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37-2项目进展情况介绍

一、Z37-2项目进展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王斌[1](2021)在《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辽盆地是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白垩纪时期最大的陆相湖盆沉积单元,也是白垩系陆相地层和地质记录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油气资源丰富。随着松辽盆地深部断陷地层中商业油气流的发现,以及盆地内近年来较高频率地震活动的发生,使该地区地球动力学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地壳深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信息与矿产资源开采、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灾害机理研究等多个领域息息相关,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参数。在深入认识松辽盆地及邻区区域地质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研究该区现今地应力环境及其分布特征,对于深入理解该区的地球动力学控制因素及深大断裂活动对该区应力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松辽盆地及邻区区域地质特征、构造分区、地震活动性、岩石圈动力学背景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Anelastic Strain Recovery method,简称ASR法)成功获得了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二井近7 km深度的三维地应力状态。分析了松辽盆地深部沉积盖层和基底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并依据松辽盆地及邻区纵向地壳结构特征、横向构造分区及深大断裂展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基于线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利用ANSYS通用模拟软件,以松科二井深部ASR法地应力测量结果及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作为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开展了松辽盆地及其邻区现今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得到了松辽盆地及邻区在现今地球动力学背景下水平主应力大小、方位等,分析和探讨了研究区深大断裂带对应力场特征的影响,以及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形成的原因。通过对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利用ASR(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对松科二井深部岩芯进行地应力测试,获得了松辽盆地深部(6~7 km)沉积盖层和基底现今地应力随深度变化规律,在沉积盖层火石岭组6296 m~6335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近垂直,中间和最小主应力近水平,为正断层应力环境,与沉积盖层内利用地震反射剖面观测到的许多高角度正断层的发育相吻合。在基底6645 m~6846 m深度范围内,最大主应力倾角均小于40°,为走滑兼逆冲的应力环境,与钻孔附近区域浅源地震(7~15 km)的震源机制解应力状态一致,即松辽盆地沉积盖层和基底存在显着的应力状态差异,沉积盖层的伸展应力状态可能说明了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对沉积盖层应力状态的影响是有限的,保留了原来断陷期的正断应力环境,基底现今应力状态则显示了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现今构造运动具有较密切的成生联系。2、通过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在0~35 km地壳深度范围内,松辽盆地及邻区最大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7.20~1027.00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为13.00~994.00 MPa,垂向应力大小为7.83~1130.00 MPa。3个主应力在0~35 km深度范围内基本上随深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并且在0~7km深度范围内为σv>σH>σh,属于正断型应力状态,与实测得到的应力状态一致;7~35 km深度范围内为σH>σv>σh,表现为走滑兼逆冲应力状态,与松辽盆地内部的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所反演的应力状态一致。松辽盆地及邻区地壳深度内最大主应力方位在地壳深部和浅部差异不大,除华北地块北缘及兴安地块部分区域主压应力方位为NWW向外,其他构造单元内大部分区域现今主应力优势方位为NE~NEE向。受各次级地块内地壳物性参数差异性以及断裂带的影响,松辽盆地及邻区各构造单元主应力大小分布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表现出差异性,在较稳定的次级块体内部主应力大小分布较为相似,表现为主应力大小在相同的深度范围内趋于稳定。3、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作为动力边界条件,对数值模拟得到的地应力特征与深大断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和郯庐断裂带北段的依兰-伊通断裂、敦化-密山断裂对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产生的挤压作用在NE走向的郯庐断裂带上,其剪切分量和正向挤压分量引起郯庐断裂带的右旋走滑和逆冲活动,因此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的形成,可能是在西太平洋板块NWW向俯冲到欧亚板块形成的挤压作用下,并被郯庐断裂带北段的右旋走滑所影响。

杨露露[2](2021)在《CY路市政道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也越来越快。市政道路建设项目通常位于城市区域,建设规模一般较大,建设工期较长,且施工场地具有局限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给周边地区带来环境影响的必然性。因此,在对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管理中,进行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以昆明市CY路市政道路改造提升项目为研究对象,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分析与评价。首先,为便于对CY路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本文从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工程特点出发,构建出针对一般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所适用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型。模型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一般市政道路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影响指标识别,建立评价指标层次结构体系,第一层将指标结构系统分解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二层将自然环境系统分解为声环境、空气环境和水环境,第三层分解出若干个环境因子要素指标,针对各个指标,科学地确定评价标准,为便于进行综合系统地评价,各指标评价标准确定为五个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需改进、差”。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将专家评分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利用评价模型,对CY路市政道路改造提升项目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方面,项目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需严格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社会环境方面,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综合看来,该项目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适当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总体上能达到标准。最后,结合研究生阶段所学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及以往市政道路项目管理经验,提出CY路市政道路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措施可以使CY路市政道路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可以为其他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优化设计、降低环境影响提供参考。

