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韩广洲[1](2021)在《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江阴高级中学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人际交往能力被列为人才应具备五项核心能力之一。我国教育领域也认同此观点,所以培养学生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直是我国教育目标之一。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原因,现如今许多高中学生出现一定的社交障碍,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在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它打破了班级和年级的界限,使不同的学生参与进来,有利于结识新朋友,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积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个维度的影响,为高中体育社团的开展及提高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一些合理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开展情况良好,每月至少开展2次社团活动,每次活动时间在30-61分钟之间,开展的项目以传统运动项目为主,社团经费来源为学校拨款。2、江阴高级中学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有75%的成员善于交际。3、参加体育类社团成员与不参加体育类社团成员人际交往能力在交际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4<0.05),其它维度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4、不同年级的体育社团成员人际交往能力在各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性别方面,只在异性交往维度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5<0.01),其它维度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每次体育社团开展的时间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体育社团开展频率方面,与交谈维度(p=0.018)、交际维度(p=0.012)、待人待物维度(p=0.040)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分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8<0.01)。6、体育社团人数在总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27<0.05);活动形式在异性交往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2<0.05);运动负荷在异性交往维度上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5<0.01)。7、通过体育社团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1)引导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促进身心健康发展;2)开展丰富多样体育社团,扩大学生交流平台;3)增加体育社团资源配置,合理控制师生配比;4)丰富体育社团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相互交流;5)合理增加活动时间频率,科学控制运动负荷;6)加强社团管理监督力度,完善体育社团建设。

韦丽炎[2](2021)在《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共情是对他人情绪体验的共鸣和理解进而产生行为反应的一种能力,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助推器,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粘合剂。本研究包括对共情量化研究和团体辅导干预研究两部分。在量化研究中,对1026名大学生进行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施测,旨在研究大学生共情能力特点和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团体辅导干预研究中,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设计有效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团体辅导方案,将该方案用于实验组的大学生被试干预中,来探讨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的团体辅导方案的有效性,及其对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1)大学生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并在性别、专业类别、是否属于独生子女的人口学变量上有显着性差异。(2)大学生共情能力与社会自我效能感显着正相关,共情能力能够正向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3)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显着正相关,共情能力能够正向预测人际交往能力。(4)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显着正相关,社会自我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人际交往能力。(5)大学生共情能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通过社会自我效能感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中呈部分中介作用。(6)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的共情团体辅导能够显着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探讨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弥补共情能力与人际关系研究中的不足,为大学生情感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研究新思路和依据;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设计的共情团体辅导方案,为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供干预新视角和可操作的方法。

孟志远[3](2021)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网络技术发展和移动终端多样化,学习者得以随时随地获取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泛在学习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学习样态。泛在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鲜明变化冲击着人们对传统学校、校园和教师的概念,渲染出学校教育将在泛在学习冲击下消亡的可能性。但应当明确,学校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承担主要的教育任务且至今未变,是因为其教育供给始终依据学习者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而调整。学校的存在对于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作为千百年来始终担负着核心教学任务的场所,很难会在数字时代中被基于网络环境的泛在学习所取代。与泛在学习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前者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极易受到冲击的薄弱之处,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应当思考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如何重新理解学校,重新审视学校教育,重新规划学校教育供给的问题。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在进行了相关文献阅读与梳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并结合调查研究与访谈,围绕学校应在教育供给方面进行怎样的变革才能适应孕育泛在学习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这一问题,先后梳理了泛在学习的内涵,泛在学习引发的学习者对学校的新需求,以及泛在学习为学校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回溯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历史,描述学校教育供给现状,明确了学校教育不会为技术变革所动摇的价值坚守,以及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导向与变革路径方面提出了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策略,从而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供给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导向与可参照的实践路径。本研究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泛在学习”、“学校教育供给”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并依此选取了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的第二部分描述作为万物互联时代新学习样态的泛在学习。首先回溯了泛在学习的概念来源——泛在计算,以及支持泛在学习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描绘了泛在学习的特征,如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以及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等。泛在学习对学习者多方面的支持催生了学习者对学校教育知识教学质量、人际交往机会、个性化成长服务以及数字化教学手段的新需求,各种来自学习者的新需求进一步为学校教育带来知识教学、人际关系、现代学校标准育人模式以及学校存在方式的挑战。研究的第三部分梳理学校教育供给的历史与现状。将符号与文字的创造使用、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明应用、视听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界定为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产生推动作用的四种技术力量。