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福海顶乌伦古河组铀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一、新疆福海顶山区乌伦古河组铀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曾宪阳[1](2018)在《克里雅河下游矿山水文地质动态变化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详细论述了克里雅河下游地区矿山地形地貌、水文条件,从井下水文类型及补给径排特征、矿井的涌水预测等方面着手,最终确定了该区域矿床的水文地质勘探类型。

宋继叶[2](2014)在《准噶尔盆地基底特征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文中指出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面积约13×104km2,为我国新疆第二大沉积盆地,其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盆地类型、主要盖层沉积相及区域铀矿化等条件与伊犁典型产铀盆地相似,总体上具备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的一些基本条件。但是,至今仍未取得找矿突破,为此,铀矿地质勘查决策部门和生产单位均急需了解或回答:“该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到底如何?”、“有无形成大型、特大型砂岩型铀矿的潜力?”、“有,则到何处去找”以及“如何实现快速突破”等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选取准噶尔盆地基底为研究对象,针对基底结构属性、构造属性、含铀性及其岩浆演化地壳成熟度和构造成矿有利度等4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在板块构造理论和砂岩型铀矿区域成矿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与伊犁产铀盆地基底特征的对比研究,探讨盆地基底特征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分析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并进行成矿预测。论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室内岩石化学分析、活性铀浸出实验以及锆石LA-ICPMS分析测试,对上述研究内容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几点认识:(1)准噶尔盆地基底为陆壳性质,具有由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与海西期褶皱基底组成的“双层”基底结构。证据如下:盆地范围内布格重力异常值均为负值(平均为-65×10-5m/s2),反映其地壳厚度至少在35km以上;平均莫霍面埋深在39km以上,与世界稳定地台的平均莫霍面埋深持平(39.614km);航空磁力异常在盆地内识别出了3个大的、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相对应的正磁性块体;大地电磁测深、人工地震也均获得了盆地盖层下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与褶皱基底的信息。同时,同位素地质测年取得了从晚奥陶世至早前寒武纪的地质年代信息,为上述推断提供了有利证据。这种由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与海西期褶皱基底组成的“双层”基底结构,与伊犁、吐哈、鄂尔多斯等典型产铀盆地的基底相似,具备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基底条件。(2)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数据分析表明,准噶尔盆地周缘从晚泥盆世开始出现构造岩浆活动后,在晚石炭世进入岩浆活动高峰期,二叠纪在北缘阿勒泰和西准达拉布特又有构造岩浆活动出现,形成了盆地周缘广泛分布的火成岩带,构成了盆地周缘褶皱基底剥蚀区的主体。多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了盆地周缘广泛发育的基底富铀建造和/或富铀地球化学块体。航空放射性测量在盆地周缘识别出了12片铀含量高值和偏高值(区)带,地面伽玛能谱测量也落实了东准克拉美丽地区、北准阿勒泰地区以及西南喀拉达板地区部分铀含量高、偏高的中酸性侵入岩与火山岩以及部分地层;进一步的全岩铀含量和活性铀浸出实验分析表明:盆缘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具有接近或稍高于地壳平均花岗岩铀含量的特征,但相比于伊犁产铀盆地蚀源区的铀含量则有所不及;存在铀的迁出现象,但没有吐哈盆地的铀迁出活跃。总体而言,准噶尔盆地具有提供砂岩型铀矿成矿物质的能力,但略逊于伊犁盆地南缘与吐哈盆地南缘褶皱基底。(3)东准克拉美丽、西准达拉布特和北准阿勒泰-富蕴-布尔根等地区典型花岗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岩石具有富硅、富碱、高钾(K2O/Na2O>1)和高FeO/MgO(>1)值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体形成时的古地壳厚度大多在35km以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U)和高场强元素(Hf、Y、Nb、Ta)。这意味着准噶尔盆地周缘岩浆演化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铀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在地壳中聚集,形成了具有成熟陆壳性质的富铀花岗岩体,为砂岩型铀矿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多数岩石主微量元素特征与A2型碱性花岗岩一致,属于后碰撞或板内花岗岩类,说明岩浆活动结束后盆地整体进入了后碰撞的弱伸展构造环境,总体上具备了有利于砂岩型铀矿成矿的稳定构造背景。Sr、Nd、Pb及O同位素研究成果表明:褶皱基底花岗岩的成岩物质有多种来源,既有地幔物质的加入,又有年轻地壳部分熔融产物和地壳物质的混入;其中,地幔物质占65%以上,一定程度上说明,相比于成岩物质来源于成熟古陆壳的花岗岩类,上述演化成熟的岩体内却不能富集如陆壳改造型花岗岩内那么多的铀。相应岩石中锆石的铀含量绝大多数低于1000×10-6,表明岩石形成时古铀背景值较低,与成岩物质中铀含量“先天不足”相一致,这说明在准噶尔盆地找到超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困难较大。(4)准噶盆地总体上经历了隆升剥蚀(P-T2)→下降沉积(T3-J21)→隆升剥蚀(J22-J3)→下降沉积(K)→隆升剥蚀(E-Q)等5个过程。其中,从晚三叠世开始至西山窑组沉积结束(约60Ma)的地质时期内,在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下,形成了原生还原沉积建造、含矿建造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砂岩型铀矿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至白垩纪,在由挤压转化为伸展的构造环境中活化改造再次成矿;新近纪以来北天山强烈隆升,破坏了盆地(尤其是南缘)原有的成矿条件,甚至可能“铲掉了”本已形成的铀矿化,这可能是盆地至今未取得砂岩型铀矿找矿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5)综合上述研究成果认为:准噶尔盆地具备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基底条件、构造条件,演化成熟的富铀的海西期火成岩为铀成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在北三台凸起和陆梁凸起不同方向的斜坡带上具备了形成层间氧化砂岩型铀矿的条件,是有望取得一定找矿突破的远景区。但是,盆缘褶皱基底铀含量有限、铀的迁移能力不强,再加上成矿物质来源不足以及新生代构造运动的负面影响,使盆地的成矿规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通过全方位细致的科研和勘查工作,在盆地内找到中-大型砂岩铀矿床还是有可能的。

