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居的再社会化

一、游牧民定居的再社会化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积萍[1](2021)在《藏族游牧民定居及其文化调适——基于青海祁连县阿柔乡的社会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改善藏族游牧民的生活条件,保护草原,青海牧区游牧民乡村从以前的传统游牧生活转向现在的定居生活,游牧地区乡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游牧民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青海省祁连县阿柔乡为例,对定居牧民搬迁之后的文化适应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文化适应角度,探讨了牧民定居工程对牧民生产、生活和人际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社会变迁和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着重考察和分析牧民搬迁之后对于新环境的适应情况。通过对阿柔乡藏族游牧民定居文化适应进行研究,试图为当前青海涉藏地区实施的牧民定居工程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普华西日布[2](2021)在《城镇卓巴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基于青海祁连县八宝镇的调查》文中提出畜牧业作为青藏高原的传统生产方式与主体经济产业之一,是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卓巴(vBrog-pa,藏语,牧民)最重要的生计方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和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以及在国家公园的建设大背景下,有不少生活在草原的卓巴从牧区搬迁至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生活。本研究以迁居至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的卓巴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人类学参与观察、抽样访谈、深入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卓巴与环境的关系、卓巴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层面对卓巴如何适应城镇生活与城镇化趋势进行研究,并结合文化适应与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牧民定居工程等政策及城镇化趋势对卓巴迁居县城有一定的影响,但导致祁连县卓巴迁居县城的主要原因还是卓巴的自主性,而不是政策的驱动。因此,祁连县迁居县城的卓巴经历了其对城镇生活独特的适应与发展过程,即通过与环境间关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层面的适应,转型或正在转型为城镇卓巴——一种不同于牧民又有别于城镇居民的新牧民。虽然城镇卓巴生活在县城,其衣、食、住、行均在县城内发生,但实则城镇卓巴在经济上依然没有脱离畜牧业生产,几乎每一位城镇卓巴的生活以或直接或间接的形式依托于以草场、牲畜和牧人为基础的畜牧业资源。在面对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城镇卓巴虽然也依赖于以草场、牲畜和牧人为基础的畜牧业,但比起牧区卓巴他们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以寻求更加适当和有效的新型畜牧业经营方式。因此,本文认为卓巴对城镇生活的适应是其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所主动进行的社会性(生产技术和行为模式上的)改变,而并非是仅表现在衣、食、住、行上与城镇居民相像的表面形式的改变。从生态层面,畜牧业与草原环境有着很强的相互作用,如果完全没有牲畜和卓巴的活动,草场将加剧恶化直至完全奔溃。从文化层面,城镇卓巴在接受和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表现出很强的“卓巴”特征,甚至展现出在塑造和重构一种新的卓巴身份和卓巴文化的趋势。从个体层面,相较于个别被动搬迁至县城的卓巴而言主动搬迁的卓巴更具有文化自信和生活自信。情感上,虽然城镇卓巴都倾向于怀念牧区的生活,但他们非常认可城镇生活的优越及城镇带给他们的便利。据此,笔者在结语中强调城镇化建设与畜牧业发展并不是两个水火不容的对立面,相反畜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而城镇化建设也能带动畜牧业的发展。因此,牧区城镇需要牧民化建设,政府在力图提高牧民生计转型能力时未必要让他们学习一项全新的技能,接受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在牧民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生产、生活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培训和创新教育进而发展现代畜牧业,并利用牧民的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畜牧业附加值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样既能利用牧民保护好草原环境,又能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

罗意[3](2020)在《游牧民定居与草原生态环境变迁——基于新疆吐尔洪盆地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吐尔洪盆地的哈萨克族牧民经历了定居后较快的人口自然增长与农业发展相互强化的过程。该过程改造了盆地自然景观,诱发了草原生态环境的退化,使牧民与草原的关系由平衡走向失衡。近年来,哈萨克族牧民人口自然增长的速率减缓,牧民积极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这些新的变化降低了资源利用强度,推动了盆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牧民与草原的关系开始重新走向平衡。

