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一、我国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婷[1](2021)在《H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文中提出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1。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发展前景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国家财政及税收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高新技术行业发展势不可挡,高新区的数量与企业的数量增速迅猛,在这般优良的宏观环境下,国内创新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身特点与税务特性,使得该类企业在享受大量国家优惠红利的同时,也会面临着巨大的税务风险的挑战,如果不能准确的识别税务风险并及时作出应对之策,可能会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直接的税收损失和信誉危机,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在未来进一步陷入到各种风险之中。基于以上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当注重遵纪守法,追求高速而又不失稳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结合内部控制框架建立适合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谋求稳定与经济效益并重的良性发展模式。本文选取较为典型的H高新技术企业案例,采用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通过流程图与层次分明的程序来为H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点提供对策。本文认为H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税务风险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资格认定风险、研发费用风险、税务备案风险和内部控制风险。最后,本文从案例分析中总结了一系列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不仅适用于H高新技术企业,也普遍适用于所有高新技术企业。对策建议如下: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管控强化、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备案与持续管理合规化、重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管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内部环境、健全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识别评估应对机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税务信息沟通和风险监督机制。同时希望本文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上的建议能够给予高新技术企业一定启发,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孙頔[2](2021)在《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的效能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兴起,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双创载体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促进众创空间的培育、建立、发展,从而促进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但在众创空间由规模化扩张向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定位不清、发展不均衡、初创企业难孵化、科研成果难转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提高地方政府众创空间的发展质量与成果转换,及时开展众创空间扶持政策的效能评估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力图从定性和定量层面对地方政府众创空间扶持政策效能进行评估。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分别从事实维度和价值维度两个方面探索众创空间政策效能评估的方法,并以南京2015-2020年期间的众创空间扶持政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在此期间,众创空间扶持政策的重点由量变向质变发展,省级、国家级备案的众创空间数量涨幅受到影响。通过对众创空间扶持政策进行内容分析,对众创空间从业人员及入住企业进行调研发现,致使政策效能乏力的困境在于政策源自诸多部门、政策内容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等方面。文章认为,扶持政策效能乏力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政策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到位、体系建设难推动影响。南京市作为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立足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其众创空间扶持政策的实施优势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存在问题与原因具有较强的共通性与代表性,故而在此基础上,从制度、执行和体系层面归纳出地方政府在提升众创空间扶持政策效能的优化路径,以期对地方政府对众创空间未来的发展、评估、考核提供些借鉴。

樊冬梅[3](2021)在《M型组合件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际航空运输业中,为各类型号飞机提供动力装置的发动机一直扮演着飞机心脏的角色,各国在飞机发动机方面的水平直接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在快速发展的国际航空发动机市场中,数亚太市场增长最快,而中国又是亚太区域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有关数据预测,“中国极有可能会成为未来20年内飞机和发动机需求市场的最大买家”。为了提升航空运输的性价比,发动机生产商不断的研发新的发动机型号,作为世界级发动机生产商之一的RR公司计划新研发一款最新型发动机,RR有意就新机型配套的M型组合件项目和FST公司进行合作完成。对于FST公司来说,如果能投入专项资金研发M型组合件项目,也是一次难得的可实现其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机会。通过开发组合件项目,引进高性能设备,不仅能提升其工艺实力、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加工质量稳定性,促进FST公司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上规模、上水平,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能力和产品范围,形成与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生产交付能力,有利于企业参与更加开放的市场竞争,抓住市场机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本文基于FST公司当前的发展战略,分析研究国内外航空发动机市场动态,结合计划开发的组合件项目,从产品特点、技术要求、工艺能力、相关投资、资源消耗、人员及环境要求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分析,然后就经济效益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最后综合分析研究开发组合件项目的可行性。

