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杂交组合产量及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一、青稞杂种组合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君睿[1](2021)在《陆地棉与野生种系尖斑棉杂交群体产量及纤维品质QTL定位》文中提出棉花是天然纤维作物,是纺织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同时棉花也是重要的油料来源作物,棉籽经过加工生产可以为我们提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优质植物油。陆地棉种植分布范围广、产量高,但陆地棉种内遗传基础较为狭窄,严重影响棉花遗传改良。陆地棉野生种系与栽培种陆地棉的亲缘关系较近,杂交后代可育,可以直接作为育种材料;而且陆地棉野生种系具有许多优良性状,比如显着的抗虫性、抗病性、优良的耐旱耐盐碱能力,对拓宽陆地棉遗传基础、丰富陆地棉种植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陆地棉栽培品种中棉所35作为母本,陆地棉野生种系尖斑棉TX-230作为父本,构建F2:7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SLAF-seq技术得到的SNP标记和SSR标记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定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QTL,为拓宽陆地棉遗传基础奠定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表现在2019-2020年四个环境下,(中棉所35×TX-230)F2:7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呈连续分布。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全部的四个环境中,纤维整齐度、纤维伸长率、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两两之间都呈极显着正相关;子指与衣分均呈极显着负相关;衣分与马克隆值呈极显着正相关;在2019海南三亚、2020新疆库尔勒、2020新疆奎屯三个环境下,衣指分别与铃重、百粒重、纤维长度、马克隆值均呈极显着正相关。2.遗传图谱构建利用SLAF-seq技术和SSR技术对(中棉所35×TX-230)F2:7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标记基因型检测,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包含2412个位点(2338个SNP位点和74个SSR位点),总图距4696.77 c 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95 c M。At亚组有1354个位点,覆盖长度为2434.55 c 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80 c M。Dt亚组有1058个位点,覆盖长度为2262.25 c 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14 c M。3.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到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共130个,其中包括81个产量性状QTL、49个纤维品质QTL。4个环境下均能检测到的QTL有6个(5个衣分QTL、1个籽指QTL);能在3个环境下检测到的QTL有9个(6个衣分QTL、2个衣指QTL、1个子指QTL);能在2个环境下检测到的QTL有28个(14个衣分QTL、4个子指QTL、5个衣指QTL、1个铃重QTL、4个纤维长度QTL);定位到数量最多的是衣分相关QTL,共有36个,数量最少的是纤维伸长率相关QTL,共定位到2个。这些在3个或4个环境检测到的稳定QTL,可进行下一步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研究。

余东[2](2020)在《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文中认为水稻作为我国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实现国内粮食基本自给、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重要基石。在不断提高水稻单产过程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经历了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基础的第一代杂交稻技术和以环境敏感型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二代杂交稻技术,目前正向以普通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三代杂交稻育种技术迈进。普通核不育水稻具有育性稳定、不育彻底和易于配制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工具,但其种子的批量繁殖问题长期制约了普通核不育系在生产上的应用。本文通过克隆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育性控制基因,利用育性控制基因及相关不育突变体构建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技术体系,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新型普通核不育系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再利用繁殖和创制的新型不育系,通过广泛杂交测配选育强优势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主要结果如下:1.从恢复系R299辐射诱变后代中鉴定一个无花粉型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并明确其育性控制基因为PTC1。遗传互补试验证明野生型PTC1基因能完全恢复ptc1突变体的育性,说明该基因及其突变体适合用于第三代杂交水稻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的构建。2.利用R299背景的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和PTC1基因,结合胚乳荧光标记技术和转基因花粉失活技术分别构建了二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和三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两种繁殖系都能满足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分析繁殖系和不育系植株的不同混植比例对生产不育系种子产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3:7,三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2:8,但从整体上分析三基因繁殖系的不育系种子繁殖产量和繁殖效率都要优于二基因繁殖系。3.利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遗传工程繁殖系的分子特征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二基因繁殖系和三基因繁殖系的外源T-DNA区在水稻基因组上都能稳定遗传且外源T-DNA区的插入位点对繁殖系自身无不良影响;目的基因都在水稻预期的组织部位稳定表达,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所表达的蛋白序列与已知的毒蛋白、过敏源和抗性营养因子无高度同源的氨基酸序列。上述结果从分子特征证明遗传工程繁殖系的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较低。4.根据PTC1基因序列设计靶位点构建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建立了快速定向培育了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利用该定向培育技术获得了华占-SGMS和TFB-SGMS两个普通核不育系,两个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都超过60%,满足不育系高异交结实率的要求。5.利用恢复系背景的299-SGMS和华占-SGMS的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5个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分别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98%-27.7%,证明“恢”变“不”是培育不育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恢复系变不育系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表明普通核不育系不仅能打破“恢保”关系限制,而且也能打破“恢不”关系的限制。6.开发了一种无缝堆累的酶促组装技术,攻克了结构复杂、酶切位点较多的大分子DNA片段的克隆难题,利用该技术将7.09kb的育性恢复基因PTC1组装至载体,为遗传工程繁殖系的顺利构建奠定了基础。7.开发了CDL-PCR分离侧翼序列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精准高效地获得了繁殖系转基因插入位点,为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分子证据。

孙远东,朱昊华,吕超,张新忠,郭宝健,王菲菲,许如根[3](2019)在《大麦株高类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不同环境下大麦株高类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稳定性,以113个(Naso Nijo×泰兴9425)DH系配制226个杂交种构建的永久F2群体及亲本为材料,调查4个环境下参试材料的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3个株高类性状,利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分析大麦株高类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永久F2群体株高类性状易产生中亲优势,中亲优势组合出现率在50%以上,而超亲优势组合出现率不足30%;大麦株高类性状的表现不仅受基因型的影响,还受试点生态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强中亲优势高稳定性的组合较多,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的强中亲优势高稳定性组合个数分别为27、10、14个,其中2个组合的3个性状同时表现强中亲优势高稳定性;而强超亲优势高稳定性的组合相对较少,株高、穗长和穗下节间长的强超亲优势高稳定性组合个数分别为9、8、11个,其中1个组合的3个性状同时表现强超亲优势高稳定性。

