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小麦杂交种F_1代和春小麦杂交种F_1代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一、冬、春小麦杂种F_1及春小麦品系间杂种F_1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丁璐[1](2019)在《基于近/中红外光谱及气质联用的不同品系(品种)玉米的筛选》文中认为为有效筛选杂交玉米种F1代的优势种,以内蒙古奈曼旗当地的推广品种京科958(JK958)作为对照样品,观察和测量了26个玉米杂交组合F1代16个不同的农艺性状,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品系57、品系582、品系264、品系320等与对照样品JK958农艺性状相近。其次,通过近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光谱图进行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二维相关谱分析等化学计量学分析,进一步筛选出与对照样品相似的品系。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中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大致相同。同时,利用二维相关谱分析大致证明了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与近/中红外光谱聚类结果存在交叉。自相关强度为10-5数量级的品系26与JK958距离较近,被聚到一类;而自相关强度为10-4数量级的品系14、品系9和品系157被聚为一类。农艺性状的聚类结果证实了近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谱技术快速筛选玉米品系的有效性。最后,运用气质联用仪,建立了玉米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并对不同品系(品种)玉米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查找不同品系(品种)玉米的标志性差异代谢物,并得出品系582、品系320与对照样品JK958的代谢更为相似。结合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近/中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以及气质联用技术分析结果,我们得到品系26、品系320和品系582是三者的交叉结果。上述研究表明,基于近/中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谱技术,以及代谢组学相关分析对玉米品系进行初步快速筛选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王佰翠[2](2021)在《基于CRISPR-Cas9编辑技术对小麦C-Ph1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异源六倍体小麦具有类二倍体化的减数分裂行为,其受基因组中的Ph系统所控制。位于5B染色体长臂上的ph1基因在该系统中的效应最强,因而被广泛应用数十年,但Ph1基因的本质却因小麦基因组庞大且复杂而尚未查明。Ph1基因的鉴定,对于近缘物种的优异基因以同源重组的方式向小麦基因组的渗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基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及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发现C-Ph1基因存在类似ph1基因的效应,但这一结果尚未获得稳定敲除突变体的证据支持。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结合Cas9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associated protein,CRISPR-Cas9)系统作为新一代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靶向编辑且操作简易。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麦C-Ph1进行编辑以获得C-Ph1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并利用细胞学方法及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突变体及其与黑麦杂种F1中部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行为,以评价C-Ph1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同时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中国春ph1b缺失体与对照中国春的幼穗发育期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中国春ph1b突变体与对照中国春幼穗转录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未发现C-Ph1基因的差异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仅在特异组织短时期表达;筛选出缺失区间内7个与细胞周期、细胞分裂、染色体分配、染色质结构及动力类等可能与减数分裂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此外,在ph1b突变体中,发现除5BL缺失区外,在1DL及6DS的端部也各存在1个类似5BL缺失的mapped reads稀疏区。2.构建了C-Ph1基因的CRISPR-Cas9编辑载体,经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获得再生植株100株。从PCR-RE法检测66株中,筛选获得单靶点编辑植株3株,编辑效率4.5%;利用Sanger测序法明确了2个编辑植株分别发生了单碱基插入,造成了移码突变,并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第3个编辑植株同时发生了碱基的缺失和插入,导致5个氨基酸的改变。从编辑突变株自交后代鉴定获得稳定的纯合基因敲除变异体,为目标基因的功能评估奠定了材料基础。3.花粉母细胞(Pollen mother cells,PMCs)减数分裂期的观察结果表明,编辑突变体减数分裂前期I至前期II,特别是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配对行为与对照间未发现明显差异;但编辑突变体后期II到末期Ⅱ2个子细胞发育不同步的占比较高,其中末期Ⅱ异常细胞出现比例约占观察总细胞的18.89%,而对照仅为1.18%。4.编辑植株与黑麦杂种F1植株减数分裂中期Ⅰ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突变体的杂种植株PMC的单价体数平均为18.15,而对照为27.2,表明C-Ph1突变体具有一定程度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能力,但其效应弱于文献报道的ph1b缺失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的GISH和FISH的分析结果表明,不仅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而且小麦与黑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间也可发生配对,表明C-Ph1基因敲除突变系具有诱导外源染色体向小麦基因组渗入的潜力。

常丹丹[3](2021)在《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认为为探究小黑麦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穗部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最佳遗传模型,运用构建的小黑麦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本文以穗部性状差异显着的小黑麦品种‘石大1号’为母本和‘甘农7号’为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小黑麦穗部的芒长、小穗数、穗长、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的表型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群体的穗部各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可为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黑麦RIL群体穗部各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穗部表型有超亲遗传现象,整体变异性广泛,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9.34%~40.82%。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黑麦RIL群体的穗粒重与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正相关;穗长与穗粒数正相关;芒长与穗长和穗粒数正相关,与穗密度呈负相关。(2)小黑麦穗部芒长的最佳遗传模型为4MG-AI,其主基因遗传率为85.06%;穗长和小穗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MX2-CE-A,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0.35%和31.7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93%和32.48%;穗密度和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PG-AI,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35.34%和86.96%;穗粒重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CE,主基因遗传率为51.97%。小黑麦穗部各性状符合数量遗传的特征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3)利用小黑麦RIL群体遗传图谱结合穗部性状表型值共检测出13个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的QTL位点,每个连锁群上平均1.9个QTL位点,控制芒长、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数的QTL分别为1、4、3、2、3个,单个QTL位点的贡献率为7.67%~12.63%。

