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A中内含子22倒位的初步研究

一、血友病A内含子22倒位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夏林[1](2020)在《遗传性凝血因子X缺乏症和血友病分子诊断及致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目前除输注相应凝血因子进行替代治疗外,尚无成熟的治愈手段可用于临床。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编码相应凝血因子的基因发生变异,导致凝血因子出现数量或功能的缺陷。常见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包括血友病A、血友病B和血管性血友病,罕见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包括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凝血因子II缺乏症、凝血因子V缺乏症、凝血因子VII缺乏症、凝血因子X缺乏症、凝血因子XI缺乏症及凝血因子XIII缺乏症等。在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诊断方面,对于出血倾向严重且有明确家族史患者,常规凝血检测结合凝血因子测定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但在表型较轻且无家族史者,常规检测明确诊断存在一定难度。分子诊断在区分表型、提供遗传学诊断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并可为临床出血患者的管理提供依据。本课题针对本地区凝血因子X(Factor X,FX)缺乏症和血友病A(hemophilia A,HA)、血友病B(hemophilia B,HB)进行分子诊断,以确认疾病表型,明确遗传学信息,并补充基因变异信息。探索新发现基因变异的致病机制,丰富和补充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的变异谱和疾病谱。方法:1、遗传性FX缺乏症、HB和HA的表型诊断对于1例遗传性FX缺乏症患者及家系成员的诊断,使用一期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FX活性(Factor X activity,FX:C)和血浆中FX抗原(Factor X antigen,FX:Ag)含量。在针对HB32例患者及5个家庭的家系成员方面,使用一期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FIX活性(FactorⅨactivity,FIX:C)和FIX抗原(FactorⅨantigen,FIX:Ag)。使用Bethesda方法检测FIX抑制物。对53例HA患者进行FVIII活性(Factor VIII activity,FVIII:C)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VWF antigen,VWF:Ag)含量测定。使用Bethesda方法检测FVIII抑制物。2、遗传性FX缺乏症、HB和HA的分子诊断遗传性FX缺乏症和HB的分子诊断使用PCR结合Sanger测序分析检测FX基因(F10)、FIX基因(F9)序列变异。测序结果经与数据库比对,除外SNP,确认F10和F9的序列变异。对于HA的分子诊断,首先使用LD-PCR和双管多重PCR检测内含子22倒位和内含子1倒位,对双倒位阴性者使用二代测序分析FVIII基因(F8)编码区序列变异及凝血因子相关的可能的基因变异。测序结果经基因注释分析及Sanger测序验证确认变异位点。3、新发现F10变异的致病机制研究通过构建过表达野生型FX基因载体和突变型FX基因载体,转染293T细胞,分析遗传性FX缺乏症变异对于蛋白质功能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进一步分析这些变异对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HB和HA新发现变异的致病机制,剪接点变异通过剪接点变异在线预测工具Human Splice Finder version3.1(HSF,http://www.umd.be/HSF/)预测,以分析变异对于FIX的影响;使用SIFT和PolyPhen-2分析错义突变对FIX蛋白和FVIII蛋白结构及功能的破坏程度。使用i-Tasser软件对FIX蛋白结构同源建模,并使用PyMol对建模后的分子进行作图。使用Swiss-model软件和Swiss-Pdb Viewer工具对变异后FVIII蛋白进行同源建模并对建模后的分子进行展示作图。结果:1、凝血检测显示遗传性FX缺乏症先证者及其同样有出血症状的姐姐凝血时间显着延长,FX:C分别为3.2%和2.2%,FX:Ag分别为23%和11%。其父母的FX:C及FX:Ag水平约为有正常范围的50%,另一无出血症状的姐姐凝血指标均正常。根据表型诊断结果,先证者表型属于交叉反应物质阳性(CRM+)型。分子诊断结果表明先证者及有出血症状的姐姐携带有F10 p.Ser362Asn(c.1085G>A)纯合变异,父母均为此位点的杂合携带者,另一无出血症状的姐姐未携带基因变异。体外功能验证实验表明FX:C在突变型细胞培养基中显着下降,FX:Ag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与患者表型一致。荧光定量PCR显示,此错义突变并未影响RNA的转录。生物信息学分析中,蛋白结构模拟提示变异位点与FX催化三联体(His276,Asp322和Ser419)空间位置较接近,可能影响FX蛋白与底物的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突变型蛋白与底物的结合能大于野生型蛋白与底物的结合能,说明突变型蛋白与底物结合稳定性弱于野生型蛋白。进一步分析野生型和突变型蛋白与底物类似物小分子的构象差异发现,此变异显着改变了关键催化残基His276(His42)的侧链构象。2、在32例HB患者中共检出23种变异,其中18种为F9变异数据库中已收录的变异,5种为本研究新发现的F9变异。新发现F9变异包括c.277+5 G>T,c.723+1G>A,c.839-6c.839-5 ins,c.553557 del CAAAC(p.Gln185Phefs*1)和and c.1215T>G(p.Asp405Glu)。剪接点变异c.277+5 G>T和c.723+1G>A主要是破坏了正常剪接位点的识别;大片段插入c.839-6c.839-5 ins因位于剪接点附近,破坏正确的剪接位点并形成多个异常的剪接点;小片段缺失p.Gln185Phefs*1主要是由于移码效应生成了截短的无功能的FIX蛋白;错义突变p.Asp405Glu位于F9催化区,对FIX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在53例HA样本中,共检出F8变异49例。