巴桑玉珍[4](2018)在《基于SLAF-seq技术构建青稞遗传图谱及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文中指出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nudum Hooker f.)俗称裸大麦(hulless barley)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色作物及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对藏族人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保健食品的日益重视,大麦的供需矛盾日益增加,这就对青稞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青藏高原倒伏是青稞生产中常见问题之一,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抗倒伏性状已成为青稞主要的育种目标之一,通过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及QTL定位分析,寻找控制青稞抗倒伏性状的关键遗传因子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于青稞抗倒伏育种具有重要意义。SLAF-seq技术是一种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以一次性实现高通量的分子标记(SNP、InDel标记)开发和分型。本研究在青藏高原青稞抗倒伏种质资源评价及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基础上,利用易倒伏的青稞品种“藏青320”为母本与抗倒伏的青稞品种“喜马拉雅22”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2群体为试验材料,首次通过SLAF-seq技术进行大规模分子标记开发构建青稞SLAF-seq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其抗倒伏及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QTL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来自大麦7条染色体上具有多态性的48对SSR引物,检测了71份青稞抗倒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230个等位变异,等位变异数量为1-10个,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4.79个等位变异。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化范围为0.0547-0.8569,平均值为0.4898。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469-0.924,平均值为0.745。经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约0.740处可将71份材料分为A、B、C、D和E五大类。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71份青稞资源材料可划分为2个亚群。2.通过对来自西藏的93份青稞(大麦)种质资源倒伏相关性状的分析,43个目标性状在单个性状上变异幅度大。各性状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倒伏指数与每节的节长和鲜重呈显着和极显着正相关,而与每一节壁厚、外直径和壁径比的相关性都不显着,与穗下第三节的壁厚和壁径比呈负相关。综合倒伏指数与每节的节长、鲜重、壁厚、外直径的壁径比的相关性跟倒伏指数基本一致。综合倒伏指数与每节的弯曲力矩、倒伏指数、株高、重心高和穗重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抗折力、穗长呈某种程度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是穗下第一节间的倒伏指数,对综合倒伏指数有较高的正效应。聚类分析,93份青稞种质资源共分为三类。其中第二类倒伏指数最大,其次为第一类,第表明三类倒伏指数最小。3.通过选取双亲农艺性状差异大的亲本获得了倒伏相关性状均有明显分离的F2作图群体,在此基础上,利用SLAF-seq技术对青稞进行全基因组范围分子标记的开发,构建了青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共有7条连锁群,包含遗传标记4,282个,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7 cM。其中4号连锁群上标记数量最多为1,213个,遗传距离为197.93 cM,1号连锁群上标记数量最少为119个,遗传距离为116.16 cM,总图距为1,170.54 cM,覆盖青稞基因组77.22%,SLAF标记在F2作图群体中的平均完整度为90.87%。分析过滤掉遗传图谱中偏分离的标记,最终获得包含992个SLAF标签的总图距为785.53 cM的遗传图谱。4.基于构建的青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青稞群体52个抗倒伏相关重要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不同性状共检测到57个QTLs位点,解释表型变异(PVE,phenotypic variance explained)范围为0.16%到29.22%,LOD值范围为2.05到10.83。这些QTL中可解释表型变异超过10%的有29个,其中qBFTN3可解释单个表型贡献率高达21.31%,主效QTL qBFTN3等位基因来自喜马拉雅22。5.基于构建的青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青稞群体11个产量相关重要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5个QTLs位点,分布在LG2和LG5以外的5条连锁群上,表型解释变异范围为5.3%-20.08%。控制穗粒数的QTL定在LG6的126.41 cM处,LOD值为3.17,可解释16.94%的表型变异,其增效基因来自亲本喜马拉雅22。在LG4上检测到一个控制千粒重的QTL(qSSW4),LOD值为3.01,解释表型变异9.09%,增效基因来自亲本藏青320。

吴昆仑[5](2018)在《青稞早抽穗性状的遗传分析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标记》文中研究指明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农作物,是青藏高原极端环境条件下植物适应性进化的典型代表。早熟是青藏高原热量条件差、积温不足的高寒农区青稞充分利用热量资源,获得稳产、高产的重要途径;淀粉的成分构成是青稞的一项重要的品质指标,直接关系到青稞酿造与食品加工的最终用途。本研究开展了与青稞早熟具有高度相关性的早抽穗性状的遗传分析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标记鉴定,主要结论如下:1.以青稞品种“达章紫”和“昆仑10号”及其经有性杂交形成的F2和F2:3群体为实验材料,使用主基因+多基因模型,解析了青稞早抽穗性状的遗传特征。青稞F2群体的出苗至抽穗天数性状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影响,F2:3群体在青海西宁和青海海北环境下早熟性状分别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和2对等加性-等显性主基因调控。同时发现在F2群体中控制早熟性状的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负,即促进青稞植株早熟,而两个环境下控制F2:3群体早熟性状的主基因均起推迟青稞植株抽穗的作用。同时发现除F2:3群体在海北环境外,其余环境下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小于环境对表型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青稞早熟相关性状的选育。2.为了更好解析青稞的早熟遗传特征,以青稞品种“达章紫”和“昆仑10号”及其经有性杂交形成的F2和F2:3群体为实验材料,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群体进行SNP标记的开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SNP标记进行bin标记整合。利用Joinmap软件构建了F2群体的高密度遗传图谱,该遗传图谱包含1,243个bin标记(包括2,380个SNP标记),总长度为854.929 cM,平均两个标记间的遗传距离为0.69 cM,形成7个连锁群,进一步将7个连锁群定位在青稞的7条染色体上。在不考虑QTL和环境之间的互作关系时,F2群体和F2:3群体在三个环境条件下发现11个加显性QTL和8对上位性QTL,位于1H染色体上的qDfEH-1H-3在3个环境下均被检测到,推测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编码基因是该QTL区域的候选基因。在考虑QTL和环境之间存在互作关系时,F2:3群体在2个环境中共发现9个加性QTL和15对上位性QTL,且上位性QTL主要以显性与显性互作为主。3.以简化基因组测序形成的GBS-SNP分子标记结合群分离法寻找在青稞品种“昆仑12号”与“糯青稞”杂交形成的F2群体中调控青稞籽粒直链淀粉变化的相关的遗传位点。根据两亲本的遗传特点,共开发出22,506个具有多态性分子标记用于相关位点的关联分析,结合ΔSNPindex法并进行相关的拟合回归分析,将群体中调控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主效基因定位在7H染色体32.35 Mb的区域中。以直链淀粉含量差别较大的51份青稞材料为模板,利用引物SSR引物P4进行扩增,随着参试材料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大,其扩增产物的分子量也呈同步增大的趋势,Wx基因位点表现出多态性,二者呈正相关,该引物可作为糯性青稞品种选育的辅助选择标记。

