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料中毒现象

一、关于饲草料中毒的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热合木·胡那拜[1](2021)在《半荒漠草场醉马草中毒的治疗和注意事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醉马草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主要生长在高寒半荒漠干旱草场,具有极强的耐旱力,含有致动物麻痹毒素,易被牛羊马误食后引起中毒。对确诊醉马草中毒的要及时进行救治,对集中连片的醉马草在开花前要连根铲除,或围栏圈定收割入药,或开挖撒播其他抗旱能力强的牧草,以改良半荒漠草场。防治醉马草中毒的注意事项有:管理好新引进的牛羊马,醉马草中毒诊断要准确,在草场设置醉马草区域标志。

郭文[2](2018)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健康饲喂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受喀斯特极其发育作用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干扰,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基岩大面积裸露、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出现逆向演替趋势,随之出现石漠化问题。草地畜牧业是缓解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加快群落演替,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而青贮是发展草地畜牧业必备的一项技术,它具有高效、便利、保质期长、调节家畜消化率、抑制疾病发生率等优点。此外,通过开发利用乡土灌草资源青贮不但能够突破畜牧业发展遇到的缺粮少饲的瓶颈,整合乡土灌草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还能缓解饲料季节性供应不平衡的压力。根据生态修复理论、耦合效益理论、边际成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营养优化配置理论及循环经济理论等为及理论依据,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示范区,采用文献分析法、实验法、综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确定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在2015-2016年本底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地区与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分布广泛的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一年蓬(Erigeron annuus)、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与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6种原料于2017年夏季进行青贮实验。青贮实验基于3种不同的晾置水平、2种不同的青贮方式、5种青贮发酵添加剂浓度梯度进行处理,对84个样品17个指标2个重复,共计2856个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不同乡土灌草青贮品质、青贮营养成分变化、有氧稳定性及青贮的相对饲用价值,结合牛羊消化代谢原理进行牛羊健康饲喂评价,探讨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技术。1.在常规营养变化方面,中-强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中,五节芒的DM含量青贮后提高,而一年蓬和大籽蒿均有所下降,五节芒CP含量变化明显,均较青贮原料含量增加,三种灌草的CF含量均较青贮前降低,EE含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小,根据营养成分变化,五节芒青贮效果最佳。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中DM、EE含量变化与青贮原料的含水量有关,马桑经过晾置处理后CP含量均较青贮前有所提升,三种灌草的CF含量除马桑和金丝梅未经晾置处理的青贮料高于青贮前,其他处理组均下降,因此综合分析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马桑青贮效果最佳。2.在相对饲喂价值方面,中-强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经不同晾置时间后青贮,DMI、DDM以及RVF都具有显着差异(P<0.05),相对饲用价值构树>一年蓬>五节芒;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经不同晾置时间后青贮DMI、DDM具有显着差异(P<0.05),晾置处理组与未处理组RVF具有显着差异(P<0.05),相对饲用价值大籽蒿>马桑>金丝梅。3.中-强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单独青贮中,青贮料的发酵品质:五节芒>构树>一年蓬,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单独青贮中,青贮料的发酵品质:马桑>大籽蒿>金丝梅。在中-强度石漠化地区与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混合青贮实验中,前者在不同的添加剂水平上,青贮效果均劣于后者,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灌草之间的差异,此外,前者NH3-N含量极显着高于后者,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前者青贮效果较差。4.通过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技术创新,集成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健康饲喂技术体系。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根据乡土灌草青贮营养变化规律与牛羊代谢机理的研究成果,针对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的关键技术创新,通过成果转换,提出乡土灌草青贮技术、青贮设施设备改良技术、TMR配方技术以及利用青贮滤液回收利用并用于牛羊饲喂的技术,并根据不同石漠化等级进行技术集成,形成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健康饲喂技术体系。

郭文,熊康宁,闵小莹,杨苏茂,张锦华,刘凯旋,许留兴[3](2017)在《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系统地回顾了近60年以来国内外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健康饲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研究内容与研究区域进行分析,结合饲草青贮技术领域、草食畜牧业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背景,将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划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期为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为缓慢增长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为快速增长阶段。其次,根据研究内容从理论研究、监测评价、技术示范、技术研发4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各分支领域的主要成果与关键问题,提出下阶段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应加强对乡土灌草饲料生产与牛羊健康饲喂的研究,综合提高饲料能量与蛋白质的利用率,尽可能改善牛羊的能氮平衡,促进畜牧业和饲料加工业的发展。

