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着名剧作家于小雨登台演出60周年

一、祝贺着名戏剧家余笑予舞台生涯六十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黄建华[1](2019)在《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文中研究说明台湾京剧从1948年至2018年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转变,充满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印记。这相关发展现象及其动力机制,既有内在的需求,也有外在影响。总体而言,这七十年间台湾京剧的发展,尝试并经历了古今合流和中西合流,还有京崑合流,由此建构了台湾现代京剧发展的基本脉络。1948年前台湾的京剧,混杂了不少地方戏元素,发展并不显着。随着台湾政府意识形态的需求,以及很多来台军人需要休闲娱乐,军中京剧剧团一时便如雨後春笋,扩枝散叶,对台湾京剧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至1980年代中後期,这些军中京剧团发展逐渐脱离现代社会思潮,於是,台湾京剧究竟将何去何从的问题被强烈地提出来了,不久便孕育了台湾京剧的改革:传统京剧逐渐被现代京剧所取代。从1990年代中後期开始,台湾京剧不仅尝试古今合流、中西合流,还注意京崑合流。这些带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发展,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构成了当代台湾京剧的基本格局及未来发展基础。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论,共有六章,分别梳理并研究探讨了如下基本内容: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来台艺人与京剧团的发展,不仅有三大民间京剧团,更有以历史悠久四大军剧团为主体的公办专业京剧团;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传承发展与时代思潮、市场需要的互动,尤其是京剧广电传播反映市场机制对京剧曲艺变化的影响;台湾三军京剧教育、民间京剧教育和高等教育学院三大方面对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台湾京剧在艺术美学方面努力於古今合流、中西合流和京崑合流所带来的传承与发展效果。感於现代京剧在台湾普遍受到观众喜爱,全文在回顾其发展历史各阶段特色基础上,着眼於研究新京剧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并对未来展望提出了期盼与省思。

赵师[2](2018)在《湖南戏曲口述史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戏剧有着历史悠久的口头传统,在戏曲的口头传承过程中,产生了浩如烟海的口述戏剧史料。戏曲口述史料是指利用口传的方式已保存下来的和仍然停留在人们口头的戏曲资料,这种戏曲资料比纯粹的文字史料更富细节性和鲜活感,十分值得我们珍视、搜集、整理和研究。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主要贮藏于剧本、故事传说及戏俗、回忆录和口述史这三大部分中。在湖南地方剧本中,俗语、赋、歌谣、谜语都是常见的口述史料,民间艺人乐于搜集这些内容,运用到提纲戏的创制中。戏曲俗语凝练简洁,耐人寻味,被人们誉为“智慧的花朵”,它们与民众的生活密切相连,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文化色彩。口头诗学视角下的戏曲套语,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固定场景常用相同的表达方式,套语由此成为民间口头编创的工具,对于地方戏的传承与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幻想和真实融为一体的口传故事,是探索地方戏本事来源的巨大宝库;逸闻趣事流传于坊间,记述了艺人演艺生活中的见闻与掌故,这些活态史料可以展现湖南戏曲活动,了解艺人生活状况,提供剧目资料。行话和戏谚是演员演艺生活中独特的戏曲语言,分析这两类戏曲资料,有助于了解戏曲行业特征及戏曲传承技艺。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兴起后,催生了艺人回忆录和口述访谈,要获取这类史料,需要实地调研和访谈。中国近现代是回忆的时代,形成了大量的艺人回忆录,湖南戏曲的亲历者、见证人回忆录的整理、出版,为湖南戏剧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口述史实践是获取口述资料的重要方式,前期准备、正式访谈、结束访谈是其关键的三个步骤。