辛秀,许强,何中波[3](2014)在《准噶尔盆地顶山地区乌伦古河组氧化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主要对准噶尔盆地顶山地区乌伦古河组潜水氧化带和层间氧化带的砂岩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对比。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潜水氧化带的黏土作用,碳酸盐化作用,U、V、Mo的相关性比层间氧化带强。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层间氧化带与潜水氧化带具统一的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潜水氧化带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后生蚀变作用较层间氧化带强,层间氧化带Eu负异常较潜水氧化带明显。

辛秀,何中波[4](2013)在《准噶尔盆地顶山地区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文中提出顶山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坳陷中红岩断阶与索索泉凹陷的交接部位,北邻乌伦古河,西邻德南、石英滩凸起,南至三个泉断裂,东达青格里底山。区内的构造主要为NW向的断裂构造,最主要的是吐丝托依拉断裂,其次为黄花沟断裂、乌伦古北断裂、乌伦古南断裂、陆东北侧断裂及索一红南断裂。吐丝托依拉断裂为一

张全庆,张新科,任满船[5](2008)在《托斯特地区砂岩型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文中认为托斯特地区是新疆北部一个山间凹陷,属福海盆地的一部分.通过对该区进行1∶250000铀资源区域评价,在该区古近系乌伦古河组发现了受氧化带控制的砂岩型铀矿化.根据水成铀矿理论,从水文地质角度出发,分析本层位层间氧化带铀成矿的水动力机制、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及古水文地质条件,着重研究有利层位古近系乌伦古组,并提出有利的铀成矿区段.

