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直接检测白色念珠菌DNA的实验研究

一、用PCR技术直接检测白色念珠菌DNA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苏婷[1](2021)在《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人类真菌病原体,既可引起皮肤和粘膜的浅表感染,也可诱发全身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现有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单一,长期使用引起耐药激增,多途径治疗念珠病的临床需求日益提高。现代研究表明乌拉草具有良好抑菌活性,其抑菌产品应用广泛,但其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匮乏。本研究通过开展乌拉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生物导向分离,筛选抑菌活性组分,并开展活性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制、体内外活性、作用靶点研究,挖掘乌拉草抗白色念珠菌主要活性物质及作用机理,为乌拉草药用资源开发、抗菌制剂成型相关研究提供支撑。方法:1.考察乌拉草70%乙醇提取物(CM-70)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CM-70提取物,筛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组分,并初步分析该组分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CM-D90组分,筛选抑制白色念珠菌主要活性组分。2.通过测定活性组分90%乙醇洗脱组分(CM-D90)作用于白色念珠菌最低抑菌浓度、生长曲线,考察其对白色念珠菌生长、增殖影响。通过测定胞外蛋白、麦角甾醇含量,比较黏附作用、芽管生成、胞外磷脂酶分泌,测定最低抑制生物膜浓度、观察生物膜细胞形态,分别考察CM-D90组分对白色念珠菌细胞膜、毒力因子以及生物膜细胞的影响,进而明确该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体外活性及作用机制。随后考察硅胶分离活性组分对胞外蛋白含量、芽管生长、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进一步筛选改变白色念珠菌细胞通透性、抑制菌丝生长、破坏生物膜作用机制的主要活性物质。3.分别构建小鼠口腔念珠病、系统性念珠病模型,考察CM-D90组分、G-20组分干预后小鼠生存及感染情况、靶器官损伤及菌丝定植状态、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确该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体内活性及作用机制。4.分析并初步鉴定G-20组分成分,并通过Label-free蛋白质组定量分析该组分处理前后白色念珠菌蛋白质差异,根据差异蛋白功能,明确G-20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生存、增殖及菌丝形成的通路和靶点。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验证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菌丝抑制情况。采用qrt-PCR技术考察G-20组分对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开展非同源蛋白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比较G-20组分中主要成分与菌丝形成关键蛋白结合能力,分析最佳结合成分与靶蛋白结合模式。结果:1.乌拉草CM-70提取物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125、500、62.5μg/m L。筛选发现大孔树脂分离组分中CM-D90具有显着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活性,并推测指认出该组分中脂肪酸、黄酮等类的94个化合物。通过凝胶柱层析共从CM-D90组分分离获得57个组分,其中45个组分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筛选并确定G-20、G-32、G-46、G-51组分为主要抑菌活性组分。2.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M-D90组分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并对24 h内增殖产生抑制;能够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31.25μg/m L)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通透性引起胞内蛋白泄漏(≥62.5μg/m L);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粘附性、芽管生长(≥62.5μg/m L)等毒力因子,并使白色念珠菌致密网状的生物膜结构变得松散,从而抑制生物膜细胞(SMIC50为125μg/m L)。进一步分析主要活性组分机制发现,G-51组分改变细胞通透性作用最强,G-20组分抑制芽管生成作用最为显着,且抑制生物膜能力最强(SMIC50为15.625μg/m L)。G-20组分为CM-D90组分抑制菌丝形成的主要活性组分。3.体内活性研究表明,浓度为65、130、260 mg/Kg的CM-D90组分干预口腔念珠病小鼠后,其舌背伪膜面积减小、菌丝定植降低,口腔内菌量减少,舌乳头损伤被修复,小鼠脾脏萎缩得到控制;而干预系统性念珠病小鼠后,其体重恢复,肾脏累积菌量降低、菌丝定植减少、结构恢复,炎性细胞侵润降低。32.5、65、130 mg/Kg的G-20组分能够抑制小鼠口腔、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清除靶器官菌落,缓解菌丝侵入,修复靶器官损伤,减少炎症细胞浸润。CM-D90组分、G-20组分治疗后两模型的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IL-17和IL-22等细胞因子水平均显着低于模型组,降低体内炎症介质残留,缓解炎症损伤。3.Label-free蛋白质组定量分析发现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的354个蛋白表达存在差异,差异蛋白功能显示G-20组分通过影响核糖体合成、叶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等途径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增殖,通过环磷酸腺苷(c AMP)-蛋白激酶A(PKA)途径影响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经扫描电镜观察G-20组分处理后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受到极显着抑制,该组分为乌拉草抑制白色念珠菌毒力因子的主要活性组分。经qrt-PCR技术验证了G-20组分通过下调Asr2、Efg1、Sun41、Sec2的表达,影响菌丝形成及伸长,从而抑制菌丝生长。G-20组分主要成分与成药性较好的菌丝形成相关蛋白Efg1、Sun41、Sec2能够不同程度结合,热点残基具有相似性,呈现协同互补共同调控的特点,其中靛玉红、染料木素、α-亚麻酸、亚麻酸乙酯、亚油酸等具有潜在阻断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乌拉草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G-20组分为其主要活性组分。该组分主要包含脂肪酸、黄酮、生物碱等成分,可以通过抑制核糖体合成影响翻译过程,通过叶酸循环途径抑制核苷酸合成影响DNA复制,并引起氨基酸代谢异常,抑制白色念珠菌生存及增殖;该组分可以通过阻断Efg1对菌丝特异蛋白启动和抑制菌丝特异蛋白Sun41、Sec2的表达,抑制菌丝形成及伸长,降低致病性。本研究挖掘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初步筛选出乌拉草可用于治疗口腔、系统性念珠病的成药靶点,为乌拉草抗真菌制剂开发提供研究基础,为乌拉草综合利用开发提供依据。

马方雪[2](2021)在《氟康唑和大蒜素协同抗白色念珠菌的体内外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念珠菌属中最常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感染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在机体正常时其主要寄生在人体或畜禽的粘膜上,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化疗和放疗以及医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使得白色念珠菌的正常菌群遭到破坏,进而失调,引起各种形式的念珠菌病,从慢性浅表真菌感染到严重的播散性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同时发生在畜禽和小动物身上,由于畜禽舍的不卫生、不通风,使得畜禽的粪便中存在大量白色念珠菌,污染饲料、饮水等。氟康唑(Fluconazole)为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对包括白色念珠菌在内的很多真菌都较为敏感,具有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器官、溶解性强、几乎没有不良反应等特点。ERG11为氟康唑抗菌的靶向基因,氟康唑能够改变14α去甲基酶的作用,在膜上发挥作用,阻止麦角甾醇生成,使膜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进而产生有毒产物后,使菌发生死亡。但由于氟康唑只能抑菌而不能杀菌,故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正在逐渐增加。所以寻找能够与氟康唑联合抗真菌的药物迫在眉睫。大蒜素(Allicin)是从新鲜大蒜中提取的一种含硫化合物。大蒜素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甚至能够将其杀灭,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大蒜素能够使各类真菌的蛋白质灭活,已报道的大蒜素抗菌机理是使巯基发生氧化,含有巯基的胱氨酸、谷胱氨酸等化合物能够彼此竞争从而产生抑制作用,抑制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菌体新陈代谢,起到抑制甚至杀灭真菌的作用。联合用药是目前治疗真菌的首要策略,故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氟康唑和大蒜素联合抗真菌,并探讨其联合抗白色念珠菌的体内外活性。在接触药物或化学物质时,测量基因表达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药物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作用机制。随着人类及各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定的完成,使人们越来越多地了解了生命的本质,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基因的转录调控、互作与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基因芯片能够携带、分析、处理信息,为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基因信息提供了帮助。故本研究通过制备生物芯片来检测药物作用后白色念珠菌诱导基因的表达谱,得到差异基因,阐明氟康唑单独、大蒜素单独、氟康唑/大蒜素联合抗真菌的作用机制。首先,我们对氟康唑和大蒜素协同抗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活性进行考察。一方面,为了评价氟康唑单独、大蒜素单独、氟康唑/大蒜素联合应用效果,我们采用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和棋盘稀释法进行单独和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氟康唑和大蒜素分别单独有一定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并且氟康唑和大蒜素联合在抗白色念珠菌活性上显示出协同作用;本研究在分析联合药敏试验结果方面使用了两种重要模型:FICI模型和△E模型,我们发现这两种模型在评价氟康唑和大蒜素联合抗白色念珠菌协同效果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表明氟康唑和大蒜素有协同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运用琼脂点板实验验证了氟康唑和大蒜素体外联合应用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氟康唑和大蒜素体外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效果明显强于两药的单独应用。第三方面,为了筛选用于微阵列的亚抑制浓度,我们绘制了白色念珠菌生长曲线,筛选出64μg/m L氟康唑、16μg/m L大蒜素以及64μg/m L+16μg/m L氟康唑/大蒜素组合为后续微阵列实验中的最适药物处理浓度。这些结果共同表明,氟康唑和大蒜素体外有协同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并且联合应用的抑菌效果明显强于两药单独应用。其次,为了探索氟康唑和大蒜素协同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制。我们首先将白色念珠菌暴露在亚抑制浓度的氟康唑、大蒜素以及氟康唑/大蒜素组合,然后通过商品化的C.albicans genome 70-mer寡核苷酸芯片来检测白色念珠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与未被处理的菌体转录组相比,氟康唑单独、大蒜素单独和氟康唑/大蒜素组合作用后,分别有149、944和573个基因发生了差异调控(上调或者下调变化≥2倍数);在氟康唑单独、大蒜素单独及氟康唑/大蒜素组合调控的差异基因中,分别有126、338和260个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增加,分别有23、606和313个基因的转录水平显着减少。