李少斌[4](2017)在《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新成员鉴定及其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角蛋白关联蛋白(keratin-associated proteins,KAPs)是决定羊毛品质的重要结构蛋白,由KRTAP家族基因编码。该家族基因的变异和表达调控与羊毛性状存在相关,但对该家族基因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人类KRTAP家族基因成员已发现88个,在绵羊上仅27个。为了挖掘该家族新基因并解析其对羊毛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美利奴羊(Merino)与南丘羊(Southdown)的杂种后代和新西兰罗姆尼羊(Romney)为研究对象,以其他物种已知KRTAP家族基因为参考,采用基因组分析、同源性搜索和进化分析方法,从绵羊基因组数据中初步筛选疑似基因,进而扩增测序,分析确定绵羊中的新基因。采用PCR-SSCP和测序方法,筛查新基因的SNPs,比较基因变异在2个类群间的差异,分析SNPs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鉴定出绵羊KRTAP22-1、KRTAP22-2、KRTAP21-1、KRTAP21-2和KRTAP26-1共五个KRTAPs新成员。这五个新基因定位于绵羊1号染色体上,位于KRTAP8-2和KRTAP24-1之间。(2)在390只美利奴杂种羊和75只新西兰罗姆尼羊中,绵羊KRTAP22-1基因检测到2个SNPs位点构成3个等位基因(A-C)。在新西兰罗姆尼羊群体中B为优势等位基因(81.3%),而在美利奴杂种羊群其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51.8%)。对390份美利奴杂种羊样品进行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等位基因B存在与较高的净毛率(Wool Yield,Yield)和较低的平均羊毛卷曲率(Mean fibre curvature,MFC)相关。BB型和AB型绵羊的Yield较AA型高(P<0.05)。在育种时,若以提高Yield或降低MFC为目标,KRTAP22-1基因可作为其分子标记基因。(3)在美利奴杂种羊和新西兰罗姆尼羊群体中未检测到绵羊KRTAP22-2基因变异。但在80只柴达木黑山羊、子午岭黑山羊、河西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中,检测到KRTAP22-2存在3个SNPs和一处6bp长度变异构成3个等位基因(A-C),其中一个为非同义突变,导致精氨酸变为甘氨酸。等位基因C存在一个6bp的插入,插入精氨酸和半胱氨酸2个氨基酸。AA和AB为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KRTAP22-2基因在绵山羊中的多态性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该基因在两个物种中受到的选择不同有关。(4)在363只美利奴杂种绵羊中,KRTAP21-1基因共检测到7个SNPs形成6个等位基因(A-F),其中3个SNPs为非同义突变。对这363份样品中基因型频率较高的AA和AC进行相关性分析,只有Yield在两种基因型的绵羊间略有差异,但不显着。其他等位基因对羊毛性状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5)在389只美利奴杂种羊中,检测到KRTAP21-2基因4个SNPs形成5种基因型(A-E),其中1个为非同义突变。KRTAP21-2基因变异与平均羊毛长度(Mean staple length,MSL)、纤维直径变异系数(Fibre diameter standard deviation,FDSD)和刺感指数(Prickle factor,PF)3个性状相关。基因型为AC的羔羊MSL比CE的要大(P<0.05)。基因型为CE的羔羊比CC和BC的羔羊有较高的FDSD(P<0.05)。基因型为CE羔羊的PF较CC和BC的羔羊高(P<0.05)。在等位基因存在缺失分析中,等位基因E存在会引起MSL的降低。多变量模型分析时,等位基因A引入分析时,E对MSL的影响依旧显着(P<0.05)。等位基因E在编码区发生了氨基酸变异,该等位基因存在会降低羊毛的MSL。可见,受该基因影响最大的羊毛性状是MSL。在育种时,若以提高MSL为目标,KRTAP21-2基因可作为其分子标记基因。(6)在383只美利奴杂种羊和94只新西兰罗姆尼羊中,检测到KRTAP26-1存在7个SNPs形成的4个等位基因,有2个为非同义突变引起了氨基酸的改变。在美利奴杂种羊中各等位基因的频率为A:49.6%、B:25.7%、C:23.0%和D:1.7%,而在新西兰罗姆尼羊中分别为A:40.4%、B:47.3%、C:0.5%和D:11.7%。绵羊KRTAP26-1的变异与一系列羊毛性状相关,包括Yield、平均纤维直径(Mean fibre diameter,MFD)、FDSD、MSL、MFC和PF。然而最大、最持久的影响是对MFD、FDSD、MSL和PF4个性状。含有等位基因C的绵羊表现为较低的MFD、FDSD和PF,和较高的Yield和MSL。含有等位基因B的绵羊表现为较高的MFD、MFC和PF。基因型为AB和BB绵羊的MFD高于基因型AC和BC(P<0.01)。基因型为AA、AB和BB的绵羊具有比AC和BC型更高的FDSD(P<0.05)。基因型为AC和BC的绵羊具有比AB和BB型高6%以上的MSL(P<0.05)。对于PF,基因型为AB和BB的绵羊具有比AC和BC型更高的PF(P<0.01)。提示,在育种工作中,若提高等位基因C和降低B在绵羊群体中的含量,可改良细度相关性状。(7)在383只美利奴杂种羊和48只罗姆尼羊中,共检测到绵羊KRTAP6-3基因存在7种基因型,包含5个SNPs位点和2处45bp的缺失突变。45bp的突变发生在一段核苷酸重复序列上,等位基因G缺失了前一个重复单元,而等位基因C缺失了后一个重复单元。基因型为AB羔羊的MFD、FDSD和PF高于基因型为AA和AG的羔羊(P<0.001)。基因型为AA羔羊的MFD、FDSD和PF高于基因型为AG的羔羊(P<0.001)。含有等位基因G的绵羊的羊毛MFD、FDSD和PF下降显着,而这三个性状值的降低符合羊毛市场需求。因此,在育种中若以上述3个性状改良为目标,KRTAP6-3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基因。综上所述,绵羊KRTAP22-1,KRTAP21-2,KRTAP26-1和KRTAP6-3四个基因的变异与羊毛性状相关,可作为羊毛性状分子标记候选基因利用。