张芳[4](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吴一帆[5](2020)在《空间视角下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园区是指根据项目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适当集中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工业园、产业园、开发区等,园区开发通常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影响深远,园区快速增长会对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样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问题虽然复杂多样,但拆迁安置作为园区开发最直接的结果,社会问题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安置社区及其居民。现有对安置社区的研究中,空间层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社区研究的热点,但大都集中于物质空间,缺少情感空间方面的研究,此外依据社会影响学说并不能体现园区开发影响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关联性,而累积性影响的研究又主要集中于环境影响方面,对社会层面的关注度较小。针对以上背景以及研究空白,本文进行了如下的空间视角下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的研究。首先,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并结合深入社区的实际经验,在兼顾物理空间和情感空间的基础上选取11个指标进行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的定量研究。选取来自南京江宁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验组9个安置社区,对照组6个城镇社区和6个乡村社区,在基于原有问卷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和补充调研,共获得366份有效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安置社区在“精英阶层”和“社区和谐”这两个因子上得分与商品房社区以及农村社区有差异,有较高的负得分,由此可以发现社区在拆迁安置多年之后形成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即空间分异特征“底层化”和“社区不和谐”。其次,为了进一步探究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的形成因素,本文再从安置社区的空间分异特征“底层化”和“社区不和谐”入手,设计深入访谈问卷,并结合试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反复修改,形成最终访谈问卷,并对居民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三个开发区的6个安置社区另外进行了实地观察,来丰富提取的概念。在获取10万余字录音文字以及大量影像资料之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扎根理论定性分析,通过概念的范畴化,得到了上下辈关系好,青年人压力大等16个累积性社会影响空间分异特征的具象表征以及工作机会增多,投诉无效等39个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的形成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园区开发确实对安置社区产生了累积性社会影响,形成了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形成因素的核心理论范畴。接着再返回访谈和实地观察数据,从空间生产,空间重构等空间层面的角度,分析范畴之间的关联性,解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由此构建出完整的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的理论架构。最后针对园区开发对安置社区造成的累积性社会影响以及整个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安置社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炼,从空间治理的角度,分别从社区生活空间、生计空间、社交网络空间和情感空间这四个方面提出空间治理具体措施及建议。本文首先形成的安置社区累积性社会影响空间分异特征丰富了相关空间理论的研究视角,也扩充了因子分析研究对象的广度。对园区开发造成的安置社区累积性社会影响进行了实证,形成的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将为之后园区开发累积性影响评价提供相关理论依据,补充了园区开发所造成社会影响对于累积效应考量缺少的部分。面对如今园区开发项目引发的社区投诉日益增多、居民价值观变化、社区设施结构变化、社区生活空间结构变化等情况,空间治理对策及建议将对园区开发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帮助社区了解自身受影响程度,促进利益相关者如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行为主体来提出缓解措施,实现社区的健康发展。

王玫婷[6](2019)在《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人口行为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大型园区,一般是指根据项目所在城市的规划,以某一优势产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产业园区。大型园区开发项目产生了许多拆迁安置社区,迫使大量的原住民集中安置在城市社区中。然而,拆迁安置社区原住民虽然在空间上属于城市,但在人口行为和思想层面无法融入城市社区,处于半城市化状态。这些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原住民的人口行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影响因素有哪些,最终如何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国内外学者对园区开发项目的社会影响领域研究仍存在以下缺陷:1)研究更多关注园区开发项目在空间区位、区域经济等领域,而忽视了其社会影响领域的研究。2)大型工程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焦聚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估,较为刻板。3)大型工程的社会影响多关注人口结构和单一人口行为的变迁,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将抛开刻板的评价指标体系,从四大人口行为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园区开发项目对拆迁安置社区人口行为的影响,系统地探究其变迁特征、过程和原因。本文基于问卷调研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分析,发现实验组社区和城市、乡村对照组社区存在显着性差异的人口行为特征。以此为研究主题,对南京市3个开发区10个拆迁安置社区的31名高涉入度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基于隐喻抽取技术,以图像为媒介,并结合攀梯访谈,挖掘拆迁安置型社区居民潜意识层次对人口行为变迁影响要素的构念。结合MEC理论得到人口行为(V)-社区居民心理(C)-园区开发属性(A)的构念链,构建人口行为变迁影响因素共识图。结合案例数据,从园区开发项目、园区开发促进的快速城市化及拆迁安置型社区属性三个方面,对四大人口行为变迁的典型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剖析。最终,站在原住民角度,对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开发园区管理和拆迁安置社区设计规划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帮助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居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社区生活。本文生成人口行为变迁理论的主要结论有:1)受园区完善的生活配套和外来人口的示范效应影响,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普遍提高,但社区中老年人的惯性消费习惯导致其无法享受拆迁安置后带来的消费升级,两者消费观念碰撞显着。2)拆迁安置补偿和园区就业机遇提升了择偶竞争力和经济水平,园区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及良好的教育氛围逐渐形成优生优育思想,但受拆迁房子小、教育负担重等原因限制,使得整体向自由婚恋、一孩和重视教育等现象变迁。3)由于年轻劳动力外迁和拆迁安置社区的脏乱差现象,导致社区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但拆迁安置后固定资产升值达到老年人养老的心理预期,以及邻居集中安置居住、相对丰富的娱乐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形成了独居养老观念。