特日根[4](2021)在《长穗偃麦草的抗病耐盐鉴定及分子标记开发》文中认为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寿命可达10年以上,再生能力强。根系强大,并且具有地下茎,能储藏丰富的养分,抗旱、耐寒和耐盐能力强。长穗偃麦草对小麦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的抗性强,且对条锈病表现高抗甚至免疫。长穗偃麦草可与小麦杂交,是小麦育种的重要野生亲本。本研究以6个长穗偃麦草品系为供试材料,鉴定了其对当前生产上流行的条锈菌和叶锈菌生理小种的抗性和不同生育期的耐盐性,并利用SNP芯片和KASP标记技术,开发出可以检测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多态性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对优异牧草资源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筛选用于小麦遗传改良的长穗偃麦草种质资源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试验结果如下:(1)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抗病性鉴定。6份长穗偃麦草品系对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4的表现不同,相同品系不同单株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以高感品种铭贤169和小偃81为对照,品系PI 508561和PI 531737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6份长穗偃麦草品系对叶锈菌生理小种THTT均表现为高抗或近免疫。(2)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耐盐性鉴定。盐胁迫条件下(250 m M Na Cl),不同长穗偃麦草品系的相对发芽率具有显着差异,并且它们的胚芽长度、胚根长度,胚芽鲜重、胚芽干重和胚根干重也存在显着差异。在土壤含盐量1.2%胁迫后,不同长穗偃麦草品系苗期根部组织生物量的差异最显着,此外不同品系的苗高、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也存在显着差异。利用高通量3D成像系统对长穗偃麦草全生育期进行表型组测定,分析发现盐胁迫后6个品系的生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现象。这些结果表明不同长穗偃麦草品系的耐盐性在芽期、苗期和全生育期均具有差异。(3)以36份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品系为实验材料,利用SNP芯片和KASP标记技术,成功开发出6个KASP标记,可以将不同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品系进行基因型分型。

吕士凯[5](2021)在《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条锈病和白粉病均是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的病害。小麦杂种衰亡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过早衰老或过早死亡表型,是优良基因转移及品种改良的障碍。杂种衰亡可能是由植物响应病原菌胁迫相关基因进化出多效性的叠加导致的。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衰老和生物胁迫响应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开展小麦抗病研究,挖掘抗病TaNAC基因并探究其抗病机制,对保证小麦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且有助于丰富对小麦抗病机制的理解。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的遗传规律分析验证、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调控机制的多组学研究,有助于克隆杂种衰亡调控基因并解析其分子基础和调控机理,有助于消除杂种衰亡基因对育种选择造成的障碍,促进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同时开展小麦真菌胁迫响应、杂种衰亡及相关NAC转录因子调控的研究,明确三者的关系,有助于丰富对植物抗病基因功能与机制的理解,促进小麦聚合抗病基因杂交育种进程。本研究以兼抗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优异种质N9134为材料,在两种病菌胁迫下对TaNAC基因进行系统性克隆。按照从N9134得到和从小麦参考基因组提取两类,对TaNAC转录本进行比对分析,同时分析克隆得到TaNAC转录本的特征,研究它们结构变异与真菌胁迫的关系,进一步探究TaNAC基因可变剪切在小麦真菌胁迫响应中的调控规律。基于多种不同遗传群体,开展小麦杂种衰亡研究,分析并完善Ne基因的复等位基因、剂量效应等理论。创制杂种衰亡回交分离群体并结合开发的SNP标记,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基于杂交测验和分子标记检测,系统分析Ne1和Ne2在我国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情况。此外,基于背景一致的性状分离遗传群体(两种表型4种基因型),借助转录组(2+3)、蛋白组和代谢组测序技术,开展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TaNAC基因家族被重新鉴定为包括460个基因位点的559个转录本(IWGSC Ref Seq v1.1);发现N9134中约1/3(54/154)的TaNAC基因在苗期参与白粉菌和条锈菌胁迫的响应过程。从两种真菌胁迫的N9134中,获得186个TaNAC转录本(167个为克隆得到),其中180个为新转录本并上传到Gen Bank。发现真菌胁迫的N9134中,差异表达TaNAC基因转录的“非正常”编码转录本的比例更高(p=0.0098),TaNAC MTFs编码序列的比例相对参考基因中的比例更高(p=0.003);发现紧随NAM结构域、且相对保守的氨基酸基序(WV[L/V]CR)可能与TaNAC转录因子响应真菌胁迫有关。结果表明,小麦TaNAC基因可以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异转录本的方式响应真菌胁迫。发现并整理的响应条锈病和(或)白粉病胁迫的TaNAC及其结构变异转录本,为解析TaNAC参与小麦对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了丰富资源。2、选取由13个基因可变剪切形成的35个TaNAC转录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可变剪切事件通过改变转录本的序列结构,进而改变其编码产物的结构、理化性质等,最终影响其亚细胞定位和转录调控活性等。通过分析TaNAC基因及其编码区的靶标taemi RNAs,发现具有可变剪切转录本的TaNAC基因与tae-mi RNA的结合位点均位于非可变剪切区域。综合上述结果推断,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小麦响应真菌胁迫的过程;靶定位点在TaNAC基因编码区的tae-mi RNA可以独立于可变剪切行使转录后调控功能。3、构建了冬小麦Ne1和Ne2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其中,Ne1位于5BL上的标记NWU5B4137(383.40 Mb)和NWU5B5114(388.01 Mb)之间(IWGSC Ref Seq v1.0),两标记相距0.50 c M;Ne2与2BS上的标记Lseq102(156.59 Mb)和TC67744(157.76Mb)共分离。系统遗传分析发现,N9134的Ne1不同于Spica和Ta4152-60的Ne1,周麦22的Ne2不同于Manitou、WL711和Pan555的Ne2;Ne基因的剂量效应也存在于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遗传背景也可能影响杂种衰亡的症状。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1364种小麦品种(系)中Ne1和Ne2的基因型频率,明确了二者在我国小麦主产区中呈现离散分布的特征及比例;发现我国现代小麦品种(系)Ne基因型频率的现状应该由地方品种(系)(贡献Ne1)和现代引进品种(系)(贡献Ne2)共同作用形成。根据本研究的材料及其系谱分析推断,冬小麦的Ne1可以直接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而Ne2可能起源于黑麦。本研究为图位克隆Ne1和Ne2打下了坚实基础,向更好地理解小麦杂种衰亡迈出了重要一步。4、利用衰亡表型且基因型为Ne1Ne2的样本与正常表型基因型分别为Ne1ne2ne2、ne1ne1Ne2、ne1ne1ne2ne2的样本,通过转录组(2+3)、蛋白质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杂种衰亡过程主要涉及植物与病原体的互作(ko04626)、植物激素信号转导(ko04075)、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ko04141)、氨基酸的生物合成(ko01230)、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ko00940)、α-亚麻酸代谢(ko00592)等KEGG途径。推断:植株防御系统失调引起在没有病菌侵染时防御反应仍被激活,产生最初的代谢产物(氨基酸);而Ne1和Ne2协同表达,导致前述产物代谢途径失调,使其持续积累;达到一定浓度后,其作为反应底物或信号物质,激活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号介导的衰老和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继续产生并积累各种氨基酸,循环往复持续进行,导致Ne1Ne2基因型植株从一定发育阶段开始,表现细胞死亡加速的杂种衰亡性状;NAC转录因子参与这一过程的调控,且茉莉酸起关键信号转导作用。由防御系统失调引起的病程相关程序性细胞死亡,既是杂种衰亡性状的启动因素,也是杂种衰亡表型的主要形式。