周泓[4](2020)在《近年西域—新疆社会经济史的民族学研究略要》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受到新社会史、文化史学术影响,经济生活成为社会形态的研究要素。在西域—新疆社会经济形态中,"丝路"交易、绿洲交通、家族制度、作物饮食、寺俗经济、契约文书、边贸外贸、民间市场、庭院经济、传统组织、工艺技术、生态环境、灾害研究、城镇建构、租借贸易、侨民移民、商业运输等,相继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略述近三十年国内主要相关成果,以提供研究线索。

罗宝坤[5](2019)在《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研究》文中提出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称为“中华水塔”,在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保护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家发改委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三江源地区先后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与灾后重建,致使该地区的空间在演进的速度与强度方面均呈现出了剧烈的变化。通天河流域作为三江源地区传统藏族聚落数量最多、规模较大的河谷聚居区,主要包括高寒草原的游牧聚落与河谷小块农田的定居聚落,如何保护与传承该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梳理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的空间演进历程及各阶段的空间形态特征,掌握该流域内聚落空间的演进机制与聚落典型的空间形态类型,结合聚落空间现状,积极探究流域内聚落空间优化的原则。论文首先对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对传统聚落自然生态制约时期的采集狩猎阶段、原始农业阶段以及传统农业阶段的聚落空间进行分析,得出聚落选址与空间格局的类型,并通过对具体聚落案例的解析,得出聚落空间演进的相关适应性机制;对传统聚落生态安全建构时期的现状、演进机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将传统聚落现状分为“特色保护类”、“空废类”、“搬迁撤并类”。最后,从“适应与共生”的原则出发,结合调研访谈中居民的意见,以实际聚落空间为例,对聚落空间现状进行优化探究。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实现指导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意义、完善该区域藏族聚落人居环境理论研究的科学意义、保护与修复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的生态意义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庹梦婷[6](2019)在《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文中指出本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福海地方渔场这个“小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变迁做了民族志式的描述。这个“小社会”流淌着渔场职工的记忆,承载着他们的生活。人们生活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总是与乌伦古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总是不断对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经历了多阶段的持续变迁,其主要动因源自于渔场的体制及其变革,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渔场人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策略性行动。本论文以渔场的生命史为主线,以生命周期中人们行为抉择为分析焦点,用民族志的手法去记录、呈现过去几十年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关系的变迁。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本项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从第二章开始以福海地方渔场的历史为主线,对体制、人口规模与结构、资源利用方式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变迁的复杂关系做了较为细致的人类学描述。同时交代了地方渔场社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人口与民族结构以及地方渔场的历史概况。在第三章中主要对渔场人的进入及其早期生活状态进行描述,以此来分析渔场社会发育和生成的过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支边青年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口再生产模式,由此呈现渔场的发展图景。第五章叙述了地方渔场的体制发展历程,以关键性事件为线索呈现国家制度、政策变化等因素对渔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职工生活带来的变化。第六章介绍了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赫勒社区的居民是如何调适自我找寻生存与发展之路。第七章围绕着灾害、湿地建设等关键性事件,描述了赫勒社区的变化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主要运用个案将该社区发展、人群与湖泊生态环境的复杂动态关系呈现出来。论文结论部分对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变迁机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论文发现,渔场社会的生成与发展、渔场人的生产生活始终与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相生相伴,彼此影响,相互构建,相互强化。渔场社会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的关系又始终嵌入于国家与区域的社会大变革之中,渔场人在变革时代与社会情境中的决策和行为则不断推动关系的变迁。本论文的个案揭示出,地方社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故事总是“既在地方之内,又在地方之外”。生态人类学家既应在大社会的纵横脉络中书写特定地方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精彩故事,又应通过“地方”来呈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及发展趋势。

