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百灵菇产量和品质影响初报

一、五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娟[1](2021)在《白灵菇原生质体提纯复壮及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灵菇栽培中存在生产周期长、生物学转化率低、较易出畸形菇等问题。液体发酵技术不仅可以缩短食用菌制种周期,而且液体菌种接种面积大、萌发点多,可大大缩短栽培过程中发菌时间。本研究以白灵菇“中农翅鲍”和“白杂65”两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中农翅鲍”原生质体提纯复壮,选育出高产、畸形菇率低的新菌株;利用响应面法对白灵菇品种“白杂65”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感官观察、镜检、萌发活力、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漆酶活力等确定白灵菇液体菌种的培养终点,研究结果如下:1.“中农翅鲍”的原生质体提纯复壮选育试验结果表明,52个原生质体菌株经过锁状联合鉴定、菌丝长速对比、低温刺激形成原基等指标最终筛选出15个较好的原生质体菌株。15个原生质体菌株与对照组的栽培试验中,4个菌株长满菌袋时间比对照组提前15天,11个菌株出菇时间比对照组提前8~13天。5个菌株不易出畸形菇,4个菌株生物学转化率高达100%~120%,其中Pn1-10菌株中单菇鲜重最大为每朵598.04 g,生物学转化率接近120%。2.对白灵菇“白杂65”进行液体发酵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基础筛选,结合响应面优化设计法以菌丝生物量为响应值,对碳、氮源及接种量3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葡萄糖24.590g/L、酵母膏7.433 g/L、接种量10.929%时菌丝生物量达到最大值2.145 g。3.以液体发酵优化条件最佳组合为基础,通过感官观察、镜检、萌发活力、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漆酶活力等方面分别对白灵菇“白杂65”液体菌种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到第5天时,菌球密度适中、漆酶活力最强、菌丝迅速生长,期间菌丝锁状联合较多,回接平板萌发快,发酵液的p H值随菌丝量增多开始下降,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急剧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

初占宇[2](2021)在《新疆地区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白灵侧耳Pleurotus tuoliensis又称白灵菇,是中国唯一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明确产地的珍贵食用菌之一,因其洁白肥嫩,营养美味,保健价值高,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目前已实现产业化,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前景。在新疆,白灵菇细菌性褐腐病在白灵菇主产区普遍发生,严重时发病率高达90%以上,给白灵菇生产带来巨大损失,阻碍了白灵菇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团队于2019~2020年对新疆地区白灵菇主产区白灵菇褐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白灵菇褐腐病在田间发病普遍,生产后期尤其严重,给白灵菇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且病害有蔓延和加重的趋势。本论文对病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筛选出有效抗菌化学药剂及抗性品种,为病害的准确诊断和高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疆地区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鉴定。经调查发现,新疆地区白灵菇褐腐病在田间出菇后期发病率可达90%,重病菇棚发病率高达100%,减产达20%~30%。经调查、分离得到褐斑病病原细菌61株,经过分子条形码扩增及致病性测定,选择具有致病性的5株代表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16S r DNA序列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其进行寄主范围检测及生理生化性状测定、侵染源初探及侵染部位的确定等实验。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为托拉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olaasii,5个代表菌株的生理生化反应一致;寄主范围测定表明该菌可侵染班玉蕈Hypsizygus marmureus、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香菇Lentinula edodes、白玉菇Hypsizygus marmureus等;托拉斯假单胞菌可侵染白灵菇菌盖、菌褶及菌柄;侵染源初探表明出菇管理用水和菌棒培养料中均含一定量托拉斯假单胞菌。(2)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对5个托拉斯假单胞菌代表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托拉斯假单胞菌最适培养基为LB,最适碳源为甘露醇,最适氮源为硝酸钾,最适温度为28℃,致死温度区间为51℃~56℃,最适p H区间为7~8。(3)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的药剂筛选实验。通过室内平板抑菌实验,对20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32%唑酮·乙蒜素和46%二氯异氢尿酸钠两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当唑酮乙蒜素在稀释浓度为150倍时,抑菌率达41%~50%,当二氯异氢尿酸钠稀释浓度为300倍时,抑菌率达40%~62%。(4)白灵菇品种对褐腐病病原菌的抗性研究。选取20个白灵菇品种,分别对其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进行了褐腐病病原抗性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菌丝体阶段抗性与子实体阶段抗性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共筛选到3个菌丝阶段抗病较强的品种,和2个子实体阶段抗性较强品种,为白灵菇褐腐病抗性育种奠定了基础。

侯占山[3](2020)在《光照时间与强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文中提出光照是影响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et Fr.)Quèl.]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近些年来,有关光照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集中于对光质影响的研究,而很少有关于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影响的研究。为了探究光照时间与光照强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本研究在红、蓝、白3种光质下设置5种不同光照时间(1 min光照29 min黑暗、5 min光照25 min黑暗、10 min光照20 min黑暗、15 min光照15 min黑暗、30 min光照1 s黑暗)和在白光下设置7种不同光照强度(0 lux、100 lux、500 lux、1000 lux、2000 lux、3000 lux、4000 lux)处理,进行栽培试验,并测定了杏鲍菇原基形成与分化速度、菇蕾与子实体形态、产量、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与总糖含量、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如下:(1)随光照时间增加,原基形成速度在红、蓝、白光质下,均呈现先增加后相对降低的趋势。红光下以10 min光照20 min黑暗、蓝光下以15 min光照15 min黑暗、白光下以10 min光照20 min黑暗的光照时间方式,原基形成速度最快。