陶柔[6](2021)在《提高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效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加速育种进程。然而这种技术仍存在小麦花药培养诱导效率低、育种群体小、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尚不成熟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这一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过程中的预处理方式、培养基、小孢子分离方式、分离液种类和秋水仙素处理方式均会对培养效率产生影响。本研究利用F1代小麦材料比较了低温预处理时间、预处理方式和诱导培养基对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利用三个小麦品种研究了预处理方式、分离液、培养密度和分化培养基对小孢子培养效率的影响;比较了秋水仙素处理方式对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效率的影响,以提高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效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药培养中,在4℃低温下对幼穗进行不同时间(0d、6d、12d、18d)预处理,结果显示,预处理12d得到的愈伤组织诱导率(14.78%)和绿苗率(2.44%)最高;花药接种后,分别用甘露醇和不同浓度秋水仙素预处理3d,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率均降低;不同培养基的诱导结果表明,在NPB-99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3.20%,其诱导率是CHB培养基的2.65倍,在NPB-99培养基上的绿苗率为3.42%,其绿苗率是CHB培养基的4.17倍,说明基本培养基NPB-99用于小麦花药培养的效果好于CHB培养基。2、小孢子培养中,对麦穗进行4℃低温预处理后得到的小孢子活力处于16.85%~24.83%之间,其效果好于对麦穗或花药进行高温饥饿处理;将花药接种于分离液中,使用高速均质机破碎花药释放小孢子,分离液3得到的小孢子活力为31.96%,远高于分离液1的3.66%%和分离液2的4.59%;小孢子不同密度的培养结果表明,小孢子培养密度为0.5×104个/m L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60.22%,显着高于1×104个/m L时的28.39%和密度为2×104个/m L时的9.48%;利用小孢子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比较基本培养基GEM和190-2Cu对分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EM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分化率为6.80%,高于在190-2Cu上的2.37%。3、在单倍体植株加倍过程中,比较了三种秋水仙素处理方式(花药预处理法、培养基表面添加法、浸泡分蘖节法)对单倍体植株加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表面添加法的加倍效率最高,单倍体植株加倍率在66.67%~100%之间,浸泡分蘖节法的加倍率在15.38%~71.43%之间,花药预处理法的加倍率在60%~63.64%之间。但培养基表面添加法会降低植株存活率,花药预处理法会降低花药诱导效率,而浸泡分蘖节法获得的双单倍体植株数最多。通过对花药培养获得的绿色植株进行加倍,共获得1023个双单倍体植株。本研究使用F1代小麦进行花药培养,在获得新双单倍体种质材料的同时,提高了花药诱导的效率,对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由小孢子获得了再生植株,并比较了不同加倍方式的加倍效果,这些结果为这一技术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龚胤书[7](2021)在《四倍体小麦ANW16F矮秆性状遗传及其矮秆基因Rht16的定位》文中研究指明小麦作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产量问题一直备受育种学家关注。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总面临着病虫害、倒伏等问题,特别是倒伏往往会使粮食大量减产,因此,解决好小麦的倒伏问题对提高产量尤为重要。矮秆基因通过降低株高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从而提高产量,因而成为高产育种的关键基因。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绿色革命”以来,控制小麦矮化的矮秆基因已被开发和命名约有二十余种,但是被广泛利用的仍为Rht-B1b、Rht-D1b和Rht8。挖掘新矮源,探寻有育种价值的矮秆基因,将对进一步利用矮秆基因进行高产育种具有推动作用。硬粒小麦ANW16F携带矮秆基因Rht16,目前关于Rht16基因的研究比较薄弱。Rht16基因定位不够精细,致矮机制仍不清楚。搞清楚这些问题,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利用Rht16基因,对小麦育种生产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以ANW16F和高秆对照LD222为实验材料,进行株高及其构成因子与部分产量性状的统计与相关性分析、外源赤霉素喷施、内源赤霉素含量测定、茎组织学分析,并利用SSR与FSRAP分子标记以F2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对矮秆基因Rht16进行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NW16F/LD222杂交F2代株高呈双峰且明显偏矮秆性状的偏态性分布,且偏度值和峰度值都小于3,说明有主效基因参与控制ANW16F株高性状。与高秆对照相比,矮秆ANW16F的穗长和各节间长均明显缩短(P<0.05),Rht16降秆33.9%。ANW16F的株高与各茎节均为极显着正相关,其中与倒2节相关性最高,其次为穗下节,株高与小穗数、穗长与小穗数为显着正相关。2、使用浓度为30 mg/L的赤霉素溶液,从拔节期至成熟期,对矮秆小麦ANW16F在温室环境下进行全株喷施。喷施赤霉素后ANW16F株高明显增加,达38.03%,其中倒2茎节间伸长最多,达152%,其次为倒3茎节间,伸长136%,表明赤霉素处理后矮秆小麦ANW16F株高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促进了倒2茎节间和倒3茎节间的伸长,这也说明,矮秆ANW16F株高的降低主要是缩短了倒2茎节间和倒3茎节间。3、进一步测定了矮秆小麦ANW16F和高秆小麦LD222在拔节期、孕穗期和抽穗期茎秆中内源赤霉素GA4的含量。矮秆小麦ANW16F内源GA4含量均显着低于同时期的对照高秆LD222(P<0.05),拔节期差异达到近2倍,孕穗期差异最大,相差6倍多,抽穗期也是2倍左右的差异。矮秆基因Rht16的降秆作用与GA4含量缺乏或不足有关。4、以矮秆ANW16F、高秆LD222及喷施赤霉素的ANW16F为实验材料,于抽穗期取倒2茎节间通过石蜡切片进行茎组织学分析。横切结果表明,与高秆LD222相比,矮秆ANW16F的茎秆壁表皮细胞较厚,维管束数目显着减少(P<0.05),而茎秆表皮细胞面积以及茎宽无显着差异(P>0.05)。喷施赤霉素后,ANW16F的茎宽明显增加,维管束数目也显着增多(P<0.05),然而茎秆表皮细胞厚度和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纵切结果表明,矮秆ANW16F的薄壁细胞明显比LD222短(P<0.05),喷施赤霉素后ANW16F的薄壁细胞显着伸长(P<0.05)。对于整个倒2茎节间,矮秆ANW16F和高秆LD222的细胞数目无显着差异(P>0.05)。同样的,未喷施处理的ANW16F与喷施处理的相比,整个倒2茎节间中细胞数目差异也不大(P>0.05),说明矮秆基因Rht16的致矮作用是通过缩短茎节间细胞长度实现的。5、以矮秆ANW16F和高秆LD222亲本,及其杂种F2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96对SSR引物和1936对FSRAP引物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将Rht16基因定位到6A染色体上SSR标记Xwmc753与FSRAP标记Me28-Em17之间遗传距离为9.2 cM的范围内。