刘晗[3](2021)在《GPR37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60个国家的癌症相关死亡首要病因是肺癌。在我国,肺部肿瘤高居国民新发肿瘤第一位,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安全问题。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真核生物中最大的一类膜蛋白家族。GPCR基因表达的改变和信号转导的失调已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标志,而GPR37属于GPCR的一员,但其在肿瘤中尤其是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作用目前仍鲜为人知。(1)GPR37在NSCLC中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及临床验证鉴于国内外尚没有GPR37在NSCLC中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我们首先通过对公共数据库肿瘤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的数据进行筛选,发现GPR37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存在差异,其中GPR37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和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的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我们应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2(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 2,GEPIA2)的Survival Analysis模块进行GPR37的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分析发现GPR37高表达组的预后较GPR37低表达组的预后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我们通过收集我中心明确诊断为NSCLC的20例患者信息进行临床验证,发现GPR37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成对的癌旁组织(P<0.001)同时通过细胞学实验发现GPR37在NSCLC细胞系中均呈现出高表达,且与正常人肺细胞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2)GPR37对于NSCL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构建GPR37过表达及敲低的慢病毒包装质粒,转染A549、H1299、H460细胞,得到稳定表达的GPR37过表达组(GPR37组),过表达空载体对照组(Vector组),GPR37敲低组(sh GPR37)及GPR37敲低对照组(sh-Mock组)。我们通过对上述不同组别进行GPR37对于NSCLC生物学功能影响的实验。结果显示,以A549细胞系为例,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发现,在相同条件下,GPR37组的细胞活力数量明显高于Vector组,有显着性差异(P<0.001),sh GPR37组的细胞活力数量明显低于sh-Mock组,有显着性差异(P<0.001)。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发现,GPR37组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强于Vector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sh GPR37组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弱于sh-Mock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5-Ethynyl-2’-deoxyuridine,EDU)实验发现,GPR37组的DNA合成能力明显强于Vector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sh GPR37组的DNA合成能力明显弱于sh-Mock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通过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检测细胞凋亡发现,GPR37组的细胞凋亡率略低于Vector组,考虑GPR37过表达后可一定程度减少细胞的凋亡,但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而sh GPR37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h-Mock组,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1)。通过细胞划痕实验发现,GPR37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强于Vector组,有显着性差异(P<0.001),sh GPR37组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弱于sh-Mock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通过Transwell实验发现,GPR37组的细胞穿过基质胶和滤膜的侵袭能力明显强于Vector组,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01),sh GPR37组的细胞穿过基质胶和滤膜的侵袭能力明显弱于sh-Mock组,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我们还通过CCK8实验观察在不同组中加入由低到高的梯度浓度的化疗药物顺铂后,在不同浓度作用下,GPR37组的细胞活力明显强于Vector组,有显着性差异,sh GPR37组的细胞活力明显弱于sh-Mock组,有显着性差异。通过FACS实验观察不同组中加入1.0 ug/ml浓度的化疗药物顺铂,发现GPR37组的抗凋亡能力明显强于Vector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sh GPR37组的抗凋亡能力明显弱于sh-Mock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H1299和H460细胞系的结果与A549细胞系趋势相似。上述实验证明GPR37基因的过表达可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凋亡,并一定程度上增加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而GPR37基因的敲低则可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可促进细胞凋亡,并一定程度上增加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可能成为NSCLC潜在的治疗靶点。在动物在体实验中,通过裸鼠皮下成瘤,发现GPR37组的肿瘤体积及重量均明显高于Vector组(P值均小于0.001),而sh GPR37的肿瘤体积及重量均明显低于sh-Moc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01),证明GPR37过表达可促进NSCLC的成瘤和生长,而GPR37基因的敲低则后可抑制NSCLC的成瘤和生长。上述所有实验均重复三次及以上。(3)GPR37促进NSCLC进展的机制研究最后我们通过GPR37对于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激活PI3K/Akt/m TOR通路和Raf/MEK/ERK通路促进肿瘤的进展进行了分子学机制的研究。我们发现在A549细胞系中,GPR37组相对于Vector组的E-Cadherin表达下降,而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出现了上调。sh GPR37组相对于sh-Mock组的E-Cadherin表达出现了上调,而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则出现了下降。H1299和H460细胞系的结果与A549相似。说明GPR37促进了EMT的发生,而当GPR37敲低后,会抑制EMT的发生。同时,我们还对GPR37与PI3K/Akt/m TOR,GPR37与Raf/MEK/ERK信号转导通路之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GPR37组的P-AKT,P-PI3K,P-m TOR,P-p70S6K,P-EIF4EBP1的表达较Vector组明显升高,反之,在sh GPR37组中,P-AKT,P-PI3K,P-m TOR,P-p70S6K,P-EIF4EBP1的表达较sh-Mock组明显下降,证明了GPR37可使PI3K/Akt/m TOR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发生活化,促进该通路的激活。H1299和H460细胞系的结果相似。