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和真菌感染

一、艾滋病与真菌感染(论文文献综述)

谢璐蔓,黄葵,覃善芳[1](2021)在《381例艾滋病患者肠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及肠道感染和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住院的经粪便培养出真菌、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的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381例为合并感染组,择取同期无机会性感染的住院艾滋病患者400例为对照组,对合并感染艾滋病患者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及药物敏感试验,检测两组患者CD4+T、CD8+T淋巴细胞数量,评估其免疫状态。结果 381例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中粪便培养出真菌357例(93.7%),其中白念珠菌183例(51.26%),光滑念珠菌100例(28.01%),热带念珠菌37例(10.36%),克柔念珠菌24例(6.72%),近光滑念珠菌13例(3.64%);合并肠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8例(4.72%);合并沙门菌感染6例(1.57%)。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每种真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对常用抗结核药耐药率为38.89%~66.67%;合并沙门菌感染患者对常用抗生素敏感率为30.33%~100.00%。合并感染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值为33.00(10,90)个/μl,CD8+T淋巴细胞值为351.00(201,577)个/μl,CD4+T/CD8+T比值为0.11(0.04,0.22)。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值为222.00(125,334)个/μl,CD8+T淋巴细胞值为744.00(524,1144)个/μl,CD4+/CD8+比值为0.28(0.16,0.43),两组患者CD4+T、CD8+T淋巴细胞值及CD4+T/CD8+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细菌易位、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病原菌感染。应作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抗菌治疗,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班立芳,赵鲜丽,孔庆飞,赵清霞,李小龙,侯淑芬,陆文婷,李欣,陈媛媛[2](2021)在《医院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影响因素》文中指出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情况、菌种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首次在某院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确定是否存在真菌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1月—2019年9月共有667例艾滋病住院患者,其中有195例发生真菌感染,感染率为29.24%。感染菌种以白念珠菌(163株)、新生隐球菌(36株)和马尔尼菲篮状菌(22株)为主。标本来源以口腔拭子(黏膜白斑,133株)、痰(41株)和血(31株)为主,其中,口腔拭子、痰检出真菌均以白念珠菌为主,分别为119、18株;血检出以马尔尼菲篮状菌(15株)为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OR=2.237,95%CI:1.190~4.204)、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OR=1.614,95%CI:1.013~2.574)和HIV-1 RNA载量高(OR=1.817,95%CI:1.039~3.176)是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系统抗病毒治疗(OR=0.736,95%CI:0.576~0.940)、CD4+T细胞水平高(OR=0.583,95%CI:0.351~0.968)和淋巴细胞计数高(OR=0.798,95%CI:0.644~0.988)是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早期应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和规范抗病毒治疗;提高机体血清蛋白水平,改善营养状况;减少侵入性诊疗操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规范抗菌药物联用的种类和剂量等措施,可减少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发生。

赵庚[3](2021)在《艾滋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病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艾滋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病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90例,对所有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分析患者真菌感染部位、病情临床特点、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真菌感染部位中,排在前三位的为口腔、肺、食道,占比为44.4%(40/90)、30.0%(27/90)、23.3%(21/90);90例患者中,感染真菌排在前三位的为白色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新型隐球菌,占比为36.7%(33/90)、24.4%(22/90)、16.7%(15/90);90例患者中,显效32例(35.5%)、有效46例(51.1%)、无效12例(13.4%),有效率为86.6%(78/90)。结论艾滋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中,感染的主要部位主要为口腔、肺、食道,其中感染的真菌主要有白色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新型隐球菌。对患者及时进行有效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许飞龙,邓西子,陈谐捷,李凌华,兰芸,李青青,何凯茵[4](2021)在《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诊治的55例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肿瘤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所占比例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特征。