左学丽[8](2020)在《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可利用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草属Agropyron Gaertn.植物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三级基因源,也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牧草作物。为了更好地对冰草属植物种质进行鉴定和利用,筛选出分离群体优异的目标性状及优异单株,本研究对冰草属两个典型二倍体物种蒙古冰草A.mongolicum Keng和冰草A.cristatum L.种间杂种F2代群体从农艺性状和细胞学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对冰草种间杂种F2代87份材料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7份材料在所有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变异(CV=18.46%–83.32%),小穗粒数的变异最大。对87份材料多样性指数Shannon值聚类,有18份多样性指数较高(H=2.43–2.54),2份材料多样性指数较低(H=1.96-1.99);各性状间,穗长与穗宽多样性指数最高(H=5.55)。相关与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穗长和株高是影响每小穗小花数的重要因素(=0.91,=0.90)。因子分析发现穗长、穗宽、每穗小穗数、每小穗小花数四个主成分存在明显的变异。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6.5处将群体材料分成四大类群,其中第3类冰草材料都具高秆、多分蘖的特点,可用于选育优质牧草;第4类冰草材料具有多小花多穗粒等优良性状,可作为小麦遗传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对冰草群体生育时期株高分蘖生长动态分析,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株高和分蘖是相辅相成的,从拔节期到成熟期株高与分蘖数一直增加。根据田间表现,应用轮回选择法将评价优良的冰草属种间F2代按其株高、分蘖、穗型及生育期等分析比较,对应筛选组配出了8个F1代集团(群体),收获F1代集团种子用于冰草牧草新品系的进一步分析比较。2.细胞学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采用的蒙古冰草和冰草种间杂种亲本和F2代5个材料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14条。父本冰草Z1842核型公式为2n=2x=10m+4sm,母本蒙古冰草Z2098为2n=2x=8m+6sm,杂种F2-19为2n=2x=14m,杂种F2-69为2n=2x=14sm,杂种F2-94为2n=2x=6m+8sm。冰草和蒙古冰草及其杂种F2-19的核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1.70%、62.10%和59.27%,均为“1A”型。杂种F2-69与F2-94的核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4.90%和64.51%,均为“2A”型。通过研究发现冰草属两个典型二倍体物种冰草和蒙古冰草及其种间杂种后代材料核型均属于基本对称类型,但在染色体构成上存在着丰富的多态性。本研究对冰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以及冰草和小麦等相关植物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杨军丽[9](2020)在《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文中认为黑麦(Secale cereale L.)是小麦(Triticum aeistvum L.)的近缘物种之一,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小麦遗传育种改良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小黑麦(Triticale)由小麦属(Triticum)与黑麦属(Secale)植物经属间杂交及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双二倍体新物种,遗传了双亲的抗逆性、适应性及蛋白质含量高等优良性状,为粮饲兼用型的新作物。本研究以中饲232(AABBRR,2n=6x=42)、鉴3(AABBRR,2n=6x=42)等5种六倍体小黑麦品种分别与俄罗斯冬黑麦(R0R0,2n=2x=14)进行杂交,对杂种F1F2代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细胞遗传学分析及分子标记检测等,观察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及构成情况,鉴定外源遗传物质的导入,旨在选育出能够在哈尔滨地区顺利越冬的冬性小黑麦中间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82019连续两年,利用5种六倍体小黑麦品种分别与俄罗斯冬黑麦共杂交406穗,获得F1杂交种1100粒,平均杂交结实率在8.31%25.51%范围之间,籽粒饱满度低。杂种F1、F2和F3经田间种植,共获得可在哈尔滨地区顺利越冬的材料12份;杂种农艺性状较亲本相比类型丰富,表现为田间长势茂盛、抗逆性强、多分蘖(最多有效分蘖36个)、大穗(最长17.23cm)且穗底部多花等特点。杂种F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542条范围内,21份为42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普遍存在69个二价体,单价体数目616个之间。杂种F2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942条范围之间。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鉴定结果表明,4份杂种F2中含有14条冬黑麦染色体。利用96对黑麦SSR引物对冬黑麦基因组进行扩增,共筛选出4对冬黑麦特异性SSR引物,分别为引物SCM120、SCM102、SCM9和SCM69,可用于检测杂种后代中的R0R0染色体遗传成分。本研究为丰富和改良黑龙江省麦类作物资源提供了材料基础,为发掘黑麦中优异的抗寒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天宇[10](2020)在《杂交小麦亲本抗条锈病鉴定及F1代抗性预测》文中提出小麦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增加,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来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杂交小麦抗病育种能够保证小麦在更健康的状态下优质高产,同时减少农药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大力发展杂交小麦抗病育种对我国小麦稳定丰收、绿色农业具有重要作用。小麦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真菌——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流行性真菌病害,对全球小麦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我国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菌的抗性水平整体偏低,新的有效抗源材料严重匮乏,因此加强杂交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对我国小麦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前期通过杂交选育获得不育系(不育基因为ms1b)和与引进恢复系配制的F1代杂交种,但杂交种的抗条锈水平与双亲间的抗病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3、CYR31、CYR33、CYR34为供试菌种,以21份不育系、13份恢复系及F1代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通过抗条锈基因(Yellow rust,Yr)分子鉴定、苗期单个小种抗性鉴定、成株期混合小种抗性鉴定以及成株期不同小种侵染量鉴定等方法,对不育系、恢复系及F1代杂交种进行抗条锈能力评价,总结杂交种与其双亲间的抗条锈规律,为杂交小麦抗病育种提供可供遵循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条锈基因与抗性鉴定:利用Yr5、Yr9、Yr10、Yr15、Yr17、Yr18、Yr26分子标记或基因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条锈基因鉴定,发现F1代杂交种聚合了亲本的抗条锈基因,符合遗传规律,表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可以达到目标基因聚合的目的。Yr9存在于北方品系,Yr26存在于四川品系,所有材料中均未鉴定到Yr5、Yr10、Yr15,表明它们在我国小麦抗病育种中应用不广。通过苗期、成株期抗性鉴定发现具有抗性的亲本组合,其F1代杂交种也表现抗性,符合遗传规律。双亲的抗性水平越高,其F1代抗性就越好。通过苗期、成株期抗性鉴定发现不育系 15L7152、17L6062、17L6065、17L6067、17L7106、17L7123、17L7140,来自四川的恢复系川14品16、川13品6、川麦93、川麦98、MR1101、MY13-3及其F1代杂交种均表现优良全生育期抗性。但我们检测到的抗病基因中均对条锈生理小种CYR34失去抗性,表明上述材料中存在未知的抗条锈基因。2、基于亲本对条锈病反应型(Infection type,IT)预测F1代抗性:根据成株期抗条锈鉴定结果,以亲本反应型为自变量,F1代杂交种反应型为因变量进行二元回归分析,R2=0.812,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同时发现F1代杂交种反应型趋于亲本反应型的平均值,以亲本反应型的平均值为自变量,F1代杂交种反应型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R2=0.740,表明两者之间有很大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亲本反应型平均值预测F1代杂交种抗性。3、亲本抗性互补可增加F1代抗性:利用供试菌种分子标记,采用半定量PCR方法对所有材料分别进行供试条锈菌生理小种的菌量测定,结果显示,所有材料均未检测到CYR23的侵染,多数供试材料均检测到CYR33、CYR34这两个小种,而恢复系15CA50、不育系17L6078和15L7128有少量CYR31侵染,恢复系川14品16、川13品6、MR1101、MY13-1、川麦93、川麦98及其F1代杂交种未检测到CYR33、CYR34。通过检测F1代杂交种,发现对不同小种抗性有差异的亲本杂交,能够增加F1代生理小种抗性范围,即组合具有抗性互补的亲本可以增加F1代抗性。综上所述,杂交小麦抗病育种中,应选用高产、优质、抗性优良的材料作为亲本,才能获得适合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强优势杂交组合。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究亲本与F1代杂交种之间的抗病规律,同时为杂交小麦抗病育种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方案。