同时,本实验通过测定Raf/MEK/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蛋白表达情况发现,在三种细胞系中均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即GPR37组的P-Raf1,P-MEK1,P-ERK表达较Vector组明显升高,sh GPR37组的P-Raf1,P-MEK1,P-ERK的表达较sh-Mock组明显下降。这也证明了GPR37可使Raf/MEK/ERK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发生磷酸化从而促进通路的激活,而GPR37的敲低,则可抑制PI3K/Akt/m TOR与Raf/MEK/ERK的激活,抑制NSCLC的进展。上述所有实验均重复三次及以上。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GPR37在NSCLC的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GPR37的高表达预示着较差的预后。GPR37基因的过表达可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抑制细胞凋亡,并增加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促进NSCLC的体内生长,诱导EMT发生,同时可激活PI3K/Akt/m TOR与Raf/MEK/ERK信号转导通路。而GPR37基因的敲低则可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促细胞凋亡,并一定程度上增加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影响NSCLC的体内生长,减少EMT的发生,并主要对PI3K/Akt/m TOR与Raf/MEK/ERK信号转导通路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这些结果表明,GPR37在NSCLC的进展中起着促癌作用,而敲低GPR37可抑制NSCLC的进展,可作为NSCLC潜在的治疗靶点。

谈军涛[4](2021)在《基于FAERS数据库的ACEI类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FAERS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对ACEI类药物上市后的不良反应事件数据进行安全性再评价,发现新的风险信号,促进临床对ACEI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04年第1季度-2020年第1季度期间接收到的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以及赖诺普利不良事件报告。从逐年呈报趋势、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和临床结局等角度对上述ADE报告进行统计描述。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检测上述药物的安全信号,并分析重点累及器官和高危信号。结果:(1)ADE呈报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赖诺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和卡托普利。获批上市后五种药物的ADE呈报数随年份变化趋势大体一致。ADE报告性别方面,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女性多于男性;依那普利、培哚普利和赖诺普利则是男性多于女性。ADE报告年龄分布方面,五种药物大体分布一致,45-64岁年龄段人数占比最高,18岁以下青少年人数占比最低。ADE报告临床结局方面,五种药物均以死亡和住院为主。(2)在系统器官(SOC)层面,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以及赖诺普利五种药品挖掘出的ADR信号分布大致相同,多集中在血管及淋巴类疾病、心脏器官疾病、检查指标的改变以及胃肠系统疾病4个SOC分类上。其中卡托普利ADR信号集中最多的SOC是心脏器官疾病,信号数为83;贝那普利ADR信号集中最多的SOC是检查指标的改变,信号数为104;依那普利ADR信号集中最多的SOC是检查指标的改变,信号数为185;培哚普利ADR信号集中最多的SOC是检查指标的改变,信号数为104;赖诺普利ADR信号集中最多的SOC是检查指标的改变,信号数为192。(3)经过ROR法检测,分别得到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以及赖诺普利性别差异性信号2、1、9、20、50个。对于男性患者,卡托普利(ROR=0.41,P=0.001)、贝那普利(ROR=0.47,P=0.000)、依那普利(ROR=0.36,P=0.000)、赖诺普利(ROR=0.16,P=0.000)均提示冠心病是高危的ADR信号,赖诺普利易诱发血管性水肿(ROR=0.36,P=0.000);对于女性患者,依那普利(ROR=3.08,P=0.000)和培哚普利(ROR=6.00,P=0.001)同时挖掘出尿路感染的高危ADR信号,培哚普利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ROR=8.69,P=0.000)、低血糖症(ROR=4.60,P=0.000),贝那普利未见ADR信号。结论:(1)ACEI类各药物ADE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结局的分布上无较大差异。但女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风险大于男性患者,临床用药需注意个体差异性。(2)ACEI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信号在各器官系统分布上较为广泛,血管及淋巴类疾病、心脏器官疾病、检查指标的改变以及胃肠系统疾病应重点关注,同时对于本研究挖掘出的并未在文献中报道和说明书中出现的新的ADR信号应给予高度警示。(3)基于FAERS不良事件数据库数据挖掘能够快速检测出不良反应信号,可为信号验证和评价提供基础,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张连祥[5](2021)在《胶东半岛古元古代变沉积岩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胶东荆山群和粉子山群是胶-辽-吉古元古代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该造山带中、晚期构造发育过程,对它们的地质时代、原岩类型、原型盆地和构造古地理环境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胶-辽-吉造山带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查清华北克拉通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基础地质意义。论文在详细的1:5万区域调查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观察、锆石U-Pb测年与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的综合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性成果:1.系统的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确定,荆山群的下限年龄是2080 Ma、最大变质年龄是1920 Ma;粉子山群的下限年龄为2170 Ma,最大变质年龄是1916Ma,据此推测荆山群沉积于2080~1920 Ma期间,粉子山群沉积于2170~1916Ma期间;2.荆山群、粉子山群具有基本一致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岩浆成因锆石的主峰年龄值是2500Ma,次峰年龄值是2700Ma,与胶东半太古代重大岩浆事件年龄相同,表明两群的主物源区就是胶东新太古代结晶基底;3.荆山群、粉子山群变质锆石207Pb/206Pb分别是1950 Ma、1850 Ma,并可以进一步细划分大于1900Ma和1900~1800 Ma两组,结合前人对胶北古元古界变质事件的研究,推测这两组年龄分别代表近峰期变质和晚期退变质的时间;4.基于原岩岩石组合、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和标志性主微量元素特征等研究,认为荆山群、粉子山群形成于弧后盆地,物源岩系既有华北太古宙结晶基底,又有古元古代岩浆弧的中、酸性火成岩。5.基于以上新进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胶东半岛及邻区古元古代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并分析了荆山群、粉子山群在变质过程、构造特征和含矿性等方面的差异,认为两群发育于弧后盆地的不同部位。