黄敏[6](2018)在《旱稻及其突变体抗旱性与水稻杂种优势遗传聚合效应初析》文中指出本文以本研究室培育和创制的系列旱稻品种(系)及其突变体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水稻不育系(三系、两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旱稻突变体idrl-1和297-28与其野生型IAPAR9、旱稻297的抗旱性变异,探测了系列旱稻及矮秆突变体idrl-1与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间杂种F1的育性、农艺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及其遗传效应和抗旱相关生理机理;分析了idrl-l分别与两系不育系H14S、三系保持系天丰B及恢复系93-11间杂交后代有关性状的遗传规律,评价了经旱稻及idrl-1改良的后代矮秆抗旱株系与恢复系配置的杂种的抗旱性和产量潜力,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形态发育、农艺性状及水分与光合等生理性状的综合对比观测表明,idrl-1是高秆旱稻品种IAPAR9的抗旱显着增强型矮秆突变体,而297-28属于抗旱优良品种HD297的对干旱高度敏感型突变体,其部分性状的抗旱性甚至弱于典型水稻沈农265。2.在水作环境下,旱稻与三系的保持系杂种F1在各个农艺性状上均表现明显的杂种优势,其父、母本效应及父、母组合之间互作效应均达到显着水平以上,且广义遗传率较高,而狭义遗传率以茎基粗较高。矮秆的旱稻品系LB-66F5-10和idrl-1以及水稻保持系中九B、K17B、珍汕97B等亲本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旱稻与恢复系间杂种F1除育性外所有性状存在中亲杂种优势,其中单株谷重普遍高达中亲值的近2倍。除抽穗期和分蘖之外,各性状旱稻、水稻亲本的加性效应极显着,而其组合间显性效应多不显着。加性效应值较大的母本是idrl-1、IRAT109,父本是93-11、光辉207,其相互组合的显性效应值也相对较大。3.在旱作环境下,旱稻与两系不育系杂种F1基因型效应因不同父本或母本差异极显着,在抗旱相关性状等有明显优势。多数性状以GCA方差为主且遗传率较大。旱稻父本idrl-l、IRAT109和水稻不育系母本深08S、H14S具有较大的GCA和SCA。在水作环境下,各性状基因型效应达到极显着水平,多数以广义遗传率为主,母本培矮64-2S、H14S和父本idrl-1、IRAT109、旱稻180等亲本GCA和SCA相对效应较大。单株谷重与各性状显着相关,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也较为紧密,单株地上部干重、抽穗期、分蘖和结实率对单株谷重的影响依次减小。40个杂种F1可划分为4个类型,父本为idrl-1、IRAT109,母本为培矮64-2S、H14S、广占63S等的组合表现突出。4.两个杂种F1抗旱性高于双亲,机理在于其拥有较高的POD、SOD活性,能及时清理有害物质,细胞内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大量合成,维持着植物体内水分环境,叶片水势较高,细胞膜和叶绿素相对稳定,光合作用未受抑制,即使得杂种的生活力不会因干旱胁迫而受到抑制。5.各分离世代各农艺性表现多呈多峰分布,少数呈单峰或双峰分布。多数性状遗传模型为2对主基因加多基因的遗传模型,少数仅含有单基因或多基因效应。各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均较高,且一般主基因遗传率高于多基因遗传率;B1、B2和F2分离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大致相同。6.水稻三系不育系经旱稻及idr1-1转育的后代矮秆抗旱株系与恢复系测配F1的抗旱性得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改良,强于对照IRAT109、旱优3号、9311lidr1-1,略低于idr1-1,产量潜力均高于对照。表明idr1-1的强抗旱性能在其与水稻不育系的杂交后代中得到保留,并能与水稻杂种优势有效聚合甚至进一步提高。

夏腾飞,王蕾,徐金青,王寒冬,张怀刚,刘登才,沈裕虎,昌西[7](2018)在《267份青藏高原青稞种质材料的表型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种质材料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育种亲本选配提供参考,对267份青稞种质的10个质量性状和9个数量性状,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数量遗传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10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031.41,平均值为0.54,粒色和穗密度多样性较为丰富;9个数量性状在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变异系数为2.84%42.22%,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842.09,平均值为2.03,表型多样性十分丰富。9个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多数性状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经主成分分析将相关变量转化为穗粒数因子、粒质量因子、分蘖和穗长因子、株高因子和籽粒体积质量因子等5个特征根,代表全部9个考察性状的89.05%的表型变异;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多为青稞育成品系,主要为矮秆、高分蘖和密穗型材料。第Ⅱ类群主要是青稞地方品种,主要为中高秆、多分蘖和小穗型材料,其产量较低。第Ⅲ类群主要为高秆、分蘖力适中,中穗大粒型材料,产量适中。第Ⅳ类群主要为中高秆、低分蘖、大穗多粒型品种,产量较高。研究认为青藏高原青稞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地方品种可作为宝贵的遗传资源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加以利用。

赖运平[8](2017)在《大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作图及等位变异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探寻大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内在遗传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对理解产量的形成过程,进而为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有重要的意义。前人对rbcS基因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研究较多,而对光合作用密切关联的下游性状(如籽粒相关性状)影响如何,至今还知之甚少。本研究以112份大麦育成品种和高代纯合品系为研究对象,采集3个环境下的抽穗期、株高、每穗粒数、穗长、千粒重、粒长、粒宽和粒长/宽等8个产量相关性状数据,分析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规律和相互间的相关性。利用SSR标记采集112份材料的基因型,在分析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Linage Disequilibrium,LD)的基础上,对SSR位点与8个目标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此外,对大麦HvrbcS基因进行了重测序比较,并探讨了该基因SNP与籽粒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对多环境下重复检测到的显着SSR位点和SNP位点的等位变异效应进行了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遗传力分析表明,千粒重和粒长/宽的广义遗传力最高,均大于80%,抽穗期、每穗粒数、穗长、粒长和粒宽的广义遗传力中等,介于60%80%,而株高的广义遗传力相对偏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8个性状的变异主要源自基因型的差异,但环境的影响也达极显着水平(P<0.01),此外,株高和粒长还受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细长型(粒长/宽大)籽粒比扁圆形或椭圆形(粒长/宽小)籽粒的千粒重小;与粒形相比,籽粒大小对千粒重的影响似乎更大,另外,穗长对粒重和粒形的影响较大。2、群体结构分析表明,112份材料分为2个亚群,划分结果与籽粒的皮裸性和地理来源紧密相关。LD分析结果表明,亚群的混合,将降低LD的显着度(p值)、中和LD大小(r2)及增大LD衰减距离。大麦的4H和6H染色体具有较高的LD,推测这两条染色体的部分区段受到过较强的选择压力。LD衰减距离结果表明,裸大麦和皮大麦的衰减距离分别为8.2 cM和7.4 cM。3、关联分析分别检测到9个、5个、3个、7个、8个、7个、8个、1个与控制抽穗期、株高、每穗粒数、穗长、千粒重、粒长、粒宽和粒长/宽等性状QTL关联的SSR位点,多数关联位点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其中,与抽穗期主效QTL连锁的GMS061位点位于春化基因VRN-H1(HvBM5A)附近,在Q+K和PC+K模型下分别可解释25.3%和25.0%的表型变异。此外,检测到1个稳定表达的千粒重QTL位点(GBM1468)和1个粒宽QTL位点(Scssr10226)。等位变异效应分析表明,GBM1468-A2(代表性材料为FB0648)具有显着降低千粒重的效应,三个环境下的粒重降幅6.8 g-8.3 g,平均7.5 g。Scssr10226-A1(代表性材料为FB0226)为增效等位变异,平均增加粒宽0.21 mm,Scssr10226-A3(代表性材料为FB0647)为减效等位变异,平均减少粒宽0.19 mm。4、大麦HvrbcS基因序列在该作图群体内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其中3‘-UTR的SNP变异频率明显高于第一外显子、内含子和第二外显子。关联分析共检测到5个(次)“可信型SNP”位点和“环境不敏感型SNP”位点,分别为SNP-757与粒长相关、SNP-757与粒宽相关、SNP-824与千粒重相关、SNP-824与粒长相关和SNP-824与粒宽相关,这些位点均分布在3‘-UTR区域。SNP碱基效应分析表明,SNP-757-A为增效位点,平均增加粒长和粒宽分别0.33 mm和0.11 mm。SNP-824-A也为增效位点,平均增加千粒重3.96 g、增加粒长0.43 mm和增加粒宽0.10 mm。