(2)随光照时间增加,原基分化速度在红光下呈现先增加后相对略微降低的趋势,在蓝、白光下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红光下以10 min光照20 min黑暗、蓝白光下以30 min光照1 s黑暗的光照时间方式,原基分化速度最快。(3)红光下子实体菌盖较小、菌柄较长较细,形态匀称,菌柄是子实体的主要部分,且不同光照时间下差异较小;蓝、白光下子实体菌盖较大、菌柄较短较粗,菌盖在子实体中占据较大比重,且随光照时间增加,菌盖越来越大,菌柄越来越短。子实体产量在红、蓝、白光下均以1 min光照29 min黑暗、5 min光照25 min黑暗下最高。(4)不同光照时间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差异显着,且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光照时间的影响不同。红光下以较多光照时间下酶活性较低,蓝光下以10 min光照20 min黑暗、15 min光照15 min黑暗等适中的光照时间下酶活性较低,白光下以15 min光照15 min黑暗的光照时间酶活性较低。(5)不同光照时间对商品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对总糖含量影响较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红、蓝、白光质下,均以10 min光照20 min黑暗、15 min光照15 min黑暗下较低,以1 min光照29 min黑暗、5 min光照25 min黑暗、30 min光照1 s黑暗下较高。总糖含量在红光不同光照时间下无显着性差异;在蓝光5 min光照25 min黑暗下含量最高、在30 min光照1 s黑暗下含量最低;在白光30 min光照1 s黑暗下含量最高,在15 min光照15 min黑暗下含量最低。不同光照强度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对总糖含量影响较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光照强度100 lux下最高,在3000 lux下最低。总糖含量在光照强度3000 lux下最高,在0 lux下最低,且有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6)不同光照时间对蓝光下原基期、白光下菇蕾期与不同光照强度白光对原基期、菇蕾期、子实体期的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影响显着;但不同光照时间下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整体的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随生长进程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而在不同光照强度白光下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原基期整体较高,至菇蕾与子实体期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7)黑暗下原基可以形成但不能分化,在有光照的条件下,随光照强度增加,杏鲍菇菌柄长度变化较小,菌盖直径逐渐增大。杏鲍菇产量随光照强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袋子实体鲜重与生物学效率均在1000 lux、2000 lux、3000 lux较高,商品率在1000 lux、2000 lux较高。

曹瑶,闻绍锋,刘书畅,李荣春[4](2019)在《白灵菇研究进展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概述白灵菇的分类地位,从形态特征、分布与生态习性等生物学特性,培养基质和栽培管理方法,液体菌种研究,营养成分及药用价值,贮藏保鲜等方面系统简明地介绍白灵菇的研究进展。指出在栽培、发酵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杨水莲[5](2016)在《巨大口蘑培养条件及其原基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巨大口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的珍稀食用菌,且不易褐变和腐烂,耐贮运性好,在812℃条件下,贮藏30天不变色、不变味。但其生长速度慢,出菇时间较长,这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发展。其生产方式一般采用袋栽技术,且需要在覆土条件下出菇,大部分生产巨大口蘑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尚未形成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为了探明巨大口蘑工厂化栽培中各个阶段的管理参数,找到能促进巨大口蘑在不覆土情况下也能出菇的有利因素,实现从传统的袋子栽培、覆土出菇模式向瓶子栽培、不覆土出菇模式的转化,本实验结合巨大口蘑传统的覆土栽培特点,对其不覆土的瓶栽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不同的出菇处理条件下其菌丝相关酶活性的大小,探明出菇与这些酶活性间的相关性。研究的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均匀设计法对以玉米芯为主要碳源的栽培料配方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结果为:玉米芯54.04%,麸皮28.16%,蔗糖13.20%,酵母粉4.70%。比较分别以玉米芯、甘蔗渣和薇甘菊为主料栽培巨大口蘑之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发现以玉米芯为主要碳源栽培巨大口蘑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其次为甘蔗渣,最慢的为薇甘菊;而从子实体采收量来看,以甘蔗渣为主要碳源的采收量最高,其次是薇甘菊,玉米芯的较低。2、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栽培料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初始pH值和水分含量对瓶栽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的最适发酵温度范围为7075℃,最适发酵时间为9 d,最适初始pH值为8.5,最适水分含量为61%。3、环境条件对瓶栽巨大口蘑菌丝生长和出菇的影响:(1)瓶栽巨大口蘑菌丝生长速度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6℃,空气相对湿度为60%,二氧化碳浓度为0.18%。(2)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9℃,前期湿度为92%,光照为400 lx,成菇期湿度为100%(3)瓶栽巨大口蘑覆土出菇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30℃,前期湿度为70%,光照为500 lx,成菇期湿度为85%。(4)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最适二氧化碳浓度为菌丝恢复期0.3%,扭结分化期为0.25%,幼小菇期为0.45%,成菇期为0.3%。4、不同催蕾方法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1)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赤霉素、萘乙酸、藜芦醇、醋酸钠、十三烷醇几种化学物质的最佳浓度分别为8mg/L、20 mg/L、8μmol/g、0.06%、0.16 mg/L。用以上浓度的物质对巨大口蘑无土条件下进行处理出菇,现蕾所用的天数从快到慢的比较为:泥土水>十三烷醇>醋酸钠>清水>萘乙酸>藜芦醇,用赤霉素处理的瓶子不能形成原基。(2)从培养料已经高度分解但能出菇的瓶子中分离出霉菌、放线菌和细菌三种不同的微生物均不能促进其他瓶子的培养料形成原基,一些培养料已经高度分解但能出菇,不是微生物导致的,而是其他因素作用的。(3)瓶子搔菌后催蕾时的菌床方向不同,对出菇有较大的影响。菌床为倒立方向时,有利于菌丝形成原基和催蕾出菇,而菌床为正立方向时,出菇效果较差。5、瓶子搔菌后在不同的时间覆土均能出菇,结合子实体采收量和至采收结束所用的天数来看,搔菌后第3 d覆土比较合理,采收量较高,出菇周期最短。6、不同的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相关酶活力影响:能形成原基的三个处理组从菌丝恢复期到原基形成、现蕾阶段,酪氨酸酶活性相对比较稳定,不能形成原基的两个处理组酪氨酸酶比较活跃,说明菌丝恢复后酪氨酸酶过高反而抑制了原基形成;而漆酶、蛋白酶、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原基形成前都得到有效的激活作用,不能形成原基的两个处理组这几种酶活性变化不大;五个处理组的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上下波动较大,能出菇的三个处理组在原基形成阶段达到最大值,而不能出菇的两个处理组在菌丝恢复前后达到最高峰,随后快速下降;五个处理组的羧甲基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在现蕾前的整个阶段,不断提高羧甲基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漆酶、蛋白酶、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有利于巨大口蘑原基的形成;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菌丝恢复期其活性过高不利于菌丝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过度;而对于酪氨酸酶在整个过程中则应该适当抑制其过高地表达。