闫向民[6](2020)在《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文中提出新疆褐牛是以新疆本地哈萨克牛为母本,先后与瑞士褐牛、阿拉塔乌牛以及科斯特罗姆牛进行杂交,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经过多年改良,其肉、乳产量得以有效提高。目前,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是新疆肉牛生产的主要品种。本研究以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种用群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两个品种的屠宰性状、胴体性状、营养成分、食用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了两个品种牛背最长肌转录组差异,挖掘差异表达基因和潜在影响肉质的生物学通路;最后,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明确了到目前阶段为止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受人为选择的基因,并利用转录组及基因组测序结果联合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有关肉质性状的分子改良进展,主要结果如下:1、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群体间屠宰及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对比分析发现,新疆褐牛产肉性能、体表脂肪沉积、胴体指标优于哈萨克牛;新疆褐牛部位肉剪切力值、蒸煮损失等肉质性状好于哈萨克牛。2、RNA高通量测序表明,哈萨克牛与新疆褐牛背最长肌存在67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哈萨克牛中高表达的共286个,在新疆褐牛高表达的共387个。其中,(1)ABLIM2、ACTB、ARPC1A、DNAAF1、COL12A1、STC1、ITGA7等基因可潜在影响肌纤维形成和分布,进而影响产肉量和肉质;(2)ADCY6、ATP5E、POR、LDHA、ACACB、ACOT2、CPT1A、FADS3等基因可影响能量产生、利用、脂类运输和代谢,从而潜在影响肌间脂肪含量,进而影响肉质;(3)CH1、NMNAT3、PTS、CFB、FBXO32、NAMPT、PANK1、ANXA9、BIN3、CRYAB、SIRT5、DCLRE1C、MCM6、ARNTL、HLX、ADCY10、AOX1、ADAMTS10、ATAD3等基因可影响碳水化合物、辅酶、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和苷酸转运/代谢、转录、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更新和信号转导,进而对细胞基本生物学功能进行调控;除此之外,UBIAD1、C1H21ORF7、CMYA1、CCDC138等大量基因也具有差异表达,但具体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4)CFB、GLUL、FBXO32、FUT11、GCNT1、GLCE、ACTB、ARPC1A、STC1、ADCY6、POR、LDHA、ACACB、ACOT2、CPT1A基因在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的股四头肌、腰大肌、斜方肌、半腱肌、肋间肌这5个部位肉中存在差异表达,并可能是影响肉质的候选基因。3、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表明,哈萨克牛和新疆褐牛群体间存在500余万个SNP位点和70余万个Small Indel位点;哈萨克牛和新疆褐牛群体所有SNP/Small Indel涉及功能基因10000个以上,生物学通路258个。而全基因组和转录组联合分析表明,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相比,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有4000余个区段受到选择,并调控大量基因进行差异表达,涉及Rap1 signaling pathway、Ras signaling pathway、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Fox O signaling pathway、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Protein processing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Hippo signaling pathway、Focal adhesion、MAPK signaling pathway等85个生物学通路。本研究初步明确了新疆褐牛选育过程中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的变化,探讨了新疆褐牛在基因组和转录水平的选育进程,为下一步新疆褐牛专用品系的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胡睿[7](2020)在《陕西省渭河流域短历时暴雨雨型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下垫面改造的双重影响下,短历时强降雨事件的频发带来的城市内涝与山洪灾害,直接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及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暴雨雨型直接影响着洪峰流量的大小及洪水过程,对暴雨雨型的研究可为设计暴雨雨型和设计洪水提供科学依据,对防洪排涝、山洪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陕西省渭河流域39个气象站点1981-2017年自记逐分钟降雨资料,选取了各站点符合国家标准的短历时大雨及暴雨场次,利用模糊识别法与K-means聚类分析法分析研究了陕西省渭河流域各气象站点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共6个历时的场次暴雨的雨型分类以及雨型分区,分析研究了各站点的概化雨型和各分区概化雨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单站雨型研究。采用模糊识别法与K-means聚类分析法对研究区域内各站点不同历时场次暴雨进行分类归纳。结果表明:模糊识别法的暴雨雨型分类结果显示39个气象站点中的大多数站点在不同历时表现的规律较为一致,均以单峰靠前的Ⅰ型为主。K-means聚类分析法的暴雨分类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的场次暴雨主要分为五类,Ⅰ类暴雨为单峰型,雨峰位于过程前部,各子时段间的降雨量差别不是特别大;Ⅱ类降雨量集中在第1个子时段,时段降雨占比较大,与其他时段雨量差异较大;Ⅲ类降雨量时程分配较为均匀,降雨过程中部雨量略高;Ⅳ类雨量集中在第6个子时段,其时段雨量占比较大,其他时段雨量占比较小;Ⅴ类为单峰型,雨峰处于降雨过程的后部,各子时段间的雨量差异不大。多数站点历时较短时暴雨场次以Ⅰ类为主,随着历时的增加区域内各站点的Ⅲ类、Ⅴ类雨型的暴雨场次增多,暴雨过程趋于均匀化,呈现雨峰后移的趋势。(2)雨型分区研究。采用Ward聚类分析法分别对各站点模糊识别法雨型分类结果和K-means聚类分析法暴雨分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模糊识别法结果进行分析时,区域内各站点的不同历时场次暴雨雨型均以Ⅰ型为主,在进行分区时,全研究区域可看为同一区。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分类的结果进行分区,不同历时的分区结果较为相似,多以渭河干流为分区界线,将全区域分为两个分区,随着暴雨历时的增长,分区界线向东北方向移动。经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单场暴雨分类的区别和空间各站点暴雨雨型场次的特征,选取K-means聚类分析法的分类结果所推求的分区结果。(3)单站点概化雨型研究。在利用Pilgrim&Cordery法(P&C法)计算各站点不同历时概化雨型时发现历时较短(30min、60min)的情况下,研究区域内的站点的概化雨型多以单峰型为主,雨峰多位于第2、3时段,雨峰位置系数r为0.250、0.208;随着历时的增加,概化雨型的雨峰数量也随之增加,概化雨型存在两个及以上雨峰的站点数也随之增加。(4)分区概化雨型。在选取典型暴雨过程推求分区概化雨型时,不同分区之间的概化雨型的差异性体现的较为明显,分区一和分区二的概化雨型分别为单峰靠前、单峰靠后型,但不同历时上的差异较小;利用P&C法的单站概化雨型结果推求分区概化雨型时,不同分区之间概化雨型与不同历时之间的概化雨型之间的差异均较大,能更好的反应概化雨型在分区和历时之间的特点,故推荐P&C法的结果推求的分区概化雨型。

朱铮[8](2020)在《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可有效提高桩基承载性能、降低桩基沉降,在满足设计承载力的同时,可适当削减桩长、节约造价,进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自1958年首次应用以来,桩基后压浆技术在国内外大型工程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各国学者对后压浆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分析也使得其理论体系日益充实完善。然而,不同地区的土壤形成因素、条件不尽相同,导致各地区地质条件及土层性质大相径庭。由于不同土层的压浆机理不同,其相关后压浆参数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目前,国内对不同地区的桩基后压浆参数仍然缺少充分的理论研究、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细致的分类标准。本文以山东滞洪区兼京杭运河特大桥工程为研究背景,开展了6根试桩及2根特殊工程桩的静载试验。其中,5根试桩削减桩长后采取桩端桩侧后压浆工艺,1根试桩不改变原桩长,不进行压浆作业。试桩压浆结束后,采用自平衡法测量各试桩的极限承载力并对2根特殊工程桩进行了压浆后的传统静载试验。基于试桩及工程桩的静载试验结果,研究后压浆桩基的荷载传递性状,揭示了后压浆桩基的承载性能增强机理及作用机制,在施工工艺、桩长削减、压浆管路布置及压浆参数设计等方面为后期工程桩的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压浆量和压浆压力作为后压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后压浆桩基的承载性能。本文从各土层的压浆机理出发,收集整理了6根试桩试验资料及1715根工程桩施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后压浆关键参数的估算公式进行地域性调整优化,给出了适用于山东地区多种饱和土体的大直径灌注桩桩侧桩端压浆量及压浆压力估算公式;对现行的《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中估算压浆压力的压浆阻力经验系数取值范围进行地域性优化;基于实际工程施工情况,从自然因素、地质情况和工程施工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工程压浆参数的不确定性。