其中内含子22倒位31例,内含子1倒位3例,其它变异类型15例,包括错义突变9例,移码突变4例(缺失2例,插入1例,单碱基复制1例),无义突变2例。除了单碱基G复制变异(p.Ile1213Asnfs*28)为课题组前期报道的本地区热点突变,其余变异均为本地区首次发现。错义突变p.Cys172Ser,p.Tyr404Ser,p.Asp1903Gly,p.Ser2284Asn及缺失p.Leu2249fs*9和插入p.Pro2319fs*97为新发现的F8变异。F8变异中,错义突变p.Cys172Ser是由于Cys172处于A1结构域中高度保守的二硫键结构中,被其他氨基酸取代后会丢失原先的蛋白结构,导致重型HA;错义突变p.Asp1903Gly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FVIII蛋白的A3结构域的正确构象,进而影响了FVIII与VWF的结合,从而导致FVIII蛋白功能障碍,活性降低。错义突变p.Ser2284Asn对FVIII蛋白的影响是变异后Asn2284周围氢键增多,极性增强,蛋白结构的稳定性降低。错义突变p.Tyr404Ser的蛋白结构提示Ser取代Tyr后,氨基酸残基的构象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氢键减少,疏水性增强。移码突变p.Leu2249fs*9是由于在25号外显子中存在一个单碱基G缺失,导致氨基酸移码,提前终止,丢失了整个26号外显子编码的功能域。小插入突变p.Pro2319fs*97则是由于移码效应,使FVIII蛋白的翻译过程没有正常终止,使FVIII蛋白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结论:1、位于F10催化区的错义突变p.Ser362Asn是一个国内外首次报道的基因变异,通过细胞实验及分子生物学分析明确了此变异的致病机制为通过改变关键催化残基His276的侧链构象,影响了FX蛋白与底物结合,进而破坏了FX蛋白的正常活化。2、本地区的F9变异呈一定的异质性。错义突变是最常见的变异类型,主要发生于F9催化区。新发现的5种F9变异为c.277+5G>T,c.723+1G>A,c.839-6c.839-5ins,p.Gln185Phefs*1和p.Asp405Glu,经蛋白功能分析均为致病变异。3、对本地区F8的变异研究发现其存在较大的异质性,NGS分子诊断的应用充实了HA的变异谱,对后期的个体化遗传咨询及临床诊疗的评估有重要意义。NGS结合多种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可进一步分析基因变异对蛋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胡群,刘爱国,张柳清,张艾,王雅琴,王松咪,鲁艳军,王雄[2](2017)在《血友病A患儿62例基因突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血友病A患儿FⅧ基因突变类型,初步探讨血友病A基因突变谱,以及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血液科就诊的血友病A患儿62例,均为男性,年龄4月龄7岁,FⅧ活性0.2%11.0%。重型血友病A50例,中型10例,轻型2例。取患儿外周血进行DNA分离,采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结合二代测序方法,对患儿进行22和1内含子检测,阴性者进行二代测序,并与国际FⅧ基因突变数据库比对。结果内含子22倒位20例(32%),内含子1倒位2例(3%),错义突变18例(29%),无义突变5例(8%),缺失突变7例(11%),剪切位点突变1例(2%),大片段缺失2例(3%),插入突变1例(2%)。未检测到突变2例(3%),扩增失败4例(7%)。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对比显示:重型血友病A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内含子22倒位共20例,占重型患儿的40%,其次为错义突变共11例,占22%;中型血友病A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错义突变共6例,占60%。结论血友病A发生率最高的基因突变类型为内含子22倒位,其次为错义突变,再次为缺失突变。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重型血友病A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内含子22倒位,其次为错义突变;中型血友病A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错义突变。

辛瑜[3](2017)在《X染色体的臂间倒位导致严重血友病A的基因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血友病A是一种临床最为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F8基因突变而导致凝血因子VIII蛋白量的异常或功能异常。F8基因突变谱广泛,包括无义和错义突变(59.83%)、剪切位点突变(6.72%)、小的缺失和插入(22.46%)、大缺失(9.18%)、大的插入/复制(1.12%)、复杂重组(0.52%)和调节异常(0.17%)。此外,45%和2-5%的严重的血友病A病例分别是由内含子22和内含子1倒位引起的。它们扰乱了F8基因的编码序列导致严重的血友病A。到目前为止,由于X染色体的臂间倒位扰乱F8基因还没有被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一例没有家族史的严重血友病的散发家系进行了基因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方法我们运用PCR引物步移和基因步移策略对倒位的断裂点进行了精确的鉴定;运用Accu Copy多重荧光竞争PCR法和Affymetrix Cyto Scan CNV芯片技术分别对F8基因和整个染色体的拷贝数进行了检测;运用细胞遗传学G显带技术对核型进行分析;运用多重荧光PCR的方法对先证者外公进行了体细胞嵌合携带者的分析。结果在先证者,我们检测到先前没被报道过的臂间倒位类型inv(X)(p11.21q28)。一个断裂点位于X染色体长臂末端Xq28,F8基因的7号内含子上,距离8号外显子102bp的位置。该断裂点扰乱了F8基因的转录与先证者严重的血友病表型相一致(FVIII:C<1%)。另一个断裂点位于X染色体短臂Xp11.21,位于PFKFB1基因上游,距离1号外显子3538bp的位置。倒位片段的长度占整个X染色体的64.4%。X染色体的G显带核型分析证实该臂间倒位存在于先证者和他的妈妈。单倍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该家系突变来自于先证者的外公,但多重荧光PCR检测结果证实外公不是该臂间倒位的体细胞嵌合携带者。此结果表明该家系的致因性突变最有可能作为独特的减数分裂事件(de novo)来自于先证者的外公,也有可能作为罕见的事件来自外公部分性腺的生殖系嵌合。在X染色体短臂的倒位结合区存在1bp的重叠是该臂间倒位的主要特点。结论总之,与F8基因相关的臂间倒位的鉴定拓展了引起血友病A的分子突变机制。该臂间倒位的机制可用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解释。