进而梳理学校教育供给面临的四次变革进程中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变化:由掌握农耕技术以满足物质生活转向满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后进一步多样化专业化,至今已形成更多元的创新型劳动者需求。同时,学校教育供给由早期具有明显阶级性的教育供给、工业化时代统一的标准化教育、将视听技术充分应用于学校教学培养社会紧缺人才,转向当前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合作、探索能力,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为导向实施的供给。研究的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的价值。首先结合第三部分对学校教育供给变革历程的梳理,总结出学校教育之所以传承千年且仍具有核心教育价值的原因,包括学校中“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以及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等亘古不变的内涵。学校教育所传承的珍贵财富与泛在学习相比自然具有诸多优势,体现在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非认知因素培育、现实环境创设以及学校教师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其次,对学校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师与管理者、学生、家长以及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对泛在学习及学校教育的主观认识。研究的第五部分提出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策略。在理论导向方面,学校教育供给的变革应以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知识技能的掌握,求知精神的生成,合作能力与领导力、科学精神与创造力、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文精神以及数字化时代的信息素养的生成为目标。在实践方面,学校教育供给应从学校课程资源、校园空间、学习者培养方式、学校教育供给主体和学习者的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具体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教辅机构教学资源的变革;室内学习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改造;育人模式的循证化,教师身份的大众化,教学手段的智能化;学校与社会、家庭、自然的教育供给功能、责任、环境的联结;学习者学习评价内容、手段、方式、主体等方面的变革。研究的最后一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研究问题的总结和结论的梳理,指出本研究所作访谈的代表性不高、个人写作视角局限、教育供给变革策略的可行性未得到验证且普适性较弱等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魏娟娟[4](2020)在《初中生共情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文中认为共情是指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及情感状态进行觉察与理解,并能够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识别与接纳,最终能够切身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一种能力。初一年级的学生刚步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其身心均处于一个适应的阶段,同时也是对其各方面能力进行塑造的一个关键时期,如何提高他们的共情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已成为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众多研究表明,在短期的共情干预训练后,个体的共情能力能够得到显着的提升,因此,本研究基于共情发展阶段理论、心理理论以及镜像神经元等理论,从基础与应用两个阶段出发,围绕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个层面设计了一套共情课程,以期提升初中生的共情能力,并帮助其进一步改善其人际交往关系,最终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为了观察初中生在共情辅导课程后其共情能力的变化情况,并探讨该共情辅导课程的有效性,本研究使用基本共情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石河子某所中学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选取两个班85人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42人,对照组43人,对实验组实施8次共情辅导课程,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有关共情的课程辅导。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后测以及追踪后测的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共情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差异不显着,在心理健康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差异也不显着。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三次测量中,实验组在共情总分、认知以及情感三个维度上的得分上升得非常显着,对照组在共情总分、认知以及情感三个维度上的得分虽然也表现出上升趋势,但并未达到显着水平;实验组在共情总分、认知以及情感维度上的前测与后测、前测与追踪后测之间差异显着,其后测与追踪后测之间差异不显着,对照组在共情总分、认知以及情感维度上的前测与后测、前测与追踪后测以及后测与追踪后测之间差异均不显着。在三次测量中,实验组在心理健康总分及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和心理不平衡各维度上的得分呈下降趋势,但并未达到显着水平,而在强迫、焦虑以及学习压力感维度的得分上,前测与追踪后测之间差异显着;对照组在心理健康总分及其各个分维度的得分上,均有小幅度变化,但并未达到显着水平。文本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共情辅导课程之后,其共情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因此,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该研究设计的共情辅导课程是有效的。2.该共情辅导课程对于提高初中生的共情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胡水清[5](2020)在《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动训练专业承担着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重要任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发展与提升素质水平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活动质量。在“单招”制度下,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提高运动训练大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更是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为研究对象,明确其学习活动质量基本现状以及对此产生影响的因素,以便使该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得到提升。本研究以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6所高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2份,有效问卷588份。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运用SPSS19.0和AMOS23.0软件对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具体表现在14个方面,分别是图书馆、课程学习、知识运用、写作经历、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教师交流经历、校园设施、社团或学生组织、个人经验、体育与艺术音乐的结合、和同学交往、科学训练的经历、交流的主题、交流信息。(2)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的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不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级的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四年级的大学生总体学习活动质量要高于其它年级。(3)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的影响因素体现在自身因素、内部教育环境因素、外部学习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其中学生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学校该专业的师资力量、运动训练专业的就业前景三个因素影响最大。(4)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活动质量的14个维度与3个影响因素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学习活动质量与自身因素、内部教育环境因素、外部学习环境因素都呈正相关关系。

