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中西部沉积物粒度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模型

一、Relationship model of sediment grain size and Tibetan Plateau uplift in middle-west parts of Qilian Mountain(论文文献综述)

金雅琪[1](2021)在《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序列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是良好的记录环境演化的载体。对于黄土高原沉积序列前人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认为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同属风成成因,相对而言黄土高原古气候环境演化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上覆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中,而下伏红粘土研究相对不多。本文通过实验获得了泾川红粘土剖面的微量元素、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矿物含量等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选取了多种环境替代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所记录的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磁化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前人已建立起古地磁年代的泾川、灵台红粘土剖面磁化率特征进行对比,间接获得了泾川红粘土的年代序列为7.1~2.58 Ma。(2)通过泾川红粘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具有相似的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平均成分十分接近,表明它们的物质均来自黄土高原上风向广阔的荒漠区域,反映了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成因上的相似性,支持了红粘土为风成成因的观点。(3)综合对微量元素、同位素、矿物含量指标的分析,将晚中新世以来泾川红粘土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分为以下阶段:7.1~5.5 Ma,气候表现为新近纪整体温暖背景上的相对干凉阶段,冬、夏季风都比较弱;5.5~4.8 Ma,为整个红粘土沉积时期最温暖湿润的时期,夏季风不断加强,成壤作用增强,冬季风减弱到最低;4.8~3.4Ma期间冬夏季风较稳定,气候较温和,相对前一时期蒸发作用较强烈,相对较干旱,总体处于一个较温暖半干旱的时期;3.4~2.8 Ma期间冬、夏季风同步增强,季节性变化加强;2.8~2.58 Ma期间,开始进入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冬、夏季风进入此消彼长的东亚季风盛行期,气候也由新近纪的整体温暖向第四纪的温湿干冷交替过渡。同时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北极冰盖的演化可能是控制新近纪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4)3.4 Ma时冬夏季风均加强且季节性变化显着,这可能是与青藏高原在3.4 Ma开始整体隆升有关,一方面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切断了印度洋向中国中西部的水分来源,加速了亚洲内陆的干旱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季风环流,降雨的季节性分配更显着。(5)本次泾川红粘土剖面中原白云石的存在,揭示了泾川红粘土为温暖和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表明红粘土沉积时期主要是以强降雨量和强蒸发量为组合的长干短湿的干暖气候。

张晨雨[2](2020)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指出早白垩世时拉萨与羌塘地体的碰撞是欧亚大陆南缘的重要构造事件,导致了青藏地区在新生代之前就发生了一定的地壳缩短和地表抬升。目前对该碰撞事件向北的影响范围以及其对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的贡献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围绕这一科学问题,本文在岩相古地理调查(包括岩性和沉积相描述、古水流测量等)、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地震剖面解释以及断裂分布平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中生界的沉积特征、构造变形特征、盆地属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柴北缘对早白垩世拉萨-羌塘地体碰撞事件的沉积与构造响应记录。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分析了中国中西部地区侏罗纪与白垩纪盆地演化的协同与分异,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动力学机制。此外,本文还基于柴北缘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变形特征,初步评估了该碰撞事件对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的影响程度。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和结论:1.柴北缘上侏罗统为一套湖相的红色泥、砂岩沉积,岩性在全盆地较为统一,缺乏边缘沉积相;其原始沉积范围广泛,具有明显的伸展坳陷特征,物源主要为周缘的东昆仑山、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和南祁连山。而柴北缘的下白垩统则主要由下部的三角洲、河流相的砂岩、砾岩和上部的冲积扇相砾岩组成,具有典型的与造山作用有关的磨拉石建造,总体呈向上变粗的沉积层序;沉积特征(包括沉积相、岩性和厚度)横向上变化很快,发育与冲断作用相关的背驮盆地;古水流和砂岩碎屑锆石年龄特征分析指示下白垩统沉积物来自于北部的南祁连山。这些现象表明柴北缘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存在重要的沉积环境转变,从稳定的伸展背景变为活动的挤压造山背景。2.提出了一系列识别柴北缘中生代断裂的标志,以此刻画了柴北缘侏罗纪正断层体系和白垩纪逆断层体系。两个断层体系的主体走向均为北西到北北西向,大多呈高角度发育。空间对比发现,侏罗纪正断层体系和白垩纪逆断层体系之间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侏罗纪正断层在白垩纪大都发生构造反转变为高角度逆断层,二者共同控制了中生界的残余分布。这些断裂在新生代继续活动,并作为南祁连冲断带中的主要逆冲断层,影响了新生界的沉积及主要构造带的变形特征。平衡恢复的结果表明,白垩纪时逆断层活动导致的水平缩短量仅为中新生代总变形缩短量的五分之一。3.结合前人研究,认为柴北缘早中侏罗世时为局部断陷-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时为大范围的伸展坳陷盆地,在白垩纪时受南祁连挤压隆升的影响反转为类前陆盆地。柴北缘展现出的盆地属性特征,与北侧的河西走廊及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在早中侏罗世时基本一致,但在早白垩世时却有明显的差别。区域对比发现,早白垩世时,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盆地发育以中祁连山为界发生明显分异,南侧为挤压型的盆地,北侧则为伸展背景下的断陷盆地。反映二者在早白垩世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南侧的挤压型盆地主要受拉萨地体与羌塘地体碰撞及持续汇聚的控制,柴北缘地区是其影响范围的北界;北侧的伸展型河西走廊盆地群以及更北的额济纳旗盆地与华北地区具有相似的特征,推测二者具有相同的动力学机制,与古太平洋和/或蒙古-鄂霍茨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有关。4.南祁连山和柴北缘是拉萨-羌塘碰撞导致的早白垩世古高原的北界,说明这次碰撞导致的变形向北传递了上千公里。柴北缘白垩纪的挤压变形强度与新生代相比较为微弱,仅为后者的1/4。如果将这种变形强度扩展至整个青藏地区的话,可以推测早白垩世碰撞事件对现今青藏地区地壳增厚的影响并不大,这可能与早白垩世时拉萨和羌塘地体之间为双向俯冲的软碰撞、汇聚作用不强有关。如此微弱的汇聚事件却使得北侧上千公里以外的南祁连-柴北缘地区发生挤压变形,几乎与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强烈碰撞具有同样量级的影响范围。考虑到这些变形区多集中在早古生代的碰撞造山带内(或附近),我们推测先存岩石圈薄弱带对应变的传播和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李维东[3](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刘睿[4](2020)在《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文中提出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祁连山造山带、阿拉善块体和塔里木块体的交汇地带,包括酒西盆地及阿尔金断裂的东端和酒西盆地北部宽滩山地区,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最前缘,发育有北西向、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等三组不同走向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变形复杂。目前对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构造变形机理仍有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该地区构造变形主要受控于阿尔金断裂尾端由走滑向逆冲的构造转换,另一种观点认为主要受控于祁连山北东向的扩展作用。