4)受益于园区开发项目引进的高新产业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相对便宜的租金吸引,外来人口集中流入;但受开发区影响外来人口素质参差不齐,且因为其流动性较大,对社区无归属感等原因,对拆迁安置社区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本研究首次将隐喻抽取技术质性研究方法跨学科应用于研究工程社会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是国内外较早聚焦有大型园区开发项目对原住民人口行为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同时突破了原有学者对单一人口行为研究的局限性,对四大人口行为进行联系整合,绘制包含了四大人口行为的“人口行为变迁影响因素共识图”,将其归结于三大类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属性,以期为未来大型园区开发项目社会影响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袁梅[7](2019)在《S市科技人才政策效能评估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人才作为引领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展开了人才争夺战。但同时也出现了盲目引进、定位不清、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人才效率,及时地开展科技人才政策效能评估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已有的评估更多侧重于事实数据的产出,在价值判断上关注不足。本文力图从事实和价值判定两个方面对地方政府的科技人才政策效能进行评估,借鉴前人的研究,分别从价值度和认可度两个视角构建出科技人才政策效能评估模型,并以S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S市2006—2016年间的科技产出成效显着,效能指数呈现持续上升态势。科技人才政策认可度总体处于3.58分的良好水平,但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科技人才政策产生高效能价值主要包括创新平台成效显着、人才环境稳步提升,人才总量快速增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增强,人才流动自由度大、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入发展四个方面。与此同时,致使政策效能乏力的困境在于科研成果略减少、研发能力难突破,人才系统不平衡、政策倾斜程度高,考核标准不合理、激励方式难服众,保障落实不到位、项目风险压力大,资源分配不均衡、主体发展差异大五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理念偏差、政策内容不系统及运行机制不健全。S市的科技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其科技人才政策实施优势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存在问题与原因亦具有较强的共通性与代表性,故而在此基础上,从理念、政策和运行机制三个层面归纳出地方政府科技人才政策效能的优化路径,以期对地方政府科技人才政策的评估和优化提供些许借鉴。

詹必胜[8](2018)在《中国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以来,政府作为实现治理现代化最重要的主体被摆在了改革的突出位置,相应地,如何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日益成为学界和政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众多学者指出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在于科学而客观地评价当前政府治理绩效。然而,当前学界对政府治理绩效虽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将评价主体聚焦于行政机构,重点关注提供公共管理服务、维持公共秩序等职能部门的治理绩效。而鲜有文献聚焦于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估,这对进一步深化政府体制改革,有针对性地推进治理现代化带来了不少挑战。作为我国政府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区政府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助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国家高新区日益成为新常态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重要载体的背景下,从优化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出发,探索发挥国家高新区“创新级”、“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路径,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聚焦于国家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的评价,旨在从对国家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的全面评价入手,探索高新区政府绩效提升之道,以为实现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来说:首先,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背景,总结取得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基于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视角,对当前学界和政界关于高新区政府治理、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等有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重点聚焦在相关学者或机构对此问题的理论构建与指标选取上,提出了本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接着,在治理理论和善治的价值体系指导下,遵循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一套全面综合的国家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来说,将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概括为7个维度,包括法制政府建设、公民与组织参与、信息公开与透明度、政府责任与回应、政府行政效益、社会和谐公正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并在各维度下设具体衡量指标。为了使指标精简,本文将粗糙集理论引入到指标的筛选过程,构建筛选后的国家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认各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进一步地,为提高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改进型的最大隶属度的判断方法,对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的单因素和综合因素评价结论做有效性检测。接下来,本文在科技部对国家高新区分类原则指导下,结合高新区地域分布概况,从东北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筛选出分别代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特色园区和其他类型的四个典型国家高新区,即:大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于实地调研搜集的问卷对四个园区的政府治理绩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从单因素评估结果来看,四个高新区在法制社会环境建设、公民政治参与度、公共组织和官员的责任承担情况、政府人力资源投入、社会保障程度以及社会稳定性和多样化等具体方面均存在不足,仍需各个维度击破,提升政府各维度绩效。从综合因素评估结果来看,四个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呈现出了区域差异性,与其他三个高新区相比,作为西部地区代表的重庆高新区政府绩效相对较弱。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单因素评价结果,提出巩固高新区法律地位,加强立法工作,健全内部管理模式;创新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高新区政府职能,优化高新区治理结构;培育治理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高新区中坚力量;建设创新枢纽,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发挥产业高地作用等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升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言献策。