3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检验水准,因为进行3次两两比较,所以检验水准取0.016 7。结果 55例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肺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分枝杆菌感染14例,真菌感染12例,肿瘤病变15例;11例患者为混合病变,包括分枝杆菌合并真菌感染7例,肿瘤合并真菌和(或)分枝杆菌感染4例;慢性间质性炎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痰、乏力、体质量下降和浅表淋巴结肿大。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肿瘤组患者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5,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真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4,P<0.016 7);分枝杆菌感染组分别与肿瘤组、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55、5.306,均P>0.016 7)。3组患者临床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19,P<0.01),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肿瘤组分别与分枝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1、9.095,均P<0.016 7)。分枝杆菌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51~<200/μL、≥200/μL的患者分别为3、1、10例,真菌感染组分别为10、2、0例,肿瘤组分别为1、2、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84,P<0.01)。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显示,3组患者占位性病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8,P=0.003);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分枝杆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12,P<0.016 7),分枝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1,P>0.016 7),真菌感染组与肿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53,P>0.016 7)。3组患者病灶内部钙化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4,P=0.004);分枝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肿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2,P<0.016 7)。结论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以分枝杆菌感染、真菌感染和肿瘤为主,可结合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是否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以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鉴别诊断。

龙鑫[5](2021)在《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78例临床病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真菌种类、临床表现及临床治疗。方法:2013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78例,通过对患者进行药物敏感实验,判断患者对各类药物的敏感度,从而确定对患者有效的治疗药物。结果:78例患者中,出现较多的真菌为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重下降、贫血、肝脾大、淋巴结大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结论:对真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体液标本的真菌进行检验及真菌药敏实验,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使临床治疗更加合理有效,能较好地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6](2020)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文中指出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国内习惯称之为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 TM)感染引起的侵袭性真菌病,好发于免疫低下的艾滋病患者,即使在接受抗真菌治疗后仍有较高病死率.该病临床表现与器官受累情况有关,一般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多为播散型,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体重减轻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既可累及皮肤及黏膜,也可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淋巴系统等.该专家共识在综合现有文献、最新研究进展与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7](2020)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文中认为隐球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致死原因.艾滋病患者感染隐球菌后常发展为不同类型的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依据感染性质和部位不同,可表现为隐球菌抗原血症、隐球菌性脑膜炎、肺部隐球菌病、皮肤隐球菌病及播散性隐球菌病等.