GO分析表明,氟康唑的作用机制是差异调节脂肪酸和麦角甾醇合成途径、转运、药物反应等通路相关基因,包括ERG11、RBT51、PHR1等;大蒜素的作用机制是差异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DNA代谢过程、生物膜形成等通路相关基因,包括GAL10、RPO41、PGA7等;氟康唑/大蒜素组合的作用机制是差异调节丝状生长、化学刺激、RNA代谢过程等通路相关基因,包括ZCF2、NCP1、NOG1等。接下来,我们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了选取的11个氟康唑、大蒜素以及氟康唑/大蒜素组合处理的C.albicans genome70-mer寡核苷酸芯片差异基因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SOD1、SAP9、SAP10、IHD1、PIL1、ERG1、ERG3、ERG5、ERG6、ERG11和ERG25,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和寡核苷酸芯片结果相一致性。最后,我们对氟康唑/大蒜素协同抗白色念珠菌的体内活性进行考察。为了进一步验证氟康唑、大蒜素、氟康唑/大蒜素组合的体内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我们建立了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并在体内从感染小鼠的生存率、生存状态、肺脏菌落数、免疫器官脏器系数、病理变化等方面考察了氟康唑、大蒜素、氟康唑/大蒜素组合的体内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结果发现,与氟康唑或大蒜素单独治疗相比,氟康唑/大蒜素组合治疗能够显着提高小鼠的存活率,改善小鼠的生存状态,减少肺脏白色念珠菌菌落的聚集,并且对感染小鼠的免疫系统起到一定的恢复作用,较好地保持了肺泡的完整性及减少炎性细胞浸润。以上结果表明,氟康唑和大蒜素组合对白色念珠菌小鼠具有良好的体内治疗效果。总之,本研究通过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高通量棋盘稀释法和琼脂点板实验等抗真菌活性检测系统及FICI和△E协同分析模型,结合体内动物模型,系统地考察并发现氟康唑/大蒜素组合具有体内外协同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我们是国内外首次通过△E模型表明氟康唑/大蒜素组合具有体外协同活性,也是国际上首次关于氟康唑和大蒜素协同作用机制的全基因组生物芯片转录组学的研究报道。这为唑类药物和大蒜素联合作为抗真菌新药开发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物质基础。

李小梦[3](2021)在《多重交叉置换扩增联合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快速检测烟曲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多重交叉置换扩增联合纳米生物传感技术(MCDA-LFB)快速、灵敏、特异性的检测出烟曲霉,为临床烟曲霉感染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技术,从而提高烟曲霉的检测水平。方法:依据相关资料,设计分别识别烟曲霉特异性基因annexin ANXC4的10个不同区域的10条特异性引物。购买一次性横向测流纳米生物传感条(LFB),使它在1至2分钟内能够检测出MCDA扩增产物(即传感条上出现两条红线)。收集烟曲霉菌株及非烟曲霉菌株,其中一株作为标准菌株,然后优化这个体系检测烟曲霉所需的最佳温度、最适时间、敏感性及特异性,收集临床上高度怀疑曲霉菌属感染病例的痰标本100份进行培养法、PCR法和MCDA-LFB检测,通过对上述结果进行比较验证MCDA-LFB检测效率。结果:筛选出MCDA-LFB检测烟曲霉最适宜的温度是66℃,最适时间是35分钟,检测出烟曲霉的最低浓度是10fg,整个实验过程中无交叉反应,特异性100%。检测流程包括准备DNA、MCDA体系反应、结果判读。我们将MCDA体系反应及结果判读时间能够控制在40分钟之内。在收集的100份痰标本中,采用MCDA-LFB、PCR法分别检测出烟曲霉20株和15株,培养法检测出烟曲霉20株。与培养法相比,MCDA-LFB检测出烟曲霉的阳性率达到100%。这个结果表明,MCDA-LFB法比PCR法具有更好的检测能力。结论:MCDA-LFB检测方法可以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出烟曲霉,为临床烟曲霉感染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

张丽娟[4](2021)在《分离自COPD患者Aspergillus lentulus毒力因子测定及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揭示分离自COPD患者的Aspergillus lentulus(A.lentulus)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体外药物敏感性特点,进一步了解其感染动物模型后的毒力及毒力因子的表达情况,通过检测炎症通路中间产物及终末炎症因子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宿主免疫反应机制。方法:对分离自COPD患者痰标本中的目标菌株进行显微镜下形态学特点的观察,进行扩增β-tubulin(560bp)基因,与基因库序列比对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按照CLSI M38-A2标准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测定。以烟曲霉及白色念珠菌为对照,选择A.lentulus菌液浓度1×106CFU注入蜡螟幼虫larvaes体内,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对比larvaes的生存率、体表黑素化评分和活动度评分。液氮研磨A.lentulus感染的larvae组织,以显色法及酶法检测(1,3)-β-D葡聚糖及半乳甘露聚糖表达。分别以A.lentulus、烟曲霉和白色念珠菌的不同MOI值:0、1、5、10、20作用于鼠树突状细胞,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β的含量。最后,用1×106CFU的A.lentulus菌液注入蜡螟幼虫larvaes体内,q RT-PCR检测感染后larvaes体内Caspase-1及TNF-α的m RNA含量。结果:1)分离菌株镜下观察:A.lentulus培养外观呈白色絮状菌落,镜下可见透明分隔菌丝,产孢子少,48℃下不能生长;2)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扩增结果与A.lentulus标准株具有99%的同源性;3)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A.lentulus患者菌株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依次为:两性霉素B(2μg/ml)、5-氟胞嘧啶(64μg/ml)、氟康唑(>64μg/ml)、伊曲康唑(0.5μg/ml)、伏立康唑(1μg/ml)、咪康唑(4μg/ml)和米卡芬净(≤0.015μg/ml),而标准株FH5T药敏结果中,除咪康唑(MIC 2μg/ml)和米卡芬净(MIC≤0.03μg/ml)外,其它药物最小抑菌浓度与患者菌株相同;4)在蜡螟幼虫larvae的感染模型中,烟曲霉及白色念珠菌组蜡螟幼虫在24-48小时内全部死亡,而A.lentulus患者菌株组蜡螟幼虫的体表黑素化评分、生存率评分及活动度评分在48小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57.5%、73.3%和53.3%。A.lentulus患者菌株组和标准菌株组(1,3)-β-D葡聚糖水平与PBS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A.lentulus患者菌株组和标准菌株组半乳甘露聚糖水平与PBS对照组比较有升高,且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lentulus患者菌株组和标准菌株组半乳甘露聚糖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5)白色念珠菌、烟曲霉及A.lentulus作用于鼠树突状细胞后均可引起IL-1β升高,白色念珠菌处理48小时、MOI=20时,IL-1β水平较其它时间点及浓度值时显着升高(P<0.01),烟曲霉处理12小时、MOI=10时诱导IL-1β升高与MOI=0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A.lentulus处理48小时、MOI=1时诱导IL-1β升高与MOI=0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从12小时开始,相同时间及浓度下,烟曲霉所诱导的IL-1β水平均显着高于A.lentulus患者菌株组(P<0.01);6)A.lentulus患者菌株和标准菌株感染larvae后均可诱导蜡螟体内Caspase-1和TNF-α的升高(P<0.05),而标准株组和患者株组两因子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分离自COPD患者的A.lentulus以白色絮状为主,镜下呈透明分隔菌丝,产孢少,48℃下不能生长,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和咪康唑具有较高的MIC值,对米卡芬净敏感;2)A.lentulus毒力弱于烟曲霉及白色念珠菌,且其毒力作用缓慢;3)A.lentulus作用鼠树突状细胞后可引起其IL-1β的释放,相同条件下A.lentulus诱导IL-1β释放的能力弱于烟曲霉;4)半乳甘露聚糖可作为早期A.lentulus侵袭性感染的监测指标;5)NLRP3/Caspase-1炎症小体通路参与了A.lentulus感染宿主的免疫反应,该过程中伴有TNF-α的升高。

朱洁[5](2020)在《抗菌肽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的抗细菌和真菌活性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妇科阴道炎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十分严重,其中,以细菌性阴道病(BV)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最为常见,约70%以上和30%-50%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BV和VVC。且众多属于经常感染,亦难治愈,而BV、VVC患者细菌和真菌产生的生物被膜和对抗生素的持续耐药性被认为是发病的常见因素[1-4]。在临床治疗上,常使用外用药物双胍类消毒剂和防腐剂醋酸氯己定(CHA)进行抗菌治疗。但高浓度的CHA会刺激粘膜,有些病人长期或经常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过敏反应及副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抗菌肽(AMP)具有广谱、快速的抑菌活性、不易受到细菌和真菌对传统抗生素耐药突变的影响,与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等优点,逐渐成为新型抗感染药物的重要候选分子,但存在成本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拟就抗菌肽和CHA进行联合用药的抗菌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抗细菌活性、抗真菌活性以及抗相应的生物被膜的活性和作用机理,希望通过联合用药,旨在不仅可以发挥其强大的活性潜能,还能降低成本、减少用药量、降低药物本身的毒性和过敏性等不利因素。1.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的抗细菌和真菌活性研究我们选择α-螺旋阳离子抗菌肽HPRP-A1和它的对映异构体HPRP-A2与CHA分别进行单独或联合用药,并通过在体内和体外实验对其抗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一种真菌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体外研究结果显示,单独用药中,HPRP-A2抗菌活性比HPRP-A1略高,CHA则显示出较弱抗菌活性。结合到抗菌肽的抗菌机理及活性影响因素,即HPRP-A1和HPRP-A2的抗细菌和抗真菌机理和手性特性无关,抗菌活性取决于α-螺旋和两亲结构的影响[5],我们推测这可能是归功于D-型的HPRP-A2对蛋白酶降解的稳定造成的。有趣的是,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一种真菌显示出更强的抗菌活性,且除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相加作用外,联合用药组对其他细菌和真菌均具有协同抗菌作用,而溶血活性明显降低,证实其降低了药物的毒性。细菌和真菌阴道炎动物模型的体内研究证实,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后,高浓度组抑菌率达到99.9%(P<0.001),对阴道炎的症状有非常明显的改善。2.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作用机理研究为了研究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机理,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分析了细胞膜的完整性、细菌细胞壁的LPS结合能力、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和与DNA的结合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单独的抗菌肽比CHA能快速的破膜,抗菌肽和CHA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对细菌和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影响更为明显,更能快速破坏细菌膜的完整性。