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陕南婚俗的变迁

一、试论清代陕南婚俗的变异(论文文献综述)

于雯[1](2021)在《清代商洛移民研究》文中提出清代商洛的移民情况在诸多论着中被提及,然专门将其列为研究主题的成果却不多见。本文在充分阅读古籍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选商洛作为研究对象,以期推动商洛移民研究的微小进步。本文梳理了清代商洛移民的背景、过程和原因等基础史实。清代商洛移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明清革鼎之际,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商洛亦未能幸免。清初商洛人口锐减,大量土地荒芜,急需人口补充;商洛位于秦岭南麓,地处陕西、湖北和河南三省交界之地,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这是流民迁入的必要前提;得益于明代美洲高产耐旱作物的引入,来商洛的流民才能解决粮食问题。在此背景下,商洛移民经历了从清初的零星移民到乾隆形成移民大潮的过程。乾隆朝的移民大潮与当时的赋税制度、地方招垦政策和“湖广填四川”接近尾声密切相关。文中整理了108座移民墓葬的相关信息,墓志反映的墓主籍贯作为文献记载的二重证据,再次证明商洛移民多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且绝大部分墓主在乾隆朝移民;同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移民宗族深入分析,并总结出大家族成长的规律。文章最后探讨了移民迁入对商洛社会的影响,首先移民造成商洛人口的大规模激增,其次对促进了农业和经济发展,第三改变了商洛土着原有的风俗,形成了新的社会风俗。

赵学勇,魏欣怡[2](2021)在《当代秦地作家与民俗文化》文中研究表明自五四以降,小说的民俗文化书写便成为中国作家展现乡土社会、地域景观及民间传统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一叙事观念及话语方式延续至当代秦地小说中,也表现着突出的特点。概言之,传统地理学意义上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的三秦大地,以其同中有异的遗风民俗,又促就了一众秦地小说所张扬的"和而不同"的文化样态。纵向来看,从延安时期至今,秦地小说历经了审美范式的转变和民俗书写的变异。横向来看,陕北作家如柳青、路遥等的创作根源于坚韧乐观、与时偕行的乡土文化,他们的小说自然离不开民俗民风的书写;关中作家如陈忠实等倾心于中庸调和、务实入世的家族文化,他们的民俗叙事将家族礼仪、伦理传统等表现得淋漓尽致;陕南作家如贾平凹等生长于轻质异俗、隐秘奇诡的山地文化,在他们笔下,民俗不仅是日常的生活方式,更是信仰的具体表征。对于民俗文化的倚重,深刻奠定了百年间乡土文学叙事的整体基调,也不断绵延至新时期以来秦地小说的创作实践之中,使其文学价值和意义显示出来。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刘敬书[4](2020)在《“地缘交融”视阈下的广元地区民歌研究》文中认为广元地区位于川陕甘交界之处,是西南与西北的过渡地带,同时又沉积着一部历时经久的南北移民迁入史。在近地缘与远地缘的影响下,其民歌也呈现出独特的区域色彩。本文以民歌集《川北民歌》与《四川民歌采风录》中所收录的以及笔者实地采录的广元地区民歌共计442首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音乐形态、方言词汇以定量统计的方法,结合广元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移民背景进行探讨。本文由以下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过程与方法、以及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等内容。第二章,对广元地区民歌的生存背景及广元地区民歌的地理分布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第三章,论述广元地区民歌受北方近地缘的影响。通过对广元地区民歌的体裁、音乐形态(调式与音调)进行分布比例的统计,统计结果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过渡特征,并以《月儿落西下》作为典型个例阐述其调式及三声韵由广元西北至广元东南的渐变差异。第四章,论述南方远地缘民歌的音乐元素在广元地区的遗留情况,主要分为词曲大同小异、同曲异词、同词异曲三个类型。第五章,基于方言学的视角探讨广元地区的方言与民歌的联系,以及广元地区民歌的方言词汇与汉语诸方言点之间的亲疏关系,其结果呈现出广元地区民歌中的方言词汇与周边方言点的亲缘度受地缘远近的影响最为明显,同时也与历史移民的迁入有一定的关联。第六章,探讨广元地区民歌形成南北过渡及交融特征与自然地理、南北移民的关系。

