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差异综合对比分析

一、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差值综合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廷芳,吴双桂,金卫东,李兴,石秀云[1](2019)在《格尔木国家基准气候站人工器测与自动观测温度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格尔木国家基准气候站2013—2017年人工器测与自动观测5年地面A文件温度资料,依据中国气候中心下发的《对比观测期间监测资料评估技术方法》的规定,分析了温度数据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的差异。结果表明,一致率非常高,符合80%的参考标准值;粗差率整体表现为数据的异常值较少;气温月、季和年差值大部分符合参考标准值范围(±0.2℃),但最低气温的差值略超出标准参考值,差值为-0.6~-0.3℃。表明最低气温数据自动站略大于人工站。人工站与自动站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月、季和年际变化趋势完全一致。月际变化中,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月。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际变化中,最高值出现在2016年,最低值出现在2014年。人工站与自动站气温数据线性拟合结果非常好,未出现大的离散状况,表明人工站和自动站逐日、月、四季和年气温数据相差不大,未出现系统性偏差。最低气温在年数据拟合及月数据拟合(7月和9月)中通过了0.01的显着性检验,逐日、四季及其他月份均通过了0.001的极显着性检验。表明格尔木国家基准站完全可用自动站气温观测值对人工站气温值进行订正和推算。造成自动站与人工站温度差异原因有多方面,包括不同的采集方式、观测时间、仪器原理以及对仪器维护是否规范等。

朱吉体,吴芳,齐兴仁,李钢[2](2017)在《定时观测自动站与人工站气象要素差异对比分析——以蓝山县为例》文中指出根据蓝山县2009年自动与人工平行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资料,对气温和相对湿度两要素在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下的差异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差值的日变化、年变化及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日平均气温差值、日最高气温差值、日最低气温差值分别为0.1、0.3、0.5℃左右;从差值的年变化看,日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存在季节性波动,而最低气温无这种变化;从差值的日变化看,白天(8:00和14:00)自动站气温普遍高于人工站,夜间20:00自动站气温总体较人工站偏低,但其差值绝对值低于8:00和14:00,2:00的差值则无明显规律;随着气温上升,日最高气温差值的绝对值明显增大,而日最低气温差值的绝对值无明显变化。自动站相对湿度较人工站明显偏小,平均偏小4.0%,其中1—9月差值为负值,10—12月差值为正值,但其绝对值明显低于1—9月;从差值的日变化来看,14:00自动站相对湿度较人工站明显偏大,其他时次则明显偏小,其中2:00偏小幅度超过20%;相对湿度差值的绝对值随着最高气温的上升呈现明显的增大趋势,但与相对湿度值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存在。

樊丝慧,姜苏麟,赵莉,程颖娴[3](2016)在《滨海自动站与人工站相对湿度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2003年盐城市滨海县气象站自动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期间的对比资料,分析了两套观测系统相对湿度数据的差异,讨论了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天气状况和环境风速与2种方式观测的相对湿度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滨海县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相对湿度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允许精度范围内,约93%的数据集中在-4%4%之间,误差超过±2%的样本集中在相对湿度小于70%的区域内;随着月份的变化,相对湿度差的分布呈现"W"形波动趋势;随气温升高,呈"V"形变化趋势,尤其是高温下自动站偏干现象明显;湿度增大或有降水产生时,有偏正的趋势;环境风速增大时,有减小的趋势,自动站相对湿度观测值偏大。

陈志龙[4](2016)在《新津县2006年自动与人工气象观测水汽压、相对湿度要素差异特征统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新津县气象站提供的2006年多要素气象观测资料,其中包括02、08、14、20时的人工观测以及每日24个时次的自动站观测,主要观测的要素有水汽压、相对湿度,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分别对日、月、季、年不同时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对比分析,计算多要素在二者之间相关性、平均偏差和最大偏差。结果表明:水汽压的日平均最大、最小差值分别为3.1h Pa和0h Pa,月平均差值最大、最小值分别为0.9h Pa和0.1h Pa,其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9959,平均偏差、最大、最小偏差的最大值分别为:25.58%、45.51%、2.94%;相对湿度的日平均最大、最小值分别为7%和0%,月平均差值最大、最小值分别为4%和1%,自动站和人工观测站之间的相关系数明显小于其他要素,最大值为0.9921,平均偏差、最大、最小偏差的最大值分别为:8.58%、32.56%、2.29%。