林莉[4](2016)在《血友病A基因缺陷与临床表型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血友病A患者的分子发病机制,以期在基因或表观遗传学层面找到新的基因缺陷类型或分子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其临床表现异质性的原因,为血友病A的治疗寻找新的切入点。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地区已确诊血友病A患者24例,对所有病人通过当面询问、反复电话随访及病例资料回顾获取临床表型及实验室资料,取其血样用长距离PCR及双管多重PCR分别进行内含子1及内含子22倒位检测、高通量测序分析FⅧ基因全外显子突变情况、质谱甲基化检测方式进行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情况分析(加入正常对照)。所有突变通过Pumbmed、UCSC、FactorⅧVariant Database检索明确是否为已报到突变或者是目前新发现突变,并结合倒位检测结果分析患者病情;而所选病例的甲基化检测结果则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寻找其表观遗传学修饰差异。结果1.24例病人年龄分布在2岁到48岁,多以关节出血为主要表现,其中重型13例(54.1%)、中间型9例(37.5%),中-重型1例(4.2%)(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测FⅧ:C为8.6%),轻型1例(4.2%);所有病人临床表现与严重程度分型基本符合。2.因为标本采集后部分血样DNA浓度不足,24例标本共有18例进行了倒位检测,其中有7例检测出了22号内含子倒位,约占检测者中38.9%,未检测出1号内含子倒位患者。3.24例病人中FⅧ基因外显子测序有7例未检测出突变。余17例病人共检测出突变21个(15种),与Pumbmed、UCSC、FactorⅧVariant Database进行对比后发现有10种突变为新发现突变。4.对照组与所选择轻型及重型病例组对比,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在病例与对照之间或轻型及重型病例之间并无显着差异。结论血友病A患者以关节出血为主要表现,临床上重型较多见;其基因结构庞大,造成FⅧ基因重大改变的如倒位、终止突变等多导致重型临床表型,但其基因缺陷类型种类繁多,目前所检测到的缺陷类型不能完全解释血友病临床表现的异质性,且目前FⅧ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检测暂不能支持其在血友病A的发病或病情严重程度中发挥作用,关于其分子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梁伟玲,韦红英,廖宁,周竣荔[5](2015)在《7个血友病A家系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确定各家系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突变类型,了解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对7个家系患者进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因子Ⅷ凝结活性(FⅧ:C)检测,再采用PCR方法对7个血友病A家系患者进行内含子22、内含子1倒位检测,对检测结果阴性患者采用直接测序法确定基因突变类型,并对家系相关成员进行相应位点的扩增与测序。结果 8例血友病A患者APTT为91.6131 s,FⅧ:C为0.8%2%,基因检测结果显示8例患者中未检出内含子22倒位,仅检出1例内含子1倒位。余7例血友病A患者中,共检出5种基因型,其中6例位于外显子14,1例位于外显子23,均为单碱基突变;有1例检出基因型为p.His1202Leufs X16(c.3666del A),经检索为新突变。结论 FⅧ突变热点区域位于外显子14,新突变p.His1202Leufs X16的发现丰富了FⅧ基因突变数据库。

尹璐,宋淑霞,连伟光,栗彦宁,郑龙,刘健敏,尤红煜,王俊霞[6](2014)在《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对33例甲型血友病患者以一期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FⅧ(F8)活性。采用长距离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法(LD-PCR)进行FⅧ内含子22倒位检测,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内含子1倒位,凝胶成像技术分析扩增产物。捕获测序技术检测是否存在其他突变类型。结果 33例患者的FⅧ活性检测结果均小于1%,为重型;LD-PCR技术检测出13例患者存在Int22倒位,倒位发生率为39.4%;Int1倒位患者1人,发生率3%;对13例内含子22倒位患者进行测序比对,未发现其他基因突变。结论 LD-PCR技术和多重PCR技术可以有效的检测重型甲型血友病FⅧ的基因倒位。