韩雨晴[6](2020)在《K学院经管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认为K学院作为办学20年的江苏省属民办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K学院正面临江苏独立学院专业建设抽检评估的背景下,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供给现状出发,考察经管类学生岗位胜任力与用人单位匹配程度,围绕K学院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对国内外人才培养和岗位胜任力应用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将人力资本理论、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胜任力模型等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针对用人单位与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初步构建经管类学生岗位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问卷调查,从用人单位需求方和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供给方两个角度的调查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并比较了高校人才培养供给方与企业人才需求方两者的差异,进行各因子的差异性分析。通过调查发现K学院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和分析验证了这些问题的原因。将实际情况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后,提出了K学院经管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质量提升对策建议:加大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建设、明确K学院经管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市场导向的经管类学生培养方案、提高应用型经管类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该论文有图7幅,表20个,参考文献65篇。

马古兰丹姆[7](2020)在《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60年代起,舞蹈/动作治疗在国外被运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与治疗中,并形成—套相应的治疗模式。国外研究表明,DMT治疗的形式与内容使自闭症儿童拥有愉悦的身体体验,同时对其感知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国内在此领域则起步较晚,尤其在治疗流程、内容、具体实施、整体性评估等各个环节仍处于探索阶段,少数研究对自闭症儿童舞蹈/动作治疗个别训练进行了报告,涉及团体自闭症儿童舞蹈/动作治疗效果研究的几乎属于空白。本研究在非临床环境下,立足于国内外学者对自闭症儿童舞蹈/动作治疗的研究成果,在身心范式的背景下研究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有效性,旨在探究自闭症儿童接受舞蹈/动作治疗干预后在身心领域的发展变化,归纳并总结出针对适合我国自闭症儿童的舞蹈/动作治疗干预模式、实施流程和方法,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与展望。本研究在上海彩虹雨儿童智能康复中心的支持下,分别采取以下方案:1、选取28名自闭症儿童分为舞蹈/动作治疗组17人和对照组11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DMT干预实验,探讨干预前后在身体机能测试、身体素质测试、大动作能力测试、ABC量表、CBCL量表、SRS量表、SCQ量表RBS-R量表、情绪识别测试等方面的变化情况。2、选取17名自闭症家长进行深度访谈,从质性研究角度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探讨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影响效果。3、选取1名自闭症儿童进行凯斯腾伯格动作KMP侧写分析,量化分析5次视频录像中视频动作,了解个案的动作风格及情绪障碍,探讨其动作模式与心理活动的内在联系,为舞蹈/运动治疗评估提供—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得出: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在社会交往领域和身体动作领域具有显着疗效。尤其是对自闭症儿童核心症状中的社交退缩及身体动作笨拙、协调性不佳等具有积极的提高作用。舞蹈/动作治疗以其丰富的干预内容和健康、绿色的干预方式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身体感知、音乐律动、情感体验的机会,能有效促进其感知运动、社会交往、情绪管理、认知等方面地发展。本研究中对舞蹈/动作治疗核心理念的正确把握、动作评估的实施、团体治疗方案的制定、干预内容、强度和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家长及时的反馈对治疗效果起关键作用。舞蹈/动作治疗中的创造性舞蹈、镜像、模仿、双人合作动作和同步动作以及团体融合的音乐舞蹈/动作形式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积极影响。拉班芭特尼夫动作体系从身体教育角度对自闭症儿童的身体能力具有重要的改观。KMP动作观察工具可以了解、反映和扩展非言语的表达,并可以通过动作评估建立可行的动作处方,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社交和沟通,建立身体意识。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是有效和可行的,舞蹈/动作治疗可以积极影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和身心健康。本研究是自闭症儿童舞蹈治疗中国本土化推广应用的先行者,成果转化的“星希望”自闭症儿童舞蹈治疗公益项目,分别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铜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等奖项。编写的《自闭症儿童舞蹈治疗康复手册》以及六级电视教学片,让更多自闭症儿童及家庭受益。此外,本研究成果还得到上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多次报道。

杨定明[8](2019)在《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文中认为人是一切社会的关系的总和,人类自出生起就离不开社会人际交往。交往不仅是人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人际交往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人际交往自然也就深受这些客观条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熏陶与教化。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对人际交往的内容产生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际交往所采用的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信息全球化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交往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现实交往实践和网络虚拟交往中,人际交往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如何创造和谐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出现极端恶性事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通过对交往、人际交往、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等关于人际交往的理论、涵化及其本质进行阐释,并通过社会调查实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特别是“缺情”问题凸显以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着怎样的人际交往精华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理念、原则和途经有哪些?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扬弃,将其优秀的思想精华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相结合,实现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服务。发掘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蕴含的“人之常情”,包含亲情、爱情、友情、“泛爱众”、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同”情怀,归纳儒家文化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情絜情等儒家人情观,凸显儒家人际交往重情理念,提炼并遵循尊重与关怀、仁爱与宽容、理性与适度、明礼与重信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主要原则。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可以通过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来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通过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来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通过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来强化大学生人际的社会关爱力;通过注重提升自我沟通素养,锻造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学向经典、行在当下,实践养成、重情至善实现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来达到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的目的,发挥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涵化大学生重情重义,从而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为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王璞瑜[9](2019)在《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作为青少年群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后简称初一学生)不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成长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初一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初一学生刚刚面临过升学考试的压力,步入新的学校,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人群,以及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出来。