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与方程若干问题初探

一、曲线与方程若干问题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罗军[1](2021)在《膨胀土冻胀过程水-热-变形耦合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第三冻土大国,冻深超过0.5 m且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季节冻土面积达4.46×106 km2,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大部分地区与西部部分地区。同时,我国也是膨胀土分布最广泛的国家之一,涵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当今,我国已进入加快发展高速轨道交通的崭新时期,工程实践和病害调查表明,在我国季节冻土区发育大面积的深厚残坡积膨胀土,该膨胀土区域多地下水丰富、浅表。季节冻土区膨胀土因其复杂的湿胀-干缩特性、冻胀特性,可引起显着的工程病害。目前,针对复杂环境下膨胀土冻胀机理和模型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基于此,本文以吉林-图们-珲春高铁、哈尔滨-佳木斯高铁工程沿线季节冻土区深厚残坡积膨胀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认识如下:针对膨胀土冻胀试验特点,研制了开放系统膨胀土冻融-胀缩试验系统,对冻结室、温控系统、水分给排系统、单向加载系统、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及可靠性评价。提出了一种可伸缩环形冻结室,研制了一种基于静水压力监测的高灵敏度Mariotte瓶。提出了膨胀土冻结-胀缩试验方法和标准化流程建议。针对季节冻土区膨胀土基本特征与南北膨胀土差异问题,开展了膨胀土物质组成、基本物性、持水特性、热物性、胀缩性等一系列试验,研究表明不同于南方膨胀土,季节冻土区膨胀土以结晶度较差的蒙脱石为主,小于2μm的粘粒含量不足20%,液塑限指标普遍较低,残余含水率较高。同时,推导了延吉膨胀土孔隙水含量、渗透系数与吸力的关系,提出了冻融状态延吉膨胀土导热系数计算模型,验证了Briaud模型在延吉膨胀土变形预测中的适用性。比较分析了南北膨胀土工程地质差异,研究表明季节冻土区延吉盆地膨胀土以坡积中弱膨胀土为主,形成年代较南方膨胀土更早,历史上经历了复杂风化、冲蚀和沉积作用,极端冻融和干湿循环作用进一步加剧了其原岩的风化、分解。针对冻结膨胀土孔隙水温度效应特征问题,开展了膨胀土冻结温度试验,研究表明膨胀土孔隙水冻结点随初始含水率变化较大,且在较高饱和度下具有较低的冻结点,据此提出了基于水活度概念的膨胀土孔隙水冻结点预测方法。同时,开展了低温差示量热扫描试验,研究表明膨胀土孔隙水结晶时在冰水相界面处发生异相成核作用,孔隙冰的生长类型为球状晶体三维生长,据此提出了描述膨胀土孔隙水冻结过程的结晶动力学模型。针对膨胀土冻胀特性问题,开展了复杂边界条件膨胀土单向冻胀试验,分析了冻结状态下膨胀土的温度场时程、冻胀变形与冻结锋面变化规律、水分迁移与冷生构造、冻结状态路径等。研究表明,冻结膨胀土的温度时程可分为快速冻结、过冷状态、缓慢冻结、稳定冻结四个阶段。冻结锋面迁移受孔隙含水率影响显着,水分重分布区域大。湿胀干缩特性对冻胀变形特性具有一些重要影响,冻结效应引起的变形主要包括粘土矿物膨胀和较大区域的迁移冻胀,原位冻胀和层状冰透镜体生长引起的变形并不显着。由状态路径可知,土体融化时孔隙水含量变化幅度较冻结时更大,将引发短时且较大的粘土矿物吸水膨胀作用。提出了考虑相变动力区的膨胀土冻结-胀缩耦合牵连机制。基于冻土水―热―变形耦合分析方法,考虑孔隙水状态对膨胀土冻结的影响和膨胀土膨胀变形预测方法,建立了膨胀土水―热―变形耦合冻胀模型FH_ex_Model。其中,相变项的计算采用非耦合算法,空间离散采用Crank-Nicolson格式,时间离散采用向前差分格式。进而可以描述膨胀土的“湿胀干缩”特性对其冻胀特性的影响,并解耦出冻胀过程中非饱和膨胀土的冻胀变形分量和胀缩变形分量。研究成果加深了对膨胀土冻胀水-热-变形耦合机制的认知,对季节冻土区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膨胀土场地工程病害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田玉峰[2](2021)在《非均匀细分和割角细分》文中研究表明细分作为一种重要的几何模型表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动画建模、工业造型设计及等几何分析等领域。其中非均匀细分可以通过改变其格式中的节点距而灵活、方便地编辑几何模型,因而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而割角细分的几何直观性则促使其成为一类重要的细分格式。几何模型的曲面品质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关的应用领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非均匀细分格式中节点距的任意性,构造满足指定要求的非均匀格式一般是非常复杂与困难的。已有的非均匀细分曲面在奇异点处最多能做到一阶几何连续(G1连续),其光顺性也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因此目前非均匀细分曲面在奇异点处的品质表现往往不尽可观。非均匀细分格式构造上的复杂性使得其在应用于曲面上尖锐特征生成时,尖锐特征处的表现更是难以预测和控制。本文通过拓展特征多面体技术而设计出用于生成尖锐特征的新的非均匀细分规则,新规则使得所生成的尖锐特征均为非均匀三次B-样条曲线,生成曲面中尖锐特征以外的地方则为G1连续的非均匀Catmull-Clark曲面;另外新规则还允许在控制网格上任意指定尖锐边,从而可生成复杂的尖锐特征。特征多面体技术在改善曲面品质方面是行之有效的,目前曲面品质最好的非均匀细分格式之一便由特征多面体技术得到,本文借鉴这一技术进一步改进非均匀细分曲面的连续性、光顺性等品质。首先,本文通过改进特征多面体中心处的夹角而进一步改善细分曲面的品质(特别是曲面的光顺品质),并提出一种系统的设计夹角取值的方法,该方法在改善曲面品质上具有一定的几何直观性,其实际有效性也得到了数值结果的证实。其次,为了填补非均匀细分格式在二阶或更高阶连续上的空白,本文将特征多面体技术推广到三维而提出特征抛物面的概念,并基于特征抛物面建立旨在设计曲率有界的非均匀细分格式的框架,而后按照该框架给出一个初步的求解非均匀细分曲面的方法,以说明该框架的有效性。作为一种割角细分格式,均匀B-样条曲线的Lane-Riesenfeld算法有着简洁、统一的形式,即顶点分裂加上若干次算术平均。本文通过引入一个参数而将其第二次算术平均改为加权平均,从而可调控切割角点的程度;同时将该策略推广到一般次数的任意拓扑曲面上,通过调节参数的取值而生成不同形状的结果曲面。总体而言,本文研究内容旨在提升非均匀细分曲面在奇异点处的品质,并允许非均匀细分曲面生成高品质的复杂尖锐特征。另外本文所提出的任意次数的加权割角细分使得均匀细分能更加灵活地调整曲面的形状。

陈刚[3](2021)在《基于多尺度三维空间裂隙分布的粗糙岩体裂隙渗透性研究 ——以云南个旧高松矿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基岩中裂隙的多尺度性、三维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渗流具有强烈的尺度效应、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在单裂隙渗流、裂隙网络模拟、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地下水渗流场的模拟和计算,将得出地下水动态、水量变化等合理的结果。以往的研究大多针对上述问题中某一具体问题开展研究,缺乏在同一研究区内多个问题综合性的研究。本文以裂隙尺度为主线,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工作,重点是小尺度粗糙裂隙渗流特性和中尺度裂隙网络的渗透性研究。本项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562017),“基于裂隙三维空间分布的矿区地下水流动模拟研究”以及企业合作项目“云南省个旧市松树脚锡矿水文地质调查”等项目进行选题、数据采集、理论推演和论文撰写。研究区实测裂隙水平上优势方向为325°和75°,裂隙隙宽在0.1~0.4mm之间,总体符合正态分布。研究区构造发育将该区分割为12个岩体块段,这些块段水平方向上裂隙发育各具特点;裂隙隙宽垂向上有随高程逐渐减小的趋势,总体上符合线性变化。借助岩石CT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成了研究区内46个不同类型岩石样品的扫描,提取出17个典型裂隙面三维形态数据。使用裂隙面切向、法向双位移量控制的方法,生成激光扫描裂隙面的三维双壁粗糙裂隙模型。以局部立方定律为理论基础,建立三维裂隙隙宽函数插值渗流模拟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且效果良好。完成15个典型裂隙面的渗流计算,粗糙度系数范围1.33~8.21。对研究区内40个岩石样品进行了渗透率测定工作,气测法中灰岩渗透率平均值7.41E-16 m2,白云岩渗透率平均值1.04E-15 m2,且岩石液测法得到岩石渗透率远小于气测法结果。裂隙网络的模拟应用GEOFRAC法,该方法以序贯高斯模拟法(SGS)模拟裂隙位置的空间分布、以主成分分析法模拟裂隙方向的空间分布、按特定规则连接裂隙元形成三维裂隙面,生成了地表12个分区的66812条裂隙,地下8个分区7632条裂隙;裂隙形状采用圆盘模型,组成三维裂隙网络。基于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二维裂隙流和三维达西渗流的跨维度耦合控制方程,保证了数值模型计算域内渗流场压力、速度、质量的连续性。利用离散裂隙和基质(DFM)模型,耦合二维裂隙流和三维基质达西流进行裂隙岩体的渗流数值计算,完成地表12个分区,地下8个分区共20个DFM模型渗透张量的计算;并使用2个孔组抽水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对裂隙岩体三维渗透张量计算结果自编程序实现了三维渗透椭球体的可视化。基于渗透张量的二阶对称正定性,推导出各向异性含水介质地下水流动方程二维中心差分法的稳定性判断公式。分析认为,MODFLOW2005可以完成特定条件下的各向异性含水介质的渗流模拟和计算,且计算速度快;但在基于矩形网格、显式差分格式时计算稳定性相对较差。对比分析River和Drain模块,在需要考虑巷道对地下水补给的情况下选用River模型更为合理;River和Drain模块无法做到对水量变化的快速响应;对River和Drain模块中水量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与含水层间的水头差。对云南个旧高松矿田进行了各向异性含水层渗流场模拟,对比了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两种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各向同性状况下巷道涌水量预测值比实测值明显偏大,最大计算误差67.10%;而使用改进渗透张量作为含水层渗透性参数的模型计算结果最大误差小于32.23%。并利用渗透椭球体分析了各向异性含水层中地下水数值计算产生偏差的原因。