二、冬、春小麦杂种F_1及春小麦品系间杂种F_1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春小麦杂种F_1及春小麦品系间杂种F_1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近/中红外光谱及气质联用的不同品系(品种)玉米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概况
    1.2 植物近/中红外光谱研究概况
    1.3 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概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26 个玉米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相关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26 个供试玉米品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
        2.2.2 不同玉米品系(品种)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3 不同玉米品系(品种)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2.2.4 不同玉米品系(品种)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红外光谱的不同品系(品种)玉米筛选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光谱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品系(品种)玉米的近/中红外光谱
        3.3.2 近/中红外光谱的主成分分析
        3.3.3 近/中红外光谱的系统聚类分析
    3.4 通过2Dshige软件进行的二维相关谱分析
        3.4.1 品系 14、品系 26 和对照样品JK958 的近/中红外光谱分析
        3.4.2 品系 14、品系 26 和对照样品JK958 的二维近红外相关分析
        3.4.3 品系 14、品系 26 和对照样品JK958 的二维中红外相关分析
        3.4.4 品系284 和对照样品JK958 的二维中红外相关分析
    3.5 讨论
        3.5.1 近红外光谱分析所得结果
        3.5.2 中红外光谱分析所得结果
        3.5.3 二维相关谱分析所得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玉米代谢物提取方法及内标物的选择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玉米代谢物的提取优化
        4.2.2 试验方案
        4.2.3 样品衍生化处理
        4.2.4 GC-MS联用仪条件的优化
        4.2.5 内标物的选择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提取方法的优化结果
        4.3.2 内标物选择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品系(品种)玉米筛选的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前处理和数据采集方法
        5.2.2 数据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基于GC-MS联用不同品系(品种)玉米代谢物定性结果
        5.3.2 基于GC-MS联用不同品系(品种)玉米代谢物定量结果
        5.3.3 不同品系(品种)玉米代谢物的系统聚类分析
        5.3.4 不同品系(品种)玉米代谢物的主成分分析(PCA)
    5.4 讨论
        5.4.1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的可变和多样性
        5.4.2 不同品系(品种)玉米代谢物的轮廓
        5.4.3 不同品系(品种)玉米代谢组学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基于CRISPR-Cas9编辑技术对小麦C-Ph1基因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Ph1 基因及其研究进展
    1.2 减数分裂的研究进展
    1.3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春和中国春ph1b突变体的转录组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RNA-seq
    2.3 实验结果
        2.3.1 转录组测序数据及序列拼接
        2.3.2 转录组数据与小麦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2.3.3 新基因的挖掘分析
        2.3.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3.5 中国春ph1b缺失区间的基因分析与预测
    2.4 讨论
第三章 小麦C-Ph1 基因编辑植株获得和鉴定
    3.1 实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
        3.1.2 载体,酶及主要试剂
        3.1.3 引物序列
    3.2 实验方法
        3.2.1 CRISPR表达载体的构建
        3.2.2 表达载体转入农杆菌
        3.2.3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
        3.2.4 转基因植株突变类型检测
        3.2.5 序列比对
        3.2.6 数据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小麦C-Ph1 基因系统发育树
        3.3.2 小麦C-Ph1 基因编辑植株的分子检测
        3.3.3 稳定遗传编辑植株的C-Ph1 基因序列分析
        3.3.4 不同编辑类型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小麦C-Ph1 基因编辑植株减数分裂期动力学观察
    4.1 试验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材料准备
        4.2.2 试剂准备
        4.2.3 花药染色体制片
    4.3 实验结果
        4.3.1 编辑植株验证
        4.3.2 突变体植株花粉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染色体行为观察
    4.4 讨论
第五章 小麦C-Ph1 基因编辑植株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效应
    5.1 试验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杂交F_1代植株的获得及检测
        5.2.2 .花药制片
        5.2.3 .CTAB法提取黑麦基因组DNA
        5.2.4 .原位杂交
    5.3 结果
        5.3.1 杂种F_1植株的获得及验证
        5.3.2 杂种F_1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构型
        5.3.3 杂种F_1代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的原位杂交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黑麦概述
        1.1.1 小黑麦起源及特点
        1.1.2 小黑麦类型及应用
        1.1.3 小黑麦传统育种
        1.1.4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研究中的应用
    1.2 遗传群体构建及分子标记类型
        1.2.1 作图群体构建
        1.2.2 分子标记概述
    1.3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性状测定及方法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穗部性状的表型及次数分布
        2.2.2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3 小黑麦穗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2.2.3.1 遗传模型的选择
        2.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备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2.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
    2.3 讨论
