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代谢产物表达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相关性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代谢组学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其他
缩写词表
致谢

(3)子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临床及循证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略写缩语列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宫颈癌放射治疗进展
    1、宫颈癌概述
        1.1 宫颈癌发病情况
        1.2 宫颈癌的致病因子及机理
        1.3 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及处理原则
        1.4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及注意事项
        1.5 宫颈癌各期别治疗原则
        1.6 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
    2、宫颈癌放射治疗进展
        2.1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2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原理及原则
        2.3 宫颈癌盆腔外照射
        2.3.1 盆腔外照射野的设计及剂量分布
        2.3.2 盆腔外照射治疗的注意事项
        2.3.3 盆腔外照射疗效的评价
        2.3.4 影响盆腔外照射疗效的相关因素
        2.4 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
        2.4.1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分类及原理
        2.4.2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设计及剂量分布
        2.4.3 近距离与体外放射治疗融合一体的研究现况
        2.4.4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
        2.4.5 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价
        2.4.6 影响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相关因素
        2.5 宫颈癌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
        2.5.1 精确放射治疗概念的提出及原理
        2.5.2 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的治疗野设计研究
        2.5.3 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的治疗效果研究
        2.5.4 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的注意事项
        2.5.5 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价
        2.5.6 影响三维适形及调强放射治疗的相关因素
        2.6 宫颈癌放射治疗常见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3、宫颈癌的放化疗同步治疗
        3.1 宫颈癌的放化疗同步治疗的原理及循证依据
        3.2 宫颈癌的放化疗同步治疗新的方案研究
        3.3 宫颈癌的放化疗同步治疗新的药物研究
        3.5 宫颈癌的放化疗同步治疗序贯治疗研究
    4、宫颈癌术后巩固放射治疗
        4.1 宫颈癌术后巩固放射治疗的适应证
        4.2 宫颈癌术后巩固放射治疗的照射野的设计及剂量分布
        4.3 宫颈癌术后巩固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价
    5、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目前存在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影响子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预后因素的循证评价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标准
        2.1.1 研究类型
        2.1.2 研究对象
        2.1.3 干预措施
        2.1.4 评价指标
        2.2 文献检索
        2.2.1 数据库
        2.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筛查与资料提取
        2.4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3、结果
        3.1 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的一般特征
        3.2、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
        3.3、系统评价结果
        3.4 发表偏倚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宫颈癌近距离高剂量率后装放射治疗的meta分析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标准
        2.1.1 研究类型
        2.1.2 研究对象
        2.1.3 干预措施
        2.1.4 评价指标
        2.2 文献检索
        2.2.1 数据库
        2.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筛查与资料提取
        2.4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的一般特征
        3.2、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
        3.3、meta结果
        3.4、发表偏移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宫颈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标准
        2.1.1 研究类型
        2.1.2 研究对象
        2.1.3 干预措施
        2.1.4 评价指标
        2.2 文献检索
        2.2.1 数据库
        2.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筛查与资料提取
        2.4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检索结果
    4、Meta结果
    5、发表偏倚
    6、讨论
    7、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宫颈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系统评价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标准
        2.1.1 研究类型
        2.1.2 研究对象
        2.1.3 干预措施
        2.1.4 评价指标
        2.2 文献检索
        2.2.1 数据库
        2.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筛查与资料提取
        2.4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宫颈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现况
    参考文献

(5)840例鼻咽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组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随访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鼻咽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
    2.2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2.4 不同T分期外照射加鼻咽高剂量率腔内后装近距离治疗疗效对比
3 讨论