马婷[7](2019)在《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族五畜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于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研究,以往在其民族渊源、宗教信仰、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缺少以哈萨克族的五畜为主线,探究其与生态文化区域、社会关系网络、语言和认知特点、民族心理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从哈萨克族的五畜入手,以文献研究为主,结合在新疆阿勒泰市哈勒塔斯村和红墩夏牧场的田野经历,通过五畜文化的表征探讨哈萨克民族文化内涵及其发展与演变的规律。本文中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缘由与意义,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国内外研究,以及针对这些研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第二章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对亚欧草原上的游牧人群而言,马的驯化不仅是他们登上历史舞台的关键所在,而且马也是游牧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马背上的哈萨克族先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看似外部松散、实则内部牢固的一套政治和社会组织,以及与之相应的游牧文化。动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仅是游牧文化的重要内容,也直接促成了游牧文化的形成。哈萨克族游牧文化的发展与变化与其所处的生态、社会环境以及游牧生活方式的演变密切相关。本章重点聚焦田野点生态与人文状况的调查与体验,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从人和五畜之间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哈萨克人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所产生的冲击与影响,包括人畜关系的疏离、代牧现象的涌现、长者权威的丧失和女性地位的提高等。第三章哈萨克族文化生活中的五畜,广阔的阿勒泰山脉孕育了哈萨克人勇敢韧性、烂漫天真的民族性格,闭塞的地理空间却赋予了他们充盈的想象力,和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哈萨克族的草原民间文学中关于五畜的创作十分丰富,在他们的文学作品和民间文化中处处体现了顽强拼搏和自我牺牲的英雄气概。在哈萨克词汇中畜牧词汇占很大比例,这不仅是其经济生活方式的直接体现,还是民族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哈萨克族传统的文化作品和民族风俗积淀着长久以来与五畜有关的审美心理,浸透着深远的民族情感。第四章哈萨克族日常生活中的五畜,主要论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五畜的本土知识,五畜文化与知识伴随着哈萨克人的成长,构成了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外部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通过口儿相传的游牧知识失去了传承的生机与活力,五畜文化应当求同存异,去粗取精才能不断继承和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对哈萨克族五畜文化展开研究。本文重点对哈萨克族五畜与生态环境、民族语言、民族心理、认知观念、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

范明明[8](2019)在《一个“成功”游牧民定居工程背后的资源困境》文中认为游牧民定居工程被视为改变牧区靠天养牧、加速牧区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举措而广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迅速且深刻地改变着草原牧区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形态,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作用时空尺度。在"成功"的定居点,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且对天然草场的利用减少;但是,对比相邻的村庄发现,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有足够的外部资源输入,包括草场、农田和地下水等。而从区域的生态环境来看,这种"成功"模式并不符合当地干旱地区的生态特征,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内的生态破坏。因此,游牧民定居工程应该从区域生态特征出发,对类似"成功"模板的推广更加谨慎。

柯蒙[9](2019)在《社会化理论视角下残疾人就业障碍研究 ——基于上海市“阳光基地”的实证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残疾人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这个传统弱势群体又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残疾人”和“就业”两方结合形成的社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阳光基地”为代表的残疾人托管机构在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时出现了新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深思。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社会学中的社会化理论从新的角度阐述残疾人就业困难这一社会问题,同时利用访谈法、非参与式观察法和文献法获取相关资料。根据社会化理论的内涵及具体内容,本文从三个维度研究残疾人就业困难的社会化障碍,分别是残疾人职业技能掌握的社会化障碍、残疾人角色规范的社会化障碍和残疾人生活目标的社会化障碍。本文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残疾人的职业技能掌握的社会化障碍背后是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未能充分结和社会现实和残疾人不同个体需要而发生的问题,角色规范方面的社会化障碍背后是残疾人习得性无助以及面对社会角色的转换难以适应的问题,生活目标的社会化障碍背后是他们福利依赖以及缺乏人生规划和追求的问题。在发现这些问题后,从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发展的角度提出细化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设计,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的专业化,以及重视残疾人就业精神动力培育的建议。残疾人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化障碍是在特定的时代下发生的残疾人心理素质的新变化,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弱势群体难以跟上社会和城市发展的“现代化”阵痛,也反应了新时期社会工作发展中成效问题。