        2.3.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相关性
        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模型
        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参数对育种的指导
    2.4 小结
第三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亲本及群体构建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DNA提取
        3.1.4 小黑麦ISSR-PCR扩增和检测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6 QTL命名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表型分析
        3.2.2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3.3 讨论
        3.3.1 群体选择及分子作图
        3.3.2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3.3.3 影响小黑麦QTL定位的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4)长穗偃麦草的抗病耐盐鉴定及分子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长穗偃麦草种质资源的概述
    1.2 长穗偃麦草抗病性
        1.2.1 长穗偃麦对锈病的抗性
        1.2.2 长穗偃麦草对赤霉病的抗性
        1.2.3 长穗偃麦草对白粉病的抗性
    1.3 长穗偃麦草的抗逆性
        1.3.1 长穗偃麦草的耐盐性
        1.3.2 长穗偃麦草的抗旱性
        1.3.3 长穗偃麦草的饲用价值
    1.4 长穗偃麦草的分子标记开发
        1.4.1 基于分子杂交的分子标记
        1.4.2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
        1.4.3 PCR技术与酶切技术相结合的分子标记
        1.4.4 基于高通量测序和芯片技术的DNA分子标记
    1.5 长穗偃麦草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长穗偃麦草抗病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条锈病抗性鉴定
        2.2.2 叶锈病抗性鉴定
        2.2.3 讨论
        2.2.4 小结
第3章 长穗偃麦草耐盐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长穗偃麦草芽期耐盐性鉴定
        3.2.2 长穗偃麦草苗期耐盐性鉴定
        3.2.3 长穗偃麦草全生育期的耐盐性鉴定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长穗偃麦草分子标记开发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条锈病与白粉病
        1.1.1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
        1.1.2 小麦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其他研究
    1.2 植物NAC转录因子
        1.2.1 植物NAC转录因子简介
        1.2.2 植物激素参与的NAC转录因子调控
        1.2.3 NAC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1.2.4 小麦NAC转录因子(TaNAC)的研究现状
    1.3 植物中的杂种衰亡
        1.3.1 植物中杂种衰亡的简介
        1.3.2 杂种衰亡的可能原因和调控机制
        1.3.3 远缘杂交与基因互作
        1.3.4 小麦中的杂种衰亡
    1.4 分子标记开发及多组学研究方法
        1.4.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与分子标记开发
        1.4.2 多组学研究方法
    1.5 研究方案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和方案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TaNAC TFs参与调节小麦对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材料和处理
        2.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2.2.3 筛选真菌胁迫响应相关的TaNAC基因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2.5 普通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和序列分析
        2.2.6 TaNAC转录因子的系统进化及蛋白序列特征分析
        2.2.7 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基于IWGSC Ref Seq v1.1 对小麦NAC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重鉴定
        2.3.2 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并分析真菌胁迫响应的TaNAC基因
        2.3.3 从真菌胁迫后的N9134 中克隆TaNAC基因并重命名新转录本
        2.3.4 获得的TaNAC转录本及其编码产物的序列结构、理化性质等分析
        2.3.5 白粉菌和条锈菌侵染下小麦TaNAC基因的表达分析
        2.3.6 真菌胁迫下N9134中TaNAC转录本的结构变体
        2.3.7 真菌胁迫下差异表达Ta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2.3.8 TaNAC膜结合转录因子(Membrane-bound TFs,MTFs)的比较分析
    2.4 讨论
        2.4.1 时空特异表达和可变剪切表明:TaNAC转录本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2.4.2 小规模复制或删除事件有助于丰富TaNAC基因及其转录本序列结构变异的多样性
        2.4.3 膜结合TaNAC通过形成不同结构变体的调控方式发挥不同的功能
    2.5 小结
第三章 TaNAC基因基于可变剪切和miRNA的转录后调控参与真菌胁迫响应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和处理
        3.2.2 RNA提取与基因克隆
        3.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差异表达
        3.2.4 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
        3.2.5 转录调控活性分析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一对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在白粉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3.3.2 克隆得到TaNAC可变剪切转录本的序列结构分析
        3.3.3 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分析
        3.3.4 TaNAC可变剪切结构变异转录本编码产物的高级结构分析
        3.3.5 比对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亚细胞定位
        3.3.6 比较分析TaNAC结构变异转录本的转录调控活性
        3.3.7 结合于小麦TaNAC基因编码区的mi RNA的预测分析
    3.4 讨论
        3.4.1 TaNAC基因可以通过可变剪切的转录后调控方式参与胁迫响应
        3.4.2 TaNAC基因可变剪切和mi RNA耦联的转录后调控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在我国的分布与演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材料
        4.2.2 等位性测验
        4.2.3 表型调查和数据分析
        4.2.4 取样和提取基因组DNA
        4.2.5 分子标记的筛选和开发
        4.2.6 绘制遗传图谱
        4.2.7 杂种衰亡相关小麦材料的系谱分析和基因型检测
        4.2.8 荧光原位杂交(FISH)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分析验证本研究冬小麦群体中存在的杂种衰亡
        4.3.2 中度和重度杂种衰亡系统中也存在Ne基因的剂量效应
        4.3.3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复等位基因确实分别存在不同
        4.3.4 构建冬小麦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4.3.5 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在中国各麦区离散的分布特征
        4.3.6 N9134 和周麦22 中杂种衰亡调控基因Ne1 和Ne2 的来源
    4.4 讨论
        4.4.1 F_1 与亲本的千粒重百分比更适合为杂种衰亡分级标准之一
        4.4.2 遗传背景应该是杂种衰亡表型差异的另一个影响因素