HPRP-A1/HPRP-A2单独用药与外源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E.coli 055:B5中LPS孵育后表现出显着的结合能力;CHA与LPS的结合能力相对较弱;联合用药后,虽然都能与LPS相结合但与单独药物组相比结合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推测:药物对LPS的抑制可能是抗菌肽的作用机理之一。HPRP-A1/HPRP-A2和CHA单独或联合用药均不会产生ROS,真菌的耗氧量没有增加;HPRP-A1/HPRP-A2与CHA单独用药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分别与HPRP-A1/HPRP-A2单独用药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CHA单独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抗菌肽HPRP-A1/HPRP-A2在较高浓度时可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核中的DNA结合,CHA在较高浓度时则不能与DNA结合,说明抗菌肽HPRP-A1/HPRP-A2的抑菌活性不仅取决于穿透细胞膜的能力,还可能与细菌LPS和DNA的结合能力有关。3.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抗细菌和真菌生物被膜活性对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处理细菌和真菌产生的生物被膜的活性研究证实,与之前测定的抑制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值相比,单独的HPRP-A1/HPRP-A2和CHA组分别对不同细菌和真菌的抑制最低生物被膜浓度(MBIC)的数值均有所增高,联合用药组在细菌和真菌的处理中均具有协同作用;单独抗菌肽或CHA均能预防生物被膜的生成,细菌或真菌生物被膜的生物量逐级减少;当抗菌肽或CHA的浓度达到MIC时,对生物被膜的预防作用最强,显示抗菌肽和CHA均对预防细菌和真菌的粘附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HPRP-A2和CHA联合用药与单独药物相比,更具有预防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细菌和真菌生物被膜的生物量显着降低;抗菌肽和CHA联合用药还可以抑制成熟生物被膜的增殖,对已形成的生物被膜的代谢有抑制作用。与单独药物处理相比,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更强。大鼠和小鼠生物被膜阴道炎模型研究证实,无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HPRP-A2和CHA的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对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被膜引起的阴道炎中细菌和真菌抑制率更高,在高剂量组抑菌率高达99.9%(P<0.001),治疗效果非常明显。4.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抗细菌和真菌的生物被膜的机理研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苯酚-硫酸法和q-PCR等技术对抗菌肽和CHA联合用药对细菌和真菌生物被膜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单独的抗菌肽比CHA在相同的时间和浓度下能快速的破膜。抗菌肽和CHA联合用药组比单独用药组对生物被膜细胞的完整性、生物被膜降低率的影响更为明显,更能快速破坏细菌膜的完整性,且荧光通透性增加,生物被膜的生物量降低。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细菌和真菌生物被膜形态学变化比单独用药明显减少,生物被膜的面积和生物量由开始难以区分密集聚集体存在、到松散或没有明显聚集、最终使细胞膜变形、褶皱甚至损坏。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中主要成分EPS生物量明显减少,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和苯酚-硫酸法结果趋势相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抑制细胞粘附因子表达上调和生物被膜关键调节因子的表达下调。联合用药对细菌和真菌的生物被膜有快速破膜的作用,能抑制生物被膜的EPS生物量,在调节抑制粘附因子和重要的调节因子中发挥了抑制生物被膜的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主要以α-螺旋阳离子抗菌肽HPRP-A1/HPRP-A2和CHA为研究对象,利用联合用药的协同浓度在体内和体外对细菌和真菌及相应的生物被膜活性和机理的研究,都可以有很好的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生物被膜活性和靶向性。这种联合用药策略为临床用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可能是今后在临床实践中治疗妇科阴道炎的有效的方法。

范明[6](2020)在《指状青霉V型ATP酶H亚基的基因分析及其功能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是引起柑橘采后病害的主要致病菌,造成了柑橘产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化学杀菌剂处理是目前柑橘采后生产中防治柑橘采后病害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常用的化学杀菌剂存在作用靶点单一,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问题,使杀菌剂的使用周期大大缩短。研究与开发安全、高效、低耐药性、具有新型药物作用靶点的杀菌剂对于柑橘采后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细胞内pH平衡对病原真菌的生长发育和毒力至关重要。酵母是单细胞真核模式生物,结构较简单,蛋白较少,是研究真核生物生理过程的良好模式生物。本试验通过在酵母质子运输相关基因缺失的突变体中筛选出与真菌生长、胞外产酸能力和唑类药物作用至关重要的基因―V-ATPaseH亚基,研究该基因在指状青霉的生长、胞外pH调控和致病力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从酵母菌突变体库中筛选出了对真菌生长、胞外产酸能力和唑类药物作用的关键基因VMA13,即V-ATPaseH亚基。(2)指状青霉的VmaH(V-ATPaseH亚基)具有与其他真菌同样的2个非常保守的结构域,分别为N端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真菌物种中VmaH的氨基酸相似度为79%,且指状青霉VmaH与青霉属和曲霉属的VmaH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VmaH在指状青霉整个生长发育和侵染果实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基因表达水平,并在不同外界环境胁迫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3)本试验以pCAMBIA3300质粒作为骨架,成功构建了VmaH基因过表达载体p-5HPV3-3300和两组RNA干扰载体p-PS-A-Hyg B-3300及p-pgpd A-VmaHPtrpC-Hyg B-3300。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指状青霉转化分别获得一株VmaH过表达突变株OE12和一株VmaH沉默突变株Si14。(4)VmaH对指状青霉的菌丝形态影响较小。VmaH基因的沉默会导致指状青霉孢子萌发时间的推迟、菌丝生长速率减慢且产孢量下降。VmaH基因在指状青霉侵染柑橘类果实方面具有正向调控作用,过表达菌株的病斑直径显着大于野生型菌株的病斑直径;沉默菌株的病斑直径较野生型小,且未观察到肉眼可见的菌丝生长和绿色孢子扩散的现象。VmaH过表达菌株培养液的pH和野生型菌株培养液的pH差异不显着,而VmaH沉默菌株培养液的pH显着低于对照菌株和过表达菌株。

刘凌燕[7](2019)在《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戈登氏放线菌WA8-44次级代谢产物抗真菌活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戈登氏菌(Gordonia)是一类稀有放线菌,在本课题组的前期实验中,我们已经从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的肠道内分离得到了15株戈登氏菌。本文以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为指示菌对这15株戈登氏放线菌进行了抗真菌活性的初步筛选,发现菌株WA8-44抗白色念珠菌的活性较强且稳定性良好。在此基础上,以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黑曲霉(ATCC 16404)、烟曲霉(ATCC 96918)和红色毛癣菌(ATCC 60836)四种人体常见致病真菌为指示菌测定了其抗真菌谱。通过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对菌株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优化菌株WA8-44的液体发酵条件,扩大了发酵规模。采用生物活性追踪与经典化学分离提取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对菌株的抗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15株戈登氏放线菌抗真菌活性的筛选:从美洲大蠊肠道中分离得到的15株戈登氏菌以白色念珠菌为指示菌进行抗真菌活性的测定,其中有6株戈登氏菌对白色念珠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WA8-44活性较强、且稳定好,所以选择菌株WA8-44作为后续的研究对象。2、菌株WA8-44的抗真菌谱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菌株WA8-44的抗真菌谱以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烟曲霉和红色毛癣菌四种常见致病真菌为指示菌进行确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对上述四种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利用分类鉴定学方法,经过菌落形态的观察、革兰氏染色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菌株进行了形态学的鉴定。与16S rDNA系统发育树分析相结合,得出菌株WA8-44与一株来源于红树林的戈登氏菌(Gordonia didemni)的同源性为100%,最终鉴定出该菌株为戈登氏菌,将其基因序列提交至GenBank中进行注册,获得登录编号MH605445。3、菌株WA8-44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发酵规模的扩大: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来优化菌株发酵的条件,以白色念珠菌作为指示菌,通过牛津杯法和滤纸法测定具有不同影响因子的发酵液的抗真菌活性。最终确定了菌株WA8-44的最优发酵条件为采用ISP2培养基,每500mL装300mL培养基,初始pH为7在28℃条件下发酵6天。根据该条件,将发酵放大至60L,并获得足够量的粗提取物以供使用。4、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用两种不同极性的有机试剂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将戈登氏菌WA8-44的发酵液萃取三次,并用丙酮浸提菌丝体。以白色念珠菌为指示菌进行生物活性追踪,得出戈登氏菌WA8-44的抗真菌活性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利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MCI柱层析等分离手段对乙酸乙酯活性部位的粗提物进行了多次重复的分离纯化,最后,通过半制备HPLC进行制备,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现代光谱分析技术如NMR,MS,IR及UV分析和鉴定分离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共获得8个化合物:放线菌素D,放线菌素X2,Collismycin 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环状(亮氨酸-亮氨酸)二肽、环状(脯氨酸-甘氨酸)二肽、胸腺嘧啶、尿嘧啶。上述8个化合物均是从戈登氏放线菌中首次分离得到。5、化合物抗菌活性的评价:测定了8个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放线菌素D、放线菌素X2及Collismycin A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分别为4μg/mL、32μg/mL、2μg/mL。但是其他化合物无抗真菌活性。此外,上述3个化合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213)、枯草芽孢杆菌(ATCC 6633)和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李振锋[8](2018)在《鹅白色念珠菌的分离鉴定及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鹅白色念珠菌病又称霉菌性口炎或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鹅上消化道真菌性传染病。白色念珠菌多侵害雏鹅,是雏鹅发育成长阶段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严重影响我国养鹅业的健康发展。建立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对控制鹅群念珠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疑似感染白色念珠菌的鹅只进行病原分离鉴定,从患病鹅食道膨大部分离培养出3株疑似菌株,经显色培养、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在白色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上培养呈绿色;显微镜下观察,经过革兰染色,菌体呈蓝紫色的椭圆形酵母样球菌;经过IST区间基因序列分析,分离株与GenBank上已发布白色念珠菌同源性为86.187.1%,而与其他念珠菌同源性为29.185.0%。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所获得分离株确定为白色念珠菌。根据参考GenBank上已经发表的白色念珠菌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扩增片段长度为471bp的特异性引物,经过条件优化,确定建立了一种鹅白色念珠菌PCR检测方法。对其检测灵敏度、重复性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白色念珠菌最低检测浓度为2.042ng/μL。该方法操作简便,对设备条件要求低,能够满足临床检测需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鹅白色念珠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养殖一线提供了快速诊断鹅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后续鹅白色念珠菌感染其他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