赵敏[10](2018)在《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牧民定居后职业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清水河地区建立了人民公社牧业生产队和南山国营牧场,各民族群众相互协作生产。改革开放后,经历了1984年牧场经营体制改革和1996年南山国营牧场解体,牧民通过政府作价获得了牲畜和草场使用权,有了独立的生计经营方式。党对牧民定居政策的商议可以追溯到周恩来总理在《关于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中的讲话、1996年自治区召开畜牧业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牧民定居政策、近年援疆工程中的牧民安居政策和“访惠聚”扶贫发展政策。当代中国关于游牧业的政策实施,使牧民的生计方式逐渐发生变迁,出现职业分化。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牧民职业将进一步分化。在牧民定居、西部大开发、援疆工程和“访惠聚”工作的背景下,研究牧民定居适应、生计方式转型发展和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文献很丰富。牧区、牧民、牧业三者是关系反应链。本文研究的问题是牧民定居后传统生计方式是如何转型的?具体问题分为牧民职业分化的诉求是什么?牧民职业分化的特征与影响是什么?如何进行生计安全保障?“访惠聚”驻村工作组的帮扶如何释放牧区人口红利?笔者选取新疆玛纳斯县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为田野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本文的研究也是对牧区正进行的“访惠聚”工作的认识与思考。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内容是介绍田野调查点概况,包括牧区发展政策、牧民生计方式变迁与发展现状。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是对职业分化的田野调查进行分析,包括牧民职业分化的背景、类型、特征和影响。第四章内容是分析牧民职业进一步分化的趋势、影响牧民进一步职业分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正向的发展措施。结语关注牧民定居后的生计安全保障、牧区社会分层和少数民族生计方式转型研究的案例意义。通过田野调查,本文阐述了国家发展政策带来的变化。国家有关牧区的发展政策加速了牧民人口流动与职业分化,有利于释放牧区人口红利。针对贫困牧区发展现状,要加强精准扶贫力度和发展适合哈萨克族的本土化职业,就近就地就业符合牧民流动人口现状。抓关键少数与培养三牧工作队伍为牧民生计安全保障提供发展途径。调查发现该乡牧民并不急于摆脱游牧生活,游牧情感长期稳定存在,对牧民生计“去游牧化”提出质疑。在牧民生活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多元生计方式表达了生计变迁和文化变迁并非只能一一对应,牧民逐渐接纳和适应多元文化。牧区形成了以“经济分层”为主的社会分层方式,在社会分层中也显示出了结构性的差异。倡导深入开展新疆“访惠聚”工作。

二、游牧民定居的再社会化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游牧民定居的再社会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藏族游牧民定居及其文化调适——基于青海祁连县阿柔乡的社会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阿柔乡情况简介
二、阿柔乡藏族游牧民的定居适应状况
    (一)生产方式
    (二)生活方式
    (三)家庭关系
三、阿柔乡游牧民定居进程中出现的文化失调现象
    (一)从游牧到定居的心理跨越
    (二)牧民身份认同危机
    (三)游牧规则(文化)在现阶段畜牧生产中的缺失
    (四)游牧文化与村落文化的碰撞
四、促进青海游牧民定居过程中的文化调适对策
    (一)各美其美,整合社区文化
    (二)注重能力再造,提升人力资本
    (三)以人为本,注重其再社会化
    (四)提供社会支持,重建社会网络
    (五)培养其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归属感

(2)城镇卓巴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基于青海祁连县八宝镇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一) 背景
        (二) 缘由
        (三) 选择田野点的原因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相关研究动态
        (一) 文化适应理论
        (二) 西藏及其他涉藏地区城镇化研究
        (三) 牧区生态移民极其社会适应研究
        (四) 祁连藏族牧民社会文化研究
        (五) 文献评述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祁连县八宝镇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及人口状况
        二、自然环境
    第二节 祁连城镇卓巴的来源与现状
        一、城镇卓巴的概念界定
        二、缘由——如何有了城镇卓巴
        三、城镇卓巴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祁连县城镇卓巴与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城镇卓巴与牧区卓巴的关系
        一、经济上的依靠与被依靠
        二、教育上的被依托与依托
    第二节 县城(八宝镇)与牧区的关系
        一、舒服的家与幸福的家
        二、花钱的地方与挣钱的地方
    第三节 卓巴、牲畜与草原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作为“城里人”的卓巴
    第一节 “远程牧业”
    第二节 现代牧场——合作社
        一、达玉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简介
        二、合作社运营模式
        三、从生计型家庭放牧到商业型合作社
    第二节 城镇卓巴的新生计
        一、仁青与他的“牧野家庭牧场”
        二、加羊东智布及其“阿柔乐巴”之梦
        三、昂秀和祁连工艺美术
        四、公保加与其绳艺产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作为“卓巴”的城里人
    第一节 牧民风的居住风格
        一、城镇卓巴的居住形式
        二、城镇卓巴的居室特征
    第二节 “牛粪的味道”:城镇卓巴的饮食文化
    第三节 形简意浓的宗教活动
        一、祁连县卓巴的宗教类型及内容
        二、牧区卓巴的主要宗教活动
        三、城镇卓巴的宗教
    第四节 “城市帐篷”里的庆典活动
        一、“城市帐篷”的出现
        二、“城市帐篷”里的庆典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游牧民定居与草原生态环境变迁——基于新疆吐尔洪盆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阿尔泰山南麓吐尔洪盆地的哈萨克游牧民
二、定居游牧民的人口自然增长与盆地农业的发展
三、定居后草原生态环境的变迁
四、后定居时代牧民与草原生态环境关系的新变化
五、结 论