本研究意在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探究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身体自尊、人际交往能力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在探究初一学生身体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关系,同时验证身体自尊在跆拳道运动与人际交往能力产生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探索促进初一学生身体自尊、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前后测的实验设计,使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对内蒙古地区初中一年级的63名学生进行教学实验,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32人)和对照组(31人),在实验前进行前测,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身体自尊、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测试,然后对实验组施加16周的跆拳道运动干预,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身体自尊、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后测,最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观察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身体自尊、人交往能力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探究初一学生身体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并且验证身体自尊在跆拳道与人际交往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被试对于自身的身体外在表现如身高、体重、体型等方面较为满意;对于自身的耐力、灵敏度、身体协调能力等运动能力方面的满意度较差。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情感支持、冲突管理的能力较强,可以更好地回应对方表达的情感,处理好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主动交往、自我表露的能力较差,不善于主动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不善于甚至拒绝展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受。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的身体自尊整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不存在显着性的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自尊整体水平呈现显着性差异;运动能力、身体素质、自我价值感维度均呈现显着性差异,身体状况和身体吸引力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实验组被试实验后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较实验前有所提高。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人际交往能力整体水平及其各维度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人际交往能力整体水平呈现显着的差异;冲突管理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与情感支持维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实验组被试实验后在这四个维度的得分较实验前有所提高。初一学生身体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总分以及各维度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根据温忠麟教授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进行三步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身体自尊在跆拳道与人际交往能力间的中介效应显着。结论:现阶段初一学生身体自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对于自身的身体外在表现方面较为满意;对于自身运动能力方面的满意度较差。初一学生情感支持、冲突管理的能力较强;主动交往、自我表露的能力较差。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的身体自尊总体水平以及运动能力、身体素质、自我价值感三个维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冲突管理维度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初一学生身体自尊、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跆拳道运动对身体自尊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身体自尊在跆拳道运动与人际交往能力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即跆拳道运动可以通过促进身体自尊水平进一步促进人际交往能力。

郝雪[10](2019)在《大学生政治技能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NJAU本科生为分析对象》文中提出政治技能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必备能力,是个体在组织中达成目标、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政治技能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取稀缺的资源,更有助于大学生就业时建立竞争优势,实现职业目标,以及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提升工作绩效并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目前政治技能的研究主要以企业员工为主,极少涉及到大学生层面。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政治技能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政治技能的策略,不但能够丰富政治技能理论,同时也能够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NJAU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他们的政治技能进行测量并获取他们关于政治技能的认知状况、个体及家庭基本情况、在校情况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探究大学生政治技能的总体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对政治技能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和培养的需求程度很高,但目前大学生政治技能及其四个维度的现状均处于中等水平,在四个维度中网络能力维度得分最低,须重点培养。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大学生政治技能在个体特征层面的差异状况,发现大学生政治技能在专业、父亲职业等六个方面存在显着差异。通过对政治技能及其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在校大学生政治技能主要受到职业生涯规划、参加学生组织、政治面貌、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相应课程以及有人引导学习六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总体政治技能及其四个维度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参加学生组织和参加相关课程对总体政治技能和除网络能力外的其他三个维度都产生显着正向影响;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总体政治技能和网络能力、人际影响两个维度产生正向影响;有人引导学习对总体政治技能和除外显真诚外的三个维度都产生正向影响;政治面貌对总体政治技能和外显真诚维度产生显着正向影响。除此之外,部分因素影响单一维度但不影响总体政治技能,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频率、实习和兼职经历以及学校开展相关活动都会对大学生的网络能力维度产生影响;学习压力对大学生社会机敏性产生着正向影响。根据大学生政治技能的现实状况,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技能需要从大学生政治技能影响因素入手,从学生自身、学校以及家庭三个层面来探讨培养对策。首先,学生自身应该加强认识,通过自我评估了解自身政治技能的状况;通过规划职业生涯、参加学生组织、锻炼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提升政治技能水平。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关注,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提供实践机会以及营造良好氛围来帮助大学生提升政治技能。最后,家庭层面家长要发挥模范作用,引导学习、合理支持。希望通过以上对策,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政治技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为今后自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江阴高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1 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今社会必备能力之一
        1.1.2 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令人堪忧
        1.1.3 体育社团符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1.1.4 江阴高级中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体育社团
        2.1.2 人际交往能力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关于体育社团相关研究
        2.2.1.1 体育社团功能和价值研究
        2.2.1.2 体育社团发展现状研究
        2.2.1.3 体育社团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2.2.1.4 体育社团发展对策研究
        2.2.2 人际交往能力相关研究
        2.2.2.1 人际交往能力水平的评价