马素芬[3](2013)在《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研究》文中提出陈伯华是着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大师,创立了独树一帜的“陈派”艺术,是汉剧发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研究陈伯华及其艺术既能丰富汉剧表演艺术的内容,加深我们对汉剧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术研究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戏剧史意义。因此,本文以陈伯华及其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汉剧和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从陈伯华的从艺环境、艺术特征、艺术贡献、艺术影响四个方面对汉剧着名表演艺术大师陈伯华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研究。第一章主要探讨陈伯华的从艺环境。首先分析陈伯华从艺之前的汉剧发展状况,介绍四位对陈伯华的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汉剧前辈名家:余洪元、李彩云、董瑶阶和吴天保。然后探讨陈伯华从艺的特殊条件,分析陈伯华的艺术形成的特殊环境。第二章主要探讨陈伯华的表演艺术特征。以陈伯华演出的剧目为基础,结合陈伯华的艺术生涯阶段性的特点,动态地分析陈伯华的表演艺术特征。通过举例分析,陈伯华的艺术特征主要有舞台动作新颖别致、唱腔精致优美、人物形象“神”“形”兼备、全面创新。研究表明,陈伯华的表演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第三章主要探讨陈伯华的艺术贡献。首先重点分析陈伯华为汉剧做出的多方面、卓着的艺术贡献:开创了汉剧旦行表演的新局面,确立了汉剧新的美学品位,创立了独树一帜的“陈派”艺术。在此基础上,探讨“陈派”艺术得以形成的原因:个人的天赋和努力、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文人学者的指点以及汉剧同行的鼎力支持。第四章主要探讨陈伯华的艺术影响。首先通过举例、对比方法,论证陈伯华的艺术对汉剧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陈派”艺术的传承和“陈派”艺术对汉剧旦行以外的其他行当的影响。其次,探讨陈伯华的艺术对以京剧为首的其他剧种的发展产生的影响,重点分析陈伯华与梅兰芳先生的交流,他们之间的交流主要包括剧本和表演艺术经验的相互交流。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陈伯华所处的时代就是整个二十世纪汉剧历史发展的缩影,陈伯华及其创立的“陈派”艺术推动了汉剧的发展,为中国戏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赵先政[4](2008)在《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剧是湖北的“省剧”,也是中国的重要地方剧种。汉剧历史悠久,剧目繁多,声腔优美,行当齐全,程式完备,技法多样,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汉剧最早形成“皮黄声腔”体系,影响和催生众多地方剧种。汉剧北上,与徽剧“合流”,共同衍化和孕育了京剧,在中国戏剧艺术发展史上书写过辉煌的历史篇章。20世纪50、60年代,汉剧曾经辉煌至极,拥有22个专业院团,2000多名从业人员,培养出了一代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等一批名家名角,创作生产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以吴天保和陈伯华为杰出代表的一批汉剧表演艺术家将汉剧艺术推上了发展的巅峰。20世纪80年代伊始,汉剧生存与发展出现危机,呈现出院团减少、演员减少、剧目减少、演出减少的濒危局面,导致汉剧传承生态日益恶化,传承主体分化解体,传承队伍后继乏人,传承能力逐渐衰退,观众流失日益严重。2006年,汉剧被国务院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在文化多元化、传统戏剧日益边缘化的今天,汉剧生存与发展态势不容乐观。汉剧已经成为只剩下“唯一院团”的濒危剧种,诸多优秀剧目和精湛演技面临失传之境遇,急需加以抢救、发掘与保护。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艺术的发展与保护任重道远。汉剧应积极实行生产自救,重视院团建设,强化剧目生产,培养人才梯队,开拓演出市场;重视剧目的创新,推进声腔艺术的创新,促进表演艺术的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恪守保护原则,明确保护对象,落实保护措施,明晰保护职责;全方位地对汉剧进行“原典性”、“发展性”、“活态化”、“数字化”、“打包式”保护。

