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外观特征鉴定

一、小尾寒羊外貌特征的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远[1](2021)在《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多胎萨福克羊高繁殖力相关基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多胎萨福克羊是我国自主培育的优质多胎肉羊新品系,为探究其繁殖性状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多胎萨福克羊,及其父本品种萨福克羊和母本品种湖羊进行重测序,筛选繁殖性状相关基因,揭示育成种的遗传基础,为多胎肉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1)应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50只多胎萨福克羊、20只湖羊和20只萨福克羊进行重测序,利用群体固定指数(FST)和杂合度分析的方法进行全基因组选择信号检测,解析品种特异的繁殖相关基因。(2)应用FST和杂合度分析方法检测多胎萨福克羊多羔组和单羔组繁殖差异基因。(3)将筛选到的MTNR1A作为繁殖性状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MTNR1A基因在多胎萨福克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基因SNPs和单倍型与绵羊产羔数的关系。结果:(1)获得5,245.855G原始数据和5,236.338G高质量基因组数据。筛选到多胎萨福克羊繁殖相关基因WNT10A、SENP2、WNT6等14个,多胎萨福克羊特异基因ARHGEF4、CATIP、CCDC115等23个。(2)从多胎萨福克羊多羔组和单羔组中筛选到ADAMTS5、CAB39L和MTNR1A等28个繁殖性状相关基因。(3)以MTNR1A基因为繁殖性状候选基因,检测到MTNR1A基因exon2存在SNP1(Chr 26.15,099,314,G735A)、SNP2(Chr 26.15,099,296,G753A)和SNP3(Chr 26.15,099,204,C845A),3个SNPs在多胎萨福克羊中均存在三种基因型。关联分析表明,SNP1的GG基因型、SNP2的GG基因型与多胎萨福克羊产羔数显着相关(P<0.05),单倍型H1与产羔数极显着相关(P<0.01)。结论:(1)筛选出多胎萨福克羊特异的23个基因和87个SNPs。(2)筛选出多胎萨福克羊28个与繁殖性状相关基因和180个SNPs。(3)MTNR1A基因SNP1和SNP2位点GG基因型、单倍型H1可以作为多胎萨福克羊高繁殖力辅助选择的标记。

刘娜娜[2](2020)在《绵羊单胎与多胎B超诊断的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为了深入了解未孕母羊和妊娠母羊的生殖器官的构造,为后续试验理解超声图像奠定一定基础;(2)由于教材和文献对绵羊妊娠的操作方法和不同品种的操作要求、手法和细节没有细化描述,为了建立完善的常规绵羊妊娠诊断的方法而展开了不同规模化羊场进行妊娠诊断操作;(3)为了建立对怀孕单胎和多胎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方便临床应用于分胎饲养分群管理,降低妊娠母羊产科疾病发病率和提高产后泌乳量、产羔成活率奠定一定基础。(4)对妊娠母羊分胎鉴别诊断技术进行效果验证,对超声诊断结果与实际产羔数量进行了比较,以便为临床应用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与结果:2017-2019年前往石河子市牛羊肉屠宰场、喀尔万屠宰场和收集观察临床兽医学外科手术后母羊的生殖器官。在现场和兽医产科实验室观察和解剖了40余只不同品种和杂交母羊的子宫和卵巢,对妊娠子宫、子叶、胎膜胎水、脐带、体型外貌特征、性别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描述。应用便携式B超仪进行了临床妊娠诊断实际操作,涉及羊场8个,养羊户4个,累计7453只母羊。应用Tringa型Liner或Sector变频探头的便携式B超仪和HS-101V型线阵便携式B超仪进行了直肠或腹部的超声检查,通过反复临床实践操作,建立了B型超声妊娠诊断操作步骤、方法和声像图谱。应用便携式B超对母羊进行早期妊娠诊断,并在不同时间对怀孕单胎和多胎进行了鉴别诊断,同时。总结了其诊断操作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超声声像图谱,为今后以肉用品种作为父本,多胎品种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模式饲养时进行分胎饲养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指导生产具有明显的生产应用价值。为了研究超声诊断鉴别单羔、多羔与实际产羔的符合率,在规模化羊场针对湖羊和小尾寒羊母羊,应用专用便携式B超仪器(BCF Ovi-Scan超声波扫描仪),对162只诊断为妊娠的母羊进行了超声鉴别诊断单胎、双胎和多胎,详细记录了检查结果并对其分群管理,妊娠期满后按照实际产羔情况与诊断结果对比,统计鉴别诊断怀胎母羊的胎儿数量与实际产羔数量的符合情况,分析了诊断的准确率和误差率,结果表明,一羔、两羔和三羔及三羔以上实际产羔符合率分别是100%、96.10%和63.15%;误差率分别为0%、3.90%和36.84%。为今后养羊生产中推广应用该仪器和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结论:本研究细化了操作方法和步骤,建立了直肠和腹部B超绵羊妊娠诊断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妊娠声像图谱,超声鉴别胎儿数量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可以应用于规模化羊场的分群管理,可以提高规模化羊场的繁殖管理水平。

赵金艳,苏雅,茹宝瑞,张小雷,辛晓玲,高博,海龙,李君,韩浩园,魏红芳,哈斯,董鹏飞,张道江,权凯[3](2019)在《黄淮杜泊羊生长发育规律及肥育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系统地了解黄淮杜泊羊的体型外貌特征、生长发育规律和肉用性能,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对黄淮杜泊羊羊群进行了体型外貌评定,体尺、体重测定和羔羊育肥试验。结果表明,黄淮杜泊羊肉用体型特征明显;早期生长速度快,6月龄和周岁公羊体重能达到24月龄时的48.67%和76.89%,母羊能达到74.57%和92.58%;在体尺发育方面,6月龄和周岁公羊体高分别为24月龄时的88.56%和94.36%、母羊为84.20%和92.40%,公羊体长分别达到85.33%和95.92%、母羊分别达到86.22%和99.23%,公羊胸围分别达到86.29%和89.76%、母羊分别达到89.43%和91.58%,公羊腿臀围分别达到82.48%和95.86%、母羊分别达到92.36%和99.13%;肥育效果明显,黄淮杜泊羊肥育期公母羊体重达到了60.32±1.80 kg和53.37±1.94 kg,公母羊日增重分别为318.67 g和274.30g;饲料转化率高,公母羊料肉比分别为3.49∶1和4.05∶1。说明黄淮杜泊羊肉用体型明显,早期生长发育快,肥育效果明显,饲料转化率高,适合在黄淮地区作为专门化肉羊品种进行产业化推广。

徐红伟[4](2019)在《三种尾脂型绵羊脂肪沉积性状表型测定及关联基因筛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肉用动物脂肪的分布和沉积量是影响胴体品质和肉质风味的关键因素,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影响胴体品质,而肌内脂肪是形成大理石纹的物质基础,直接参与肉质嫩度、多汁性和肉品风味的形成。目前,世界范围内高脂绵羊品种正逐渐被淘汰或杂交改良,一些耐粗饲、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的脂尾(臀)品种已濒临灭绝。