鞠志刚[9](2015)在《双展示噬菌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白色念珠菌检测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丝状噬菌体(filamentous bacteriophage),是一种具有细丝状结构的病毒,可通过大肠杆菌繁殖后代,而且不会裂解宿主细胞。丝状噬菌体含有一个由外壳蛋白所包裹的单链环状DNA分子,其DNA能够编码的5种不同的外壳蛋白。而这些蛋白能通过自我组装可展示在噬菌体的表面,使得噬菌体的基因型与表型形成统一。因此通过将编码外源多肽或蛋白的基因序列插入到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即可以将不同的多肽或蛋白展示在噬菌体的表面,称为“噬菌体展示技术”。基于该技术,人们创建了多种噬菌体随机展示文库,经过噬菌体文库筛选,得到了与不同蛋白,细胞或材料等结合的多肽,为当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丝状噬菌体作为一种纳米级生物材料,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丝状噬菌体有很多优点:首先,丝状噬菌体制备简单,成本低,无毒性,其外壳蛋白很容易实现化学和遗传修饰。其次,丝状噬菌体具有很好的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而且噬菌体还可以与无机纳米颗粒相互作用,形成新型的生物纳米材料。最重要的是,丝状噬菌体能通过大肠杆菌自我繁殖,产生大量后代,不需要工厂加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一种条件性致病真菌,在正常人体内都会存在,包括口腔、呼吸道、肠道以及阴道等,而且并不会引发感染。但是,一旦机体平衡遭到破坏,尤其在艾滋病患者和器官移植患者中,白色念珠菌将侵入患者血液,进入到组织器官中,引发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并导致死亡。白色念珠菌感染已成为全美引发血液感染的第四大病因。同时,研究发现,在癌症患者中,白色念珠菌感染也是导致其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提高存活率,早诊断,早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目前,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是血培养,但是培养时间相对较长,很难实现早期诊断。因此,开发一种可用于早期诊断的检测体系,对于指导治疗和提高治疗效率非常重要。本论文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f88-4 pⅧ展示载体和fUSE55 pⅢ展示载体整合在一起,构建了一种可以在pⅧ和pⅢ蛋白上同时展示外源多肽的双展示噬菌体载体f388-2。基于该双展示载体,制备了一种用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检测的新型的磁性纳米纤维。一方面,将Sap2抗原表位VKYTS展示于噬菌体pⅢ上,用于特异性的识别和结合抗Sap2抗体。另一方面,借助噬菌体文库筛选,得到与磁性纳米颗粒结合的多肽,并将其展示于噬菌体pⅧ上,使纳米颗粒沿噬菌体组装形成纳米纤维,赋予噬菌体磁性。该磁性纳米纤维,不仅可以结合血清中的抗Sap2抗体,而且可以将结合的抗体通过外加磁铁富集起来。我分别利用磁性纳米纤维和Sap2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抗Sap2抗体。结果发现,利用新制备的磁性纳米纤维进行抗Sap2抗体的检测时,其最低检测浓度能达到1.1 pg/ml,比传统的蛋白ELISA检测方法要低两个数量级,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即使在检测物浓度很低时,我们所制备的磁性纳米纤维也能检测到抗Sap2抗体,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实现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我们又对癌症患者血清中的抗Sap2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出率提高了11.82%,特异性达到97.9%。同时,噬菌体也可以进行白色念珠菌的治疗。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强,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抗菌药物,能够与细胞膜结合,通过破坏细胞膜或者进入细胞内,干扰细胞生命活动,从而杀死细胞。但是,多数抗菌肽价格昂贵,缺乏特异性,不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因此,我们利用双展示噬菌体载体制备了一种既能靶向结合白色念珠菌,又能与白色念珠菌相互作用,杀死念珠菌细胞的双展示噬菌体。首先,我们利用白色念珠菌孢子体进行噬菌体文库筛选,得到了与孢子体结合的多肽LP,并将其展示在噬菌体的pⅢ上,使其能够靶向性识别和结合念珠菌孢子体。其次,我们又将抗菌多肽展示在噬菌体的pⅧ上,成功构建了一种既能与白色念珠菌特异性结合又能抗菌的双展示噬菌体,并将其用于白色念珠菌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该双展示噬菌体能够提高抗菌肽的抑菌效率。重要的是,该双展示噬菌体制备简单,成本低,具有特异性,使其很容易大范围的推广使用,为抗菌药物的研发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刘平[10](2013)在《奶牛肝功能酶检测与乳房炎白色念珠菌快速诊断试纸条研究》文中认为易于采样、便于疾病检测的手段对维护奶牛产后健康和奶牛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肝功酶检测不仅对奶牛产后肝脏机能正常与否可以提供直接参考依据,也可对体脂过度动员引起酮病等重要代谢疾病提供参考依据。乳房炎的真菌性病原在广西部分奶牛场不易治愈,诊断也非常困难。本研究:第一,探索奶牛泌乳早期部分肝功能酶在血浆与乳清中的活性及其相关性,评价能否用乳清代替血浆进行肝功酶检测。其目的在于寻找便于监控奶牛产后肝功能状况的途径。第二,对奶牛乳房炎微生物病原调查中对奶牛影响最大的一种真菌性病原一白色念珠菌,进行快速诊断试纸条检测方法研究,旨在建立乳房炎白色念珠菌快速诊断方法。第一部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是重要的肝功能代谢酶,在动物的肝脏疾病检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通过监测健康奶牛血液和牛奶中的ALT、AST、GGT及ALP活性,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广西某规模化奶牛场35头荷斯坦奶牛,在分娩后3~9周之间采集的血液和牛奶样本,每周采样1次,及时分离血浆与乳清,采样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ALT、AST、GGT及ALP活性,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四种酶在血浆和乳清中的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ALT,r=0.852,P<0.001;AST,r=0.341,P<0.001;GGT,r=0.628,P<0.001;ALP,r=0.707,P<0.001)。血浆与乳清中ALT(P<0.05)活性十分接近,而血浆的AST(P<0.001)活性明显高于乳清的,而血浆的GGT、ALP活性显着(P<0.001)低于乳清的活性。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以血浆为因变量,乳清为自变量,描述了一个一元的函数方程,即四种酶而伴随着血浆中酶的活性变化,乳清中的酶活性也随着变化(ALT,P<0.001;R2=0.72;AST,P<0.001;R2=0.11;GGT;R2=0.43,P<0.001; ALP;R2=0.52,P<0.001),其回归模型分别为:ALT:y=1.78(x0.79),R2=0.72,P<0.001。AST:y=57.48e0.009x,R2=0.11,P<0.001。GGT:y=2.22(x0.34),R2=0.43,P<0.001。ALP:y=20.74(x0.26),R2=0.52,P<0.001。结论:本研究中奶牛乳清的GGT、ALP活性均高于血浆,血浆的ALT活性与乳清中十分接近且呈极显着正相关。总的来看,除了AST之外,从乳清中检测这些酶有望成为监测奶牛肝功能的新途径,乳清中ALT检测可作为奶牛泌乳早期血浆ALT检测的替代普检手段。第二部分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本文调查研究了我国广西部分地区奶牛的白色念珠菌性乳房炎的发病率、致病力等情况;研究了不同种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效果。同时,对牛奶中白色念珠菌快速诊断方法进行研究,探索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快速检测牛奶中的白色念珠菌的试纸条检测方法,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本研究对广西的6个规模化牛场疑似感染白色念珠菌病例收集奶样,根据白色念珠菌生长特性,采用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学、革兰氏染色、无菌膜生长的鉴定、假菌丝鉴定检、墨染法鉴定、TTC—玉米吐温琼脂培养基(TCTA)显色鉴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经生化管鉴定方法,对白色念珠菌进行分离鉴定,用统计方法分析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奶牛乳房炎发生率。将随机选取临床鉴定的白色念珠菌菌株进行小鼠攻毒实验,进行致病力的检测。选6只昆云小白鼠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实验组选取20只小鼠分3批攻毒白色念珠菌,经48小时观察小鼠生理变化情况。用多种单味药敏实验:西药:林可霉素、环丙沙星、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小诺霉素、酮康唑、氟康唑。中药:五倍子、土槿皮、黄连、黄柏、知母、丁香、肉桂、大蒜和奶牛场16种常用药物(如澳龙乳炎康、硫酸卡那霉素、乳宫菌毒康等)进行药敏实验。白色念珠菌快速诊断试纸条的相关研究:(1)白色念珠菌抗体制备:采用白色念珠菌颗粒性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白色念珠菌多克隆抗体;同时也免疫Balb/c小鼠,再采用细胞融合技术进行杂交瘤阳性克隆筛选,筛选出阳性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和体内培养制备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2)胶体金颗粒的制备、金标抗的制备、金标抗体结合垫的制备和试纸条的组成。(3)试纸条在临床上的应用:用临床上鉴定的白色念珠菌菌株以及其他的菌株进行敏感性与特异性检测。本研究的结果如下:通过镜检、生化管和RCR等7种方法对临床顽固性的乳房炎的牛奶样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在6个不同的牛场共检测116份奶样,共分离出509株菌,其中真菌153株(通过镜检)。而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分离鉴定为阳性的结果:(1)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占总分离菌株的20%,占真菌的67%。(2)无菌膜生长的鉴定,占总菌株数的20.08%,占真菌的96.73%。(3)假菌丝鉴定检出率达100%。(4)TCTA检出率分别占总分离菌与真菌的20.43%和67.97%。(5)墨染法鉴定中分别占总菌株数与真菌数的23.97%和79.74%。 (6)菌液PCR中占总菌株数23.18%,占真菌的77.12%。(7)经生化管鉴定,产气葡萄糖的鉴定中有产酸产气和产酸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7.29%、5.11%;分别占真菌数的57.51%、16.99%;在甘露糖化管中培养,有产酸产气和只产酸占总菌株数分别为18.27%、4.72%,分别占真菌数为60.78%、15.69%;在半乳糖、麦芽糖、果糖3种生化鉴定中,分别占总菌株数的23.18%、22.00%、22.59%,占真菌中的分离率依次为77.12%、73.20%、75.16%。