白晓伟[4](2020)在《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不断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开始在各地涌现。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建筑类型,全民健身中心的功能强调群众参与性、弱化观演性,建筑内部多个大空间立体叠加组合。空间布局的高度紧凑性降低了全民健身中心内部空间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由此导致对空调系统的普遍依赖,而适宜季节内的自然通风则有助于缓解空调系统运行能耗的巨大压力。在全民健身中心的各类设计因素中,空间形态作为建筑与环境的交互媒介,对气流具有重要的调控与引导作用。因此,亟待针对全民健身中心的空间特殊性与低成本运营要求,开展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的空间形态研究。本研究旨在整合各层级空间形态要素构建全民健身中心的自然通风系统,探索空间形态参数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建立基于预测模型的快速优化方法,对空间形态参数的最优组合方式展开搜索。对我国全民健身设施的发展动因和全民健身中心的基本特质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从必要性、可行性及气候潜力3方面出发,对全民健身中心与自然通风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对全国范围内48座典型全民健身中心进行调研分析,提取空间形态特征;对典型全民健身中心展开现场测试,获取室内风环境特征。从自然通风降温、改善空气品质和运动项目要求3方面出发,提取空气温度、空气龄和风速作为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性能评价目标。以此目标为导向,围绕空间形态要素对自然通风性能的作用机制展开深入研究。从进风口、形体空间、竖向腔体、出风口4个层级出发,对影响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空间形态要素进行分类解析。基于形态学分析方法,系统整合全民健身中心4个层级的空间形态要素,经过整体建筑的单元分区、形态要素的分区植入、分区系统的整合重构等一系列操作流程,建构整体的自然通风系统。结合全民健身中心的典型案例展开实践探讨,验证自然通风系统的建构流程在方案设计阶段的有效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系统的几何控制参数展开模拟分析。基于调研统计数据建立基础实验模型,提取4个层级空间形态要素的15个基本几何控制参数构建参数化模型,采用Flunet软件对空气温度、空气龄和风速值进行批量计算。采用控制变量分组实验对几何参数展开局部敏感性分析,探索单一参数变化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趋势和作用规律;采用参数相关性方法展开全局敏感性分析,探索多个参数同时变化时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计算各几何参数的敏感性指标。为了实现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快速优化,结合响应面方法建立自然通风性能预测模型,用以替代流程复杂、计算耗时的CFD数值模拟,采用遗传算法调用响应面模型展开多目标优化,并快速获取优化解集,从而为方案阶段空间形态设计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持。同时,搭建各功能模块协同工作的优化平台,开发易于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结合敏感性分析和多目标优化结果,提出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设计策略。研究建立了基于形态学分析方法的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系统建构流程,揭示了空间形态参数对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参数的敏感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响应面的自然通风优化模型,实现了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的快速优化,并提出了空间形态的设计策略。本研究能够充实大空间体育建筑自然通风设计的方法体系,更新建筑自然通风性能优化的流程和方法,有助于实现全民健身中心的低成本可持续运营。

刘陆[5](2020)在《高阶滑模控制理论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滑模控制方法源于变结构控制系统,该算法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扰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众所周知,在实际系统的建模过程中,被控对象与其数学模型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外部干扰、未建模动态以及参数扰动等等。而滑模控制算法因能有效地处理上述差异所带来的系统不确定,从而受到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滑模控制方法已经成为控制领域中一个独立、完善的研究分支,也是一类被控制理论研究者和工程应用领域专家广泛采用的非线性控制器设计方法。然而,现有的大部分滑模控制理论研究都是基于传统滑模,而传统滑模的不足之处在于其存在抖振问题和相对阶限制。利用高阶滑模可以解决传统滑模中的抖振和相对阶限制问题,但是高阶滑模仍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很多未解问题,如变增益、输出受限、非匹配不确定等。因此,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扰由函数限定条件下的高阶滑模理论及应用(61573170)”和“非匹配受扰高阶滑模控制理论及应用(61973142)”的资助下,研究了高阶滑模中的变增益、输出受限、非匹配不确定等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将部分成果应用于Buck型变换器、单摆系统、机器人系统的控制中。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针对滑模控制方法中控制增益恒定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自适应技术的滑模控制算法。首先,利用滑模控制的概念,构建了新型滤波器以避免传统低通滤波器的参数限制问题;其次,结合等效控制原理,利用上述滤波器重构了自适应律跟踪系统中的扰动;进而,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理论构造了自适应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电动汽车控制;最后,将该自适应策略推广至二阶滑模控制算法,并通过Buck型功率变换器验证了有效性。(2)提出了非匹配受扰二阶滑模控制方法,削弱了二阶滑模的抖振问题。将一部分系统信息留在非匹配通道中,可以有效地减小控制通道中的不确定项,从而可通过减小控制增益达到削弱抖振的目的。进而,为了消除二阶滑模非匹配通道中外部扰动的影响,利用扰动观测技术,研究了外部扰动存在于非匹配通道中的二阶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当系统状态已知时,可直接利用Levant提出的微分器来估计非匹配扰动,从而设计补偿控制器。其次,若系统状态未知,则需先将扰动和滑动变量看作是新的变量,构建辅助系统,利用状态观测器对辅助系统设计补偿控制器。最后,再利用扰动观测器估计滑动变量中的外部扰动。该方法通过对观测技术与滑模控制算法的结合,有效地解决了二阶滑模非匹配通道中的外部扰动问题。(3)提出了高阶滑模的一般性设计方法,解决了含有非匹配项的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问题。在高阶滑模中引入非匹配项时,其动力学方程包含两种形式,即含有下三角结构非匹配项的高阶滑模动力学方程和含有上三角结构非匹配项的高阶滑模动力学方程。针对含有下三角结构非匹配项的高阶滑模动力学方程,利用反步法和数学归纳法进行了控制器设计,并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有限时间收敛性。针对含有上三角结构非匹配项的高阶滑模动力学方程,首先,设计了局部滑模控制器使其能在一个固定区域中有限时间稳定;其次,在局部滑模控制器中引入饱和控制技术构建类饱和滑模控制器,使滑动变量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一个小区域中;最后,通过改变控制器的饱和度调整该区域的大小使其包含于上述固定区域,从而使系统全局有限时间稳定。(4)针对实际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输出受限问题,通过引入障碍函数,研究了输出受限下的二阶滑模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首先,在二阶滑模齐次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障碍函数,其函数值与输出距限制域边界的距离成反比。其次,将障碍函数与反步法相结合,设计二阶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在输出受限条件下能有限时间稳定。进而,为削弱抖振引入了非匹配项,研究了含有非匹配项的二阶滑模动力学方程在输出受限下的控制问题,并通过单摆系统加以验证。