杨淑华,王台,钱前,王小菁,左建儒,顾红雅,姜里文,陈之端,白永飞,孔宏智,陈凡,萧浪涛,董爱武,种康[9](2016)在《2015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中国植物科学研究处于飞速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中国植物生命科学家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文章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中国科学家在植物学诸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如高等植物PSI与捕光天线的超分子复合物晶体结构的解析、水稻感知和耐受寒害机制、乙烯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研究等。2015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中,植物科学领域有两项成果入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本土科学家因青蒿素的发现与抗疟疾药物新疗法的开创首次获得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标志着中国植物化学和中药学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巨大贡献受到国际高度关注,也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技术问题研究模式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中国植物科学从跟踪、并行,逐渐迈入领跑学科发展的方阵。该文对2015年中国本土植物科学若干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性评述,旨在全面追踪当前中国植物科学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和热点事件,并与国内读者分享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李建钦[10](2016)在《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型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区域内人类文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的交叉特点。合理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安排和保护对资源永续利用、农村生计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人口激增以及经济、技术、环境的持续变革,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日益为单一栽培和规模经营所取代,由此导致了作物遗传多样性丧失、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趋同化、农业生境恶化等严重问题。而在那些生态环境独特、远离集约农业生产区域,依靠传统方式来发展生计的民族地区往往维持着较高的农业生物多样性。这种以地域性农民经验、传统知识和生态文化为基础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方式本身表现出较强的生产力和恢复力,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生计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与此同时,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这些地区也面临着管理技术和方式变迁,传统品种流失、传统知识消亡等诸多问题,追求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生产福利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危机及传统生计的变迁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发展的选择过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滇西北藏区就是一个典型区域。本研究以“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为题,立足于民族生态学视角,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滇西北藏民族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知识、技术进行整体考察。研究首先探明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该格局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神山、森林、牧场、村寨、耕地、河流等固定要素呈上下延伸状或四周放射状扩散,在系统内稳定镶嵌,由此形成了滇西北藏区河谷兼作旱地、水田,矮山和中山兼作旱地、草场,高山放牧的垂直立体多经济类型的农牧生计布局。藏区所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方式都是在这个生计空间格局内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其次,探讨了滇西北藏民的土地分类体系和管理方式。对土地性质的精准认知和分类决定了藏民族在农作物种类、品种以及相关农业活动投入方面的行为选择,保证了藏区农业传统知识和生产行为的多样化。第三,总结了滇西北藏区不同时空条件下丰富多样的混作、轮作等种植技术,分析了传统种植技术对藏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多样的种植技术体系使藏民能够充分适应高原立体环境,形成了传统生计对环境较高的生态适应水平,支撑着滇西北藏民族的生计和可持续发展。第四,对滇西北藏民农作物的种子管理多样性进行考察,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藏民的种子来源体系、种子交换体系、种子晾晒储藏体系。多样性的种子管理技术与滇西北高原环境异质性相适应,在藏民可掌控的范围内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当地藏民的农牧生计活动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最后,对滇西北藏区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农业风险传统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研究认为,滇西北藏区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模式是有民族特色的,适应当地环境的,同时也是有生命力的。任何关于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思路或者措施策略都必须以满足当地藏民传统生计的需求和适应传统发展的方式为主要目的。既不能盲目借鉴外来的发展模式,更不能“一刀切”,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整个藏区生态文化网络的崩塌,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生态和社会恶果。同时,滇西北藏区的研究也证明,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传统并非截然对立,现代农业的一些技术方式需要向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改变。愿意执守传统的特定民族并非一定排斥新技术,或不具备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只要新的发展选择与其传统生计文化和适应性产生某种契合点,二者即可完美结合形成合力,从而创造出当地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的“传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是传统的“发明创造”,是融入藏族核心文化的发展模式。2、滇西北藏民多样性的传统管理方式有效保存了地方农业物种和品种的多样性,促进了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3、滇西北藏区特定农业技术体系的利用和农作物分布的边界跟当地藏民的文化边界相吻合,具有专属性和独立性。4、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的技术知识是滇西北藏民生计文化的内核,外力推动的农业技术变革和发展只有充分融入藏族生计文化内核之中,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二、青稞杂种组合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稞杂种组合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陆地棉与野生种系尖斑棉杂交群体产量及纤维品质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棉属的分类
        1.1.1 近代棉属的分类
        1.1.2 现代棉属的分类
        1.1.3 棉属的分类进展
        1.1.4 棉属栽培种
    1.2 棉花种质资源
        1.2.1 野生棉种的特征性状及研究进展
        1.2.2 陆地棉野生棉种系的特征性状及研究进展
    1.3 遗传图谱构建
    1.4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1.4.1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种类及比较
        1.4.2 SLAF-seq技术的原理
        1.4.3 SLAF-seq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1.5 棉花QTL定位
        1.5.1 QTL定位原理
        1.5.2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1.5.3 棉花产量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1.5.4 陆地棉野生种系尖斑棉QTL定位研究进展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试验仪器与试剂