白色念珠菌攻毒与药敏试验实的结果,本实验用白色念珠菌接种20只小白鼠,死亡11只,死亡率达55%,其致病率达100%,半数致死量(LD5o)达1.97×105 cfu/g,从所有小白鼠的肝脏、腹水、肺以及部分血液中分离到白色念珠菌,小白鼠在剖检后可见腹水增多及各器官充血肿大,器官表面有大小不一的脓肿小结节;通过组织切片镜检观察,发现大多数器官有炎症及细胞病变。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当各种中药的浓度为10mg/mL时,大蒜的效果最好,其次黄连,其它药效较差。当各种中药的浓度为20mg/mL时,药效最好的是大蒜与黄连,其极敏率分别达100%、87.5%。当各种西药浓度为10mg/mL时,本实验选取的7种西药当中,酮康唑与氟康唑较敏感,其高敏率分别达37.5%、25%;选取牛场常用的16种药品中,Lineo(利内奥)、硫酸庆大霉素、消肿通乳、乳立通、乳宫菌毒康、乳炎神针与澳龙乳炎康的中度敏感率分别为43.75%、40.625%、15.625%、9.375%、6.25%、6.25%、3.125%。当各种西药浓度为20mg/mL时,本实选取的7种西药当中酮康唑的高敏率达100%,氟康唑的高敏率达96.88%;但牛场的16种药品的药效与药浓度为10mg/mL效果基本相当。在大蒜与黄连分别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的结果相比,发现大蒜比黄连的效果更好。通过ELISA对制备白色念珠菌的多克隆抗体效价测定,兔抗血清在稀释到1:32000、1:1400000时仍为阳性:抗体血清纯化后,通过核酸分析仪测定结果分别为:10.3mg/mL、22.28mg/mL。兔抗血清通过SDS-PAGE垂直电泳检测,可见特异性及纯度较高抗体条带。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其它菌株为抗原,用间接ELISA法检测均无交叉反应现象。白色念珠菌免疫Balb/c小鼠60天后就可获得高免血清;进行细胞融合、筛选、获得较稳定的4株杂交瘤细胞株;诱导小鼠腹水,在7-10天获得腹水,其效价可达到1:102400以上。交叉反应实验显示:与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其它菌株无交叉反应现象。分别两次纯化单克隆抗体蛋白,其含量分别可达31.32mg/mL、27.65mg/mL。通过SDS-PAGE电泳检测显示,获得较高特异性及高纯度抗体条带。试纸条制备实验结果:制备出20nm的胶体金颗粒较稳定,选出抗体蛋白与胶体金结合最适宜pH值8~9,通过Mey氏稳定化试验选出了最适结合抗体蛋白量为20-40μg/mL。获得最佳稳定剂10% PEG20000。选出最优胶体金复合物缓冲液组分(Tris-HCl缓冲液、1%BSA、0.5% PEG20000、10%蔗糖、2%Tween-20)。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 DIGFA)确定最适合结合NC膜的单克隆抗体及羊抗兔IgG包被量分别为1:2、1:16。分析膜封分别用3-5%的脱脂奶粉和BSA做闭液效果较好。试纸条检测灵敏度为2×102cfu·mL-1。试纸条在37℃条件下,保存10天后,试纸条的T线和C线显色变淡,在室温下条件下保存30天后,显色效果开始下降,而4℃条件下保存试纸条的稳定性依然较好。试纸条对其临床白色念珠菌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86.67%(13/15),阴性符合率为90%(9/10)。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出诊断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房炎的试纸条,为奶牛患白色念珠菌性乳房炎快速诊断提供了手段,但因缺乏临床试验,还有待临床应用检验。

二、用PCR技术直接检测白色念珠菌DNA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PCR技术直接检测白色念珠菌DNA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乌拉草传统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1.1 乌拉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 乌拉草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 常见念珠病研究进展
        2.1 口腔念珠病研究进展
        2.2 系统性念珠病研究进展
    3 白色念珠菌与宿主作用研究进展
        3.1 白色念珠菌毒力因素
        3.2 宿主对白色念珠菌的识别
        3.3 宿主对白色念珠菌的反应
        3.4 白色念珠菌免疫逃避策略
    4 念珠病临床用药及作用机制
        4.1 一线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4.2 中药抗真菌药物及作用机制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乌拉草抑菌活性组分分离及筛选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
        1.2 仪器设备
        1.3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乌拉草提取物制备
        2.2 乌拉草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2.3 乌拉草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乌拉草CM-70 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3.2 乌拉草抑菌活性组分筛选
        3.3 乌拉草抑菌活性成分分析
        3.4 CM-D90 组分硅胶柱层析分离
        3.5 硅胶分离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活性比较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乌拉草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CM-D90 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研究
        2.2 主要作用机制的活性物质筛选
        3 实验结果
        3.1 CM-D90 组分抑制白色念珠菌作用机制研究
        3.2 主要作用机制的活性物质筛选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乌拉草活性组分体内抑菌活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CM-D90 组分与氟康唑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2.2 活性组分对口腔念珠菌病影响
        2.3 活性组分对系统性念珠菌病的影响
        3 实验结果
        3.1 CM-D90 组分与氟康唑联合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3.2 活性组分对口腔念珠菌病的影响
        3.3 活性组分对系统性念珠菌病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乌拉草活性物质及作用靶点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设备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G-20 组分成分分析
        2.2 G-20 组分蛋白质组学研究
        2.3 G-20 组分影响菌丝形成活性及靶点验证
        2.4 成药靶点考察
        3 实验结果
        3.1 G-20 组分成分分析
        3.2 G-20 组分蛋白质组学研究
        3.3 G-20 组分影响菌丝形成活性及靶点验证
        3.4 成药靶点考察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氟康唑和大蒜素协同抗白色念珠菌的体内外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白色念珠菌致病性及研究进展
        1.1 白色念珠菌
        1.2 白色念珠菌耐药性
    第二章 联合用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1 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2.2 氟康唑概述
        2.3 大蒜素概述
    第三章 基因组转录图谱研究进展
        3.1 基因芯片概述
        3.2 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氟康唑和大蒜素协同抗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活性研究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氟康唑和大蒜素协同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氟康唑和大蒜素协同抗白色念珠菌的体内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论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多重交叉置换扩增联合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快速检测烟曲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英文术语缩略词表
附录B 个人简历
附录C 综述 烟曲霉感染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4)分离自COPD患者Aspergillus lentulus毒力因子测定及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A.lentulus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和毒力因子测定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3 内容与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A. lentulus作用于鼠树突状细胞后IL-1β 的表达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3 内容与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A.lentulus可能的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致病真菌毒力因子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5)抗菌肽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的抗细菌和真菌活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阴道炎及治疗
        1.1.1 细菌性阴道炎
        1.1.2 真菌性阴道炎
        1.1.3 阴道炎治疗
    1.2 抗菌肽活性研究及介绍
        1.2.1 抗菌肽定义和分类
        1.2.2 抗菌肽的构效关系
        1.2.3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1.3 抗菌肽的抗生物被膜活性研究
        1.3.1 生物被膜介绍
        1.3.2 抗生物被膜机制
        1.3.3 抗生物被膜现状和前景
    1.4 醋酸氯己定的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
        1.4.1 醋酸氯己定的介绍及用途
        1.4.2 醋酸氯己定的抗菌机制
        1.4.3 醋酸氯己定耐药性
    1.5 联合用药的研究及展望
        1.5.1 抗生素与醋酸氯己定联合用药
        1.5.2 抗菌肽和抗生素联合用药
        1.5.3 抗菌肽和抗菌肽联合用药
        1.5.4 抗菌肽和其他药物联合用药
    1.6 课题立项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2章 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的抗菌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菌种和动物
    2.3 实验方法
        2.3.1 HPRP-A1/HPRP-A2 的合成
        2.3.2 HPRP-A1/HPRP-A2 的质谱鉴定
        2.3.3 HPRP-A1/HPRP-A2 的二级结构测定
        2.3.4 细菌和真菌的培养
        2.3.5 HPRP-A1/HPRP-A2和CHA最低抑菌浓度
        2.3.6 HPRP-A1/HPRP-A2和CHA最低杀菌浓度
        2.3.7 HPRP-A1/HPRP-A2和CHA的治疗指数
        2.3.8 HPRP-A1/HPRP-A2和CHA最低溶血活性
        2.3.9 HPRP-A1/HPRP-A2和CHA棋盘法协同实验
        2.3.10 HPRP-A1/HPRP-A2和CHA生理环境下协同实验
        2.3.11 HPRP-A1/HPRP-A2和CHA比浊法实验
        2.3.12 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体内实验
        2.3.13 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体内治疗