        2.2.2.2 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研究
        2.2.2.3 体育运动对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2.2.2.4 体育社团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2.3 国外文献综述
    2.4 文献小结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心理测量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个案研究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4.1.1 体育社团开展项目情况
        4.1.2 体育社团指导老师基本情况
        4.1.3 体育社团管理情况
        4.1.4 体育社团经费来源情况
        4.1.5 体育社团每次平均活动时长情况
        4.1.6 体育社团活动频率情况
        4.1.7 体育社团活动形式情况
    4.2 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情况分析
    4.3 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4.3.1 参加与不参加体育社团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4.3.2 体育社团对不同年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4.3.3 体育社团对不同性别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4.3.4 每次参加体育社团的时间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4.3.5 每月参加体育社团的频率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4.3.6 体育社团的人数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4.3.7 体育社团的活动形式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4.3.8 体育社团的运动负荷对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分析
    4.4 基于体育社团的视角提升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4.4.1 引导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4.2 开展丰富多样体育社团,扩大学生交流平台
        4.4.3 增加体育社团资源配置,合理控制师生配比
        4.4.4 丰富体育社团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相互交流
        4.4.5 合理增加活动时间频率,科学控制运动负荷
        4.4.6 加强社团管理监督力度,完善体育社团建设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郑日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附录二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体育社团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三 江阴高级中学参加体育社团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四 访谈提纲
    附录五 参加体育社团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测试原始数据一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共情能力的概述
        1.1.1 共情能力的概念和维度
        1.1.2 共情能力的测量
        1.1.3 共情能力的研究现状
    1.2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概述
        1.2.1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1.2.2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1.2.3 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共情能力的相关研究
    1.3 人际交往能力的概述
        1.3.1 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
        1.3.2 人际交往能力的测量
        1.3.3 人际交往能力与共情能力的相关研究
    1.4 非暴力沟通的概述
        1.4.1 非暴力沟通的概念
        1.4.2 非暴力沟通与共情能力的相关研究
第2章 问题提出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意义
第3章 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问卷施测过程
        3.2.4 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3.2 大学生共情能力的特点
        3.3.3 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3.3.4 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中的中介作用
    3.4 讨论
        3.4.1 大学生共情能力的特点分析
        3.4.2 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分析
第4章 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设计
        4.2.3 研究工具
    4.3 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
        4.3.1 团体辅导方案制定的理论依据
        4.3.2 团体辅导活动干预的层面
        4.3.3 团体辅导方案内容的形成
        4.3.4 团体辅导方案的确定
    4.4 研究结果
        4.4.1 同质性检验结果
        4.4.2 团体辅导干预后显着性检验
        4.4.3 实验组团体辅导活动效果总评价
        4.4.4 单元活动反馈结果
        4.4.5 观察员的活动记录与反馈
        4.4.6 实验组焦点讨论与收获分享
    4.5 讨论
        4.5.1 团体辅导干预效果显着性分析
        4.5.2 团体辅导活动反馈
第5章 研究结论
第6章 研究创新与局限
    6.1 研究创新
    6.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泛在学习:万物互联时代的学习样态
    第一节 泛在学习概念与发展溯源
        一、概念溯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泛在计算
        二、发展溯源:始于20世纪初的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节 泛在学习样态特征
        一、提供高度技术化的学习体验
        二、实现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结
        三、面向学习者多样化学习特征
    第三节 新学习样态催生对学校教育的新需求
        一、对知识教学质量的需求
        二、对人际交往体验的需求
        三、对个性化成长服务的需求
        四、对数字化教学手段的需求
    第四节 新教育需求为学校教育供给带来的挑战
        一、泛在化知识对学校知识教学的冲击
        二、虚拟化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冲击
        三、个性化需求对标准学校模式的冲击
        四、数字化学习对学校存在方式的冲击
第二章 学校教育供给: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推动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四次浪潮
        一、人类社会发展变迁与学校教育变革
        二、变革性技术、社会形态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
    第二节 符号与文字初创使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从口耳相传到符号与文字的产生
        二、以满足物质生活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三、具有明显阶级性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三节 造纸印刷技术发明应用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造纸与印刷技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二、以满足大规模工业生产为目的的劳动者需求
        三、工业生产催生统一化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四节 视听技术发展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视听技术发展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二、多样化专业化的劳动者需求
        三、视听教学为新形式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五节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普及时期及学校教育供给
        一、快速迭代与丰富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二、面向信息社会活动的新型劳动者需求
        三、融合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学校教育供给
第三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供给:传承与优势
    第一节 学校教育传承的珍贵财富
        一、百年树人的德育坚守
        二、传道从师的师生联结
        三、共生并育的生长环境
    第二节 学校教育之于泛在学习的优势
        一、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的优势
        二、学习者非认知因素培育的优势
        三、学校现实环境创设的优势
        四、学校教师育人功能的优势
    第三节 泛在学习与学校教育供给的关系:基于访谈的结论
        一、中小学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二、高校教师与管理者的观点