张卫民,余修日,李金轩[6](2004)在《同位素方法在局部排泄源水文地质属性研究中的应用——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地区天然水氢氧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层上 ,探讨了同位素方法在顶山地区局部排泄源水文地质属性研究中的应用。氢氧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盐池和二连洼地局部排泄源归属于老第三系含水层和受深大断裂控制的基底裂隙含水带共同排泄 ;黄花沟局部排泄源归属于老第三系含水层排泄 ;公安农场局部排泄源归属于老第三系含水层和第四系含水层的混合排泄。

冯世荣,周佺[7](2003)在《新疆福海顶山区乌伦古河组铀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该地区乌伦古河含水岩组空间分布特征、独特的补-径-排水动力机制、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和油气作用的分析,总结出本地区4条相互关联的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

李学礼,刘金辉,史维浚,周文斌,张为民,孙占学[8](2000)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天然水的同位素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天然水H、O同位素进行系统调查中运用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基本原理对该区不同水源类型的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 ,确定了大气降水线方程和大气降水同位素高程效应 ,并对同位素蒸发效应、纬度效应和地下水形成年龄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阐明该区赋存铀资源的第三系砂岩含矿含水层中地下水补给来源、补给区高程和形成年龄以及论证铀成矿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林双幸,师志龙[9](2000)在《准噶尔盆地北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盆地结构、沉积盖层的构造特征、岩相岩性条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还原介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北部层间氧化带形成的地质背景 ,认为该区具有丰富的铀源条件及适合层间氧化带发育的地层组合。区内普遍发育次生氧化砂体 ,其前缘存在还原障。基底的抬升使盖层具备了次生活化改造条件 ,盖层中发育明显的后生铀成矿作用。

二、新疆福海顶山区乌伦古河组铀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福海顶山区乌伦古河组铀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克里雅河下游矿山水文地质动态变化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克里雅河下游地区矿山地质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水文地质特征
    1.3 构造
2 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1 赋存条件
3 水文情况动态特征及状况分析
4 结论

(2)准噶尔盆地基底特征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本章摘要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区范围与自然地理条件
        1.2.1 研究区范围
        1.2.2 自然地理条件
    1.3 研究现状
        1.3.1 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1.3.2 盆地基底结构属性研究现状
        1.3.3 地壳成熟度与铀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以往地质工作
        1.3.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 研究进展和实物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7.1 主要成果
        1.7.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本章摘要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盆地及周边构造演化
    2.3 盆地基本构造格局
        2.3.1 构造单元划分
        2.3.2 断裂系统
    2.4 地层
        2.4.1 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2.4.2 古生界构造层
        2.4.3 盖层
        2.4.4 赋矿地层
    2.5 岩浆岩
    2.6 区域矿产
3 盆地基底结构属性
    本章摘要
    3.1 区域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厚度
    3.2 大地电磁测深与基底电性分层
    3.3 人工地震与基底地壳结构
    3.4 航空磁力异常与盆地正磁性块体分布
    3.5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证据
    3.6 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推断
4 盆地不同地质时期古隆起特征分析
    本章摘要
    4.1 基底隆起分布特征
    4.2 盖层沉积期的隆起分布特征
    4.3 古隆起的构造类型
    4.4 代表性古隆起的发展演化
        4.4.1 陆梁叠加型古隆起
        4.4.2 东部残余型古隆起
5 盆地周缘褶皱基底含铀性分析
    本章摘要
    5.1 褶皱基底岩石类型及空间分布
    5.2 基底岩石含铀性
        5.2.1 航空放射性测量与区域放射性场特征
        5.2.2 盆地周缘主要地质体或不同岩性单元U、Th含量分布
        5.2.3 锆石铀含量特征
6 盆地周缘褶皱基底地壳成熟度特征
    本章摘要
    6.1 基底地壳成熟度
    6.2 基底成熟度与铀成矿潜力的计算方法
    6.3 研究区基底地壳成熟度分析
        6.3.1 东准克拉美丽岩带
        6.3.2 北准阿勒泰-富蕴-布尔根岩带
        6.3.3 西准达拉布特岩带
7 盆地基底特征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本章摘要
    7.1 准噶尔盆地与伊犁产铀盆地基底特征对比
    7.2 基底结构属性与铀成矿潜力
    7.3 地壳成熟度与成岩物质来源控矿作用
        7.3.1 概述
        7.3.2 褶皱基底地壳成熟度与成岩物质来源区域控矿作用分析
    7.4 基底含铀性与不同盆段铀成矿有利度分析
    7.5 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铀成矿潜力
    7.6 盆地内部古隆起及盆地演化控矿作用
    7.7 准噶尔盆地区域铀成矿潜力分析与成矿预测
        7.7.1 区域铀成矿潜力
        7.7.2 成矿预测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准噶尔盆地顶山地区乌伦古河组氧化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特征 1.1构造 1.2地层 2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1潜水氧化带 2.2层间氧化带 3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1潜水氧化带 3.2层间氧化带 4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潜水氧化带 4.2层间氧化带 5潜水氧化带与层间氧化带对比分析 6结论