上述分歧,主要缘于对该地区不同走向构造之间的几何学、运动学关系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基于遥感测量、地质地貌调查与断代技术,比较系统地厘定了三组不同走向断裂之间的空间关系,并获得了晚第四纪定量活动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河西走廊西端构造变形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进展如下:厘定了阿尔金断裂东端的尾端由红柳峡北缘断裂,长山岭逆断裂,红柳峡褶皱和五华山褶皱构成马尾状构造。运动性质由走滑转化为逆冲挤压和褶皱隆起。在红柳峡北缘断裂以西走滑速率为~1.0mm/a,往东迅速降低到~0.3mm/a,减少的量被红柳峡地区的地壳缩短所吸收,到了长山岭地区水平速率接近0。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为北西西走向的逆冲构造体系,由旱峡-大黄沟断裂、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白杨河背斜-白南逆断裂带和火烧沟褶皱构成,构造变形为从厚皮构造向薄皮构造发展,断裂扩展呈前展式和反冲式组合的形式,并发现新民堡断裂和芦草沟断裂等三条断裂为火烧沟褶皱的弯滑断层。利用白杨河河流地貌变形和年代学约束,获得了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各个构造晚第四纪的活动定量参数,其总体地壳缩短速率为~2.35mm/a,逆冲前锋山前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与前陆区各占一半。宽滩山北缘断裂系是一组北西走向、右旋走滑兼具逆冲性质断裂,由近平行的宽滩山北缘断裂、豁路山-下天津卫断裂和黄土崖子褶皱-北山断裂构成,并基于断错地貌及年代学数据获得了各条断裂的活动参数。认为这组发育于祁连山中西部及其前陆区的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是高原物质向北西方向挤出的产物,与北东东向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组成共轭变形带,共同协调祁连山NNE方向挤压作用下物质的侧向挤出。关于阿尔金断裂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构造机理。阿尔金断裂构成了整个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总长度达1500km,几何上几乎成线性展布,受到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稳定与区域主压应力轴夹角~55°。但在其向北东扩展的过程中,其尾端构造偏转为与区域主压应力轴夹角增大到~71°,不利于继续发生走滑错动。随着其东北侧高原物质的北西向挤出与NW走向宽滩山北缘断裂系的右旋走滑错动,尾端构造发生逆时针旋转,当北边界断裂与区域主压应力轴方向夹角减少至~55°的最大有效力矩方向时,阿尔金断裂突破尾端构造继续向前扩展,并形成新的尾端构造。而旧的尾端构造和北西走向断裂会被新的构造体制不断改造。因此,阿尔金断裂向东扩展是在祁连山北北东挤压和北西走向断裂的右旋走滑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关于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逆冲构造带的关系。阿尔金断裂尾端在北北东方向上距祁连山逆冲断裂系的最新变形位置(宽滩山、黑山北缘)20km,因此它是跟在祁连山前陆逆冲构造后面形成的,起到构造协调作用,为协调断裂(Tansfer fault)。阿尔金断裂尾端分支逆冲断裂在向前扩展的变形过程中,最后的归属不同。北侧分支断裂与主断裂的夹角较小,在逆时针旋转过程中首先达到与主断裂一致的方向,发生走滑错动,成为主断裂的一部分,而南侧诸分支断裂将与祁连山前陆逆冲构造带相向侧向生长联合,如红柳峡北缘断裂和老君庙褶皱-玉门逆断裂带正在相向侧向生长,最终走向联合,替代旱峡-大黄沟断裂成为河西走廊南缘新的边界断裂。总之,晚第四纪期间在印度板块的北北东向楔入作用下,河西走廊西端发生了北北东向地壳缩短,而上述三组不同走向的断裂扮演了不同角色。北西西走向祁连山逆冲构造带协调物质垂向移动、促使地壳增厚与地表隆升,阿尔金断裂协调物质的北东向侧向移动,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协调物质的北西向侧向移动与阿尔金断裂继续向北东扩展。

李雪梅[5](2020)在《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基岩河流地貌研究 ——对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和黄河演化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范围内,大型河流的演化通常都遵循主要的构造轮廓,并且它们的演化过程也记录着所流经地区的构造历史。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 km。前人的研究认为黄河的整合过程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新生代构造隆升以及鄂尔多斯周缘伸展断陷作用的结果。解译黄河对构造扰动的响应,能够为研究和认识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鄂尔多斯周缘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的限定。此外,黄河最显着的特点是河水含沙量非常高,输沙量非常大,能够为中游河段的黄土高原和邻区沙漠、下游河段的华北平原和渤海大陆架提供大量的物源。因此,理解黄河的整合过程对于认识黄土高原和邻区沙漠的起源以及华北平原和浅海大陆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前人对黄河不同河段进行了大量的分段研究,也提出了黄河整合的构造或气候驱动机制,但关于黄河的整合机制和整合时间仍未达成共识,也缺少良好的研究能够将黄河在不同河段的演化过程和形成时间整合起来。目前,大量研究揭示了早更新世以来黄河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下切和整合过程。Craddock et al.(2010)发现临夏、贵德、共和及同德盆地湖相地层由堆积转变为下切的时间和黄河高阶地的年龄呈现向上游递减的趋势,由此提出~1.8 Ma之前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有一个河流快速下切的信号被触发,并且沿黄河向上游溯源侵蚀,从而整合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系列沉积盆地。关于触发这一河流下切信号的驱动机制目前还尚无定论。一方面,这一期下切整合过程明显滞后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主体隆升阶段(~10 Ma),同时又早于其近期的构造隆升(1.2-0.8 Ma)。因此,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不是~1.8 Ma之后黄河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整合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第四纪黄河流域的干旱化证据,也不能支持湖泊外溢触发了河流下切。因此,我们需要在黄河更下游的河段,探索一个新的、合理的机制来解释~1.8 Ma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的溯源侵蚀过程。鄂尔多斯北缘的河套盆地是黄河上游与中游河段的关键节点。盆地内沉积有>3000 m厚的晚新生代地层,盆地周缘正断层广泛发育,表明晚中新世~10 Ma以来,河套盆地一直处于伸展变形状态,以响应青藏高原东北缘向东持续推挤或太平洋向西北俯冲的远程效应。同时,河套盆地的持续沉降可能会限制黄河中、下游河段的下切信号向上游河段传递。大量研究表明,河套盆地与黄河中、下游河段的连通在1.5 Ma之后。1.5 Ma之前,河套盆地是控制黄河上游河段演化过程的侵蚀基准。由此,我们推测河套盆地晚新生代伸展断陷可能是触发黄河上游河段整合过程的重要驱动力。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通过河套盆地北缘大青山的构造地貌、基岩河道形态、晚新生代沉积地层、流域侵蚀速率研究和基岩河道纵剖面反演,来恢复河套盆地晚新生带构造历史,从而揭示出能够触发黄河溯源侵蚀的构造机制和其发生的时间尺度;然后结合河套盆地托克托台地附近的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的物源分析,进一步探讨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与~1.8 Ma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黄河溯源整合过程的联系,重新整合黄河在不同河段的演化过程。通过上述研究,我们揭示了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历史,并且进一步探讨了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对黄河演化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青山地貌形态和基岩河道形态特征记录了大青山向北掀斜的抬升模式,即随着到大青山山前断裂的距离增加,构造抬升量逐渐减小;(2)大青山流域侵蚀过程在响应区域构造活动时,明显受到沉积通量的影响。因此,在依据流域侵蚀速率与河道陡峭指数之间的线性关系,来限定区域平均侵蚀效率K时,需要考虑沉积通量的影响;(3)通过大青山河流纵剖面反演,揭示河套盆地与大青山之间的相对抬升速率从2.8±0.8 Ma开始持续增加,2.8 Ma以来的相对抬升速率平均为0.18±0.04 mm/yr;(4)2.8±0.8 Ma以来,河套盆地内侵蚀基准的持续下降能够触发黄河的溯源侵蚀,从而启动了~1.8 Ma以来黄河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整合过程。