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前血源性传染病五项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一、受血前血源性传染病五项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芦明月,浦娟,张梦娇,刘志敏[1](2020)在《我国医疗机构不同检测途径HIV阳性率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不同检测途径HIV阳性检出率情况。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首先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中有关中国医疗机构开展HIV检测的文献;再使用自制的表格整理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HIV确证阳性数和检测数等;最终采用R 4.0.2软件计算总体、不同检测途径、不同地区亚组的HIV合并阳性检出率及其95%CI,并绘制森林图,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篇文献,覆盖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的总体HIV阳性检出率为0.82‰(95%CI:0.62‰~1.0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性病门诊检测的HI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01‰(95%CI:1.76‰~4.58‰),其次为其他就诊检测[1.43‰(95%CI:1.00‰~1.93‰)],西部地区的HI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14‰(95%CI:0.72‰~1.63‰),2008—2017年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2000—2007年;Egger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t=-0.737,P=0.465)。结论我国医疗机构就诊者HIV阳性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性病门诊就诊者阳性检出率较高,应在此人群中进一步扩大动员检测,其次,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其他就诊者开展HIV筛查。

马维娟[2](2019)在《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的人群特征及病毒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流行情况及阳性人群特征,探讨检测手段对HBV阳性率的影响,追踪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情况,分析献血者HBV基因型,以期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及归队提供数据支持,为青岛地区献血者HBV的认知和防控提供地域性的指导意见。方法20132018年青岛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643771例血液标本通过常规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血清学试验和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NAT)检测,确立HBV阳性献血者;统计学分析HBV阳性献血者与年度、年龄、性别、学历和献血次数(初次献血和重复献血)之间的关系;对部分HBsAg阳性样本通过中和实验进行确认;对部分HBsAg-/HBV DNA+和HBsAg+/HBV DNA+标本进行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和补充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检测,并追踪随访,重复检测其病毒载量和乙肝五项;采用PCR直接测序法获得样本中HBsAg编码基因即S基因序列,通过与GenBank中HBV标准序列及共有序列比对,绘制系统进化树,分析病毒基因型别及HBsAg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1)共筛查出HBV阳性标本1624例(0.252%),其中HBsAg+/HBV DNA-892例(0.139%),HBsAg-/HBV DNA+316例(0.049%),HBsAg+/HBV DNA+416例(0.065%)。(2)HBV总阳性率、HBsAg+/HBV DNA-和HBsAg+/HBV DNA+在2015年的阳性率较高(P<0.05);HBV总阳性率和HBsAg+/HBV DNA+阳性率在18-55岁间随年龄增长上升(P<0.05),HBsAg-/HBVDNA+阳性率在18-60岁间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P<0.05),而HBsAg+/HBV DNA-在<45岁献血者阳性率高,26-35岁最高(P<0.05);HBV总阳性率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BsAg+/HBV DNA-阳性率男性低于女性(P<0.05),HBsAg-/HBV DNA+和HBsAg+/HBV DNA+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HBsAg+/HBV DNA-、HBsAg-/HBV DNA+和HBsAg+/HBV DNA+的阳性率均随着学历升高而逐渐降低(P<0.05);初次献血者的HBV总阳性率、HBsAg+/HBV DNA-和HBsAg+/HBV 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P<0.05)。(3)HBsAg双试剂阳性样本的确证率明显高于单试剂阳性样本(P<0.05)。(4)62例HBsAg-/HBV DNA+标本HBV病毒载量25例定量阴性,47例定量阳性,其中27例HBV DNA<20 IU/ml,20例>20 IU/mL;12例HBsAg+/HBV DNA+样本均定量阳性,2例HBV DNA<20 IU/ml,10例>20 IU/ml;62例HBsAg-/HBV DNA+标本乙肝五项结果HBcAb+53例(85.48%),其中单独HBcAb+26例(41.94%),HBsAb+/HBcAb+13例(20.97%);32例HBsAg-/HBV DNA+献血者追踪随访发现1例标本两次的结果均为HBsAg+、HBeAb+、HBcAb+,1例为HBsAg血清转换前窗口期,1例为一过性的HBV感染,其余22例为OBI,7例需进一步确定HBV DNA是否阳性。(5)5例OBI和13例HBsAg+献血者样本成功测序,4例OBI和5例HBsAg+标本为B基因型,1例OBI和8例HBsAg+标本为C基因型。2例OBI样本在HBsAg主要亲水区发生与免疫逃逸和OBI相关位点突变,3例HBsAg+样本在MHR区域也发生突变。结论(1)年龄、学历、是否重复献血、检测手段均影响献血者HBV检出率,应合理招募献血者,加大重复献血者队伍的组建力度,更新检测手段,减低输血风险并避免不必要的献血者流失。(2)HBsAg-/HBV DNA+献血者HBcAb检出率高,病毒载量低,以OBI比率最多;核酸检测与ELISA结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窗口期和OBI传播HBV的风险,提升血液安全。(3)青岛地区献血者携带的HBV主要为B型和C型,HBsAg氨基酸突变可能与OBI形成有关。