傅才武[5](2004)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 ——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861年开埠,汉口开始了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化都市的快速转进。伴随着汉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文化娱乐业也在这种社会的变迁、冲突中开始了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发生在文化娱乐业领域中所有组织结构的变化、观演关系的变革、经济理性的成长,乃至于对江汉平原文化艺术发展格局的影响,都包含在汉口都市近代化进程之中。在中国近代化的宏观视野下,汉口文化娱乐业的近代化进程被赋予了全新的解释和价值意义。 本文认为,晚清汉口的崛起,已经完全不同于农耕时代江汉平原上诸如荆州、襄阳、鄂州等传统区域文化中心,它使整个江汉地区形成了以汉口为中心的辐射型的经济文化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江汉平原上传统艺术品种常规发展的轨迹,即由明清时期汉口与江汉平原上其它城市的并行发展模式,向集中发展模式过渡。江汉平原上流行的文化娱乐样式开始向汉口集中,而一些未能进入汉口、被排斥在近代都市进程之外的文化娱乐形式,则开始了其衰落和被淘汰出局的过程。 晚清以来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文化娱乐市场上引发了的激烈商业竞争。这种商业竞争对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娱乐品种而言是一种生存竞争,它使得近代都市中的文化娱乐样式以比在农业社会中快得多的“速度比”发生变化。某一种文化娱乐样式能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并不完全受艺术品种本身艺术价值高或价值低所左右,它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文化特点、人口结构、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 文化娱乐业作为汉口城市近代化的一个方面,在民国时期完成其由传统到近代的蜕变,主要表现为:利益理性的成长改变了传统的文化娱乐业管理价值取向,推进了文化娱乐业的运作方式的市场化、商业化,原来与古代社会中的特权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等级文化消费模式”发展成为以金钱而非身份等级为决定因素的近代“大众文化消费模式”,文化娱乐业组织的“利润目标”代替了传统的“伦理目标”。利益主体的形态发展改变了传统文化娱乐业的组织技术,加速了文化娱乐业组织形态的近代化,使具有近代行业组织特征的戏剧公会代替了具有祭祀组织性质的老郎庙⑧黑默一IoN会,近代经理制代替了传统的班主制。 晚清到民国,政府对文化娱乐业的管理经历了一个探索和定型的过程。开埠之后,汉口的城市功能结构中生长出一些封建城市所没有的“公共领域”。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作为“准公共领域”,被纳入政府公共管理的范畴。民国政府对文化娱乐业的管理经历了一个由探索、试验、修正和逐步定型的过程。它的基本轨迹是,政府对文化娱乐业的管理是由“以禁为管”封堵型管理模式向以“内容审查”为特点的许可证管理模式发展。 作为中国城市近代化进程的一部分,大众文化娱乐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轨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相伴随。文化娱乐业因兼有文化价值(意识形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商业价值)的双重特点,给人们测度中国都市的近代化进程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考察视角。从根本上说,文化娱乐业的发展要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提供的潜在空间,但大众文化娱乐固有的传播机制的市场化、文化接受的大众化、传播方式的直接性,使得作为一种“权力”的文化欣赏、文化传播和文化评论从特权阶层解放出来,这对于造就一种有别于封建正统文化、精英文化的近代市民文化传统,促进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成长发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关键词:汉口文化娱乐现代化研究

万素[6](2003)在《余笑予舞台生涯60周年纪念活动在武汉举行》文中研究表明 本刊讯 着名戏剧家、中国剧协副主席余笑予先生,是我国戏曲界新时期以来多产的戏曲导演之一。余笑予导演的代表作《徐九经升官记》、《法门众生相》、《膏药章》三台大戏参赛连续三届参加“中国京剧艺术节”,曾为湖北省京剧院赢得了盛誉。余笑予导演的剧目不仅对古老京剧艺术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还把饱满充沛的创作激情播洒给了10多个地方戏剧种,使这些剧种剧团的新剧目创作焕发出蓬勃的艺术生命力。他曾涉足楚剧、汉剧、豫剧、桂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淮剧、北京曲剧、常德汉剧等,导演了脍炙人口的《虎将军》、《弹吉它的姑娘》、《丑嫂》、

湖北省文化厅[7](2002)在《“余笑予舞台生涯60周年”纪念活动在汉举行》文中研究指明 为总结余笑予同志在多年舞台生涯中取得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经验,探讨新时期戏曲艺术的改革和发展道路,推动和繁荣湖北舞台艺术创作,二○○二年十二月五日至七日在武汉举办了『着名戏剧艺术家余笑予舞台生涯六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该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联主办,湖北省艺术研究所、湖北省京剧院、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湖北省艺术学校承办,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湖北剧院协办。

