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采收加工技术

一、桑白皮采收与加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馥源[1](2021)在《采收期对酸枣仁品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题依据:酸枣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是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酸枣仁中富含黄酮、生物碱、皂苷和脂肪酸类成分,具有改善睡眠、抗焦虑和抗抑郁等作用,药用价值和市场价值极高。课题组前期对市售17批酸枣仁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发现斯皮诺素含量均低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0.08%要求。酸枣为野生资源,没有归属权。近年来,酸枣仁“抢青”现象较为严重,农民从非适宜采收期阳历7月份便进行大规模采摘酸枣青果,进行晾晒,脱果肉和果核后,销往全国各地。采收期的差异将带来药材质量的变化,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推测“抢青”可能是导致酸枣仁有效成分积累不足、含水量过高及黄曲霉毒素超标的主要原因。因此本课题从性状评价和理化评价角度,整合HPLC和GC-MS多种技术全面分析不同采收期酸枣仁生物积累量、色泽度、水分含量和次级代谢物及脂肪酸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将为山西主产地酸枣仁适宜采收期的确立提供依据。目的:以山西产酸枣仁为研究对象,将出仁率、百粒重、色度、水分和黄曲霉素作为评价指标,整合HPLC、GC-MS技术对适宜采收期和抢青采收期酸枣仁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1)2019年于山西7月、8月和9月实地考察酸枣的生长环境、采收酸枣,并进行晾晒、浸泡、手工脱果肉及烘干枣核砸碎得到酸枣仁样品。采用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27 nm和335 nm,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漂移管温度105℃;空气体积流量为2.5 L/min。分别以木兰花碱、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为特征峰,建立山西产酸枣仁特征图谱;以乌药碱、木兰花碱、维采宁Ⅱ、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为指标成分,建立HPLC-UV-ELSD同时测定酸枣仁中7种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2)2020年7月、8月、9月和10月于山西榆次区采收酸枣,计算出仁率和百粒重;采用色度仪测定色度值;测定水分含量和黄曲霉毒素;采用已建立的HPLC-UV-ELSD方法对不同采收期酸枣仁中7个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利用皮尔逊法对色度值与7种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酸枣仁脂肪油,并计算出油率,进而采用GC-MS的SIM模式对不同采收期酸枣仁中7种脂肪酸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本实验考察了山西酸枣主产地生长环境,临汾大宁、晋中榆次、运城闻喜的经纬度相近,其中榆次产地海拔最高,同一采收期内气温最低。从定性的角度建立了山西产酸枣仁特征图谱,结果显示在HPLC-UV 227 nm图谱中,9批酸枣仁样品生物碱类成分相似度为1,在HPLC-UV 335 nm图谱中,9批酸枣仁黄酮类成分的相似度为0.979~0.991。在HPLC-ELSD图谱中,9批酸枣仁样品皂苷类成分的相似度为0.995~0.999,显示各批次样品之间所含生物碱类和皂苷类成分相似度极高,结果表明山西产酸枣仁均一性良好,为今后山西产酸枣仁道地性评价提供依据。从定量的角度建立了一种HPLC-UV-ELSD同时测定酸枣仁7种有效成分的方法,对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能够更有效的分离酸枣仁中黄酮类和皂苷类中的同分异构体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产地因素对评价不同采收期酸枣仁生物碱、皂苷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具有较大的影响。(2)于2020年晋中榆次7月底到10月中旬采摘酸枣,从性状色泽和生物积累量(出仁率、百粒重)以及化学成分(水分、黄曲霉毒素、次生代谢物和脂肪酸)含量综合评价了适宜采收期和抢青采收期酸枣仁品质变化规律。从性状色泽角度分析,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亮度值(L*)、红度值(a*)以及黄度值(b*)最优,种仁饱满富油性;从生物积累量角度分析,9月中旬到9月底出仁率(4.4%)和百粒重(52.4 g)达到最高值;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9月中旬到10月中旬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和7种脂肪酸类成分含量最高;适宜采收期与抢青采收期酸枣在短时间浸泡(24 h)条件下,均不会滋生黄曲霉毒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和酸枣仁皂苷A是直接关联并促进酸枣仁亮度值和红度值升高的成分。综合以上指标判断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应当为酸枣仁的最佳采收时间。结论:本研究针对酸枣仁存在“抢青”现象,斯皮诺素含量不达标的问题,系统开展了适宜采收期和抢青采收期酸枣仁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酸枣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且不同产地因素和采集植株不一致因素对品质评价影响较大。通过以上研究,为山西产酸枣仁的道地性品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酸枣仁采收技术规范和地方标准编制提供了实验基础,对山西省酸枣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骆璐[2](2021)在《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文中指出目的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现象严重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针对规模化种植药用植物的污染状况,本研究旨在建立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系统的检测方法体系、风险评估体系、有害残留物标准及质量管控体系,提出保障药材质量及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方法1.药用植物农残的检测收集了 1771批次共182种大规模种植的药用植物样本,通过文献检索确定了药用植物中常检出的、禁用的、以及高毒的共136个农药残留,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对136种具有高毒和高检出率的农药进行检测,建立了药用植物的多残留农药检测体系。通过欧盟药典公式,计算出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计算其检出率及超标率。2.药用植物重金属的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1773批次共86种药用植物中五种重金属镉(Cd)、铅(Pb)、砷(As)、汞(Hg)和铜(Cu)进行检测。根据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7个国际组织颁布的五种重金属的现有标准,分别计算重金属的检出率及超标率。3.药用植物农残的风险评估对于农残造成的健康风险,采用膳食风险评估区分由于农残暴露量升高而对健康构成的可接受或不可接受风险。应用危害商(HQ)和危害指数(HI)来量化急性、慢性以及药用植物农残的累积暴露风险;采用风险安全序数,通过风险等级评分对农药和药材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和排序。通过将农药毒性、农药摄入量和可检测残留水平的相应分值进行计算,得到农药的风险等级得分(S)和药材的风险指数(RI)。此外,首次建立了针对药用植物农残的健康影响评估体系,将致癌和非致癌风险与疾病发病率相关联。对药用植物农药残留引起的患者摄入量以及相关癌症和非癌症聚集效应进行量化,并将两者合并成患者健康影响得分(IS),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表示。4.