尹璐[7](2014)在《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凝血活酶缺失导致,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甲型血友病(HemophiliaA,HA)。甲型血友病是一种X连锁的隐性遗传病,约占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85%,在男性活婴的发病率约为1/5000,女性主要为携带者,患者少见。编码凝血因子Ⅷ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的该凝血因子功能缺陷或含量不足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自幼反复自发或轻微创伤后全身各部的出血,除皮肤、粘膜出血外,以肌肉、关节出血为特点,反复关节出血往往导致关节畸形,重要脏器出血甚至可危及生命。HA的发病轻重主要与FⅧ活性大小有关,FⅧ活性<1%为重型,FⅧ活性在1%到5%之间为中型,5%到25%之间为轻型,还有一部分定义为亚临床型,其FⅧ活性在25%到45%之间。目前只能靠替代疗法、对症处理等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临床上没有找到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措施,因此对有生育要求的可疑携带者进行基因诊断,筛查出携带者进行产前诊断,从而降低血友病患儿的出生率是目前针对HA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产前诊断对胎儿进行甲型血友病的诊断,主要是在风险胎儿的性别诊断的前提下,对男性胎儿进行基因诊断,对女性胎儿进行携带者基因的诊断。对脐带血的凝血因子FⅧ抗原缺乏的测定也可以作为对高危胎儿的筛查方法,但是目前该方法还有待研究,不能作为确诊依据。研究证实,内含子22倒位是导致重型甲型血友病的一种重要的突变类型,其中,约有近30%40%的重型HA是由内含子22倒位引起,而内含子1倒位作为近年来发现的导致重型HA的另一个突变热点,也占到了重型HA的5%左右。通过基因诊断,先确定是否存在内含子22倒位或者内含子1倒位这两种常见的导致HA的突变热点,在排除这两种倒位之后再进行测序检测,全面筛查FⅧ的全部基因序列,找到问题位点。本次实验对甲型血友病患者进行FⅧ活性测定(coagulation factor Ⅷactivity,FⅧ:C),确定是否属于重型患者。对患者进行FⅧ基因内含子22倒位检测及内含子1倒位分析检测。对存在内含子22倒位的患者的FⅧ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探索是否存在其他突变。通过实验,找到针对甲型血友病的一套直接基因诊断方法,并分析这套方法的研究对HA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国际通用一期法对33例甲型血友病患者进行FⅧ活性测定(coagulation factor Ⅷ activity,FⅧ:C),根据FⅧ:C测定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甲型血友病的分型。采用LD-PCR方法进行FⅧ内含子22倒位检测,应用凝胶成像技术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找到倒位患者,分析改组患者的倒位发生率,期间对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双管多重PCR技术对其中重型HA患者进行内含子1倒位检测,凝胶成像技术分析扩增产物。对发现内含子22倒位的患者应用捕获测序技术检测是否存在其他突变类型。结果:应用一期法对33例甲型血友病患者进行FⅧ活性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FⅧ活性均小于1%,根据临床分型证实均为重型甲型血友病,重型HA的发生率在改组人群中为100%;通过LD-PCR技术检测33例重型HA患者中有13例存在Int22倒位,倒位的发生率为39.4%(13/33);通过多重PCR技术检测33例重型HA患者中存在Int1倒位患者1人,发生率为3%(1/33);对LD-PCR技术检测出的13例存在内含子22倒位的患者进行测序比对,未发现其它基因突变。结论:血友病种类繁多,FⅧ活性检测是目前确诊甲型血友病的有效方法。内含子22倒位和内含子1倒位是现如今发现的导致重型HA的两大重要发病机制。基因诊断最好是在通过FⅧ活性检测确诊为甲型血友病并进行临床分型后进行,诊断时首先进行内含子22及内含子1倒位检测,在排除倒位后再进行测序检测,可以降低检测成本。内含子1倒位通过多重PCR技术检测就可以有效的检测出,且检测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临床推广。LD-PCR技术检测内含子22倒位,具有时间短、准确率高,不需要操作放射性同位素等优点,优于Southern印迹杂交法等传统技术,便于临床应用。

梁伟玲[8](2013)在《广西地区FⅧ基因突变谱及4种新型突变与临床表型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广西血友病A患者FⅧ基因突变类型,初步了解广西血友病A基因突变谱,并进行携带者检测,探讨新发现的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及常规APTT、凝血因子Ⅷ测定;采用PCR方法对32例血友病A患者FⅧ基因内含子热点突变—内含子22、内含子1倒位进行检测;对非内含子倒位患者的FⅧ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定位其基因突变位置;对血友病A家系成员进行与先证者对应的基因突变测序。结果①32例血友病A患者中,检测出内含子22倒位12例,内含子1倒位3例。②17例非倒位患者通过直接DNA测序均能发现FⅧ变异基因,共筛检出11种基因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3种,c.2129G> A (p.Gly710Glu)、c.2161A> G(p.Met721Val)及c.1808G>T(p.Ser603Ile);无义突变4种,c.1573G> T(p.Gly525X)、c.1063C> T (p.Arg355X)、c.1882C> T (p.GIn628X)及c.6496C> T (p.Arg2166X);小片段缺失3种,c.4379delA (p.Asn1460IlefsX5)、c.5257-5271de113(p.Vall753LeufsX15)和c.3666delA (p.His1202LeufsX16);插入突变1种,c.43794380dupA (p.Asn1460LysfsXl);其中5种基因异型发生于外显子14,受累者9人;余基因变异型分别位于外显子7、·11、12、15及23。③p.Gly525X、p.Gly710Glu、p.Val1753LeufsX15及p.His1202LeufsX16等4种基因型为新发现突变类型。④11个家系中7个家系共9名成员被确定为携带者,余4个家系为散发病例,且均为多聚A序列中的单碱基A突变。⑤11例患者FVⅧ基因型为碱基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其中4例为无义突变,临床分型均为重型或中型,多有关节出血等严重出血表现。结论检测出的11种基因突变类型体现了血友病A发病机制中FⅦ基因突变的异质性。外显子14亦为我区FⅧ基因突变的热点区域。4种新发现的基因型丰富了FⅧ基因突变数据资料,有助于进一步阐明FⅧ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关系。63.64%血友病A患者的FⅧ基因变异经由遗传获得;多聚A序列易发生单碱基A突变,多为新生突变。FⅧ基因发生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者,临床多有严重出血表现,但FⅧ:C或FⅧ基因型并不能完全准确衡量和预测血友病A患者的出血风险。