康林娜[3](2019)在《天津市大港区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天津市大港区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大港区的乙型肝炎的血清流行病现状,评价大港区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为大港区乙肝免疫和控制策略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此外,通过对大港区产科患者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母婴阻断,预防新生儿乙肝的垂直传播。方法:选择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就诊的患者?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乙肝血清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乙肝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本研究将大港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就诊患者根据年龄分为8组(0-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以上)。大港区HBsAg总体阳性率3.77%,其中男性总体阳性率显着高于女性总体阳性率(4.52%VS3.16%,χ2=6.445,P<0.05)。按照年龄分析,0-20岁组阳性率最低(0.49%),81岁以上组阳性率次低(0.86%),41-50岁组阳性率最高(5.71%)。HBsAg阳性率在年龄分组中总体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大港区HBsAb总体阳性率为48.19%。其中,20岁以下人群阳性率最高,为58.74%。大港区HBcAb总阳性率为44.24%,男性总体阳性率显着高于女性总体阳性率(51.29%VS38.47%,χ2=159.523,P<0.05)。其中,0-20岁人群阳性率最低,为5.83%;81岁以上人群阳性率最高,为62.64%?总体趋势为随着年龄增涨,阳性率逐渐升高。此外,我们将大港医院2014年11月至2018年7月的产科患者根据年龄分成的3组(25以下,26-35,36以上)。大港区孕妇总体HBsAg阳性率为3.84%,其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大港区孕妇HBsAb总体阳性率为35.87%,其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呈减小趋势。不同年龄组孕妇HBsAg、HBsAb阳性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472.368,P<0.05,χ2=3521.175,P<0.05)。大港区HBsAg阳性孕妇HBV-DNA检测率总体仅为23.31%。结论:与2006年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大港区人群HBsAg阳性率显着下降?但是与天津市2010年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调查结果比较,大港区仍属于阳性率比较高的地区。男性乙肝阳性率高于女性,41-50岁人群乙肝阳性率最高,应将其作为防御重点,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宣教以及疫苗接种。与2006年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大港区孕妇HBsAg阳性率显着下降。其中26-35岁组作为生育的主要人群,应进一步加强疫苗补种工作。同时应提高HBsAg阳性孕妇的HBV-DNA检测率,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母婴阻断,预防新生儿乙肝的垂直传播。

李佳明,于欢,毛翔,虞炎秋,耿文清,姜拥军,徐俊杰[4](2018)在《2001-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前和受血前临床患者梅毒阳性率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的梅毒阳性检出率及其变化,为加强梅毒筛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找检索并提取2001-2015年中国临床术前/输血前人群梅毒调查文献,对提取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1篇合格文献,2001-2015年中国医疗机构手术前和受血前临床患者梅毒筛查阳性率为1.1%[95%可信区间(CI):1.0%1.3%],其中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梅毒筛查阳性率分别为2.7%(95%CI:0.8%4.7%)、2.0%(95%CI:1.1%2.9%)和1.9%(95%CI:1.3%2.6%),而华北地区仅为0.7%(95%CI:0.4%0.9%);2001-2005年梅毒阳性检出率为0.9%(95%CI:0.7%1.1%),而2011-2015年上升至1.2%(95%CI:0.8%1.6%)。结论中国临床术前/输血前患者的梅毒检出率水平较高,且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相关部门需加强对梅毒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应加强对术前/受血前临床患者中筛查出的梅毒感染者的转介和艾滋病病毒筛查工作,以掌握梅毒疫情和控制该人群梅毒的流行和扩散。