黄旭程[6](2020)在《含新能源接入的中低压直流电能变换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电力系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直流电能变换系统的地位逐步提升。中低压直流电能变换系统在转换效率、灵活性、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它不仅能满足不同电压等级的供电需求,而且适合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然而,直流电能变换系统是以电力电子变换器为主导的低惯性系统,负荷的投切和新能源输出功率的变化会影响直流母线电压质量,加剧变换器之间的交互影响并可能引发振荡问题,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新能源的并网消纳带来挑战。因此,需要聚焦于中低压直流电能变换系统内部各单元电力电子变换器的端口阻抗特性,研究提升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直流外送系统的稳定控制技术”、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直流电网的惯性控制方法与端口稳定性研究”以及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弱电网下新能源场站集群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等项目支持下,以中低压直流电能变换系统内的AC/DC互联变换器、光伏Buck变换器、储能双向Boost变换器以及中压直流互联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系统中潜在的小信号稳定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振荡抑制与惯性支撑措施,为大规模新能源与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直流电能变换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的具体工作及创新体现在:(1)针对AC/DC互联变换器与恒功率负载交互影响直流母线电压质量与系统稳定性的难题,提出了一种直流电压惯性支撑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AC/DC互联变换器直流端口与恒功率负载的阻抗模型并分析了交互关系。其次,以直流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基础,分析了直流电压下垂控制、负载功率、线路参数、变换器端口电容对直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随后,基于直流电压振荡的产生机理,提出了一种直流电压惯性支撑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增大AC/DC互联变换器直流端口阻抗的容性分量,增强直流系统的惯性与稳定性,提升母线电压抗负载波动的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孤岛检测影响光伏(Photovoltaic,PV)发电单元接入直流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前-滞后补偿控制方法。孤岛检测可以使新能源光伏发电单元在系统异常断开所形成的孤岛状态下得到保护,但基于扰动注入的前馈孤岛检测方法可能会影响光伏发电单元接入系统的正常运行。对此,首先考虑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孤岛检测方法的作用,建立了光伏发电单元直流变换器的阻抗模型,探究了影响光伏发电单元接入直流系统稳定运行的因素。随后,在不影响孤岛检测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超前-滞后补偿控制方法:通过引入互联变换器馈线电流信号来调节光伏变换器的端口特性,减弱了孤岛检测对正常运行的直流系统的干扰。最后,仿真研究验证了分析内容的准确性和所提超前-滞后补偿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直流电能变换系统中储能单元与AC/DC互联变换器的交互影响,导致系统在功率流向变化情况下面临的振荡失稳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压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由储能双向Boost变换器与AC/DC互联变换器所构成的双向变换器级联系统。作为母线电压控制单元的储能双向Boost变换器采用电压比例外环控制器,并引入功率前馈环节来补偿稳态误差,降低了控制系统的阶数;同时在AC/DC互联变换器中加入直流电压调节控制器,参与直流母线电压振荡抑制。然后,以改善双向变换器的端口阻抗特性为出发点,设计了协同控制参数,进而提高了直流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4)针对大功率传输导致中压直流互联变换器振荡失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源阻尼增强控制方法。首先,以采用双向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子模块的中压直流互联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根据DAB子模块的开环扰动模型和闭环输入阻抗模型,建立了直流互联变换器串联输入侧端口的阻抗模型。其次,基于无源稳定判据,分析了不同均压控制器参考值和不同均压控制环对中压直流互联变换器串联输入侧端口特性的影响。随后,为抑制直流互联变换器中压直流侧端口输入电压的振荡,综合考虑中压直流线路参数的影响,在解耦均压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源阻尼增强控制方法。该方法将中压直流互联变换器的输入阻抗调节为正阻抗,保证了中压直流互联变换器接入系统的稳定。最后,仿真验证了分析内容的准确性和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5)搭建了由AC/DC互联变换器、光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负载和监控系统组成的直流电能变换系统实验平台。首先给出了实验平台的示意图,然后设计了AC/DC互联变换器、光伏发电单元和储能单元等实验装置。最后进行了AC/DC互联变换器的直流电压惯性支撑控制实验、孤岛检测对光伏发电单元接入直流系统运行影响的实验、双向变换器的电压协同控制实验以及直流系统的模式切换运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直流电能变换系统平台设计的合理性。

黄少德[7](2020)在《复杂电磁结构的特征模理论及其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征模提供了一种无需考虑具体激励源就可获取任意形状电磁目标谐振特性以及模式解的通用方法,可以揭示电磁目标的固有谐振特性以及辐射机理,因此近年来其在电磁研究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关注。然而,复杂电磁结构(特别是包含介质的结构)的特征模理论和计算方法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严重制约了特征模的应用。本文旨在对复杂电磁结构的特征模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拓展基于特征模的设计和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研究了不同电磁结构的特征模与经典的自然模(有时也称为本征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金属结构,特征模的谐振频率与自然模的谐振频率相差很大;但是对于介质,特征模和自然模在模式谐振频率以及场分布等特性方面非常接近。因此,可以判断特征模和自然模是不同的模式解,但对于某些结构两者比较接近。2.研究了介质的特征模理论和计算方法。阐述了基于表面积分方程的介质特征模公式产生虚假模式的原因。回顾了现有的各种基于表面积分方程的介质特征模公式,并首次提出了一种对这些公式进行统一实施的方案。通过统一实施,本文对现有的各种基于表面积分方程的介质特征模公式进行了交叉验证,所得数值结果可作为检验介质特征模公式的标准算例。3.提出了基于单等效源面积分方程免疫虚假模式的介质全涂敷结构特征模公式。借助面等效原理,推导了各种面等效源之间的固有联系。基于此固有联系,本文提出了两种新颖的基于单等效源面积分方程适用于介质全涂敷结构的特征模公式。以FEKO的特征模求解器(介质区域使用体等效源)获得的模式解作为参考,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单等效源特征模公式可准确求解介质全涂敷结构的特征模。4.提出了基于面积分方程计算任意金属介质混合结构的全等相位特征模公式。尽管目前已经有很多工作报导了基于面积分方程求解金属介质混合结构特征模的方法,但这些方法无一例外都需要执行冗余的电磁流消元过程,这使得这些方法分析复杂电磁结构特别是多层结构变得非常复杂和难以实现。更重要的是,现有的这些公式均无法提供全等相位的模式电磁流,因此失去了特征模的重要特性。这两个缺点严重限制了特征模在解决电磁问题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面积分方程计算任意金属介质混合结构的特征模公式。与现有的公式相比,新公式完全避免了现有公式的电磁流消元过程,可以更加简单地实现对于复杂电磁结构特别是多层结构的特征模求解。更重要的是,新公式获得的模式电磁流均是等相位的,保持了特征模的重要特性。数值结果表明新公式可以精确计算任意金属介质混合结构的特征模。5.提出了基于面积分方程的任意金属介质混合结构的子结构特征模公式。使用两个具有有限大地板的介质谐振器天线的数值算例来比较传统的全结构特征模和所提出的子结构特征模的差异。数值结果显示,全结构特征模会求解出地板的谐振模式,在介质谐振器天线的设计中这往往是不合需要的。相反,所提出的子结构特征模公式则可抑制不合需要的地板模式。因此,可以判断子结构特征模比全结构特征模更适用于具有有限大地板的介质谐振器天线的分析与设计,同时子结构特征模具有巨大的潜力来指导其它类型天线的设计。

沈浩生[8](2020)在《面向轮机模拟器的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建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建立一类能够同时满足轮机模拟器对仿真速度与仿真精度要求的船用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为课题中心内容,重点研究了船用大型压气机质量流量与等熵效率的建模方法以及发动机平均值模型无法预测缸内压力的解决方法,同时结合作者多年的实际项目开发经验,对轮机模拟器中主机仿真系统的开发流程与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总结,对其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完成了理论向实践的转换。压气机模型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整机模型的稳态仿真精度与瞬态响应能力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目前文献中尚无关于各类压气机质量流量与等熵效率模型在船用大型压气机中的适应性对比研究。为了揭示它们在船用大型压气机不同工作区域的预测精度与外推能力,并更好的服务于轮机模拟器中主机仿真系统的开发,以两台具有不同尺寸、流量范围与转速范围的船用大型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一些经典的以及近些年所提出的压气机质量流量与等熵效率模型对压气机性能图谱中已有样本数据点的预测精度以及向非设计工况区域的外推能力。在所得到的对比分析结果基础上,总结了各类压气机模型的优势与劣势,凝练了若干指导性意见,可供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涡轮机械Euler方程的压气机叶片直径估算方法,该方法仅需利用压气机的性能图谱作为输入数据。在以A270-L59型、TCA88-25070型与TCA55型这三台具有不同尺寸大小的船用大型压气机为测试对象时,估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展现出了令人满意的估算精度。针对查表法外推结果不可靠以及单一的曲线拟合法在压气机不同工作区域的预测与外推精度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压气机质量流量的分区域建模方法。该方法以压气机的性能图谱为基础,首先通过定义区域划分标准,将其整个工作区域划分为设计工况区、低转速区、高转速区与低压比区,然后为每个区域选择预测或外推精度最高的模型。