陈小琴[5](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指出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秀丽[6](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王琪[7](2018)在《商洛市镇安县回族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关注的是陕西南部(以下简称“陕南”)民族散杂居地区回族的文化变迁现象。调查点商洛市镇安县地处秦岭腹地,是典型的边远山区民族散杂居地区。回族自明末清初迁入镇安县后分散各地,在乡里自成村落,在城镇自成区域,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聚居区,具有典型的“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近代以来,镇安县回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种种变迁,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本文从民族学的视角入手,运用文化变迁的相关理论,结合社会学的统计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访谈、问卷及对比分析等方法,探究近代以来镇安县回族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方面发生的各种变迁及当地回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调适,进而分析陕南民族散杂居地区回族文化变迁的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内容以及结语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其次是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通论性研究、地区性回族文化变迁研究以及有关陕西伊斯兰教及回族文化的研究现状,最后是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文章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镇安县回族的历史文化概况,分别陕南回族分布概况、镇安县回族来源以及镇安县回族的人口与分布格局三方面阐述。第二章论述了近代以来镇安县回族的文化变迁现象,主要从物质文化、风俗习惯、宗教生活以及回族教育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分析了镇安县回族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文化调适,主要包括变迁过程中的适应性方面、文化变迁中遇到的挑战及如何进行文化调适等问题。第四章主要以镇安县为例,对陕南民族散杂居地区回族文化变迁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首先认为文化变迁过程中存在着代际差异与地区差异,其次当地的民族关系、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之间存在关系,最后思考边远山区回族文化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加以总结:(1)镇安县城乡回族文化变迁存在差异;(2)镇安县回族文化变迁中的文化调适主要是一种积极的调适;(3)在现代化进程中,镇安县回族的文化变迁更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规律,在积极传承回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使当地回族走出文化发展的地域性与“属地性”的双向窘境,走出适合边远山区民族散杂居地区回族文化发展的新路。

马小花,刘英[8](2014)在《陕南农村招赘婚姻与妇女权益问题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南部地区因历史上的移民活动、特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使得男到女家生活的招赘婚姻形式较之其他同类地区更为流行。招赘婚姻不同于传统婚俗中女子外嫁的习俗,已婚妇女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解决了农村无儿子家庭父母的养老问题,对农村妇女的婚姻自主权、财产继承权、生育权、土地承包权的影响巨大,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改善农村妇女的生存环境,提高其家庭、社会和经济地位。

杨林军[9](2013)在《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文中提出历史文化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各种文化现象的地域系统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文化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文化史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性学科的特点。当前,“主题研究学说”、“文化地理学说”是该领域研究的主流,对历史文化地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国内多从区域、断代(时间段)、文化本体三个层面来研究文化地理,成果丰硕。从国内研究成果看,汉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成果最多,而以少数民族地区的成果很少。本研究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局限,以纳西族活动区域为对象,以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为断限,从纳西族整体观来研究文化演变的时空关系,并讨论三个文化亚区的差异特征和综合文化区与周边文化区互动的关系。