刘春辉[5](2016)在《吉林省冬半年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气象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自动观测系统逐渐代替人工观测系统。但是,由于自动观测与之前的人工观测在观测原理、仪器设备、观测规范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因此两种观测系统的数据不可避免产生差异,为此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进行过相关研究。因吉林省地处中高纬度,其冬季有着与国内大部分地区不同的特殊天气条件,这种天气条件下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如何对这些差异进行合理的订正,最大可能消除观测系统转变带来的影响是今后使用资料时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吉林省冬季不同要素人工和自动观测在观测原理、仪器设备、观测规范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以吉林省白城、长春、敦化、东岗4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008-2012年冬半年(10月-4月)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从对比差值、标准差、粗差率、一致(相符)率四个方面,对吉林省人工和自动观测的冬季气象要素(包括温度、降水、相对湿度、气压、2分钟风向风速等)数据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之后针对两种观测系统在吉林省冬季极端天气背景下(寒潮、严寒、暴雪天气)的气温、相对湿度要素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以气温为例,在各气象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观测的资料的订正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对于气温,分析表明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对比差值有明显的日变化,在8-9时达到正极值,17-20时达到负极值,对比差值变化的转折点均在日出和日落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降低而增大、减小。从月变化看两种观测数据的对比差值在减小,对比差值集中在-0.5℃0.5℃之间,白城站峰值分布在0℃附近,总体上是自动观测气温高于人工观测气温,长春站、东岗站、敦化站对比差值则偏于负值,表明自动观测气温低于人工观测气温。在气温发生剧烈变化时,由于仪器的敏感性和观测时间差异,两种观测数据的差值明显增大。(2)降水量月百分误差集中在-4.85%5.56%之间,1-2月误差比其他月份偏大。两种仪器观测的差值逐年减小,并且差值集中在±0.3mm之间,日降水量对比差值变化范围在-2.9mm2.3mm之间,人工观测日降水量小于自动观测日降水量样本占25.3%,人工观测大于自动观测的样本占34.5%;差值为0.0mm的样本占40.2%,说明人工观测降水量要比自动观测降水量偏大。(3)相对湿度对比差值日变化特征明显,在8-9时差值最小,18时左右达到最大,转折点均在日出和日落前后,受地理位置影响,敦化、东岗站日变化幅度大于长春、白城站。月对比差值中有75%的样本为负值,其中长春、敦化全部为负值,说明相对湿度人工观测值普遍高于自动观测值。每年1月前后为粗差率最大时段,冬季低温环境下的观测,人工观测值误差明显增大,相对湿度快速变化时,由于仪器的敏感性、观测时间的差异使得两种仪器观测的数据差异更明显。(4)对于风速而言,月对比差值总体趋势为逐年降低,自动观测的风速高于人工观测风速。从其日变化看,也具有较明显的冬季变化特征,8-9时随着乱流的增强,对比差值达到最大,随着乱流的减弱逐渐减小,16-17时达到最小。敦化、东岗处于东部山区的台站的对比差值明显大于位于平原地区的长春、白城两站,表明地理环境对风的影响很大。4个台站的风向相符率变化范围在24%65%之间,相符率较低。(5)气压的对比差值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一天中有两个高值和两个低值,高值分别出现在8时和20时左右,低值分别出现在3时和12时左右,随着气压的升高差值增大。本站气压对比差值变化范围在±1.2hPa之间,集中在-0.2hPa0.5hPa之间,自动观测气压高于人工观测气压。东岗站和长春站的对比差值为正值,白城站和敦化站大部分对比差值为负值。在分析中发现仪器更换影响要大于仪器自身误差。(6)寒潮、严寒、暴雪天气过程中气温、相对湿度的分析表明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对比差值在观测要素值上升时向正值区增大,下降时向负值区增大,差值最大处为要素值转折时次,上升、下降的速度发生变化时,由于人工观测仪器的敏感性和观测时间的差异,对比差值会产生一个明显的波动。(7)对于资料序列的订正方面,参考人工观测仪器的器差订正简表尝试使用对比差值这种简化方法对自动观测气温进行订正,从验证结果看,总体是正效应,但白城站2009年后的订正为负效应,说明这种方法有效果但还需进一步分析、验证。资料序列的订正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仪器变动的影响,周边探测环境的影响也应该考虑在内。