张职视[6](2016)在《斑玉蕈菌包成熟度判定多尺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真姬菇,是工厂化生产的食药用菌之一。以由白玉菇007与凤尾菇(凤杰1号)原生质体融合选育的具有漆酶活性的新品种闽真2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斑玉蕈不同培养时间菌包的外观形态变化和硬度,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Bradford法、苯酚-硫酸法分析斑玉蕈菌包不同培养时间其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总糖等理化指标变化,并用碘试液比色法、福林酚法、ABTS法、愈创木酚法分析斑玉蕈菌包不同培养时间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淀粉酶、中性蛋白酶、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物参数变化,再通过分析培养时间与出菇产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闽真2号的菌包成熟度,进而研究闽真2号菌包成熟度与生物学效率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观形态变化研究闽真2号经培养满袋后,分别采用定时观测拍照和手捏判断软硬度,结果表明,闽真2号培养60天满袋,自80天至120天,菌包菌丝颜色逐渐由洁白色变为土黄色,硬度自上而下逐渐变软。说明闽真2号在不同培养时间外观形态有明显变化。2理化指标变化规律在整个栽培过程中,闽真2号的菌包上、中、下部的pH值、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在菌包后熟前期阶段差别较大,差值分别高达1.5、677.1 μg/mL,53.8μg/mL,但在后熟后期阶段逐渐趋于一致。而菌包重量和总糖含量在整个生长过程分别从1251.6 g、0.42g/(g干料)降低至1115.5、0.31g/(g干料),含水量逐渐由57.9%上升至70.5%。说明菌包内理化环境从上下不一致向趋于一致发展,从而为菌包的生殖生长阶段提供养分和环境积累。3生物参数变化规律在整个栽培过程中,闽真2号的纤维素酶活力在6 U/mL~8 U/mL左右波动;中性蛋白酶活力从8 U/mL逐渐降低至4 U/mL左右;淀粉酶活力在60天-80天活力较高137.3 U/mL,但在后熟后期阶段活力却较低11.4 U/mL;而木聚糖酶酶活力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会从9.5 U/mL逐渐升高至16.9U/mL;而菌包上、中、下部的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先上升再下降。闽真2号的菌包上、中、下部的木聚糖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菌包后熟前期阶段差别较大,但在后熟后期阶段分别趋于13.7 U/mL、173.5 U/L、25.8 U/mL。说明菌包成熟是包内酶学环境趋于统一的过程,从而为菌包出菇提供营养和环境稳态。4成熟度与生物学效率的关系影响分析测定了 60d~140 d菌包出菇情况,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对菌丝恢复泛白时间无影响,但是对原基形成时间和采摘时间有显着的影响。130 d~140 d出菇原基形成时间只需要8 d,采摘时间也只要27 d,而60 d出菇原基形成时间长达12 d,采摘时间需要32 d。不同培养时间出菇产量各不相同,菌丝培养时间60 d~110d之间,子实体产量从313.3 g/袋增加到447.1 g/袋;可见,斑玉蕈后熟过程是必需的,对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有显着影响。110d~140d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则随培养时间的增加不明显,但是随着培养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不断加大。生物学效率随培养时间不断增加,120 d达最大峰值92%左右,这是因为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对培养料的充分利用,营养积累到达最大值,因此出菇生物学效率最高。5多尺度判定成熟度的应用分析测定了随机抽取的3个批次不同成熟度工厂化闽真2号菌包,通过建立的多尺度判断方法测定含水量、pH值、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淀粉酶活力、漆酶活力、锰过氧化物酶活力关键指标,判断菌包成熟与否。结果表明当菌包上中下部pH趋于5.8、还原糖含量趋于1002.5 mg/L、可溶性蛋白趋于209.8 mg/L,淀粉酶活力低于6.8 U/L,底部漆酶活力及锰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大于167.1 U/L、17.1 U/mL时菌包成熟。出菇结果与推测结果相符,说明所建立的判断方法确实有效,可为设定斑玉蕈标准化生产的栽培参数提供有力的证据。

黄兵[7](2015)在《不同光质LED对白灵菇商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白灵菇(Pleurotuseryngiivar.tuoliensis)是一种子实体香味浓郁,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的珍稀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深受消费者和生产厂家的喜爱。但因生长周期长,产量不高而一直困扰着许多生产者。目前白灵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湿度、空气等环境条件,关于白灵菇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报道不多。1.在蓝光、白光和红光条件下,白灵菇菌丝均可扭结形成原基。不同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白灵菇原基形成的影响差异显着。2.原基出现时间和数目多少可判定光质对原基诱导能力的强弱,实验表明,最佳原基出现时间和原基数目为:蓝光光强1000Lx,光照时间12h时,原基出现时间和原基数目为13天和50个;白光1000Lx,9h时,原基出现时间是14天和原基数目47个;红光1000Lx,6h时,原基出现时间和数目为16天和27个。3.不同光质对白灵菇产量的影响差异显着。蓝光组中,蓝光处理白灵菇子实体获得的产量最高为193.13g,白光和红光次之,依次为188.89g和172.90g;各光质光照强度均为2000Lx,蓝光的光照时间为9h,白光和红光为12h。白光组中,蓝光照射白灵菇子实体获得的单产量最高是187.91g,白光179.27g和红光178.31g次之;光照强度为蓝光和白光2000Lx,红光1000Lx;照射时间为蓝光和白光是12h,红光9h。红光组中,蓝光促进子实体的产量增加,是184.00g,白光是175.40g和红光172.90g次之,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为蓝光和白光2000Lx,12h;红光1000Lx,6h。4.不同光质对菇形的影响不同,蓝光对白灵菇菇形的影响较小,红光较大,白光居中。蓝光组和白光组中,菌柄长度受到红光处理的长度较大,而在红光组中,白光处理菌柄的长度较大。菌盖与单产有一定的相关性,菌盖越大,产量越高,蓝光处理高于白光和红光处理。不同组菌柄直径受到的光质处理影响不同。不同光强对菌盖、菌柄、单产和菌柄直径以及柄周影响不同,1000Lx和2000Lx高于其他光照强度,不同光照时间对单产影响显着。综上,蓝光诱导白灵菇原基的形成更佳,光强为1000Lx,照射时间为12h。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佳适宜条件为蓝光2000Lx,9h。