马庆辉[9](2013)在《不同抑制物背景血友病A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与现状遗传性血友病A(HA)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主因基因缺陷致先天性凝血因子Ⅷ缺失引起凝血功能障碍。遗传性血友病A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外伤后或自发性的反复出血,严重出血可致死,而长期反复出血可致残。目前,FⅧ替代是该病唯一有效治疗手段。但外源性的FⅧ可刺激机体产生同种抗体,即FⅧ抑制物。抑制物可通过水解及占位效应阻碍Ⅷ执行凝血功能,使替代治疗无效。这已成为遗传性血友病A治疗面临的世界性瓶颈问题。遗传性血友病A的发病率为5-10/10万,分布无地区及种族差异。中国占世界人口总数1/5,推测我国遗传性血友病A病例约10-13万。世界血友病联盟组织(WFH)2011年调查显示,全世界108个国家登记的血友病A病例达134,154例,该调查覆盖了90.6%的世界人口。而同期我国登记的遗传性血友病A仅8921例,仅为估计数的1/10,多数病例尚未被检测登记。但WFH报告显示中国上报血友病登记病例数(HA及其他)正在逐渐增加:2006、2008及2010年分别为5044、5126及8590例。其中,2010年仅登记的HA就达7365例。国外研究发现,抑制物在重型血友病A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20-30%。2007-2008年中国诺和诺德血友病基金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的血友病A抑制物筛查,结果显示我国FⅧ抑制物检出率为3.9%(56/1435),其中重型占4.3%(48/1108)。而2011年我们课题组报道的单中心血友病A抑制物累积发生率为11.6%(25/215)[6]。说明我国FⅧ抑制物检出率随着筛查频度和治疗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中。随国家对血友病工作的逐渐重视,我国血友病A患者的诊疗状况正呈现新的特点[7],我们也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即我国血友病A患者的抑制物检出率将大大增加。有证据显示,血友病A抑制物为宿主因素与治疗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其中,较明确的宿主因素如:1.Ⅷ基因突变类型[8];2.免疫调节分子基因;3.抑制物阳性家族史、种族与人种等。而治疗相关因素有:1.首次治疗年龄;2.暴露日(ED)在未经治疗的血友病A患者人群(PUP)中,约95%抑制物在前50ED内出现,而前20ED内出现者达50%;3.暴露方式按需治疗的抑制物发生率较高,早期规律预防治疗不仅能预防出血,而且可明显降低血友病A患者抑制物发生率达60%,其已成为欧美等西方国家血友病A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4.其他如注射方式及免疫系统的激发等。此外,产品种类与抑制物产生间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争议。我们与国内其他前期研究结果证实我国遗传性血友病A患者抑制物发生的宿主方面危险因素与国外研究结果类似。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包括中国,因为FⅧ制品短缺与经济原因,在治疗相关因素方面与欧美国家差异明显。我们课题组一项前期调查显示,华南地区血友病A患者凝血因子使用量仅227-278IU/Kg/年,远低于国外控制出血保护关节的标准(1900-8200IU/Kg/年);同期国内北方的两大血友病登记中心的调查也得到近似结果[22,23]。为尽早预测抑制物发生风险,CANAL研究组近年建立了临床预测FⅧ抑制物发生的评价方法。其评价指标包括:抑制物的家族史、FⅧ基因突变类型、治疗初始的强化治疗、首次暴露的年龄及首次暴露的原因。通过分析,包括阳性家族史、高危FⅧ基因突变以及起始强化治疗的三项指标最终确定。该方法已经在注册PUP研究数据库中进行了验证。对于中国血友病患者而言,CANAL建立的临床预测FⅧ抑制物发生的评价方法是否适用尚有待验证。研究目的与意义FⅧ抑制物使遗传性血友病A患者出血增多,增加其致残甚至致死风险,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我们尚没有中国FⅧ抑制物患者的疾病负担数据,尚无法直接借鉴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有关研究成果。借鉴国内文献资料和我们的前期工作,我们发现国内血友病A患者发生的抑制物以低滴度为主,与国外相异。而我们课题组前期回顾性分析发现,不同抑制物背景下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为此,我们拟经过初步分析中国FⅧ抑制物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与疾病负担,客观评价这一群体患者的生存状况。目前国内Ⅷ抑制物防治研究尚在初期探索阶段。国内尚未有抑制物发生风险预测的研究,因此,我们假设FⅧ基因突变类型为主要评价指标的CANAL评价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国患者,通过我们的随访数据验证CANAL建立的临床预测FⅧ抑制物发生的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以期建立针对中国患者特点的早期筛选抑制物产生风险的不同患者群体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早期确定高危的患者人群,并为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替代方案提供指导,在有限资源条件下降低我国血友病A患者的疾病负担。研究方法不同抑制物背景血友病A患者临床表现分析1.收集广东省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南方医院血友病登记中心)2007年6月-2013年3月登记的所有FⅧ抑制物阳性血友病A患者共40例,作为抑制物阳性组;另按年龄、体重、疾病严重度及暴露日配伍筛选40例抑制物阴性血友病A患者为抑制物阴性组,作为配对比较研究对照。抑制物阳性组中参照WFH标准,根据抑制物滴度水平进一步划分研究亚组进行比较研究,抑制物滴度峰值≥5BU为高滴度反应性(HR)组,<5BU为低滴度反应性(LR)组。2.采用一期法检测FⅧ活性,Bethesda法筛查FⅧ抑制物滴度水平。3.