为了防止压气机的运行点在由其它区域进入低压比区时可能出现的不连续间断点,应用了一种曲线融合方法,可保证等转速线的平滑过渡。该建模方法充分利用了已有压气机质量流量数学模型的优势,既能够准确地预测设计工况区域内的已有样本数据点,又能够合理、稳健地外推至非设计工况区域。对Hadef等熵效率模型进行了改进,即利用压气机性能图谱中已有的等转速线将“质量流量-实际消耗比焓”平面划分为若干区域,再分别进行模型参数的校正,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压气机在不同转速范围内的工作特性。相比原模型,改进后的Hadef等熵效率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对性能图谱中已有样本数据点的预测精度,同时展现出了令人满意的外推能力。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以MANB&W7S80ME-C9.2型船用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主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给出了一种模型参数的校正方法,能够有效平衡主机仿真模型在各负荷条件下的仿真精度。通过开展稳态与瞬态仿真实验,验证了主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对发动机平均值模型进行了简化,移除了主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中用于计算扫气箱内工质温度的微分方程,并假设扫气温度时刻等于空冷器的空气出口温度,经验证该简化方法并不会对主机各主要性能参数的稳态仿真精度与瞬态响应能力造成明显影响,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主机仿真模型的计算速度,同时为轮机模拟器中其它机电设备数学模型的细化提供空间。根据二冲程柴油机在换气过程中缸内压力曲线的特点,对一类适用于四冲程火花塞点燃式发动机的气缸压力解析模型进行了修正,即利用两个线性函数来计算换气过程的缸内压力,使之可适用于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为了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测精度,利用实船测量数据与容积法模型生成的仿真数据对气缸压力解析模型中的模型参数进行校正,包括压缩与膨胀多变过程的多变指数、压缩多变过程参考点的温度与压力、燃烧效率系数以及Wiebe函数中的模型参数。将校正后的气缸压力解析模型与平均值模型相耦合解决了平均值模型无法预测缸压曲线的缺点,通过与实测示功图相对比,可发现能够很好地模拟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内各阶段缸内压力的变化趋势以及较为准确地预测压缩压力与爆发压力及其曲轴转角位置。通过调整气缸压力解析模型与平均值模型的计算频率,解决了二者计算速度不一致的问题,实现了二类模型的同步。相比“容积法-平均值”混合模型,所建立的“气缸压力解析模型-平均值”混合模型在取得相近仿真速度的前提下,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缸内压力的瞬态响应过程。最后,以建立与验证的船用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为基础,开发了超级大型油轮轮机模拟器中的主机仿真系统,并基于WPF技术完成了相应二维仿真界面的设计与制作,实现了分辨率自适应与局部缩放这两类实用功能。此外,对仿真界面程序与仿真模型程序的运行与刷新机制进行了优化,提升了仿真系统的运行流畅性与实时性。

魏尧[9](2020)在《西部白垩系饱和冻结砂岩蠕变损伤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能源战略不断向西部地区转移,许多大型矿井正在建设,冻结法是煤矿立井施工穿越强度低、胶结差的富水白垩系地层的有效施工方法。与此同时在复杂条件下的冻结砂岩蠕变问题日益突出,蠕变力学性质直接影响工程稳定性。开展饱和冻结砂岩蠕变特性的研究,对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岩体工程的长期安全稳定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论文选取西部典型白垩系饱和中粒砂岩和粗粒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西部白垩系饱和冻结砂岩蠕变损伤力学特性,研究成果将对西部白垩系地层冻结法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开展了白垩系饱和中粒砂岩和粗粒砂岩物理参数测定,同时进行不同冻结温度条件下热参数的测试,研究不同粒径砂岩热参数的差异性,全面分析岩性和冻结温度对白垩系砂岩热参数性质的影响。宏观上两种砂岩的含水率较高,内部孔隙度大,造成水稳定性差;微观上颗粒表面包裹着亲水性很强的黏土矿物,遇水易分散、产生泥化现象。研究了不同冻结温度下砂岩的瞬时力学特性。进行了饱和状态中粒砂岩和粗粒砂岩在不同冻结温度条件的单轴和三轴压缩力学特性试验。分析了不同岩性和不同冻结温度下饱和砂岩力学特性与破坏规律。重点阐述了砂岩粒径和冻结温度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了两种冻结砂岩的宏观破坏形态并且阐释了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冻结温度较低时,饱和冻结砂岩力学行为取决于孔隙中的未冻水含量;冻结温度较高时,孔隙冰的含量决定了冻结砂岩力学行为。研究了不同冻结温度下砂岩的蠕变力学特性,提出了冻结饱和砂岩蠕变长期强度计算模型。依托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设计饱和冻结砂岩的蠕变试验,获取了不同冻结温度、不同围压和不同加载系数水平的蠕变-时间曲线簇、蠕变速率-时间曲线、蠕变应力-应变曲线等蠕变特征参数,确定体积等时曲线簇法作为计算两种饱和冻结砂岩长期强度的方法。分析了蠕变宏观破坏形态,使用应力腐蚀机制解释了蠕变破坏机制。构建了白垩系冻结砂岩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并进行了蠕变参数辨识。采用声发射信号表征饱和冻结砂岩体的损伤变量,建立损伤变量与时间的关系,分析了蠕变各阶段内损伤演化规律。结合岩石蠕变理论、分数阶理论和损伤理论,建立考虑损伤的黏弹塑蠕变模型与分数阶蠕变模型并进行了参数辨识,对两种模型进行了合理性验证和对比分析。重点进行了分数阶模型蠕变参数的多因素影响程度分析,举例阐述了多种因素对蠕变参数的影响变化规律。获取蠕变参数受到温度、围压和加载系数的敏感性程度及变化规律。

张伟轮[10](2020)在《建筑遗产本体水热迁移特征分析与应用》文中提出环境对建筑遗产造成破坏的主导因素就是水,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建筑遗产的病害,加速本体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破坏作用。水分的迁移与积聚受建筑材料及其周边环境中热量迁移的驱动,因此,建筑遗产的诸多病害,如蒸发、结露、盐析、冻融循环、霉菌生长等,在本质上都与建筑遗产内的水热迁移、聚集有关。建筑遗产本体的水热迁移波动情况将极大程度上决定其保存策略的有效性和持久性,故预测和评估建筑遗产的水热迁移特征,对于建筑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多孔材料中水分与热量的迁移是一个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理论也被称作“水热耦合迁移理论”。基于这一理论,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模拟计算,掌握多孔材料中水分与热量的变化规律,预测出可能的水热分布状态。本研究将水热耦合迁移模拟技术运用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分析评估建筑遗产的水热状态,开发了相关的建筑遗产保护辅助分析工具,并对其进行了应用与验证。目前,现有的水热耦合迁移模拟计算软件难以充分满足建筑遗产保护案例的特殊需求,本研究以水热耦合迁移理论为基础,在结合了病害案例调研与计算模型推导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适用于一般性建筑遗产案例的水热迁移模拟计算软件,并结合相关病害评价指标,形成建筑遗产保护辅助分析工具。该工具将有助于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技术应用与推广。本研究首先对水热迁移模拟软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进行了调研。在明确了建筑病害与水热迁移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证实运用水热迁移理论确能预防建筑病害的形成;其次,依据水热耦合迁移理论的基本数值模型,在结合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建筑遗产内部及边界条件下的二维水热迁移平衡方程,得到了建筑遗产水热迁移的数值解法;为了使该计算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建筑遗产保护案例,本研究从主要功能、运行逻辑、界面标准等方面入手,逐步深入,完成了建筑遗产保护辅助分析工具的设计工作;接着,使用计算机语言进行内部计算程序编写、外部操作界面开发以及二者的混合编译,最终生成完整的工具;通过将软件模拟计算结果与案例实测值进行对比,将分析评估结果与已有研究结论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辅助工具在模拟计算建筑遗产水热数值变化、评估保存状态方面的可行性与准确性;通过在一般建筑遗产案例中的运用,证实了该辅助工具确能在保护工作中发挥作用,为建筑遗产的状态分析、病害预防、保护措施指导等方面提供有效技术支持。本研究是一次跨学科的尝试。以建筑遗产保护、水热迁移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调研、模型推导、软件集成与研发,完成了建筑遗产保护的辅助分析工具,使得对建筑遗产实时水热状态的掌握、对保护方案效果与风险的评估成为可能。本研究不仅能为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提供直接的科学理论支持,也将在一定范围内促进建筑遗产保护的技术创新,推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科学发展。全文约5.5万字,图表(85)幅。

二、曲线与方程若干问题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曲线与方程若干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膨胀土冻胀过程水-热-变形耦合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土体冻胀试验装置与方法
        1.2.2 土的冻胀机制与影响因素
        1.2.3 土的多物理场耦合冻胀模型
    1.3 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开放系统膨胀土冻融-胀缩试验系统研制
    2.1 引言
    2.2 试验系统设计与系统可靠性评价