张亚娇[8](2015)在《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能选育出产量高、品质好、生长周期短、适应性较广的白灵菇新品种,本试验采用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原生质体紫外诱变育种以及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育种的方法对白灵菇菌种进行改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建立了白灵菇原生质体高效制备与再生体系。本试验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从培养基种类、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龄以及稳渗剂种类六个方面确立了白灵菇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加富PD液体培养基培养7d的菌丝,在以MgSO4.7H2O为稳渗剂配制2%浓度的溶壁酶条件下,30℃酶解2h,原生质体得率为37.75×106个/mL。最佳再生条件:选择蔗糖为稳渗剂的再生培养基,再生率可达0.89%。2.利用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及其紫外诱变育种技术,筛选得到一株经紫外照射10 s的菌株“10s n29”,该菌株商品性好、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且出菇整齐度高,经RAPD技术验证是一株优良变异菌株。3.应用RAPD、I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从遗传差异分析白灵菇和杏鲍菇的亲和性,结果表明白灵菇与杏鲍菇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和二者的亲和性有一定的关系,白灵菇第一类菌株与杏鲍菇每一类菌株的亲和性都高,杏鲍菇第三类菌株与白灵菇每一类菌株的亲和性都高。4.白灵菇单孢与杏鲍菇单孢菌株间能发生单向或双向核迁移。运用ITS-RFLP和EF1a-RFLP技术从细胞核以及细胞质水平证明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得到的杏白灵双向核迁移菌株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子,但不能区别这些异质同核的杏白灵菌株间的差异。5.杏白灵杂交子经出菇试验发现有的性状偏向白灵菇、有的偏向杏鲍菇、有的介于两者之间,但它们的生长周期都短于白灵菇,可作为白灵菇的速生优质菌株。

黄泽铭[9](2015)在《四种食用菌的重金属吸收规律及农药残留研究》文中提出重金属以及农药等有害物质的超标现象一直以来都是食用菌产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何把控好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即关乎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本文以黑木耳等3种食用菌为实验材料,向栽培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铅、镉、汞、砷重金属溶液,研究不同食用菌子实体对这四种重金属的吸收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食用菌子实体中的重金属含量和栽培料中重金属的含量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但不同食用菌对这4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很大:真姬菇对汞、砷、镉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对砷和镉最高时富集系数达到27.54和22.76,高于黑木耳和平菇;真姬菇对铅不富集,在添加浓度达到50mg/kg的情况下富集系数也只有0.007,3种食用菌对铅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平菇、黑木耳、真姬菇。用栽培料中重金属含量和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建立罗杰斯特数学模型,根据无公害食品及绿色食品标准对食用菌中这4种重金属的限量值,通过此罗杰斯特方程可以推算出不同重金属在栽培原料中的限值,实现食用菌产品的产前质量安全控制,为食用菌生产企业提供参考。2.本文还以黑木耳等3种食用菌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敌敌畏等9种农药在这3种食用菌子实体生长过程中的降解规律以及不同施药剂量和方式对子实体生长和最终的残留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拌料栽培时,毒死蜱、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氯氰菊酯会对出菇造成不良影响。其中毒死蜱在2~4 mL/kg的拌料浓度下会造成黑木耳和糙皮侧耳无法出菇;多菌灵的拌料浓度达到4mg/kg时黑木耳和真姬菇无法出菇;甲基托布津拌料浓度达到2mg/kg时真姬菇无法出菇,达到4mg/kg时黑木耳无法出菇;氯氰菊酯拌料浓度达到4mL/kg时海鲜菇无法出菇。拌料栽培时,子实体中的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并不明显,仅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在4mg/kg拌料浓度时栽培的糙皮侧耳子实体和联苯菊酯在2mL/kg~4 mL/kg拌料浓度时栽培的黑木耳子实体中出现相应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出菇阶段喷施农药,不同食用菌子实体上农药的降解速率差别很大,其中平菇子实体上农药的降解相对较快,九种农药的半衰期在9.5h~31.5h之间;黑木耳子实体上农药的降解最慢,九种农药的半衰期在0.74d~14.75d之间。另外发现敌敌畏较容易降解,在三种食用菌子实体中的半衰期均在1d以内。出菇阶段喷施农药后子实体中的最终残留方面,除了敌敌畏在所有实验组中均未检测到农药残留外,其余8种农药在部分实验组中会出现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另外糙皮侧耳子实体对农药的耐受能力较弱,容易遭受药害;敌敌畏、毒死蜱容易对食用菌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造成子实体死亡。

崔瑞峰,马瑞霞[10](2013)在《白灵菇二潮菇最佳出菇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白灵菇2号"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2潮出菇期和出菇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及其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2潮白灵菇出菇早晚、子实体出菇率、商品性能及产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脱袋地埋覆土和双排墙式覆土方式是较理想的2潮菇出菇方式。

二、五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白灵菇原生质体提纯复壮及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白灵菇概述
        1.1.1 营养及药用价值
        1.1.2 白灵菇栽培现状
    1.2 液体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1.2.1 液体发酵技术的应用现状
        1.2.2 食用菌液体发酵技术研究现状
        1.2.3 响应面法在液体发酵中的应用
        1.2.4 液体发酵培养终点的研究现状
    1.3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
        1.3.1 原生质体分离技术
        1.3.2 原生质体育种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白灵菇原生质体提纯复壮菌株选育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所需培养基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原生质体提纯复壮