俞国军[9](2013)在《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体系在A公司硅基液晶技术项目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评价是对评估项目的各种社会影响识别、检测和评估,它能促进相关利益者对项目活动的有效参与,并有助于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的优化,规避项目社会风险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概念可以界定为:高新技术项目的社会评价是指高新技术项目的各类利益相关群体,评估和分析高新技术项目的各种社会影响,规避项目社会风险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以达到高新技术项目和谐、科学、可持续性地发展。当今项目社会评价研究仍局限于框架和理论的阶段,对理论及方法的深度研究还是非常缺乏,尤其是当前高新技术项目的社会评价在我国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本文研究将根据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的特点并结合运用模糊数学和多层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构建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的思想模型,具有创造性的使其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指标分层思想相结合,对指标分层,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该模型对高新技术项目进行社会评价,验证其实用性,为高新技术项目的决策和资本运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王鹏翔[10](2011)在《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可持续发展到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当前的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本质涵义一脉相承,都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30年经济快速发展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反思,在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客观判断以及对全球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基础之上,从国家战略和民族发展层面,对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思路的积极探索。“两型”是目标,也是一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产业发展是手段,更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下,结合武汉城市圈发展实际所展开的应用型研究。论文以“两型社会”和区域产业发展理论为指导,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展开研究。全文共八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重点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第二部分。结合国际、国内发展背景,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界定了“两型社会”的内涵。根据其内涵,构建了“两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第四章。通过对区域产业的选择模式进行梳理,系统总结区域产业选择的资源依赖、效益主导、转移承接、政策导向和模仿发展五大模式,分析其模式形成原因,主要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产业体系评价—产业分类调整—整体协同改善—新旧产业互动发展的区域“两型”产业选择流程。依据战略产业优先、产业协同发展、资源环境改善和竞争优势显现原则,构建了包涵资源环境支撑力、持续协同发展力、产业成长竞争力以及资源节约度、环境友好度、经济循环度、社会和谐度、科技创新度和市场运营度的“两型”产业“三力六度”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第六章为本文的第四部分。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层次、产业构成类型和产业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制定了领先发展六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发展五类支柱产业,升级发展两类基础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提出了引进“三密集”,淘汰“双高两低”,实施“两进一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建议。第七章为第五部分。结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与“两型产业”发展现状,从推进措施与制度保障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最后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二、我国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H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税务风险基本概念的研究
        1.3.2 税务风险产生原因的研究
        1.3.3 税务风险管理活动的研究
        1.3.4 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界定
        1.3.5 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研究
        1.3.6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归纳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理论分析法
第2章 概念界定
    2.1 企业税务风险概述
        2.1.1 企业税务风险的定义
        2.1.2 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
        2.1.3 企业税务风险的分类
    2.2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概述
        2.2.1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来源与定义
        2.2.2 内部控制定义与基本要素
        2.2.3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2.2.4 税务风险内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3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分析
    3.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行业基本情况
        3.1.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认定与特点
        3.1.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
        3.1.3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
    3.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成因分析
        3.2.1 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3.2.2 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第4章 H企业税务风险案例研究
    4.1 H企业简介
    4.2 H企业财务情况分析
        4.2.1 H企业财务部组织架构
        4.2.2 H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4.3 H企业涉税情况分析
        4.3.1 H企业涉及的税种及缴纳情况
        4.3.2 H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4.3.3 H企业政府补助情况