        2.2.1 试验系统构成及功能定位
        2.2.2 可伸缩环形冻结室
        2.2.3 温度控制系统
        2.2.4 水分给排系统
        2.2.5 宽范围单向加载系统
        2.2.6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2.3 膨胀土冻融-胀缩试验流程与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季节冻土区膨胀土基本特征与南北差异
    3.1 引言
    3.2 膨胀土物质组成和基本物性
        3.2.1 物质组成
        3.2.2 基本物性
    3.3 膨胀土持水特性
        3.3.1 土水特征曲线
        3.3.2 渗透系数
    3.4 膨胀土热物性
    3.5 膨胀土胀缩性
    3.6 南北方膨胀土工程地质评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冻结膨胀土孔隙水温度效应特征
    4.1 引言
    4.2 膨胀土孔隙水冻结点及预测方法
        4.2.1 试验概况
        4.2.2 试验结果
        4.2.3 冻结点预测模型
    4.3 膨胀土孔隙水热分析及结晶动力学模型
        4.3.1 试验概况
        4.3.2 试验结果
        4.3.3 孔隙水结晶动力学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开放系统非饱和膨胀土冻胀特性
    5.1 引言
    5.2 试验设计
        5.2.1 试验系统
        5.2.2 试样制备
        5.2.3 工况设计
    5.3 试验结果
        5.3.1 冻结温度场时程
        5.3.2 冻胀变形和冻结锋面
        5.3.3 水分迁移和冷生构造
        5.3.4 冻结膨胀土状态路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非饱和膨胀土水-热-变形耦合冻胀模型
    6.1 引言
    6.2 膨胀土冻结-胀缩牵连机制
    6.3 控制方程
        6.3.1 基本假定
        6.3.2 质量守恒方程
        6.3.3 能量守恒方程
        6.3.4 静力平衡方程
        6.3.5 关于未冻水与孔隙冰的说明
    6.4 求解方法与方程离散
        6.4.1 非耦合计算方法
        6.4.2 空间域和时间域离散
    6.5 算例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非饱和膨胀土水-热-变形耦合冻胀模型FH_ex_Model有限差分程序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非均匀细分和割角细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细分的提出
    1.2 细分的发展
    1.3 非均匀细分和割角细分
        1.3.1 非均匀细分
        1.3.2 割角细分
    1.4 本文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2章 预备知识
    2.1 细分中的基本概念与术语
    2.2 均匀与非均匀
    2.3 细分中的拓扑关系
        2.3.1 对偶网格
        2.3.2 对偶细分格式
        2.3.3 标志点和局部细分矩阵
    2.4 经典细分格式
        2.4.1 Catmull-Clark细分格式
        2.4.2 NURBS细分格式
    2.5 特征多面体技术
        2.5.1 特征多面体
        2.5.2 特征多面体的性质
        2.5.3 基于特征多面体设计细分格式
第3章 带尖锐特征的非均匀细分曲面
    3.1 引言
    3.2 预备知识
        3.2.1 网格标记
        3.2.2 均匀细分格式
    3.3 设计带有尖锐特征的非均匀细分格式
        3.3.1 特征多面体技术再生均匀格式
        3.3.2 设计非均匀情形的特征多面体
        3.3.3 计算非均匀细分格式
    3.4 结果与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改进的特征多面体
    4.1 引言
    4.2 改进的特征多面体
    4.3 结果展示与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曲率有界的非均匀细分曲面探究
    5.1 引言
    5.2 设计细分格式的新框架
        5.2.1 特征抛物面
        5.2.2 特征抛物面的性质
        5.2.3 基于特征抛物面设计细分格式
    5.3 曲率有界的非均匀细分曲面探究
        5.3.1 特征抛物面的E_i~0和V~0
        5.3.2 F_i~0、特征值λ和点点规则
    5.4 结果展示
    5.5 小结
第6章 任意次数的加权割角细分
    6.1 引言
    6.2 预备知识
        6.2.1 Lane-Riesenfeld算法
        6.2.2 重心平均割角细分曲面
        6.2.3 连续性分析的相关结论
    6.3 加权平均割角细分
        6.3.1 割角的关键算子
        6.3.2 加权割角细分曲线
        6.3.3 加权割角细分曲面
    6.4 连续性分析
        6.4.1 二次曲线的连续性
        6.4.2 一般次数曲线的连续性
    6.5 结果展示与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3)基于多尺度三维空间裂隙分布的粗糙岩体裂隙渗透性研究 ——以云南个旧高松矿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单裂隙水力学特征
        1.2.2 裂隙网络三维空间分布模拟
        1.2.3 裂隙岩体渗透特性
        1.2.4 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1.5 本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2.2 区域水文地质背景
第三章 岩体裂隙的多尺度性及渗透性分析
    3.1 岩体裂隙的尺度不变性
        3.1.1 定义及分类
        3.1.2 岩体裂隙数据获取
    3.2 裂隙多尺度性对渗透性的影响
    3.3 中尺度裂隙发育规律
        3.3.1 水平发育规律分析
        3.3.2 垂向发育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尺度单裂隙渗透性
    4.1 单裂隙渗透性研究
        4.1.1 立方定律
        4.1.2 单裂隙渗流能力的影响因素
        4.1.3 单裂隙渗流研究方法
    4.2 岩石裂隙形态识别及提取
        4.2.1 岩石CT图像处理及裂隙识别
        4.2.2 激光扫描裂隙面提取
        4.2.3 裂隙面提取及网格化处理
    4.3 岩石渗透性测试及分析
    4.4 粗糙单裂隙渗透性及等效水力宽度计算
        4.4.1 三维双壁粗糙裂隙模型
        4.4.2 三维裂隙隙宽函数法
        4.4.3 研究区岩石样品裂隙渗流计算结果
        4.4.4 计算方法合理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尺度裂隙网络模拟及渗透性计算
    5.1 裂隙岩体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5.1.1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分析的必要条件
        5.1.2 裂隙岩体等效渗透系数张量计算方法
    5.2 基于DFM模型的三维渗透张量计算
        5.2.1 二维等效渗透张量
        5.2.2 三维等效渗透张量
        5.2.3 裂隙流与达西流耦合控制方程
        5.2.4 渗透椭球体的可视化
        5.2.5 计算方法合理性验证
    5.3 中尺度岩体裂隙网络模拟
        5.3.1 三维裂隙网络分布模拟
        5.3.2 研究区三维裂隙分布模拟
    5.4 各分区裂隙模拟及分析
    5.5 研究区渗透张量计算
        5.5.1 代表性分区渗透张量计算
        5.5.2 分区渗透张量计算
        5.5.3 计算结果与实测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尺度裂隙及其渗透性分析
    6.1 研究区大尺度裂隙网络
    6.2 研究区大尺度裂隙特征及渗透性分析
第七章 基于渗透张量的地下水流动理论及实现
    7.1 地下水流动基本方程
        7.1.1 地下水运动方程
        7.1.2 方程的定解条件
    7.2 数值模拟中渗透张量的适应性分析
        7.2.1 基本原理
        7.2.2 适应性分析
        7.2.3 误差与稳定性分析
        7.2.4 巷道概化问题讨论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云南个旧高松矿田地下水数值模拟
    8.1 研究区水文地质
    8.2 水文地质参数
        8.2.1 降雨及巷道涌水
        8.2.2 渗透系数
        8.2.3 降水入渗系数及给水度
        8.2.4 地下水流场
    8.3 概念模型及数值模型参数
        8.3.1 水文地质边界
        8.3.2 含水层组划分及水文地质参数
        8.3.3 其它水文地质因素概化
        8.3.4 数值模型
    8.4 地下水流动模拟结果及分析
        8.4.1 巷道涌水量对比分析
        8.4.2 地下水位对比分析
    8.5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Ⅰ 各分区三维裂隙网裂隙网络模拟结果
附图Ⅱ 各分区渗透椭球及椭圆
附录A:显示差分法稳定性判断公式推导
附录B: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4)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民健身中心
        1.2.2 大空间自然通风
        1.2.3 自然通风性能导向下的空间形态优化
        1.2.4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框架
第2章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基础研究
    2.1 全民健身设施的发展动因
        2.1.1 公众健身需求的增长
        2.1.2 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
        2.1.3 体育消费产业的推动