        4.4.3 普通小麦的Ne1 和Ne2 可能分别直接源于野生二粒小麦和黑麦
        4.4.4 N9134 的Ne1 和周麦22 的Ne2 可能是杂种衰亡调控新基因
        4.4.5 引进品种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品种杂种衰亡基因频率(尤其Ne2)
        4.4.6 导致杂种衰亡的基因位点也可以对小麦育种起积极作用
    4.5 小结
第五章 小麦杂种衰亡调控机制的多组学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多组学分析的植物材料
        5.2.2 基于BSA的转录组测序(BSR)
        5.2.3 基于PacBio三代平台的全长转录组测序
        5.2.4 iTRAQ定量蛋白质组测序
        5.2.5 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
        5.2.6 多组学联合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杂种衰亡的BSR分析
        5.3.2 小麦杂种衰亡的全长转录组分析
        5.3.3 小麦杂种衰亡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5.3.4 小麦杂种衰亡的代谢组学分析
        5.3.5 基于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的多组学联合分析
    5.4 讨论
        5.4.1 各组学分析结果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结果的问题与不足
        5.4.2 小麦中杂种衰亡、真菌病害抗性、TaNAC转录因子三者的关系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文
附录B 附表
附录C 附图
致谢
博士毕业有感
作者简介

(6)提高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花药培养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2 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的因素
        1.2.1 基因型
        1.2.2 预处理方式
        1.2.3 培养基
        1.2.4 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
    1.3 小孢子培养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4 影响小麦小孢子培养的因素
        1.4.1 小麦小孢子培养的发育途径
        1.4.2 基因型
        1.4.3 预处理方式
        1.4.4 小孢子的分离方式与分离液
        1.4.5 培养密度
        1.4.6 分化培养基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1.5 单倍体植株加倍
        1.5.1 秋水仙素在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中的应用
        1.5.2 流式细胞仪检测植物倍性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主要仪器及培养基
        2.1.1 供试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1.3 培养基
    2.2 花药培养方法
        2.2.1 供试材料种植
        2.2.2 取材与预处理
        2.2.3 材料的消毒与接种
        2.2.4 花药诱导培养
        2.2.5 分化培养与生根培养
    2.3 小孢子培养方法
        2.3.1 供试材料种植
        2.3.2 取材与预处理
        2.3.3 材料消毒与分离小孢子
        2.3.4 小孢子活力统计及诱导培养
        2.3.5 分化培养
    2.4 倍性检测及单倍体植株加倍
        2.4.1 倍性检测
        2.4.2 单倍体植株加倍
    2.5 数据统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花药培养效率研究
        3.1.1 花药培养程序
        3.1.2 低温预处理时间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3.1.3 甘露醇与秋水仙素处理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
        3.1.4 不同培养基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
    3.2 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3.2.1 小孢子培养程序
        3.2.2 取材时期与小麦穗部形态的关系
        3.2.3 预处理方式对小孢子发育的影响
        3.2.4 分离液对小孢子活力的影响
        3.2.5 小孢子培养密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3.2.6 分化培养基对分化效率的影响
    3.3 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技术研究
        3.3.1 秋水仙素处理花药对加倍效率的影响
        3.3.2 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对加倍效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影响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因素
        4.1.2 影响小麦小孢子培养效率的因素
        4.1.3 单倍体植株加倍办法对加倍效率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四倍体小麦ANW16F矮秆性状遗传及其矮秆基因Rht16的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矮秆小麦的研究进展
        1.1.1 小麦矮秆基因起源
        1.1.2 小麦矮秆基因及其遗传效应
        1.1.3 小麦矮秆基因的分布与矮源利用现状
    1.2 影响小麦矮化的环境因素与矮化机理
        1.2.1 影响小麦矮化的环境因素
        1.2.2 矮秆小麦矮化机理
    1.3 分子标记技术与小麦矮秆基因定位
        1.3.1 主要的分子标记
        1.3.2 小麦矮秆基因定位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矮秆小麦ANW16F(携带Rht16)株高及其构成因子与部分产量性状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器材
        2.1.3 田间种植与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株高、穗长、节间长度表型特征分析
        2.2.2 株高、穗长、茎节长及部分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矮秆小麦ANW16F外源赤霉素响应及内源赤霉素含量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最适赤霉素浓度筛选
        3.2.2 外源赤霉素喷施后株高及其构成因子性状测定与分析
        3.2.3 内源赤霉素GA_4含量的测定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矮秆 ANW16F和高秆 LD222 茎秆组织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矮秆基因Rht16 的定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剂耗材与仪器
        5.1.3 试验引物
        5.1.4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SSR引物差异筛选
        5.2.2 FSRAP引物差异筛选
        5.2.3 连锁图的绘制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8)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可利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冰草属的分布及分类简史
        1.1.1 冰草属植物的分布
        1.1.2 冰草属植物的分类
    1.2 冰草植物的生态学习性
        1.2.1 冰草P基因组遗传效应
        1.2.2 冰草表型性状生育时期
    1.3 冰草属植物研究现状
        1.3.1 冰草与小麦在远缘杂交染色体间关系上研究
        1.3.2 冰草属植物在基因组方面的研究
    1.4 冰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5 冰草在牧草育种中的应用
    1.6 冰草的细胞学研究应用
        1.6.1 小麦-冰草属植物2P二体附加系
        1.6.2 冰草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1.6.3 FISH与 GISH在小麦-冰草属植物中的应用
    1.7 植物多倍体
        1.7.1 人工诱导多倍体形成过程
        1.7.2 植物多倍体研究及利用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农艺性状统计分析