该研究的结果表明晚上新世以来河套盆地的伸展变形对黄河上游河段的整合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易立[6](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马振华[7](2020)在《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印度板块向北的持续楔入作用对整个亚洲大陆的地貌、水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起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以夷平面、河流阶地为代表的层状地貌面,这些层状地貌面不仅记录了丰富的区域地貌演化信息(是重建地貌发育、演化过程的良好载体),而且层状地貌面具有分布面积广、高度相对稳定等特点,能为确定高原的隆升时间和幅度提供证据。同时河流系统是层状地貌面形成的主要外营力,且河流系统是对构造-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敏感的地貌单元,因此水系演化研究是地表过程-构造-气候之间的耦合研究的理想切入点。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是高原隆升扩展研究的关键区域,祁连山东段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序列完整、分布广泛、保存较好,是重建区域地貌演化与隆升历史、探讨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耦合的理想材料。尽管该区域的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富,但是缺乏对完整层状地貌序列的年代学约束,对于水系格局演化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选择祁连山东段达坂山夷平面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为研究对象,在详尽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达坂山夷平面上覆新生代沉积物两个平行钻探岩芯的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序列、年代学及物源等综合分析,建立了祁连山东段多级层状地貌面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区内大通河、湟水的物源变化,探讨了祁连山东段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水系演化过程以及水系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夷平面厚层风化壳上覆沉积物于8.1–7.5 Ma开始接受河流环境沉积,6.7–6.4 Ma开始堆积风成红粘土,表明8 Ma以前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构造相对稳定的夷平时期,达坂山夷平面于8 Ma停止发育,6.5 Ma加速隆升。根据由夷平面、河流阶地构成的完整层状地貌面序列的高程及年代框架,重建了6.5 Ma以来的区域下切速率历史,揭示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经历了阶段性加速隆升过程。而祁连山东端隆起时间晚于祁连山西段及中段,指示新近纪祁连山构造活动存在向东扩展过程。(2)大通河在下游八宝川盆地河桥段发育有8级阶地,其中最高阶地形成年代为1081 ka;大通河在中游门源盆地发育有5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424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湟水在民和段发育有10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1405 ka(T10)、1081 ka(T9)、866 ka(T8)、621 ka(T7)、424 ka(T6)、337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大通河河桥段阶地序列物源在T6与T5以及T3与T2之间发生了两次显着变化,指示1100 ka大通河主要流经下游白垩系及新生代红层区域,此后大通河不断溯源侵蚀,于620–420 ka贯通门源盆地,并在130–60 ka袭夺现今门源盆地以上流域。大通河流域数字地貌形态分析显示黑河与大通河分水岭一直向大通河一侧迁移,具有未来黑河袭夺大通河上游流域的趋势。湟水民和段T10以来阶地物源未发生明显变化,指示1400 ka之前湟水已切穿老鸦峡、溯源至湟水中上游地区,使古湟水东流。(3)湟水、大通河阶地的形成是构造-气候耦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决定了河流阶地的形成时间,而构造隆升为河流的长期下切提供了驱动力与空间,合适的地表隆升速率是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大通河及祁连山内其他河流的演化过程证明,更新世以来祁连山的不断隆升控制了大通河1100 ka以来纵向河不断发育的过程,当山体隆升速率大于横向河侵蚀速率时,将迫使河流偏转,纵向河发育;随着山体进一步隆升,由于与周边地形高差不断增大,增强了横向河的侵蚀能力,使得横向河切穿山体,袭夺纵向河。而气候变化决定了水系重组发生的时间,在暖湿的间冰期,降水的增多和大量冰雪融水加大了河流的侵蚀能力,促进了水系重组。

张天宇[8](2020)在《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扩展导致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原东北缘是现今高原最新的和正在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造变形与地貌演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西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块及秦岭造山带三者交汇的部位,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缘,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两大构造边界断裂——海原—六盘山—宝鸡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此交接并控制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在地理位置上,鄂尔多斯西南缘自西北向东南由强烈挤压缩短变形的六盘山冲断带转变为断陷拉张的渭河盆地,是挤压逆冲与走滑拉张应力体制交接转换的部位。因此,鄂尔多斯西南缘是正确认识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时间、机制、过程及区域构造变形交接转换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区域。然而,研究区第四系覆盖严重,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这些问题限制了对青藏高原横向扩展及周缘影响等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本文针对盆地沉积充填过程、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序列及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等科学问题系统研究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以期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提供帮助。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论文通过地层序列对比、沉积充填特征、沉积—构造演化、第四纪地貌面过程等综合研究,建立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年代格架,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千河盆地地貌面发育序列,确定了其形成年代,恢复了地貌面发育演化历史;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历史,探讨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新构造活动以来的盆地演化的其动力学机制。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结论:(1)研究区渭河盆地主要发育灞河组(N1b)、蓝田组(N2l)、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千河盆地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发育甘肃群(N1-2G)、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根据凤翔标准钻孔古地磁年代学结果,蓝田组红粘土年龄为8.26~2.5Ma,三门组(N2-Q1s)下部湖相沉积年龄为4.5~3.6Ma,上部河流相与风积相交替沉积地层年龄为3.6~2.5Ma,第四系黄土地层最早沉积年龄为2.5Ma;千河盆地内甘肃群(N1-2G)年龄为8.26~3.6Ma,三门组湖相沉积(N2-Q1s1)年龄为4.5~3.6Ma,三门组砾石层(N2-Q1s2)发育的年代介于3.6~2.0Ma之间,第四纪黄土最底层年龄为2.0Ma。(2)8.26~4.5Ma之间,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远程效应的影响,研究区总体构造隆升,千河盆地甘肃群与渭河盆地西端蓝田组主要发育风成红粘土,处于“红土高原”演化阶段。4.5Ma左右,受鄂尔多斯逆时针旋转产生的局部NE-SW向拉张应力影响,鄂尔多斯西南缘沿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发生断陷,开始发育“古三门湖”,形成湖相沉积。(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千河盆地内发育两个重要的沉积—构造界面,代表盆地演化过程中两次重要的构造事件。一是甘肃群顶部夷平面,约形成于3.6Ma,代表研究区响应青藏运动A幕,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地貌强烈分异,千河盆地沿千阳断裂发生断陷,千阳隆起快速隆升,千河盆地与渭河盆地西端分割;二是2.0Ma发育的山麓剥蚀面,代表研究区对青藏运动C幕的响应,整体进一步抬升,开始接受黄土堆积,并开始向现代水系发育阶段发展。(4)第四纪期间受青藏高原幕式隆升和气候旋回的影响,千河两岸发育不对称河流阶地,北岸发育五级河流阶地,南岸发育四级河流阶地。千河北岸五级阶地分别形成于1.176Ma、0.778Ma、0.504Ma、0.131Ma和0.039Ma,南岸四级阶地分别形成于0.778Ma、0.375Ma、0.131Ma和0.039Ma。(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过程总体可划分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红土高原发育,早上新世盆地初始裂陷,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差异性升降运动,早更新世台塬地貌及现代水系雏形形成以及早更新世中期以来阶段性隆升及河流阶地发育五个阶段。该演化过程反映青藏高原东北向扩展是其形成发展的动力背景。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以秦岭造山带向东挤出和陇西地块向东推挤作为其扩展的主要途径,并且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逐步向北东向扩展的特征,这种特征并不支持青藏高原刚性扩展的“大陆逃逸”非连续变形模型,更倾向于“连续变形”模型。