        4.3.4 H企业税收信用等级
    4.4 H企业税务风险识别与分析
        4.4.1 H企业资格认定税务风险识别与分析
        4.4.2 H企业税务备案风险识别与分析
        4.4.3 H企业研发费用税务风险识别与分析
        4.4.4 H企业内部控制税务风险识别与分析
第5章 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5.1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管控强化
        5.1.1 强化认定门槛的质量管控
        5.1.2 加强认定主管单位的审核管控
    5.2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备案与持续管理合规化
        5.2.1 规范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备案管理
        5.2.2 强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质持续管理
    5.3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管理完整化
        5.3.1 强化研发部门在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
        5.3.2 提高财务部门在研发项目中的业务能力
        5.3.3 规范研发费用归集风险的管控
    5.4 完善企业税务风险内部环境
        5.4.1 提升专业人员的税务风险防控能力
        5.4.2 健全企业财税部门内控组织体系
    5.5 健全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防控机制
        5.5.1 加强对税务风险的识别工作
        5.5.2 强化对税务风险的评估工作
        5.5.3 规划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5.6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税务信息沟通机制
        5.6.1 建立多部门涉税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5.6.2 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外部沟通
    5.7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有效监督机制
        5.7.1 建立外部监督
        5.7.2 强化内部监督
参考文献
致谢

(2)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的效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创业政策研究综述
        1.2.2 关于众创空间发展及政策研究综述
        1.2.3 关于政策效能评估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众创空间
        2.1.2 众创空间扶持政策
        2.1.3 政策效能评估
    2.2 理论基础
        2.2.1 政策效能评估理论
        2.2.2 资源共享理论
第3章 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现状及问题研究
    3.1 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的背景及现状
        3.1.1 国家推动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
        3.1.2 南京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
    3.2 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效能分析
        3.2.1 政策效能评估框架
        3.2.2 评估权重的确立
        3.2.3 数据获取与分析
    3.3 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存有的问题分析
        3.3.1 政策措施过于集中
        3.3.2 政策宣传渠道单一
        3.3.3 生态体系发展落后
第4章 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效能不佳的原因分析
    4.1 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内容不健全
    4.2 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执行不到位
    4.3 南京众创空间扶持体系建设不完整
第5章 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效能提升的对策建议
    5.1 制度层面科学规划及时反馈
        5.1.1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5.1.2 优化内容和协调机制
        5.1.3 完善评估和反馈机制
    5.2 执行层面提高效率、加强考核
        5.2.1 提高政策落实效率
        5.2.2 加强载体考核运营
        5.2.3 强化政策实施成效
    5.3 体系层面改善环境、推进产业建设
        5.3.1 改善现有创业环境
        5.3.2 打造开放的创新中心
        5.3.3 推进创投与产业孵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效能评估调查问卷
附录二: 2015-2020年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文本
附录三: 南京众创空间配套扶持政策
附录四: 南京众创空间环境扶持政策
附录五: 南京众创空间资金扶持政策
致谢

(3)M型组合件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项目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1.1.1 项目开发的背景
        1.1.2 项目开发的意义
    1.2 项目及相关企业简介
        1.2.1 FST公司简介
        1.2.2 RR公司简介
        1.2.3 M型组合件项目简介
    1.3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涵义及其发展阶段
        1.3.1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涵义
        1.3.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发展阶段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国际航空发动机市场分析
    2.2 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预测
    2.3 公司产品国际市场分析
第三章 组合件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3.1 项目情况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3.1.1 项目情况
        3.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1)
    3.2 产品特点及技术要求
        3.2.1 产品特点
        3.2.2 产品技术要求
    3.3 产品结构及工艺分析
        3.3.1 产品结构
        3.3.2 工艺能力分析
    3.4 特种工艺分析
        3.4.1 喷漆与粘接工艺
        3.4.2 NDT
        3.4.3 焊接
        3.4.4 真空热处理
    3.5 工艺说明及设备选择
        3.5.1 工艺说明
        3.5.2 设备选择
第四章 组合件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4.1 项目所需资源分析及供应
        4.1.1 项目建设地理环境及区域概况
        4.1.2 总图、土建及物流
        4.1.3 资源消耗及供应
        4.1.4 节能措施
        4.1.5 环境保护
        4.1.6 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4.2 项目实施管理方案及劳动定员
        4.2.1 项目实施管理方案
        4.2.2 劳动定员
    4.3 项目时间计划及成本管理
        4.3.1 项目时间计划
        4.3.2 项目的成本管理
        4.3.3 项目投资估算
        4.3.4 融资方案
    4.4 项目经济分析
        4.4.1 项目经济分析的特点及基础数据
        4.4.2 经济计算