对高脂绵羊品种进行定向改良和基因保护,保留其优良的抗病和适应性能的同时定向调控体脂分布,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肌内脂肪含量,降低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含量,提高胴体品质改善肉质风味,生产满足人们生活水平要求的高品质畜产品已成为绵羊育种和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以体脂分布差异极大的西部(甘肃)特有优良绵羊地方品种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兰州大尾羊(Lanzhou fat-tailed sheep,LFTS)、小尾寒羊(Small-tailed han sheep,STHS)、藏羊(Tibetan sheep,TS)三种不同脂尾型绵羊品种的屠宰性能、肉用性能、体脂分布、脂肪酸组成和组织形态学分析等生物学特性;通过对LFTS和STHS不同部位脂肪组织进行了miRNA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miRNA,进行了靶基因预测及功能注释分析,阐明其在调节脂肪细胞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检测了体脂分布相关基因SIRT7基因在2个蒙古国代表性的毛肉兼用品种和5个中国地方绵羊品种中的潜在Indel位点,并探讨其与绵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三种脂尾型绵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比较研究为了研究三种脂尾型绵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脏器发育和肉品质的差异,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水平下8月龄LFTS、STHS、TS羯羊各6只,测定生产性能后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生产性能:LFTS的体长、体高显着高于STHS和TS(P<0.05),LFTS与TS的胸围、胸深和尻宽显着高于STHS(P<0.05)。(2)屠宰性能:LFTS的宰前活重比TS和STHS高48.14%和24.27%(P<0.05),胴体重与骨重:LFTS>TS>STHS(P<0.05),LFTS与TS的屠宰率和净肉重显着高于STHS(P<0.05)。(3)脏器发育及体脂分别:LFTS的心脏指数显着高于TS(P<0.05),肝指数:STHS>TS>LFTS(P<0.05),STHS的小肠指数,LFTS的尾脂指数以及TS的肾周脂肪和大网膜脂肪指数分别在三个品种间最高,且显着高于其它两个品种(P<0.05)。(4)肉品质:STHS的剪切力为0.30±0.12kgf,显着低于LFTS和TS(P<0.05),其他肉品质指标在三个品种间无显着差异。结论:在相同舍饲营养水平下,LFTS和TS的产肉力显着高于STHS;肉质品质pH、肉色、失水率和熟肉指标率差异不显着,但LFTS和TS嫩度显着高于STHS;LFTS脂重指数和总脂肪指数显着高于TS和STHS,TS腹腔脂肪指数显着高于STHS和LFTS。2.三种脂尾型绵羊脂肪组织形态学性状和脂肪酸组成研究为研究三种脂尾型绵羊脂肪沉积差异,采集三种脂尾型绵羊(8月龄LFTS、STHS和TS羯羊各6只)腹部皮下脂肪、尾部脂肪、肾周脂肪、大网膜脂肪和背最长肌,通过组织学方法,研究各组织的组织学特性;应用冷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技术分析样品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从组织形态上观察三种脂尾型绵羊品种脂肪细胞的差异,其中尾部脂肪组织脂肪细胞面密度,在TS和LFTS之间无差异显着(P>0.05),但与STHS存在显着差异(P<0.05),肾周脂肪、大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STHS和LFTS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但与TS存在显着差异。同种绵羊不同部位之间,TS和STHS的肾周脂肪、大网膜脂肪和皮下脂肪无显着差异(P>0.05),LFTS皮下脂肪和肾周脂肪组织(P>0.05)与大网膜脂肪组织和尾部脂肪组织(P>0.05)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脂肪酸组成上,三种脂尾型绵羊肌肉组织中,主要饱和脂肪酸C14:0、C16:0和C18:0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主要不饱和脂肪酸C18:1n9c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C16:1含量在STHS显着大于LFTS(P<0.05),C18:2n6c含量在LFTS含量显着高于TS(P<0.05),肌肉中SFA、PUFA、MUFA、P:S差异不显着(P<0.05)。三种脂尾型绵羊SFA含量在不同品种相同部位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LFTS大网膜脂肪组织中PUFA含量显着大于TS和STHS(P<0.05),肌内脂肪PUFA含量显着高于脂肪组织(P<0.05)。同一品种不同部位之间尾部脂肪MUFA含量最高,LFTS MUFA含量: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差异显着(P<0.05),TS MUFA含量:皮下显着大于肾周脂肪(P<0.05);P:S在LFTS大网膜脂肪和尾部脂肪显着大于其他两种绵羊(P<0.05),在肾周脂肪和皮下脂肪P:S值差异不显着(P>0.05),但LFTS的值最高。从组织学形态比较结果来看,后续研究中应对LFTS尾部脂肪组织与肾周脂肪组织、LFTS和STHS尾部脂肪组织之间进行各种组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蛋白及ncRNA等调控因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三种脂尾型绵羊体脂分布的调控机理。3.三种脂尾型绵羊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差异miRNA筛选及功能研究为了筛选影响绵羊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和脂质代谢的关键miRNAs,对成年LFTS和STHS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进行miRNA高通量测序,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11种差异表达的miRNAs,其对脂肪组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其中有6种miRNAs在不同脂肪组织表达中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上调的有miR-133,miR-218a和miR-381-3p,下调的miRNA有miR-21,miR-194和miR-200c。对LFTS和STHS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差异表达的6个miRNA靶基因预测,共得到35个靶基因,功能注释表明这些靶基因参与脂肪代谢相关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调控过程;生物学信息学分析发现miR-133,miR-194,miR-200c和miR-381-3p共4种miRNA在物种之间存在广泛保守性,为了探索这四种miRNA对脂肪增殖的影响,用miR-133,miR-194,miR-200c和miR-381-3pNC和模拟物转染3T3-L1细胞,在3T3-L1细胞增殖期间评估cyclinD1,PCNA和CDK2 mRNA水平。结果显示,miR-133,miR-194和miR-381-3p显着上调cyclinD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CNA和CDK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0h,24h和48h过表达miR-194的3T3-L1细胞中cyclinD1,PCNA和CDK2的表达显着下调。表明miR-194能抑制脂肪细胞增殖。4.绵羊体脂分布相关基因SIRT7的遗传变异及其遗传效应研究选择了萨图尔羊和蒙古羊2个蒙古国代表性的毛肉兼用品种和LFTS、STHS、同羊、滩羊以及湖羊5个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绵羊品种共709个个体,检测绵羊SIRT7基因在不同绵羊品种中的潜在Indel位点,并探讨其与绵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首次在绵羊中检测到绵羊SIRT7基因中两个新的的indels位点,即5?UTR-insertion-7bp和3?UTR-insertion-17bp。在所有绵羊品种中,5?启动子区-7bp的突变频率很低,然而在同羊和LFTS中,3?UTR-17bp突变频率很高。而且,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新的indels多态性与绵羊生长性状显着相关(P<0.05)。例如,3?UTR-17bp多态性与STHS的尻宽高度相关(P<0:01),ID基因型的个体比II基因型的个体具有更好的胸深值,表明这些新的indels位点可作为绵羊育种中筛选优质个体的有潜力的DNA标记。