        三、高校学生的观点
        四、学生家长的观点
        五、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的观点
第四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上)
    第一节 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的价值指向
        一、以学习者与社会需求为导向
        二、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求知精神
        三、培育合作能力与领导力
        四、培养科学精神与创造力
        五、培育全球化时代人文精神
        六、培育数字时代信息素养
    第二节 学校课程资源的变革
        一、重设显性课程教学内容
        二、强化隐性课程育人价值
        三、丰富教辅机构教学资源
    第三节 学校校园空间的变革
        一、调整室内学习空间
        二、丰富室外活动空间
第五章 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策略(下)
    第一节 学习者培养方式的变革
        一、育人模式的循证化
        二、教师身份的大众化
        三、教学手段的智能化
    第二节 学校教育供给主体的拓展
        一、学校与社会的功能联结
        二、学校与家庭的责任联结
        三、学校与自然的环境联结
    第三节 学习者学习评价的变革
        一、从重知识到重素养:评价内容的变革
        二、从纸笔化到智能化:评价手段的变革
        三、从封闭式到开放式:评价方式的变革
        四、从多元化到多维化:评价主体的变革
结语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及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四 网络教育产品开发者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初中生共情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共情
        1.1.1 共情的概念界定
        1.1.2 共情的理论基础
        1.1.3 共情的结构
        1.1.4 共情的测量
        1.1.5 共情的相关研究
        1.1.6 共情的干预研究
    1.2 初中生
        1.2.1 初中生认知发展特征
        1.2.2 初中生情感发展特征
    1.3 课程
        1.3.1 课程
        1.3.2 课程开发
        1.3.3 共情课程的开发价值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现实意义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思路
    3.3 研究设计与假设
        3.3.1 研究设计
        3.3.2 研究假设
        3.3.3 实验变量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工具
        3.5.1 基本共情量表
        3.5.2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3.5.3 团体单元反馈表
    3.6 研究方法
        3.6.1 问卷调查法
        3.6.2 实验法
    3.7 提升初中生共情能力的课程设计
        3.7.1 共情课程的理论依据
        3.7.2 共情课程的设计思路
        3.7.3 共情课程的实施对象
        3.7.4 共情课程的总体框架及教学内容
        3.7.5 共情课程的教学目标
        3.7.6 共情课程的实施策略
        3.7.7 共情课程的课程评价
4 结果与分析
    4.1 课程实施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共情能力和心理健康得分比较
        4.1.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共情能力上前测检验结果
        4.1.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心理健康上前测检验结果
    4.2 课程实施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共情能力和心理健康得分比较
        4.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共情能力上得分比较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心理健康上得分比较
    4.3 课程实施效果的文本资料分析结果
        4.3.1 班级成员对课程活动的主观感受
        4.3.2 课程活动中成员的收获
5 讨论与建议
    5.1 讨论
        5.1.1 共情辅导课程对初中生共情能力的提升效果
        5.1.2 对研究结果的理论解释
        5.1.3 对共情辅导课程进行文本资料研究分析
    5.2 建议
        5.2.1 完善共情课程设计
        5.2.2 合理开发共情课程教材与课程资源
        5.2.3 有效组织共情课程实施
        5.2.4 完善共情课程评价体系
        5.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6 结论
7 创新、不足与展望
    7.1 创新之处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5)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学习活动质量是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1.1.2 学习活动质量是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情分析的重要指标
        1.1.3 学习活动质量是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因素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对学习活动质量相关概念的讨论
        2.1.1 对“学习活动”的概念探讨
        2.1.2 对“学习活动质量”的概念探讨
    2.2 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相关研究述评
        2.2.1 基于学习活动质量现状的研究
        2.2.2 基于学习活动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2.3 本研究已有基础条件和思路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课程学习活动现状分析
        4.1.1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课程学习方面的现状分析
        4.1.2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图书馆活动的现状分析
        4.1.3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现状分析
        4.1.4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写作经历方面的现状分析
        4.1.5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科学训练经历的现状分析
    4.2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现状分析
        4.2.1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校园设施的现状分析
        4.2.2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参加社团和学生组织的现状分析
        4.2.3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体育与艺术音乐结合的现状分析
    4.3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个人经验与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
        4.3.1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和同学交往的现状分析
        4.3.2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个人经验的现状分析
        4.3.3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和教师交流的现状分析
        4.3.4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交流主题的现状分析
        4.3.5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交流信息的现状分析
    4.4 不同类型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的差异分析
        4.4.1 不同性别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的差异
        4.4.2 不同年级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的差异
        4.4.3 不同运动等级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的差异
    4.5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5.1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分析
        4.5.2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自身影响因素分析
        4.5.3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内部教育环境因素分析
        4.5.4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外部学习环境因素分析
    4.6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4.6.1 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与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构
        4.6.2 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和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