药用植物重金属的风险评估对于重金属造成的健康风险,采用膳食风险评估、非癌症风险评估和癌症风险评估探讨药用植物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膳食风险评估计算出每日预估重金属摄入量(EDI)与各金属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PTDI)比较;非癌症风险分别计算了每种药材中各金属的非癌症危害商(HQ)及每种药材的总非致癌危害指数(HI);同时计算了每种药材中三种明确癌症风险金属的癌症风险值(CR),与癌症强度因子(CSF)比较,并计算了每种药材的总癌症风险值。结果1.药用植物农残检出及超标情况农残的总检出率为88.03%(1559批次),超标率为59.01%(1045批次)。根据欧盟(EU)、美国(US)和中国的相关规定,共检出35种禁用农药。在至少42.97%的样品(761批次)中检测到35种禁用农药,其中速灭磷和总DDT分别的检出率分别为 24.20%(LC/MS-MS,242/1000)和 13.10%(GC/MS-MS,101/771)。此外,8种禁用农药的浓度水平比欧盟标准高出500倍以上。菊花中检出农药37种(超标8种,禁用7种),其次是山楂(29种)和益智(27种)。农药在根茎及根茎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48.62%,n=1559),在花类药材中检出率最低(5.77%,n=1559)。风险最高的农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杀虫剂(45.42%,n=6387)和杀菌剂(33.69%,n=6387)检出率最高。2.药用植物农残风险评估根据农残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10种药材的急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HIa>1),包括山楂(HIa=12.09),花椒(HIa=11.54),枸杞子(HIa=1.86),和苦地丁(HIa=1.48)等。23种药用植物的慢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HIc>1),包括山楂(HIc=6.62),肉豆蔻(HIc=3.51),和花椒(HIc=3.38)等。山楂和花椒的急慢性风险(HQa和HQc)及急慢性累积风险(HIa和HIc)最高,而禁用农药呋喃丹和速灭磷在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中危害商最高。此外,果实和种子类药材显示出最高的膳食暴露风险。在风险安全序数评估中,山楂、枸杞子、金银花和蒲公英中检测到的3-羟基呋喃丹和对溴磷的风险等级得分(S=140)最高。而药用植物山楂的危害指数最高(RI=1925),其次是石斛(RI=1315)和防风(RI=1144)。此外,根据Spearman相关系数,农药残留(p=0.783)对风险排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农药毒性(p=0.691),草药摄入量(p=0.370)最小。根据健康影响评估结果,药材薏苡仁(min ISh=3945.40 μDALY·person-1,mean ISh=972.07 μDALY.person-1)和川明参(ISh=4287.78μDALY·person-1)调整伤残年数最高,而薏苡仁o,p’-DDT(ISi,h=2729.58 μDALY·person-1),及川明参中的 o,p’-DDT(mean ISi,h=2837.91 μDALY·person-1,max ISi,h=3682.78μDALY·person-1)风险最高。综合三种风险评估方法,总滴滴涕、呋喃丹,和速灭磷被确认为是最具风险隐患的杀虫剂。其除具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外,还具有致癌、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等。且山楂为代表的果实类药材的农残问题需要特别关注。3.药用植物重金属检出及超标情况所有样品均检测到了重金属,总计30.51%(541)的样品中至少有一种重金属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标准,433个样品检测出一种超标金属,75个样品检测出两种超标金属,24个样品检测出种3超标金属,9个样品检测出4种超限金属。五种重金属的超标率依次为Pb(102,5.75%)>Cd(88,4.96%)>As(74,4.17%)>Hg(67,3.78%)>Cu(31,1.75%)。Hg在菊花中检出的最高浓度超标66.17倍,Pb在桔梗中检出的最高浓度超标9.02倍。叶及皮类药用植物的超标率为9.68%,果实及种子类的超标率为16.13%,全草及其它类的超标率为41.94%,根及根茎类药材的超标率为19.35%。重金属在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而在全草类药材的超标率最高。重金属Pb的超标率最高,其次是Cd 和 As。4.药用植物重金属风险评估根据重金属的膳食风险评估,共有25种(29.07%)草药(n=86)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其中9种以果实及种子入药,5种为花类,3种为根茎类,2种为叶及皮质类。7种草药中Pb、5种草药中的Cd、4种草药中的Hg和3种草药中As的最大估计日摄入量(EDI)超过了相应的暂定允许日摄入量(PTDI)。车前草的非癌症风险最高(HI=11.47),而穿心莲的癌症风险最高(CR=5.27E-09)。重金属As在草药中显示出最高的非癌症(HQ=9.95)和癌症风险(CR=4.48E-09)。结论农药在根茎及根茎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在花类药材中检出率最低,以山楂为代表的果实类药材的农残风险最高。重金属在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而在全草类药材的超标率最高。风险最高的农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总滴滴涕、呋喃丹,和速灭磷被确认为是最具风险隐患的杀虫剂。重金属As在草药中显示出最高的非癌症和癌症风险。本研究是时空尺度大规模的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检测及风险评估,为标准制定、药用植物规模化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质量监管提供了数据支撑及依据。

王蕾[3](2021)在《基于化学计量学的蜂蜜“药辅合一”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与自身消化道的分泌物结合后,在蜂巢内经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味物质,我国药用蜂蜜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所酿。蜂蜜既是“药食同源”的中药,又是“药辅合一”的重要辅料。蜂蜜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等多种活性,临床上可用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治疗;其作为中药炮制的辅料,具备了配伍与炮制的双重作用,能够发挥协同增效、缓和药性和解毒的功效。目前虽然已有蜂蜜作为蜜炙辅料的相关研究,但药用蜂蜜仍然存在蜂蜜蜜源不明确,质量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此外,炼蜜的科学性以及蜜炙过程中拌入蜂蜜的作用尚需论证。因此,本课题从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酚类成分差异、炼蜜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规律以及其在蜜炙过程中对桑白皮药材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三个角度开展系统的研究,以期为蜂蜜蜜源的选择、炼蜜和蜜炙的科学性提供参考。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为比较不同蜂蜜的差异,并从中优选出一批蜂蜜进行辅料特性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市售26批蜂蜜的颜色、总酚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酚类指纹图谱进行检测,并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蜂蜜样本颜色从水白色至深色不等,总酚含量差异较大,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总酚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显着正相关。在26种蜂蜜中,枣花蜜颜色较深,总酚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表现出独特的优势。采用相关翘曲法对全轮廓指纹图谱进行校正,通过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将样本划分为2组,结果显示,总酚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枣花蜜和椴树蜜聚为一类,其他蜂蜜聚为一类,经簇类独立软模式法进行验证,模型验证准确率高达100%,这为后续蜂蜜辅料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2.