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大力建设纪念林

一、威海大力营造纪念林(论文文献综述)

刘博涵[1](2021)在《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色小镇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城镇发展模式对于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有着巨大的作用,对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位于红色小镇中的纪念性建筑空间,向上它反映出小镇的规划发展,向下它承载着传统建筑地域文化,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统观陕甘边地区,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拥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照金红色小镇的纪念性建筑空间在设计建设的八年时间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浓郁的纪念性氛围彰显了革命工作者的红色精神,感动了无数的参观者。对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进行研究有着代表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总结出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历史沿革和未来的设计方向,发现它的特殊性以及多元化、复合化的设计特点。第二,针对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特点和发展需求归纳出它的构成要素和特征。按照空间构成要素将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分为纪念广场、纪念馆和纪念碑三个部分。通过对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资料的整理和对1270名照金镇常住居民及参观游客发布的584份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的梳理,总结了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建设需求和面临的矛盾问题。第三,根据照金镇的矛盾问题,按照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构成要素的分类方式有选择的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每个案例可以借鉴的部分,整理出每一空间构成要素的纪念性的表达设计方法和纪念氛围的烘托方法。从而得到空间要素设计、流线组织设计和纪念氛围表达的三个设计要点,为照金纪念性空间设计提供了借鉴的经验。最终,将总结的设计要点与照金纪念空间的具体设计相互对照,总结出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表达的空间设计方法。不同的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主题和表现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也有普遍的规律可以供我们进行参考。本文通过对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初步探讨为未来红色小镇纪念性的空间表达方法提供设计思路,希望可以帮助建筑设计师们在进行相关设计时提供理论支撑,提高设计质量,设计出更多符合纪念主题的建筑作品。

徐健飞[2](2019)在《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研究 ——以马鞍山市当涂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物质水平极大增长,然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却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引起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危机。为使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摈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优良的城市绿化水平是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做到保护现存的生态空间、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空间,必须将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规划中。景观生态学能体现交叉学科的自身优点,是呼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正是绿化模范县城创建所要求落实的内容和任务,所以说“创建绿化模范县城”是生态文明建设真正的、具体的体现。马鞍山市当涂县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城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绿化基础,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统筹、循序的创建“绿化模范县城”。本文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城的规划确立为研究大方向,首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绿化模范县城概念的提出、发展背景和国内外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概况等,不断通过对国内外经典优秀案例的研究分析,总结得出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城的建设规划的理论与建设规划的方法。绿化模范县城的规划理论主要包括理论依据、特征分析和基本原则。规划的方法主要包括体系构建、规划方法和规划内容。其二,在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规划设计、景观生态学理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得出一套适用于当涂县的景观生态规划模式与方法。采用实际案例研究的方式,对当涂县绿地进行资源调查和现状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创建规划措施、建设策略。其三,将宏观层面的规划理论、规划方法与规划原则详细具体的落实在实际的创建规划建设中。即针对马鞍山市当涂县绿化现状、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数据化指标化,仔细比对《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奖章评选条件》中的各类各项评分要求,严格按照义务植树、城乡绿化、科学造林、森林质量、管理保护、生态文化这六类,进行逐项规划建设,提出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郭海鞍[3](2017)在《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乡村热”、“田园热”、“民宿热”等现象。乡村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各方面的学者、专家和社会人士也都投身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课题项目,希望发掘我国田园乡村特色风貌的营造策略。笔者在博士攻读期间,有幸参与其中,并深入广大乡村,实地调研走访了两百多个乡村,发现很多乱象都最终都指向并归结于文化之症结,于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乡村项目的具体实践,尝试提出通过文化引导乡村特色风貌的策略。本文研究基于历史资料、调研情况、理论研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我国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断裂,造成不同类型的乡村风貌和各种问题,尝试通过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社区文化营造,乡土文化的现代发展来指导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乡村文化的地缘、血缘、业缘和情缘的四缘构建方法,来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价值观,在尊重地缘,重视血缘,发展业缘,营造情缘的基本原则下重新塑造中国的新乡村文化。2)反思过去的乡村规划方法,采取基于推演和容错的“微介入规划”设计策略,不再通过总图和鸟瞰来进行乡村设计,而是通过“介入点”的干预,基于实际的推演,适当的容错,来激发乡村的自我更新与发展。3)结合社区营造的理念,提出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景观微治理”策略,这种方法与用力较重的“环境整治”不同,同样强调文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激发乡村风貌保持活力的持久性。4)建立基于乡土文化现代传承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四缘传承、改造更新、环境应对、材料创新、持久相伴等基本原则立场,进行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或作为微介入规划的介入点,亦或作为乡村风貌的直接呈现,形成有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尝试建立完整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体系:树立四缘文化价值观——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基于长久陪伴的推演与容错。