二、祝贺着名戏剧家余笑予舞台生涯六十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祝贺着名戏剧家余笑予舞台生涯六十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一、台海两岸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二、检视当代京剧艺术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三、再探台湾跨文化剧场的流动与现象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状
        二、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三、台湾京剧教育传承与创新
        四、跨文化台湾戏曲的发展现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四节 章节大纲
第二章 1948年後的台湾政社艺文环境
    第一节 相对紧张的文化氛围
        一、政局环境
        二、政策与奖励制度
    第二节 中华文化复兴运动
        一、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
        二、剧本审查,少年国剧欣赏
    第三节 地方意识抬头
        一、政治社会环境
        二、文化建设政策
    第四节 两岸开放与台湾文化发展
        一、开放交流的推动
        二、地方的积极坚持
第三章 1948年後台湾京剧的传承起步
    第一节 初期来台艺人与剧团
        一、初期来台的京剧艺人
        二、1948年後京剧活动
    第二节 三大民间京剧团
        一、剧团的脉络
        二、活动情况
    第三节 顾剧团结束後的京剧活动
        一、演艺活动与整编
        二、海派京剧——麒麟厅
    小结
第四章 公办专业京剧团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四大历史悠久军剧团
        一、大鹏国剧队
        二、海光国剧队
        三、陆光国剧队
        四、明驼国剧队
    第二节 历时较短的军剧团
        一、大宛国剧队
        二、龙吟国剧队
        三、干城国剧队
    第三节 军剧团主要目的任务
        一、劳军戏演出
        二、藉由竞赛传递政治讯息
    第四节 学校附属的京剧团
        一、国光剧团
        二、台湾京崑剧团
    小结
第五章 1980年代後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市场需要
        一、新剧团与京剧现代化
        二、「京剧改革」论争
        三、京剧演出活动
    第二节 广电传播与市场机制
        一、京剧与广播电台
        二、戏曲现代传播之再发挥
    第三节 面对时代改变的京剧之变化
        一、剧本内容之变化
        二、演出制作层次之提昇
        三、演出风格之多样化
    小结
第六章 京剧教育及人才培养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三军京剧教育学校
        一、(空军)大鹏戏剧实验学校
        二、(陆军)陆光戏剧实验学校
        三、(海军)海光戏剧实验学校
    第二节 军团及艺工总队京剧教育机构
        一、大宛国剧训练班
        二、国光艺术戏剧学校
    第三节 民间京剧教育机构
        一、少年国剧欣赏会
        二、大专青年国剧研习会
        三、剧本五年计画暨教育课程制定标准
        四、复兴国剧特刊
        五、创办「金龙奖」竞赛
        六、首度引进大陆师资交流
        七、两岸六校京剧联演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院
        一、中国文化大学
        二、台湾戏曲学院
        三、台湾艺术大学
    小结
第七章 京剧新美学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政策解禁下的交流与发展
        一、两岸开放交流带来的发展动力
        二、台湾京剧面向大陆和世界的新变化
    第二节 京崑合流——多元融合
        一、京崑腔体融合——李宝春
        二、崑生改行京剧——温宇航
        三、蓬瀛五弄——曾永义、周秦
    第三节 中西合流——走向国际
        一、与西方经典对话——吴兴国
        二、听觉演员邂逅视觉导演——魏海敏、罗伯·威尔森
        三、全能剧场——高行健
        四、小结: 兼谈环境剧场
    第四节 古今合流——继往开来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一、台湾演剧生态与京剧发展现象
    二、台湾京剧艺术与教育推广
    三、台湾京剧表演与舞台实践
    四、当代台湾戏曲发展的跨界与创新
参考书目(按年份排序)
附录一: 国军文艺金像奖历届京剧竞赛表
附录二: 台湾京剧发展年表
附录三: 台湾出版之京剧论述书籍
附录四: 1982年~2018年台湾京剧硕博士论文