针对压浆压力估算方法较为单一的问题,本文对压浆压力及多种土层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提出了基于不同土层参数的压浆压力估算方法;基于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及土体的极限平衡条件,对已有压浆终止压力估算公式进行多因素优化,给出了适用于山东地区各类饱和土体的压浆阻力经验系数取值范围;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各类压浆压力估算公式的适用性,为山东地区后续压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李月[9](2020)在《功能化多金属氧酸盐杂化材料的合成及氧气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氧化反应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石油化工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因具有来源广泛、廉价易得和绿色环保等优势,在催化氧化领域中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重视和重点研发。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作为一类常见的氧化/酸催化剂,在催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具有不同结构的载体对POMs进行功能化不仅可以赋予其独特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还可以提高催化活性并解决其作为均相催化剂难以回收的问题,因此,载体的设计对催化剂的制备和提高反应活性意义重大。本论文通过芳香多孔骨架材料和二双核酞菁钴两种有机前驱体与POMs作用合成两大类复合催化剂,利用有机前驱体多孔、高比表面积或平面共轭大环结构促进复合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和离域性能,提高反应催化活性。以氧气为氧化剂,研究了复合催化剂在醇氧化酯化及氧化脱硫反应中的活性和协同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备了一系列Keggin型(NH4)5H6PV8Mo4O40、H5PV2Mo10O40、H5PMo12O40、H3PW12O40、K7PW11O39和不同过渡金属取代的K5PW11MO39(M=Co、Fe、Mn、Ni和Cu)杂多酸,以乙醇氧化酯化为模型反应研究其活性,并研究不同Lewis金属对多酸酸性和氧化还原性的影响,筛选出活性高和选择性好的POMs物种。2.在众多的POMs化合物中,发现K5PW11CoO39(PW11Co)在醇氧化酯化反应中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和酯的选择性,因此以其为无机前驱体,芳香多孔骨架材料(Porous Aromatic Frameworks,PAFs)iPAF-2为有机载体,制备PW11Co@iPAF-2复合材料,并在醇氧化酯化反应中探讨其构效关系和协同作用机制以及最佳的反应条件。研究复合材料的氧化还原性和Lewis酸性对乙醇氧化酯化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在重复性实验中研究PW11Co@iPAF-2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3.根据1和2中的研究,Lewis金属的种类不仅影响POMs的酸性和氧化还原性,而且对产物乙酸乙酯的选择性有一定的作用。引入过渡金属Co的复合材料表现出最佳反应活性,因此以PW11Co为无机前驱体,含有过渡金属Co的二双核酞菁钴盐(Co-Pc)为有机载体,制备不同Co含量的复合材料,研究了Lewis金属Co对复合材料酸性和氧化还原性的影响,并在醇氧化酯化反应中探讨其构效关系和协同作用机制以及最佳的反应条件。在重复性实验中研究复合材料PW11Co/Co-Pc(Ⅰ)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4.根据2和3的研究,多酸与有机载体的复合可以活化氧气从而提高催化活性,基于此结论开展功能化多酸在氧气氧化脱硫中的性能研究。研究[PVxMo12-xO40](3+)x-系列POMs(H3PMo12O40,H4PVMo11O40,H5PV2Mo10O40,H6PV3Mo9O40和(NH4)5H6PV8Mo4O40)对O2氧化脱硫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多酸中的V含量与氧化脱硫活性呈正相关,V含量最高的强氧化性多酸(NH4)5H6PV8Mo4O40在氧化脱硫反应中表现出最佳活性,高选择性地催化氧化模拟油转化为砜类。因此以(NH4)5H6PV8Mo4O40(缩写为PMoV)为活性中心,以Co-Pc为有机载体,制备PMoV/Co-Pc复合材料,在O2氧化模拟油、实际油和无机硫离子反应中研究其催化活性,并在模拟油脱硫反应中研究复合材料的构效关系、协同作用机制和吸附性能对于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在重复性实验中研究PMoV/Co-Pc(Ⅰ)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5.根据4中的研究,复合材料的氧化性和吸附性越强,越有利于氧化脱硫反应的进行,选择氧化性强的Anderson型POMs(Na5IMo6O24,缩写为IMo6)和Keggin型POMs(PMoV)为无机前驱体,选取对底物吸附性能极佳的芳香多孔骨架材料iPAF-1为有机载体,制备IMo6@iPAF-1和PMoV@iPAF-1复合材料,并在O2和空气氛围下氧化模拟油和实际油研究其催化活性,并在模拟油脱硫反应中研究复合材料的构效关系、协同作用机制、最佳反应条件及作用机理。发现iPAF-1适宜的孔隙率、比表面积和芳环结构提供有利于脱硫反应进行的微环境,底物被吸附在活性位点周围,限域和产物解析作用加大了反应速率。在重复性实验中研究IMo6@iPAF-1的稳定性和循环使用性。

苏雪英[10](2020)在《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会议模式构建及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家庭会议模式的构建研究目的:初步构建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会议模式,对家庭会议参加的人员、形式、内容、流程以及评价指标等进行描述,为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会议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在前期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小组讨论等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家庭会议模式专家咨询问卷,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构建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会议模式。结果:1.两轮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两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73和0.72。两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27和0.343,专家意见协调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本研究构建的家庭会议模式共4个一级条目:家庭会议时间、形式及参加人员,会议前准备,会议召开过程,会议后追踪。咨询专家对所列条目的重要性评分>4分,变异系数小于0.3,最终形成44项条目。结论:本研究基于家庭会议专家共识及国内外文献检索,应用改良德尔菲法形成了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会议模式,结果科学可靠。第二部分家庭会议模式应用效果研究目的:运用构建的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会议模式召开家庭会议,评价该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对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所关注问题的困扰程度、心理状况、医护沟通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取非同期对照设计。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2019年9月-2019年11月间入院的32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癌症患者做为对照组,按照肿瘤科治疗方案及护理常规实施治疗及护理。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月入院的32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晚期癌症患者做为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外,于入院后72小时内采用构建的家庭会议模式召开家庭会议,内容包括会议前准备(评估患者主要关注问题、信息需求度、场地准备等),会议主要过程(开场和自我介绍、信息分享、讨论等),会议后追踪(会后48h评价主要照顾者关注问题的解决程度、两周后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微信群定期随访)。