与非HIV感染者隐球菌病不同,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患者病情重、治疗复杂、病死率高,发病机制与诊治各环节均具有一定特殊性,综合性、系统化的诊疗策略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本共识在综合现有文献与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就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的流行情况、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抗真菌治疗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疾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王浩迪[8](2020)在《HIV阳性人群鼻咽/口咽侵袭性丝状真菌携带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的艾滋病(AIDS)是威胁全球人民生命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传染性疾病。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HIV阳性人群95.8万,其中约1/3为AIDS患者。2019年AIDS死亡报告人数达到20999人,占当年所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死亡人数约83%。HIV主要侵犯CD4+T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功能受损而继发侵袭性感染(OIs)或肿瘤。曲霉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毛霉菌是AIDS患者重要侵袭性丝状真菌,所导致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患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年来,由于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抗病毒疗效和推广应用,AIDS患者罹患OIs的发病率得到极大降低;然而,侵袭性丝状真菌感染仍有较高发病率。既往多个研究提示,HIV阳性人群口腔念珠菌分离株的生物类型较健康人群更多样化,且与其免疫状态及是否接受HAART治疗密切关联。然而,HIV阳性人群鼻咽和口咽是否携带侵袭性丝状真菌?其携带状态受哪些因素影响?所携带的侵袭性丝状真菌是否会导致IFI?对于这些焦点问题,迄今为止了解甚少。本研究基于上述问题,开展了一个前瞻性队列研究,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为有效防治HIV阳性人群的侵袭性丝状真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目的了解HIV阳性人群鼻咽和口咽侵袭性丝状真菌(致病曲霉、马尔尼菲篮状菌和毛霉菌)携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携带状况对后期罹患IFI的影响,为有效减少HIV阳性人群发生侵袭性丝状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设计和研究对象: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7年5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门诊就诊的HIV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感染组)。以广州某体检中心同期参加体检的HIV阴性人群为对照(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集鼻咽和口咽拭子进行真菌培养,并以问卷方式收集个人信息。2.真菌鉴定方法:鼻咽和口咽培养出的真菌经形态学鉴定酵母样真菌和丝状真菌,丝状真菌鉴定出常见侵袭性丝状真菌(致病曲霉菌、马尔尼菲篮状菌、毛霉菌)。同时,感染组和对照组培养出的丝状真菌随机抽取40%菌株进行rDNA-ITS测序,鉴定至种属。3.研究内容:(1)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鼻咽/口咽酵母样真菌、丝状真菌及常见侵袭性丝状真菌携带情况。(2)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鼻咽/口咽携带的丝状真菌病原谱。(3)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阳性人群鼻咽和口咽携带侵袭性丝状真菌的影响因素。(4)观察鼻咽/口咽携带侵袭性丝状真菌的HIV阳性人群后期(观察终点:2019年12月31日)发生IFI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感染组共纳入716例HIV阳性患者,年龄中位数34(27,42)岁,男女比例5.28:1。对照组293例,年龄中位数28(22,45)岁,男女比例5.23: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比较相当,无统计学差异(c2=0.002,P=0.963;c2=3.879,P=0.144)。2.感染组和对照组鼻咽/口咽酵母样真菌、丝状真菌及常见侵袭性致病丝状真菌携带情况: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鼻咽/口咽总体真菌携带率(90.22%vs80.89%)、酵母样真菌携带率(41.90%vs 30.38%)、丝状真菌携带率(80.54%vs 73.72%)、同时携带酵母菌和丝状真菌的几率(32.12%vs 23.21%),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6.583,P<0.001;c2=11.656,P=0.001;c2=5.573,P=0.018;c2=7.940,P=0.005)。但两组致病性丝状真菌和致病性曲霉的携带率无明显差异(16.62%vs 13.65%,c2=1.380,P=0.240;16.06%vs13.65%,c2=0.928,P=0.335)。感染组3例(0.42%)携带毛霉,2例(0.28%)携带马尔尼菲篮状菌(T.marneffei,TM),但对照组无一例发现携带毛霉或TM。3.感染组和对照组鼻咽/口咽携带的丝状真菌病原谱:感染组和对照组鼻咽/口咽分别培养到丝状真菌777株和261株,随机抽样40%,各有304株和103株复苏成功并进行rDNA-ITS测序,分别鉴定出侵袭性丝状真菌89株(29.28%)和35株(33.98%),其中前三名侵袭性丝状真菌:感染组为橘青霉(P.citrinum,36株,11.84%)、烟曲霉(A.fumigatus,13株,4.28%)和聚多曲霉(A.sydowii,9株,2.96%),对照组前三名侵袭性丝状真菌为橘青霉(P.citrinum,8株,7.77%)、烟曲霉(A.fumigatus,8株,7.77%)和黑曲霉(A.niger,6株,5.83%)。感染组鉴定出2株TM和1株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4.HIV阳性人群鼻咽和口咽携带侵袭性丝状真菌的影响因素:共119例患者鼻咽和口咽携带侵袭性丝状真菌,对12个因素(性别、年龄、接触鼠类及其分泌史、近6个月接触干草或谷壳、最近一年有无呼吸道感染、有无其他传染病史、有无已治愈的OIs、嗜烟史、嗜酒史、HAART史、CD4+计数、HIV-1-RNA载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嗜烟和既往有已治愈的OIs可能是HIV阳性人群鼻咽/口咽携带侵袭性丝状真菌的危险因素(OR=1.547,P=0.035;OR=1.956,P=0.004)。5.鼻咽和口咽携带侵袭性丝状真菌的HIV阳性人群后期IFI发生情况:对119例鼻咽/口咽携带侵袭性丝状真菌患者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全部患者均存活。入组时111例(93.28%)患者已经接HAAR 25(11,46)个月,观察终点时所有患者(100%)已经接受HAART 52(35,73)个月;观察终点时CD4+计数中位数477(312,611)cells/μl,CD4+/CD8+比值中位数0.66(0.48,0.96),较入组时明显升高(F=9.706,P=0.002;F=8.126,P=0.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使用抗真菌药物预防,但无一例发生IFI。结论1.HIV阳性人群较HIV阴性人群鼻/口咽丝状真菌携带率更高,但侵袭性丝状真菌携带率未明显升高,既往有已治愈的机会性感染和嗜烟史可能是携带侵袭性丝状真菌危险的因素。2.鼻/口咽携带侵袭性丝状真菌的HIV阳性人群接受HAART后如果获得良好的免疫学重建和病毒抑制,发生侵袭性丝状真菌感染的几率极低。