(2)湖南戏曲口述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与意义
    三、关于口述史料与口述历史
第一章 剧本中的口述史料
    1.1 戏曲俗语
        1.1.1 戏曲俗语的来源
        1.1.2 戏曲俗语的题材
        1.1.3 戏曲俗语的地域文化价值
    1.2 戏曲套语
        1.2.1 戏曲套语的主要形式
        1.2.2 赋子的题材
        1.2.3 戏曲套语的文学价值
        1.2.4 口头诗学视角下的戏曲套语
第二章 故事传说及戏俗
    2.1 戏曲故事传说
        2.1.1 口传故事类型
        2.1.2 口传故事的戏曲史料价值
        2.1.3 逸闻趣事及其戏曲史料价值
    2.2 戏俗
        2.2.1 行话
        2.2.2 戏谚
第三章 艺人回忆录及口述史
    3.1 艺人回忆录及口述史概述
    3.2 艺人回忆录及其戏曲史价值
    3.3 艺人口述史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目录
附录B 湖南戏曲剧本俗语叙录
附录C 长沙望城皮影艺人朱国强口述资料

(3)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第一章 陈伯华的从艺环境
    第一节 20世纪以前汉剧的发展状况概述
    第二节 陈伯华独特的从艺环境
第二章 陈伯华的表演艺术特色
    第一节 奠基时期:新颖别致的《霸王别姬》
    第二节 成熟时期:精致流畅的《宇宙锋》
    第三节 巅峰时期:“神”“形”兼备的《二度梅》、《柜中缘》
    第四节 转型时期:全面创新的《太阳出山》、《借牛》
第三章 陈伯华的艺术贡献
    第一节 开创汉剧旦行表演新局面
    第二节 确立汉剧新的美学品位
    第三节 创立独树一帜的“陈派”艺术
    第四节 “陈派”艺术形成的条件
第四章 陈伯华的艺术影响
    第一节 “陈派”艺术的传承
    第二节 “陈派”艺术对汉剧其他行当的影响
    第三节 “陈派”艺术与京剧等其他剧种的相互交流和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陈伯华年谱
附录二:陈伯华演出剧目统计
后记

(4)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问题的提出
    1.1 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目的、重点、方法及意义
2. 汉剧的历史风采
    2.1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2 剧目繁多,佳作迭出
    2.3 行当齐备,班社荟萃
    2.4 流派纷呈,名家辈出
    2.5 楚风汉韵,技艺精湛
    2.6 皮黄声腔,孕育京剧
    2.7 一代大师,继往开来
3. 汉剧的现代传承
    3.1 汉剧现代传承的背景
        3.1.1 汉剧现代传承的社会背景
        3.1.2 汉剧现代传承的文化背景
        3.1.3 汉剧现代传承的艺术创作背景
        3.1.4 汉剧现代传承的戏剧创作背景
    3.2 汉剧的现代生存状态
        3.2.1 汉剧院团生存状态
        3.2.2 汉剧演员生存状态
    3.3 汉剧的现代生产状况
        3.3.1 湖北戏剧创作生产整体状况
        3.3.2 汉剧院团的生产状况
        3.3.3 汉剧演员生产状况
        3.3.4 汉剧剧目生产状况
        3.3.5 传统剧目的传承情况
        3.3.6 汉剧演出市场的变化
    3.4 汉剧的现代生存危机
        3.4.1 汉剧院团的生存危机
        3.4.2 汉剧演员的生存危机
        3.4.3 汉剧剧目的传承与创作危机
        3.4.4 汉剧演出的市场危机
        3.4.5 汉剧传承濒危的缘由
        3.4.6 汉剧式微与京剧兴盛原因之比较
4. 汉剧的未来发展
    4.1 汉剧的发展趋势
    4.2 汉剧的发展机遇
        4.2.1 和谐文化建设带来发展机遇
        4.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发展机遇
        4.2.3 新农村建设带来发展机遇
    4.3 汉剧的发展思路
        4.3.1 重视院团建设
        4.3.2 强化剧目生产
        4.3.3 培养人才梯队
        4.3.4 开拓演出市场
5. 汉剧的保护与创新
    5.1 汉剧的保护对策
        5.1.1 恪守保护原则
        5.1.2 明确保护对象
        5.1.3 落实保护措施
        5.1.4 明晰保护职责
    5.2 汉剧的创新构想
        5.2.1 重视汉剧剧目创作的创新
        5.2.2 推动汉剧声腔艺术的创新
        5.2.3 促进汉剧表演艺术的创新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名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篇目
    艺术实践活动