霍斐斐[9](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文中提出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距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边界(主缝合带)超过1500km的高原东北部地区,是青藏高原向东北扩展的前缘地带,是构造隆升相对年轻和活跃的地区,具有特有的“盆—山”地貌格局,盆地的形成演化与其周边造山带紧密相关,盆地中巨厚的陆相沉积物来自于周边山地,周边造山带的构造隆升以及盆地整体的旋转运动完整地记录着中-新生代以来其南部诸块体陆续向北运动碰撞挤压造成的远程效应相关信息。本文通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北部路乐河剖面与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为研究对象,在精细磁性地层年代控制的基础上,利用古地磁学在研究块体运动旋转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研究这些块体是否旋转,旋转的方式及幅度如何,为理解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构造演化、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变形和隆升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在研究区所引起的远程效应提供基础数据。本次研究在三个剖面共布置采点165个,采集古地磁样品1548块,通过对研究区古地磁样品开展详细的岩石磁学分析、磁组构特征分析、退磁分量分析和数据的可靠性检验,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以下认识:1.通过对路乐河剖面、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的代表性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包括IRM获得及其反向场退磁曲线及等温剩磁曲线累积高斯模型分析(6个)、磁滞回线(17个)、k-T曲线(12个)和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12个)实验,得出大多数样品主要载磁矿物以同时含有磁铁矿和赤铁矿为特征,少数样品主要以磁铁矿(Fe3O4)或赤铁矿(αFe2O3)为主;部分样品中含有少量针铁矿或磁赤铁矿等。2.柴达木盆地路乐河剖面连续分布的中—新生代地层均保留了初始沉积磁组构特征,其磁化率椭球体最大轴方向指示了古水流方向。系统磁组构研究表明,自中侏罗统大煤沟组(J2d)至中新统下油砂山组(N21y)沉积期间,古水流方向共经历了4次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中—晚侏罗世(大煤沟组(J2d)至红水沟组(J3h)阶段)古水流方向顺时针变化了约22°;至早白垩世(犬牙沟组(K1q)阶段),古水流方向逆时针变化了近65°;到31.76Ma,古水流方向顺时针变化了约63°;到23.02Ma,古水流方向逆时针变化了约56°;其古水流方向持续至20.40 Ma。3.通过按岩石磁学分析结果设计的特征剩磁分离方案,对古地磁样品进行系统热退磁,分离出了低温剩磁组分和稳定的高温特征剩磁,在地层校正之前,低温剩磁组分与研究区近现代地磁场方向接近,应该是近现代地磁场叠加的粘滞剩磁;大部分样品的高温特征剩磁方向能通过倒转检验、褶皱检验或砾石检验,可能代表了原生剩磁方向。4.柴达木盆地北缘路乐河剖面的古地磁结果显示:自早白垩世犬牙沟组到路乐河组沉积期,该区发生了显着的逆时针旋转达51.4°(-28.9°到22.5°);自路乐河组到下干柴沟组沉积期(44.41-31.76Ma),该地区继续发生明显的逆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高达66.1°(22.5°到88.6°);自下干柴沟组自到上干柴沟组(31.76到23.02Ma),该地区发生了明显的顺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高达96.4°(88.6°到-7.8°);自上干柴沟组到下油砂山组沉积期(23.02-20.40Ma),该地区几乎没有发生明显或者发生幅度很小(2.5°)的顺时针旋转变形。在31.76Ma旋转方式由逆时针转变为顺时针旋转,可能是由于受印度板块持续挤压的影响,阿尔金断裂在早渐新世开始发生大规模左行走滑导致的。古水流方向的变化是由块体旋转与周边构造隆升共同导致的。5.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的古地磁结果显示:自马哈拉沟组的(36.4-34Ma)到谢家组(34.0-24.0Ma),西宁盆地发生了较明显的逆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为14.5°(22.8°到37.3°);自谢家组(34.0-24.0Ma)到车头沟组(24-21.70 Ma),西宁盆地发生了顺时针旋转变形,旋转幅度10.2°(37.3°到27.1°);自车头沟组(24-21.70 Ma)到其上部的贵德群(<21.70 Ma),西宁盆地顺时针旋转变形幅度高达43.6°(27.1°到-16.8°)。西宁盆地由逆时针转变为顺时针的时间在渐新世早期-末期(34-24 Ma),可能是由于西宁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东部地区,距离阿尔金断裂较远,所以阿尔金断裂在早渐新世的大规模快速走滑活动在西宁盆地引起的响应直到28Ma才发生。6.以上古地磁结果表明,高原东北部块体的旋转可能有复杂的大地构造背景和深部因素。盆地旋转的发生、旋转方式或幅度的改变,与研究区域周边的逆冲或者走滑断裂系统活动的发生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可能是其南的羌塘块体、拉萨块体和印度板块等阶段性北向碰撞挤压所导致的远程效应的综合体现。

王治祥[10](2019)在《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文中提出新生代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东亚地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之前的西低东高转变成之后的西高东低。同时,青藏高原的隆升对东亚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高原的存在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向亚洲内陆输送,使得喜马拉雅山南侧极度湿润,而北侧内陆常年干旱;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的隆升使得硅酸盐矿物大量暴露于地表,在风化作用下消耗大气中的CO2,是新生代气候变冷的主要因素之一。地质记录表明,青藏高原现今的地貌格局可能定型于新生代三次重要的隆升和向外增长阶段,分别是55-35 Ma、30-20 Ma和15-8 Ma,这三次重要的高原增长深远地影响了亚洲古气候,其中最瞩目的是东亚季风气候系统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的起源可能与青藏高原第二次强烈隆升有着直接的关系。东亚季风系统是全球气候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演化历史深刻影响了东亚地区的环境和地貌变迁,因此吸引了众多地质学家的关注,他们分别从湖泊沉积物、黄土、石笋、海洋沉积物等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对于东亚季风的演化过程及其关键时间节点的变化,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另外,对于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研究主要集中于第四纪时期,且主要聚焦于黄土和石笋研究中,对于前第四纪时期以及湖泊沉积记录中的研究较为缺乏,这可能导致我们对于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的变化特征缺少较为完整的认识。本论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天水盆地以及山西忻州钻孔YZ01和阳曲黄土剖面展开研究工作,通过对四个剖面的岩石地层学、古气候替代指标和旋回地层学的分析,探讨了15 Ma以来东亚夏季风在构造和轨道尺度上的演变过程。主要获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建立了贵德盆地阿什贡组的天文年代标尺,发现中中新世中晚期(14-10 Ma)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古湖盆演化主要受100 kyr偏心率周期控制,揭示出东亚夏季风在14-10 Ma期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盆地阿什贡组510 m的剖面进行色度、磁化率和XRF岩石元素含量数据的采集以及古地磁样品的测试分析,利用旋回地层学分析结合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认为所研究剖面的510 m层段的年代跨度为14.4 Ma到10 Ma时期。在阿什贡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石膏沉积,这指示了贵德盆地在14.4到10 Ma期间是一个封闭的盐湖沉积系统,佐证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统一的前陆盆地系统在早中新世就分割开来。