董荣静[9](2020)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免疫状况动态监测及固有免疫细胞抗菌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arneffei)感染引起的致死性深部真菌病。T.marneffei主要感染HIV/AIDS患者,普通人群罕见感染。当艾滋病患者适应性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时,固有免疫系统(固有免疫细胞及其来源的炎性因子)如何抵御T.marneffei感染研究甚少,尤其是不同感染及治疗阶段机体免疫学变化仍未知。本研究从临床着手,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并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探究并阐明当适应性免疫功能缺陷时,固有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对T.marneffei的抗菌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状况动态研究[目 的]揭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抗真菌治疗前后机体免疫指标动态变化及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 法]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进行动态随访,检测不同治疗阶段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谱,并收集抗真菌治疗不同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等资料。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前后免疫细胞/免疫炎性因子动态变化及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 果]1.41例病例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皮损、体重下降、贫血。主要体征包括肝、脾及多发淋巴结(肺门、颈部、腹腔淋巴结)肿大、腹腔/胸腔积液等。入组患者CD4+T细胞数(14[9,28]cells/μ L)和CD8+T细胞数(169[103,33 1]cells/μL)显着低于单纯HIV感染者的CD4+T细胞数(351±46 cells/μL)和 CD8+T 细胞数(899,[703,1522 cells/μL]。随着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患者CD4+T和CD8+T细胞数逐渐升高,而活化的CD4+T和CD8+T细胞占总CD4+T和CD8+T细胞数的比例逐渐下降。2.病例组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和单纯HIV感染组(p<0.00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HIV感染组,且在抗真菌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单核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HIV感染组,且在治疗后第3天进一步下降,随后在治疗后第15天回升至正常水平。3.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HIV感染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促炎细胞因子(IL-12、IL-17A、TNF-α、IFN-γ、IL-18、IL-1β)、抗炎细胞因子(IL-10)及趋化因子(IP-10)水平在治疗前显着升高(p<0.05)。IL-6、IL-8、TNF-α、IL-17A、IL-7、IP-10、IL-1β、SDF-1α和IP-10水平在抗真菌治疗后第3天进一步升高并达到峰值水平,治疗第7天后逐渐下降并恢复到正常水平。IL-18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显着升高,而治疗后第15天急剧下降至正常水平。同时,血浆IL-12和IFN-γ水平在治疗前达到峰值,并在治疗后开始逐渐降低,于第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4.死亡组患者TNF-α、IL-6、IL-8、IL-1β和IP-10水平高于治疗好转患者(p<0.05)及单纯HIV感染组(p<0.05)。[结 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适应性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及时有效的抗真菌治疗联合ART可改善患者预后;患者适应性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时,固有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其来源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抵御T.marneffei感染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此外,由于T淋巴细胞严重缺失,免疫反应失衡,导致过度激活和渗出的炎性因子(“炎性因子风暴”)可能与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第二部分马尔尼菲篮状菌上调NLRP3/Caspase-1/gasderminD通路诱导巨噬细胞焦亡机制研究[目 的]构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T.marneffei侵袭性感染模型及巨噬细胞系感染模型,阐明巨噬细胞抵御 T.marneffei感染的分子机制并初步探索抗真菌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病预后的影响。[方 法]通过构建免疫功能低下BALB/c小鼠T.marneffei侵袭性感染模型,及体外T.marneffei感染巨噬细胞系模型,研究T.marneffei诱导巨噬细胞焦亡途径。通过免疫蛋白印迹、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等方法检测不同感染及治疗阶段小鼠脾脏以及体外与T.marneffei共培养的巨噬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炎性小体、细胞因子等(Cleaved caspase-1、gasdermin D-NT、NLRP3、ASC、IL-18、IL-1β、TNF-α)的表达。