统计初次抑制物阳性后6个月内出血事件,对照组统计同期出血事件;重复出血不计算为新发出血事件。再次新出血、出血程度评价及靶关节等定义均参照WFH2012年标准。4.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方法检验,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抑制物背景血友病A患者FⅧ基因突变分析1.所有80例血友病A患者进行FⅧ基因突变类型检测:采用LD-PCR法检测内含子22倒位、双管法检测1倒位、基因组DNA测序采用双脱氧核酸终止法。2.采用Pearson x2检验比较不同Ⅷ抑制物背景血友病A研究对象中基因突变类型分布,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参照CANAL研究建立logistic抑制物风险预测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临床分型所有80例研究对象均男性,中位年龄21(1-62)岁,中位随访51(3-69)月。其中,轻型(Ⅷ:C>5%)4例(5%)、中型(Ⅷ:C1-5%)16例(20%)、重型(Ⅷ-C<1%)60例(75%)。血友病家族史阳性患者59例(73.8%),所有患者均无肯定抑制物阳性家族史。2.抑制物阳性患者特征40例抑制物阳性患者中21例(52.5%)为LR组,19例(47.5%)为HR组;LR组抑制物初始滴度、峰滴度及中位滴度均低于HR组(P=0.000);LR及HR组患者中位初次暴露年龄分别为13岁及15岁(P=0.202);中位首次发现抑制物时年龄分别为16VS18岁(P=0.616);中位首次发现抑制物时FⅧ暴露日(ED)有统计学差异(150VS100天,P=0.026)。3.不同抑制物背景患者临床表现比较阳性组患者出血情况明显重于阴性组患者,出血频次多大于5次/月(52.5%VS17.5%,P=0.007);且重度出血为主(45.3%VS39%,P=0.000)。但两组间靶关节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研究期内,观察到阳性组中16例患者抑制物自然阴转。自身对比其不同抑制物状态下出血情况发现,抑制物阳性时可能较其抑制物阴转时出血更频繁,出血频率≥5次/月43.75%vs25%(P=0.081);且抑制物阳性时出血程度明显严重(39.5%vs35.7%,P=0.034)。HR组患者出血较LR组更频繁,68.4%(13/19)平均每月出血大于5次(P=0.047);且所有可统计出血事件中,前者近半(52.4%)为重度出血(P=0.02);但两组靶关节受累情况无差异(P=0.178)。4疾病负担比较(1)治疗方式86.8%(33/38)的抑制物阴性组患者主要通过购药后自己或家人帮助下自我注射替代治疗,而半数(53.8%,21/39)抑制物阳性组患者则需于诊所或医院接受凝血因子静滴(P=0.000);相对LR组,HR组患者则更多(84.2%,16/19)的需于医疗机构接受治疗(P=0.001)。区别形成的主要原因考虑为:通过血友病中心培训,多数患者或其家属已掌握自我注射方法,而抑制物阳性者中除部分LR组患者可以使用加量FⅧ治疗仍可自我注射之外,半数以上患者尤其HR患者无法再采用FⅧ治疗,需替换为PCC滴注或重组FⅦa,难于在家庭完成治疗。(2)治疗费用抑制物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用于购买凝血因子(血浆源/重组FⅧ、PCC及重组FⅦa)的平均花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69);但阳性组患者需更多的抑制物监测等检测费用(P=0.028)。87.5%(18/37)的HR组患者(未包括1例ITI治疗HR患者)平均每年花费¥3.3万元以上用于购买PCC及重组FⅦa以控制出血,高于LR组患者(P=0.001);而且HR组患者若实施ITI治疗,则其治疗费用更加巨大。研究期内,一例HR患者6月内即花费¥160万用于购买FⅧ制品以用于诱导免疫耐受治疗。但HR与LR组患者的辅助检查花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86)。(3)抑制物转归①持续阳性:随访期内,阳性组23例(56%)患者持续抑制物阳性。其中,LR组中6例患者滴度无明显变化。HR组中13例患者抑制物滴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仍>5BU;4例患者抑制物滴度反复降低后升高,考虑与重度出血后自行使用FⅧ有关。②自然阴转:随访期内,LR患者抑制物自然阴转率高于HR组(66.7%VS10.5%),且中位抑制物阴转时间较短(11月VS55月),观察期内未见阴转后再次出现抑制阳性病例。③诱导免疫耐受治疗(ITI):随访期内仅1例高滴度反应性抑制物阳性患者行ITI治疗部分有效,转为低滴度反应性抑制物组。5.FⅧ基因突变分析:(1)基因突变类型分布87.5%(70/80)患者检出FⅧ基因突变类型;10例患者基因突变类型未检测出,其中抑制物阳性组4例,阴性组6例,可能与患者所携带基因为不常见类型突变有关。所检出的高危FⅧ基因突变类型:所有患者中大片段缺失4.28%(3/70),无义突变1.42%(1/70),均为抑制物阳性患者;内含子22倒位占47.1%(33/70),内含子1倒位10%(7/70);低危突变FⅧ基因类型:点突变7.1%(5/70),小片段缺失21.5%(15/70)、插入突变8.6%(6/70)。(2)基因突变类型比较FⅧ基因突变比较:①相对于阴性组,抑制物阳性患者多携带高危突变FⅧ基因型(69.4%VS55.9%,P=0.031);②抑制物阳性亚组比较中,HR组患者携带的突变FⅧ基因多以高危突变基因为主,与LR组存在差异(88.2%VS52.6%,P=0.02)。(3)抑制物风险评估检测统计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参照CANAL抑制物风险预测方法[24](P=1/[1+e-(-2.332+1.131*FHI+1.089GMT+1.769*ITM5f)];ITM5f为集中治疗指标,表示首次使用FⅧ时连续治疗天数;FHI为抑制物家族史指标;GMT为FⅧ基因型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抑制物预测模型。因本组研究对象均无明确抑制物阳性家族史,故选取ITM5f及GMT双变量建模,结果显示,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X2=6.703,P=0.035),说明模型可用。参照CANAL研究依据预测指标划分患者为高、中、低危抑制物风险患者群,其可能的抑制物发生风险分别为11%、53-55%及91%。比较发现,我们主要根据FⅧ基因突变类型的预测结果与CANAL研究(n=332)的预测趋势是一致的,说明CANAL研究开发的血友病A抑制物发生的临床预测评分方法同样基本适用于我国早期预测潜在高危抑制物的患者。研究结论1.不同抑制物背景血友病A患者的临床表现抑制物阳性组出血发生率及严重度均明显高于阴性组;HR组出血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亦高于LR组,而且其抑制物难于自然清除。2.不同抑制物背景血友病A患者疾病负担比较由于国情条件,抑制物阳性患者因治疗方式改变及检测费用增加而加重其疾病负担,尤以HR组明显。3.不同抑制物背景血友病A患者FⅧ基因突变分析提示FⅧ基因突变类型与抑制物的产生有关,抑制物阳性患者较阴性者更多携带高危突变FⅧ基因型,而且HR组患者较LR组者更多携带高危突变FⅧ基因型。说明伴重大缺陷FⅧ基因突变者有较大可能产生抑制物尤其出现高滴度反应性抑制物;4. CANAL研究开发的血友病A抑制物发生的临床预测评分方法同样适用于我国早期预测潜在高危抑制物的患者。