陈跃辉[4](2017)在《象山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绿色屏障和资源宝库。加快森林城市建设,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象山森林城市建设为对象,旨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打造低碳城市为视角,通过翻阅参考相关领域的资料、文献和案例,查阅总结国内外森林城市发展的典型模式和经验教训,结合象山县目前森林城市发展形势和面临的设施、资源、环境等问题,力图为象山县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借鉴。通过研究分析,象山县森林城市建设条件基本成熟,自然环境优越,生物资源丰富;森林生态基础良好,生态建设工作成效显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良好,林业建设基础扎实。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城区森林绿地结构布局有待完善,绿色通道绿化模式有待加强,植物群落系统功能有待提高,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创新和完善。因此,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重点对象山城区建设森林生态网络、城区森林绿地、森林生态文化、生态科普基地、森林生态旅游、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兴林富民”工程、森林镇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由当地政府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落实、技术支撑、土地使用、宣传发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引导和保障,进而有效提高象山森林城市建设水平。

李彩云[5](2015)在《滨海型森林公园规划探讨 ——以三美湾滨海森林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纬度横跨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区,因而海岸线漫长,海岸的自然类型也丰富多样,依靠滨海这一独特的地理类型所建造的公园类型丰富以及数量众多,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一块新热点。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度假也逐渐的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而滨海型森林公园以自身的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和特有的区位优势赢得了旅游者关注的焦点。然而滨海森林公园的一系列特征和特点也决定了它的规划设计应当具有符合自身条件的思路、规律和方法。结合本人参与的三美湾滨海森林公园规划案例,采用理论和案例实践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该类型的森林公园规划理论体系进行分析探讨::首先充分分析和探讨其相关概念和基本特征,揭示滨海型森林公园的特征及与其他类型森林公园的区别:其次总结生态伦理学、景观规划学等相关理论对滨海型森林公园规划的指导与运用,进而归纳了滨海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手法以及规划原则;第三则是总结滨海地区的公园类型及分析国内外滨海地区公园实际案例;第四从总体的规划、设计手法、设施及植物规划等方面出发,对滨海型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进行研究与论述,构建滨海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理论体系,最后在理论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进行实践检验,以论证理论体系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滨海型森林公园的规划有借鉴作用。

李南[6](2011)在《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近代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3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回顾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后分析比较了避暑地形成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阐明了避暑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近代避暑地相关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视角。其次,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按时序梳理为大致平行的4条线索展开论述,从而对四避暑地的发展进程形成整体性与比较性的架构。论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多次赴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和建筑测绘,多次访问相关部门和个人,全方位获取充足的基础研究资料,取得了相当数量的一手考察资料和建筑测绘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及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比较研究,完成了近代避暑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论文从影响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西方教会、特定历史人物、人文历史事件等因素出发,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各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化影响,其中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形成发展的支撑促进要素;西方教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早期开辟及建筑活动发展的主导性动力;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规划建设的推动性因素;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阶段划分的关键性依据。进而,论文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理清了各发展阶段避暑地建筑活动的主要概况;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主线梳理为前后交叠与交替的“西方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与“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并论述了两条发展主线中后者所具备的差异性特征,即以北戴河、鸡公山为代表的“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和以庐山、莫干山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后置’”。再次,论文阐述了近代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的观点;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避暑地近代建材及建筑符号,得出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以及各避暑地间互异的“地方性知识”的结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刘春玲[7](2010)在《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898年—1949年间青岛的市政建设为研究对象,引入市政学、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此期间青岛的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1898年德国租借青岛后,大规模的建港建城拉开了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序幕,此后青岛经历了日本的两度侵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统治。本文纵向梳理了德租时期的“依法治城”、日据时期的“以军治城”和“以华制华”、北洋政府时期在“自主治市”过程中进行的官制改革,以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市长制及“专家治市”等不同的政府组织构建系统及运行机制;通过对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1910年《青岛市区扩张规划》、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1939年《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的分析,深入探讨这些城市规划在技术层面和可实施性上有着哪些特点,对青岛的城市现代化、空间布局、城市规模、建筑文化、人文景观等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通过对青岛港、胶济铁路、道路、下水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研究,和自来水、供电、公共交通、公共卫生与防疫、园林绿地等城市公用事业的研究,以及城市居民的住宅建设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的考察,探讨青岛如何按照现代西方市政理论去实践和构建城市设施,如何按照“现代方式”去规划和整顿城市空间,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和培养了市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市政府又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管理的,对青岛的城市化和都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最后,本文总结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三个特点,即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市政建设经费来源固定化;市政工程实行招商承建制度、有统一的建筑标准和有规范的监管机制。