胡禹,杨木勇,纪春[6](2014)在《自动站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评估方法概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资料分析评估所使用到的常见方法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其主要有对比差值及其平均值和标准差、一致率、粗差率、t检验等,这些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常规气象要素自动站和人工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并且也将更多地应用到大量新型仪器的对比评估中来。本文还对部分文献中的研究结论作了简单提要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陈英,谢万银,徐彬[7](2013)在《甘肃民勤自动站与人工站气象观测数据差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方式的区别入手,对民勤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对比分析得出:(1)2种观测方式数据序列中,本站气压2 a平均差值为0.1 hPa,差值变幅在-0.30.5hPa;气温2 a平均差值-0.1℃,差值变幅在-0.10.0℃之间;相对湿度2 a平均差值为-1%,差值变幅在-4%2%之间;2 min平均风速2 a平均差值为0.5 m/s,差值变幅在0.30.7 m/s之间,10 min平均风速2 a平均差值为0.4 m/s,差值变幅在0.40.5 m/s之间;地面温度2 a平均差值为0.6℃,差值变幅在0.01.2℃之间。本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地温差值虽然不固定,但对历史资料的序列连续性影响不显着;(2)各要素中差值最大的是地面最高温度,2 a平均差值为1.8℃,差值变幅在-1.74.3℃之间;(3)自动站的观测结果比人工观测更真实、准确、科学,更接近大气中的实际情况。

王蕊,王亚杰[8](2013)在《气象观测中人工站与自动站温度数据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观测由以往的人工观测演变到现在的自动化观测,自动化观测的运用极大的节省了观测站的人力资源,降低了成本,但是在运用自动化观测技术的同时发现人工观测数据与自动化观测数据是不同的,通过研究表明造成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最终事实证明气象观测中运用自动化观测得到的数据优于人工观测。因此,本文通过对本气象观测站2009年112月的全年资料分析,自动化观测与人工观测温度数据的对比,找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许丽景,李海川[9](2013)在《河间气象站平行观测数据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2009年1月~2010年12月河间自动气象站和人工观测的气压、气温、相对湿度资料,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并探讨两者差值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观测值月平均气压差值为-0.2~0.3 hPa,月平均最高气压差值为0~0.5 hPa,月平均最低气压差值为-0.4~0.3 hPa,月极端最高气压差值为-0.2~0.9 hPa,月极端最低气压差值为-0.6~0.6 hPa;月平均气温差值为0~0.2℃,月平均最高气温差值为0~0.2℃,月平均最低气温差值为-0.1~0.4℃,月极端最高气温差值为-0.2~0.6℃,月极端最低气温差值为-0.3~0.6℃;月平均相对湿度差值为-3%~3%,月最小相对湿度差值为-9%~3%。气象要素对比观测差值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观测仪器和观测原理的差异、数据采集时间与方法不同、感应器安装位置及所处环境不同以及人工干预与观测误差等主观因素。