为探究蜂蜜的炼制对蜂蜜理化指标的影响,采用恒温加热法炼制蜂蜜,每5分钟测定一次洋槐蜜和枣花蜜炼制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并运用动力学模型模拟各个指标变化规律,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洋槐蜜与枣花蜜在炮制过程中内部温度均不断上升,直至加热至最高温度。二者水分含量持续下降,枣花蜜水分含量由17.65%降低到14.31%;洋槐蜜水分含量由17.65%降低到11.87%。在炼制过程中,蜂蜜的p H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颜色强度、粘度、总酚含量、羟甲基糠醛含量、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随时间变化呈现升高趋势。除蜜温和p H外,其余各理化指标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颜色、水分、总酚和总抗氧化能力指标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炼蜜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以水分、羟甲基糠醛和总酚含量作为指标,考察不同时间和温度下炼蜜的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恒温80℃下、炼制100分钟更为合适。3.桑白皮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在研究蜜炙对其内在成分影响前,首先建立桑白皮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与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评价桑白皮药材质量,以从中优选出品质较佳的桑白皮进行后续研究。基于指纹图谱共有峰数据对23批桑白皮药材差异进行探索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桑白皮药材外部栓皮的加工方式可能是其质量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自制去除栓皮组样本加以验证,主成分分析模型表明,桑白皮去除栓皮组与未去除栓皮组可以明显区分,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潜在的化学标志物(桑黄酮G、桑辛素)。对桑黄酮G等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比较两组样本差异,结果表明栓皮组与无栓皮组在成分含量上有显着差异。说明桑白皮净制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桑白皮内在成分差异,净制后的药材质量更为均一,为后续桑白皮蜜炙药材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基础。4.在对蜂蜜、炼蜜和桑白皮药材研究的基础上,炼制枣花蜜作为炮制辅料,选择一批桑白皮作为模型药材,对蜂蜜在桑白皮蜜炙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设立了桑白皮生品组、蜜炙组、清炒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组样品总黄酮含量,结果为蜜炙组>生品组>清炒组;进一步比较了生品与生品加蜜组的水提液总黄酮含量,二者无显着差异。通过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测定三组样品整体化学成分,以成分含量变化升高量大于1.5倍或降低量小于0.67倍为标准,筛选出有明显差异的36个色谱峰,其中26个成分表现为生品>蜜炙桑白皮>清炒桑白皮。通过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探索发现3组样品可各自聚为一类,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将蜜炙品分别与清炒品、生品两两比较,筛选并指认出桑皮苷A、绿原酸、氧化白藜芦醇、桑黄酮G、桑根酮C和桑辛素6种主要差异成分,并对生品与蜜炙品中6种成分的热稳定性进行考察,二者变化规律一致。结果表明,蜂蜜在桑白皮蜜炙过程中虽未体现明显的增溶促稳作用,但仍然扮演了重要角色,蜜炙后桑白皮多数成分含量介于生品与清炒品之间,使得蜜炙桑白皮在达到缓和药性目的同时,又能防止药材中成分的大量损失。

孙婉萍[4](2021)在《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收集、整理、统计现执行版的各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并做描述统计,分析我国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利用统计学方法理论筛选出地方标准中的重点差异项,针对重点差异项进行内容分析方法研究,找到规范制定重点差异项标准的方法,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提出参考依据及建议。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及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线上线下书店、出版社、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渠道,收集《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以及各地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纸质标准或电子影印版材料,查询国内外关于质量标准、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历代本草古籍和中医方书典籍等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追本溯源地梳理中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临床应用项目的历史应用脉络,客观科学的判断中药本身的准确内涵。2.运用描述统计对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相关数据信息资料进行分布状态、总体差异、标准特征等情况,通过图、表等形式描述中药饮片标准的基本情况。利用“赋值法”将文字内容拆分归类并量化为数值,再计算离散系数,进行差异分析来比较中药饮片在不同地方标准中的各个标准项目的差异情况,找到重点差异项。3.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的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双维度的来比较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次序性的判断在众多标准内容项中更具明显差异的内容。结果1.截止到2020年1月,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品种3500余种,各地区的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修订的时间、原则、方法等各有不同,没有统一要求;各个地方标准之间的收载情况相比较,重复率在40%以上,中药饮片标准处于“管理多级,地标多杂,重复收载,标准各异”的现实情况。2.通过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重复收载率较高的三个品种芜荑、银耳、甜瓜蒂的各个体例项目的离散系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确定[归经]、[性味]是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存在的重点差异项。3.对医学标准项[归经]、[性味]的规范制定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中药药性理论、方剂学、以及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脏腑经络中医理论的综合论证,以确定中药的[主治]为关键,再对[功能]、[性味]进行推导,最后确定[归经],即确定规范制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技术路径。结论1.“性味归经”属于中药饮片医学标准项的主要内容,是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内容,是对中药功效、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中药最为重要的学术特征和核心性能。性味归经差异大,就意味着各地方对中药饮片的本质存在较大争议。2.确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规范方法步骤为:(1)通过历代主流本草、代表方剂,确定“主治”,经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应主要参考《中华本草》和《普济方》,将本草内容与方剂应用结果相结合进行考究,确定[主治]。(2)运用“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的中医理论结合已确定的[主治],进行高度概括并提炼出中药[功能]项。(3)通过中药已确定的功能主治与中药药性理论之间的“效—性”关系,推导出中药的[性味]项。(4)根据已确定的[主治]和脏腑经络理论,进行“实践+理论”的综合归纳,确定中药的[归经]项。