徐晨[8](2010)在《桂花主题园的植物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桂花主题园是以桂花为主题的一类公园,不仅要收集桂花种质资源,建立桂花品种基因库,而且要展现桂花的形、神、韵等各种审美特征。选择合理的植物,是植物景观营构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形成城市绿地风格,创造不同意境的主要因素。植物景观是构成桂花主题园景观中重要的元素,可以通过不同的造景形式创造出丰富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本文以桂花主题园的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上海桂林公园、苏州桂花公园、南京灵谷寺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与样方数据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中国·商城世界桂花博览园规划方案进行分析。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首先从植物景观的概念入手,对桂花主题园的范畴进行界定,总结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同时对桂花主题园的意境进行分析。(2)其次选择研究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植物群落学的方法,对物种数量特征、多样性以及群落之间相似性进行分析,总结植物造景的特点;运用AHP评价方法,从景观质量、生态效益、服务功能3个方面,建立了桂花主题园的植物景观评价体系。(3)结合实际案例中国·商城世界桂花博览园规划方案,从项目概况、规划思路、绿化总体规划、绿化分区规划进行阐述,为类似桂花主题园的设计提供参考。(4)最后总结了桂花主题园植物造景特点为丰富的桂花品种、注重植物多样性、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植物意境突出四个方面,并提出优化建议,最后进行了讨论,对论文的不足地方进行了说明。

孟凡众[9](2010)在《基于GIS的山东省山丘区生态退化特征与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致使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退化,继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体和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资源短缺等。跨入新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实施生态修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国家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水土保持是关系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山东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水利部的普查结果公告,1995年山东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60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2.91%,山东省山丘区面积为8.73万km2,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与严重水土流失区的贫困互为因果,致使自然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较为严重的危害。本论文首先简要陈述了生态退化、生态修复的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进展,接下来以山东省山丘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修复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生态退化的现状和机制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对策,为山东省山丘区生态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本论文结合山东省山丘区生态环境状况(1995年、2000年、2003相关资料和数据),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大尺度、空间分析上的技术优势,选取植被覆盖度、林草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退化指标,运用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研究山东省山丘区生态退化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得到生态退化类型区,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三方面对山东省山丘区生态退化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利用GIS分类统计功能,将生态退化区划分成几个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山丘区生态修复机制进行研究。另外,坡耕地改造是改变微地貌、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关键技术,因此有必要利用GIS技术对山东省内坡耕地的现状和分布加以研究,分析坡耕地土地退化特征,并对山丘区坡耕地进行有针对性的退耕还林还草。本文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山东生态省规划纲要的内容,得出在山东省山丘区大面积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实践也证明,在人工重点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将人工的力量和大自然的力量有机结合,是促进大面积植被快速恢复,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是一条适合山东省省情、费省效宏的生态退化防治途径。

侯世超[10](2008)在《向高品位发展的威海绿化》文中研究说明山东省威海市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以来,坚持生态立市的方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谐发展,将造林绿化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结合,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威海大力营造纪念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威海大力营造纪念林(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释义
        1.2.1 纪念
        1.2.2 纪念性建筑
        1.2.3 红色小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2.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基础研究
    2.1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历史沿革
        2.1.1 历史脉络
        2.1.2 发展趋势
    2.2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2.2.1 纪念广场
        2.2.2 纪念建筑
        2.2.3 纪念碑及纪念雕塑
    2.3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特征分析与基本分类
        2.3.1 特征分析
        2.3.2 基本分类
    2.4 本章小结
3.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空间项目概况与建设需求
    3.1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项目资料
        3.1.1 项目背景
        3.1.2 自然条件
        3.1.3 历史背景
    3.2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建设需求与矛盾问题
        3.2.1 建设需求
        3.2.2 SWOT分析
        3.2.3 矛盾问题总结
    3.3 本章小结
4.纪念性建筑空间案例解读
    4.1 案例选取依据
    4.2 案例解析
        4.2.1 侵华日军第731 部队罪证陈列馆
        4.2.2 延安革命纪念馆
        4.2.3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
        4.2.4 柏林苏军纪念公园
    4.3 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要点
        4.3.1 空间要素主题突出
        4.3.2 流线组织层层递进
        4.3.3 纪念情感一贯而终
    4.4 本章小结
5.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纪念性表达设计实践
    5.1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总体设计
        5.1.1 总体规划
        5.1.2 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
        5.1.3 纪念性建筑空间总平面图及经济技术指标
    5.2 空间要素的纪念性表达
        5.2.1 门厅序厅设计
        5.2.2 展陈空间设计
        5.2.3 办公空间设计
        5.2.4 藏品库区设计
        5.2.5 建筑立面设计
        5.2.6 外部节点设计
    5.3 流线组织的纪念性表达
        5.3.1 纪念馆外部空间及流线设计
        5.3.2 纪念馆内部平面及流线设计
    5.4 纪念氛围烘托及体验感塑造
        5.4.1 整体规划对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氛围烘托
        5.4.2 纪念性的视觉塑造
        5.4.3 纪念性的听觉塑造
        5.4.4 纪念性的触觉塑造
        5.4.5 纪念性的嗅觉塑造
    5.5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的普适性归纳