许留兴[5](2016)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文中提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具有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率高、植被覆盖度低、经济发展落后、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草地畜牧业是缓解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加快群落演替,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方式,而青贮是发展草地畜牧业必备的一项技术,它具有高效、便利、保质期长、调节家畜消化率、抑制疾病发生率等优点,此外,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也能作为青贮原料,缓解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草畜矛盾越来越强烈的趋势。牛羊健康养殖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缓解石漠化地区生存压力的重要举措。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通过种植牧草增加植被覆盖度,合理利用土地缓解社会矛盾,提高家畜出栏率,增加经济收入,使石漠化地区激烈的人地矛盾、收入差异矛盾、资源与环境间的矛盾得以缓解。根据生态修复理论、耦合效益理论、边际成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营养优化配置理论及循环经济理论等为及理论依据,于2012-2015年于毕节和黔西南两个地区分别建立的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和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石漠化治理研究基地的区域经济条件、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内容进行调查,尤其以草畜内容为研究重点,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分别构建了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并加以示范和推广。结论如下:1.以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鸭茅、高羊茅、菊苣、扁穗雀麦、多年生黑麦草为主的8种人工牧草的营养价值丰富,皆可作为优质牧草。其中紫花苜蓿CP和Ca含量最高,NDF和ADF相对较低,扁穗雀麦的ndf和adf含量皆最高,高羊茅的cf和ee含量最高。根据调查发现,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青贮饲料利用少,甚至很多地区不利用,所以饲草青贮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饲喂过程中需注意饲料的合理搭配。2.在所有的青贮实验中,豆科、禾本科、菊科和蓼科都显示lab的添加对青贮饲料具有改善作用。通过感官鉴定和实验室评价,结果显示:1)禾本科牧草青贮扁穗雀麦质量最好,但鸭茅有氧稳定性最高;2)豆科牧草青贮中紫花苜蓿青贮质量最好,有氧稳定性最高;3)菊科和蓼科通过剪碎处理后的青贮效果显着优于全株青贮(p<0.05)。综合结果显示,扁穗雀麦青贮后质量最高,但是ndf和adf含量高。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和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分别采用青贮池青贮与袋式青贮模式,但青贮模式在选取过程中与青贮料种类、农作物混合种植、饲喂牛羊种类等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3.随着青贮池青贮技术和袋式青贮模式递进为“饲用农作物-青贮池”青贮与“人工牧草-袋式青贮”技术集成,优质饲用农作物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本地资源和选育全新的饲用农作物青贮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研究。4.对两个示范区的实验数据分析可知,人工牧草青贮质量优于杂草,通过对几种牧草的感官评价、营养价值和有氧稳定性等进行评价,最后显示,扁穗雀麦最好,菊苣最差。以皇竹草作为青贮饲喂的原料,对牛羊进行养殖实验,牛羊的日增重分别为0.49kg、0.13kg。现有肉牛64头,肉羊320只,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治理石漠化面积71.31km2,治理岩溶面积87.93km2。牛舍、羊舍、鸡舍各两个,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治理石漠化面积36.81km2,治理岩溶面积51.62km2,植被覆盖率提高和人均收入显着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0.52%,蓄水约20m3,固土约0.7t,此外,固氮、磷、钾、和有机质等若干,在吸收有毒物质、固碳释氧、滞尘等方面也具有显着作用;那么牛羊产出分别是45.44万元和31.28万元。解决19-32人的工作问题其中毕节撒拉溪示范区适合山区生态畜牧业,以农作物秸秆或种植青贮玉米或甜高粱进行青贮池青贮较为合理,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适合山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以人工牧草进行袋式青贮较为合理。饲草青贮技术与牛羊健康养殖示范范围广,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着,但区域农作制度、发展观念、生态环境条件等差异较大,可能引起效益出现高低起伏现象。5.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因为其实用性和科学性可推广到生态脆弱、种植模式单一、经济发展滞后区,但在实际使用中的区域较狭窄,且都是大中型农场,家庭饲养中因养殖观念落后而使用较少。