域内文化因子的数量和大小是文化区划分的重要指标。从声韵母、声调、词汇来考察,纳西语分布呈现出以无量河(水洛河)、金沙江相连成线为界限,分作东、西两个方言区,随着社会发展有不断分化的趋势。纳西象形文字是“迄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对研究文字形成有着重大的意义。纳西象形文字包括东巴文、哥巴文、玛丽马萨文、阮可文等,除东巴文外都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根据东巴经书书写风格、东巴字与哥巴字使用数量来看,纳西象形文书写的经书可分作四个分布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东巴教是纳西族所特有的宗教,对祭司称呼不同可分作东巴、达巴,他们分布区与东、西方言区一致。三多神信仰以“拿喜”一支为主,丽江、永宁、白地形成明显的不同土主神信仰的区域,这些自然神经历了自然物到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藏传佛教对纳西族地区的影响很大,先后创建30余座寺院。滇西北地区以噶玛噶举派为主,形成十三大寺院;东部地区则以格鲁派为主,蒗蕖保留了3座萨迦派寺院。明代,汉传佛教一度在丽江处于独尊地位,道教对纳西族地区的影响也明显。外来宗教在纳西族地区都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是多种宗教在纳西族地区能够共融共存的原因。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风俗渐被汉俗等外来习俗所浸染,形成为多元化的地域性风俗,在纳西族祭天、岁时节庆方面都有体现。历任流官以“移风易俗”为己任,在纳西族地区推行土葬习俗,在坝区、河谷和交通要道形成以土葬为主,山区、半山区则保留了传统的火葬习俗,地域分布与汉文化辐射强弱成正比例关系。在丧葬仪式中,死者的灵魂都要送回到祖居地。这包含了纳西族先民对地理空间的记忆,是研究纳西族迁徙路线的重要依据。这时期,纳西族婚姻家庭制最具有特点,泸沽湖畔的走婚母系制、俄亚的多偶双系制、丽江的一大一妻父系制,成为研究人类婚姻家庭制的“活化石”。这些婚俗由地理环境、行政制度、域内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从纳西族生产生活的时空变迁来看,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是人类发展的“指针”。纳西族服饰时空变化突出,各区域间差异明显,明代显现出以丽江、永宁为主的服饰文化区,清代形成了丽江、白地、永宁三个服饰文化区。毛、皮和麻是这时期最重要的服饰材料,纳西先民就地取材,设计多样化的民族服饰,与周边的藏、白、彝、傈僳等民族在服饰上体现出交融的特点。纳西族地区引进外来物种促成了域内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促进了区域内社会结构变化。纳西族饮食文化体现出民族性和地域性两大特点。早期纳西族以“木楞房”为主体民居建筑,随着对外交流和宗教建筑引入,引发了民居建筑大发展,形成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蛮楼、闷楼等多样式的民居格局。这些民居建筑的变化多受当地的气候、材料、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制约。通过对以上文化因子的考察,本文探讨纳西族地区综合文化区及三个文化亚区的划分依据。丽江、白地、永宁三个文化亚区间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环境、政治势力和行政区划、交通发展及民族融合等。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受汉文化的全面影响,表现在丽江洞经音乐、壁画、汉文化教育等方面。历史上纳西族与藏、白、普米等周边民族间一直以来关系密切,文化互动突出,这种地缘性的互动关系一直延续至今。总之,纳西族蔚为大观的民族文化,是在历史时期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层在纳西族地区交融、变异、沉积,形成了以纳西族文化为“标签”的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综合体。

加俊[10](2013)在《刨根问底:晋南河川县的体味污名与通婚隔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嗅觉与气味不是一种简单的生物性身体反应,而是受文化影响、并隐含着社会价值观。在中国社会的一些特殊情境下,腋臭体味受到污名与误解,并在通婚中受到歧视与排斥,甚至在一些地方发展、演化为对于整个家族声望的社会污名。这种污名随着通婚与遗传等方式扩散到更多的人群,不仅使得一些家族的名誉受损,而且使他们在通婚问题上受到其他群体的歧视与隔离。在晋南河川县①,乡土社会将腋臭体味的歧视发展成为对于一个家族“根底”上的污名。这种污名偏见在熟人社会的环境中进一步发酵和强化,内化于人们的通婚实践中,表现在“根底”被作为通婚联姻的先决条件与首要标准。按照作为家族声望的“根底”性质的清白、未知、可疑以及不清白,河川县全部人群被划分为四个婚姻等级,通婚行为在这种观念的制约下,表现为某种程度的等级内婚和等级外婚姻隔离。这种婚姻等级观念严重影响和妨碍了社会中不同人群之间的通婚与交流,对许多人的情感与婚姻造成严重的伤害,并导致一些恶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出于对于家族名声、婚姻生活以及后代通婚等方面的考虑,“根底”上具有优势的家族对处于婚姻等级低端的家族展开“根底”上的污名和通婚上的隔离,而处于低端的家族则试图通过与处于顶端的家族通婚来改变家族“根底”受歧视状况。