秦秀玉,杨林花,刘秀娥,赵华,张睿娟,梁弘正,陈剑芳[10](2012)在《血友病A患者内含子22和内含子1倒位的检测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检测血友病A患者凝血因子Ⅷ基因内含子22、内含子1倒位的发生率,改进并完善血友病患者内含子22倒位、1倒位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并探讨其与FⅧ抑制物产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0例经一期法检测FⅧ:C确诊的血友病A患者,采用Bethesda方法进行FⅧ抑制物检测。采用双管多重PCR扩增技术进行内含子1倒位检测,采用长距离PCR技术进行内含子22倒位检测。结果:130例血友病A患者中发生1倒位2例(1.5%),2例均为重型血友病A患者,占91例重型血友病A患者的2.2%。71例HA患者内含子22倒位阳性患者18例(23.9%),其中34例重型血友病A患者中22倒位阳性16例,占重型血友病A的47.1%。结论:FⅧ基因内含子倒位检测方法简便、易操作,适合临床开展先证者筛查,对于HA患者倒位基因携带者及家系成员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血友病A内含子22倒位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友病A内含子22倒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遗传性凝血因子X缺乏症和血友病分子诊断及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部分 一种新突变导致遗传性凝血因子X缺乏的分子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3 方法
2 结果
    2.1 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凝血检查结果
    2.2 基因分析结果
    2.3 FX-Ser362Asn在体外的功能研究结果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血友病B分子诊断及新发现F9变异的致病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3 方法
2 结果
    2.1 32例HB患者凝血检测及基因分析结果
    2.2 新发现F9 变异的基因分析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2.3 新发现F9 变异的致病性评价
3 讨论
    3.1 本地区F9 变异谱
    3.2 新发现F9 变异
    3.3 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3.4 HB分子诊断策略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血友病A分子诊断及新发现F8变异致病机制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1.3 方法
2 结果
    2.1 凝血检测及抑制物检测结果
    2.2 HA内含子倒位检测结果
    2.3 双倒位阴性者NGS分析结果
    2.4 Sanger测序验证NGS分析结果
    2.5 新发现F8 变异的蛋白结构分析结果
    2.6 错义突变的致病性预测
    2.7 新发现F8 变异的致病性预测及评价结果
3 讨论
    3.1 HA变异谱
    3.2 HA新发现变异的致病机制探讨
    3.3 HA分子诊断策略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X染色体的臂间倒位导致严重血友病A的基因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血友病A
        1.1.1 血友病A的分类和突变类型
        1.1.2 FVIII的基因与蛋白结构
    1.2 人类基因组重组相关机制
        1.2.1 非等位基因同源重组
        1.2.2 非同源末端连接及微小同源介导的末端连接
        1.2.3 复制叉停滞与模板转换及微小同源介导的断裂诱导的复制
    1.3 染色体的臂间倒位
    1.4 嵌合现象与人类的基因和疾病
    1.5 嵌合和血友病
2. 前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病例及临床资料
    3.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3.2.1 主要仪器设备
        3.2.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置方法
    3.3 标本采集、处理及各样本基因组DNA制备
    3.4 凝血指标检测
        3.4.1 常规凝血项目和凝血因子活性检测
        3.4.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纠正实验
        3.4.3 血栓弹力图检查(TEG)
        3.4.4 易栓症相关指标检测
    3.5 F8基因分析
    3.6 F8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变异(CNVs)分析及实验操作步骤
        3.6.1 DNA浓度测定
        3.6.2 多重荧光竞争PCR
        3.6.3 实验数据分析
    3.7 断裂点分析
    3.8 基因组步移技术
        3.8.1 第1次PCR反应
        3.8.2 第2次PCR反应
        3.8.3 第3次反应体系
        3.8.4 测序
    3.9 断裂点鉴定
    3.10 F8基因异位转录研究
        3.10.1 全血RNA抽提
        3.10.2 cDNA制备