        4.6.3 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与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重视学习活动质量中的课程学习活动
        5.2.2 提高学习活动质量中的课外活动
        5.2.3 培养学生自身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活动质量
        5.2.4 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加强教育质量培养
        5.2.5 加强运动训练专业就业指导,增加就业自信心
参考文献
附录A 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访谈提纲
附录B 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K学院经管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2.2 国内外对胜任力模型应用的研究
    2.3 文献综述小结
    2.4 人力资本理论与人才培养模式理论
    2.5 岗位胜任力
3 K学院经管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调查分析
    3.1 问卷设计思路及调查情况
    3.2 学生培养角度调查结果分析
    3.3 用人单位需求角度调查结果分析
    3.4 用人单位需求与经管类人才培养的对比分析
4 K学院经管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K学院经管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质量提升对策建议
    5.1 加大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建设
    5.2 明确K学院经管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目标
    5.3 制定符合市场导向的经管类学生培养方案
    5.4 提高应用型经管类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闭症人数的剧增
        1.1.2 国家对特殊人群的重视
        1.1.3 舞蹈/动作治疗的独特效果
        1.1.4 舞蹈/动作治疗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的亟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假设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研究视角创新
        1.5.2 研究成果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自闭症
        2.1.2 舞蹈/动作治疗
        2.1.3 身心健康
        2.1.4 干预
        2.1.5 评估
        2.1.6 具身化
    2.2 关于自闭症
        2.2.1 自闭症的病因
        2.2.2 自闭症儿童身心特征
        2.2.3 自闭症的主要疗法
    2.3 DMT概述
        2.3.1 DMT的发生
        2.3.2 DMT的先驱者们
        2.3.3 DMT的基本特点
        2.3.4 心理学对DMT影响
    2.4 DMT与自闭症
        2.4.1 自闭症儿童的动作感觉
        2.4.2 DMT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2.4.3 动作分析与自闭症儿童DMT
    2.5 研究现状
        2.5.1 DMT相关研究
        2.5.2 自闭症儿童DMT相关研究
        2.5.3 研究现状评述
    2.6 本研究理论基础
        2.6.1 拉班芭特尼芙动作体系(LBMS)
        2.6.2 凯斯滕伯格动作侧写(KMP)
        2.6.3 具身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干预设计与实施
        3.3.1 干预目标
        3.3.2 干预阶段
        3.3.3 干预强度、频率、时间
        3.3.4 干预内容
        3.3.5 处方设计
        3.3.6 实施过程描述
第4章 DMT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4.1 所有身体指标的变化
        4.1.1 身体机能指标的变化
        4.1.2 身体素质指标的前后变化
        4.1.3 大动作能力的变化(TGMD量表)
        4.1.4 分析小结
    4.2 心理指标的变化
        4.2.1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干预前后的变化
        4.2.2 社会反应量表SRS干预前后的变化
        4.2.3 智商水平干预前后的变化干预方法
        4.2.4 表情识别能力的变化
        4.2.5 社交沟通能力SCQ量表的变化
        4.2.6 社会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变化CBCL社会能力
        4.2.7 重复刻板行为(RBS-R)的变化
        4.2.8 分析小结
第5章 家庭成员反馈
    5.1 身体维度的反馈
        5.1.1 开放式编码
        5.1.2 主轴式编码
        5.1.3 选择式编码
        5.1.4 代表性访谈内容摘录
    5.2 心理维度反馈
        5.2.1 开放式编码
        5.2.2 主轴式编码
        5.2.3 选择式编码
        5.2.4 代表性访谈内容摘录
    5.3 小结
第6章 基于动作观察视角下的个案分析
    6.1 情况与动作诊断
    6.2 干预描述
        6.2.1 第一次描述
        6.2.2 第五次描述
        6.2.3 第十次描述
        6.2.4 第十五次描述
        6.2.5 第二十次描述
    6.3 数据分析
        6.3.1 预力效Pre-Efforts
        6.3.2 力效Effort
        6.3.3 形体流Shape Flow
    6.4 KMP动作分析结论
第7章 总结论
    7.1 DMT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的身体重建
    7.2 DMT助长或增进自闭症儿童人际间的交流
第8章 分析与讨论
    8.1 “圈”的力量
    8.2 镜像、模仿、同步动作和动作合作
    8.3 自信与领导力
    8.4 具身化认知
    8.5 团体的节奏性
    8.6 音乐与道具
    8.7 “缺陷动作”的利用
    8.8 身体动作能力
    8.9 动作观察分析
第9章 不足与建议
    9.1 不足
    9.2 建议
        9.2.1 提升对DMT的认知
        9.2.2 建立健康的安全的治疗
        9.2.3 治疗前全方位评估的重要性
        9.2.4 亟需适合特殊人群的动作评估方法
        9.2.5 中国本土化推广的价值
    9.3 研究前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博士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8)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交往及人际交往概述
        一、交往的本质及特征
        二、人际交往特征及分类
        三、人际交往的素质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特点及社会文化背景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特点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四种偏向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变化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文化因子
        五、大学生良善人际交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然
    第三节 涵化及儒家文化
        一、涵化的内涵
        二、涵化即文化涵养教化
        三、涵化与儒家文化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成才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的成人成才理论支撑
        一、交往助推人“全面而自由发展”
        二、交往“以确立统一、有序的社会规范为归宿”
        三、儒家“君父同伦”人际血缘亲情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
        一、人际关系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
        二、人从对象中反观自己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再塑其品性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成才
        一、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助推其成才
        二、大学生不良的人际交往阻碍其成才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现状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一、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三、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个体自我修养不足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性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缺情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障碍
        二、个体自我认知偏差
        三、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
        四、网络信息弱化人际交往
        五、媒介宣推不力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凸显重情理念
    第一节 情为何物
        一、情及人情
        二、人情共同性
        三、情为爱
    第二节 儒家人情观
        一、儒家为人情创设理论基础
        二、儒学人情基本原则
    第三节 儒家及当代社会人情观
        一、中国古代社会富有人情味
        二、儒家人情观的负面影响
        三、当代社会市场经济冲淡人情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原则