受“根底”观念支配,不同婚姻等级中的人群在通婚上展开了防范、监督、隔离、竞争、攀附、决裂等一系列纷繁、复杂而又微妙的通婚行为策略。笔者以主位表述为主,阐释人们的行为逻辑,对晋南河川县的婚姻等级观念与婚姻隔离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民族志描写,呈现一个中国社会中体味歧视的地方性个案。全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以及学科伦理的交代等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社区背景与田野过程。分别介绍了河川县、黄垣乡以及邻近的柿垣乡、三个主要田野村庄的基本概况,叙述了乡村生活的基本面貌,笔者在田野中的经历与调查研究的策略方法。第二章:体味污名与“根底”观念。“根底”是河川县通婚选择的重要关键词,与本地人在通婚中的“狐臭”禁忌密不可分。本章对中国社会中腋臭体味污名化问题进行分析,说明了气味在不同的文化被用来构建社会阶层的边界。同时将视线转向晋南河川县,通过地方性的词汇表达,探讨了当地人是如何因对于“狐臭”的认知与偏见而产生对于“根底”的关注。第三章:婚姻等级观念的生成与强化。本章从分析河川县“根底”问题的扩散规律入手,论述当地是如何以“根底”为中心生成婚姻等级观念的。在这种观念之下,不同婚姻等级中的人群拥有不同的通婚观念和婚姻处境,等级之内的婚姻被人们视为是正常的,而跨等级的通婚则可能会打乱不同等级之间的界限,导致更多的家族蒙受“根底”的污名。同时,不同的群体出于不同的心态坚守着“根底”原则,共同强化了河川县的婚姻等级观念。第四章:打听根底的心态与实践。“打听根底”是一种刨根问底式的排查手段与评价机制,人们将这种排查与评判的结果作为联姻的重要参照。本章介绍了“打听根底”的主要内容、流程步骤,展示了这种行为实践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行为背后的社会心态。第五章:污名与蒙受污名者的社会处境。出于复杂的社会心态,“根底”好的家族拥有“根底”的话语权,他们不仅对蒙受污名的家族展开主观的想象和丑化,也进行着刻意的挑剔与私下的嘲讽,并对他们实施着婚姻隔离与排斥。在本章中,笔者以三个蒙受污名的家族为中心,描述了他们在受到婚姻隔离下的现实婚姻处境。第六章:蒙受污名家族的应对方式与通婚策略。本章将关注的焦点放在“根底”上蒙受污名的家族,分析了他们应对他人污名的心理,以及为改变现状所采取的联姻策略。话语权上的不平等以及现实的通婚困难,使得蒙受污名者注意信息控制的技巧,以改变蒙受污名的处境,他们也采取一些特殊方式来改变现实的婚姻处境和提升婚姻地位。结语部分:回顾论文主体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与归纳。出于家乡人类学者的责任感与现实关怀,笔者分析了可能会导致河川县婚姻隔离现状发生变化的一些社会因素,探讨了河川县的婚俗个案研究对于人类学婚姻制度研究以及相似的受污名群体研究的价值。通过分析目前汉人社会婚姻制度的研究中的不足,说明了河川县婚俗个案的可能性贡献。河川县的体味污名与婚姻隔离现象是中国社会腋臭体味社会歧视的一个缩影,因此需要重新对腋臭体味进行科学的认知和表述,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的理解、宽容与相互尊重。在家乡河川县、河南济源市、陕西省等多个区域,人们的通婚行为都被这种“根底”观念所支配,许多人的情感、婚姻仍然被陈旧的“根底”观念所影响,而个体的抗争不能撼动整个社会所遵循的规则,这不能不说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悲哀。希望笔者的学术关照与现实关怀,可以促进群体之间的相互宽容与交流,让人们看到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改变的一丝曙光,也希望这种现状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二、试论清代陕南婚俗的变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清代陕南婚俗的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商洛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代商洛移民概况
    一、移民背景
    二、移民迁徙的过程及原因
    三、移民来源和分布
    四、小结
第二章 墓志所见移民的生活轨迹
    一、墓志资料
    二、移民宗族探究
    三、小结
第三章 移民背景下的商洛社会
    一、移民对商洛经济的影响
    二、商洛社会风俗的转变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当代秦地作家与民俗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 陕北: 坚韧乐观、与时偕行的乡土文化
    (二) 关中: 中庸调和、务实入世的家族文化
    (三) 陕南: 轻质异俗、隐秘奇诡的山地文化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4)“地缘交融”视阈下的广元地区民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缘由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过程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论题及其文献研究状况
        1.4.1 广元地区民歌的收集与整理情况
        1.4.2 广元地区民歌理论研究现状
2 广元地区民歌的概况
