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对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林奔豪[1](2021)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思政教育要融入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更要增强实施课程思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随着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深化与细化,越来越多的中职教师己经着手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然而,当前中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论文针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以及案例实证研究。论文首先从选题的背景和价值阐明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较为全面地对国内外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了解已有的研究基础以及寻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方向。然后就课程思政和思政元素的概念进行科学性解读,针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进行阐述,本文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梳理,着重围绕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以及探究精神等三方面要素展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同时,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性教学理论,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时遵循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理念、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一致性理念以及主导性与主体性目标一致性理念,为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基本理念。在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调查以及教师访谈结果,整理分析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现状以及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思政内容存在局限、课程思政缺乏连续性以及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单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教学内容挖掘不够深入造成课程思政内容存在局限、专业教师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使得课程思政缺乏连续性以及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单一,课程思政局限于课堂教学也会造成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笔者结合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包括深挖《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认真梳理课程思政元素,着重围绕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以及探究精神三个方面整理形成三条课程思政知识主线,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紧密结合;然后针对教学过程进行课程思政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精讲多练,讲练评相结合、合作探究教学以及课堂情境创设;此外,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教育渠道,将专业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相关视频或者案例的分享,组织课外专题活动以及榜样示范等方式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思政教育。最后,分别就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以及探究精神三个方面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案例和教学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实践教学,通过制图练习前后测、课堂活动表现情况、学生感受的词云图分析以及教师专家点评等形式对案例进行效果分析并总结反思。经过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文中提出的相关建议与对策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德育教育的设计与实践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研究中发现的《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中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张颖青[2](2021)在《五年制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机械制图》作为工科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可培养学生具有勤奋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由此对高职《机械制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了大胆探索,从而指出了在新时代以及教学改革情况下对高职教师的要求。

王本寰[3](2020)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随着产业转型结构的升级,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方向快速发展。加工制造产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给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中职学校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贴近现代企业岗位能力实际需求,培养满足企业岗位用人标准的新型高技能型人才。《机械制图》作为加工制造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核心地位。《机械制图》通过图样准确表达工程零件、机械设备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重要技术手段,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但是,由于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存在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脱离企业实际需要,忽视学生心智认知与实践经验,过分强调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忽视工程实践的训练操作,教师照本宣读、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空间想象力得不到有效激发、实践能力缺乏有效训练,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满足不了新时代智能制造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满足新时代智能制造对机械设计加工类人才能力的新需求,本文提出将三维CAD技术融入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新型融合式教学方法。该方法是将原有基于二维设计思想的传统《机械制图》课程与三维CAD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有机融合重组及优化创新,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满足新时代智能制造需求的新型高技能型人才。本论文从中职学生的心智规律和经验水平入手,改变先从画法几何到三视图,由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图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学生经验世界的生活案例,顺应中职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心理过程,同时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研究如何有效地将三维CAD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构建工作过程,帮助学生容易实现“由物得图”、“由图想物”的思维转换,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改变学生不愿思考、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逐步成长为满足企业需求的具备读图、制图能力的新型技能人才。

赵博[4](2015)在《基于“项目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等职业学校发展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就业问题,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是各中职学校所需要思考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就业岗位,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通过开展课程与教学设计来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贴近企业实际用工标准,提高人才质量,满足企业要求,造就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而提升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通过对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智能特征的认识和了解,对照中职机械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课程结构及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课程结构应由学科性和系统性向着实践性和工程性方向发展,教学过程应由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性向着行动性和双向性方向发展。本研究以“项目设计”为切入点,对《机械制图》课程内容重新进行选择、组织与编排,构建“项目化”的课程;以“行动导向”教学观为指导,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构建“行动化”的教学。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对研究的相关背景、意义、目的、内容、方法等进行阐述,界定相关概念,同时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第二章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中职人才培养的内涵、定位及培养规格进行深入的阐述和分析,表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对人才培养特点的影响。第三章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对学生、教师群体分别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现状分析,提出影响制图课教学效果的因素。第四章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项目与行动导向”教学设计,通过新的教学设计,形成能力提高的教学目标、项目结构的教学内容、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小组形式的教学组织、以及综合考核的学习评价。第五章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以邢台现代职业学校为例,全面阐述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项目与行动导向”改革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通过实验对比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对教学改革研究进行有力佐证。第六章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反思,对新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指出“项目与行动导向”的问题与局限,突破观念的束缚,提出实现中职机械制图课程“项目化”、“行动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陈光,杜微,程晓新,田福润[5](2013)在《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切实提高《工程制图》教学质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多媒体技术本身的优势及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了在《工程制图》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述了《工程制图》课如何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中保证其教学质量。