袁春英,王忠伟,李赟[6](2013)在《母猪延迟产期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母猪繁育过程中,往往发生母猪到产期不产仔的现象,特别是自然交配的母猪,怀孕期多数超过了114d,且存在产仔时有死胎、木乃伊胎等;而人工授精的母猪到产期迟产仔,则表现为产仔少,仅为1~5头,严重影响

钟小仙[7](2005)在《南方集约农区牧草周年供应种植模式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畜牧业为突破口的农牧结合系统,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而发展农区草业,是促进南方集约农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研究开发农区引草入田和满足牧草周年供应适宜采用的种植模式,将有助于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提高种草养畜的整体效益。本论文在系统研究不同复种模式的饲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集约南方集约农区农牧结合和牧草周年供应适宜采用的种植模式;以氮肥调控和刈割间隔为手段,以杂交狼尾草产量、品质和氮肥吸收利用效率为指标开展研究,为指导优质高效杂交狼尾草的栽培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通过牧草品质与家畜营养需要探析,为草-畜配套综合技术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复种方式饲用价值及效益不同。比较了六种不同粮草复种方式,发现二季作物均为牧草的复种方式比单个季节种植牧草的复种方式可为家畜提供更多的粗蛋白和可消化干物质,相同季次植株Ca、P矿物质含量牧草高于粮食作物,种植牧草还可提供大量草食家畜能高效利用的ADF和NDF;冬季种植多花黑麦草和黑麦比种植小麦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夏季种植杂交狼尾草比种植水稻速效磷、速效钾降低明显;纯效益和产投比以复种模式多花黑麦草-水稻最高、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为第二,小麦-水稻为第三。多花黑麦草-水稻和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复种模式是南方集约农区发展牛、羊等草食性畜牧业,实现农牧结合良好的粮草、草草复种方式。 2.牧草周年供应种植模式的形成。比较了8种草草复种方式的产草量和供青期,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的复种方式以其较长的供青期和较高的产草量成为南方集约农区的主要牧草生产模式,且这一生产系统的产草量和供青期与种植方式和多花黑麦草的品种特性有密切的关系。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生产系统以多花黑麦草接茬种植交狼尾草方式优于免耕套播方式;“特高”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适宜供青期为3月中旬至11月上中旬;“苏畜研1号”多花黑麦草-杂交狼尾草能全年供草,可满足草食家畜对牧草周年供应的需要;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多花黑麦草供草量明显减少,杂交狼尾草供草能力也较弱,可利用冬牧70黑麦、毛叶苕子茬口提早杂交狼尾草的种植,促进杂交狼尾草的提早利用,达到牧草周年均衡供应。 3.氮肥水平和刈割间隔影响杂交狼尾草的生产性能。杂交狼尾草产草量、可消化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和氮素积累总量、植株粗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硝酸