并在小鼠模型上行抗真菌同时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以期改善疾病预后。[结 果]1.T.marneffei可诱导由THP-1细胞分化的巨噬细胞内Cleaved caspase-1、NLRP3、ASC、TNF-α相对表达量增高(p<0.05),且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L-18、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5),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巨噬细胞炎性小体及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更显着;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在T.marneffei作为焦亡触发物时可进一步促进巨噬细胞焦亡,且促进胞内TNF-α合成但抑制胞外TNF-α分泌(p<0.05)。2.采用免疫功能低下BALB/c小鼠,腹腔注射酵母相T.marneffei构建全身性侵袭性感染模型成功。3.T.marneffei可诱导免疫功能低下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焦亡,且随着病程进展细胞焦亡逐渐增强,表现为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焦亡相关蛋白及炎性小体(gasdermin D-NT、NLRP3、ASC、TNF-α)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感染后死亡小鼠细胞焦亡相关蛋白及炎性小体相对表达量最高。4.单用沙利度胺治疗T.marneffei感染无效,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可减轻小鼠脏器炎性反应,小鼠体重有增加趋势,但不能提高小鼠的总体生存率。[结论]T.marneffei可能通过NLRP3/Caspase-1/gasdermin D通路诱导巨噬细胞焦亡,沙利度胺在T.marneffei作为焦亡触发物时可进一步促进巨噬细胞焦亡;沙利度胺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焦亡增强抗菌效应,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可改善小鼠脏器炎性反应,但并不能提高小鼠总体生存率。第三部分马尔尼菲篮状菌诱导中性粒细胞分泌囊泡抗菌的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组学分析[目 的]我们发现中性粒细胞可以趋向T.marneffei并形成分泌囊泡后耗竭死亡,故采用高通量组学技术在蛋白质及磷酸化修饰水平探索中性粒细胞抵御双相T.marneffei的抗菌机制以及发挥抗菌效应后的细胞本身死亡方式。[方 法]提取中性粒细胞系与T.marneffei共培养24 h及未与T.marneffei共培养的细胞总蛋白。采用高通量4D-Lable free蛋白质组学及磷酸化修饰组学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系统分析T.marneffei感染中性粒细胞后差异表达蛋白质及差异磷酸化修饰位点对应蛋白质参与的抗菌相关机制。[结 果]1.体外细胞实验发现T.marneffei可诱导原始中性粒细胞分化为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胞内颗粒增多并不断分泌囊泡。当中性粒细胞细胞分泌耗竭后与T.marneffei一同死亡。2.蛋白质组学分析,以2倍差异表达变化为阈值,共鉴定到165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70个蛋白表达发生上调,95个蛋白表达发生下调。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外基质和线粒体。T.marneffei感染组核糖体代谢及氧化磷酸化代谢活跃,NAD(P)H氧化酶系上调,并鉴定到一系列与分泌囊泡相关蛋白及抗菌相关蛋白。进一步功能分析及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囊泡分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及细胞铁死亡通路上。3.进一步进行磷酸化修饰组学分析,以2倍差异表达变化为阈值,一共鉴定到248个差异磷酸化位点对应蛋白,其中111个差异磷酸化位点对应蛋白表达上调,137个差异磷酸化位点对应蛋白表达下调。差异磷酸化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质膜和细胞外基质。进一步功能分析及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磷酸化位点对应蛋白主要富集在囊泡分泌功能和细胞铁死亡通路上。[结 论]T.marneffei可诱导中性粒细胞颗粒物质合成增多并形成分泌囊泡,胞内囊泡和颗粒富含杀菌蛋白;与T.marneffei共培养的中性粒细胞核糖体代谢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代谢活跃;中性粒细胞可能通过NAD(P)H氧化酶依赖产生活性氧类物质抗T.marneffei;但过度释放活性氧类物质亦可导致中性粒细胞自身发生细胞铁死亡。

王俊霖[10](2020)在《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与实验结果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实验检查特征并将其与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本地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征及两种疾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的共性和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 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确诊的非艾滋病相关隐球菌脑膜炎病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并将其与非艾滋病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的差异。[结 果]1.40例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及31例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被纳入研究,男女比例均接近2:1,均以中青年发病为主,艾滋病组以无业人员(67.50%)发病最多,非艾滋病组以农民(45.16%)发病最多。2.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艾滋病组主要为慢性起病,非艾滋病组以亚急性起病为主,两组均以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其中非艾滋病组病例头痛、呕吐症状较艾滋病组严重(P<0.05),艾滋病组合并肺部感染明显多于非艾滋病组(P<0.001)。3.艾滋病组脑脊液墨汁染色镜检阳性率(66.00%)高于非艾滋病组(54.84%),艾滋病组真菌培养的阳性率(50.00%)低于非艾滋病组(64.52%)。4.非艾滋病组脑脊液白细胞值明显高于艾滋病组(P<0.001),艾滋病组脑脊液氯化物含量高于艾滋病组(P<0.05)。5.