参加人员包括:会议主持人(能够把控会议节奏的上级医师或科室负责人)、主管医生、责任护士、1-3名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或患者的医疗决策代理人,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邀请心理咨询师或营养师,根据患者性格特点及意愿,并与家属商讨后决定患者是否参加。观察指标:入院时及两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进行评分。入院时及家庭会议召开后48h,对试验组主要照顾者采用会议前后调查问卷评估其对关注问题的困扰程度。入院时及两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临床医患/护患交流满意度问卷(DNPCSQC)进行评分。结果:1.入院两周后,试验组EORTC QLQ-C30中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主要照顾者家庭会议召开后48h对关注问题的困扰程度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入院两周后,试验组主要照顾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医患/护患沟通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化家庭会议模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减轻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对主要关注问题困扰程度,提高其对医护沟通的满意度。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结构化家庭会议是十分必要的。

二、Z37-2项目进展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37-2项目进展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松辽盆地现今应力场研究现状
        1.2.2 地应力测量研究及其进展
        1.2.3 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概述
        1.2.4 断裂构造对地应力场影响的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1 概述
    2.2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活动分区
    2.3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2.4 松辽盆地地壳深部结构特征
        2.4.1 研究区地壳厚度分布特征
        2.4.2 研究区深部波速结构特征
        2.4.3 研究区地壳泊松比特征
    2.5 地壳形变特征
    2.6 小结
第三章 松辽盆地地应力测量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
    3.1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背景
        3.1.1 松辽盆地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值及其随深度分布规律
        3.1.2 松辽盆地地壳浅层水平主应力方向
    3.2 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松科二井地应力测量研究
        3.2.1 大陆科学钻探与地壳深部地应力测量
        3.2.2 松科二井简介
        3.2.3 ASR法地应力测量原理及方法概述
        3.2.4 松科二井ASR实验设备及测试样品
        3.2.5 ASR古地磁定向方法
        3.2.6 松科二井ASR法地应力测量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4.1 松辽盆地构造应力场三维数值模型构建
        4.1.1 有限单元法简介
        4.1.2 三维地质模型与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构建
        4.1.3 材料介质参数选取与计算
        4.1.4 约束条件与边界条件
        4.1.5 主要活动断裂
    4.2 模拟结果合理性检验
    4.3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1 松辽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内主应力值分布特征
        4.3.2 盆地及周边构造单元内主压应力方向特征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松辽盆地应力场成因机制探讨
    5.1 深大断裂对该区不同深度应力场特征的影响
        5.1.1 敦化-密山断裂
        5.1.2 依兰-伊通断裂
        5.1.3 嫩江断裂
    5.2 深大断裂及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对松辽盆地应力场形成的相关性探讨
    5.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CY路市政道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理论
    2.1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理论
    2.2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2.1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正面影响
        2.2.2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3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素
    2.4 本章小结
3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指标层次结构体系
    3.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2.1 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析
        3.2.2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分析
        3.2.3 评价指标体系
        3.2.4 评价指标评价标准
    3.3 评价层次模型建立
        3.3.1 AHP法确定指标权重
        3.3.2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CY路市政道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证分析
    4.1 CY路市政道路项目概况
        4.1.1 项目基本情况
        4.1.2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4.2 CY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CY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调查分析
        4.3.1 定量指标分析
        4.3.2 定性指标分析
    4.4 CY路环境影响测算与评价
        4.4.1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评分情况
        4.4.2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权重
        4.4.3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CY路市政道路项目环境保护对策
    5.1 自然环境保护对策
        5.1.1 声环境保护措施
        5.1.2 空气环境保护措施
        5.1.3 水环境保护措施
    5.2 社会环境保护对策
        5.2.1 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措施
        5.2.2 施工方履行社会责任措施
        5.2.3 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GPR37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GPCR概述
    1.2 参与肺癌中GPCR的生物学调节剂与信号传导通路
        1.2.1 趋化因子
        1.2.2 蛋白酶激活受体
        1.2.3 溶血磷脂酸
        1.2.4 前列腺素E2 受体
        1.2.5 Smoothened蛋白
        1.2.6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
        1.2.7 质子感应GPCR家族
        1.2.8 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分子
        1.2.9 游离脂肪酸受体
        1.2.10 MAS相关的G蛋白偶联受体D
        1.2.11 神经肽G蛋白偶联受体