林素敏,张争刚[6](2009)在《浅谈提高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方法》文中认为制图课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对于机械类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由于近年来对高职学生的招生要求有所放松,而使机械制图教学工作面临新的困难,为此在新形势下机械制图课教学必须精心设计,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黄站立,于保敏[7](2009)在《高职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对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使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在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大胆实施教学改革创新,为学生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程昌宏[8](2007)在《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构想》文中提出本文就《机械制图》课教学方面的改革作了探讨,认为首先必须进行课程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张小燕[9](2004)在《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介绍了作者针对高职生的特点 ,为提高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和实践等几个关键环节上对机械制图教学进行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杨木铎[10](2002)在《对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简述了机械制图采用传统手工绘图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需要。介绍了机械制图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有机结合的方法 ,同时对多媒体教学手段 ,技能训练和考核也进行了阐述

二、对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国家政策导向
        2.社会发展的使命要求
        3.教师职业性质的趋向性
        4.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迫切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二、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课程思政
        2.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二)理论基础
        1.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2.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
三、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调查研究
    (一)调查设计分析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方法
        4.调查内容
    (二)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现状调查
        1.中职学生关于《机械制图》课程的看法
        2.思政元素在学生制图学习中的体现情况
    (三)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现状调查
        1.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形式
        2.教师对机械专业课程思政的认识
        3.机械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
    (四)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思政内容存在局限,没有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作用
        2.课程思政缺乏连续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保持较差
        3.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兴趣和注意力
    (五)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学内容挖掘不够深入,与思政元素未形成联系
        2.忽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与教学相脱离
        3.课程思政限于课堂教学,未充分利用多渠道教育
四、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建议与对策
    (一)深挖课程教学内容,形成课程思政知识主线
        1.以“制图国家标准”为知识主线,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
        2.以“图样尺寸注法”为知识主线,训练学生的工匠精神
        3.以“图样的表达法”为知识主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过程融入思政,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合理恰当
        1.各类情境创设,讨论交流共鸣
        2.课堂精讲多练,讲练评相结合
        3.合作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课程思政渠道多样化
        1.相关视频资源分享,交流感受陶冶情感
        2.组织课外专题活动,参与体验提高认知
        3.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毕业生经验分享交流
五、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一)渗透职业精神案例——以《0-1 图样的内容与作用》为例
        1.教学内容分析
        2.教学设计意图
        3.教学实施过程
        4.教学效果分析
        5.教学实施反思
    (二)渗透工匠精神案例——以《1-2 尺寸注法》为例
        1.教学内容分析
        2.教学设计意图
        3.教学过程实施
        4.教学效果分析
        5.教学实施反思
    (三)渗透探究精神案例——以《5-2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为例
        1.教学内容分析
        2.教学设计意图
        3.教学过程实施
        4.教学效果分析
        5.教学实施反思
六、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学生)
附录二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现状调查(教师)
附录三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情况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四 组合体视图画法学习任务书
附录五 尺寸标注前后测题目及答案
附录六 尺寸标注测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附录七 组合体视图画法测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附录八 部分批改后学生试卷
附录九 教学案例实施教师评课表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2)五年制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机械制图》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的和内容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探索
    (一)教学方法方面
    (二)教学内容方面
三、教学方法改革对高职教师的要求
    (一)提高师德师风和自身素质
    (二)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
    (三)提升技能,转变角色,适应改革
四、结束语

(3)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机械制图
        二、三维CAD
        三、融合式教学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4MAT教学模式
第三章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作用与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作用
        一、培养机械类人才技能的支撑作用
        二、在课程体系中发挥桥梁的作用
    第二节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选用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三、教学过程欠缺对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四、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五、教学评价忽视学生的差异发展
第四章 《机械制图》融入三维CAD教学的意义与可行性
    第一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意义
        一、助推教学模式创新
        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
    第二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可行性
        一、三维CAD软件简洁、高效、易学
        二、融入三维CAD技术符合学科知识逻辑性
        三、融入三维CAD技术可实现知识结构转换
第五章 《机械制图》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原则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二、机械制图为主,三维CAD为辅
    第二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方法
        一、调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二、丰富教学手段——融入现代信息技术
        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直观演示法
        四、转变教学思维——引入三维建模思维
        五、创新教学评价——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第六章 《机械制图》课程与三维 CAD 技术融合教学的实践
    第一节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教学实践
        一、教学准备
        二、教学实施
        三、教学效果
        四、教学反思
    第二节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实施
        一、教学准备
        二、教学实施
        三、教学效果
        四、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问卷提纲
附录三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教学设计
附录四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设计
附录五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六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效果访谈提纲
致谢