刘倩倩,王升菊,任超翔,王越,宋肖敏婷,张定堃,裴瑾[5](2021)在《中药辨色论质理论与方法的传承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中药的色泽与品质关系密切,历代本草有对颜色质量评价的记载,现代研究也表明中药颜色与化学成分具有相关性。对古本草、现代文献、《中国药典》等进行查阅整理,将中药颜色与质量的关系从中药颜色的药性、临床药效和化学成分的相关性,颜色影响因素,辨色论质的历史渊源、研究进展、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达到利用现代化方法更全面地认识中药色与质的内在联系,更科学地传承传统理论与方法的目的。

刘默[6](2021)在《桑白皮汤文献研究与干预LPS诱导小鼠ALI模型和斑马鱼氧化应激模型的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梳理桑白皮汤的方源、组方、药物基原与炮制、用量用法、配伍及现代临床应用特点;观察该方对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干预效果、对肺组织紧密连接(TJ)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斑马鱼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探究桑白皮汤干预ALI和氧化应激的潜在机制,为临床使用该方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收集、整理历代中医文献中桑白皮汤的相关论述,考证和辨析桑白皮汤的方源、组方、药物基原与炮制、用量和煎服法等关键信息;以桑白皮汤为主题词分别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1978-2020年间该方临床治疗相关文献,分析经典名方桑白皮汤的配伍特点及现代应用特点。2.复制脂多糖(LPS)诱导小鼠ALI模型,用不同剂量桑白皮汤干预,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检测小鼠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液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观察肺组织病理,肺组织活性氧(ROS)含量、qPCR及WB法检测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4)mRNA与蛋白表达。再通过模式生物斑马鱼复制LPS诱导氧化应激模型,用不同剂量桑白皮汤干预,地塞米松作为对照,检测斑马鱼孵化率、体长、心率、ROS荧光水平,qPCR法检测斑马鱼各组胚胎Kelch样环氧氯丙胺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表达。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显示,桑白皮汤出自明代医家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喘证门·治喘通用诸方》;该方以清肺热药配伍化痰止咳平喘药,其中桑白皮主入肺经,泻肺火有余,祛痰平喘,用作君药,黄芩、贝母、黄连、山栀共为臣药,清热化痰,佐以半夏、苏子、杏仁化痰止咳平喘,诸药相伍,共奏清热化痰,降肺平喘之功;该方具有抗炎、抗氧化损伤、止咳化痰平喘、舒张气管平滑肌等药理作用,在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痰热郁肺型肺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支气管扩张等,其中治疗COPD的支持度最高。分析了方中药物的基原及用药部位,桑白皮、苏子、杏仁、山栀、黄芩、黄连六味药的药物基原与炮制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致,从产地性状、分化年代、功效分析,贝母以浙贝母为宜,半夏以法半夏为宜;该方“分”从明代衡制“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以Ⅰ两为37.3 g折算,每味药现代用量各约为3 g;从同名方分析该方药物用法为捣筛为粗末入煎;该方加水量以盏计量,其盏为沿袭宋代之大盏,当一盏为200 mL,煎至4/5盏为宜;该方服法沿用宋代煮散服法,一剂一煎一服。2.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桑白皮汤对LPS诱导小鼠ALI模型的影响,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及BALF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小鼠肺组织W/D值、肺组织ROS含量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桑白皮汤组及阳性药组小鼠的外周血及BALF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小鼠肺组织W/D值均有降低(P<0.01)。②对肺病理的影响:模型组小鼠肺泡壁轻度增厚、有大量炎细胞浸润、支气管管腔狭窄并可见少许渗出物;与模型组相比,桑白皮汤组及阳性药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出现不同程度减轻。③对炎症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TLR4、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桑白皮汤组和阳性药组TLR4和MyD8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④对肺组织TJ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ZO-1、Occludin、Claudin-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桑白皮汤组和阳性药组ZO-1、Occludin、Claudin-4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P<0.01)。桑白皮汤对LPS诱导斑马鱼氧化应激模型的影响,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斑马鱼胚胎孵化率、体长显着降低,心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桑白皮汤组及阳性药组胚胎孵化率升高、体长增加、心率减慢(P<0.05,P<0.01)。②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斑马鱼ROS荧光水平显着增强(P<0.01);与模型组相比,桑白皮汤组及阳性药组ROS荧光水平显着降低(P<0.01)。③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斑马鱼Keap1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Nrf2、HO-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桑白皮汤组和阳性药组Keap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Nrf2、HO-1 mRNA 表达水平增高(P<0.05,P<0.01)。结论1.经文献考证,明确桑白皮汤的方源为《古今医统大全》;以桑白皮为君药,黄芩、贝母、黄连、山栀为臣药,半夏、苏子、杏仁为佐药,共奏清热化痰,降肺平喘之功;该方具有抗炎抗氧化损伤、止咳化痰平喘等药理作用,多用于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肺炎、慢支急性发作期、支气管扩张等属痰热郁肺型肺系疾病;方中贝母为“浙贝母”,半夏为“法半夏”,桑白皮等其余六种药药物基原与炮制与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致;该方药物现代用量为每药各约为3 g,捣筛为粗末入煎,加水量当一盏为200 mL,煎至4/5盏为止,一剂一煎一服。2.桑白皮汤方可以改善LPS诱导的ALI小鼠肺部炎症、减少炎细胞浸润、降低肺水肿程度、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肺组织ROS含量,调控TLR4、MyD88、ZO-1、Occludin、Claudin-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本方还可以改善LPS诱导的斑马鱼氧化损伤,提高斑马鱼的孵化率和体长,减慢心率及降低ROS荧光水平,调控Keap1、Nrf2和HO-1基因表达。