(6)超分割放射治疗宫颈癌与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英文词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宫颈癌放射治疗进展
    1.宫颈癌放射治疗发展概况
        1.1 体外照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1.2 后装腔内放射治疗
        1.3 常规体外及腔内治疗存在的一些问题
    2.宫颈癌放射治疗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2.1 模拟定位技术
        2.2 超分割及后程加速放疗技术
        2.2.1 超分割放疗
        2.2.2 加速超分割放疗
        2.3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2.4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2.5 插植放射治疗
    3 宫颈癌放射治疗与其他治疗的联合
        3.1 宫颈癌的放化同步治疗
        3.2 与手术的联合
        3.3 与热疗联合
    4 影响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主要临床病理及生物学因素
        4.1 临床病理因素
        4.2 生物学因素
    5 宫颈癌分割放疗的放射生物学研究现状
        5.1 放射生物学概述
        5.2 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的可能机理
        5.3 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与细胞因子
        5.4 测定肿瘤细胞再增殖的生物动力学指标及临床价值
    6 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与细胞凋亡
        6.1 细胞凋亡的概念
        6.2 细胞凋亡的过程及其物理化学的改变
        6.3 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
        6.4 肿瘤细胞凋亡的特点
        6.5 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及生物学功能
        6.6 肿瘤细胞的加速再增殖与细胞凋亡
    7 本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超分割放疗加同期化疗治疗Ⅲb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1.前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分割放疗对宫颈癌组织中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前言
    2.临床资料及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分割放疗对宫颈癌组织中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前言
    2.临床资料及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7)铱-192单管腔内放疗屏蔽后剂量分布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三、引言
四、材料和方法
五、结果
六、讨论
七、结论
八、参考文献
九、综述
十、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十一、致谢

(8)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放射治疗
    1.1 常规外照射治疗
    1.2 非常规分割外照射
    1.3 近距离放射治疗
    1.4 三维适形放疗
    1.5 适形调强放疗
    1.6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2 化学治疗
3 手术治疗
4 其它
5 结语

(9)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恶性肿瘤加速超分割放疗的放射生物学研究现状
        1.引言
        2.恶性肿瘤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放射生物学基础
        3.关于恶性肿瘤加速再增殖机理的学说
        4.恶性肿瘤加速再增殖的可能机制
        5.测定肿瘤加速再增殖的细胞增殖动力学指标
        6.肿瘤细胞凋亡与加速再增殖
        参考文献
    第二节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1.引言
        2.鼻咽癌放射治疗发展概况
        3.鼻咽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存在的一些问题
        4.鼻咽癌放射治疗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5.鼻咽癌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6.本研究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附表(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附表(图)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循征医学研究——一项基于1985—2005年文献的Meta分析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附表(图)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鼻咽癌细胞照射中加速再增殖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探讨
    第一节 鼻咽癌细胞株CNE-2连续照射期间细胞增殖情况的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节 基因芯片检测CNE-2照射中细胞增殖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三节 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增殖状态CNE-2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1.引言
        2.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基因的表达
        3、western blot检测照射后CNE-2细胞CDC25A蛋白的表达
        4.讨论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博士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10)Ⅰ、Ⅱ期鼻咽癌外照射加腔内放疗远期疗效的前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分组及入组条件
    1.2 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
        1.3.1 单纯外照射组的治疗方案
        1.3.2 联合照射组的治疗方案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5年生存情况
    2.2 不良反应
3 讨论

四、鼻咽癌外照射合并后装治疗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宫颈癌放疗物理参数及粪便代谢产物表达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相关性的研究[D]. 贺晓兰. 苏州大学, 2019(04)
  • [2]宫颈癌后装治疗中膀胱状态对正常组织剂量影响的分析[J]. 符天晓,徐文涛,徐升,周菊英,秦颂兵,王利利,焦旸,徐晓婷.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07)
  • [3]子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临床及循证医学研究[D]. 熊黎. 广西医科大学, 2013(01)
  • [4]体外照射联合252Cf中子后装治疗T1、T2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J]. 潘素明,陈志仁,丘全胜,徐晓南,余晓文,郭明江.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9(10)
  • [5]840例鼻咽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 朱小东,韦军葆,曲颂,梁世雄,唐步坚,王安宇. 中国肿瘤临床, 2008(17)
  • [6]超分割放射治疗宫颈癌与其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D]. 董令仪. 广西医科大学, 2008(10)
  • [7]铱-192单管腔内放疗屏蔽后剂量分布特点的研究[D]. 李建文. 昆明医学院, 2008(10)
  • [8]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现状[J]. 陈森. 现代肿瘤医学, 2007(08)
  • [9]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朱小东. 广西医科大学, 2007(10)
  • [10]Ⅰ、Ⅱ期鼻咽癌外照射加腔内放疗远期疗效的前瞻性研究[J]. 曹新平,卢泰祥,叶伟军,崔念基. 癌症, 2007(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