张虎社[8](2005)在《两头母猪已到产期不产仔怎么办》文中研究说明 在母猪繁殖过程中,往往发生母猪已到产期不产仔的现象,特别是自然交配的母猪,怀孕期多数超过了114天,且存在产仔时有死胎、木乃伊胎等;而人工授精的母猪到产期迟产仔,则表现为产仔少,仅为1~5头,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制约农户养猪经济效益的提高。最近我地发生的两例母猪到产期仍没产仔,虽采取措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值得探讨。 1 例一 2005年5月30日,山西省阳城县驾岭乡驾岭村李某饲养的一头母猪,已产仔5窝,今次怀孕期已达123天,仍不见母猪产仔,遂请兽医诊治。 1.1 主诉母猪曾产仔5窝,妊娠期都

尉淑东[9](2001)在《关于饲草料中毒的现象》文中研究说明

二、关于饲草料中毒的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饲草料中毒的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半荒漠草场醉马草中毒的治疗和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醉马草的生长特性
2 醉马草的毒力作用
    2.1 麻醉动物神经
    2.2 形成醉上瘾症
    2.3 破坏胃肠机能
3 醉马草中毒的症状
    3.1 临床症状
    3.2 视觉和胃肠症状
4 醉马草中毒的治疗
    4.1 放血排毒
    4.2 解毒强心
5 对半荒漠草场中醉马草的治理
    5.1 清除醉马草
    5.2 围栏防误食
    5.3 秋季收割出售
    5.4 种草改良草原
6 注意事项
    6.1 管理好新引进的牛羊马
    6.2 醉马草中毒诊断要准确
    6.3 在草场设置醉马草区域标志

(2)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健康饲喂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健康饲喂
    2 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健康饲喂
    3 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划分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3 实验方案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消化吸收机制
    1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
        1.1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环境特征及饲草青贮现状
        1.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
    2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
        2.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环境特征及饲草青贮现状
        2.2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
    3 乡土灌草青贮营养成分变化规律
        3.1 常规营养成分变化规律
        3.2 青贮开封后好气安定性变化规律
    4 牛羊采食青贮饲料及消化代谢机理
        4.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4.2 牛羊前胃消化代谢机理
        4.3 牛羊雏胃消化代谢机理
    5 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消化吸收机制
四 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关键技术
    1 乡土灌草青贮现有技术与创新
        1.1 现有青贮技术
        1.2 乡土灌草青贮技术创新
    2 石漠化地区现有青贮设备设施及改良技术
        2.1 现有青贮设备设施
        2.2 青贮设备设施改造与创新
    3 牛羊现有日粮结构搭配与全混合日粮(TMR)技术
        3.1 现有日粮结构搭配
        3.2 牛羊健康饲喂技术创新
    4 牛羊饲喂中现有的补饲技术与创新
        4.1 牛羊饲喂现有补饲技术
        4.2 牛羊饲喂补饲技术创新
五 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饲喂技术集成
    1 潜在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饲喂技术集成
    2 轻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饲喂技术集成
    3 中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饲喂技术集成
    4 强度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饲喂技术集成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体系集成对比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部分缩略词一览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3)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文献分析
    1.1 文献获取
    1.2 文献的年度分布
    1.3 文献研究内容
    1.4 研究区域分布
2 研究阶段划分
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1 理论研究
        3.1.1 乡土灌草青贮及其特征研究
        3.1.2 乡土灌草青贮品质及其健康饲喂可行性研究
    3.2 技术研发
        3.2.1 传统青贮池、青贮塔青贮技术与牛羊健康饲喂
        3.2.2 通过青贮池管理、青贮原料处理来促进青贮成功, 降低霉变发生率
        3.2.3 在天然乳酸菌发酵的基础上研发青贮添加剂技术与牛羊健康饲喂
        3.2.4 通过牧草裹捆青贮引进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与牛羊健康饲喂
    3.3 技术示范
        3.3.1 以乡土草本植物为代表性的青贮饲料与牛羊健康饲喂
        3.3.2 以乡土灌木为代表性的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
        3.3.3 以水葫芦为代表性的乡土草本植物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示范
        3.3.4 以白刺花为代表的乡土灌木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示范
    3.4 监测评价
        3.4.1 国内外以感官为鉴定标准的评价体系
        3.4.2 乡土灌草青贮发酵的常规性实验室评定体系
        3.4.3 牛羊健康饲喂评定体系
4 研究展望
    4.1 整合乡土灌草资源, 合理利用区域性适生灌草资源
    4.2 深度挖掘青贮-饲喂的关系, 耦合二者共性关键技术
    4.3 以能氮平衡理论为指导, 促进饲料工业发展
    4.4 构建青贮中心, 突破区域限制
    4.5 制定对位监测评价标准, 完善监测评价体系
    4.6 根据植物区系原则, 促成区域草畜模式构建
    4.7 增加植物资源保护力度、提高灌草资源利用率