闫秋良,张云影,宋玉贵,王永贵,田淑玲,赵卓,苏斯瑶,王大广,吕礼良[5](2018)在《杜寒羊杂交效果研究报告》文中认为本试验选择引进的杜泊公羊做父本,小尾寒羊做母本,用杜泊肉羊改良小尾寒羊,测定杜寒杂交F1代、F2代和F3代多胎性能,初生重,以及单胎、双胎和三胎等体重来确定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杜寒杂交后代多胎性能较小尾寒羊有所降低,杜寒F1代与小尾寒羊未达显着水平,杜寒F2代和F3代与小尾寒羊相比较达极显着水平。杜寒杂交F1代、F2代、F3代初产羊单胎初生重极显着高于双胎和三胎(P<0.01)。单胎一月龄、二月龄和三月龄体重较对应双胎和三胎的体重显着高(P<0.05)。虽然单胎体重大,但是经济效益较双胎、三胎显着低。杜寒杂种优势明显,效果显着,是肉羊生产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适宜推广应用示范。

曹阳[6](2017)在《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背最长肌全基因组甲基化与转录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小尾寒羊是我国优秀的地方良种资源之一,具有繁殖力强、抗逆性好、遗传性能稳定的特点,其缺陷是肉用性能较低。随着人们对羊肉产量和质量的更高要求,仅依靠高繁殖力的优势已不能满足当今肉羊市场的消费需求。由此,部分小尾寒羊产区引入杜泊羊进行杂交改良,旨在保证高繁殖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产肉能力,改善肉质。杂交后代保持了小尾寒羊繁殖力高、抗逆性好的特点,同时肉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肉用性能提高的过程中有哪些功能基因参与调控并影响肉用性状的形成,一直是绵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以杜寒杂交羊(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和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生产性能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育肥期间杜寒杂交羊平均日增重高出小尾寒羊66.35g,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高出小尾寒羊1.72%、4.05%;肉质性能对比发现杜寒杂交羊肌肉嫩度明显改善,肌内脂肪含量、油酸含量高于小尾寒羊,表现出了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后代在肉用性能方面继承了杜泊羊产肉能力强、肉品质好的特点。利用Me DIP-seq高通量测序对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两个群体进行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共获得23.08 Gb有效数据,筛选到808个差异甲基化基因。与小尾寒羊相比,杜寒杂交羊的差异甲基化基因多为低甲基化模式。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甲基化基因主要富集在核苷酸结合、肌动活动、ATP结合、力蛋白复合体、囊泡运输和细胞骨架功能类别内。差异甲基化区域内的低甲基化基因显着富集到了分子功能相关的核苷结合、肌动活动、磷脂结合、细胞连接功能类别内。KEGG分析发现差异甲基化基因富集于175个通路中,主要集中在脂肪酸代谢、PPAR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与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生长发育相关、脂代谢相关的通路,共涉及609个功能基因,其中吞噬体、粘蛋白型O-聚糖的生物合成通路中的差异甲基化相关基因显着富集(p<0.05)。选择12个差异甲基化基因TGFB3、ACSL1、RYR1、ACOX2、PPARG2、NTN1、RIN2、MAPRE1、ADAMTS2、MYOM1、ZDHHC13、SH3PXD2B进行了群体间差异表达分析,结果发现基因TGFB3、ACSL1的表达水平在两个群体间差异显着(p<0.05);基因RYR1、ACOX2、PPARG2、MAPRE1、ADAMTS2、MYOM1、ZDHHC13差异极显着(p<0.01)。对比分析两个群体间的甲基化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ACSL1、RIN2、ADAMTS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表达水平负相关。通过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的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差异基因538个(p<0.05),其中上调基因238个,下调基因300个。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898个GO功能分类,有24个通路显着富集(p<0.05),其中生物过程15个,细胞成分7个,分子功能2个,相关基因73个。有63个基因显着富集(p.adjust<0.05)到7个KEGG信号通路之中,其中PPAR信号通路、脂肪酸代谢可能为影响绵羊生长、肉质性状的代谢通路,通路内主要功能基因SCD、PLIN2、PLIN5、ACOX2、CPT1B、FADS1、ACAA1、ACSL3的m RNA表达量在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间存在显着差异,推测其可能是影响肉用性状的主要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随机验证了CSRP3、MYOD1、MYL2、ABLIM1、ACTA1、MYH7、TPM3、FOS、JUN、ANKRD1、BMP4、ALDH5A1、CSRNP1、ARID5B、WISP2、SOCS2、IGFBP5、SCD、CPT1B、ACAA1、ACSL3等21个基因的m RNA水平的表达量,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对转录组测序与DNA甲基化测序获得差异基因的交集进行联合分析,共获得差异基因22个(p<0.05);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交集基因的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共富集到76个GO terms中,其中2个GO terms显着富集(p<0.05);交集基因KEGG富集分析得到19个KEGG通路。选取ACOX2、ST3GAL3、CDON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间ACOX2、ST3GAL3、CDON组织表达差异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CDON表达差异与甲基化差异趋势相反,推断CDON基因的表达调控可能受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利用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RG108)从细胞水平验证了DNMT1、ST3GAL3、ACSL1、OLAH、PPARG2、FRMD4B、ADAMTS2、STRIP2、ALAS1基因甲基化与表达的调控关系,随着RG108浓度增加,DNMT1表达受到抑制,其它各基因表达水平均发生改变,ST3GAL3、ACSL1、OLAH基因的表达水平逐渐上升,初步认为其表达可能受甲基化水平的调控。本研究通过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的性能比较,基于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与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了大量的DNA甲基化差异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s,DMRs)和表达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GEs),并对部分差异基因进行了表达水平的验证,利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RG108间接验证了相关基因表达与甲基化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肉羊生长、肉质相关基因,探索肉质性状形成的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获得的功能基因有望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今后的肉羊遗传育种与改良,对推动我国肉羊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梁瑞圆,陈晓勇,孙洪新,沈志强,刘军峰,王珏,孙少华,敦伟涛[7](2017)在《绵羊mtDNA 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鉴定品种及系统进化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山东小尾寒羊、洼地绵羊、苏尼特羊、河北小尾寒羊和湖羊为研究对象,采用测序方法获得线粒体DNA(mtDNA)COⅠ基因序列,利用COⅠ基因片段(58705bp)进行群体遗传学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mtDNA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基因鉴定不同绵羊品种和系统进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绵羊种群间相似性较高(99.1%100.0%),就种群的单倍型及分布特点而言,河北小尾寒羊7只个体有独立单倍型,但每个单倍型仅有1只个体,未发现某个种群的特有单倍型,说明COⅠ基因(58705bp)不适于上述种群的鉴别。