李荣兰[5](2017)在《浅谈受血者输血前病原体检测分析的重要性》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讨论受血者在输血之前进行病原体检测分析的重要性。对传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与医疗纠纷的出现。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6年收治的需要输血的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资料,按照常规的操作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5项、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这些项目进行检测。结果对全部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检测的血清结果为:总的异常率是29%。结论为患者进行输血之前对其血清病原体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减少与避免患者在输血之后出现血清传染性标志物阳性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6](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范崇梅,徐静,潘晓捷[7](2016)在《孕产妇、手术和输血者4种传染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孕产妇,术前、输血前患者4种血源性传染病的感染情况,以提醒医护人员注意自我防护,预防和避免医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20 356例患者在分娩前、手术前、输血前所抽取的血清标本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与梅毒抗体(抗-TP)4项传染病项目检测。结果三类患者4项传染病项目阳性率分别为HBsAg 4.53%,抗-HCV 0.77%,抗-HIV 0.02%,抗-TP 4.23%,HBsAg和抗-TP复合感染率为0.19%,HBsAg和抗-HCV复合感染率为0.04%,抗-HIV和抗-TP复合感染率为0.01%,抗-HCV和抗-TP复合感染率为0.04%。结论孕产妇,术前、输血前患者4种血源性传染病存在着一定的阳性率,4种项目检测既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医疗纠纷,又可提醒医护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工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张秀梅[8](2013)在《关于输血检测的探讨》文中认为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临床抢救治疗手段,同其他治疗方法一样,也存在风险,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其风险主要是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可能引起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文章通过笔者在工作中对受血者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输血前三项检测的实例,并分析检测结果,提出了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标本及检测数据存档的重要意义,即用于预防医患之间交叉感染和减少医疗纠纷。

林益振,陈爱金,陈翔,何云华,谢尚阵[9](2013)在《2576例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患者输血前感染状况,避免误诊、漏诊和因输血引起的交叉感染,提醒医务人员注意操作与自我保护。方法对2 576例术前、产前、输血前患者血液用ELISA法检测HBsAg、Anti-HCV、Anti-TP、Anti-HIV1/2。结果 2 576例患者血清感染性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2.15%,HBsAg、Anti-HCV、Anti-TP、Anti-HIV1/2的阳性率分别为11.06%、2.13%、1.67%、0.00%,HBsAg和Anti-HCV两项均阳性的百分率为0.54%。结论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非常必要,对于患者传染病的早期诊治、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以及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都具有重要意义。

刘坤学,谭琼,邓安彦[10](2012)在《输血发热性非溶血性反应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输血发热性非溶血性反应(FNHTRs)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发生原因。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84例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发生FNHTRs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分析发生FNHTRs的原因。结果 FNHTRs患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其次还包括恶心、呕吐、寒战、呕吐等伴随症状;输注单纯白细胞、血小板可增加FNHTRs的发生率。结论 FNHTRs临床预后较好,通过积极预防和治疗可明显降低FNHTRs的临床发生率。