    3.3 棉花DNA提取
        3.3.1 DNA提取步骤
        3.3.2 DNA提取试剂配制
    3.4 SSR标记
        3.4.1 扩增引物来源
        3.4.2 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3.4.3 扩增产物检测
    3.5 SLAF-seq测序
        3.5.1 SLAF-seq测序流程
        3.5.2 SNP数据分析
    3.6 数据分析
        3.6.1 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3.6.2 群体基因型SSR标记检测
        3.6.3 遗传图谱构建
        3.6.4 产量和纤维品质QTL定位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重组自交系群体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表现
    4.2 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
    4.3 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4 陆地棉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
        4.4.1 SSR多态性引物检测群体基因型和SLAF-seq测序检测群体基因型
        4.4.2 遗传图谱构建
    4.5 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的QTL检测
        4.5.1 产量性状相关QTL
        4.5.2 纤维品质性状相关QTL
    4.6 QTL簇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重组自交系群体特性及亲本材料选择
    5.2 SLAF-seq测序构建遗传图谱的优势
    5.3 有利等位基因来源
    5.4 QTL簇
第6章 结论
    6.1 高密度遗传图谱
    6.2 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
    6.3 QTL簇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2)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第一代杂交水稻
        1.1.1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WA-CMS)
        1.1.2 包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BT-CMS)
        1.1.3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
        1.1.4 其他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1.1.5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1.2 环境敏感型雄性核不育与第二代杂交水稻
        1.2.1 光周期敏感型雄性核不育(PGMS)
        1.2.2 温度敏感型雄性核不育(TGMS)
        1.2.3 湿度敏感型不育(HGMS)
        1.2.4 环境敏感型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1.3 普通雄性核不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
        1.3.1 水稻普通核不育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1.3.2 普通核不育水稻繁殖方式
    1.4 无融合生殖与新一代杂交水稻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克隆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及种植
        2.2.2 育性和农艺性状调查
        2.2.3 总DNA提取
        2.2.4 分子标记扩增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5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基因定位
        2.2.6 候选基因筛查与测序
        2.2.7 候选基因遗传互补验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突变体YM237的雄性不育表型特征
        2.3.2 突变体YM23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遗传分析
        2.3.3 普通核不育基因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定位
        2.3.4 普通核不育性状候选基因分析与测序验证
        2.3.5 PTC1基因遗传互补载体构建
        2.3.6 遗传互补试验结果
    2.4 小结
第3章 水稻PTC1遗传工程繁殖系的构建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目的基因
        3.2.2 载体构建与遗传转化方法
        3.2.3 候选遗传工程繁殖系筛选
        3.2.4 Southern blot鉴定外源T-DNA拷贝数
        3.2.5 外源T-DNA数字PCR分析
        3.2.6 遗传工程繁殖系繁殖不育系种子的效率分析方法
        3.2.7 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3.2.8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评价方法
        3.2.9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T-DNA插入位点分析方法
        3.2.10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RT-PCR检测
        3.2.11 转基因花粉失活效率评价方法
        3.2.12 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毒性、过敏原与抗性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遗传工程繁殖系构建与鉴定
        3.3.2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效率分析
        3.3.3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转基因成分检测
        3.3.4 遗传工程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选育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受体材料及恢复系
        4.2.2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4.2.3 杂交测配与测产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TC1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4.3.2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筛选
        4.3.3 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测配和苗头组合选育
    4.4 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5.1 全文总结
        5.1.1 成功构建了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种子的批量繁殖体系
        5.1.2 建立了定向快速培育ptc1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
        5.1.3 利用ptc1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
    5.2 全文讨论
        5.2.1 控制绒毡层降解的PTC1同源基因适宜于作物普通核不育系的构建
        5.2.2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与智能不育系异同
        5.2.3 水稻 ptc1 普通核不育系进一步打破了不育系遗传背景的限制
    5.3 本研究主要创新与亮点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3)大麦株高类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性状测定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麦亲本DH系群体和永久F2株高类性状的平均表现
    2.2 大麦亲本DH系群体和永久F2群体株高类性状的方差分析
    2.3 大麦株高类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
    2.4 大麦株高类性状杂种优势的方差分析
    2.5 大麦株高类性状杂种优势的稳定性分析
        2.5.1 大麦株高类性状杂种优势稳定性组合数分析。
        2.5.2 大麦株高类性状杂种优势的强弱分类。
        2.5.3 大麦株高类性状强优势高稳定性组合的筛选。
3 结论与讨论
    3.1 大麦株高类性状杂种优势表现的影响因素
    3.2 大麦株高类性状强优势高稳定性组合的评价与筛选

(4)基于SLAF-seq技术构建青稞遗传图谱及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符号与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麦概述
    1.2 大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1.3 大麦遗传图谱的群体构建和研究进展
        1.3.1 遗传图谱的群体
        1.3.2 遗传图谱的构建方法
        1.3.3 遗传图谱的发展