(4)近年西域—新疆社会经济史的民族学研究略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丝绸之路暨西域社会经济研究
    (一)古“丝路”贸易交流
    (二)西域社会生活与家庭制度研究
    (三)西域交通、商贸与饮食
二、近代新疆社会经济与社群格局
三、现代南北疆经济类型研究
四、新疆主要族体重要社会经济史论题略要

(5)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0 研究缘起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及自然因素的影响
        1.1.2 国家政策对乡村的关注
        1.1.3 通天河流域藏族聚落传承与创新的诉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基本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6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认知
    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区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自然资源与灾害
    2.2 人文环境
        2.2.1 宗教信仰
        2.2.2 日常生活
    2.3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聚落生产生活的影响
        2.3.1 农牧混合的生产生活方式
        2.3.2 与天然牧场相适应的游牧聚落
        2.3.3 与小块农田相适应的定居聚落
    2.4 传统聚落保护的价值与困境
        2.4.1 传统聚落保护的价值
        2.4.2 传统聚落空间优化的的困境
    2.5 本章小结
3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演进
    3.1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3.1.1 社会政治结构
        3.1.2 社会文化结构
        3.1.3 自然环境结构
    3.2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的传统聚落的空间演进的过程
        3.2.1 采集狩猎阶段
        3.2.2 原始农业阶段
        3.2.3 传统农业阶段
    3.3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特征案例解析
        3.3.1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一:卓木其社
        3.3.2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二:吾云达村
        3.3.3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三:塘龙社
        3.3.4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四:扎哈村
    3.4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演进机制
        3.4.1 生态环境适应性
        3.4.2 生产生活适应性
        3.4.3 宗教文化适应性
        3.4.4 生产生活适应性、宗教文化适应性与生态环境的关联
    3.5 本章小结
4 生态安全建构时期传统聚落的空间现状
    4.1 三江源地区的的生态地位与变迁
        4.1.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地位的重要性
        4.1.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
    4.2 聚落扩张影响下的传统碉房聚落空间现状
        4.2.1 聚落扩张的影响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4.2.2 空间扩张聚落演进现状案例:吾云达村
    4.3 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影响下的传统游牧聚落空间现状
        4.3.1 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影响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4.3.2 生态移民聚落空间演进现状案例一:扎哈村
        4.3.3 生态移民聚落空间演进现状案例二:治多县
    4.4 “4.14”玉树震后重建下的传统定居聚落空间现状
        4.4.1 玉树地震影响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4.4.2 玉树震后重建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特征
        4.4.3 玉树震后聚落空间演进现状一:卓木其社
        4.4.4 玉树震后聚落空间演进现状二:塘龙社
        4.4.5 玉树震后聚落空间演进现状三:英达社
    4.5 传统聚落的空间现状分类
        4.5.1 “特色保护类”聚落
        4.5.2 “空废类”聚落
        4.5.3 “搬迁撤并类”聚落
    4.6 传统聚落空间的演进机制
        4.6.1 传统聚落空间演进机制
        4.6.2 传统聚落空间面临的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适应与共生”原则下的传统聚落空间优化
    5.1 传统聚落空间演进的“适应与共生”原则
        5.1.1 传统聚落空间“适应与共生”的特殊性
        5.1.2 传统聚落空间与生态环境“适应与共生”
        5.1.3 传统聚落空间与宗教文化“适应与共生”
        5.1.4 传统聚落空间与社会环境“适应与共生”
    5.2 基于“适应与共生”原则的传统聚落空间优化探究
        5.2.1 “特色保护类”聚落空间优化——以卓木其社为例
        5.2.2 “空废类”聚落空间优化——以英达社为例
        5.2.3 “搬迁撤并类”聚落空间优化——以扎哈村为例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通天河流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机制及各时期空间特征
        6.1.2 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空间优化探究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调研现状汇总表
附录2: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调研访谈汇总表