陈涛,叶成志,李超[10](2014)在《衡阳地区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站气温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衡阳站、常宁站、南岳高山站2004—2006年自动与人工平行观测资料,运用相关分布、对比差值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的差异性及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气温值的稳定性均很好,未出现大的系统性偏差。衡阳自动站以偏低为主,南岳高山和常宁自动站则以偏高为主。在气温较低的地区或时间段,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值相等出现几率更大。对比差值在逐时变化中表现出"单峰型"分布特征,最大值出现在11时,最小值出现在20时。影响对比差值大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的变化幅度,这种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同时这种变化也是非对称性的,对比差上升增速要大于其下降的减速。衡阳站、南岳高山站气温对比差值,月平均误差范围小,达到《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常宁自动气象站气温以偏高为主,温差变化大,特别在春、夏季部分月份表现更为明显。

二、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差值综合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差值综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格尔木国家基准气候站人工器测与自动观测温度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工站与自动站气温对比差值、一致率和粗差率统计分析
    2.2 人工站与自动站气温月、季、年变化规律
        2.2.1 温度月际变化规律。
        2.2.2 温度季节变化规律。
        2.2.3 温度年变化规律。
    2.3 人工站与自动站之间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检验
    2.4 人工站与自动站温度产生差异的原因
3 结论与讨论

(2)定时观测自动站与人工站气象要素差异对比分析——以蓝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
        2.1.1 日平均气温差异分析。
        2.1.2 日最高及最低气温差异分析。
        2.1.3 定时气温差异分析。
        2.1.4不同区间气温对比差异分析。
    2.2 相对湿度
        2.2.1 日平均相对湿度的差异分析。
        2.2.2 定时平均相对湿度的差异分析。
        2.2.3 相对湿度分段对比差异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滨海自动站与人工站相对湿度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数据
2 结果与讨论
    2.1 总体数据差异
    2.2 不同时次的差异
    2.3 不同月份的差异
    2.4 差异的原因分析
        2.4.1 相对湿度的影响
        2.4.2 环境温度的影响
        2.4.3 天气状况的影响
        2.4.4 环境风速的影响
3 结论与展望

(4)新津县2006年自动与人工气象观测水汽压、相对湿度要素差异特征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概况
    2.2 研究方法
3 各个要素人工站-自动站观测差值分析
    3.1 要素日平均差值统计分析
    3.2 要素年差值统计分析
    3.3 要素各季节差值统计分析
    3.4 要素各月差值统计分析
4 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要素间相关分析
    4.1 人工站与自动站同要素相关性月变化
    4.2 人工站与自动站同要素相关性年变化
5 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要素间偏差统计分析
    5.1 平均偏差统计
    5.2 最大偏差统计
    5.3 最小偏差统计
6 结论
7 自动与人工观测差异原因探析