(5)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 ——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汉口文化娱乐业的研究对象及其构架
    一、文化娱乐业的研究对象
    二、汉口文化娱乐业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
    三、近代汉口文化娱乐业的研究现状述评
    四、汉口文化娱乐业研究的理论构架
        (一) 近代文化娱乐业的两种研究思路
        (二) 近代汉口文化娱乐业的研究结构
第一章 汉口的兴起与江汉平原文化艺术发展格局的裂变
    一、汉口开埠与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
        (一) 近代汉口经济文化中心的形成
        (二) 艺术格局的裂变:从平行共进到归并集中
    二、汉口社会对大众文化娱乐业的催生与孕育
        (一) 汉口市民社会的形成
        (二) 新式剧场的兴起
        (三) 近代传播体系的构建与确立
第二章 步入大众文化娱乐多元化时代
    一、汉剧在汉口舞台的成熟与式微
        (一) 皮黄合奏与汉剧的形成
        (二) 汉剧在汉口舞台上的成熟
        (三) 汉剧的式微与改革
    二、楚剧进入汉口
        (一) 楚剧挺进汉口的艰难历程
        (二) 都市文化对楚剧的改造与提升
    三、“新剧”登上汉口舞台
        (一) 近代汉口话剧发展的两个高潮
        (二) 1927年以后话剧的淡出和向学校转移
    四、现代电影业的兴起
        (一) 民国汉口电影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 民国汉口电影业的一个缩影:陈松林及其上海电影院
    五、茶馆与曲艺
        (一) 汉口的茶馆
        (二) 汉口的曲艺
第三章 民众乐园与近代汉口娱乐业的曲折发展
    一、“汉口新市场”:草创和发展(1919.5—1926.12)
    二、“血花世界”:革命的政治文化中心(1926.12—1928.5)
    三、汉口民乐园:公共娱乐业管理方式的探索与定形(1928.5—1930.12)
    四、兴记“新市场”:民办体制的重建与复兴(1931.1—1938.10)
    五、明记“新市场”:沦陷时期的经营(1938.10—1945.11)
    六、和记“民众乐园”:战后接收和维持(1945.11—1949.6)
第四章 政府对文化娱乐业的管理
    一、封建专制下政府对文化娱乐业的管理
    二、民国政府探索近代文化娱乐业管理方式的尝试
        (一) 民初政府寓“管”于“禁”
        (二) 戏剧审查委员会的设立
        (三) 民众教育馆的设立与曲艺改良
第五章 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
    一、汉口文化娱乐业的市场运作方式
        (一) 商业效益目标指向
        (二) 演员职业化
        (三) 大众娱乐与大众传媒
    二、文化娱乐业组织形式的变迁
        (一) 行业性组织形态:从老郎庙到戏剧同业公会
        (二) 经营性组织形态:从班主制、集体制到明星制
余论:大众文化娱乐业发展与城市近代化进程之关系
    一、近代大众文化娱乐主流形式的变迁:以汉口为例
        (一) 中国大众主流娱乐形式流变概略
        (二) 近代汉口文化娱乐业的发展轨迹
    二、文化娱乐、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生长
        (一) 大众文化娱乐业的崛起与近代私人领域的成长
        (二) 大众文化娱乐业的崛起与近代都市公共空间的成长
        (三) 大众文化娱乐业与社会动员
参考文献目录

四、祝贺着名戏剧家余笑予舞台生涯六十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京剧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948-2018)[D]. 黄建华. 苏州大学, 2019(08)
  • [2]湖南戏曲口述史料研究[D]. 赵师.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3]汉剧艺术大师陈伯华研究[D]. 马素芬. 湖北大学, 2013(06)
  • [4]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D]. 赵先政. 上海戏剧学院, 2008(06)
  • [5]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 ——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D]. 傅才武.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2)
  • [6]余笑予舞台生涯60周年纪念活动在武汉举行[J]. 万素. 中国戏剧, 2003(01)
  • [7]“余笑予舞台生涯60周年”纪念活动在汉举行[J]. 湖北省文化厅. 戏剧之家, 2002(06)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