(6)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相关研究回顾
    四、研究视角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乌伦古湖与地方渔场
    一、生态环境与资源条件
    二、人口与民族结构
    三、地方渔场的概况
第三章 渔场社会的生成
    一、渔场人的进入
    二、渔场人的扎根
    三、社会关系的生成
    四、小结
第四章 地方渔场的辉煌时期
    一、地方渔场的组织结构
    二、渔场的生产体系
    三、职工的社会生活
    四、人口与居住格局的变化
    五、小结
第五章 渔场改制与职工抉择
    一、渔场体制的发展历程
    二、职工的抉择
    三、“变革时期”的家庭与婚姻
    四、小结
第六章 道路、旅游与渔场的新生
    一、“三不管”:无序的“社区”
    二、道路与“渔场”的新生
    三、人们的生活与生计
    四、小结
第七章 灾害、湿地建设与渔场的消失
    一、灾害与下岗职工的发展
    二、湖泊湿地建设与居民的未来
    三、走出渔场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对象目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族五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概念界定
    1.3 选题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人类学关于人和动物之间关系的研究
        1.4.2 关于哈萨克游牧社会的研究
        1.4.3 关于哈萨克族五畜文化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
    2.1 马与游牧民族的兴起
    2.2 田野点介绍
    2.3 哈萨克族的社会关系与经济生活
        2.3.1 定居与代牧
        2.3.2 长者的权威
        2.3.3 哈萨克族女性地位的变迁
第三章 五畜与哈萨克族的文化生活
    3.1 五畜与哈萨克族的英雄主义
        3.1.1 哈萨克族的五畜
        3.1.2 哈萨克族关于马的神话与传说
        3.1.3 哈萨克族的英雄主义
    3.2 语言与认知
        3.2.1 萨丕尔——沃尔夫理论
        3.2.2 五畜与哈萨克族的时空观
        3.2.3 五畜与哈萨克族的生活观念
        3.2.4 五畜与哈萨克族的生态观念
    3.3 哈萨克人关于“五畜”的审美心理
第四章 哈萨克族五畜的本土知识与文化
    4.1 关于五畜的本土知识
    4.2 人生礼仪中蕴含的五畜文化
    4.3 哈萨克族五畜文化的变化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一个“成功”游牧民定居工程背后的资源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案例地调研及分析方法
二、一个“成功”的定居工程
    (一)定居之后经济及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二)定居之后对天然草地压力减少
三、“成功”定居的背后
四、“成功”模板推广的资源困境
五、结论与讨论