    2.2 全民健身中心的特质解析
        2.2.1 功能特质
        2.2.2 空间特质
        2.2.3 运营特质
    2.3 全民健身中心与自然通风的关联性分析
        2.3.1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必要性分析
        2.3.2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可行性分析
        2.3.3 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气候潜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民健身中心调研实测及自然通风目标建构
    3.1 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的调研分析
        3.1.1 调研样本库建立
        3.1.2 空间层级结构
        3.1.3 功能单元提取
        3.1.4 空间尺寸统计
        3.1.5 空间模式归纳
    3.2 全民健身中心室内风环境的现场实测
        3.2.1 实测对象的基本信息
        3.2.2 风环境实测方案
        3.2.3 实测结果分析
    3.3 自然通风性能评价目标
        3.3.1 自然通风降温
        3.3.2 改善空气品质
        3.3.3 运动项目要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的空间形态要素研究
    4.1 空间形态要素的类型解析
        4.1.1 进风口形态类型
        4.1.2 形体空间形态类型
        4.1.3 竖向腔体形态类型
        4.1.4 出风口形态类型
    4.2 自然通风系统的建构流程
        4.2.1 整体建筑的单元分区
        4.2.2 形态要素的分区植入
        4.2.3 分区系统的整合重构
        4.2.4 组合方案的综合优选
    4.3 自然通风系统的建构实践
        4.3.1 实践项目的基本信息
        4.3.2 实践项目的自然通风系统建构
        4.3.3 实践项目的模拟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对自然通风的敏感性分析
    5.1 基础实验模型
        5.1.1 基础实验模型设计
        5.1.2 空间形态参数提取
        5.1.3 参数化模型建构
    5.2 CFD模拟设置
        5.2.1 CFD模拟的参数设置
        5.2.2 CFD平台可靠性验证
    5.3 空间形态对自然通风的局部敏感性分析
        5.3.1 进风口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5.3.2 形体空间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5.3.3 竖向腔体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5.3.4 出风口参数变量的CFD模拟分析
        5.3.5 CFD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5.4 空间形态对自然通风的全局敏感性分析
        5.4.1 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
        5.4.2 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及设计策略
    6.1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方法比较分析
        6.1.1 基于CFD数值模拟的空间形态优化
        6.1.2 基于风洞试验的空间形态优化
        6.1.3 基于响应面的空间形态优化
    6.2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响应面预测模型建构
        6.2.1 输入与输出变量
        6.2.2 试验设计
        6.2.3 数据拟合与插值
        6.2.4 预测精度验证
    6.3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
        6.3.1 优化算法选择
        6.3.2 优化运算过程
        6.3.3 优化结果分析
    6.4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优化平台
        6.4.1 优化平台框架
        6.4.2 优化平台界面
    6.5 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6.5.1 腔体植入的设计策略
        6.5.2 形体空间的设计策略
        6.5.3 界面风口的设计策略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地调查项目基本信息
附录2 实测数据
附录3 响应面模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高阶滑模控制理论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滑模控制研究现状
        1.2.1 传统滑模研究进展
        1.2.2 高阶滑模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主要贡献
第二章 滑模控制理论的相关概念及基本方法
    2.1 滑模控制基本概念
    2.2 传统滑模控制理论
        2.2.1 基于线性滑模面的控制算法
        2.2.2 基于等效控制策略的滑模控制算法
        2.2.3 基于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算法
        2.2.4 终端滑模控制算法
        2.2.5 积分滑模控制算法
    2.3 抖振的抑制
        2.3.1 准滑动模态法
        2.3.2 智能方法
        2.3.3 高阶滑模
        2.3.4 其他方法
    2.4 高阶滑模控制理论
        2.4.1 二阶滑模控制算法
        2.4.2 任意阶滑模控制算法
    2.5 滑模控制中的常用工具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适应理论的滑模控制器设计
    3.1 自适应技术分析与设计
        3.1.1 等效控制理论
        3.1.2 基于滑模技术的滤波器
        3.1.3 自适应律设计
    3.2 基于自适应技术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
        3.2.1 问题描述及基本假设
        3.2.2 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3.2.3 电动汽车主动前轮转向控制应用
    3.3 基于自适应技术的二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3.3.1 问题描述
        3.3.2 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3.3.3 Buck型变换器中的自适应二阶滑模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扰动观测技术的非匹配受扰二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4.1 系统状态已知时非匹配受扰二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4.1.1 问题描述
        4.1.2 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
        4.1.3 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4.1.4 仿真验证
    4.2 系统状态未知时非匹配受扰二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4.2.1 问题描述
        4.2.2 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4.2.3 仿真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匹配受扰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5.1 含有下三角结构非匹配项的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5.1.1 问题描述
        5.1.2 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5.1.3 机器人系统的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5.2 含有上三角结构非匹配项的高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5.2.1 问题描述
        5.2.2 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5.2.3 仿真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输出受限下的二阶滑模控制器设计
    6.1 障碍函数的定义与设计
        6.1.1 障碍函数的定义
        6.1.2 障碍函数的设计
    6.2 传统二阶滑模的输出受限控制器设计
        6.2.1 问题描述
        6.2.2 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6.2.3 钟摆系统中的二阶滑模控制策略
    6.3 含有非匹配项的二阶滑模输出受限控制器设计
        6.3.1 问题描述
        6.3.2 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6.3.3 仿真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获得的成果目录
附录

(6)含新能源接入的中低压直流电能变换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含新能源接入的中低压直流电能变换系统概述
    1.3 中低压直流电能变换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现状
        1.3.1 电力电子变换器直流端口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方法