    1.4 大麦抗倒伏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
        1.4.1 作物抗倒伏能力的测定方法
        1.4.2 作物倒伏模型的类型
        1.4.3 作物抗倒伏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1.4.4 大麦抗倒伏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
    1.5 大麦产量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
    1.6 SLAF-SEQ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6.1 SLAF-seq技术原理
        1.6.2 SLAF-seq技术在作物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1.6.3 SLAF-seq技术在作物数量性状QTL定位中应用
    1.7 本研究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7.1 本研究立题意义
        1.7.2 本研究内容
        1.7.3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研究材料
        2.1.2 研究材料DNA提取
        2.1.3 SSR分析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SSR标记的多态性
        2.2.2 SSR标记揭示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
        2.2.3 群体结构
        2.2.4 聚类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大麦种质资源的抗倒伏评价与筛选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抗倒伏相关性状的统计分析
        3.2.2 抗倒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3.2.3 通径分析
        3.2.4 聚类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青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4.1 材料和方法
        4.1.1 青稞F2作图群体的构建
        4.1.2 作图群体DNA提取
        4.1.3 DNA的检测与保存
        4.1.4 SLAF文库构建及上机测序
        4.1.5 测序数据分组及分型
        4.1.6 青稞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青稞F2作图群体的构建
        4.2.2 SLAF测序及基因分型
        4.2.3 青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4.2.4 青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关联分析
        4.2.5 青稞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4.3 讨论
        4.3.1 利用SLAF-Seq策略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4.3.2 青稞髙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4.4 小结
第五章 青稞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作图群体
        5.1.2 表型测定
        5.1.3 相关性状数据统计分析与QTL分析
    5.2 结果和分析
        5.2.1 抗倒伏相关性状的统计分析
        5.2.2 抗倒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5.2.3 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s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青稞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6.1 材料和方法
        6.1.1 作图群体
        6.1.2 表型测定及数据统计分析
        6.1.3 QTL分析
    6.2 结果和分析
        6.2.1 产量相关性状的统计分析
        6.2.2 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6.2.3 产量相关性状的QTLs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青稞早抽穗性状的遗传分析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麦(青稞)早抽穗(早熟)性状研究概况
        1.1.1 麦类作物早熟性状的鉴定
        1.1.2 大麦(青稞)抽穗期QTL热点区域
        1.1.3 大麦(青稞)早熟性状主效基因研究概况
        1.1.4 育种实践中早熟性状的选择
    1.2 青稞淀粉研究概况
        1.2.1 青稞营养健康作用
        1.2.2 麦类作物淀粉简介
        1.2.3 大麦淀粉含量及相关性状QTL定位
    1.3 作物QTL定位
        1.3.1 亲本的选择
        1.3.2 作图群体构建
        1.3.3 相关分子标记对群体的遗传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
        1.3.4 构建遗传图谱
        1.3.5 QTL定位方法
        1.3.6 QTL定位分析软件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青稞早抽穗性状的遗传模式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青稞出苗至抽穗天数性状的统计分析
        2.2.2 青稞出苗至抽穗天数最适遗传模型选择
        2.2.3 青稞出苗至抽穗天数性状最适模型的遗传参数
    2.3 讨论
第三章 青稞早抽穗性状的QTL作图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3.2.2 GBS数据酶切产出统计
        3.2.3 Reads与参考基因组比对情况统计
        3.2.4 子代比对
        3.2.5 群体SNP检测
        3.2.6 SNP标记开发
        3.2.7 遗传图谱
    3.3 讨论
        3.3.1 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SNP标记
        3.3.2 青稞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3.3.3 青稞早抽穗QTL定位与遗传模型
        3.3.4 互作性QTL解析青稞抽穗期性状的遗传变异
        3.3.5 相关QTL候选基因挖掘
        3.3.6 影响早抽穗QTL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四章 青稞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标记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青稞直链淀粉含量的BSA测序结果
        4.2.2 青稞Wx基因分子标记鉴定
    4.3 讨论
        4.3.1 青稞直链淀粉含量的BSA测序
        4.3.2 青稞Wx基因的分子标记鉴定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6)旱稻及其突变体抗旱性与水稻杂种优势遗传聚合效应初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粮食安全
    1.2 水稻
    1.3 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4 稻作抗旱定义
    1.5 水稻干旱胁迫下形态学和产量响应
    1.6 水稻干旱胁迫下生理学响应
        1.6.1 光合作用性能
        1.6.2 水分关系
    1.7 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1.7.1 物候学与抗旱性
        1.7.2 根系统与抗旱性
        1.7.3 氧化防御系统与抗旱性
        1.7.4 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抗旱性
        1.7.5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旱性
        1.7.6 硅与抗旱性
    1.8 抗旱性评价
        1.8.1 抗旱性评价方法
        1.8.2 抗旱性评价指标
        1.8.3 抗旱性分析方法
    1.9 抗旱育种
        1.9.1 传统抗旱育种
        1.9.2 抗旱分子育种
    1.10 杂种优势
        1.10.1 杂种优势度量
        1.10.2 作物杂种优势基础
        1.10.3 杂种优势利用
    1.11 作物数量遗传学研究进展
        1.11.1 遗传交配设计
        1.11.2 遗传率
        1.11.3 配合力
        1.11.4 混合线性(mixed linear model)模型
        1.11.5 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1.12 本研究简介
        1.12.1 研究目标
        1.12.2 研究内容
        1.12.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旱稻抗、敏旱突变体抗旱性综合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参试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干旱胁迫程度及效应
        2.2.2 突变体农艺性状分析
        2.2.3 突变体光合作用、叶片水势生理分析