提示桑白皮汤具有干预肺部炎症、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肺组织TJ蛋白表达及Keap1/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陶明爽[7](2021)在《河北省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文中认为曲阳县位于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煤炭业和石雕业比较发达,山体石矿开采严重,导致县域内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药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适时开展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工作愈加重要,本研究依托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植物的鉴定,标本的制作,文献资料的查阅,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河北省曲阳县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评价,掌握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的种类、药用部位、功效、蕴藏量及保护急缓程度;栽培药用植物的种类、种植面积及产量,针对曲阳县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为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数据参考,为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保护、种植及中药材产业扶贫提供数据支撑。本论文研究结果如下:1曲阳县共调查植物332种,其中野生药用植物281种,隶属于69科189属。菊科植物种类最多,有45种,其次是豆科,有24种,景天科、蒺藜科、鸢尾科等24个科只调查到1种药用植物;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按植物生活型可分为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和藤本植物四种,其中草本植物最多占野生药用植物总数的79.00%,其他依次为11.74%、6.41%和2.85%。由此可见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丰富,草本植物所占比例最大,优势科为菊科和豆科,可优先考虑进行药用植物资源开发。2曲阳县281种野生药用植物共有393种药材,包括全草类、根及根茎类、果实和种子类、花类、叶类、茎木类、皮类和其他类8类,其中全草类的药材最多,有163种,占总数的41.48%。有100种药材被2020版《中国药典》收录。为了能较准确计算药材的蕴藏量,本论文结合文献探讨了蕴藏量的计算公式,明确了蕴藏量计算公式中的f值。根据公式得出《中国药典》收录100种药材中蕴藏量在千吨以上的药材有5种,其中酸枣仁的蕴藏量最多,达到了 5387.39t,其次是益母草、茵陈、蒺藜和芦根;蕴藏量最小的是北刘寄奴,仅有0.03t。根据名录现状系数、蕴藏系数、濒危系数、遗传系数、利用系数、保护系数和繁殖系数7项指标对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进行保护急缓程度分析,得到曲阳县急需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有15种,包括阴行草、石胡荽、冀韭等;需要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有41种,包括火绒草、旋蒴苣苔、野亚麻、蓝刺头等;一般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有225种,包括白茅、芦苇、岩败酱、知母等。3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按功效分类法可分为清热类、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止血类、化痰止咳平喘类等18类,其中清热类和利水渗湿类的种数最多分别有126种和121种,共占总数的49.20%;温里类的种数最少,占总数的0.20%。按中药药性分类法将曲阳县调查的药材分为寒性药、平性药和热性药,分别占总数的48.60%、31.55%和19.85%。按植物的光生态类型将曲阳县调查的野生药用植物分为喜阳植物、喜阴植物和中性植物,分别占总数的76.51%、13.52%和9.97%。按植物的水分生态类型将曲阳县调查的野生药用植物分为旱生植物203种,水生、湿生生植物共40种,中生植物38种。中药药性和功效是气候、土壤、生物、地形等各环境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探索中药药性和功效与其基原植物的生态类型是否具有相关性,对来源于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中药的药性和功效与其基原植物的生态类型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中药寒热药性与基原植物光生态类型呈极显着相关,清热功效与基原植物的光生态类型呈极显着相关,利水功效与基原植物的水生态类型呈显着相关。4曲阳县栽培药用植物有苦参、半夏、桔梗、连翘、知母、川芎等23种,隶属于16科21属,共有药材29种。栽培总面积达1311亩,其中丹参的栽培面积最大,有192亩,其次是枸杞和栝楼,面积均为110亩。调查发现药农在栽培过程中存在种质不佳问题、盲目引种问题、连作障碍以及病虫害问题等。分析药用植物栽培中出现的问题,为培育高品质药材、实现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基础。5通过查阅《中国资源植物》等相关文献,对曲阳县调查得到的332种植物,进行植物功能分类,分为药用植物、农药植物、饲料植物、油脂植物、观赏植物、色素植物、蜜源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香料植物、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鞣质植物。其中具有五种功能以上的植物有合欢、构树、酸枣、桑、白茅等29种。由此可见,利用植物的多功能性可以为曲阳县中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魏梦佳,赵佳琛,赵鑫磊,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张志杰[8](2020)在《经典名方中贝母类药材的本草考证》文中指出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资料,结合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贝母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本草考证,为包含贝母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唐代之前药用贝母主流基原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至唐宋时期贝母基原扩大至百合科贝母属植物,结合产地分布,认为这一时期贝母药材的主流基原为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和湖北贝母F.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明代贝母开始分化为"川贝母""土贝母",但是根据所记载的"土贝母"产地,认为其亦多指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清代形成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三类,并延续至今。建议经典名方开发中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贝母类药材根据考证结论进行选择,加工炮制方法参考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规定执行。