        4.4.3 财务效益分析
        4.4.4 财务不确定分析
        4.4.5 经济分析结论
第五章 组合件项目的社会效益及风险分析
    5.1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5.1.1 社会效益评价目的与原则
        5.1.2 社会效益评价与结论
    5.2 组合件项目风险分析及应对
        5.2.1 项目风险定性分析
        5.2.2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5.2.3 其他风险分析
第六章 分析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主要设备购置明细表

(4)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循环经济理论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2.1.5 产业创新理论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7.1.2 实证结果分析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2.1 理论假设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7.2.4 假设检验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空间视角下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安置社区
        1.2.2 累积性影响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本文概念框架
    2.1 社会影响与累积性影响学说
        2.1.1 社会影响学说
        2.1.2 累积性影响学说
    2.2 空间相关理论
        2.2.1 空间生产
        2.2.2 空间重构
        2.2.3 空间治理
        2.2.4 空间分异
    2.3 本文的概念框架
        2.3.1 社会空间相关概念
        2.3.2 累积性社会影响相关概念
        2.3.3 本文概念框架的建立
第三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累积性社会影响空间特征
    3.1 指标的选取
        3.1.1 情感空间指标
        3.1.2 物理空间指标
        3.1.3 其它指标
    3.2 研究样本:南京开发区社区
        3.2.1 开发区的选取
        3.2.2 社区的选取
        3.2.3 已有研究样本情况
        3.2.4 样本的筛选与补充
        3.2.5 样本检验
    3.3 数据处理:因子分析
    3.4 安置社区社会空间分异特征
        3.4.1 因子得分情况
        3.4.2 底层化现象
        3.4.3 社区不和谐现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空间特征形成因素及其范畴
    4.1 质性研究思路
        4.1.1 扎根理论
        4.1.2 分析流程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对象选择
        4.2.2 访谈方式的选择
        4.2.3 访谈过程的协商
    4.3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统计
        4.3.1 受访者基本信息
        4.3.2 受访者信息统计
        4.3.3 撰写备忘录
    4.4 编码过程
        4.4.1 开放式编码
        4.4.2 主轴编码
        4.4.3 选择性编码
        4.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各范畴间的关联性分析
    5.1 空间生产
        5.1.1 行业的更替
        5.1.2 商业落后
        5.1.3 拆迁安置型商店
    5.2 空间挤占
        5.2.1 社区不良现象
        5.2.2 维权能力薄弱
    5.3 空间重构
        5.3.1 社区配套的完善
        5.3.2 新社区的改进
    5.4 空间再现
        5.4.1 小型棋牌室
        5.4.2 菜地和家畜
    5.5 情感空间
        5.5.1 上下辈交流困境
        5.5.2 青年的焦虑
        5.5.3 新一代困境
        5.5.4 自我认同感低
    5.6 特征及形成因素间的关联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区累积性社会影响的空间治理
    6.1 社区生活空间治理
    6.2 社区生计空间治理
    6.3 社区社交网络空间治理
    6.4 社区情感空间治理
    6.5 社区空间治理的三个维度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6)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人口行为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园区开发与城镇化
        1.1.2 园区开发对社区及原住民的社会冲击
        1.1.3 半城镇化下原住民城市融入问题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园区开发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
        1.2.2 工程开发项目的社会影响研究
        1.2.3 工程开发项目对人口行为影响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数据收集方法
        1.4.2 数据分析方法
        1.4.3 其他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2 人口行为及其相关理论
    2.1 人口社会学相关概念
        2.1.1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2.1.2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2.2 人口行为变迁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主义行为观
        2.2.2 行为主义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2.3 人口行为变迁的影响因素
        2.3.1 影响行为的内在因素分析
        2.3.2 影响行为外在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人口行为变迁特征发现
    3.1 调研方案设计
        3.1.1 调研对象选取
        3.1.2 问卷设计
        3.1.3 调研过程
    3.2 数据处理
        3.2.1 描述性统计
        3.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3.2.3 卡方检验
    3.3 人口行为变迁问题分析
        3.3.1 人口结构
        3.3.2 人口生产行为
        3.3.3 人口生育行为
        3.3.4 人口养老行为
        3.3.5 人口流动行为
    3.4 本章小结
4 人口行为变迁影响因素分析
    4.1 隐喻抽取技术
        4.1.1 ZMET技术的概念
        4.1.2 ZMET技术的应用
        4.1.3 ZMET技术的流程
    4.2 攀梯访谈与MEC
        4.2.1 方法目的链理论
        4.2.2 访谈样本
        4.2.3 访谈过程
    4.3 共识图的形成
        4.3.1 整理访谈结果
        4.3.2 形成共同构念库
        4.3.3 绘制共识图
    4.4 本章小结
5 人口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1 人口生产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1.1 失地农民再就业难现象分析
        5.1.2 消费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1.3 老年人-年轻人消费观念碰撞
    5.2 人口生育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2.1 婚恋观变迁原因分析
        5.2.2 一孩现象原因分析
        5.2.3 重视教育现象分析
    5.3 人口养老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3.1 社区人口老龄化现象分析
        5.3.2 养老方式变迁原因分析
        5.3.3 养老生活变迁原因分析