        1.3.2 AC/DC互联变换器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3.3 光伏发电单元接入直流系统孤岛运行的研究现状
        1.3.4 双向变换器级联系统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3.5 中压直流互联变换器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及各章节安排
第2章 AC/DC互联变换器稳定性分析及电压惯性支撑控制方法
    2.1 AC/DC互联变换器直流端口阻抗建模
    2.2 直流系统稳定性分析
    2.3 直流电压惯性支撑控制方法
        2.3.1 电压惯性支撑控制方法的影响
        2.3.2 对比分析
    2.4 仿真案例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光伏发电单元接入直流系统稳定性分析与补偿控制方法
    3.1 光伏发电单元阻抗建模
        3.1.1 光伏Buck变换器的开环模型
        3.1.2 含前馈孤岛检测环节的直流光伏发电单元阻抗模型
    3.2 孤岛检测对光伏发电单元接入直流系统运行的影响
        3.2.1 光伏发电单元与直流系统等效模型
        3.2.2 光伏Buck变换器参数对光伏发电单元稳定性的影响
        3.2.3 直接影响直流母线侧级联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3.2.4 发电单元传输功率与并联数目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3 超前-滞后补偿控制方法与对比分析
    3.4 仿真案例研究
    3.5 小结
第4章 储能单元与AC/DC互联变换器的交互影响及电压协同控制方法
    4.1 储能主导模式下的双向变换器级联系统阻抗模型
        4.1.1 功率控制的AC/DC互联变换器直流侧阻抗模型
        4.1.2 双向变换器级联系统小信号模型
    4.2 功率流向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4.3 双向变换器的电压协同控制方法与稳定性分析
        4.3.1 电压协同控制方法
        4.3.2 控制参数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4.4 仿真验证
    4.5 小结
第5章 中压直流互联变换器稳定性分析与有源阻尼增强控制方法
    5.1 中压直流互联变换器模型
        5.1.1 DAB子模块的开环扰动模型
        5.1.2 DAB子模块闭环输入阻抗建模
        5.1.3 中压直流互联系统等效电路模型
    5.2 中压直流互联系统的无源稳定性分析
        5.2.1 无源阻抗判据
        5.2.2 稳定性分析
    5.3 中压直流互联变换器的有源阻尼增强控制方法
    5.4 仿真验证
        5.4.1 不同均压控制方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5.4.2 传输功率突增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5.4.3 中压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直流电能变换系统实验平台搭建
    6.1 直流电能变换系统实验平台组成
        6.1.1 AC/DC互联变换器的设计
        6.1.2 光伏发电单元的设计
        6.1.3 储能单元的设计
        6.1.4 监控系统
    6.2 直流电能变换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6.2.1 AC/DC互联变换器的直流电压惯性支撑控制实验
        6.2.2 孤岛检测对光伏发电单元接入直流系统的影响实验分析
        6.2.3 双向变换器的电压协同控制方法实验
        6.2.4 直流系统的模式切换运行实验
    6.3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复杂电磁结构的特征模理论及其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特征模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特征模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理论与计算方面
        1.2.2 应用方面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金属的特征模理论与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矩量法概述
    2.3 基于不同积分方程求解金属特征模
        2.3.1 电场积分方程
        2.3.2 磁场积分方程
        2.3.3 混合场积分方程
        2.3.4 不同积分方程求解金属特征模的比较
    2.4 金属特征模与自然模的比较
        2.4.1 无限长金属圆柱
        2.4.2 金属球
        2.4.3 矩形金属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介质的特征模理论与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体积分方程的特征模
        3.2.1 无耗介质
        3.2.2 有耗介质
    3.3 基于面积分方程的特征模
        3.3.1 基于PMCHWT方程的特征模
        3.3.2 虚假模式
        3.3.3 抑制虚假模式的方案
    3.4 各种公式求解介质特征模的统一实施与交叉验证
        3.4.1 统一实施
        3.4.2 交叉验证
    3.5 介质特征模与自然模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介质全涂敷结构的特征模理论与计算方法
    4.1 引言
    4.2 介质全涂敷金属结构的特征模
        4.2.1 基于单等效源面积分方程的特征模
        4.2.2 数值验证
    4.3 多层介质结构的特征模
        4.3.1 基于单等效源面积分方程的特征模
        4.3.2 数值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任意金属介质混合结构的特征模理论与计算方法
    5.1 引言
    5.2 基于介质表面单等效源面积分方程的特征模
        5.2.1 特征模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5.2.2 数值验证
    5.3 全等相位特征模
        5.3.1 特征模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5.3.2 数值验证
    5.4 子结构特征模
        5.4.1 特征模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5.4.2 数值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面向轮机模拟器的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动机建模方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CFD模型
        1.2.2 准维模型
        1.2.3 容积法模型
        1.2.4 平均值模型
        1.2.5 混合模型
        1.2.6 增压器建模方法
    1.3 国内外轮机模拟器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2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2 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建模方法基本理论
    2.1 仿真对象
        2.1.1 基本技术参数
        2.1.2 工作循环
        2.1.3 模型边界
    2.2 气缸
    2.3 增压器
        2.3.1 压气机
        2.3.2 涡轮机
    2.4 进排气管
    2.5 空冷器、辅助风机与废气旁通阀
        2.5.1 空冷器
        2.5.2 辅助风机
        2.5.3 废气旁通阀
    2.6 调速器与螺旋桨
    2.7 本章小结
3 压气机建模方法在船用大型压气机中的适应性对比研究
    3.1 压气机性能图谱
    3.2 无量纲系数
    3.3 一种基于涡轮机械Euler方程的压气机叶片直径估算方法
    3.4 压气机建模方法
        3.4.1 压气机质量流量数学模型
        3.4.2 压气机等熵效率数学模型
    3.5 研究对象、对比方法与误差评价指标
    3.6 压气机质量流量模型对比
        3.6.1 设计工况区
        3.6.2 低压比区
        3.6.3 低转速区
        3.6.4 高转速区
    3.7 压气机等熵效率模型对比
        3.7.1 设计工况区
        3.7.2 低压比区
        3.7.3 低转速区
        3.7.4 高转速区
    3.8 适应性对比结果总结与讨论
        3.8.1 总结
        3.8.2 讨论
    3.9 本章小结
4 压气机质量流量与等熵效率分区域建模方法
    4.1 压气机质量流量分区域建模方法
        4.1.1 区域划分方法
        4.1.2 低压比区曲线融合方法
        4.1.3 喘振区处理方法
    4.2 压气机等熵效率分区域建模方法
    4.3 本章小结
5 主机仿真程序开发与验证
    5.1 模型参数校正方法
    5.2 仿真结果分析
        5.2.1 稳态仿真分析
        5.2.2 瞬态仿真分析
    5.3 主机工作过程数学模型的简化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平均值模型的改进方法
    6.1 气缸压力解析模型的修正
    6.2 模型参数的校正
        6.2.1 压缩与膨胀过程多变指数的校正
        6.2.2 压缩多变过程参考点压力与温度的校正
        6.2.3 燃烧效率系数的校正
        6.2.4 Wiebe函数模型参数的校正
    6.3 气缸压力解析模型与平均值模型之间的耦合及验证
    6.4 本章小结
7 轮机模拟器主机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1 轮机模拟器的整体设计
    7.2 主机仿真系统的实现
        7.2.1 仿真界面程序