郑甜碧,万晶琼,杨翠云,魏渊,闻崇炜,欧阳臻[9](2021)在《基于HPLC-ESI-MS技术的桑白皮、桑根皮及外粗皮主要成分定性与定量研究》文中认为该研究建立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ESI-MS)及HPLC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探讨桑白皮及未去外粗皮的桑根皮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差异。定性采用HPLC-ESI-MS,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鉴定出桑根皮33种化合物,桑白皮22种化合物,外粗皮26种化合物。桑根皮与桑白皮共有成分22种,桑根皮特有成分11种,桑白皮与外粗皮共有成分15种,桑白皮特有成分7种。定量采用HPLC,分析桑根皮与桑白皮中7种主要成分桑皮苷A、绿原酸、二氢桑色素、氧化白藜芦醇、桑辛素O、桑酮G和桑酮H的含量,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测定的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8 9),加样回收率为99.88%~103.0%,RSD为1.7%~2.9%;13批桑根皮、桑白皮样品中7种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去皮加工后,桑皮苷A、绿原酸、二氢桑色素及桑辛素O含量均较未去皮前升高,而氧化白藜芦醇、桑酮G及桑酮H含量较未去皮前均降低。实验结果可为桑白皮要求去除外粗皮的合理性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付彩群,黄道明,张霄吟[10](2020)在《江西市售桑白皮的质量情况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市售常见的中药饮片桑白皮进行综合质量分析与评价。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及《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8年版对江西市场上流通的桑白皮饮片共70批次进行检验分析。结果:70批次桑白皮中,55批次符合规定,合格率为78.57%。其中,2批次性状不合格,5批次水分不合格,5批次总灰分不合格,1批次酸不溶性灰分不合格,9批次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合格。结论:市售桑白皮总体质量较好,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加大检测力度,切实把严质量关。

二、桑白皮采收与加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白皮采收与加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采收期对酸枣仁品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2.3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酸枣仁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2.1.1 酸枣仁的古代品质评价
        2.1.2 酸枣仁的现代品质评价
        2.1.3 总结与展望
    2.2 采收期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2.2.1 采收时间对药材品质的影响
        2.2.2 中药材采收期研究方法与技术
        2.2.3 展望
第三章 山西产酸枣仁HPLC-UV-ELSD特征图谱的建立及7种成分含量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药材
    3.3 实验方法
        3.3.1 酸枣及酸枣仁性状观察
        3.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3.4 色谱条件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采收产地环境评价
        3.4.2 酸枣及酸枣仁性状评价
        3.4.3 特征图谱
        3.4.4 含量测定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采收期酸枣仁的质量评价
    4.1 引言
    4.2 酸枣仁的采收加工流程
        4.2.1 酸枣样品采收
        4.2.2 酸枣样品预处理
    4.3 不同采收期酸枣仁出仁率、百粒重、色度、水分和黄曲霉毒素研究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方法
        4.3.3 结果与讨论
    4.4 不同采收期酸枣仁中7 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4.4.1 实验材料
        4.4.2 实验方法
        4.4.3 结果与讨论
    4.5 不同采收期酸枣仁色度值与7 种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4.6 基于GC-MS技术测定不同采收期酸枣仁脂肪酸类成分的研究
        4.6.1 实验材料
        4.6.2 实验方法
        4.6.3 结果与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语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的不同采收期酸枣仁初级代谢物的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情况
        1.1 农残及重金属超标问题普遍
        1.2 农残及重金属主要类型及危害
        1.3 农残及重金属产生途径
    2. 药用植物农残及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2.1 农残前处理方法
        2.2 农残检测方法
        2.3 重金属前处理方法
        2.4 重金属检测方法
    3. 农残及重金属的标准与风险评估
        3.1 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的限量标准
        3.2 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风险评估总则
        3.3 农残及重金属的暴露评估
    参考文献
前言
    1.选题背景
    2.研究内容
    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药用植物的多农药残留检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前处理
        2.2 UPLC-MS/MS条件
        2.3 APGC-MS/MS条件
    3. 数据分析
        3.1 检出率的计算
        3.2 超标率的计算
        3.3 农残相关参数来源
    4. 结果与分析
        4.1 药用植物中农残的检出率
        4.2 药用植物中禁用农药检出率
        4.3 药用植物中农残的超标率
第三章 药用植物多残留农药的综合风险评估
    1. 数据分析方法
        1.1 膳食风险评估
        1.2 风险安全序数
        1.3 健康影响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膳食风险评估
        2.2 风险安全序数
        2.3 健康影响评估
    3. 讨论
第四章 药用植物的重金属检测
    1. 实验材料
        1.1 样品采集
        1.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1.3 对照品标准曲线的制备
        1.4 内标溶液的制备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前处理
        2.2 仪器与试剂
        2.3 仪器条件
        2.4 方法学指标
    3. 数据分析
        3.1 重金属的检出率
        3.2 重金属的超标率
    4. 结果与分析
        4.1 重金属的检出率
        4.2 重金属的超标率
第五章 药用植物重金属的综合风险评估
    1. 数据分析
        1.1 膳食风险评估
        1.2 非癌症风险评估
        1.3 癌症风险评估
    2. 结果与分析
        2.1 膳食风险评估
        2.2 非癌症风险评估
        2.3 癌症风险评估
    3. 讨论
总结与展望
    1. 结论
    2. 创新性
    3.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期间成果
附录
    表S1 药用植物中常检出农残的国际标准
    表S2.1 LC-MS/MS检测的1000批次药用植物样本清单
    表S2.2 GC-MS/MS检测的771批次药用植物样本清单
    表S3.1 136种农残及其相关参数列表
    表S3.2 LC-MS/MS检测的98种标准曲线及R~2
    表S3.3 GC-MS/MS检测的44种标准曲线及R~2
    表S3.4 LC-MS/MS检测的98种农残的保留时间及离子对
    表S3.5 GC-MS/MS检测的44种农残的保留时间及离子对
    表S4 136种农残的检出率及超标率
    表S5 药用植物中检出农药个数、禁用农药个数及超标农药个数
    表S6 1773批次药用植物重金属检测清单及检测结果