    2.4 实验结果
        2.4.1 HPRP-A1/HPRP-A2 的合成与纯化
        2.4.2 HPRP-A1/HPRP-A2 的质谱鉴定
        2.4.3 HPRP-A1/HPRP-A2和CHA的二级结构
        2.4.4 HPRP-A1/HPRP-A2和CHA的理化性质鉴定
        2.4.5 HPRP-A1/HPRP-A2和CHA最低抑菌活性
        2.4.6 HPRP-A1/HPRP-A2和CHA最低杀菌活性
        2.4.7 HPRP-A1/HPRP-A2和CHA最低溶血活性
        2.4.8 HPRP-A1/HPRP-A2和CHA的协同作用
        2.4.9 HPRP-A1/HPRP-A2和CHA的体内实验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作用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菌种
    3.3 实验方法
        3.3.1 HPRP-A1/HPRP-A2和CHA的活、死细菌染色
        3.3.2 HPRP-A1/HPRP-A2和CHA荧光显微镜分析
        3.3.3 HPRP-A1/HPRP-A2和CHA流式细胞术分析
        3.3.4 HPRP-A1/HPRP-A2和CHA与 LPS结合分析
        3.3.5 HPRP-A1/HPRP-A2和CHA产生活性氧分析
        3.3.6 HPRP-A1/HPRP-A2和CHA与 DNA结合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HPRP-A1/HPRP-A2和CHA的快速破膜作用
        3.4.2 HPRP-A1/HPRP-A2和CHA的活、死细菌染色
        3.4.3 HPRP-A1/HPRP-A2和CHA的对膜渗透性作用
        3.4.4 HPRP-A1/HPRP-A2和CHA的与LPS结合作用
        3.4.5 HPRP-A1/HPRP-A2和CHA产生活性氧作用
        3.4.6 HPRP-A1/HPRP-A2和CHA与细菌基因组DNA结合作用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菌种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菌和真菌生物被膜的培养
        4.3.2 细菌和真菌生物被膜银染法鉴定
        4.3.3 HPRP-A1/HPRP-A2和CHA最低抑制生物被膜浓度测定
        4.3.4 HPRP-A1/HPRP-A2和CHA棋盘法对生物被膜协同测定
        4.3.5 HPRP-A1/HPRP-A2和CHA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膜
        4.3.6 HPRP-A2和CHA MTT法检测生物被膜代谢活性
        4.3.7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体内实验
    4.4 实验结果
        4.4.1 HPRP-A1/HPRP-A2和CHA最低抑制生物被膜浓度分析
        4.4.2 HPRP-A1/HPRP-A2和CHA棋盘法对生物被膜协同作用
        4.4.3 HPRP-A1/HPRP-A2和CHA生理环境下的协同作用
        4.4.4 HPRP-A1/HPRP-A2和CHA对生物被膜的预防作用
        4.4.5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抑制已形成生物被膜代谢活性
        4.4.6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抑制生物被膜的体内实验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抗菌肽和CHA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作用机理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和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菌种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菌和真菌生物被膜的培养
        5.3.2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
        5.3.3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电子显微镜测定
        5.3.4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原子力显微镜测定
        5.3.5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胞外多糖的苯酚-硫酸法
        5.3.6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胞外多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5.3.7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上关键因子q-PCR检测
    5.4 实验结果
        5.4.1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膜的完整性和生物被膜降低率的分析
        5.4.2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扫描电镜分析
        5.4.3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5.4.4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生物被膜胞外多糖降低率分析
        5.4.5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胞外多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
        5.4.6 HPRP-A2和CHA联合用药对生物被膜关键性因子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指状青霉V型ATP酶H亚基的基因分析及其功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 课题的提出
    2 V型ATP酶(V-ATPase)的结构及功能
        2.1 V-ATPase的结构
        2.2 V-ATPase的功能
        2.3 V-ATPase H亚基的结构与功能
    3 丝状真菌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3.1 过表达技术
        3.2 RNA干扰技术
        3.2.1 RNA干扰技术概述
        3.2.2 RNA干扰技术在丝状真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3.2.3 RNA干扰载体构建方法
        3.3.4 RNA干扰技术在丝状真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4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4.2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利用酵母突变体库筛选影响真菌生长的质子泵关键基因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
        1.3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1.4 方法
        1.4.1 酵母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1.4.2 酵母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的测定
        1.4.3 唑类药物对酵母菌生长状态的影响
        1.4.4 酵母胞外pH的测定
        1.4.5 酵母V型ATP酶活性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菌株生长曲线
        2.2 各菌株对唑类药物敏感性
        2.3 唑类药物对酵母标准菌及初筛突变株生长状态的影响
        2.4 酵母标准菌及初筛菌株胞外pH
        2.5 ΔVMA13 突变体V型 ATP酶活性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VmaH在指状青霉中的表达及其作为潜在杀菌作用靶点的可能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剂及试剂盒
        1.3 培养基及溶剂配制
        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1.5 方法
        1.5.1 VmaH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5.2 引物设计
        1.5.3 指状青霉总RNA的抽提
        1.5.4 RNA反转录
        1.5.5 VmaH基因表达规律分析
        1.5.5.1 指状青霉菌丝生长过程中VmaH基因表达
        1.5.5.2 指状青霉侵染脐橙过程中VmaH基因表达
        1.5.5.3 酸碱处理对指状青霉菌丝抑制率和VmaH基因表达的影响
        1.5.5.4 葡萄糖饥饿和回补对指状青霉VmaH基因表达的影响
        1.5.5.5 呼吸抑制剂、氧化还原剂和杀菌物质处理对指状青霉菌丝抑制率和VmaH基因表达的影响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VmaH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2 VmaH基因在指状青霉生长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分析
        2.3 酸碱处理对指状青霉VmaH基因表达的影响
        2.4 葡萄糖对指状青霉VmaH基因表达的影响
        2.5 氧化还原剂处理对指状青霉VmaH基因表达的影响
        2.6 呼吸抑制剂处理对指状青霉VmaH基因表达的影响
        2.7 杀菌剂处理对指状青霉VmaH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指状青霉VmaH基因的功能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
        1.2 载体
        1.3 试剂及试剂盒
        1.4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配制
        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1.6 方法
        1.6.1 VmaH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1.6.1.1 VmaH基因过表达重组片段的构建
        1.6.1.2 穿梭重组质粒的构建
        1.6.1.3 指状青霉基因组DNA的提取
        1.6.1.4 质粒DNA的抽提
        1.6.1.5 DNA片段的割胶纯化回收
        1.6.1.6 载体向大肠杆菌感受态转化
        1.6.1.7 载体转根癌农杆菌
        1.6.1.8 阳性菌落筛选及序列鉴定
        1.6.2 VmaH基因沉默载体的构建
        1.6.2.1 hpRNA沉默载体的构建
        1.6.2.2 正反双向启动子沉默载体的构建
        1.6.3 根癌农杆菌介导指状青霉转化
        1.6.4 过表达、沉默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1.6.5 VmaH在指状青霉生长中的作用分析
        1.6.5.1 VmaH对指状青霉孢子萌发过程的影响
        1.6.5.2 VmaH对指状青霉菌丝形态的影响
        1.6.5.3 VmaH对指状青霉生长的影响
        1.6.5.4 VmaH对指状青霉致病力的影响
        1.6.5.5 VmaH对指状青霉胞外酸化能力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2.2 hpRNA沉默载体的构建
        2.2.1 中间载体p-PS-3300的构建
        2.2.2 中间载体p-PS-A-3300的构建
        2.2.3 干扰载体p-PS-A-Hyg B-3300 的构建
        2.3 正反双向启动子沉默载体的构建
        2.4 过表达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2.5 沉默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2.5.1 正反双向启动子沉默菌株筛选与鉴定
        2.5.2 hpRNA沉默菌株筛选与鉴定
        2.6 VmaH在指状青霉生长中的作用分析
        2.6.1 VmaH对指状青霉孢子萌发过程的影响
        2.6.2 VmaH对指状青霉菌丝形态的影响
        2.6.3 VmaH对指状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2.6.4 VmaH对指状青霉致病力的影响
        2.6.5 VmaH对指状青霉胞外酸化能力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戈登氏放线菌WA8-44次级代谢产物抗真菌活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放线菌研究现状
    1.2 稀有放线菌概述
        1.2.1 稀有放线菌的来源