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小尾寒羊与洼地绵羊先聚在一起,然后与湖羊聚在一起,再与苏尼特羊、滩羊、山东小尾寒羊聚在一起,最后与阿勒泰羊聚在一起,该结果与这些种群的历史迁徙、种群演化一致。COⅠ基因片段(58705bp)可用于绵羊系统进化分析,但不适于作为DNA条形码序列用于不同绵羊种群鉴定,有待于扩大品种数量和群体数量进一步验证。

朱炜[8](2017)在《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标准化、规模化逐渐成为当前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的羊类养殖数量和羊肉生产量常年居于世界首位,羊类养殖业是畜牧业中最传统的产业之一,在我国国民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北方的羊肉产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近年来,小尾寒羊的养殖开始受到养羊生产者广泛的关注,小尾寒羊本身具备高繁殖的特点,且养殖条件简单,前期投入低,收益见效快,因而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本课题研究的是武威市农业转型期小尾寒羊养殖问题,因此首先从小尾寒羊的基本特征和生产性能入手,基于近年来武威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对武威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其次,对当前武威市肉羊产业发展和小尾寒羊养殖业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探讨。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武威市肉羊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当地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近年来武威市肉羊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截止2016年,累计建成养殖场2145个,占设施畜牧业规模的65%,2016年肉羊饲养量达到527.93万只,出栏率达到63.1%,羊肉产量3.06万吨,基本实现了基础设施和饲养量的规模化。2.受到小反刍兽疫疫病爆发、经济发展放缓、十八大以来餐饮娱乐消费市场下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武威市肉羊养殖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羊肉和活羊价格下降、羊肉消费量下降、养殖效益下滑、基础母羊总量减少等方面。3.武威市利用小尾寒羊高繁殖性能的特征,在小尾寒羊养殖业上取得了显着成效。武威市发展小尾寒羊养殖具有诸多优势,例如有充足的饲草饲料资源保障、有充足的兽药和屠宰加工保障等,但也面临繁殖成活率低、品种退化等因素的制约。4.针对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今后应重点从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养殖基地建设、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杂交利用小尾寒羊品种优势特征、加大品牌化经营等方面加强产业培育。

侯磊[9](2017)在《绵羊肠道组织的miRNA鉴定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与单胃动物相比,反刍动物有着独特的消化吸收系统,其胃肠道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群落,能够实现日粮中粗纤维的转化利用。传统研究主要关注反刍动物复杂的前胃,而忽视了对小肠和大肠功能的研究。反刍动物的肠道具有的独特生理功能,预示其内部分子水平调控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近年来,miRNA在肠道内的功能被不断挖掘并延伸,人们发现miRNA广泛参与肠道内平衡稳态维持、代谢内平衡调节等过程,对肠道粘膜免疫、抗应激、肠道形态结构的发育与维持和肠道各种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已有研究发现miRNA在肠道不同区段存在差异表达,但目前对绵羊不同肠道miRNA差异表达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纯种小尾寒羊、杜泊羊群体内各选取了3个个体,分别构建了十二指肠、盲肠、结肠6个小RNA文库,采用Illumina/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构建的6个文库分别测序,并对数据进行了质量检测、长度分布统计、基因组定位、sRNAs分类注释、mi RNA鉴定和家族分析。筛选出了不同肠道组织间、不同品种同一肠道组织间的差异表达miRNA。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基因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并构建了差异miRNA和预测靶基因间的互作调控网络。我们采用qRT-PCR方法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了定量验证,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结果比较可靠。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高通量测序,在小尾寒羊十二指肠、盲肠、结肠中分别获得27,498,891个、26,490,229个和25,351,117个纯净序列,其分别占到总reads的96.51%、95.16%和97.29%;在杜泊绵羊十二指肠、盲肠、结肠中分别获得22,922,141个、25,359,773个和24,890,242个纯净reads,其分别占到总reads的96.10%、97.81%和96.72%。(2)sRNA长度分布统计分析发现:6个文库sRNA序列主要分布在19-24nt之间,比例最高的是22nt序列,在小尾寒羊、杜泊羊的十二指肠、盲肠、结肠中分别占到44.04%、41.48%、33.96%、34.42%、37.22%和33.48%,其次是23nt和21nt。(3)基因组定位分析表明在小尾寒羊的十二指肠、盲肠、结肠中分别有16,733,785条(450,963种)、17,005,544条(269,228种)、16,567,397条(510,557种)sRNAs与基因组匹配,分别占纯净reads的61%(45%)、64%(37%)、65%(49%)。杜羊泊的十二指肠、盲肠、结肠中分别有、13,658,376条(709,210种)、14,171,821条(453,579种)、16,696,530条(574,443种)sRNAs与基因组匹配,分别占纯净reads的59.6%(47%)、55.9%(44.2%)、67.1%(50.5%)。sRNAs定位最多的染色体分别是chr5、chr11、chr2。(4)小尾寒羊3个肠道组织中发现128个已知mi RNA,预测到526个novel mi RNA。共鉴定出202个差异表达miRNA。采用RNAhybrid、miRanda、Targetscan软件对获得的202个差异表达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通过取交集获得4,422个非冗余高可信度的候选靶基因,利用DAVID分析发现,十二指肠和盲肠间的差异miRNA对应的1,070个靶基因被富集到84个GO条目中,其中30个条目获得了显着富集;十二指肠和结肠间的差异miRNA对应的581个靶基因被富集到81个GO条目中,其中42个条目获得显着富集;盲肠和结肠差异miRNA有264个靶基因被富集到71个GO条目中,其中38个条目获得显着富集。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共有529个靶基因被注释到37条通路当中,其中21条通路获得显着富集。