    5.4 人口流动行为变迁原因分析
        5.4.1 社会阶层变迁现象分析
        5.4.2 外来人口问题分析
        5.4.3 不同开发园区的外来人口差异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社区人口行为特征的社区治理建议
    6.1 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特征
        6.1.1 拆迁补偿政策问题
        6.1.2 开发园区管理问题
        6.1.3 拆迁安置型社区属性
    6.2 基于社区人口行为特征的居民需求
        6.2.1 老年社区居民需求
        6.2.2 农村原住民需求
    6.3 主要政策及社区设计规划建议
        6.3.1 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建议
        6.3.2 开发园区管理建议
        6.3.3 拆迁安置社区设计规划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关于安置社区人口行为变迁研究的结论
    7.2 对于隐喻抽取技术研究过程及结论的反思
    7.3 研究创新点及贡献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南京市开发区原住民个人、家庭和社区变化情况社会调查问卷
    附录B 个人涉入度RPII量表
    附录C 隐喻抽取技术图片

(7)S市科技人才政策效能评估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相关研究
        (二) 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径
        (一) 研究内容
        (二) 技术路径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历史分析法
        (三) 问卷调查法
        (四) 政策指标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 地方政府
        (二) 科技人才政策
        (三) 人才政策效能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 人力资本理论
        (二)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三) 相关利益人理论
    三、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时间演进与特点
        (一) 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时间演进
        (二) S市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特点
第二章 科技人才政策效能评估方案设计
    一、评估模式的选择
        (一) 目标达成模式
        (二) 相关利益人模式
    二、评估指标的筛选原则
        (一) 系统全面性
        (二) 公正性
        (三) 回应性
        (四) 经济效益与非经济效益相统一
    三、评估方法的双维度设定
        (一) 基于政策价值度的事实评估
        (二) 基于政策认可度的社会评价
第三章 S市科技人才政策效能的实证评估
    一、S市科技人才政策效能评估
        (一) 科技人才政策价值度评估指数计算
        (二) S市科技人才政策认可度评价的实施
    二、S市科技人才政策产生的高效能价值
        (一) 创新平台成效显着、人才环境稳步提升
        (二) 人才总量快速增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三) 创新能力整体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增强
        (四) 人才流动自由度大、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三、S市科技人才政策效能乏力的困境
        (一) 科研成果略减少、研发能力难突破
        (二) 人才系统不平衡、政策倾斜程度高
        (三) 考核标准不合理、激励方式难服众
        (四) 保障落实不到位、项目风险压力大
        (五) 资源分配不均衡、主体发展差异大
第四章 S市科技人才政策效能乏力困境的形成原因
    一、政策理念有偏差
        (一) 政绩观念色彩、偏重数字经济
        (二) 系统观念不足、轻视整体效应
        (三) 惯性思维倾向、影响多元格局
    二、政策内容不完善
        (一) 目标定位偏颇、轻视科技伦理
        (二) 利益协调不足、功能模块失衡
        (三) 主体合作缺失、政策信息碎片化
    三、运行机制不健全
        (一) 反馈机制不畅、双向沟通不足
        (二) 参与机制不畅、动员激励不足
        (三) 协调机制不完善、执行力不足
第五章 S市科技人才政策效能的优化路径
    一、理念层面
        (一)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形式主义
        (二) 强化系统的人才观念、提高政策整体效应
        (三) 破除惯性思维、鼓励多元化发展
    二、政策层面
        (一) 设立科技伦理目标、强化伦理精神
        (二) 平衡人才政策体系、提高政策公平性
        (三) 统筹政策内容、整合政策信息
    三、运行机制层面
        (一) 畅通反馈机制、加强双向沟通
        (二) 优化参与机制、动员社会力量
        (三) 健全协调机制、提高落实程度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一 科技人才政策效能指标重要性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二 科技人才政策效能调查问卷
致谢

(8)中国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4 本文研究创新点
2 我国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
    2.1 高新区政府治理
    2.2 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
    2.3 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
3 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2 评价指标体系维度
    3.3 评价指标解释
4 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的评价模型
    4.1 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方法选取
    4.2 高新区政府治理指标权重计算
    4.3 评价模型构建
5 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5.1 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
    5.2 案例数据获取与处理分析
    5.3 评价结果有效性分析
6 提升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对策
    6.1 巩固高新区法律地位,加强立法工作,健全内部管理模式
    6.2 创新管理体制,改革高新区政府职能,优化区域治理结构
    6.3 培育治理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高新区中坚力量
    6.4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发挥产业高地作用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咨询卡
附录3 :专家评价表
附录4 :全国147家各类国家高新区群体划分情况表

(9)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体系在A公司硅基液晶技术项目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项目社会系统理论
    2.2 社会影响评价理论
    2.3 都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2.6 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理论
        2.6.1 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之内容和特点
        2.6.2 项目社会评价的目标
        2.6.3 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的方法
        2.6.4 高新技术项目的社会评价指标
    2.7 社会评价研究范式
    2.8 本章小节