        1.2.12 促癌基因
    1.3 GPCR的孤儿受体在肺癌中的异常表达和激活
        1.3.1 人类蛙皮素受体亚型3
        1.3.2 GPR87
        1.3.3 GPR78
        1.3.4 G蛋白偶联受体C类5 组成员A
    1.4 结论
第2章 GPR37在NSCLC中的数据挖掘、分析与临床验证
    2.1 绪论
    2.2 基于网络数据库对于GPR37 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分析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实验结果
    2.3 基于临床样本和NSCLC细胞系中GPR37 的表达验证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方法
        2.3.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GPR37 对于NSCL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3.1 绪论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慢病毒包装质粒构建稳定敲低GPR37 的A549 细胞系
        3.3.2 GPR37 对于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
        3.3.3 GPR37 对于NSCLC细胞凋亡的影响
        3.3.4 GPR37 对于NSCLC细胞迁移的影响
        3.3.5 GPR37 对于NSCLC细胞侵袭的影响
        3.3.6 GPR37 调节NSCLC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3.3.7 GPR37 的体内实验研究
    3.4 讨论
第4章 GPR37 促进NSCLC进展的机制研究
    4.1 绪论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GPR37 参与EMT发生
        4.3.2 GPR37 参与调控PI3K/Akt/m TOR通路促进NSCLC进展
        4.3.3 GPR37 参与调控Raf/MEK/ERK通路促进NSCLC进展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FAERS数据库的ACEI类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获取
    2.2 数据预处理
        2.2.1 重复值处理
        2.2.2 异常值处理
        2.2.3 标准化处理
    2.3 FAERS中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2.4 信号监测方法
        2.4.1 报告比值比法
        2.4.2 比例报告比值比法
        2.4.3 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
    2.5 性别差异性不良反应信号分析法
    2.6 不良反应信号分类法
第三章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
    3.1 一般结果
        3.1.1 呈报年份分布
        3.1.2 性别分布
        3.1.3 年龄分布
        3.1.4 临床结局分布
    3.2 ACEI类药品ADR信号挖掘结果
        3.2.1 各ACEI类药品ADR信号频数分布
        3.2.2 ACEI类药品-SOC分类热点图
        3.2.3 ACEI类药品重点系统ADR信号分析
    3.3 ACEI类药品性别差异ADR信号挖掘结果
    3.4 ACEI类药品联合用药挖掘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ADR信号挖掘结果讨论
    4.2 性别差异性ADR挖掘结果讨论
    4.3 联合用药结果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局限性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降压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胶东半岛古元古代变沉积岩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胶辽吉带的研究现状与关键科学问题
        1.2.2 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研究现状与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1.4 取得的新进展
2 区域地质
    2.1 胶辽吉带
        2.1.1 其他群组
    2.2 胶东半岛
        2.2.1 荆山群和粉子山群
3 碎屑锆石U-Pb定年
    3.1 实验方法
    3.2 荆山群LA-ICP-MS U-Pb测年
        3.2.1 禄格庄组锆石U-Pb测年
        3.2.2 野头组锆石U-Pb测年
        3.2.3 陡崖组组锆石U-Pb测年
    3.3 粉子山群LA-ICP-MS U-Pb测年
        3.3.1 小宋组锆石U-Pb测年
        3.3.2 张格庄组锆石U-Pb测年
        3.3.3 巨屯组锆石U-Pb测年
        3.3.4 岗嵛组锆石U-Pb测年
4 荆山群和粉子山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 实验方法
    4.2 主量元素
    4.3 稀土元素
    4.4 微量元素
5 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年代学及构造演化意义
    5.1 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沉积时代
        5.1.1 荆山群的沉积时代
        5.1.2 粉子山群沉积时代
    5.2 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变质时代
    5.3 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物源分析
    5.4 荆山群和粉子山群沉积构造环境
    5.5 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对比
        5.5.1 差异性
        5.5.2 相似性
        5.5.3 对荆山群和粉子山群所存在的差异性的初步分析
    5.6 胶辽吉带的构造演化模式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新疆褐牛遗传改良进展
        1.1 无序杂交的改良阶段(20世纪初-1949年)
        1.2 有序导入的选育阶段(1950年至1976年)
        1.3 品种形成的登记阶段(1977-1986年)
        1.4 选育提高的扩群阶段(1987-2006年)
        1.5 专用品系的培育阶段(2007年至今)
    第2章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牛生产中的应用
        2.1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牛业生产与研究中的应用
        2.2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牛业生产与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新疆褐牛产肉能力及肉品质综合评价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不同部位肉功能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全基因组测序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利用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新疆褐牛选育进程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陕西省渭河流域短历时暴雨雨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暴雨雨型判别
        1.3.2 设计暴雨雨型推求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基本情况
        2.1.2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4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 研究资料
        2.2.1 站点选择
        2.2.2 短历时暴雨历时确定
        2.2.3 资料处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模糊识别法单站暴雨雨型研究
    3.1 方法介绍
    3.2 单场暴雨雨型分析
        3.2.1 模式雨型
        3.2.2 单场暴雨雨型
    3.3 站点暴雨雨型分析
        3.3.1 单站点暴雨雨型
        3.3.2 多站点暴雨雨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法单站暴雨雨型研究
    4.1 方法介绍
        4.1.1 K-means聚类分析法
        4.1.2 手肘法
    4.2 聚类中心数的确定