        2.2.2 优良菌株栽培试验
        2.2.3 数据与分析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 原生质体提纯复壮结果分析
        2.3.2 栽培试验数据结果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白灵菇液体菌种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3.1 供试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试验所需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白灵菇液体发酵单因素筛选试验
        3.2.2 响应面设计优化试验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白灵菇液体发酵单因素试验结果
        3.3.2 响应面试验数据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液体发酵菌种培养终点研究
    4.1 供试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试验试剂
        4.1.3 试验所需培养基
    4.2 试验方法
        4.2.1 液体菌种定性分析鉴定
        4.2.2 液体菌种定量分析鉴定
        4.2.3 栽培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液体菌种定性结果与分析
        4.3.2 液体菌种定量结果与分析
        4.3.3 栽培试验结果数据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新疆地区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1 白灵菇的研究现状
        1.1.1 白灵菇的分类地位概述
        1.1.2 白灵菇栽培现状概述
    1.2 白灵菇细菌性病害
        1.2.1 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研究现状
        1.2.2 白灵菇细菌性病害研究现状
        1.2.3 白灵菇细菌性病害防治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新疆地区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鉴定
        1.1 材料与方法
        1.1.1 采集地点概况
        1.1.2 病原菌的采集、分离、纯化
        1.1.3 供试培养基
        1.1.4 分子鉴定
        1.1.5 致病性测定
        1.1.6 形态学鉴定
        1.1.7 生理生化性状测定
        1.1.8 寄主范围的测定
        1.1.9 侵染源初探及侵染部位的确定
        1.2 结果与分析
        1.2.1 田间病害调查
        1.2.2 细菌分离菌株
        1.2.3 致病性测定
        1.2.4 病原菌形态和培养性状观察
        1.2.5 PCR的扩增和序列结果测定
        1.2.6 生理生化性状测定
        1.2.7 寄主范围的测定
        1.2.8 侵染源初探及侵染部位的确定
        1.3 讨论
    第二章 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不同培养基对托拉斯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2.2.2 不同碳源对托拉斯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2.2.3 不同氮源对托拉斯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2.2.4 温度对托拉斯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2.2.5 病原菌致死温度的确定
        2.2.6 不同pH对托拉斯假单胞菌生长的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新疆地区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的药剂筛选实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培养基
        3.1.3 菌悬液的制备
        3.1.4 供试药剂
        3.1.5 药剂初筛
        3.1.6 药剂细筛
        3.1.7 数据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白灵菇褐腐病病害防治药剂初筛
        3.2.2 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3.3 讨论
    第四章 白灵菇品种对褐腐病病原菌的抗性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品种
        4.1.3 供试培养基
        4.1.4 病原菌菌株活化
        4.1.5 病原菌菌悬液的制作
        4.1.6 不同白灵菇品种菌丝对褐腐病病原菌的抗性鉴定
        4.1.7 不同白灵菇品种子实体对褐腐病病原菌的抗性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白灵菇不同品种菌丝对褐腐病病原菌的抗性鉴定
        4.2.2 白灵菇不同品种子实体对褐腐病病原菌的抗性鉴定
        4.3 讨论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光照时间与强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食用菌简介
    1.5 杏鲍菇简介
    1.6 光照对食用菌生长发育与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6.1 光照对食用菌形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1.6.2 光照对食用菌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光照对杏鲍菇生长发育与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7.1 光质对杏鲍菇形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1.7.2 光质对杏鲍菇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1.7.3 光照强度对杏鲍菇影响的研究进展
        1.7.4 光照时间对杏鲍菇影响的研究进展
    1.8 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料配方
        2.1.3 菌袋制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条件设置
        2.2.2 试验过程
        2.2.3 酶活性测定
        2.2.4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2.2.5 总糖含量测定
        2.2.6 蓝光受体基因表达量测定
    2.3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光照时间对杏鲍菇生长发育与生理的影响
        3.1.1 不同光照时间对原基形成的影响
        3.1.2 不同光照时间对原基分化的影响
        3.1.3 不同光照时间对菇蕾与子实体形态的影响
        3.1.4 不同光照时间对产量的影响
        3.1.5 不同光照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
        3.1.6 不同光照时间对可溶性蛋白质与总糖含量的影响
        3.1.7 不同光照时间对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2 光照强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与生理的影响
        3.2.1 不同光照强度对子实体形态的影响
        3.2.2 不同光照强度对产量的影响