(5)托斯特地区砂岩型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水文地质特征
    1.1 地层、构造背景
    1.2 水文地质背景
        1.2.1 含水层特征
        古生代水文地质构造层
        中生代水文地质构造层
        新生代水文地质构造层
        1.2.2 地下水的补、径、排机制
2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2.1 水化学特征
    2.2 铀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基岩裂隙水
        碎屑岩类孔隙承压水
        潜水
3 古水文地质条件
    第一个水文地质旋回.
    第二个水文地质旋回
    第三水文地质旋回
4 结论

(8)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天然水的同位素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地理和地质简况
    1.1 自然地理简况
    1.2 地质简况
2 天然水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2.1 不同水源类型的H、O同位素组成
        2.1.1 自流井中的地下水
        2.1.2 水井中的地下水
        2.1.3 下降泉和山沟溪水
        2.1.4 地表水
        2.1.5 天然水中的氚含量
    2.2 大气降水线方程
    2.2 同位素高程效应
    2.3 地表水同位素蒸发效应
    2.4 中国西部地区大气降水O同位素纬度效应
3 同位素在寻找砂岩型铀资源中的应用
    3.1 确定地下水补给来源和补给高程
    3.2 确定含矿含水层地下水年龄

(9)准噶尔盆地北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地构造条件分析
    1.1 古生代构造层
    1.2 新生代构造层
2 新构造运动的次生活化作用
3 岩性岩相条件分析
4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5 还原介质条件分析
6 后生成矿作用显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化最具前景

四、新疆福海顶山区乌伦古河组铀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克里雅河下游矿山水文地质动态变化情况分析[J]. 曾宪阳. 中国金属通报, 2018(11)
  • [2]准噶尔盆地基底特征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D]. 宋继叶.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4(08)
  • [3]准噶尔盆地顶山地区乌伦古河组氧化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J]. 辛秀,许强,何中波. 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4(01)
  • [4]准噶尔盆地顶山地区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J]. 辛秀,何中波. 矿物学报, 2013(S2)
  • [5]托斯特地区砂岩型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 张全庆,张新科,任满船. 新疆地质, 2008(03)
  • [6]同位素方法在局部排泄源水文地质属性研究中的应用——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为例[J]. 张卫民,余修日,李金轩. 地球学报, 2004(03)
  • [7]新疆福海顶山区乌伦古河组铀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J]. 冯世荣,周佺. 新疆地质, 2003(04)
  • [8]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天然水的同位素研究及其应用[J]. 李学礼,刘金辉,史维浚,周文斌,张为民,孙占学. 地球学报, 2000(04)
  • [9]准噶尔盆地北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条件分析[J]. 林双幸,师志龙. 铀矿地质, 2000(04)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