湖盆面积从约11.4到10.5 Ma时期达到最大,这个时期对应于东亚夏季风强度最大值,说明夏季风降雨对湖泊的演化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剖面上部370 m(140-510 m)的频谱分析结果显示,贵德盆地的湖泊演化主要受100 kyr的偏心率周期调控。2)建立了天水盆地窑店剖面湖相地层的天文年代标尺,提出中新世中晚期(14-7Ma)青藏高原北部湖盆演化主要受100 kyr周期调控,并揭示出100 kyr的偏心率周期与南极冰盖有着遥相关关系。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天水盆地甘肃群约92.5 m(10.25-8 Ma)湖相沉积记录所采集的磁化率(MS)和Rb/Sr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结合贵德盆地(14.4-10 Ma)和柴达木盆地(8.5-7 Ma)发表的旋回地层记录,结果显示在14-7 Ma期间,湖泊周期性扩张即湖平面的变化主要受100 kyr偏心率驱动,这显着不同于第四纪期间斜率主控的夏季风降雨。在中中新世中晚期,由于北极无冰或只存在间歇性的冰,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并不是主控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天水盆地湖相沉积记录中较强的100 kyr旋回与南极冰盖变化通过调控大气和大洋环流影响中国北方水循环有着因果关系,据此推测南极冰盖扩张与北半球气候之间存在强烈的遥相关,影响着中亚大部分大陆地区的古气候变化。3)建立了山西忻州盆地钻孔YZ01上新世以来的磁性地层与天文年代标尺,确定了三门峡的贯通时间约为2.5 Ma,揭示出汾渭盆地上新世以来的地貌演化历史。我们通过对汾渭地堑东北部忻定盆地的钻孔YZ01的岩芯进行取样,获得了钻孔磁化率与自然伽马(GR)数据。通过对钻孔古地磁采样,获得了钻孔的磁性地层学,结合GR数据的旋回地层学分析,确定了钻孔YZ01所钻取的岩芯的年代为上新世(约5.3 Ma)以来的沉积记录。YZ01钻孔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在2.5 Ma前后发生了显着的转变,由之前的泥炭/潮坪相沉积转变成了典型的河流相沉积,这指示了汾渭盆地由之前的闭合沉积环境转变成了一个开放的沉积环境体系。我们认为这次转变可能主要是由于三门峡贯通导致的。这个时期的河流溯源侵蚀和切入原三门峡河谷可能是受第四纪气候转变、海平面下降以及青藏高原向东挤出等共同作用导致。我们推测山西系舟山在约1.84 Ma时期有一次显着的隆升和扩张,响应了青藏高原向东挤出,这导致了忻定地区与南面的太原分开,形成一个古湖。在大约0.6 Ma之后,这个古湖发生了裂解,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格局。4)对上新世钻孔YZ01的磁化率与自然伽马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在4.0-3.5Ma期间的100 kyr周期信号强度发生明显变化,揭示出南极冰盖在3.5 Ma左右的扩张是导致北半球沉积记录信号转变的主因。通过对YZ01孔上新世地层磁化率(MS)和自然伽马(GR)数据序列的频谱分析,发现在4.0-3.5 Ma期间,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发生了一次明显的转变,表现为磁化率序列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在3.5 Ma前后由强变弱,而GR序列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在3.5 Ma之后却明显增强。南极洲威尔克斯边缘IODP U1361孔的高分辨率(3-4 kyr分辨率)冰筏碎屑沉积显示在3.5 Ma左右100 kyr周期信号显着增强。因此,我们推测忻定盆地钻孔中展示的100 kyr旋回周期信号的强弱转换可能与南极冰盖扩张引起的东亚夏季风降雨模式的变化有关联。5)发现黄土高原东部1.2 Ma以来经历了两次明显的干旱化事件通过对黄土高原东部山西阳曲的黄土剖面所测得的磁化率数据和XRF元素含量数据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出阳曲地区1.2 Ma以来经历了两次显着的干旱化事件。第一次干旱化事件发生在约0.94 Ma时期,表现为Si、Fe和Rb/Sr比值显着减小而Ca含量明显增加,这次事件可能主要是与全球冰量增加特别是北半球冰盖扩张相关联。第二次事件发生在约0.31 Ma时期,这次事件可能是对区域环境转变的响应,可能是由于东亚夏季风引起的降雨到达阳曲地区强度减小所致,但其发生的原因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Relationship model of sediment grain size and Tibetan Plateau uplift in middle-west parts of Qilian Mounta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lationship model of sediment grain size and Tibetan Plateau uplift in middle-west parts of Qilian Mountain(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土高原红粘土研究进展
        1.1.1 红粘土的成因及来源
        1.1.2 红粘土代用指标记录的环境演化特征研究进展
    1.2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工作量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2.1.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
        2.1.2 黄土高原地质概况
    2.2 甘肃省泾川县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2.3 样品采集及剖面概况
        2.3.1 黄土层(Sect-0)
        2.3.2 红粘土层(Sect-1~Sect-10)
    2.4 实验方法与样品测试
        2.4.1 磁化率测试
        2.4.2 微量元素测试
        2.4.3 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
        2.4.4 X射线衍射(XRD)
第三章 剖面年代序列
    3.1 磁化率特征
    3.2 泾川年代序列
第四章 泾川红粘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4.1 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4.1.1 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
        4.1.2 微量元素比值特征及意义
    4.2 稀土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4.3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3.1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
        4.3.2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的分层特征
    4.4 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1 硅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2 碳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3 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第五章 泾川红粘土地球化学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化
    5.1 泾川红粘土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5.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及演化机制
        5.2.1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5.2.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机制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泾川红粘土数据
    附录 B 采样和实验照片
    附录 C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附录 D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2)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性认识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主要大地构造单元
        2.1.1 柴达木盆地
        2.1.2 阿尔金断裂带
        2.1.3 祁连山构造带
        2.1.4 东昆仑-祁漫塔格
    2.2 中生代主要构造事件
        2.2.1 古特提斯洋闭合相关构造事件
        2.2.2 中特提斯洋演化相关构造事件
    2.3 柴达木盆地中生代沉积特征
        2.3.1 侏罗纪沉积特征
        2.3.2 白垩纪沉积特征
        2.3.3 小结
    2.4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
3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充填过程
    3.1 晚中生代沉积格架
        3.1.1 路乐河沉积剖面
        3.1.2 红山沉积剖面
        3.1.3 旺尕秀沉积剖面
        3.1.4 沉积特征对比
    3.2 晚中生代物源特征
        3.2.1 采样及测试
        3.2.2 测试结果及分析方法
        3.2.3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3.2.4 物源分析
    3.3 小结