两组抗真菌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组脑脊液外观浑浊,CD8+T细胞、CD3+T细胞计数下降及出现头痛病例预后较差(P<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与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艾滋病性隐球菌性脑膜炎单用一种抗真菌药物及联合使用(两联、三联和四联)抗真菌药物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1.艾滋病及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均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两者均以农民和无业人员发病较多,是重点防治对象。2.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艾滋病组慢性起病为主,非艾滋病组以亚急性起病为主,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是其主要临床症状。3.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升高明显高于艾滋病组。4.出现头痛、脑脊液外观浑浊、CD8+T细胞、CD3+T细胞计数降低的病例预后更差,临床应高度警惕。

二、艾滋病与真菌感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艾滋病与真菌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1)381例艾滋病患者肠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淋巴细胞的检测
    1.3 粪便目的菌群定性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粪便培养情况
    2.2 抗真菌药物敏感度
    2.3 抗结核药物的敏感度
    2.4 抗生素药物的敏感度
    2.5 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
3 讨论
    3.1 影响艾滋病患者肠道细菌感染的因素
    3.2 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肠道感染的治疗策略

(2)医院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真菌培养及鉴定
        1.2.2 回顾性调查
        1.2.3 指标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艾滋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情况
    2.3 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主要标本来源及菌株分布
    2.4 艾滋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5 艾滋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艾滋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病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病情特点分析:
        1.2.2 治疗:
    1.3 观察指标
2 结 果
    2.1 患者真菌感染部位分析
    2.2 患者病情临床特点分析
    2.3 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3 讨 论

(5)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78例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6)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1.1 流行概况
    1.2 传染源
    1.3 传播途径
    1.4 易感人群
2 病原学特点与发病机制
    2.1 病原学特点
    2.2 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
    3.1 皮肤及黏膜表现
    3.2 呼吸系统表现
    3.3 消化系统表现
    3.4 淋巴系统表现
    3.5 其他系统表现
4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4.1 实验室检查
        4.1.1 病原学检查
        4.1.2 组织病理学
        4.1.3 实验室常规检查
    4.2 影像学检查
        4.2.1 呼吸系统影像学检查
        4.2.1.1 胸 片
        4.2.1.2 胸部CT
        4.2.2 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
        4.2.2.1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4.2.2.2 腹部CT及MRI
        4.2.3 骨骼系统影像学检查
5 诊断与鉴别诊断
    5.1 累及皮肤及黏膜
        (1)传染性软疣[54]:
        (2)皮肤隐球菌病[55]:
    5.2 累及呼吸系统
        5.2.1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累及咽喉部
        (1) 咽喉结核[56]:
        (2) 咽喉部淋巴瘤[58]:
        (3) 喉癌[59]:
        5.2.2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累及肺部
        (1) 肺结核[60]:
        (2) 肺组织胞浆菌病[61]:
    5.3 累及消化系统
        5.3.1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累及胃肠道
        (1) 肠道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62]:
        (2) 肠结核:
        5.3.2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累及肝脏
        (1) 播散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62]:
        (2) 黑热病[63]:
    5.4 累及淋巴系统
        (1) 淋巴结核[37,52]:
        (2) 淋巴瘤[52,64]:
    5.5 其他部位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6 治 疗
    6.1 抗真菌治疗
        6.1.1 首选方案
        6.1.2 替代方案
        6.1.3 其他治疗方案
    6.2 ART治疗
        6.2.1 ART时机与方案
        6.2.2 ART药物与抗真菌药物的相互作用
        6.2.3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相关性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7 预防与控制