        5.5.1 设计要点的普适性
        5.5.2 设计策略的普适性
    5.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附录
    附录一:调研纪念性建筑空间一览表
    附录二:照金镇常住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三:照金游客调查问卷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2)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研究 ——以马鞍山市当涂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加快下的生态意识思考
        1.1.2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
        1.2.2 全国各地争先创建绿化模范县城
        1.2.3 安徽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1.2.4 国外研究与发展概况
    1.3 相关概念
        1.3.1 绿化模范县城
        1.3.2 生态文明建设
        1.3.3 城乡一体化
        1.3.4 景观生态学
        1.3.5 森林城市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
        2.1.1 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筑区域国上绿化网络
        2.1.2 推动城乡绿色产业发展的需要
        2.1.3 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和增强城市竞争力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理论研究
        3.1.1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理论依据
        3.1.2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3.1.3 绿化模范县城评选检查的内容与步骤
        3.1.4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检查评分标准
    3.2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方法研究
        3.2.1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体系构建
        3.2.2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规划内容
        3.2.3 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规划方法
第四章 当涂县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
    4.1 建设条件、区域现状与存在问题
        4.1.1 建设条件分析
        4.1.2 区域现状分析
        4.1.3 存在问题分析
    4.2 规划综述
        4.2.1 指导思想与建设理念
        4.2.2 规划原则
        4.2.3 创建意义
        4.2.4 创建目标
        4.2.5 空间布局
    4.3 建设内容与任务
        4.3.1 贯彻绿化政策加强组织领导
        4.3.2 绿化规划与计划的制定
        4.3.3 义务植树活动建设规划
        4.3.4 建成区绿化建设规划
        4.3.5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3.6 古树名木保护建设规划
        4.3.7 绿化管护建设规划
        4.3.8 科学造林与森林质量建设规划
        4.3.9 绿化宣传教育建设规划
    4.4 重点工程建设规划
        4.4.1 实施林长制工作方案
        4.4.2 林业增绿增效增美营造林任务
        4.4.3 “三线三边”绿化提升工程
        4.4.4 相关重点工程建设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与大量消失的乡村
        1.1.2 乡村风貌发展同质化与城乡建设同质化
        1.1.3 传统文化危机与全民乡愁意识
    1.2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解析
        1.2.1 本文关键词汇的概念界定
        1.2.2 本文相关概念解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1.3.1 乡村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论着
        1.3.2 特色风貌方面的研究和论述
        1.3.3 乡村营造策略的研究和总结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论文不足之处
第2章 近现代我国乡村文化与风貌的兴衰历变
    2.1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经济发达、文化昌盛
        2.1.1 1840年前夕中国的经济总量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
        2.1.2 两千年基本稳定的“耕读传家”乡村文化教育观念
    2.2 清末至建国前中华文明遭受的巨大颠覆与发展博弈
        2.2.1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1861-1912)
        2.2.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东西方文化救国实践(1912-1937)
        2.2.3 抗战前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和农村文化建设(1921-1937) ..
        2.2.4 持续的战争加剧了农村的贫穷与文化的没落(1937-1949)
    2.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3.1 战后百废待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1949-1978)
        2.3.2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的剧增与文化堕距的出现(1978)
        2.3.3 快速统一建设的新农村社区和农民上楼问题(1990)
    2.4 美丽乡村建设与全社会对乡村的热切关注
        2.4.1 政府主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2.4.2 艺术家、文学家下乡与实践成果
        2.4.3 社会学、经济学的乡村关注
        2.4.4 民间组织与民营机构的全面介入
        2.4.5 进入乡村的建筑师的研究与实践
    2.5 小结
第3章 乡村风貌的分类与现状调研
    3.1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3.2 调研乡村风貌的总体情况
        3.2.1 全国各地乡村风貌建设发展不均衡
        3.2.2 各个时期建设的乡村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
        3.2.3 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风貌差别很大
    3.3 不同风貌特征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3.3.1 原生态的传统特色风貌乡村
        3.3.2 旅游发展的特色风貌乡村
        3.3.3 无明显特色的一般风貌乡村
        3.3.4 发展中的风貌混杂的乡村
        3.3.5 统一建设的单一风貌乡村
    3.4 由于与城市距离不同而产生的乡村风貌问题
        3.4.1 城边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4.2 近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4.3 远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3.5 风貌营建存在的问题剖析
        3.5.1 各地经济发展失衡导致乡村风貌千差万别
        3.5.2 乡村文化传承失序导致乡村风貌乱象百出
        3.5.3 乡村政策管理失准造成乡村发展有失偏颇
        3.5.4 乡建技术策略失当致使乡村设计不尽人意
    3.6 小结
第4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师的乡村风貌营造策略
    4.1 欧洲建筑大师的乡村建筑实践方法
        4.1.1 工匠精神:卒姆托(Peter Zumthor)坚持不变的乡村守候
        4.1.2 有机更新:斯诺兹(Snozzi)30 年在蒙特加拉索(Monte Carasso)
        4.1.3 融入自然:RCR家乡的事务所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有机融合
    4.2 日本建筑师的崇尚乡村、敬畏自然的艺术实践
        4.2.1 敬畏之心:安藤忠雄(Ando)将作品融入乡村自然的土地
        4.2.2 崇尚乡村:妹岛和世(SANAA)将遗弃的乡村塑为艺术殿堂
    4.3 我国台湾地区建筑师的社会学乡村实践
        4.3.1 在“田中央”:黄声远始终不变的宜兰坚守
        4.3.2 甘当“水牛”:陈永兴俯首耕耘的后壁土沟
        4.3.3 做“潮间带”:陈育贞一点一滴的社区营造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四缘”价值观
    5.1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5.1.1 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5.1.2 保护传统文化利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5.1.3 维护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乡村社会村民自治和自立
        5.1.4 恢复传统文化成为乡村人文生活风貌的重要展现