(4)基于“项目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机械制图课程
        1.2.2 项目及项目课程
        1.2.3 行动及行动导向教学
        1.2.4 项目与行动导向
2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与“技能型”人才
    2.1 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及特点
        2.1.1 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定位
        2.1.2 中职人才培养的规格
    2.2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人才培养
        2.2.1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2.2.2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与人才培养
3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3.1.1 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
        3.1.2 学科结构的教学内容
        3.1.3 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
        3.1.4“从讲到练”的教学过程
        3.1.5 较低投入的教学成本
        3.1.6“学问化”的教师与“受教式”的学生
    3.2 问题分析
        3.2.1 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2.2 依托于教材的模式化教学影响了师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3.2.3 师生双方缺乏适应教学改革的素质和能力
4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项目与行动导向”教学设计
    4.1 现行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4.2 基于“项目与行动导向”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设计
        4.2.1 教学目标的编写——从知识学习到能力提高
        4.2.2 教学内容的重构——从学科结构到项目结构
        4.2.3 教学方法的改革——从以讲为主到行动导向
        4.2.4 教学组织的改变——从班级组织到小组形式
        4.2.5 学习评价的制定——从一卷考试到综合考核
5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项目与行动导向”教学案例
    5.1 基于“项目与行动导向”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案例
        5.1.1 项目描述,确定学习目标
        5.1.2 分组、制定项目计划
        5.1.3 项目的实施与行动
        5.1.4 项目的检查与评价
    5.2 《机械制图》课程的“项目与行动导向”教学效果评价
        5.2.1 学情调查
        5.2.2 效果评价
    5.3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反思
        5.3.1 中职《机械制图》项目课程实施的保障
        5.3.2 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中职机械制图课程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师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5)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切实提高《工程制图》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媒体技术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及作用
    (一) 直观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二) 生动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 仿真性, 有利于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四) 高效性, 有利于增大课堂信息交流量
    (五) 互动性, 有利于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
二、多媒体技术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局限性
    (一) 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盲目依赖
    (二) 学生对大信息量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接受能力
    (三) 学校对多媒体的教学管理
三、《工程制图》课程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重的方面
    (一) 注重新旧教学模式的相互融合
    (二) 注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 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 注重保证多媒体课件质量
    (五) 注重精讲多练
    (六) 增强学校对多媒体的管理
四、结语

(6)浅谈提高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合理处理教材,明确培养目标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切入点
3.精讲多练,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4.加强直观性教学,但要恰到好处
5.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6.注重实践教学
7.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7)高职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精心组织教材内容
2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2.1 通过模型制作开展教学
    2.2 采用直观教学
    2.3 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3 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9)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
    1.1 精简理论性强、过难过深的内容。
    1.2 整合内容相近或联系紧密的章节, 突出各章节内容的系统性、联系性、渗透性。
    1.3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突出该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1.4 充实教学内容.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知识, 以跟上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2 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2.1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2.2 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2.3 用启发式讲课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2.4 充分利用辅助教学手段, 通过直接感知, 建立空间概念。
    2.5 分层次教学, 使全体学生都获得提高
3 作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
    3.1 精选适量的绘图作业
    3.2 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
    3.3 强调正确的作图步骤
    3.4 上好每一节习题课
    3.5 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6 加强轴测图、草图绘制技能的训练
    3.7 增强标准意识, 贯彻最新制图标准
4 加强AutoCAD教学, 让学生掌握先进的绘图方法

(10)对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CAD教学相结合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三、加强技能训练
    1.注重计算机绘图和徒手绘图技能训练。
    2.注重课堂实验。
    3.加强综合练习。
四、建立成绩评定指标体系

四、对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D]. 林奔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五年制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 张颖青.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04)
  • [3]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D]. 王本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4]基于“项目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研究[D]. 赵博. 河北师范大学, 2015(08)
  • [5]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切实提高《工程制图》教学质量[J]. 陈光,杜微,程晓新,田福润.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6]浅谈提高高职《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方法[J]. 林素敏,张争刚. 科技信息, 2009(31)
  • [7]高职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探索[J]. 黄站立,于保敏.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 [8]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构想[J]. 程昌宏.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11)
  • [9]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 张小燕.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2)
  • [10]对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 杨木铎.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2(06)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