        1.2.2 稀有放线菌的医药应用
    1.3 戈登氏菌概述
    1.4 昆虫内生菌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1.5 真菌感染现状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抗真菌戈登氏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WA8-44的鉴定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受试真菌
        2.2.2 培养基
        2.2.3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抗真菌活性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戈登氏菌的筛选
        2.4.2 菌株WA8-44抗菌谱的确定
        2.4.3 菌株WA8-44的形态学鉴定
        2.4.4 菌株WA8-44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4.4.1 16S rDNA基因的提取与测定
        2.4.4.2 菌株WA8-44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
    2.5 实验结果
        2.5.1 抗真菌活性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戈登氏菌的筛选
        2.5.2 菌株WA8-44抗菌谱的确定
        2.5.3 菌株WA8-44的形态学鉴定
        2.5.4 菌株WA8-44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5.4.1 菌株WA8-44的16S rDNA序列分析
        2.5.4.2 菌株WA8-44的16S rDNA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戈登氏菌WA8-44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2.1 供试菌株
        3.2.2 培养基
    3.3 实验仪器
    3.4 实验方法
        3.4.1 戈登氏菌WA8-44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3.4.2 单因素发酵条件优化
        3.4.2.1 发酵天数对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3.4.2.2 温度对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3.4.2.3 初始pH值对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3.4.2.4 接种量对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3.4.2.5 装液量对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3.4.3 因素水平正交试验
    3.5 实验结果
        3.5.1 戈登氏菌WA8-44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3.5.2 单因素发酵条件优化
        3.5.2.1 发酵天数对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3.5.2.2 温度对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3.5.2.3 初始pH对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3.5.2.4 接种量对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3.5.2.5 装液量对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3.5.3 因素水平正交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供试菌株
        4.2.2 培养基
        4.2.3 分离所需材料
    4.3 实验仪器
    4.4 实验方法
        4.4.1 戈登氏菌WA8-44的扩大培养及规模发酵
        4.4.2 戈登氏菌WA8-44抗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4.4.3 戈登氏菌WA8-44乙酸乙酯活性部位的分离纯化
        4.4.4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4.5 化合物的MIC值测定
        4.4.6 扫描电镜进行观察
    4.5 实验结果
        4.5.1 戈登氏菌WA8-44粗提物的提取分离
        4.5.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5.3 MIC值得测定
        4.5.4 扫描电镜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词说明表
附录2 化合物核磁谱图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8)鹅白色念珠菌的分离鉴定及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鹅白色念珠菌研究进展
        1.1.1 病原学
        1.1.2 流行病学
        1.1.3 临床症状
        1.1.4 病理变化
    1.2 白色念珠菌分离鉴定
        1.2.1 分离培养法
        1.2.2 显色培养法
    1.3 白色念珠菌感染诊断
        1.3.1 直接镜检
        1.3.2 病理学检查
        1.3.3 免疫学诊断
        1.3.3.1 免疫荧光试验
        1.3.3.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3.3.3 乳胶凝集试验
        1.3.4 分子生物学诊断
        1.3.4.1 PCR检测技术
        1.3.4.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1.4 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防治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病料来源
        2.1.2 标准菌株与实验菌株
        2.1.3 试剂
        2.1.4 实验动物
        2.1.5 仪器与设备
        2.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方法
        2.2.1 白色念珠菌的分离培养
        2.2.1.1 分离培养
        2.2.1.2 菌株的保存
        2.2.1.3 菌株的复苏
        2.2.2 白色念珠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2.2 白色念珠菌DNA提取
        2.2.2.3 PCR扩增
        2.2.2.4 PCR产物纯化回收
        2.2.2.5 转化与克隆测序
        2.2.3 白色念珠菌回归试验
        2.2.3.1 回归试验
        2.2.3.2 病理组织学观察
        2.2.4 鹅白色念珠菌感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2.4.1 DNA提取
        2.2.4.2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4.3 特异性试验
        2.2.4.4 灵敏性试验
        2.2.4.5 重复性试验
        2.2.4.6 临床样品检测
3 结果
    3.1 白色念珠菌的分离培养
    3.2 白色念珠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2.1 目的基因扩增结果
        3.2.2 遗传进化分析
    3.3 白色念珠菌回归试验
        3.3.1 回归试验
        3.3.2 病理组织学观察
    3.4 鹅白色念珠菌感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3.4.1 特异性试验
        3.4.2 灵敏性试验
        3.4.3 重复性试验
        3.4.4 临床样品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双展示噬菌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白色念珠菌检测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丝状噬菌体
        1.1 丝状噬菌体的结构
        1.2 丝状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2 噬菌体展示
        2.1 pⅧ展示系统
        2.2 pⅢ展示系统
        2.3 其他展示系统
    3 噬菌体展示文库
        3.1 噬菌体文库的筛选过程
        3.2 细胞的噬菌体文库筛选
        3.3 无机纳米颗粒结合多肽的筛选及其应用
    4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应用
    5 白色念珠菌
        5.1 白色念珠菌感染
        5.2 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检测
        5.3 白色念珠菌治疗
    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6.1 研究依据
        6.2 研究路线
        6.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展示噬菌体载体f388-2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序列分析
        2.2 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双展示噬菌体载体
    3 结论
    小结
第三章 噬菌体磁性纳米纤维在白色念珠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2.2 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噬菌体文库筛选及分析
        2.3 双展示噬菌体ASIT-PK-Phage的构建
        2.4 噬菌体磁性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2.5 噬菌体磁性纳米纤维对血清中抗Sap2抗体的检测
    3 结论
    小结
第四章 双展示噬菌体在白色念珠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白色念珠菌孢子体的噬菌体文库筛选
        2.2 双展示噬菌体的构建与制备
        2.3 双展示噬菌体的溶血性实验
        2.4 双展示噬菌体对白色念珠菌活性的动力学研究
        2.5 双展示噬菌体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实验
    3 结论
    小结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10)奶牛肝功能酶检测与乳房炎白色念珠菌快速诊断试纸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奶牛肝功能酶检测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奶牛产后肝功能的代谢状态
        1.2 肝功酶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
        1.3 奶牛产后血浆与奶中部分肝功能指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奶牛产后血浆与乳清中ALT、AST、GGT及ALP测定与相关分析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主要试剂配制液
        2.1.4 血与奶样的收集及处理
        2.1.5 实验分析
        2.1.6 数据处理
        2.2 实验结果
        2.2.1 ALT、AST的标准曲线
        2.2.2 奶牛血浆与乳清中ALT、AST、GGT及ALP含量的测定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二部分 奶牛乳房炎白色念珠菌快速诊断试纸条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色念珠菌的生物特性及其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
        1.1.1 白色念珠菌的生物学特性
        1.1.2 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机制
        1.2 白色念珠菌引起真菌性乳房炎对奶牛养殖业的危害
        1.2.1 白色念珠菌引起真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国外现状
        1.2.2 白色念珠菌引起真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国内现状
        1.3 白色念珠菌引起真菌性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1.4 白色念珠菌引起真菌性奶牛乳房炎诊断及检测方法