        3.10.3 巢氏PCR扩增异位转录本
        3.10.4 检测异位转录本
    3.11 Affymetrix Cyto Scan HD检测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3.12 G显带核型分析
    3.13 先证者外公体细胞嵌合携带
    3.14 断裂点生物信息学分析
4. 结果
    4.1 凝血指标的检测结果
        4.1.1 先证者的表型检测结果
        4.1.2 TEG的检测结果
    4.2 先证者F8基因各个外显子PCR产物电泳结果
    4.3 F8基因测序及倒位分析
    4.4 F8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变异分析
    4.5 断裂点定位分析
    4.6 断裂点鉴定
    4.7 F8基因异位转录本检测
    4.8 Affymetrix Cyto Scan CNV分析
    4.9 G显带核型分析
    4.10 先证者外公体细胞嵌合携带者分析
    4.11 断裂点生物信息学分析
5. 讨论
    5.1 已报道的与血友病相关的F8基因突变谱
    5.2 实验结果分析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5.3 X染色体臂间倒位的特点
    5.4 X染色体臂间倒位的突变来源和可能的突变机制
    5.5 X染色体臂间倒位的生物学重组机制
    5.6 本实验所采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优势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个人简历

(4)血友病A基因缺陷与临床表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语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7个血友病A家系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标本采集
    1.3引物设计
    1.4内含子倒位检测
    1.5FⅧ基因测序
2结果
    2.1血友病A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2.2内含子22及内含子1倒位检测结果
    2.3测序结果
    2.4携带者检测
3讨论

(6)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甲型血友病的几种直接基因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广西地区FⅧ基因突变谱及4种新型突变与临床表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斯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不同抑制物背景血友病A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不同抑制物背景血友病A患者临床表现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章 不同抑制物背景血友病A患者FⅧ基因突变特点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小结
本文的创新性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文章
综述
    重组VIII在中国血友病A患者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回顾综述
        参考文献
    获得性血友病A确诊前病程分析暨文献复习
        参考文献
    医学人文关怀与临床思维的整合与互动
        参考文献
致谢

(10)血友病A患者内含子22和内含子1倒位的检测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FⅧ:
        1.2.2 FⅧ抑制物测定
        1.2.3 基因组DNA的提取
        1.2.4 内含子22倒位检测
        1.2.5 内含子1倒位检测
        1.2.6 直接测序分析
2 结果
    2.1 FⅧ:C及FⅧ抑制物检测结果
    2.2 FⅧ基因内含子22倒位检测结果
    2.3 FⅧ基因内含子1倒位检测结果
3 讨论

四、血友病A内含子22倒位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传性凝血因子X缺乏症和血友病分子诊断及致病机制研究[D]. 张夏林. 山西医科大学, 2020
  • [2]血友病A患儿62例基因突变研究[J]. 胡群,刘爱国,张柳清,张艾,王雅琴,王松咪,鲁艳军,王雄. 中华儿科杂志, 2017(11)
  • [3]X染色体的臂间倒位导致严重血友病A的基因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D]. 辛瑜. 哈尔滨医科大学, 2017(04)
  • [4]血友病A基因缺陷与临床表型关系研究[D]. 林莉. 重庆医科大学, 2016(02)
  • [5]7个血友病A家系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分析[J]. 梁伟玲,韦红英,廖宁,周竣荔.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5(09)
  • [6]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研究[J]. 尹璐,宋淑霞,连伟光,栗彦宁,郑龙,刘健敏,尤红煜,王俊霞. 临床荟萃, 2014(04)
  • [7]甲型血友病的基因诊断方法研究[D]. 尹璐. 河北医科大学, 2014(09)
  • [8]广西地区FⅧ基因突变谱及4种新型突变与临床表型关系研究[D]. 梁伟玲. 广西医科大学, 2013(S1)
  • [9]不同抑制物背景血友病A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马庆辉.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10]血友病A患者内含子22和内含子1倒位的检测及其意义[J]. 秦秀玉,杨林花,刘秀娥,赵华,张睿娟,梁弘正,陈剑芳.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2(09)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