(9)社会化理论视角下残疾人就业障碍研究 ——基于上海市“阳光基地”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残疾人就业研究综述
        1.2.2 社会化理论研究综述
        1.2.3 外国文献概述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框架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视角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上海市“阳光基地”残疾人就业现状与情况介绍
    2.1 上海市残疾人事业的基本情况
        2.1.1 上海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概况
        2.1.2 “阳光基地”发展情况介绍
    2.2 “阳光基地”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形成
        2.2.1 上海市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宏观背景
        2.2.2 “阳光基地”残疾人就业困难的微观情境
第3章 残疾人职业技能社会化过程障碍
    3.1 “阳光基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日常考察
        3.1.1 以简单手工劳动为主的技能培训
        3.1.2 以义卖和劳动委托为主的赚取渠道
    3.2 职业技能培训的双向脱节
        3.2.1 职业技能培训与规划清单的脱节
        3.2.2 职业技能培训与现实需要的脱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残疾人角色规范的社会化过程障碍
    4.1 角色转变适应困境:新、旧社会关系的两重疏离
        4.1.1 互动的减少:新社会关系中的融入障碍
        4.1.2 弱化的圈子:旧同辈关系中的社交缺失
    4.2 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探寻:社会角色的不同需求
        4.2.1 角色转变:由被帮助人群转化为社会参与者的不良适应
        4.2.2 人生重要角色的消失:机构社工的情感依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残疾人生活目标的社会化过程障碍
    5.1 就业动力萎缩:不同的生活轨迹对残疾人的冲击
        5.1.1 机构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对比分析
        5.1.2 福利依赖:残疾人就业动力的不断弱化
    5.2 社会化障碍:难以确立的生活目标
        5.2.1 生活目标缺失:残疾人难以就业的精神根源
        5.2.2 社会工作助残服务新转向:生活目标培育与残疾人职业规划发展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与残疾人就业问题的解决
    6.1 残疾人职业技能的社会化障碍与社会工作服务方案的细化
    6.2 残疾人角色规范的社会化障碍与社会工作服务介入的专业化
    6.3 残疾人生活目标的社会化障碍与社会工作的精神培育功能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残疾人就业的社会化意义
        7.1.1 残疾人就业难是一个社会化障碍的问题
        7.1.2 “现代化”阵痛:一个城市弱势群体的剪影
        7.1.3 社会风险的不确定性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弥合
    7.2 讨论与反思:社会工作助残模式的变革
        7.2.1 机构服务与残疾人自我发展的背道而驰
        7.2.2 一个批判:助残服务机构化成效之争与去机构化的服务趋势
    7.3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10)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牧民定居后职业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牧民职业分化的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牧民定居研究综述
        (二)职业分化研究综述
    三、相关理论概念界定
        (一)民族发展的理论指导
        (二)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观点
第一章 民族乡概况
    一、选点依据
        (一)“访惠聚”与民族乡
        (二)游牧情感的惯习
        (三)牧区“人口红利”窗口期
    二、人文地理概况
        (一)牧区地理空间格局
        (二)哈萨克族的迁入及人口变化
    三、牧民生计变迁
        (一)牧民定居前的游牧生活
        (二)牧区发展政策与农牧关系
        (三)生计方式的改革与牧区人口流动
第二章 牧民职业分化的过程和类型
    一、背景
        (一)传统生计方式的不足
        (二)定居政策与配套政策的协调联动效应
        (三)牧民发展观念转变中的生计理性选择
    二、发展理念的实践过程
    三、类型
        (一)宜游则游:传统职业牧民
        (二)宜工则工:牧民工
        (三)宜商则商:个体自由商户
        (四)其他类型
第三章 牧民职业分化的影响与特征
    一、影响
        (一)为牧区发展带来人口红利
        (二)扩大牧民内部贫富分化
        (三)促进游牧文化变迁
    二、特征
        (一)牧民多元生计的调适中独立性与差异性明显
        (二)非牧职业者的游牧情感长期稳定存在
        (三)牧区女性摆脱边缘化的一种途径
    三、游牧的眷恋
第四章 牧民职业的进一步分化
    一、职业进一步分化的趋势
        (一)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趋向
        (二)职业分化的转向点
        (三)制度方面
    二、职业进一步分化的制约因素
        (一)基础保障薄弱
        (二)扶持政策不精准
        (三)牧区空巢化与牧民转移意愿
    三、引导职业进一步分化的正向措施
        (一)深入开展“访惠聚”工作
        (二)引导开发适合牧区本土化的岗位
        (三)抓关键少数培养“三牧”工作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游牧民定居的再社会化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藏族游牧民定居及其文化调适——基于青海祁连县阿柔乡的社会调查[J]. 李积萍.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02)
  • [2]城镇卓巴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基于青海祁连县八宝镇的调查[D]. 普华西日布.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游牧民定居与草原生态环境变迁——基于新疆吐尔洪盆地的考察[J]. 罗意. 民族研究, 2020(05)
  • [4]近年西域—新疆社会经济史的民族学研究略要[J]. 周泓. 民族论坛, 2020(03)
  • [5]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研究[D]. 罗宝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6]渔场社会与湖泊生态 ——乌伦古湖地方渔场的个案[D]. 庹梦婷.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7]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族五畜文化研究[D]. 马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一个“成功”游牧民定居工程背后的资源困境[J]. 范明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9]社会化理论视角下残疾人就业障碍研究 ——基于上海市“阳光基地”的实证调查[D]. 柯蒙.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10]清水河哈萨克民族乡牧民定居后职业分化研究[D]. 赵敏. 石河子大学, 2018(1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