    2.1 广元地区民歌的生存背景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人文历史环境
    2.2 广元地区民歌的地理分布
3 北方近地缘影响下广元地区民歌音乐形态的过渡特征
    3.1 广元地区民歌体裁的分类与地理分布统计
        3.1.1 广元地区民歌体裁的分类
        3.1.2 广元地区民歌体裁的地理分布
    3.2 广元地区民歌的音乐形态分析与统计
        3.2.1 调式的分析方法与统计
        3.2.2 音调的分析方法与统计
        3.2.3 从《月儿落西下》看广元地区民歌调式及音调的渐变特征
4 广元地区民歌中的南方远地缘民歌的遗留
    4.1 词曲大同小异
    4.2 同曲异词
    4.3 同词异曲
5 从方言学看广元地区民歌的地缘交融色彩
    5.1 广元地区方言的调值调类特点
    5.2 广元地区方言与民歌的联系
        5.2.1 方言声调与旋律的对应关系
        5.2.2 地方性衬词的使用
        5.2.3 方言的押韵特征
    5.3 广元地区民歌方言词汇中的南北交融特征
        5.3.1 广元地区民歌中方言词汇的分类
        5.3.2 广元地区民歌的方言词汇与汉语诸方言的亲疏关系
        5.3.3 广元的地区民歌方言词汇中的南北方言特征词的使用
6 广元地区民歌过渡与交融特点的形成因素
    6.1 广元地区民歌的过渡性特征与地理、气候的相关性
    6.2 广元地区与北方近地缘连接的通道
        6.2.1 古蜀道
        6.2.2 驿道
    6.3 广元地区民歌的交融特征与南北移民的关系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所用参考文献
附录二 :实地访谈的民间歌手名单
附录三 :广元地区民歌的方言词汇在异地的分布统计表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表

(6)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1.1.1 伞的历史流变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3.1.1 柿子油
        3.1.2 桐油
        3.1.3 头发绳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3.2.1 备料
        3.2.2 伞骨
        3.2.3 伞键
        3.2.4 伞托
        3.2.5 组装
        3.2.6 网伞
        3.2.7 糊伞
        3.2.8 晾伞
        3.2.9 扣扎
        3.2.10 伞杆
        3.2.11 上油
        3.2.12 渡伞,成器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商洛市镇安县回族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或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一) 西方学者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镇安县回族的历史文化概况
    第一节 镇安县回族概况
        一、镇安县概况
        二、镇安县回族概述
    第二节 镇安回族人口与分布格局
        一、镇安县宗教分布概况
        二、镇安县回族人口分布格局
第二章 镇安县回族的文化变迁
    第一节 镇安县回族物质文化变迁
        一、衣食住行
        二、生计方式
    第二节 镇安县回族风俗习惯变迁
        一、婚俗
        二、丧葬习俗
        三、重大节日习俗
    第三节 镇安县回族宗教生活变迁
        一、清真寺基本情况及其功能
        二、回民宗教信仰观念
    第四节 镇安县回族教育
        一、回族传统教育
        二、回族现代教育
第三章 镇安县回族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文化调试
    第一节 镇安县回族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适应与不适应
        一、文化变迁中的适应问题
        二、文化变迁中的挑战
    第二节 镇安县回族文化变迁中的调适
        一、保留基本信仰原则下的“本土化”
        二、回族的现代化实践
第四章 陕南民族散杂居地区回族文化变迁的特点
    第一节 文化变迁的代际差异和地区差异
        一、文化变迁的代际差异
        二、文化变迁的地区差异
    第二节 民族关系、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
        一、民族关系与文化变迁
        二、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
    第三节 边远山区回族文化发展困境的思考
        一、回族文化在民族散杂居地区的本土化发展
        二、边远山区回族文化发展的封闭性窘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陕南农村招赘婚姻与妇女权益问题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招赘婚姻与农村妇女婚姻自主权
二、招赘婚姻与农村已婚妇女继承权
三、招赘婚姻与农村妇女生育权