(4)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新成员鉴定及其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主要缩略词
氨基酸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综述
    1.1 羊毛业
        1.1.1 羊毛业的形成和发展
        1.1.2 羊毛业的现状
    1.2 羊毛的结构和特性
        1.2.1 羊毛纤维的组成
        1.2.2 羊毛性状
    1.3 角蛋白和角蛋白关联蛋白研究进展
        1.3.1 角蛋白和角蛋白关联蛋白是决定羊毛特性的两个重要结构蛋白
        1.3.2 角蛋白关联蛋白的分类
        1.3.3 绵羊已被鉴定出的KAP蛋白和基因序列
        1.3.4 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3.5 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多态性
        1.3.6 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多态性与绵羊有关性状的相关性
        1.3.7 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
    1.4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试验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
        2.2.2 PCR扩增
        2.2.3 SSCP凝胶分析
        2.2.4 等位基因序列测序
        2.2.5 数据统计分析
        2.2.6 基因变异与羊毛性状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KRTAP家族新基因鉴定
    3.2 基因变异分析
        3.2.1 绵羊KRTAP22-1 多态性分析
        3.2.2 绵羊和山羊KRTAP22-2 多态性分析
        3.2.3 绵羊KRTAP21-1 多态性分析
        3.2.4 绵羊KRTAP21-2 多态性分析
        3.2.5 绵羊KRTAP26-1 多态性分析
        3.2.6 绵羊KRTAP6-3 多态性分析
    3.3 美利奴杂种羊羊毛性状的表型相关
    3.4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1 KRTAP22-1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2 KRTAP21-1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3 KRTAP21-2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4 KRTAP26-1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3.4.5 KRTAP6-3 基因多态性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羊毛性状的表型相关
    4.2 PCR-SSCP检测技术用于KRTAPs变异研究
    4.3 绵羊KRTAP22-1 基因
    4.4 绵山羊KRTAP22-2 基因
    4.5 绵羊KRTAP21-1 基因
    4.6 绵羊KRTAP21-2 基因
    4.7 绵羊KRTAP26-1 基因
    4.8 绵羊KRTAP6-3 基因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各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一)
导师简介(二)
导师简介(三)

(5)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1 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
    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
    3 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划分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3 试验示范方案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石漠化地区牧草青贮供需平衡与牛羊健康养殖
    1 潜在-轻度喀斯特石漠化地区
        1.1 饲草青贮状况及特点
        1.2 草地利用与牛羊养殖状况
        1.3 青贮料在牛羊日产消费中的现状分析
    2 中度-强度喀斯特石漠化地区
        2.1 饲草青贮状况及特点
        2.2 青贮料在牛羊日产消费中的现状分析
    3 不同石漠化程度下的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对比
        3.1 喀斯特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
        3.2 喀斯特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
        3.3 比较分析
四、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模式耦合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2.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
        2.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边界条件
    3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3.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
        3.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技术体系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4.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4.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5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五、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1 喀斯特地区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
        1.1 禾本科牧草青贮
        1.2 豆科牧草牧草青贮
        1.3 菊科和蓼科青贮
    2 石漠化地区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新
        2.1 青贮池排水口结构
        2.2 多层青贮池
        2.3 青贮滤液的回收利用装置
        2.4 拆卸式青贮池
        2.5 干草棚的设计
        2.6 青贮池与干草棚的混合装置
        2.7 青贮池密封装置
    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3.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3.2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3.3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对比分析
六、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示范
    1 示范点的选择与经济问题
        1.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
        1.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3 畜牧养殖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
        3.1 毕节撒拉溪示范点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3.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点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4 工程设计与工程示范过程
        4.1 工程设计与工艺流程
        4.2 工程示范过程
    5 示范点建设成果与对比分析
七、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监测评价
    1 生态效益评价
    2 经济效益评价
    3 社会效益分析
八、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优化模式在石漠化地区的推广运用
    1 模式优化
    2 模式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3 模式推广的保障措施
        3.1 资金措施
        3.2 政策措施
        3.3 科技措施
九、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与科研
    发表论文
    申请专利
    获奖情况
致谢