二、受血前血源性传染病五项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受血前血源性传染病五项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的人群特征及病毒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仪器、试剂和耗材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血液标本采集
        2.3 研究对象检测标本留取
    3 血液常规筛查
        3.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以SORIN为例)
        3.2 罗氏Cobas S201 核酸检测系统检测HBV DNA
        3.3 Procleix Tigris核酸检测系统检测HBV DNA
    4 HBsAg确认试验(中和试验)
        4.1 试验原理
        4.2 试验步骤
        4.3 结果计算
        4.4 结果解释
    5 HBsAg-/HBV DNA+标本的进一步检测
        5.1 高精度病毒载量检测
        5.2 乙肝五项检测
        5.3 追踪试验
    6 HBV S基因序列检测
        6.1 HBV病毒DNA提取
        6.2 引物设计
        6.3 PCR扩增
        6.4 测序分析
        6.5 序列比对
        6.6 系统进化树分析及基因分型
    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HBV阳性标本的检出情况
        1.1 无偿献血者HBV感染情况的年度变化
        1.2 青岛地区不同年龄无偿献血者HBV的阳性检出情况
        1.3 青岛地区不同性别无偿献血者HBV的阳性检出情况
        1.4 青岛地区不同学历无偿献血者HBV的阳性检出情况
        1.5 青岛地区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HBV的阳性检出情况
    2 HBsAg确认检测结果
    3 HBsAg-/HBV DNA+样本病毒载量及乙肝五项检测结果
        3.1 HBV DNA高精度定量检测结果
        3.2 乙肝五项化学发光检测结果
        3.3 追踪随访结果分析
    4 HBV 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4.1 系统进化树及基因分型结果
        4.2 S蛋白功能区基因变异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天津市大港区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一、大港区HB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实验仪器
        1.1.3 主要耗材
        1.1.4 主要试剂
        1.1.5 试验方法
        1.1.6 数据分析
    1.2 结果
        1.2.1 大港区患者性别及年龄构成
        1.2.2 大港区乙肝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1.3 讨论
        1.3.1 大港区乙肝流行现状
        1.3.2 大港区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评价
        1.3.3 大港区乙肝HbsAg阳性率与年龄相关
        1.3.4 大港区乙肝HbsAg阳性率与性别相关
        1.3.5 大港区乙肝HBsAb阳性率分析
        1.3.6 大港区乙肝HBsAg与 HBcAb二者的相关性
        1.3.7 大港区乙肝两对半不同感染模式
    1.4 小结
二、大港区产科患者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仪器
        2.1.3 主要耗材
        2.1.4 主要试剂
        2.1.5 试验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大港区孕妇的年龄构成
        2.2.2 大港区不同年龄孕妇的HBsAg阳性率比较
        2.2.3 大港区不同年龄孕妇的HBsAb阳性率比较
        2.2.4 大港区HBsAg阳性孕妇的HBeAg和 HBeAb的检测情况
        2.2.5 大港区孕妇乙肝标志物感染模式分析
        2.2.6 大港区HBsAg阳性孕妇的HBV-DNA检测情况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乙肝流行病学及其防治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2001-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前和受血前临床患者梅毒阳性率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文献检索
        1.2.1 文献纳入标准
        1.2.2 文献剔除标准
        1.2.3 文献检索策略
        1.2.4文献筛选策略
        1.2.5 文献的质量评价
        1.2.6 变量提取
        1.2.7数据分组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文献质量评价
    2.3 异质性检验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不同地理区域梅毒筛查阳性率
        2.4.2 梅毒筛查阳性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5 发表偏倚
    2.6 敏感性分析
    2.7 Meta回归
3 讨论

(5)浅谈受血者输血前病原体检测分析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项目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 受血者在输血前的血清学九项检测指标的总异常率是比较高的。
    3.2 在输血前对血液结果指标进行检测已被列入了我国的相关规章制度中。

(7)孕产妇、手术和输血者4种传染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仪器与试剂
    1.3方法
    1.4室内质控
    1.5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讨论

(8)关于输血检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具体实施
2 结果
3 讨论

(10)输血发热性非溶血性反应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不同输血类型与FNHTRs发生率的关系 (表1)
3 讨论
    3.1 概述
    3.2 发生原因
    3.3 治疗方法
    3.4 预防措施

四、受血前血源性传染病五项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医疗机构不同检测途径HIV阳性率的Meta分析[J]. 芦明月,浦娟,张梦娇,刘志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11)
  • [2]青岛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的人群特征及病毒特征分析[D]. 马维娟. 青岛大学, 2019(03)
  • [3]天津市大港区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D]. 康林娜.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4]2001-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前和受血前临床患者梅毒阳性率的Meta分析[J]. 李佳明,于欢,毛翔,虞炎秋,耿文清,姜拥军,徐俊杰.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8(04)
  • [5]浅谈受血者输血前病原体检测分析的重要性[J]. 李荣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27)
  • [6]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7]孕产妇、手术和输血者4种传染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 范崇梅,徐静,潘晓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03)
  • [8]关于输血检测的探讨[J]. 张秀梅. 中外医疗, 2013(15)
  • [9]2576例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与分析[J]. 林益振,陈爱金,陈翔,何云华,谢尚阵. 中国基层医药, 2013(05)
  • [10]输血发热性非溶血性反应临床分析[J]. 刘坤学,谭琼,邓安彦. 中外医疗, 2012(1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