四、招赘婚姻与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

(9)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意义及研究思路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纳西族历史文化回顾
    第一节 纳西族生存地理环境
        一、山脉与水系并列
        二、平坝与高原湖泊共存
        三、立体气候与植被多样性共生
    第二节 纳西族族源、族称讨论
        一、纳西族族源之讨论
        二、纳西族族称之演变
    第三节 历史时期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一、唐以前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二、唐至元时期的纳西族分布与变迁
        三、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语言文字地理研究
    第一节 纳西语的空间分布及其方言区
        一、历史时期纳西语的文献记载
        二、纳西语的分异与空间分布
        三、东、西部纳西语方言差异的地理因素
    第二节 纳西族象形文创制及发展的地理机理
        一、纳西象形文字创制的背景
        二、纳西象形文发展的地理机理
    第三节 东巴经书的形成及其外来文化元素
        一、东巴经书内容及现存经书的地理分布
        二、东巴经书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
        三、东巴经书中外来文化元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宗教信仰地理研究
    第一节 东巴教及纳西族民间信仰的地域差异研究
        一、东巴教及其形成的地理分析
        二、纳西族三多神信仰的分布及其特征
        三、纳西族民间信仰及其分布特征
    第二节 藏传佛教渗入纳西族地区的地理考察
        一、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在纳西族地区的传播
        二、改土归流后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分布
        三、藏传佛教对纳西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传播与分布
        一、汉传佛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二、道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三、基督教在纳西族地区传播与分布
        四、外来宗教在纳西族地区的世俗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风俗文化地理研究
    第一节 纳西族岁时节庆习俗及地域差异
        一、纳西族祭天习俗探析
        二、纳西族传统岁时节庆的变迁
        三、纳西族岁时节庆的时空分布及其差异特征
    第二节 纳西族丧葬文化的分布及其变迁
        一、纳西族丧葬习俗的时空分布及差异特征
        二、纳西族丧葬习俗中的送魂路线探讨
    第三节 纳西族婚姻家庭的地域差异及其特征
        一、历史时期纳西族婚姻家庭讨论
        二、走婚制和母系家庭的分布及地域特征
        三、多偶制及家庭形态的分布及特点
        四、一夫一妻制的分布及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地区生产生活时空变迁研究
    第一节 纳西族服饰文化的分布与变迁
        一、历史时期纳西族服饰款式与流变
        二、纳西族服饰的毛、皮、麻文化
        三、纳西族服饰文化特点
        四、纳西族服饰与汉、藏、彝、白等周边民族服饰交融的地理透析
    第二节 纳西族饮食文化演变及其特征
        一、纳西族地区外来物种传入和影响
        二、纳西族地区饮食习惯及时空差异
        三、纳西族饮食文化中的民族特性与地域特点
    第三节 纳西族民居建筑分布及其特征
        一、纳西族民居建筑的演变
        二、纳西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分布及地理特征
        三、纳西族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艺术特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区演变研究
    第一节 纳西族综合文化区形成及文化亚区的特点
        一、纳西族综合文化区的形成
        二、纳西族文化亚区的划分及其特点
    第二节 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综合分析
        一、地理环境是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客观条件
        二、政治势力、行政区划是纳西族文化区形成的“双刃剑”
        三、交通状况是纳西族文化区接受外来文化的制约因素
        四、民族融合是推动纳西族文化多元化的主导因素
    第三节 纳西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时空互动研究