(6)母猪延迟产期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一
    1.1 临床症状
    1.2 检查诊断
    1.3 治疗措施
2 病例二
    2.1 临床症状
    2.3 治疗措施
3 原因分析

(7)南方集约农区牧草周年供应种植模式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
    1 农区牧草生产的意义与作用
        1.1 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
        1.2 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1.3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 农牧结合和牧草周年供应系统研究进展
    3 不同复种方式比较研究进展
        3.1 复种方式饲用价值比较研究
        3.2 复种方式生态效益比较研究
        3.3 复种方式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4 优质牧草栽培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4.1 施肥和刈割对牧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确定最佳刈割间隔的方法
    5 饲草品质与家畜营养需要的关系
        5.1 饲草硝酸盐含量与家畜健康
        5.2 饲草矿物质含量与家畜营养需要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粮草复种方式饲用价值及效益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处理
        1.3.1 复种方式和种植密度
        1.3.2 施肥及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1 产草量和品质性状
        1.4.2 土壤理化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复种方式下冷季型作物饲用价值比较
        2.1.1 干物质产量和体外消化率比较
        2.1.2 不同复种方式下冷季型作物营养品质比较
        2.1.3 不同复种方式下冷季型作物饲用价值总量的比较
        2.2 不同复种方式下暖季型作物饲用价值比较
        2.2.1 干物质产量和体外消化率
        2.2.2 不同复种方式下暖季型作物饲用价值总量的比较
        2.2.3 不同复种方式下暖季型作物营养品质比较
        2.3 不同复种方式总饲用价值比较
        2.4 不同复种方式生态效益分析
        2.4.1 土壤pH值变化动态
        2.4.2 土壤有机质变化动态
        2.4.3 土壤碱解氮变化动态
        2.4.4 土壤速效磷变化动态
        2.4.5 土壤速效钾变化动态
        2.5 不同复种方式经济效益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六种粮草复种模式的饲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3.2 六种粮草复种模式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集约农区牧草周年供应生产系统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品种
        1.3 试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免耕套播模式产草量和供青期
        2.2 不同冷暖季牧草同一田块接茬种植鲜草产量和供青期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花黑麦草冬春季节供青潜力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1 产量和生长动态的测定
        1.4.2 牧草营养品质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株高和叶面积的变化
        2.2 产草量
        2.3 干物质体外消化率和可消化总干物质产量
        2.4 营养品质
        2.5 “苏畜研1号”产量草和品质与家畜营养需要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施肥和刈割间隔对杂交狼尾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牧草产量和生长动态测定
        1.2.2 牧草营养品质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和刈割间隔对二茬草生长动态、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1.1 株高
        2.1.2 分蘖
        2.1.3 叶面积指数
        2.1.4 干物质积累和分配
        2.1.5 二茬草植株物质积累与农艺性状及有效积温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氮肥和刈割间隔对二茬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2.2.1 含氮化合物
        2.2.2 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相对饲用价值和体外消化率
        2.2.3 钙、磷和镁常量矿物质含量
        2.2.4 Ca/P的变化
        2.2.5 铜、锌和锰微量矿物质含量
        2.3 不同刈割模式产草量和产量分布
        2.3.1 总干物质产量和总鲜草产量
        2.3.2 产量分布
        2.3.3 产草量与有效积温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2.4 不同刈割模式植株含氮化合物的变化
        2.4.1 粗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粗蛋白产量
        2.4.2 植株硝酸盐含量
        2.4.3 植株硝酸盐含量与家畜健康的关系
        2.5 不同刈割模式植株 ADF、NDF、RFV和 IVDMD的变化
        2.6 不同刈割模式粗蛋白总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
        2.6.1 不同刈割模式粗蛋白总产量
        2.6.2 不同刈割模式可消化干物质总产量
        2.7 不同刈割模式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
        2.7.1 氮素积累总量
        2.7.2 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