        3.2.3 不同光照强度对可溶性蛋白质与总糖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光照强度对蓝光受体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白灵菇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1.2 分布与生态习性
2 栽培研究
    2.1 培养基质
    2.2 栽培管理
3 液体菌种研究
4 营养成分与药用价值
    4.1 营养成分
    4.2 药用价值
5 贮藏保鲜研究
6 问题与建议

(5)巨大口蘑培养条件及其原基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巨大口蘑研究进展
        1.1.1 巨大口蘑的形态特征
        1.1.2 巨大口蘑的营养价值
    1.2 巨大口蘑的生物学特性
        1.2.1 温度
        1.2.2 水分
        1.2.3 光照
        1.2.4 空气
        1.2.5 酸碱度
        1.2.6 食用菌菌丝体酶学的应用研究
        1.2.6.1 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及其酶学研究
        1.2.6.2 抗氧化物酶的活性与应用研究
        1.2.6.3 蛋白酶
    1.3 食用菌栽培技术
        1.3.1 玉米芯栽培料
        1.3.2 栽培料的选择与配制
        1.3.3 瓶栽技术
        1.3.4 催蕾方法
        1.3.4.1 低温催蕾
        1.3.4.2 搔菌催蕾
        1.3.4.3 化学物质催蕾法
        1.3.4.4 其他催蕾方法
    1.4 巨大口蘑栽培技术
        1.4.1 栽培原料的选择
        1.4.2 栽培料的发酵
        1.4.3 出菇方式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食用菌种
        2.1.2 培养基
    2.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2.2.1 主要仪器设备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巨大口蘑常规栽培工艺流程
        2.3.2 以玉米芯为主要碳源的巨大口蘑培养料配方优化
        2.3.2.1 玉米芯为主料的巨大口蘑培养基配方初步筛选
        2.3.2.2 玉米芯为主料的巨大口蘑培养基配方优化
        2.3.2.3 玉米芯、甘蔗渣和薇甘菊配方栽培巨大口蘑的比较
        2.3.3 培养料发酵条件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3.1 沤料中的发酵温度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3.2 沤料中的发酵时间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3.3 培养料初始p H值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3.4 培养料水分含量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4 环境条件对瓶栽巨大口蘑的影响
        2.3.4.1 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瓶栽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2.3.4.2 温度、光照和湿度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和覆土出菇的影响
        2.3.4.3 二氧化碳浓度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2.3.5 搔菌后不同的覆土时间对瓶栽巨大口蘑覆土出菇的影响
        2.3.6 不同催蕾方法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2.3.6.1 不同化学物质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2.3.6.2 培养料中微生物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2.3.6.3 催蕾时的菌床面方向探讨
        2.3.7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相关酶活力影响
        2.3.7.1 菌丝培养和出菇处理
        2.3.7.2 多酚氧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3 酪氨酸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4 漆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5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6 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7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8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9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3.7.10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巨大口蘑玉米芯培养料配方优化结果
        3.1.1 巨大口蘑玉米芯培养料基础配方初步筛选结果
        3.1.2 巨大口蘑玉米芯培养基配方优化结果
        3.1.3 玉米芯、甘蔗渣和薇甘菊配方栽培巨大口蘑的比较
    3.2 培养料发酵条件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2.1 发酵温度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2.2 发酵时间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2.3 栽培料初始p H值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2.4 栽培料水分含量对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3 环境条件对瓶栽巨大口蘑的影响
        3.3.1 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瓶栽巨大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3.3.2 温度、光照和湿度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3.3.3 温度、光照和湿度对瓶栽巨大口蘑覆土出菇的影响
        3.3.4 二氧化碳浓度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3.4 搔菌后不同的覆土时间对瓶栽巨大口蘑覆土出菇的影响
    3.5 不同催蕾方法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3.5.1 五种化学物质对瓶栽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影响
        3.5.2 培养料中微生物对巨大口蘑不覆土出菇的影响
        3.5.3 催蕾时的菌床面方向对出菇的影响
    3.6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相关酶活力影响
        3.6.1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多酚氧化酶活力影响
        3.6.2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酪氨酸酶活力影响
        3.6.3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漆酶活力影响
        3.6.4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影响
        3.6.5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过氧化物酶活力影响
        3.6.6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过氧化氢酶活力影响