4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断裂特征
    4.1 平面断裂特征
        4.1.1 断裂识别的标志
        4.1.2 断裂变形特征
    4.2 剖面结构特征
        4.2.1 冷湖地区
        4.2.2 路乐河地区
        4.2.3 红山地区
    4.3 柴北缘晚中生代断裂发育特征
5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5.1 柴达木盆地晚中生代性质分析
        5.1.1 早中侏罗世断陷
        5.1.2 晚侏罗世伸展型坳陷
        5.1.3 早白垩世挤压性坳陷
        5.1.4 柴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过程
    5.2 中国中西部地区晚中生代盆地对比
        5.2.1 侏罗纪盆地类型划分与对比
        5.2.2 白垩纪盆地类型划分与对比
        5.2.3 地球动力学分析
    5.3 对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4)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论文选题、主要内容及创新
        1.2.1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1.2.2 关键科学问题
        1.2.4 论文创新点
        1.2.5 研究方法
    1.3 论文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及结构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新构造背景
    2.3 新生代沉积地层
    2.4 区域地貌
        2.4.1 阿尔金断裂东端构造地貌特征
        2.4.2 白杨河河流地貌特征
        2.4.3 宽滩山北缘地貌特征
3 阿尔金断裂东端构造转换效应
    3.1 断裂走滑活动特征
        3.1.1 构造地貌特征
        3.1.2 活动速率估算
    3.2 尾端压性构造
        3.2.1 红柳峡褶皱
        3.2.2 红柳峡北缘断裂
        3.2.3 五华山褶皱
        3.2.4 长山岭逆断裂
    3.3 阿尔金断裂尾端构造变形特征
        3.3.1 阿尔金断裂尾端应变分配
        3.3.2 阿尔金断裂尾端构造样式
    3.4 小结
4 祁连山西段前陆逆冲褶皱作用
    4.1 昌马断裂
        4.1.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1.2 活动速率
    4.2 旱峡-大黄沟断裂
        4.2.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2.2 旱峡-大黄沟断裂活动性鉴定
    4.3 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
        4.3.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3.2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4 白杨河褶皱-白南逆断裂带
        4.4.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4.2 地层变形特征
        4.4.3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5 火烧沟褶皱带
        4.5.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5.2 地层变形特征
        4.5.3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6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构造变形特征
        4.6.1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地壳缩短速率
        4.6.2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构造变形样式
    4.7 小结
5 宽滩山北缘断裂带逆冲走滑活动
    5.1 宽滩山北缘断裂活动特征
        5.1.1 断裂几何学特征
        5.1.2 断错地貌特征
        5.1.3 断裂活动速率研究
    5.2 豁路山-下天津卫断裂活动特征
        5.2.1 断裂几何学特征
        5.2.2 断错地貌特征
        5.2.3 断裂活动速率研究
    5.3 黄土崖子褶皱-北山断裂带活动特征
        5.3.1 褶皱逆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5.3.2 构造地貌特征
        5.3.3 活动速率估计
    5.4 宽滩山北部构造变形特征
        5.4.1 宽滩山北部构造应变分配
        5.4.2 宽滩山北部构造变形样式
    5.5 小结
6 河西走廊西端断裂组合关系
    6.1 阿尔金断裂东端尾端构造
    6.2 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的构造机理
    6.3 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逆冲构造的演化模式
7 结论及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基岩河流地貌研究 ——对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和黄河演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2.1 黄河上游河段的演化过程
        1.2.2 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第2章 大青山构造地貌和晚新生代沉积地层分析
    2.1 引言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大青山地区地貌调查和分析
        2.3.1 构造地貌数字化分析
        2.3.2 大青山地区高海拔-低起伏侵蚀面的分布特征
        2.3.3 讨论与小结
    2.4 大青山晚新生代沉积地层研究
        2.4.1 晚新生代沉积地层研究方法
        2.4.2 晚新生代沉积地层研究结果
        2.4.3 讨论与小结
    2.5 基岩河流地貌分析
        2.5.1 基岩河道形态提取构造信息的基本原理
        2.5.2 大青山基岩河道形态研究方法
        2.5.3 大青山基岩河道形态研究结果
        2.5.4 讨论与小结
    2.6 讨论与结论
第3章 大青山地区流域侵蚀速率和侵蚀过程研究
    3.1 引言
    3.2 宇宙成因核素~(10)Be测量流域侵蚀速率
        3.2.1 基本原理
        3.2.2 ~(10)Be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3.2.3 流域侵蚀速率测量结果
    3.3 大青山流域侵蚀过程分析
        3.3.1 主要基岩河流侵蚀模型
        3.3.2 基岩河道陡峭指数与流域侵蚀速率的相关性分析
        3.3.3 沉积通量对流域侵蚀速率的影响
        3.3.4 岩性抗侵蚀能力对侵蚀速率的影响
    3.4 讨论与结论
第4章 大青山及邻区基岩河道纵剖面反演
    4.1 引言
    4.2 基岩河流纵剖面线性反演的基本原理
        4.2.1 基岩河流纵剖面线性模型正演推导
        4.2.2 流域面积系数m估算
        4.2.3 侵蚀系数K估算
    4.3 大青山地区基岩河流纵剖面反演方法和结果
        4.3.1 确定最佳流域面积系数m
        4.3.2 确定平均侵蚀系数K
        4.3.3 大青山基岩河流纵剖面反演
        4.3.4 大青山构造抬升模式恢复
    4.4 色尔腾山、狼山和贺兰山基岩河流纵剖面反演
    4.5 讨论
        4.5.1 反演假设合理性探讨
        4.5.2 反演结果验证
        4.5.3 大青山-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
        4.5.4 对黄河演化的启示
    4.6 结论
第5章 托克托地区早-中更新世地层年代测定和物源分析
    5.1 引言
    5.2 区域地质背景
    5.3 托克托地区早-中更新世地层~(10)Be/~(26)A埋藏测年
        5.3.1 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埋藏测年原理
        5.3.2 托克托地区~(10)Be/~(26)Al埋藏测年样品采集和处理
        5.3.3 ~(10)Be/~(26)Al埋藏测年结果
    5.4 托克托地区早-中更新世地层物源分析
        5.4.1 锆石U-Pb测年原理
        5.4.2 托克托地区锆石U-Pb测年样品采集和处理
        5.4.3 结果
    5.5 讨论
        5.5.1 托克托地区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的物源区分析
        5.5.2 河套盆地与黄河上游、中下游河段的联系
    5.6 小结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6.1 河套盆地与大青山晚新生代构造演化
        6.1.1 构造地貌揭示大青山的构造抬升模式
        6.1.2 流域侵蚀过程对大青山构造抬升的响应
        6.1.3 河套盆地-大青山相对抬升历史
        6.1.4 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的驱动机制
    6.2 对黄河演化的启示
        6.2.1 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演化对黄河演化的影响
        6.2.2 对黄河演化过程的新认识
    6.3 主要结论
    6.4 论文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层状地貌面成因