    5.2 乡村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构建因缘分析
        5.2.1 地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基础
        5.2.2 血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纽带
        5.2.3 业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导向
        5.2.4 情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核心
    5.3 尊重“四缘”,构建新的乡村文化价值观
        5.3.1 尊重地缘特点,保持与山水环境和谐的文化观
        5.3.2 借助血缘关系,恢复一定的伦理家风
        5.3.3 推动业缘发展,从利益共享到文化共建
        5.3.4 促进情缘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及推演容错策略
    6.1 与乡村文化传承相适应的微介入规划设计方法
        6.1.1 何谓微介入的规划方法
        6.1.2 渐进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异同
        6.1.3 参与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关系
        6.1.4 反规划理论对微介入理念的借鉴关系
        6.1.5 微介入方式在乡村的适用性
    6.2 对“介入点”的分析与推演
        6.2.1 推演的概念
        6.2.2 推演的作用
        6.2.3 推演的方法
    6.3 对结果的容错与校验
        6.3.1 容错的概念
        6.3.2 容错的重要性:容错引发文化自觉
        6.3.3 容错的时效性:从容错到纠错
    6.4 建立可持续的开放式设计体系
        6.4.1 开放式设计的重要性
        6.4.2 建立“微介入、推演、容错、修正”的持续设计体系
    6.5 昆山市锦溪镇祝家甸村微介入规划的试验和效果分析
        6.5.1 介入以前:2014 年的祝家甸村
        6.5.2 开始介入:选择最合适的介入点
        6.5.3 分析推演:从砖厂到对面的砖窑
        6.5.4 推演成立:针对介入点实施改造
        6.5.5 容错机制:允许村民的发挥创造
        6.5.6 设计不止:楼上到楼下,村口到村里
    6.6 小结
第7章 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7.1 以村民为主体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7.1.1 景观微治理概念与环境整治的区别
        7.1.2 景观微治理与景观先行策略的辨析
        7.1.3 景观微治理是微介入规划的景观学延伸
    7.2 景观微治理是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风貌改善策略
        7.2.1 社区营造与社区文化的形成
        7.2.2 景观微治理和社区营造的关系
        7.2.3 日本和我国台湾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景观治理实践
        7.2.4 景观微治理是一个不断激发创造社区文化的过程
    7.3 景观微治理的实施步骤
        7.3.1 环境卫生的清扫和垃圾清理
        7.3.2 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和改造
        7.3.3 引导村民各家各户景观提升
    7.4 黄山市歙县瀹川汪村景观微治理的实例分析
        7.4.1 汪氏通宗、血缘世亲
        7.4.2 集体参与、家园理清
        7.4.3 村民振奋、梦想萌生
        7.4.4 家家动手、户户提升
        7.4.5 共同创业、文化再兴
    7.5 小结
第8章 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8.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8.1.1 匠人与乡土建筑
        8.1.2 当代建筑师与新乡土建筑
        8.1.3 当代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概况
    8.2 基于乡土文化的“四缘”价值观
        8.2.1 因循地缘的当代乡土民居
        8.2.2 尊重血缘的传统民居改造
        8.2.3 重视业缘的乡村公共建筑
        8.2.4 促进情缘的交流空间改造
    8.3 改造更新是创作的基本立场
        8.3.1 原结构加固
        8.3.2 新框架支撑
        8.3.3 安全核植入
        8.3.4 拆解再构造
    8.4 环境应对是设计的不变原则
        8.4.1 形体隐于自然
        8.4.2 场所融于生活
        8.4.3 空间谋于发展
    8.5 材料技艺是发展的努力方向
        8.5.1 乡土材料技艺的现代化
        8.5.2 现代材料技术的乡土化
    8.6 在地陪伴是建造的有效方式
        8.6.1 乡村建筑师对比“赤脚医生”
        8.6.2 建立有效的乡村建筑师制度
        8.6.3 乡村建筑师依盼的那份情怀
    8.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在研期间调研乡村目录及类型标签
    附录B 现行法规、中央政策导引关于乡村文化风貌的要求整理
    附录C 国家第1/2 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四缘构建分析
    附录D 住建部2015/2016 田园建筑一二等优秀案例情况分析
    附录E 调研计划大纲(以珠三角调研为例)
    附录F 研究调研乡村调研日志(部分节选)
    附录G 调研报告(以山东邹平地区调研为例)
    附录H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调查报告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象山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状况
    1.2 国内研究状况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1.2.1 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
        2.1.2.2 确保国土生态安全
        2.1.2.3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2.1.2.4 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与措施
        2.1.3 建设必要性
        2.1.3.1 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2.1.3.2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2.1.3.3 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
        2.1.3.4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1.3.5 有利于促进现代林业发展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3 象山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
    3.1 社会经济情况
        3.1.1 历史沿革
        3.1.2 行政区划分与人口
        3.1.3 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
        3.1.4 交通状况
        3.1.5 农业与农村
        3.1.6 旅游资源
    3.2 自然环境条件
        3.2.1 地理位置
        3.2.2 地形地貌
        3.2.3 河流水系
        3.2.4 气候
        3.2.5 土壤
    3.3 森林资源和绿化情况
        3.3.1 森林资源
        3.3.2 植物资源
        3.3.3 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
        3.3.4 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域
        3.3.5 平原区及城区绿化情况
        3.3.5.1 平原区绿化
        3.3.5.2 城区绿化
    3.4 优劣分析
        3.4.1 象山县森林城市建设优势分析
        3.4.2 象山县森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4 象山县森林城市建设对策研究
    4.1 建设目标
    4.2 总体布局
    4.3 分项建设
        4.3.1 森林生态网络建设
        4.3.1.1 道路廊道建设
        4.3.1.2 河流廊道建设
        4.3.1.3 沿海基干林带建设
        4.3.1.4 农田林网建设
        4.3.1.5 山体森林提升建设
        4.3.1.6 生态公益林建设
        4.3.1.7 森林城镇(村庄)建设
        4.3.1.8 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
        4.3.1.9 森林公园建设
        4.3.1.10 湿地公园建设
        4.3.2 城区森林绿地建设
        4.3.2.1 公园绿地建设
        4.3.2.2 居住区绿地
        4.3.2.3 街头绿地
        4.3.2.4 单位绿地
        4.3.2.5 生产绿地
        4.3.2.6 立体绿化
        4.3.2.7 城区绿道
        4.3.3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4.3.4 生态科普基地
        4.3.5 森林生态旅游
        4.3.5.1 象山港森林景观旅游区
        4.3.5.2 城区滨海休闲度假区
        4.3.5.3 石浦港森林旅游观光体验区