其中富集最多的通路是代谢通路,共有270个靶基因(51.3%)注释到该通路中。将靶向关系与蛋白互作网络合并,构建了包含275个结点、781个互作关系的调控网络,模块分析揭示出该网络中含有10个模块,其中分值超过9的模块仅有一个,该模块共含有26个结点,70个互作关系,PLC家族可能在该模块中发挥重要作用。(5)杜泊羊3个肠道组织中发现127个已知miRNA,预测到469个novel mi RNA。共鉴定出187个差异miRNA。对获得的187个差异表达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通过取交集获得4,675个非冗余高可信度的候选靶基因,利用DAVID分析,十二指肠和盲肠间,差异miNRA对应的1065个靶基因被富集到61个GO条目中,其中27个条目获得了显着富集;十二指肠和结肠间差异mi RNA对应的506个靶基因被富集到75个GO条目中,其中22个条目获得显着富集。结肠和盲肠差异miRNA对应的795个靶基因被富集到77个GO条目中,其中36个条目获得了显着富集。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共有711个靶基因被注释到49条通路当中,其中28条通路获得显着富集。靶基因富集最多的通路是代谢通路,共有282个靶基因(39.6%)注释到该通路中。将靶向关系与蛋白互作网络合并,构建了包含354个结点、1332个互作关系的调控网络,oar-miR-133的互作值最高。模块分析揭示出该网络中含有11个模块,其中分值超过9的模块仅有1个,含有27个结点,88个互作关系。14个靶基因中有11个参与了碳代谢,其中7个能够富集到糖酵解/糖异生通路。(6)两个绵羊品种间十二指肠、盲肠和结肠中共鉴定出205个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获得1100个非冗余高可信度的候选靶基因,利用DAVID分析,在十二指肠,差异表达miRNA共对应3881个靶基因,共722个靶基因富集到72个GO条目,其中566个靶基因被显着富集到32个GO条目;在盲肠中,差异表达69个miRNA共对应821个靶基因,共550个靶基因富集到27个GO条目,这27个条目全部显着富集;在结肠中,差异表达的81个miRNA对应1100个靶基因,其中308个靶基因富集到41个GO条目,共163个靶基因显着富集到23个GO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在十二指肠中,共427个靶基因被注释到29条KEGG通路中,其中14条获得显着富集;在盲肠中,共82个靶基因被注释到7条KEGG通路中,其中共3条通路获得显着富集;在结肠中,共77个靶基因被注释到14条KEGG通路中,其中共7条通路获得显着富集。对三个组织不同品种间差异miRNA和靶基因进行了调控网络分析。(7)qRT-PCR对随机选择的14个差异表达mi RNA进行了验证,12个mi RNA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一致,仅有2个miRNA(miR-200b和novelmir214)表达趋势与测序结果存在一定偏差。表明我们的测序结果可靠性较高。

梁瑞琴[10](2016)在《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试验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1材料与方法1.1供试羊群与饲养管理1.1.1供试种公羊从甘肃陇源中天集团种羊场购进白头杜泊种公羊15只,各种公羊个体年龄约2周岁,体重约100kg,系谱各不相同,分别投放到我县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小尾寒羊养殖场,按公母比例1:30投放。试验前各种羊采用隔离圈舍和常规疫病防治模式饲养管理。1.1.2供试小尾寒羊母羊5场共选择350只小尾寒羊作为基础母羊用与杜泊种公羊进行杂交改良,每场平均70只,分2群,每群35只。供试母羊均为经产空怀母羊,年龄24周岁,体重4565kg。所有供试母羊个体均属中等膘情,健康状况良好,具有正常繁殖历史和有常规疫病防

二、小尾寒羊外貌特征的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尾寒羊外貌特征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多胎萨福克羊高繁殖力相关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语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绵羊起源驯化
        2.2 研究中涉及的绵羊品种(系)介绍
        2.3 多胎基因研究进展
        2.4 DNA测序技术及其发展
        2.5 全基因组重测序的测序技术及其发展
        2.6 全基因组水平的选择信号分析及其检测方法
        2.7 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在绵羊研究中应用
    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品种间重测序分析挖掘多胎萨福克羊繁殖相关基因
        1 材料
        1.1 试验样本采集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生物信息学网站
        2 方法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质检
        2.2 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2.3 测序质量评估和数据过滤
        2.4 测序数据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2.5 遗传变异的检测、鉴定、过滤和注释
        2.6 群体遗传学分析
        2.7 全基因组选择信号分析
        2.8 选择区域内基因的注释、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
        3 结果
        3.1 样本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3.2 测序质量分布检测
        3.3 比对参考基因组的分析结果
        3.4 全基因组变异注释检测统计
        3.5 三个绵羊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3.6 选择信号分析
        3.7 选择区域内基因的注释与功能富集
        4.讨论
        4.1 本研究的思路和试验方法构建
        4.2 多胎萨福克羊候选基因的筛选
        5.小结
    试验二 品系内重测序分析挖掘多胎萨福克羊繁殖相关基因
        1 材料
        2.方法
        3.结果
        3.1 全基因组变异注释检测统计
        3.2 选择信号分析
        3.3 GO富集与KEGG通路分析
        4.讨论
        4.1 试验方法构建
        4.2 基于选择信号分析的多胎萨福克羊产羔等表型性状基因的筛选
        5.小结
    试验三 MTNR1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关联分析
        1.材料
        1.1 样品采集及DNA提取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方法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 基因分型
        2.3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MTNR1A基因SNP初步验证
        3.2 MTNR1A基因突变区域的PCR扩增
        3.3 MTNR1A基因的PCR-RFLP检测
        3.4 绵羊MTNR1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3.5 多胎萨福克羊MTNR1A基因SNPs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3.6 多胎萨福克羊MTNR1A基因单倍型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4.讨论
        4.1 褪黑素受体1A基因(MTNR1A)对繁殖的调节作用
        4.2 MTNR1A基因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关系
        5.小结
第三章 全文总结
第四章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1 多胎萨福克羊相对于湖羊和萨福克羊筛选到的差异候选基因
附表2 多胎萨福克羊特异基因变异信息