        2.2.4 农艺、生理性状相关分析
        2.2.5 育种应用意义
    2.3 小结
第三章 旱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旱稻与三系保持系、两系不育系、恢复系初步杂交测配
        3.1.2 旱稻与两系不育系重点杂交测配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旱稻与三系保持系、两系不育系、恢复系初步杂交测配
        3.2.2 旱稻与两系不育系重点杂交测配
    3.3 小结
第四章 idr1-1杂种抗旱优势生理机理初探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参试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农艺性状分析
        4.2.2 生理指标分析
        4.2.3 生理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idr1-1杂交组合群体早代性状遗传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六世代遗传分析群体构建与性状调查
        5.1.2 四世代遗传分析群体构建与性状调查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idr1-1与H14S杂交后代育性(结实率)遗传研究
        5.2.2 idr1-1 与H14S杂交后代其他性状遗传研究
        5.2.3 idr1-1与天丰B组合四世代株高和分蘖性状遗传分析
        5.2.4 idr1-1与93-11组合四世代性状联合遗传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改良株系配置杂种的抗旱性和产量优势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抗旱性分析(北京)
        6.2.2 丰产性分析(安徽)
        6.2.3 综合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抗旱性
        7.1.1 突变体与抗旱性
        7.1.2 形态学与抗旱性
        7.1.3 光合、叶片水势生理与抗旱性
    7.2 配合力
        7.2.1 亲本GCA和亲本间SCA之间的关系
        7.2.2 亲本的选择
        7.2.3 亲本GCA和SCA的比例分配
        7.2.4 亲本父母本间的GCA比例分配
    7.3 杂种优势与抗旱性
        7.3.1 旱稻杂种优势利用
        7.3.2 旱稻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7.3.3 idr1-1杂种优势的利用
        7.3.4 idr1-1杂种株高和抽穗期性状遗传
        7.3.5 idr1-1杂种抗旱生理机制
    7.4 试验方法的改良与预期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267份青藏高原青稞种质材料的表型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与性状考察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1 质量性状分析
        2.1.2 数量性状分析
    2.2 基于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1 方差分析
        2.2.2 相关分析
        2.2.3 主成分分析
        2.2.4 聚类分析
3 讨论

(8)大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作图及等位变异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变化趋势
        1.1.1 全球大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变化趋势
        1.1.2 中国大麦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变化趋势
    1.2 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间作用
        1.2.1 产量构成要素
        1.2.2 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的贡献
        1.2.3 产量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3 大麦产量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
        1.3.1 抽穗期QTL
        1.3.2 株高QTL
        1.3.3 穗粒数QTL
        1.3.4 千粒重QTL
        1.3.5 粒长、粒宽和粒长/宽QTL
    1.4 关联作图及其应用
        1.4.1 关联作图的研究群体
        1.4.2 关联作图方法
        1.4.3 关联作图中的稀有变异和遗传力缺失
        1.4.4 关联作图在大麦中的运用进展
    1.5 rbcS基因研究概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麦产量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性状统计分析
        2.2.2 不同类型大麦的产量相关性状差异比较
        2.2.3 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大麦关联作图群体的群体结构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DNA提取和SSR分析
        3.1.3 群体结构分析
        3.1.4 遗传多样性统计分析
        3.1.5 连锁不平衡分析及其衰减距离计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群体结构由2个亚群组成
        3.2.2 大麦作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3.2.3 大麦SSR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及其衰减
    3.3 讨论
        3.3.1 籽粒皮裸性与大麦的群体结构密切相关
        3.3.2 亚群混合增加显着连锁不平衡的比例
        3.3.3 大麦4H和6H染色体具有较高的连锁不平衡
第四章 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作图及等位变异效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
        4.1.3 DNA提取和SSR分析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产量相关性状正态分布检验
        4.2.2 关联分析
        4.2.3 等位变异效应分析
    4.3 讨论
        4.3.1 群体结构对关联作图的影响
        4.3.2 多环境稳定表达的QTL
        4.3.3 关联分析结果与前人QTL定位结果的对比
        4.3.4 等位变异效应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五章 HvrbcS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与籽粒性状的关联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
        5.1.3 DNA提取与检测
        5.1.4 PCR引物
        5.1.5 HvrbcS基因PCR扩增和测序
        5.1.6 序列拼接与校正
        5.1.7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HvrbcS基因的结构
        5.2.2 HvrbcS基因的序列变异及单倍型分布
        5.2.3 HvrbcS基因的多样性
        5.2.4 基于HvrbcS基因序列的关联作图群体遗传结构
        5.2.5 系统进化树
        5.2.6 HvrbcS基因的LD衰减
        5.2.7 籽粒相关性状与HvrbcS基因的关联分析
        5.2.8 SNP位点碱基效应分析
    5.3 讨论
        5.3.1 大麦HvrbcS基因的遗传变异
        5.3.2 基于HvrbcS基因的群体结构及其对关联分析的影响
        5.3.3 HvrbcS基因的连锁不平衡
        5.3.4 HvrbcS基因优质等位变异发掘
全文总结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2015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发育、代谢与生殖的遗传调控
    1.1 植物发育的遗传调控
    1.2 植物代谢遗传调控
    1.3 植物生殖遗传调控
    1.4 水稻育性遗传调控及作物育种
    1.5 水稻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
        1.5.1 水稻农艺性状的遗传调控
        1.5.2 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
2 蛋白质组学分析
3 叶绿体发育和光形态建成
    3.1 叶绿体发育
    3.2 光合作用和光形态建成
4 植物激素与信号转导
    4.1 生长素
    4.2 脱落酸
    4.3 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
    4.4 茉莉素
    4.5 乙烯
    4.6 独脚金内酯与油菜素内酯
    4.7 激素互作与调控网络
5 植物抗性与信号转导
6 表观遗传调控
    6.1 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
    6.2 DNA甲基化
    6.3 RNA代谢与调控
7 细胞骨架与细胞内蛋白质转运
    7.1 细胞骨架系统及其调控
    7.2 液泡及囊泡运输
    7.3 细胞自噬