        一、汉文化对纳西族文化区的全面影响
        二、纳西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互动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10)刨根问底:晋南河川县的体味污名与通婚隔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一、人类学的身体与感官研究
        二、嗅觉感官与气味的文化研究
        三、腋臭体味的多学科研究
        四、受污名与歧视的类似群体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资料搜集
        二、研究视角
        三、分析工具
        四、文本写作
    第五节 研究困难与学科伦理说明
        一、家乡人类学研究的困境
        二、学科伦理等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一章 社区背景与田野过程
    第一节 田野地点相关概况
        一、河川县概况
        二、黄垣乡与柿垣乡概况
        三、三个田野村庄概况
    第二节 田野经历与调查策略
        一、乡村生活与田野经历
        二、田野调查的策略与技巧
第二章 体味污名与“根底”观念
    第一节 腋臭体味的污名化
    第二节 河川县的“狐臭”认知
    第三节 “根底”:对家族的特殊评价
        一、“根底”的多样化表达
        二、“根底”的多样化评价
第三章 婚姻等级观念的生成与强化
    第一节 “根底”问题的扩散
        一、“根底”问题扩散的基本途径
        二、“根底”问题的特殊扩散方式
    第二节 基于“根底”的婚姻等级观念
        一、高门大户:“根底”好的家族
        二、夷边人:外地移民与外地人
        三、莫须有:“根底”可疑的家族
        四、“根底”不好的知名家族
    第三节 婚姻等级观念的强化
        一、父母家长的谨慎与坚守
        二、亲属网络的介入与干预
        三、熟人社会的监督与评价
        四、蒙受污名者的攀附与分化
第四章 “打听根底”的地方实践
    第一节 打听根底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打听根底的社会实践
        一、打听根底的具体过程
        二、打听根底的个体差异
    第三节 “根底”评判的相对性
        一、参照群体的相对性
        二、性别差异的相对性
        三、通婚地域的相对性
        四、不同时期的相对性
第五章 污名与蒙受污名者的社会处境
    第一节 对于特定家族的社会污名
        一、恐惧:隐忧与羞耻
        二、编排:杜撰与丑化
        三、弹拨:挑剔与嘲讽
    第二节 婚姻歧视与婚姻隔离
第六章 蒙受污名家族的应对方式与通婚策略
    第一节 沉默、掩饰与抗争
        一、沉默:无辜与失语
        二、掩饰:隐匿与彰显
        三、抗争:冲突与风险
    第二节 蒙受污名家族的联姻策略
        一、提升经济社会地位
        二、通婚区域上的变通
        三、入赘改姓
    第三节 蒙受污名家族的亲友网络
结语
    第一节 体味、“根底”污名与婚姻隔离
    第二节 打破婚姻隔离的可能性
        一、婚姻等级观的内在悖论
        二、个人情感的彰显与张扬
        三、经济社会地位的调节
        四、社会流动性的冲击
    第三节 河川县婚俗个案的启示意义
        一、“根底”观念与婚姻等级的人类学研究
        二、相似受污名群体的比较
        三、从乡野反观主流话语
        四、腋臭体味的社会歧视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河川县某论坛关于“狐臭”与“根底”的讨论
    附录二、河南济源市的“门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试论清代陕南婚俗的变异(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商洛移民研究[D]. 于雯. 西北大学, 2021
  • [2]当代秦地作家与民俗文化[J]. 赵学勇,魏欣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地缘交融”视阈下的广元地区民歌研究[D]. 刘敬书.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02)
  • [6]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商洛市镇安县回族文化变迁研究[D]. 王琪.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陕南农村招赘婚姻与妇女权益问题考察[J]. 马小花,刘英.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9]明至民国时期纳西族文化地理研究[D]. 杨林军. 西南大学, 2013(04)
  • [10]刨根问底:晋南河川县的体味污名与通婚隔离[D]. 加俊.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4)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