附表3 多胎萨福克羊品系内筛选基因变异信息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2)绵羊单胎与多胎B超诊断的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羊的妊娠诊断研究进展
    1 绵羊应用B型超声进行怀孕诊断
        1.1 母羊早期妊娠诊断
        1.2 母羊怀胎数诊断-B超在判断怀胎数方面的应用
    2 绵羊应用彩超进行怀孕诊断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屠宰场羊生殖器官外观形态和大体解剖形态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方法
        1.2.1 准备药品和器械
        1.2.2 采集新鲜标本的步骤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集标本的基本情况
        2.2 解剖与超声子宫切面的形态关系
        3 讨论
        3.1 品种、体重、体型和饲养环境和营养等的不同绵羊生殖器官构造的差异
        3.2 绵羊生殖器官子宫和卵巢的特点
        3.3 绵羊循环系统的建立与血管分布观察
    试验二 应用便携式B超对绵羊妊娠诊断方法的建立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来源
        1.2 药品和器械准备
        1.2.1 药品和耗材
        1.2.2 主要仪器
        1.2.3 检查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检查羊只的情况
        2.2 检查保定方法分析
        2.3 操作手法的分析
        3.讨论
        3.1 保定方法的选择
        3.2 操作手法的掌握
        3.3 B超进行妊娠诊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4 检查羊只的工作效率方面
    试验三 应用便携式B超对母羊诊断单胎和多胎的操作方法和声像图解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B超操作和现场实际诊断学习方法
        1.2.2 便携式B超仪
        1.2.3 绵羊单胎与多胎鉴别诊断的操作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部分绵羊实际产羔的具体图片如下
        2.2 绵羊单胎与多胎鉴别典型声像图
        3 讨论
    试验四 超声诊断鉴别单羔、多羔与实际产羔符合率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使用的超声仪器和检查方法
        1.3 检查怀孕与多羔诊断流程技术路线
        2.结果与分析
        2.1 检查羊保定的基本情况
        2.2 超声检查结果与实际产羔的符合率结果
        2.3 典型声像图
        3.讨论
        3.1 检查前的准备、保定操作方法、仪器要求和操作效率
        3.2 在声像图的观察和识别方面
        3.3 早期妊娠诊断时间、群体孕检管理方面
        3.4 羊做B超检查的实际价值
        3.5 多胎鉴别准确性分析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便携式B超仪扫查绵羊进行妊娠诊断鉴别单胎、多胎的操作程序和典型声像图谱
    1 目的
    2 准备器材和药品
    3 仪器
        3.1 50s型 Tringa Vet便携式B超仪
        3.2 HS-101V便携式B超仪
        3.3 Ovi-Scan超声波扫描仪
    4 操作步骤
        4.1 保定方法
        4.2 直肠探查操作步骤
        4.3 腹部探查操作步骤
        4.4 存储图像
    5 绵羊妊娠典型声像图谱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3)黄淮杜泊羊生长发育规律及肥育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与试验动物
    1.2 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1.2.1 生长发育规律观察与测定的种羊群
        1.2.2 羔羊肥育群
    1.3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1.3.1 体型外貌及生长发育规律
        1.3.2 育肥羊实验群测定指标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淮杜泊羊体型外貌特征
    2.2 黄淮杜泊羊生长发育规律
        2.2.1 生长强度和生长速度
        2.2.2 黄淮杜泊羊生长发育曲线
        2.2.3 黄淮杜泊羊6月龄,周岁、成年公母羊体尺指数比较
        2.2.4 黄淮杜泊羊成年公母羊体重、体尺比较
    2.3 肥育效果
        2.3.1 肥育期增重对比分析
        2.3.2 饲料转化水平
3 讨论与结论
    3.1 生长发育规律
    3.2 生长发育性能

(4)三种尾脂型绵羊脂肪沉积性状表型测定及关联基因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不同脂尾型绵羊及脂肪代谢相关mi RNA概述
        1.1 不同脂尾型绵羊及体脂分布
        1.1.1 中国地方绵羊的起源及系统分类
        1.1.2 不同脂尾型绵羊及体脂分布
        1.2 miRNA参与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代谢研究
        1.2.1 脂肪生成中涉及到的mi RNAs
        1.2.2 miRNAs和脂肪细胞代谢
        1.2.3 miRNA参与信号转导
        1.3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研究进展
        1.3.1 沉默信息调节蛋白家族及其分类
        1.3.2 SIRT7 基因功能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二章 三种脂尾型绵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比较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1.3 样品采集和处理
        2.1.4 测试指标与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脂尾型绵羊体尺指标比较研究
        2.2.2 三种脂尾型绵羊产肉力比较研究
        2.2.3 三种脂尾型绵羊品种各脏器指数比较分析
        2.2.4 三种脂尾型绵羊肉品质分析
        2.3 讨论
        2.3.1 三种脂尾型绵羊体尺指标比较分析
        2.3.2 三种脂尾型绵羊产肉力分析
        2.3.3 三种脂尾型绵羊脏器及体脂指数分析
        2.3.4 三种脂尾型绵羊肉品质分析
        2.4 结论
    第三章 三种脂尾型绵羊脂肪组织形态学性状和脂肪酸组成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试验方法
        3.1.2.1 脂肪组织形态学研究
        3.1.2.2 脂肪酸组成差异分析
        3.1.2.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脂肪组织形态学比较分析
        3.2.2 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比较分析
        3.3 讨论
        3.3.1 三种脂尾型绵羊脂肪组织形态大小分析
        3.3.2 三种脂尾型绵羊脂肪组织密度分析
        3.3.3 三种脂尾型绵羊脂肪酸组成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三种脂尾型绵羊不同部位脂肪组织mi RNA高通量测序及差异mi RNA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总RNA样品的提取及完整性检测结果
        4.2.2 cDNA的合成
        4.2.3 不同部位脂肪组织mi RNA数据质控与比对
        4.2.4 保守miRNA鉴定