第3章 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创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3.2 提出指标
    3.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4 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及模型的修正
    3.5 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立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体系在A公司LCOS项目中实践
    4.1 LCOS项目概况
    4.2 问卷调查
    4.3 A公司LCOS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实践
    4.4 LCOS项目社会评价结果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卷内备考表

(10)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两型社会"理论
        1.3.2 区域产业选择理论
        1.3.3 城市圈理论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两型社会"内涵与评价
    2.1 "两型社会"提出背景
        2.1.1 国际背景
        2.1.2 国内背景
    2.2 "两型社会"的内涵
        2.2.1 "两型社会"的理论溯源
        2.2.2 "两型社会"的主要特征
    2.3 "两型社会"评价体系构建
        2.3.1 体系构建原则
        2.3.2 指标体系框架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产业选择模式
    3.1 资源依赖模式
        3.1.1 模式的定义
        3.1.2 模式的成因
        3.1.3 存在的问题
    3.2 效益主导模式
        3.2.1 模式的定义
        3.2.2 模式的成因
        3.2.3 存在的问题
    3.3 转移承接模式
        3.3.1 模式的定义
        3.3.2 模式的成因
        3.3.3 存在的问题
    3.4 政策导向模式
        3.4.1 模式的定义
        3.4.2 模式的成因
        3.4.3 存在的问题
    3.5 模仿发展模式
        3.5.1 模式的定义
        3.5.2 模式的成因
        3.5.3 存在的问题
    3.6 "两型"目标下的产业选择约束
        3.6.1 选择目标定位两型
        3.6.2 结合区情彰显特色
        3.6.3 系统发展打造集群
        3.6.4 合理引导完善配套
    3.7 案例:武汉市谌家矶街产业选择
        3.7.1 街道发展概况
        3.7.2 街道产业优势
        3.7.3 街道产业劣势
        3.7.4 产业选择方向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型"约束下的区域产业选择
    4.1 区域"两型"产业选择流程
        4.1.1 产业体系评价阶段
        4.1.2 产业分类调整阶段
        4.1.3 整体协同改善阶段
        4.1.4 新旧产业互动阶段
    4.2 区域"两型"产业的评价
        4.2.1 评价原则
        4.2.2 指标体系构建
        4.2.3 评价模型选择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构建产业基础
    5.1 城市发展趋势与城市群发展历程
        5.1.1 城市发展趋势
        5.1.2 城市群发展历程
    5.2 武汉城市圈发展概况
        5.2.1 武汉城市历史地位变迁
        5.2.2 "1+8"城市圈的确立与发展
    5.3 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5.3.1 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各城市规模差异大
        5.3.2 第二产业增速领先,一三产业稳步发展
        5.3.3 工业化总体水平低,产业结构差异明显
        5.3.4 中心城市结构较优,协同作用有待提升
    5.4 武汉城市圈产业技术层次分析
        5.4.1 传统产业仍处于支柱地位
        5.4.2 传统产业创新力度逐步加强
        5.4.3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迅猛
        5.4.4 高新技术产业初具集群形态
    5.5 武汉城市圈产业构成类型
        5.5.1 先导产业领先优势显着
        5.5.2 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
        5.5.3 辅助产业稳步发展
    5.6 武汉城市圈产业空间分布分析
        5.6.1 "区+园"发展模式形成
        5.6.2 产业链形态初具
        5.6.3 产业分工日趋合理
    5.7 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5.7.1 优势分析
        5.7.2 劣势分析
        5.7.3 机遇分析
        5.7.4 威胁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汉城市圈两型产业体系构建与推进模式
    6.1 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6.2 "652"产业体系
        6.2.1 领先发展六大高新技术产业
        6.2.2 规模发展五类支柱产业
        6.2.3 升级发展两类基础产业
    6.3 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6.3.1 引进"三密集"产业
        6.3.2 淘汰"双高"、"两低"产业
        6.3.3 "两进一出"产业规划布局
    6.4 两型产业的推进模式
        6.4.1 基于产业地位的分类推动模式
        6.4.2 基于空间布局的点轴圈联动模式
        6.4.3 基于产业集群的园区化集中模式
        6.4.4 基于企业-产业-区域的示范模式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战略与措施
    7.1 城市圈的产业发展战略
        7.1.1 产业结构高度化
        7.1.2 产业组织集群化
        7.1.3 发展模式信息化
        7.1.4 产业联动一体化
    7.2 城市圈的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7.2.1 建立城市圈两型产业筛选机制
        7.2.2 完善两型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
        7.2.3 落实两型产业需求的人才供给
        7.2.4 构建两型产业发展的互动体系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四、我国高新技术投资项目社会评价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H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D]. 王梦婷. 上海海关学院, 2021(02)
  • [2]南京众创空间扶持政策的效能提升研究[D]. 孙頔. 扬州大学, 2021(09)
  • [3]M型组合件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D]. 樊冬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5]空间视角下园区开发累积性社会影响特征及形成因素研究[D]. 吴一帆. 东南大学, 2020(01)
  • [6]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的人口行为变迁研究[D]. 王玫婷. 东南大学, 2019(05)
  • [7]S市科技人才政策效能评估及优化[D]. 袁梅. 苏州大学, 2019(06)
  • [8]中国高新区政府治理绩效评价研究[D]. 詹必胜.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9]高新技术项目社会评价体系在A公司硅基液晶技术项目中应用研究[D]. 俞国军.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10]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D]. 王鹏翔.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5)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