        4.3.5.4 大塘港田园风光体验区
        4.3.6 森林资源保护
        4.3.6.1 有害生物防治
        4.3.6.2 森林防火
        4.3.6.3 “引水上山”工程
        4.3.6.4 森林资源监测
        4.3.7 生物多样性保护
        4.3.7.1 植被保护建设
        4.3.7.2 湿地保护建设
        4.3.7.3 种质资源保护建设
        4.3.8 “兴林富民”建设
        4.3.8.1 生态高效竹林基地
        4.3.8.2 柑橘基地建设工程
        4.3.8.3 杨梅基地建设工程
        4.3.8.4 茶叶基地建设工程
        4.3.8.5 其它水果基地建设工程
        4.3.9 森林镇村创建工程
        4.3.10 宣传教育与社会参与
5 保障措施
    5.1 组织保障
        5.1.1 建立组织机构
        5.1.2 明确目标任务
    5.2 政策保障
        5.2.1 执行和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5.2.2 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5.2.3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5.2.4 政府的政策激励
    5.3 资金保障
        5.3.1 加大财政投入
        5.3.2 市场化资金筹措
        5.3.3 建立建设专项基金
    5.4 技术保障
        5.4.1 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力度
        5.4.2 加强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
        5.4.3 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发挥技术平台作用
    5.5 土地保障
    5.6 宣传保障
6 结论
参考文献

(5)滨海型森林公园规划探讨 ——以三美湾滨海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步骤
2 滨海型森林公园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1 相关概念
        2.1.1 滨海
        2.1.2 滨海公园(seaside park)
        2.1.3 森林公园
        2.1.4 滨海型森林公园
    2.2 基本特征
        2.2.1 自然环境特征
        2.2.2 景观特征
        2.2.3 植物特征
        2.2.4 生态系统特征
        2.2.5 人文特征
        2.2.6 区位特征
    2.3 滨海型森林公园与其他类型公园的区别
3 滨海型森林公园规划理论、方法及原则初探
    3.1 相关理论
        3.1.1 生态伦理学理论
        3.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3 森林美学理论
        3.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5 区位理论
    3.2 规划设计方法
        3.2.1 宏观层面
        3.2.2 中观规划
        3.2.3 微观设计
        3.2.4 场地资源的评价与论证
    3.3 规划原则
        3.3.1 生态性原则
        3.3.2 节约及可持续性原则
        3.3.3 地域性原则
        3.3.4 艺术性原则
        3.3.5 整体性原则
4 公园类型及国内外案例分析
    4.1 海滨公园类型分析
    4.2 案例分析
        4.2.1 国内案例分析
        4.2.2 国外案例分析
5 建立滨海型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框架
    5.1 总体规划依据及指导思想
    5.2 总体规划目标
    5.3 总体规划理念
    5.4 总体规划设计
        5.4.1 资源调查与评价
        5.4.2 规划建设总体定位
        5.4.3 资源保护规划
        5.4.4 旅游开发建设规划
        5.4.5 配套设施规划
    5.5 专项规划设计
        5.5.1 岸线规划设计
        5.5.2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5.5.3 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5.5.4 保护保育规划
        5.5.5 旅游服务规划
6 三美湾滨海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实践
    6.1 项目概况
        6.1.1 地理概况
        6.1.2 自然概况
        6.1.3 交通概况
        6.1.4 生态资源及森林景观资源
    6.2 规划背景
    6.3 规划依据和原则
        6.3.1 规划依据
        6.3.2 规划原则
    6.4 项目定位
    6.5 项目方案
        6.5.1 规划目标
        6.5.2 规划指导思想
        6.5.3 森林资源评价
        6.5.4 总体布局
        6.5.5 功能分区
        6.5.6 植物景观
        6.5.7 配套设施
        6.5.8 保护保育
        6.5.9 旅游产品与服务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6)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2 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2.1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1.2.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4.1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
        1.4.2 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
        1.4.3 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1.5.2 实地调研与建筑测绘
        1.5.3 计量史学方法
        1.5.4 历史比较研究
第2章 避暑地的概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2.1 避暑地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
        2.1.1 地理条件
        2.1.2 气候因素
        2.1.3 风景资源
    2.2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
    2.3 避暑地溯源
        2.3.1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起源
        2.3.2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传播
        2.3.3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分布
        2.3.4 避暑地与亚洲国家的殖民类型
    2.4 避暑地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 庐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1 李德立涉足牯岭及牯岭的初期建设
        3.1.2 "牯岭交涉案"与《牯岭十二条》的签订
        3.1.3 长冲地区的扩充与其它地区的开辟
        3.1.4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1.5 庐山避暑地的早期规划——波赫尔规划
        3.1.6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7 庐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1.8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9 庐山避暑地的收回
        3.1.10 庐山避暑地的衰落
    3.2 莫干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2.1 西方传教士初涉莫干山
        3.2.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2.3 莫干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2.4 清末民初莫干山避暑地管理权之争
        3.2.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6 莫干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与避暑地的收回
        3.2.7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8 莫干山避暑地的衰落
    3.3 鸡公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3.1 李立生、施道格初涉鸡公山
        3.3.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3.3 鸡公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3.4 鸡公山避暑地的收回
        3.3.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7 鸡公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3.8 鸡公山避暑地的衰落
    3.4 北戴河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4.1 避暑地划定前西方人最初的活动
        3.4.2 北戴河避暑地的划定