    4.3 站点雨型分类结果
        4.3.1 单站点暴雨雨型
        4.3.2 多站点暴雨雨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暴雨雨型分区
    5.1 方法介绍
    5.2 不同方法结果雨型分区
        5.2.1 模糊识别法结果雨型分区
        5.2.2 K-mean聚类分析结果雨型分区
    5.3 雨型分区确定
        5.3.1 典型暴雨对比分析
        5.3.2 不同方法结果雨型分区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概化雨型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方法选择
        6.1.2 方法介绍
    6.2 单站概化雨型推求
        6.2.1 求级序
        6.2.2 定比例
        6.2.3 概化雨型时程分配结果
    6.3 区域概化雨型推求
        6.3.1 典型暴雨过程
        6.3.2 PC雨型分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K-means聚类分析法各历时分类结果
附录 B P&C法各站点不同历时概化雨型结果
致谢
个人简介

(8)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艺
        1.2.2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现场试验
        1.2.3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相关参数
    1.3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加固机理及相关参数
        1.3.1 传统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缺陷
        1.3.2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作用机理
        1.3.3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加固机理分析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现场试验研究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简介
        2.1.2 工程地质概况
        2.1.3 试桩概况
    2.2 组合压浆施工工艺
        2.2.1 智能压浆系统
        2.2.2 压浆管路及设备布置
        2.2.3 组合压浆施工要点
        2.2.4 试桩压浆情况
    2.3 试桩结果分析
        2.3.1 试桩测试结果
        2.3.2 荷载传递性状
        2.3.3 现场堆载试验
    2.4 试桩结果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参数统计分析
    3.1 工程压浆参数统计
        3.1.1 桩基参数统计分布
        3.1.2 压浆土层统计分布
        3.1.3 统计分析方法
    3.2 压浆关键参数分析
        3.2.1 压浆量分析
        3.2.2 压浆压力分析
    3.3 压浆阻力经验系数优化
    3.4 不确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压浆压力与土层参数关系研究
    4.1 压浆压力与单一土层参数关系研究
        4.1.1 压浆压力与桩基承载力关系研究
        4.1.2 压浆压力与土工参数关系研究
    4.2 基于土体极限平衡条件的压浆压力多因素优化分析
    4.3 工程实例验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工程桩后压浆实测数据资料
作者简介

(9)功能化多金属氧酸盐杂化材料的合成及氧气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金属氧酸盐的简介
    1.2 多金属氧酸盐的性质
    1.3 多金属氧酸盐的应用
        1.3.1 多酸在酸催化领域的应用
        1.3.2 多酸在氧化催化领域的应用
    1.4 多酸固相化
    1.5 醇氧气氧化简介与研究进展
        1.5.1 分子氧选择性氧化醇到醛酮的研究进展
        1.5.2 醇一步氧化酸化制备酯的研究进展
    1.6 燃油氧气氧化脱硫简介与研究进展
        1.6.1 脱硫方法简介
        1.6.2 氧气氧化脱硫的进展
    1.7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设备仪器和测试手段
        2.1.1 试剂
        2.1.2 设备
        2.1.3 分析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催化剂酸量的测定
        2.2.2 自由基的淬灭实验
        2.2.3 乙醇的氧化反应
        2.2.4 模拟油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2.2.5 催化氧化模拟油和实际油的实验
        2.2.6 实际油的检测方法
第三章 取代型POMs及PW_(11)Co/iPAF-2复合材料在氧气氧化醇酯化一锅反应中的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催化剂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的表征
        3.3.2 催化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W_(11)Co/Co-Pc复合材料合成及在醇氧化酯化反应中的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催化剂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的表征
        4.3.2 催化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PMoV/Co-Pc在氧气催化氧化脱硫性能方面的研究
    5.1 引言
    5.2 催化剂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催化剂的表征
        5.3.2 PMoV/Co-Pc的催化活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MoV/iPAF-1和IMo_6/iPAF-1在氧气催化氧化脱硫性能方面的研究
    6.1 引言
    6.2 催化剂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催化剂的表征
        6.3.2 IMo_6@iPAF-1的催化活性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会议模式构建及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家庭会议模式的构建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家庭会议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结论
综述 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会议实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Z37-2项目进展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辽盆地现今应力环境研究[D]. 王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2]CY路市政道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 杨露露.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GPR37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D]. 刘晗.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FAERS数据库的ACEI类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D]. 谈军涛.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胶东半岛古元古代变沉积岩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张连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6]新疆褐牛肉用功能基因筛选及基于转录组和全基因组的群体选育进程分析[D]. 闫向民. 吉林大学, 2020
  • [7]陕西省渭河流域短历时暴雨雨型研究[D]. 胡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8]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参数研究[D]. 朱铮. 东南大学, 2020(01)
  • [9]功能化多金属氧酸盐杂化材料的合成及氧气氧化活性研究[D]. 李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会议模式构建及应用效果研究[D]. 苏雪英.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