    2.1 材料及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内差异
        2.2.2 冰草各农艺性状间相关分析
        2.2.3 冰草种间杂种F2代材料因子分析
        2.2.4 冰草种间杂种F2代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2.2.5 冰草种间杂种F2代材料优异性状
        2.2.6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生育时期调查
        2.2.7 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分蘖株高表型分析
        2.2.8 冰草种间杂种F2代群体分蘖株高动态分析
        2.2.9 冰草作为牧草资源杂种后代鉴定与筛选
    2.3 结论与讨论论
第三章 冰草属牧草种间杂种亲本及其F2代核型分析
    3.1 材料及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细胞学制片方法
        3.1.3 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染色体数目分析
        3.2.2 染色体核型分析
        3.2.3 染色体核型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冰草种间杂种F2代农艺性状研究
    4.2 冰草属牧草种间杂种亲本及其F2代核型分析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论文受资助情况
附录
致谢

(9)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黑麦属的研究进展
        1.1.1 黑麦的分类及分布
        1.1.2 黑麦优异基因的发掘
    1.2 黑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2.1 六倍体小黑麦的创制
        1.2.2 八倍体小黑麦的创制
        1.2.3 异附加系的创制
        1.2.4 异代换系的创制
        1.2.5 易位系的创制
    1.3 麦类作物的抗寒性研究
        1.3.1 抗寒性的生理机制
        1.3.2 抗寒性的遗传机制
        1.3.3 北方寒地冬性小麦的研究现状
    1.4 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方法
        1.4.1 形态学鉴定法
        1.4.2 细胞学鉴定法
        1.4.3 原位杂交检测
        1.4.4 分子标记检测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小黑麦×冬黑麦杂交试验及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田间播种与杂交
        2.3.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2.4 试验结果
        2.4.1 杂交试验结果
        2.4.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仪器及设备
    3.4 试验方法
        3.4.1 种子萌发及根尖处理
        3.4.2 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
        3.4.3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
        3.4.4 植物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3.4.5 探针的标记
        3.4.6 原位杂交过程
    3.5 试验结果
        3.5.1 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结果
        3.5.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3.5.3 基因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冬黑麦SSR分子标记鉴定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
    4.3 试验仪器及设备
    4.4 试验方法
        4.4.1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4.4.2 PCR反应
        4.4.3 SSR标记检测
    4.5 试验结果
        4.5.1 冬黑麦特异性SSR引物的筛选
        4.5.2 冬黑麦SSR引物在杂种F1中的检测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的可行性
    5.2 杂种与亲本田间农艺性状的比较
    5.3 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5.4 冬黑麦遗传物质的鉴定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杂交小麦亲本抗条锈病鉴定及F1代抗性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 杂交小麦
        1.1 杂交小麦研究进展
        1.2 雄性不育系
        1.3 杂交小麦抗病育种
    2 小麦条锈病
        2.1 小麦条锈菌
        2.2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及危害
        2.3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
    3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
        3.1 小麦抗条锈基因定位及命名
        3.2 小麦抗条锈基因的利用
    4 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
        4.1 分子标记方法介绍
        4.2 分子标记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5 当前中国小麦抗条锈现状
        5.1 中国小麦品种抗病水平
        5.2 国外种质资源利用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6.2 技术路线
第2章 杂交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3章 杂交小麦苗期抗条锈鉴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菌种繁殖
        1.2.2 材料种植
        1.2.3 病原菌接种
        1.2.4 反应型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4章 杂交小麦成株期抗条锈鉴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菌种繁殖
        1.2.2 材料种植
        1.2.3 病原菌接种
        1.2.4 反应型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5章 成株期菌量检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成株期叶片采集
        1.2.2 小麦条锈菌繁育
        1.2.3 小麦条锈菌夏孢子收集
        1.2.4 DNA 提取
        1.2.5 DNA 浓度测定及稀释
        1.2.6 半定量 PCR 法菌量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课题

四、冬、春小麦杂种F_1及春小麦品系间杂种F_1代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近/中红外光谱及气质联用的不同品系(品种)玉米的筛选[D]. 丁璐.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2]基于CRISPR-Cas9编辑技术对小麦C-Ph1基因的功能研究[D]. 王佰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常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4]长穗偃麦草的抗病耐盐鉴定及分子标记开发[D]. 特日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真菌胁迫响应TaNAC基因和小麦杂种衰亡分子机理研究[D]. 吕士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提高小麦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效率的研究[D]. 陶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四倍体小麦ANW16F矮秆性状遗传及其矮秆基因Rht16的定位[D]. 龚胤书.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8]冰草属种间杂种F2代群体可利用性评价[D]. 左学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9]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D]. 杨军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杂交小麦亲本抗条锈病鉴定及F1代抗性预测[D]. 周天宇. 西南大学, 2020(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