    表S7.1 ICP-MS测定薄荷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 ICP-MS测定穿心莲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3 ICP-MS测定大青叶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4 ICP-MS测定枸杞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5 ICP-MS测定广金钱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6 ICP-MS测定红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7 ICP-MS测定金银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8 ICP-MS测定菊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9 ICP-MS测定款冬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0 ICP-MS测定连翘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1 ICP-MS测定木瓜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2 ICP-MS测定女贞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3 ICP-MS测定蒲公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4 ICP-MS测定山银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5 ICP-MS测定山茱萸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6 ICP-MS测定酸枣仁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7 ICP-MS测定吴茱萸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8 ICP-MS测定五味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19 ICP-MS测定鱼腥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0 ICP-MS测定栀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1 ICP-MS测定枳壳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2 ICP-MS测定紫苏叶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表S7.23 ICP-MS测定车前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图S1.1 五种药用部位中五种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PCA)
    图S1.2 32个产区中五种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PCA)
    图S2 五种药用部位中五种重金属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图S3 五种药用部分五种重金属的相似性分析(ANOSIM)
    图9、10、11的图注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3)基于化学计量学的蜂蜜“药辅合一”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蜂蜜应用前的筛选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实验二 辅料蜂蜜应用前的炼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实验三 桑白皮炮制前的质量评价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实验四 蜂蜜在桑白皮炮制过程中对其成分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蜂蜜的鉴别与溯源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
        1.4.1 中药饮片
        1.4.2 药品标准
        1.4.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1.4.4 国家药品标准
        1.4.5 地方药品标准
2 相关理论及法律法规
    2.1 相关理论
        2.1.1 中药学理论
        2.1.2 中医学理论
        2.1.3 中药炮制理论
        2.1.4 药品监管科学理论
        2.1.5 统计学理论
    2.2 相关法律法规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 年主席令 13 届第 31 号)
        2.2.2 《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国药监 2018 年第 16 号)
        2.2.3 《国家药监局关于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备案程序及要求的通知》(国药监药注[2020]2 号)
        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中医药办发[2019]15号)
        2.2.5 《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管理办法》(1987 年原卫生部)
    2.3 本草学概述
        2.3.1 本草、本草学、本草考证的内涵
        2.3.2 本草学的研究内容
3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现状研究
    3.1 国家中药饮片标准概述
        3.1.1 《中国药典》的历史沿革
        3.1.2 《中国药典》(2020 版)中药饮片标准的收载及内容情况
        3.1.3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标准内容及收载情况
    3.2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
        3.2.1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颁布时间及修订情况
        3.2.2 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执行情况
        3.2.3 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收载情况
    3.3 小结
4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差异化分析
    4.1 地方标准体例情况
        4.1.1 地方标准之间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4.1.2 地方标准与《中国药典》(2020 版)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4.2 以三种中药饮片标准为例的差异化分析
        4.2.1 离散度分析法
        4.2.2 定性资料量化方法与赋分规则
        4.2.3 芜荑的差异化分析
        4.2.4 银耳的差异化分析
        4.2.5 甜瓜蒂的差异化分析
        4.2.6 分析结果
    4.3 小结
5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的规范制定方法研究
    5.1 医学标准项确定的方法研究
        5.1.1 确定[主治]项与[功能]项
        5.1.2 依据中医药理论确定[性味与归经]项
    5.2 以“芜荑”为例,确定医学标准项
        5.2.1 芜荑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项的比较
        5.2.2 芜荑“主治”的确定
        5.2.3 芜荑“功能”的确定
        5.2.4 芜荑“性味”的确定
        5.2.5 芜荑“归经”的确定
        5.2.6 芜荑的医学标准项的制定结果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中药辨色论质理论与方法的传承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辨色论质的历史渊源
    1.1 辨色论质与象思维
    1.2 中药“辨色”的起源
    1.3 辨色论质的发展
2 辨色论质理论的客观性研究
    2.1 颜色的内涵与表达
    2.2 中药显色的机制
    2.3 色的表征