        4.2.5 Stem-loop qPCR验证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绵羊脂肪代谢关键mi RNA的靶基因预测及mi R-194 的功能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靶基因预测及注释分析
        5.2.2 小鼠3T3-L1 细胞形态的观察
        5.2.3 保守mi RNAs在3T3-L1 细胞中的表达
        5.2.4 miR-194 抑制3T3-L1 细胞增殖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绵羊体脂分布相关基因SIRT7 的遗传变异及其遗传效应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动物样本来源
        6.1.2 实验数据的收集
        6.2 实验方法
        6.2.1 主要试剂
        6.2.2 主要溶液与缓冲液
        6.2.3 主要仪器设备
        6.2.4 基因组DNA的提取
        6.2.5 DNA质量及浓度测定
        6.2.6 DNA池建立
        6.2.7 PCR引物设计
        6.2.8 PCR扩增
        6.2.9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与DNA测序
        6.2.10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DNA质量及浓度测定
        6.3.2 PCR扩增以及个体基因型分析
        6.3.3 基因型参数计算
        6.3.4 indel的多态性与绵羊体尺性状的关联分析
        6.4 讨论
        6.5 结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5)杜寒羊杂交效果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群体
    1.2 方法
    1.3 饲养管理
    1.4 测定项目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貌特征
    2.2 多胎性能的比较
    2.3 体重的比较
    2.4 日增重的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3.1 杜泊改良小尾寒羊效果显着
    3.2 杜寒杂交具有杂种优势
    3.3 肉羊改良前景广阔

(6)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背最长肌全基因组甲基化与转录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我国肉羊杂交改良及研究现状
        1.1 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1.2 绵羊杂交改良现状
        1.3 我国绵羊种质特性的研究现状
        1.4 绵羊经济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现状
    第二章 DNA甲基化研究现状
        2.1 DNA甲基化概述
        2.2 DNA甲基化定位
        2.3 DNA甲基化转移酶
        2.4 识别甲基化的蛋白
        2.5 去甲基化
        2.6 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2.7 应用现状
    第三章 畜禽研究的主要测序技术及应用
        3.1 高通量测序技术概述
        3.2 畜禽研究的主要测序技术
        3.3 主要测序技术在畜禽研究领域的应用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后代肉用性能的初步研究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背最长肌全基因组甲基化比较分析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背最长肌转录组比较分析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背最长肌全基因组甲基化与转录组联合分析
        4.1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甲基化差异基因细胞内表达验证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7)绵羊mtDNA 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鉴定品种及系统进化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基因组DNA提取
    1.3 PCR扩增及测序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COⅠ基因片段的获取及碱基序列组成分析
    2.2 多态性及单倍型分析
    2.3 遗传距离分析
    2.4 遗传相似性分析
    2.5 系统进化分析
3 讨论

(8)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肉羊产业化研究进展
        1.2.2 肉羊产业化经营研究进展
        1.2.3 肉羊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尾寒羊的种质特性与生产性能概述
    2.1 小尾寒羊的生物学特性
        2.1.1 生活习性
        2.1.2 行为特点
        2.1.3 适应性
        2.1.4 消化机能与特点
    2.2 小尾寒羊的种质特征
        2.2.1 外貌特征与类型
        2.2.2 繁殖特性
    2.3 小尾寒羊的生产性能
        2.3.1 生长发育特点
        2.3.2 肉用性能
        2.3.3 肉质品质
        2.3.4 肉质组织性状
        2.3.5 肉质化学成分
第三章 武威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3.1 武威市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3.1.1 产业规模和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3.1.2 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壮大
        3.1.3 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
        3.1.4 饲草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3.1.5 畜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3.2 武威市发展肉羊产业的有利条件
        3.2.1 有丰富的天然草原资源
        3.2.2 有充足的优质牧草资源
        3.2.3 有充足的秸秆粗饲料资源
        3.2.4 有充足的工业饲料保障
        3.2.5 兽药、屠宰加工业高度集中
    3.3 近年武威市肉羊产业波动分析
        3.3.1 羊肉和活羊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
        3.3.2 羊肉消费数量明显减少
        3.3.3 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养殖效益普遍降低
        3.3.4 母羊存栏量减少
    3.4 武威市肉羊产业市场前景预测
        3.4.1 肉羊市场逐渐回暖
        3.4.2 肉羊目标市场逐渐扩大
第四章 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成效及存在问题
    4.1 武威市农村自然经济概况
        4.1.1 武威市发展小尾寒羊养殖的自然环境条件
        4.1.2 武威市发展小尾寒羊养殖的社会经济条件
    4.2 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发展的成效与特征
        4.2.1 利用多胎基因,提高肉用绵羊的繁殖力
        4.2.2 增加羊肉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4.2.3 适合舍饲圈养,保护生态环境
        4.2.4 增加农牧民收入,支持武威打赢脱贫攻坚战
    4.3 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五章 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的对策与建议