        7.2.2 仿真模型程序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轮机模拟器DNV认证证书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西部白垩系饱和冻结砂岩蠕变损伤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岩石蠕变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2 冻结岩石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3 冻结岩石蠕变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4 岩石流变本构模型及蠕变损伤力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白垩系冻结砂岩物理特性及热物理参数分析
    2.1 岩样的采集制备及筛选
        2.1.1 岩样采集
        2.1.2 岩样钻取与加工制备
        2.1.3 岩样声波筛选
    2.2 岩样的微观分析
        2.2.1 岩样矿物组成分析
        2.2.2 岩样扫描电镜分析
        2.2.3 岩样能谱分析
    2.3 砂岩物理参数与结果分析
        2.3.1 试验方案与设备
        2.3.2 砂岩的物理特性试验
    2.4 砂岩热物理参数分析
        2.4.1 分析原理及模型
        2.4.2 试验方案及步骤
        2.4.3 热物理参数测试结果分析
        2.4.4 温度对热参数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白垩系冻结砂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3.1 试验方案及内容
        3.1.1 试验方案
        3.1.2 试验内容
    3.2 试验设备及步骤
        3.2.1 试验设备
        3.2.2 试验步骤
    3.3 不同冻结温度下砂岩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3.3.1 冻结砂岩单轴压缩试验
        3.3.2 冻结因子表示的强度变化规律分析
        3.3.3 冻结砂岩单轴破坏形态分析
    3.4 不同冻结温度下砂岩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3.4.1 冻结砂岩三轴压缩试验
        3.4.2 冻结砂岩三轴破坏形态分析
    3.5 细观破坏模拟及机理分析
        3.5.1 饱和冻结砂岩破坏模拟
        3.5.2 破坏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白垩系冻结砂岩蠕变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4.1 蠕变力学试验准备
        4.1.1 影响蠕变结果的因素
        4.1.2 蠕变试验方案
        4.1.3 蠕变试验设备
        4.1.4 蠕变试验步骤
    4.2 蠕变曲线处理方法
    4.3 白垩系砂岩蠕变试验结果
        4.3.1 蠕变全过程变形曲线
        4.3.2 分级连续加载蠕形曲线
        4.3.3 稳态蠕变速率曲线
    4.4 常规应力-应变与蠕变应力-应变对比
    4.5 冻结砂岩长期强度的确定
        4.5.1 应力-应变等时曲线簇
        4.5.2 稳态蠕变速率和应力水平的关系
        4.5.3 长期强度与三轴力学强度比较
    4.6 砂岩蠕变宏观破坏形态及机理分析
    4.7 不同因素对蠕变特性的影响
        4.7.1 岩性对蠕变特性的影响
        4.7.2 温度对蠕变特性的影响
        4.7.3 围压对蠕变特性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5 白垩系冻结砂岩蠕变损伤本构模型及参数反演
    5.1 岩石蠕变模型
        5.1.1 岩石蠕变理论
        5.1.2 模型基本力学元件
        5.1.3 基本组合模型及其微分一维本构关系通式
    5.2 饱和冻结砂岩蠕变损伤行为
        5.2.1 基于声发射能量参数的损伤特性分析
        5.2.2 蠕变过程损伤演化
    5.3 考虑损伤的饱和冻结砂岩黏弹塑蠕变本构模型
        5.3.1 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本构模型
        5.3.2 黏弹塑模型参数辨识
    5.4 考虑损伤的饱和冻结砂岩分数阶蠕变本构模型
        5.4.1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
        5.4.2 分数阶组合元件分析
        5.4.3 考虑损伤的分数阶蠕变本构模型
        5.4.4 分数阶模型参数辨识
    5.5 模型参数反演对比分析
    5.6 分数阶模型下蠕变参数多因素分析
        5.6.1 蠕变参数影响程度分析
        5.6.2 黏弹性体黏滞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5.6.3 分数阶黏弹性导数与加载系数的关系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10)建筑遗产本体水热迁移特征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预防性保护的研究
        1.2.2 建筑病害水热关联性的研究
        1.2.3 水热迁移的研究
        1.2.4 水热迁移技术的应用现状
        1.2.5 水热迁移模拟软件的运用与开发
        1.2.6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性
第二章 水热迁移与建筑遗产病害关联
    2.1 建筑病害的研究方法
        2.1.1 建筑病理学
        2.1.2 建筑病害的调查研究方法
        2.1.3 建筑水热病害的特征与表现
        2.1.4 建筑水热病害的定性与等级划分
    2.2 建筑遗产水热病害案例研究
    2.3 建筑遗产水热病害劣化机理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维建筑遗产水热迁移计算方法
    3.1 水热迁移数值计算模型
    3.2 建筑遗产内部的水热迁移平衡方程
        3.2.1 基础公式
        3.2.2 建筑遗产内部的水热迁移平衡方程
        3.2.3 求解水热迁移平衡方程
    3.3 建筑遗产边界条件下的水热迁移平衡方程
        3.3.1 建筑遗产与空气的对流边界
        3.3.2 建筑遗产对流边界的端点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辅助分析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4.1 建筑遗产保护辅助分析工具功能设计
        4.1.1 气象、地理、物性参数的收集与调用
        4.1.2 建筑二维剖面模型的设置
        4.1.3 离散网格的划分
        4.1.4 水热迁移数值平衡方程的计算
        4.1.5 温湿度分布图与数据的输出
        4.1.6 建筑遗产状态分析与风险评估
    4.2 建筑遗产保护辅助分析工具逻辑框架
        4.2.1 前期输入
        4.2.2 中期计算
        4.2.3 后期输出
        4.2.4 数据库的日常维护
    4.3 建筑遗产保护辅助分析工具界面设计
        4.3.1 界面设计标准
        4.3.2 操作界面设计方案
    4.4 建筑遗产保护辅助分析工具开发
        4.4.1 计算程序编写
        4.4.2 界面开发
        4.4.3 混合编程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遗产本体水热迁移应用分析与验证
    5.1 建筑遗产本体温湿度模拟的验证
        5.1.1 案例设置
        5.1.2 后墓室底部模拟、实测值对比分析
        5.1.3 后墓室上部壁面模拟、实测值对比分析
    5.2 建筑遗产本体保存状态分析评估的验证
        5.2.1 冻融循环病害分析评估结果对比
        5.2.2 干缩开裂病害分析评估结果对比
        5.2.3 霉菌生长病害分析评估结果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遗产保护辅助分析工具应用——以扬州隋炀帝墓本体劣化评估为例
    6.1 案例概况
        6.1.1 总体情况
        6.1.2 历史文化价值
        6.1.3 依存环境及现状
    6.2 扬州隋炀帝墓水热迁移模拟与分析评估
        6.2.1 案例设置
        6.2.2 案例总体水热变化趋势
        6.2.3 冻融循环风险模拟分析评估
        6.2.4 干缩开裂风险模拟分析评估
        6.2.5 霉菌生长风险模拟分析评估
        6.2.6 模拟分析总结与保护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展望
图表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曲线与方程若干问题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膨胀土冻胀过程水-热-变形耦合模型[D]. 罗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非均匀细分和割角细分[D]. 田玉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基于多尺度三维空间裂隙分布的粗糙岩体裂隙渗透性研究 ——以云南个旧高松矿田为例[D]. 陈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4]基于自然通风性能的全民健身中心空间形态优化研究[D]. 白晓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高阶滑模控制理论若干问题研究[D]. 刘陆. 江苏大学, 2020
  • [6]含新能源接入的中低压直流电能变换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黄旭程. 湖南大学, 2020
  • [7]复杂电磁结构的特征模理论及其计算方法研究[D]. 黄少德. 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8]面向轮机模拟器的船用大型二冲程柴油机建模方法研究[D]. 沈浩生.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9]西部白垩系饱和冻结砂岩蠕变损伤力学特性研究[D]. 魏尧.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10]建筑遗产本体水热迁移特征分析与应用[D]. 张伟轮. 东南大学, 2020(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