        1.2.1.1 夷平面
        1.2.1.2 河流阶地
        1.2.2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1.2.3 水系格局演化研究方法
        1.2.3.1 地质地貌学方法
        1.2.3.2 物源示踪方法
        1.2.3.3 历史记录与现代观测
        1.2.3.4 数字地貌参数与模拟研究
        1.2.4 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与水系演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1.4.1 论文工作量
        1.4.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构造
        2.1.2 研究区地层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植被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分析
    3.1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3.1.1 磁性地层学
        3.1.1.1 基本原理
        3.1.1.2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2 生物地层学
        3.1.3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
    3.2 环境代用指标研究方法
        3.2.1 粒度
        3.2.2 元素地球化学
    3.3 水系演化研究方法
        3.3.1 物源分析方法
        3.3.2 数字地貌参数
第四章 达坂山夷平面与年代学研究
    4.1 达坂山夷平面特征
    4.2 夷平面上沉积物特征与沉积演化
        4.2.1 岩性特征
        4.2.2 沉积演化阶段划分
    4.3 生物地层学
    4.4 磁性地层学
        4.4.1 岩石磁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4.4.2 古地磁测试结果与分析
        4.4.3 磁性地层划分与地层年代
第五章 大通河、湟水阶地序列与年代学研究
    5.1 大通河八宝川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5.1.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5.1.2 最高级阶地(T8)年代
        5.1.2.1 古地磁样品采样与测试
        5.1.2.2 磁性地层年代与T8阶地年代
        5.1.3 东岸T3阶地年代
    5.2 大通河门源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5.2.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5.2.2 阶地年代学研究
    5.3 湟水民和段阶地序列与年代
        5.3.1 阶地序列
        5.3.2 阶地年代学研究
第六章 大通河、湟水水系演化
    6.1 大通河、湟水流域概况
    6.2 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重建
        6.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6.2.1.1 潜在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6.2.1.2 河桥阶地序列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6.2.2 重矿物组合
        6.2.3 砾石岩性成分
        6.2.4 现代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
    6.3 大通河水系未来演化趋势分析
    6.4 湟水水系演化
第七章 讨论
    7.1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地貌演化
    7.2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的隆升
        7.2.1 祁连山的向东扩展
        7.2.2 祁连山东段的加速隆升
    7.3 祁连山东段河流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
        7.3.1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7.3.2 造山带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7.3.2.1 构造对水系演化趋势的控制
        7.3.2.2 气候变化对水系重组时间的控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索引
附录二 表索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认识及存在问题
        1.2.2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1.2.3 晚新生代层状地貌面研究及存在问题
        1.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区域地形地貌
        2.1.2 区域气候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2.2.2 区域主要断裂
        2.2.3 区域地层序列与岩浆岩
        2.2.4 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重力场特征
        2.3.2 磁场特征
        2.3.3 综合物探反演
    2.4 区域构造地貌划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3.1 区域新构造演化
        3.1.1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晚中新世的构造隆升
        3.1.2 六盘山地区新构造演化
        3.1.3 陇西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3.1.4 鄂尔多斯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3.1.5 秦岭新构造运动演化
    3.2 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新构造演化
        3.2.1 海原断裂的构造演化
        3.2.2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构造演化
    3.3 区域新构造演化过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
    4.1 区域地层划分及存在问题
        4.1.1 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
        4.1.2 研究区以往地层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4.2.1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4.3 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4.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4.3.2 沉积体系分析
    4.4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分析
        4.4.1 研究区可参考的晚新生代标准地层年代剖面
        4.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5.1 新生代沉积底部不整合
    5.2 千河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5.2.1 千河盆地甘肃群(N_(1-2)G)沉积充填特征
        5.2.2 千河盆地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5.2.3 千河盆地内甘肃群及三门组顶部夷平面
    5.3 渭河盆地西端晚中新世—上新世沉积充填特征
        5.3.1 渭河盆地西端灞河组(N_1b)、蓝田组(N_2l)沉积充填特征
        5.3.2 渭河盆地西端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5.4 鄂尔多斯西南缘“古三门湖”消退及其新构造意义
        5.4.1 三门组湖相沉积物特征
        5.4.2 三门组湖相沉积期气候环境演化
        5.4.3 古湖泊消退及新构造意义
    5.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第四纪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演化
    6.1 千河盆地层状地貌面序列
        6.1.1 千河盆地貌面的识别
        6.1.2 千河盆地地貌面空间分布特征
        6.1.3 千河盆地地貌面结构特征
    6.2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6.2.1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6.2.2 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年代
    6.3 千河河流阶地的成因
        6.3.1 河流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3.2 河流发育对构造的响应
    6.4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6.4.1 千河盆地山麓剥蚀面的发育与解体