    5.1 大力引导扶持基地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强肉羊养殖基地建设
    5.2 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5.3 广泛采用杂交方式,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5.4 推进肉羊产业品牌化经营,加大特色品牌营销力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绵羊肠道组织的miRNA鉴定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绵羊肠道特点
        1.1.1 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和肠壁结构
        1.1.2 盲肠、结肠的形态位置和肠壁结构
        1.1.3 绵羊肠道消化吸收特点
        1.1.4 动物营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2 miRNA研究进展
        1.2.1 生物系统中的miRNA
        1.2.2 miRNA序列特征
        1.2.3 miRNA的生物合成
        1.2.4 miRNA的选择性加工
        1.2.5 miRNA基因的表达调节
        1.2.6 miRNA靶标和功能
        1.2.7 miRNA在生物学过程中的功能
    1.3 肠道组织miRNA研究进展
        1.3.1 miRNA在肠道上皮增殖和分化中的控制作用
        1.3.2 miRNA调控肠道上皮细胞凋亡
        1.3.3 miRNA是肠道炎症和自噬的主要调节因子
        1.3.4 宿主分泌的miRNA与肠道微生物群的控制
        1.3.5 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诱导特异性miRNA影响宿主基因表达程序
        1.3.6 肠道微生物群的代谢物影响miRNA表达
    1.4 小尾寒羊和杜泊羊的种质特性
        1.4.1 杜泊羊种质特性
        1.4.2 小尾寒羊品种特性
        1.4.3 小尾寒羊、杜泊羊在生产中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仪器
        2.1.3 主要数据库及生物分析软件
    2.2 实验方法
        2.2.1 小RNA文库构建
        2.2.2 小RNA测序数据生物信息学分析
        2.2.3 差异表达miRNA实时定量PCR(qRT-PCR)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个绵羊品种肠道组织小RNA文库构建及Solexa测序结果
        3.1.1 测序数据质量及序列长度分布特征
        3.1.2 文库间sRNA公共与特有序列及基因组定位分析
        3.1.3 小RNA序列的分类注释
    3.2 肠道组织已知miRNA的鉴定
        3.2.1 已知miRNA在不同肠道组织的分布
        3.2.2 已知miRNA碱基特性分析
        3.2.3 miRNA家族分析
    3.3 肠道组织novelmiRNA鉴定
        3.3.1 novelmiRNA在不同肠道组织分布
        3.3.2 novelmiRNA碱基分布特征
    3.4 小尾寒羊肠道组织差异表达miRNA及功能分析
        3.4.1 差异表达miRNA鉴定
        3.4.2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
        3.4.3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GO注释
        3.4.4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和调控网络分析
    3.5 杜泊羊肠道组织差异表达miRNA及功能分析
        3.5.1 差异表达miRNA鉴定
        3.5.2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
        3.5.3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GO注释
        3.5.4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KEGG调控网络分析
    3.6 两个绵羊品种肠道组织差异表达miRNA及功能分析
        3.6.1 差异表达miRNA鉴定
        3.6.2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
        3.6.3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GO注释
        3.6.4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的KEGG调控网络分析
    3.7 差异表达miRNAqRT-PCR验证
4 讨论
    4.1 小RNA文库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4.2 miRNA差异表达及其在染色体上分布偏好
    4.3 差异表达miRNA与小尾寒羊肠段间转录水平调控
    4.4 差异表达miRNA与杜泊绵羊肠段间转录水平调控
    4.5 差异表达miRNA与两品种三段肠道间转录水平调控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试验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羊群与饲养管理
1.1.1 供试种公羊
1.1.2 供试小尾寒羊母羊
1.2 母羊群同期发情处理
1.3 妊娠期饲养管理
1.4 羊群妊娠诊断
1.5 杂交羔羊喂养及主要经济性状观察
2 结果
2.1 供试母羊同期发情率
2.2 繁育性能观察
2.3 杜寒F1与小尾寒羊不同阶段生长发育情况观测(详见表1)
2.4 杜寒F1屠宰性能试验
2.5 羔羊的体型外貌
2.6 杜寒杂交羊的抗逆性、抗病性
3 讨论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四、小尾寒羊外貌特征的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筛选多胎萨福克羊高繁殖力相关基因的研究[D]. 王明远.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绵羊单胎与多胎B超诊断的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娜娜. 石河子大学, 2020(01)
  • [3]黄淮杜泊羊生长发育规律及肥育性能的研究[J]. 赵金艳,苏雅,茹宝瑞,张小雷,辛晓玲,高博,海龙,李君,韩浩园,魏红芳,哈斯,董鹏飞,张道江,权凯.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9(05)
  • [4]三种尾脂型绵羊脂肪沉积性状表型测定及关联基因筛选研究[D]. 徐红伟.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5]杜寒羊杂交效果研究报告[J]. 闫秋良,张云影,宋玉贵,王永贵,田淑玲,赵卓,苏斯瑶,王大广,吕礼良. 东北农业科学, 2018(04)
  • [6]杜寒杂交羊与小尾寒羊背最长肌全基因组甲基化与转录组比较分析[D]. 曹阳. 吉林大学, 2017(03)
  • [7]绵羊mtDNA 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鉴定品种及系统进化可行性分析[J]. 梁瑞圆,陈晓勇,孙洪新,沈志强,刘军峰,王珏,孙少华,敦伟涛.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03)
  • [8]武威市小尾寒羊养殖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D]. 朱炜. 兰州大学, 2017(04)
  • [9]绵羊肠道组织的miRNA鉴定与功能分析[D]. 侯磊.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9)
  • [10]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试验效果观察[J]. 梁瑞琴.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09)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