    第一节 尊重与关怀
        一、尊重原则
        二、关怀原则
    第二节 仁爱与宽容
        一、仁爱原则
        二、宽容原则
    第三节 理性与适度
        一、理性原则
        二、适度原则
    第四节 明礼与重信
        一、明礼原则
        二、重信原则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路径
    第一节 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一、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
        二、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
    第二节 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
        二、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关爱力
        一、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
        二、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
        一、大学生自我沟通素养与能力锻造
        二、大学生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1.2.2 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1.2.3 身体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现状与述评
        1.2.4 跆拳道运动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2.2.2 实验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初一学生身体自尊、人际交往能力情况调查
        3.1.1 初一学生身体自尊情况调查
        3.1.2 初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情况调查
    3.2 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
        3.2.1 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
        3.2.2 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身体自尊各维度的影响
    3.3 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3.3.1 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总分的影响
        3.3.2 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维度的影响
    3.4 身体自尊在跆拳道运动与初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3.4.1 初一学生身体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相关分析
        3.4.2 身体自尊在跆拳道运动与初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初一学生身体自尊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
        4.1.2 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
        4.1.3 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4.1.4 身体自尊在初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跆拳道运动间的中介效应
    4.2 建议
    4.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1 :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附录2 :身体自尊量表(PSPP)
    附录3 :人际交往能力评估问卷
    附录4 :跆拳道教学计划与目标
    附录5 :跆拳道教案(部分)

(10)大学生政治技能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NJAU本科生为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政治技能的界定与结构
        1.3.2 政治技能的影响因素
        1.3.3 有关政治技能培养的研究
        1.3.4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1.6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政治技能
        2.1.2 大学生政治技能
    2.2 理论基础
        2.2.1 观察学习理论
        2.2.2 学生发展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政治技能现状分析
    3.1 问卷设计
        3.1.1 问卷的编制
        3.1.2 量表的选取
    3.2 调查的实施
        3.2.1 调查样本学校及其学生政治技能培养工作概述
        3.2.2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3.2.3 信度和效度检验
    3.3 政治技能现状描述性分析
        3.3.1 大学生政治技能总体水平描述
        3.3.2 大学生政治技能认知程度分析
    3.4 不同个体特征大学生政治技能的差异比较
        3.4.1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技能的差异比较
        3.4.2 不同年级大学生政治技能的差异比较
        3.4.3 不同专业大学生政治技能的差异比较
        3.4.4 不同父亲职业大学生政治技能的差异比较
        3.4.5 不同母亲职业大学生政治技能的差异比较
        3.4.6 有无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政治技能的差异比较
        3.4.7 不同期望职业大学生政治技能的差异比较
        3.4.8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技能的差异比较
        3.4.9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技能的差异比较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大学生政治技能影响因素分析
    4.1 模型的选择与说明
    4.2 变量的选择与特征描述
        4.2.1 变量的选择
        4.2.2 变量的赋值和说明
    4.3 大学生总体政治技能影响因素分析
    4.4 大学生网络能力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4.5 大学生人际影响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4.6 大学生社会机敏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4.7 大学生外显真诚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培养和提升大学生政治技能的对策
    5.1 学生层面
        5.1.1 加强认识,进行自我评估和理解
        5.1.2 积极参加学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
        5.1.3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5.1.4 锻炼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5.1.5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5.2. 学校层面
        5.2.1 加强关注,营造学习氛围
        5.2.2 开设课程,创新培养模式
        5.2.3 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到实践中去
    5.3 家庭层面
        5.3.1 发挥榜样模范作用
        5.3.2 引导学习、合理支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政治技能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社团对高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 ——以江阴高级中学为例[D]. 韩广洲. 扬州大学, 2021(09)
  • [2]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韦丽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泛在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D]. 孟志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初中生共情课程的开发与应用[D]. 魏娟娟.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普通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活动质量的实证研究[D]. 胡水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K学院经管类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 韩雨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0)
  • [7]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D]. 马古兰丹姆.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1)
  • [8]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D]. 杨定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跆拳道运动对初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身体自尊的中介作用[D]. 王璞瑜. 沈阳体育学院, 2019(09)
  • [10]大学生政治技能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NJAU本科生为分析对象[D]. 郝雪.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