        3.6.7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蛋白酶活力影响
        3.6.8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淀粉酶活力影响
        3.6.9 不同催蕾方法对巨大口蘑菌丝体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栽培料选择
        4.2.2 栽培料发酵
        4.2.3 原基形成
        4.2.4 菌丝体相关酶活性
        4.2.5 创新之处及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斑玉蕈菌包成熟度判定多尺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斑玉蕈概述
        1.1 斑玉蕈简介
        1.2 斑玉覃生物学特性
        1.3 斑玉蕈栽培技术及原材料开发的研究
        1.4 斑玉蕈菌种选育技术开发的研究
        1.5 斑玉蕈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
        1.6 斑玉蕈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7 斑玉蕈包装及保鲜的研究
    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斑玉蕈外观及理化指标与成熟度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包
        1.1.2 试剂
        1.1.3 仪器
        1.2 方法
        1.2.1 斑玉蕈菌包外观判断指标
        1.2.2 斑玉蕈菌包理化指标测定
    2 结果分析
        2.1 斑玉蕈菌包外观指标变化
        2.2 斑玉蕈菌包理化指标变化
        2.2.1 重量及总糖含量变化
        2.2.2 还原糖含量变化
        2.2.3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2.2.4 含水量变化
        2.2.5 pH值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三章 斑玉蕈酶活性与成熟度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包
        1.1.2 试剂
        1.1.4 仪器
        1.2 方法
        1.2.1 粗酶液的提取
        1.2.2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1.2.3 木聚糖酶活力测定
        1.2.4 淀粉酶活力测定
        1.2.5 中性蛋白酶活力测定
        1.2.6 漆酶活力测定
        1.2.7 锰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
        1.2.8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变化
        2.2 木聚糖酶活力变化
        2.3 淀粉酶活力变化
        2.4 中性蛋白酶活力变化
        2.5 漆酶活力变化
        2.6 锰过氧化物酶活力变化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四章 斑玉蕈培养时间与出菇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斑玉蕈营养物质转化规律研究
        2.2 不同培养时间对斑玉蕈出菇的影响
        2.3 不同培养时间对斑玉蕈出菇品质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第五章 斑玉蕈成熟度多尺度判定方法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包
        1.1.2 试剂
        1.1.3 仪器
        1.2 方法
        1.2.1 粗酶液的提取
        1.2.2 还原糖含量测定
        1.2.3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1.2.4 淀粉酶活力测定
        1.2.5 漆酶活力测定
        1.2.6 锰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
        1.2.7 不同成熟度斑玉蕈菌包出菇及生物学参数测定
        1.2.8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批次斑玉蕈菌包外观指标判断
        2.2 不同批次斑玉蕈菌包理化指标测定
        2.2.1 不同批次菌包还原糖含量的比较分析
        2.2.2 不同批次菌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分析
        2.2.3 不同批次菌包含水量的比较分析
        2.2.4 不同批次菌包pH值的比较分析
        2.3 三种酶活的测定结果
        2.3.1 不同批次菌包淀粉酶活力的比较分析
        2.3.2 不同批次菌包漆酶活力的比较分析
        2.3.3 不同批次菌包锰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比较分析
        2.4 不同批次菌包成熟度判断结果与产量
    3 小结与讨论
        3.1 小结
        3.2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不同光质LED对白灵菇商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白灵菇的由来
    1.2 白灵菇的研究概述
        1.2.1 白灵菇的生物学特性
        1.2.2 白灵菇的营养价值
        1.2.3 白灵菇真菌多糖的药用价值
        1.2.4 白灵菇的栽培现状
    1.3 光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
        1.3.1 光质
        1.3.2 光强强度
        1.3.3 光周期
    1.4 光质LED的应用前景
第二章 不同光质LED对白灵菇原基形成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光质LED对白灵菇子实体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蓝光组不同光强和光照时间对白灵菇子实体形状的影响
        3.2.2 白光组不同光强和光照时间对白灵菇子实体形状的影响
        3.2.3 红光组不同光强和光照时间对白灵菇子实体形状的影响
        3.2.4 不同光质不同光强和时间对白灵菇子实体各性状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白灵菇概述
        1.1 白灵菇简介
        1.2 白灵菇的食药用价值
        1.3 白灵菇的形态特征及其栽培要点
        1.4 白灵菇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食用菌育种方法概述
        2.1 食用菌传统育种方法及研究
        2.2 原生质体技术育种
        2.3 基因工程育种
    第三节 食用菌菌种鉴定方法的研究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五节 本试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原生质体技术选育白灵菇优良变异菌株
    第一节 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试剂
        1.4 仪器与设备
        1.5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单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2.2 复合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2.3 再生培养基种类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白灵菇原生质体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仪器与设备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紫外诱变剂量对白灵菇原生质体致死率的影响