    7.1 一级预防
    7.2 二级预防

(7)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特点与发病机制
    1.1 病原学特点
    1.2 发病机制
2 流行病学
    2.1 流行概况
    2.2 传染源
    2.3 传播途径
    2.4 易感人群
3 临床表现
    3.1 隐球菌抗原血症
    3.2 隐球菌性脑膜炎
    3.3 肺隐球菌病
    3.4 皮肤隐球菌病
    3.5 其他部位隐球菌病
    3.6 播散型隐球菌病
    3.7 隐球菌病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4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4.1 常规检查
    4.2 脑脊液检查
    4.3 病原学检查
        4.3.1 直接镜检
        4.3.2 隐球菌培养
        4.3.3 免疫学检查
        4.3.4 组织病理学检查
        4.3.5 分子生物学检测
    4.4 影像学检查
        4.4.1 颅内隐球菌感染
        (1)脑炎:
        (2)脑膜炎:
        (3)脑膜脑炎:
        4.4.2 肺隐球菌感染
        (1) 肺实质病变:
        (2) 其他病变:
5 诊断及鉴别诊断
    5.1 隐球菌抗原血症
    5.2 隐球菌性脑膜炎
        (1) 结核性脑膜炎
        (2) 神经梅毒
        (3) 病毒性脑炎
    5.3 肺隐球菌病
        (1) 肺结核
        (2) 肺孢子菌肺炎
        (3) 马尔尼菲篮状菌肺炎
        (4) 肺曲霉菌病
        (5) 肺部肿瘤
    5.4 皮肤隐球菌病
        (1) 篮状菌病
        (2) 蜂窝织炎
    5.5 其他部位隐球菌病
    5.6 播散型隐球菌病
6 治 疗
    6.1 隐球菌抗原血症
        6.1.1 筛 查
        6.1.2 治 疗
    6.2 隐球菌性脑膜炎
        6.2.1 抗真菌治疗
        (1) 诱导期.
        (2) 巩固期.
        (3) 维持期.
        6.2.2 颅内压控制与管理
        (1) 脱水剂
        (2) 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3) 治疗性腰椎穿刺
        (4) 腰大池引流
        (5) 脑室钻孔外引流术
        (6) 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
    6.3 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病
    6.4 艾滋病合并其他部位隐球菌病
    6.5 ART
        6.5.1 ART方案
        6.5.2 ART启动时机
    6.6 隐球菌相关性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7 治疗失败
8 特殊人群的治疗
    8.1 孕 妇
    8.2 儿 童
9 预 防

(8)HIV阳性人群鼻咽/口咽侵袭性丝状真菌携带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免疫状况动态监测及固有免疫细胞抗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状况动态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马尔尼菲篮状菌上调NLRP3/Caspase-1/gasdermin D通路诱导巨噬细胞焦亡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马尔尼菲篮状菌诱导中性粒细胞分泌囊泡抗菌的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组学分析
    研究背景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与实验结果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与实验结果分析及其与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比较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白念珠菌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艾滋病与真菌感染(论文参考文献)

  • [1]381例艾滋病患者肠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J]. 谢璐蔓,黄葵,覃善芳.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1(03)
  • [2]医院艾滋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影响因素[J]. 班立芳,赵鲜丽,孔庆飞,赵清霞,李小龙,侯淑芬,陆文婷,李欣,陈媛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1(05)
  • [3]艾滋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病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分析[J]. 赵庚. 广州医药, 2021(02)
  • [4]艾滋病合并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J]. 许飞龙,邓西子,陈谐捷,李凌华,兰芸,李青青,何凯茵.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1(03)
  • [5]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78例临床病例分析[J]. 龙鑫. 中国社区医师, 2021(02)
  • [6]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J].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7)
  • [7]艾滋病合并隐球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J].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7)
  • [8]HIV阳性人群鼻咽/口咽侵袭性丝状真菌携带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浩迪. 广州医科大学, 2020
  • [9]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免疫状况动态监测及固有免疫细胞抗菌机制研究[D]. 董荣静.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10]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与实验结果分析研究[D]. 王俊霖.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