        3.4.3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4.4 北戴河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4.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7 北戴河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4.8 北戴河避暑地的衰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4.1 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
        4.1.1 长江航线、南浔铁路对庐山避暑地的影响
        4.1.2 京杭运河、沪杭甬铁路对莫干山避暑地的影响
        4.1.3 芦(平)汉铁路对鸡公山避暑地的影响
        4.1.4 津榆铁路对北戴河避暑地的影响
    4.2 西方教会影响因素
        4.2.1 西方教会的发展与避暑活动的兴盛
        4.2.2 西方教会早期对避暑地的涉足及其发展概况
        4.2.3 西方教会在各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4.3 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
        4.3.1 朱启钤对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贡献
        4.3.2 朱启钤对北戴河避暑地规划建设的贡献
    4.4 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
        4.4.1 全局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同一性"
        4.4.2 地方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差异性"
    4.5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阶段与主线
        4.5.1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4.5.2 避暑地西方人、中国人建筑活动交叠与交替的不同发展主线
        4.5.3 避暑地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与"后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及各类中西组织机构
    5.1 中国传统营建体系的转变——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1 庐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2 莫干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3 鸡公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4 北戴河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2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出现
        5.2.1 避暑地近代的西方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2.2 避暑地近代的中国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3 西方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西方人的自治机构
        5.3.1 上海租界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仿效摹本的设立
        5.3.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出现与对租界市政机构的效仿
        5.3.3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4 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中国人的组织机构
        5.4.1 近代主流城市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发展
        5.4.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示范效应与中国人自治机构的出现
        5.4.3 避暑地中国人官方管理局的逐步出现及其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 避暑地建材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1 墙体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1.2 屋面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 避暑地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2.1 亭式构图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2 拱券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3 过梁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4 坡屋顶、老虎窗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5 栏杆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
        6.3.1 避暑地建材及其建构方式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3.2 避暑地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7.1.1 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
        7.1.2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7.1.3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不同主线
    7.2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组织机构与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1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2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
        7.2.3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
    7.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1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2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各避暑地之间互异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知识"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内容

(7)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选题意义
        (一) 对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的研究,对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 在反思中为当今青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三 课题研究的概念解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 有关市政的概念
        (二) 研究目标
        (三) 研究内容和框架
    四 本文的突破与创新
        (一) 视角新颖
        (二) 史论结合与图文并茂
        (三) 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四) 充分挖掘运用新史料
第一章 青岛的城市近代化进程
    第一节 青岛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第二节 清末建置与传统市镇的形成
    第三节 以商贸为中心的港口城市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多功能中心城市的形成
第二章 城市政府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德租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依法治城”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以华治华”
        一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
        二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华制华”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自主治市”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专家治市”
        (一) 市政府的构建
        (二) 区以下行政组织的构建
        (三) 市政机构的主要职能
第三章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第一节 德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北狭长”带状空间结构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城市规划与五大功能分区的空间结构
    第三节 日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宿北工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青岛近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分析
第四章 按照“近代方式”构建的基础设施
    第一节 远洋和内航并重的青岛港