        2.7.3 氮素农艺效率
        2.7.4 氮素回收效率
        2.8 不同刈割模式常量矿物质Ca、P和 Mg含量的变化
        2.8.1 不同刈割模式 Ca含量的变化
        2.8.2 不同刈割模式 P含量的变化
        2.8.3 不同刈割模式 Mg含量的变化
        2.8.4 不同刈割模式常量矿物质与家畜矿物营养需要的关系
        2.9 不同刈割模式常量矿物质 Cu、Zn和 Mn含量的变化
        2.9.1 不同刈割模式 Cu含量的变化
        2.9.2 不同刈割模式 Zn含量的变化
        2.9.3 不同刈割模式 Mn含量的变化
        2.9.4 不同刈割模式微量矿物质与家畜矿物营养需要的关系
    3 讨论与结论
        3.1 施肥和刈割间隔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3.2 施肥和刈割间隔对饲草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杂交狼尾草产草量和品质与家畜营养需要的关系
        3.4 产草量与有效积温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施肥和刈割间隔对杂交尾草根系活力和植株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根系伤流液的收集方法及伤流液强度的测定
        1.2.2 根系伤流液中氨基酸和硝态氮总量的测定
        1.2.3 植株糖氮养分含量分析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狼尾草单株伤流液强度及含氮化合物总量的变化
        2.1.1 根系伤流液强度的变化
        2.1.2 单株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变化
        2.1.3 单株伤流液中硝态氮总量的变化
        2.2 杂交狼尾草植株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2.2.1 植株粗蛋白含量的变化
        2.2.2 植株游离氨基酸总量含量的变化
        2.2.3 植株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2.3 根系伤流液中含氮化合物总量与植株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关系
    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杂交狼尾草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取样前准备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对不同刈次杂交狼尾草饲草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2.2 施肥对总干物质产量和氮积累总量的影响
        2.3 施肥对植株含氮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2.3.1 施肥对植株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2.3.2 杂交狼尾草硝酸盐含量与家畜健康
        2.3.3 施肥对杂交狼尾草植株纯蛋白、游离氨基态氮含量的影响
        2.4 施肥对不同形态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2.4.1 施肥对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影响
        2.4.2 施肥对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2.5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常量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2.5.1 施肥和刈割对杂交狼尾草植株 Ca、P和 Mg含量的影响
        2.5.2 杂交狼尾草植株矿物质含量与家畜矿物营养需要的关系
        2.6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微量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2.6.1 施肥和刈割日期对杂交狼尾草植株 Cu、Fe、Zn和 Mn含量的影响
        2.6.2 杂交狼尾草植株微量矿物质含量与家畜矿物营养需要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不同复种方式的评价标准
        1.2 牧草周年供应生产系统研究
        1.3 优质高效杂交狼尾草栽培利用技术
        1.4 草-畜配套技术
        1.5 杂交狼尾草根-冠关系研究
        1.6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1.7 今后的研究设想
    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已投稿的相关论文

四、关于饲草料中毒的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半荒漠草场醉马草中毒的治疗和注意事项[J]. 热合木·胡那拜. 养殖与饲料, 2021(09)
  • [2]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乡土灌草青贮利用与牛羊健康饲喂技术[D]. 郭文.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1)
  • [3]乡土灌草青贮与牛羊健康饲喂研究进展与展望[J]. 郭文,熊康宁,闵小莹,杨苏茂,张锦华,刘凯旋,许留兴. 草地学报, 2017(05)
  • [4]绵羊角蛋白关联蛋白家族基因新成员鉴定及其与羊毛性状的相关性分析[D]. 李少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2)
  • [5]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D]. 许留兴.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1)
  • [6]母猪延迟产期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J]. 袁春英,王忠伟,李赟. 山东畜牧兽医, 2013(01)
  • [7]南方集约农区牧草周年供应种植模式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D]. 钟小仙.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8]两头母猪已到产期不产仔怎么办[J]. 张虎社. 北方牧业, 2005(13)
  • [9]关于饲草料中毒的现象[J]. 尉淑东. 内蒙古草业, 2001(04)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