        2.2 白灵菇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初筛结果
        2.3 白灵菇再生无性系及紫外诱变菌株的复筛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节 白灵菇复筛菌株出菇试验及优良变异菌株的分子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配方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白灵菇菌株出菇结果
        2.2 白灵菇优良菌株分子验证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白灵菇与杏鲍菇远缘杂交育种
    第一节 从遗传差异分析白灵菇与杏鲍菇的亲和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主要仪器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灵菇与杏鲍菇亲和性分析
        2.2 白灵菇与杏鲍菇遗传差异分析
        2.3 白灵菇和杏鲍菇遗传差异与亲和性关系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白灵菇与杏鲍菇之间核迁移鉴定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配方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核迁移菌株获得
        2.2 核迁移菌株ITS鉴定
        2.3 克隆分析
        2.4 核迁移菌株EF1a鉴定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杏白灵双向核迁移菌株出菇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配方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菌株生长周期比较分析
        2.2 供试菌株表观性状分析
        2.3 供试菌株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9)四种食用菌的重金属吸收规律及农药残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食用菌中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隐患
        2.1 重金属含量超标隐患
        2.2 农药残留隐患
        2.3 生物毒素污染隐患
        2.4 其他有害物质隐患
    3 食用菌产品安全问题来源分析
    4 食用菌中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问题的研究进展
        4.1 重金属
        4.2 农药
    5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食用菌对重金属的吸收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未人为添加重金属情况下三种食用菌子实体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
        2.2 人为添加重金属情况下三种食用菌子实体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
        2.3 重金属向食用菌子实体迁移规律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食用菌农药拌料栽培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药拌料对糙皮侧耳子实体农药残留的影响
        2.2 农药拌料对黑木耳子实体农药残留的影响
        2.3 农药拌料对真姬菇子实体农药残留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喷施的农药在子实体生长过程的消解动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糙皮侧耳农药残留消解动态
        2.2 白灵菇农药残留消解动态
        2.3 黑木耳农药残留消解动态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不同农药剂量和喷施时期对食用菌子实体生长及最终残留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农药剂量和喷施时期对糙皮侧耳子实体农药残留量的影响
        2.2 不同农药剂量和喷施时期对白灵菇子实体农药残留量的影响
        2.3 不同农药剂量和喷施时期对黑木耳子实体农药残留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白灵菇二潮菇最佳出菇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菌袋制作
        1.2.2 发菌期的管理
        1.2.3 菌袋处理
        1.2.4 第1潮菇管理
        1.2.5 第2潮菇的管理
        1.2.6 试验设计[4]
        1.2.7 产品分级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2潮菇出菇期和出菇率的影响
    2.2 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2潮菇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2.3 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2潮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2.4 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2潮菇商品性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四、五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白灵菇原生质体提纯复壮及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研究[D]. 刘海娟.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新疆地区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D]. 初占宇.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3]光照时间与强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及生理的影响[D]. 侯占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白灵菇研究进展综述[J]. 曹瑶,闻绍锋,刘书畅,李荣春. 食药用菌, 2019(03)
  • [5]巨大口蘑培养条件及其原基形成机理研究[D]. 杨水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
  • [6]斑玉蕈菌包成熟度判定多尺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D]. 张职视.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 [7]不同光质LED对白灵菇商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D]. 黄兵.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3)
  • [8]白灵菇原生质体育种及远缘杂交育种的研究[D]. 张亚娇.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9]四种食用菌的重金属吸收规律及农药残留研究[D]. 黄泽铭.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10]白灵菇二潮菇最佳出菇方式研究[J]. 崔瑞峰,马瑞霞. 北方园艺, 2013(16)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