    第二节 与山东腹地相连通的胶济铁路
    第三节 实用与人文并重的街路
    第四节 雨污分离为主体的下水管道
第五章 以“城市近代化”为主旨的公用事业
    第一节 保证城市用水的自来水建设
    第二节 以民用和工业动力为基础的城市供电
    第三节 多元、便捷的公共交通
    第四节 “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与防疫
    第五节 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园林绿地
第六章 住宅建设与城乡居住条件的改善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住宅建设
    第二节 市内平民和乡区民众居住条件的改善
第七章 多元的文化娱乐设施与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多元的娱乐文化设施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
第八章 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特点
    第一节 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
    第二节 市政建设财政资金来源的固定化
    第三节 市政工程建设的制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8)桂花主题园的植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植物景观的含义
    1.2 桂花主题园的范畴
        1.2.1 主题公园的概念
        1.2.2 植物专类园的概念
    1.3 桂花主题园的主角——桂花
    1.4 桂花主题园的意境——桂花文化
    1.5 前人研究进展
        1.5.1 植物造景的研究
        1.5.2 植物主题园的研究
        1.5.3 园林景观美感度评价的研究
    1.6 研究的基本内容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地景观历史与现状
    2.1 上海桂林公园
        2.1.1 区位概况
        2.1.2 自然条件
        2.1.3 历史沿革
        2.1.4 桂林公园简介
        2.1.5 景观现状
    2.2 苏州桂花公园
        2.2.1 区位概况
        2.2.2 自然条件
        2.2.3 历史沿革
        2.2.4 桂花公园简介
        2.2.5 景观现状
    2.3 南京灵谷寺公园
        2.3.1 区位概况
        2.3.2 自然条件
        2.3.3 历史沿革
        2.3.4 灵谷寺公园简介
        2.3.5 景观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地植物景观群落特征分析
    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1.1 调查的范围与对象
        3.1.2 调查的方法
    3.2 分析研究方法
        3.2.1 物种的数量特征
        3.2.2 物种的多样性
        3.2.3 物种的相似性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物种组成分析
        3.3.2 物种数量特征分析
        3.3.3 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3.3.4 植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桂花主题园植物景观评价
    4.1 评价的方法及对象
        4.1.1 评价的方法
        4.1.2 评价的对象
    4.2 评价体系的建立
        4.2.1 评价标准的确定
        4.2.2 创造判断矩阵
        4.2.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4.2.4 综合评价分值的确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判断矩阵的构造与排序
        4.3.2 综合评判计算
        4.3.3 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中国·商城世界桂花博览园
    5.1 项目概况
        5.1.1 自然条件
        5.1.2 历史人文
        5.1.3 基础现状分析(SWOT 分析)
    5.2 规划思路
        5.2.1 规划原则
        5.2.2 规划指导思想
        5.2.3 规划目标定位
        5.2.4 规划主题
    5.3 绿化总体规划
        5.3.1 造景原则
        5.3.2 绿化布局
        5.3.3 绿化设计内容
    5.4 绿化分区规划
        5.4.1 金桂迎宾区
        5.4.2 银桂流芳区
        5.4.3 丹桂傲霜区
        5.4.4 四季飘香区
        5.4.5 木犀竞放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图版说明
附录1 植物景观评价照片
附录2 各评价因子的评分标准
附录3 古树名木表
附录4 桂花品种表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9)基于GIS的山东省山丘区生态退化特征与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生态退化与生态修复的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数据来源及处理
        1.6.1 数据来源
        1.6.2 数据预处理
2 山东省山丘区概况与生态退化特征分析
    2.1 山丘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山丘区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
        2.2.1 水土流失现状
        2.2.2 水土保持现状
    2.3 生态退化特征分析
        2.3.1 生态退化评价指标选择
        2.3.2 生态退化特征
        2.3.2.1 植被类型垂直结构变化特征
        2.3.2.2 林草退化特征
        2.3.2.3 林草覆盖度变化特征
    2.4 生态退化的影响
        2.4.1 对环境与生态安全的影响
        2.4.2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5 生态退化分布
3 山东省山丘区生态退化驱动因素与演变过程分析
    3.1 山丘区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山丘区生态退化驱动因素分析
        3.2.1 自然因素
        3.2.2 社会经济因素
        3.2.3 政策因素
    3.3 山丘区生态退化演变过程分析
        3.3.1 蒙山主要植被类型
        3.3.2 蒙山植物群落垂直分布格局
        3.3.2.1 蒙山主峰南北坡植物群落
        3.3.2.2 蒙山风景旅游区植物群落与地形关系
        3.3.3 蒙山植被类型演替动态
        3.3.4 蒙山植被类型与土壤侵蚀相互关系
4 山东省山丘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区划分
    4.1 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主要成效
    4.2 可开展生态修复地类的选择方法
    4.3 单因素条件下生态修复适宜区确定
    4.4 综合条件下生态修复适宜区确定
    4.5 林草区生态修复方向
    4.6 山丘区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修复
        4.6.1 坡耕地现状与分布
        4.6.2 坡耕地退耕压力研究
        4.6.3 退耕还林的生态修复方向
    4.7 生态修复类型区
        4.7.1 分区范围
        4.7.2 生态修复区域及措施
5 山东省山丘区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5.1 生态修复重点
    5.2 重点修复途径
        5.2.1 鲁东低山丘陵强烈水蚀区
        5.2.2 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强烈水蚀区
    5.3 政策管理措施
    5.4 其他辅助措施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四、威海大力营造纪念林(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刘博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绿化模范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研究 ——以马鞍山市当涂县为例[D]. 徐健飞.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3]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D]. 郭海鞍. 天津大学, 2017(10)
  • [4]象山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D]. 陈跃辉. 浙江大学, 2017(01)
  • [5]滨海型森林公园规划探讨 ——以三美湾滨海森林公园为例[D]. 李彩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03)
  • [6]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D]. 李南. 浙江大学, 2011(07)
  • [7]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D]. 刘春玲. 吉林大学, 2010(09)
  • [8]桂花主题园的植物景观研究[D]. 徐晨.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9]基于GIS的山东省山丘区生态退化特征与生态修复研究[D]. 孟凡众.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向高品位发展的威海绿化[J]. 侯世超. 国土绿化, 2008(05)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