8 营养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8.1 磷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8.2 氮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8.3 铁的转运及胁迫适应
    8.4 其它营养元素
9 环境胁迫的应答调控
    9.1 干旱及盐碱胁迫的响应
    9.2 温度胁迫的响应
    9.3 重金属和氧化胁迫的响应
1 0 植物系统进化
    1 0.1 分子进化、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
    1 0.2 植物系统学
    1 0.3 生物地理学
    1 0.4 适应性进化与多样化
1 1 植物生态与环境生物学

(10)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源起
    1.2 相关研究概述
        1.2.1 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1.2.2 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其管理
        1.2.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
    1.3 关键概念和核心关系界定
        1.3.1 民族生态学视野中的农业生态系统
        1.3.2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1.3.3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经历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视角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滇西北藏区及研究社区简况
    2.1 滇西北藏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2.1.2 土壤特征
        2.1.3 生物多样性
        2.1.4 民族源流
        2.1.5 传统文化
    2.2 研究社区概况
        2.2.1 香格里拉市向卡村
        2.2.2 维西县柯功村
        2.2.3 德钦县古达村
第3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牧生计格局
    3.1 以村寨聚落为核心的生计空间格局
        3.1.1 村寨聚落生态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3.1.2 滇西北藏区村寨聚落分类类型
        3.1.3 以聚落为核心的农牧生计空间格局
    3.2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模式
        3.2.1 藏区农牧生计的历史源流
        3.2.2 农业垦殖及其构成特点
        3.2.3 畜牧业及其构成特点
        3.2.4 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3.3 滇西北藏区农牧生计系统的适应性评价
第4章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4.1 农地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4.1.1 滇西北藏区农地分布的生态特征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农地分类类型
        4.1.3 滇西北藏区的农地管理多样性
    4.2 牧场利用及多样性管理
        4.2.1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生态特征
        4.2.2 藏民基于资源利用的牧场分类类型
        4.2.3 滇西北藏区牧场的多样性管理
    4.3 林地利用及其多样性管理
        4.3.1 社区森林及林地类型
        4.3.2 集体林管理
        4.3.3 经济林管理
        4.3.4 神山管理
第5章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体系多样性
    5.1 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混作技术
        5.1.1 混作的概念
        5.1.2 滇西北藏区混作类型的多样性
        5.1.3 滇西北藏区混作技术的多样性
    5.2 滇西北藏区耕作制度中的轮作技术
        5.2.1 轮作的概念
        5.2.2 滇西北藏区轮作技术及其多样性
    5.3 滇西北藏区种植技术多样性的特点评述
第6章 滇西北藏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多样性
    6.1 滇西北藏区农户种子来源体系
        6.1.1 滇西北藏区主要农作物的种子来源
        6.1.2 滇西北藏民选种的标准和方法
        6.1.3 影响藏民选种的主要因素
    6.2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交换体系
        6.2.1 滇西北藏区种子交换意义
        6.2.2 农作物种子交换的趋势和特点
        6.2.3 种子交换系统的社会网络
    6.3 滇西北藏区农户的种子晾晒储藏体系
        6.3.1 种子晾晒储藏的作用
        6.3.2 滇西北藏区粮食作物晾晒技术
        6.3.3 种子储藏技术
第7章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风险管理
    7.1 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风险类型
        7.1.1 因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形成的自然风险
        7.1.2 因农业技术变革对传统方式产生冲击而形成的技术风险
        7.1.3 源于农产品需求的市场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
        7.1.4 因农户自身的决策能力、管理水平的局限性等问题而产生的管理风险
    7.2 藏民对农业生物多样性经营的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
        7.2.1 保持作物种类、品种和种植技术的多样性以规避自然风险
        7.2.2 灵活多样的社区资源管理制度增强了藏区的抗风险能力
        7.2.3 生计方式的多样化选择是藏民应付短期困难的有效策略
        7.2.4 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加强,提高了藏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7.2.5 藏民之间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民族传统有效抵御了风险
    7.3 农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
第8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创新之处
    8.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社区社会经济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调查问卷表
    附录2: 向卡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附录3: 柯功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附录4: 古达村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物种多样性名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研究得到以下项目资助

四、青稞杂种组合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陆地棉与野生种系尖斑棉杂交群体产量及纤维品质QTL定位[D]. 马君睿. 西南大学, 2021(01)
  • [2]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D]. 余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3]大麦株高类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J]. 孙远东,朱昊华,吕超,张新忠,郭宝健,王菲菲,许如根.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9(02)
  • [4]基于SLAF-seq技术构建青稞遗传图谱及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 巴桑玉珍.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5]青稞早抽穗性状的遗传分析与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标记[D]. 吴昆仑.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6]旱稻及其突变体抗旱性与水稻杂种优势遗传聚合效应初析[D]. 黄敏.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7]267份青藏高原青稞种质材料的表型多样性分析[J]. 夏腾飞,王蕾,徐金青,王寒冬,张怀刚,刘登才,沈裕虎,昌西. 西北农业学报, 2018(02)
  • [8]大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关联作图及等位变异效应分析[D]. 赖运平.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3)
  • [9]2015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杨淑华,王台,钱前,王小菁,左建儒,顾红雅,姜里文,陈之端,白永飞,孔宏智,陈凡,萧浪涛,董爱武,种康. 植物学报, 2016(04)
  • [10]滇西北藏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管理研究[D]. 李建钦.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