(5)吉林省冬半年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自动气象站网现状
        1.2.2 国内外自动观测数据和人工观测数据分析情况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特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工作的特点
第二章 地面观测仪器和研究方法介绍
    2.1 观测仪器简介
        2.1.1 气温观测仪器简介
        2.1.2 降水观测仪器简介
        2.1.3 相对湿度观测仪器简介
        2.1.4 风向风速观测仪器简介
        2.1.5 气压观测仪器简介
    2.2 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差异
    2.3 观测时间的差异
    2.4 资料介绍
        2.4.1 资料选择
        2.4.2 资料处理
    2.5 对比分析方法
        2.5.1 对比差值
        2.5.2 标准差值
        2.5.3 粗差率
        2.5.4 一致(相符)率
第三章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资料分析
    3.1 气温观测资料分析
        3.1.1 气温粗差率分析
        3.1.2 气温月一致率分析
        3.1.3 气温标准差分析
        3.1.4 气温对比差值分析
        3.1.5 气温分析小结
    3.2 降水观测资料分析
        3.2.1 降水量月百分误差分析
        3.2.2 降水量月一致率分析
        3.2.3 降水量对比差值频数分布情况
        3.2.4 降水量分析小结
    3.3 相对湿度观测资料分析
        3.3.1 相对湿度粗差率分析
        3.3.2 相对湿度月一致率分析
        3.3.3 相对湿度标准差分析
        3.3.4 相对湿度对比差值分析
        3.3.5 相对湿度分析小结
    3.4 风观测资料分析
        3.4.1 风速对比差值分析
        3.4.2 风向相符率分析
        3.4.3 风向风速分析小结
    3.5 本站气压观测资料分析
        3.5.1 本站气压粗差率分析
        3.5.2 本站气压一致率分析
        3.5.3 本站气压标准差分析
        3.5.4 本站气压对比差值分析
        3.5.5 本站气压分析小结
第四章 冬季极端天气背景下对比分析
    4.1 寒潮
        4.1.1 白城站气温、相对湿度分析
        4.1.2 长春站气温、相对湿度分析
        4.1.3 敦化站气温、相对湿度分析
        4.1.4 东岗站气温、相对湿度分析
    4.2 严寒
        4.2.1 白城站气温、相对湿度分析
        4.2.2 长春站气温、相对湿度分析
        4.2.3 东岗站气温、相对湿度分析
    4.3 暴雪
    4.4 小结
第五章 观测资料订正探讨
    5.1 差值分析
    5.2 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7)甘肃民勤自动站与人工站气象观测数据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各气象要素的粗差分析
    1.1 资料来源
    1.2 粗差分析方法
        (1)对比差值的月标准差σ的计算
        (2)粗差次数的计算方法
        (3)月粗差率的计算
        (4)月一致率按如下公式计算
    1.3 结果分析
        (1)本站气压
        (2)气温
        (3)相对湿度
        (4)风向风速
        (5)地温
2 地面温度极值对比
    2.1 资料选取
    2.2 对比分析
    2.3 原因分析
3 结论

(9)河间气象站平行观测数据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自动站与人工站数据对比结果分析
    2.1 气压
        2.1.1 平均气压、平均最高 (最低) 气压。
        2.1.2 极端最高 (最低) 气压。
    2.2 气温
        2.2.1 平均气温、平均最高 (最低) 气温。
        2.2.2 极端最高 (最低) 气温。
    2.3 相对湿度
3 差值产生原因
    3.1 测量仪器及观测原理产生的差值[5]
    3.2 观测数据采集方法及观测样本不同
    3.3 观测时间不一致
    3.4 感应器安装位置及所处环境不同
    3.5 人工观测误差与人工干预
4 结论

(10)衡阳地区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站气温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1. 2 分析方法
        1. 2. 1 相关斜率
        1. 2. 2 对比差值及对比差值均方根
2 分析结果
    2. 1 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的相关分布
    2. 2 对比差值及对比差值均方根分析
        2. 2. 1 对比差值及对比差值均方根逐时变化
        2. 2. 2 对比差值均方根变化
    2. 3 气温对比差均值分析
3 结论

四、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差值综合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格尔木国家基准气候站人工器测与自动观测温度对比分析[J]. 韩廷芳,吴双桂,金卫东,李兴,石秀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0)
  • [2]定时观测自动站与人工站气象要素差异对比分析——以蓝山县为例[J]. 朱吉体,吴芳,齐兴仁,李钢. 现代农业科技, 2017(03)
  • [3]滨海自动站与人工站相对湿度对比分析[J]. 樊丝慧,姜苏麟,赵莉,程颖娴. 气象科技, 2016(05)
  • [4]新津县2006年自动与人工气象观测水汽压、相对湿度要素差异特征统计分析[J]. 陈志龙. 农技服务, 2016(11)
  • [5]吉林省冬半年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D]. 刘春辉.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6(03)
  • [6]自动站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评估方法概述[A]. 胡禹,杨木勇,纪春. 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4
  • [7]甘肃民勤自动站与人工站气象观测数据差异分析[J]. 陈英,谢万银,徐彬. 干旱气象, 2013(03)
  • [8]气象观测中人工站与自动站温度数据对比分析[J]. 王蕊,王亚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25)
  • [9]河间气象站平行观测数据对比分析[J]. 许丽景,李海川.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6)
  • [10]衡阳地区自动站与人工观测站气温对比分析[J]. 陈涛,叶成志,李超. 气象科学, 2014(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