        1.4.1 白色念珠菌引起真菌性奶牛乳房炎临床表现
        1.4.2 白色念珠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1.4.3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1.5 胶体金标记技术基本原理与研究背景
        1.5.1 胶体金标记技术的应用
        1.5.2 抗体用于胶体金中标记应用的进展
        1.5.3 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在奶牛疾病中的应用
        1.6 颗粒性抗原制备抗体技术
        1.7 多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
        1.8 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
        1.9 奶牛肝功能酶检测与乳房炎白色念珠菌快速诊断试纸条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广西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白色念珠菌发病率的调查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培养基与试剂
        2.1.2 实验设备
        2.1.3 实验动物和奶样
        2.1.4 奶样的采集
        2.1.5 白色念珠菌的镜检观察
        2.1.6 白色念珠菌无菌膜的培养鉴定
        2.1.7 假细菌、厚壁孢子的培养鉴定
        2.1.8 细菌TCTA鉴定
        2.1.9 菌株墨染法鉴定
        2.1.10 菌液PCR鉴定
        2.1.11 白色念珠菌的生化鉴定
        2.1.12 保存菌种用20%甘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经白色念珠菌感染奶样的外观
        2.2.2 白色念珠菌培养及镜检鉴定
        2.2.3 白色念珠菌无菌膜生长情况
        2.2.4 白色念珠菌假菌丝、厚壁孢子的生长状态
        2.2.5 白色念珠菌在TCTA培养颜色观察
        2.2.6 白色念珠菌夹膜观察
        2.2.7 菌液PCR检测结果
        2.2.8 白色念珠菌的生化鉴定结果
        2.2.9 用20%甘油保菌种效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力实验及药敏试验分析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菌株、药物
        3.1.2 实验动物
        3.1.3 实验设备
        3.1.4 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力实验
        3.1.5 攻毒后小鼠组织石蜡切片制作
        3.1.6 药液制备
        3.1.7 药敏实验的测定方法
        3.1.8 大蒜和黄连的MIC/MBC测定
        3.2 实验结果
        3.2.0 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力情况
        3.2.1 攻毒小鼠各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3.2.2 白色念珠菌对中药药敏结果
        3.2.3 白色念珠菌对七种西药药敏结果
        3.2.4 16种奶牛场治疗乳房炎药物的药敏结果
        3.2.5 大蒜与黄连的MIC/MBC测定结果
        3.3 讨论
        3.3.1 白色念珠菌的毒性与致病力对动物的影响
        3.3.2 白色念珠菌的抗药作用
        3.4 小结
    第四章 白色念珠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来源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1.3 本实验的常用溶液配制
        4.1.4 实验动物
        4.1.5 白色念珠菌的抗原制备
        4.1.6 实验动物免疫
        4.1.7 免疫兔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
        4.1.8 抗原中酶成分的消除
        4.1.9 血清抗体效价检测条件优化
        4.1.10 ELISA检测制备的多克隆抗体
        4.1.11 SDS-PAGE电泳检测
        4.1.12 白色念珠菌多克隆抗体的正辛硫-硫酸铵沉淀法纯化
        4.1.13 蛋白透析
        4.1.14 纯化后抗血清蛋白浓度的测定
        4.1.15 白色念珠菌多克隆抗体交叉反应实验
        4.2 实验结果
        4.2.1 在不同温度下抗原中酶成分的消除
        4.2.2 抗血清效价检测最佳优化条件
        4.2.3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结果
        4.2.4 抗血清SDS-PAGE分析
        4.2.5 测定纯化抗血清蛋白浓度的结果
        4.2.6 多克隆抗体与其它菌株交叉反应实验结果
        4.3 讨论
        4.3.1 制备高纯白色念珠菌的多克隆抗体关键因素
        4.3.2 多克隆抗体纯化方法的选择
        4.4 小结
    第五章 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分析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动物
        5.1.3 药品和试剂
        5.1.4 工作液的配制
        5.1.5 细菌抗原的制备
        5.1.6 试验动物免疫
        5.1.7 BALB/C小鼠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5.1.8 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复苏
        5.1.9 饲养层细胞制备
        5.1.10 免BALB/C小鼠疫脾细胞的制备
        5.1.11 SP2/0骨瘤细胞悬液的制备
        5.1.12 细胞杂交融合
        5.1.13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筛选与克隆
        5.1.14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
        5.1.15 有限稀释法单克隆化
        5.1.16 杂交瘤细胞株的冻存
        5.1.17 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检测
        5.1.18 腹水的制备
        5.1.19 腹水效价和特异性检测
        5.1.20 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腹水交叉反应实验
        5.1.21 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正辛硫-硫酸铵沉淀纯化
        5.1.22 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蛋白透析
        5.1.23 单克隆抗体抗体蛋白浓度的测定
        5.2 实验结果
        5.2.1 免疫小鼠后的相关生理性状检测
        5.2.2 抗白色念珠菌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筛选结果
        5.2.3 杂交瘤细胞株上清液效价的检测结果
        5.2.4 小鼠腹水效价的检测结果
        5.2.5 单克隆抗体SDS-PAGE电泳分析
        5.2.6 染色体检测结果
        5.2.7 交叉反应实验结果
        5.2.8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结果
        5.2.9 纯化后单克隆抗体蛋白浓度的测定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白色念珠菌的胶金体的制备
        前言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主要试剂
        6.1.2 主要仪器
        6.1.3 使用前玻璃器皿准备
        6.1.4 柠檬酸三钠还原法的胶体金制备
        6.1.5 胶体金紫外光扫描鉴定
        6.1.6 最适宜抗体蛋白结合量
        6.1.7 抗体蛋白与胶体金结合最适宜PH值的选择
        6.1.8 抗体—胶体金复合物稳定剂的选择
        6.1.9 胶体金复合物缓冲液的选择
        6.1.10 胶体金—抗体复合物的制备与纯化
        6.2 实验结果
        6.2.1 胶体金溶液颜色的观察
        6.2.2 最佳的胶体金颗粒直径大小筛选结果
        6.2.3 胶体金颗粒稳定性
        6.2.4 胶体金颗粒抗体浓度的选择
        6.2.5 抗体蛋白与胶体金结合最适宜PH值的选择
        6.2.6 抗体—胶体金复合物稳定剂的选择
        6.2.7 胶体金复合物缓冲液组分的选择
        6.2.8 胶体金—抗体复合物的制备与纯化结果
        6.3 讨论
        6.3.1 影响胶体金颗粒制备的因素
        6.3.2 影响金标抗制备的因素
        6.4 小结
    第七章 试纸条组成及临床应用
        前言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菌株
        7.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7.1.3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7.1.4 分析膜预处理
        7.1.5 分析膜封闭液的优化
        7.1.6 分析膜干燥方式选择
        7.1.7 胶体金-抗体复合物结合垫的制备
        7.1.8 样品垫制备
        7.1.9 分析膜的抗体包被
        7.1.10 吸水垫制备
        7.1.11 试纸条组装
        7.1.12 试纸条检测阳性结果判定
        7.1.13 试纸条灵敏度检测
        7.1.14 试纸条特异的性检测
        7.1.15 重复性测试
        7.1.16 稳定性测试
        7.1.17 比较试验
        7.2 实验结果
        7.2.1. 分析膜上抗体包被量的测定结果
        7.2.2 不同的封闭液对分析膜封闭效果
        7.2.3 分析膜在不同温度下干燥效果
        7.2.4 试纸条对不同浓度菌液检测的效果
        7.2.5 试纸条对不同种菌检测的效果
        7.2.6 试纸条重复性检测的效果
        7.2.7 试纸条稳定性检测的效果
        7.2.8 试纸条比较试验结果
        7.3 讨论
        7.3.1 抗体包被量及硝酸纤维素膜封闭方法的分析
        7.3.2 假阳性和假阴性分析
        7.3.3 特异性分析及灵敏度分析
        7.3.4 试纸条的稳定性分析
        7.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章发表情况

四、用PCR技术直接检测白色念珠菌DNA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乌拉草抑菌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D]. 苏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氟康唑和大蒜素协同抗白色念珠菌的体内外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D]. 马方雪. 吉林大学, 2021(01)
  • [3]多重交叉置换扩增联合纳米生物传感技术快速检测烟曲霉[D]. 李小梦.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4]分离自COPD患者Aspergillus lentulus毒力因子测定及宿主免疫反应机制研究[D]. 张丽娟.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5]抗菌肽HPRP-A1/HPRP-A2和CHA联合用药的抗细菌和真菌活性及机理研究[D]. 朱洁. 吉林大学, 2020(01)
  • [6]指状青霉V型ATP酶H亚基的基因分析及其功能初探[D]. 范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美洲大蠊肠道内生戈登氏放线菌WA8-44次级代谢产物抗真菌活性的初步研究[D]. 刘凌燕.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8]鹅白色念珠菌的分离鉴定及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 李振锋.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2)
  • [9]双展示噬菌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白色念珠菌检测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鞠志刚.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4)
  • [10]奶牛肝功能酶检测与乳房炎白色念珠菌快速诊断试纸条研究[D]. 刘平. 广西大学, 2013(08)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