3 中药色-质相关性
    3.1 中药颜色与药性的相关性
    3.2 中药颜色与临床药效的相关性
    3.3 中药颜色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4 中药材颜色的影响因素
    4.1 品种、产地和采收时间
    4.2 加工炮制
    4.3 贮藏
5 辨色论质理论的应用
    5.1 指导真伪鉴别和道地性评价
    5.2 划分商品等级
    5.3 指导采收加工炮制
    5.4 在各国药典中的应用
6 辨色论质理论面临的技术挑战
    6.1 色的跨度与界限
    6.2 颜色量化的误差
    6.3 色质关系的科学性
    6.4 传承的挑战
7 辨色论质理论的发展

(6)桑白皮汤文献研究与干预LPS诱导小鼠ALI模型和斑马鱼氧化应激模型的效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桑白皮汤文献研究
    第一节 桑白皮汤古代文献研究
        1 桑白皮汤方源
        2 桑白皮汤组方分析
        3 桑白皮汤药物基原与炮制
        4 桑白皮汤用量及用法分析
    第二节 桑白皮汤现代文献研究
        1 桑白皮汤现代临床疾病谱
        2 桑白皮汤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3 桑白皮汤现代实验研究进展
        4 桑白皮汤药物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桑白皮汤实验研究
    第一节 桑白皮汤对LPS诱导小鼠ALI模型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第二节 桑白皮汤对LPS诱导斑马鱼氧化应激模型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1
附录2 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河北省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药资源
        1.1.2 国外背景
        1.1.3 国内背景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研究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路线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地理位置
        1.3.2 地形地貌
        1.3.3 土壤及水文
        1.3.4 社会经济
2 调查与分析方法
    2.1 调查方法
        2.1.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2.1.2 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2.2 室内整理
        2.2.1 植物标本的鉴定
        2.2.2 文献整理
        2.2.3 蕴藏量计算
        2.2.4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急缓程度计算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3.1.1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现状
        3.1.2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生活型统计分析
        3.1.3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入药部位统计分析
        3.1.4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寒热药性与光生态类型统计分析
        3.1.5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功效与生态类型统计分析
        3.1.6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及蕴藏量统计分析
        3.1.7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保护急缓程度分析
    3.2 曲阳县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3.2.1 曲阳县栽培药用植物种类分析
        3.2.2 曲阳县栽培药用植物科属及生活型分析
        3.2.3 曲阳县药用植物栽培现状
    3.3 曲阳县植物资源的功能性分析
        3.3.1 曲阳县药用植物功效分析
        3.3.2 曲阳县农药植物种类分析
        3.3.3 曲阳县饲料植物种类分析
        3.3.4 曲阳县其他功能植物种类分析
        3.3.5 曲阳县多功能植物种类分析
4 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曲阳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2 曲阳县药用植物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曲阳县被《中国药典》收录的100种药材蕴藏量统计
附表2 曲阳县农药植物种类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8)经典名方中贝母类药材的本草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1 名称考证
2 基原考证
    2.1 唐代前贝母基原多为葫芦科土贝母
    2.2 唐宋时期基原扩大至百合科贝母属植物
    2.3 明代贝母类药材出现分化
    2.4 清代至今逐步形成川、浙、土3类
3 道地性及品质评价
4 药用部位及采收加工
5 贝母的炮制
6 总结

(9)基于HPLC-ESI-MS技术的桑白皮、桑根皮及外粗皮主要成分定性与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制备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1.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 色谱与质谱条件
    2.3 桑根皮、桑白皮与外粗皮中化学成分的鉴定
    2.4 定量方法学考察
        2.4.1 线性关系考察
        2.4.2 精密度试验
        2.4.3 稳定性试验
        2.4.4 重复性试验
        2.4.5 加样回收率试验
        2.4.6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3.1 色谱条件优化
    3.2 HPLC-MS定性分析
    3.3 定量分析

(10)江西市售桑白皮的质量情况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四、桑白皮采收与加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采收期对酸枣仁品质影响研究[D]. 杨馥源. 山西大学, 2021(12)
  • [2]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D]. 骆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基于化学计量学的蜂蜜“药辅合一”特性研究[D]. 王蕾.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D]. 孙婉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中药辨色论质理论与方法的传承创新[J]. 刘倩倩,王升菊,任超翔,王越,宋肖敏婷,张定堃,裴瑾. 中草药, 2021(10)
  • [6]桑白皮汤文献研究与干预LPS诱导小鼠ALI模型和斑马鱼氧化应激模型的效应及机制研究[D]. 刘默.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河北省曲阳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D]. 陶明爽.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8]经典名方中贝母类药材的本草考证[J]. 魏梦佳,赵佳琛,赵鑫磊,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张志杰. 中国现代中药, 2020(08)
  • [9]基于HPLC-ESI-MS技术的桑白皮、桑根皮及外粗皮主要成分定性与定量研究[J]. 郑甜碧,万晶琼,杨翠云,魏渊,闻崇炜,欧阳臻. 中国中药杂志, 2021(09)
  • [10]江西市售桑白皮的质量情况分析与评价[J]. 付彩群,黄道明,张霄吟. 药品评价, 2020(14)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