        6.4.2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6.5 渭河水系形成演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红土高原”发育的地质背景
    7.2 上新世初期“红土高原”的解体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响应
    7.3 晚上新世千河盆地断陷、夷平面解体及新构造意义
    7.4 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演化及构造意义
    7.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结论与存在问题
    结论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研究现状
        1.2.2 高原东北部旋转变形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方法
    1.4 论文工作概况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背景及古地磁样品采集
    2.1 柴达木盆地及周边构造地质体
        2.1.1 柴达木盆地
        2.1.2 柴北缘逆冲断裂
        2.1.3 阿尔金断裂
        2.1.4 东昆仑山脉
        2.1.5 鄂拉山断裂
    2.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及年代
        2.2.1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概述
        2.2.2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2.3 西宁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3.1 西宁盆地概述
        2.3.2 西宁盆地周边主要断裂
    2.4 西宁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剖面及年代
        2.4.1 西宁盆地地层研究
        2.4.2 西宁盆地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
    2.5 古地磁样品采集
        2.5.1 路乐河剖面
        2.5.2 车头沟剖面
        2.5.3 日月山剖面
第三章 岩石磁学
    3.1 常见的磁性矿物及其磁学性质
    3.2 岩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磁组构)
    3.3 岩石磁学研究方法
    3.4 岩石磁学实验及结果
        3.4.1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及反向场退磁曲线(IRM)
        3.4.2 磁滞回线
        3.4.3 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3.4.4 三轴等温系统热退磁
    3.5 岩石磁学小结
第四章 路乐河剖面磁组构特征分析
    4.1 路乐河剖面磁组构特征
    4.2 古水流方向系统变化特征
    4.3 古水流方向变化讨论
第五章 古地磁退磁实验
    5.1 退磁基本原理和方法
    5.2 样品加工和制备
    5.3 古地磁数据稳定性检验
    5.4 退磁分析
    5.5 低温组分
第六章 古地磁结果及构造意义
    6.1 路乐河剖面
        6.1.1 下油砂山组
        6.1.2 上干柴沟组
        6.1.3 下干柴沟组
        6.1.4 路乐河组
        6.1.5 犬牙沟组
    6.2 车头沟剖面
    6.3 日月山剖面
    6.4 古地磁研究的构造意义
        6.4.1 路乐河剖面
        6.4.2 西宁盆地(车头沟剖面和日月山剖面)
结论
数据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8Ma之前的东亚季风演变与青藏高原隆起之间的联系
        1.2.2 8Ma以来的东亚气候变迁与全球气候耦合关系
        1.2.3 新近纪以来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变化的研究进展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天文旋回理论
    2.2 时间序列的频谱分析方法
    2.3 天然剩磁原理与剖面的古地磁样品测试
        2.3.1 天然剩磁原理简介
        2.3.2 贵德盆地阿什贡组古地磁样品测试
        2.3.3 山西忻州钻孔YZ01古地磁测试
    2.4 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的指示意义
        2.4.1 磁化率(MS)的数据
        2.4.2 颜色指标的古环境意义
        2.4.3 自然伽马(GR)
        2.4.4 XRF数据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盆地阿什贡组的磁性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研究
    3.1 序言
    3.2 研究区域概况
    3.3 研究结果
        3.3.1 沉积相结果
        3.3.2 古地磁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
        3.3.3 磁极性柱的建立与解释分析
        3.3.4 红度(a*)、磁化率(MS)和元素含量的变化
        3.3.5 频谱分析结果
    3.4 贵德盆地中新世中晚期的盆地演化及其沉积记录对天文驱动的响应
        3.4.1 贵德盆地的沉积环境
        3.4.2 贵德盆地中新世以来的盆地演化
        3.4.3 贵德古湖盆的充填演化对天文轨道周期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晚中新世偏心率旋回驱动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演化及其对东亚季风演化的指示
    4.1 序言
    4.2 区域研究概况
    4.3 研究结果
    4.4 讨论
        4.4.1 中新世中晚期(14-7Ma)青藏高原东北部湖泊扩张的~100 kyr主控周期的探讨
        4.4.2 对夏季风强度不同的周期控制?
        4.4.3 中新世时期西风带来高的水汽通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忻州YZ01钻孔记录的区域地貌演化及上新世东亚季风在轨道尺度上变化
    5.1 序言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钻孔岩性特征
    5.3 研究结果
        5.3.1 古地磁结果
        5.3.2 频谱分析结果
    5.4 YZ01钻孔岩芯记录的区域地貌演化及其对黄河起源的启示
    5.5 YZ01钻孔记录的东亚夏季风转变对南极冰盖扩张的响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东部(山西阳曲)黄土记录的两次重大干旱化事件
    6.1 引言
    6.2 研究区域和方法
    6.3 年代确定和元素变化
        6.3.1 年代确定
        6.3.2 元素变化
    6.4 讨论
        6.4.1 黄土高原东部1.2Ma以来两次明显的干旱化事件
        6.4.2 两次干旱化事件的驱动机制探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古气候替代指标之间的定量对比
    7.1 序言
    7.2 方法介绍
        7.2.1 多维标度法(MDS)
        7.2.2 多窗谱分析法(MTM)
    7.3 研究实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四、Relationship model of sediment grain size and Tibetan Plateau uplift in middle-west parts of Qilian Mountain(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D]. 金雅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张晨雨. 浙江大学, 2020
  • [3]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4]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D]. 刘睿.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5]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基岩河流地貌研究 ——对河套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和黄河演化的启示[D]. 李雪梅.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6]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7]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D]. 马振华. 兰州大学, 2020(01)
  • [8]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D]. 张天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9]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D]. 霍斐斐. 西北大学, 2019(04)
  • [10]中新世以来轨道尺度的古气候变化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湖盆记录中的沉积响应[D]. 王治祥.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