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酸在不同介质中的发射荧光光谱研究

一、尼克酸在不同介质中发射荧光光谱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邹琪琪[1](2020)在《用于检测CN-的巴比妥酸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人类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大量的有毒氰根离子被排放到大气、土壤及水体中,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由于荧光分析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氰根离子检测。本文中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目的是选取具有良好的共轭刚性结构平面、电荷传输效率高以及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的咔唑和二苯并噻唑为荧光团,合成设计以巴比妥酸为受体的新型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该类探针具有AIE效应、对氰根离子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及快速响应性等优点,测试其各项性能以及在滤纸中的检测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成功合成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的新型咔唑类比色/荧光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CPPB。探针分子本身具有强烈的固体橙黄色荧光,并且在DMSO溶液中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荧光强度不断增加。探针在DMSO/H2O(1/99,v/v)介质中对CN-表现出唯一选择性并且不受其他阴离子存在下的干扰,通过荧光浓度滴定实验得出探针对CN-的检测限为67.4 n M,p H响应范围为3.0–10.0以及15 s快速的时间响应。通过核磁滴定、高分辨质谱以及理论计算证实了探针与CN-之间ICT的反应机理。此外,探针成功应用于滤纸上不同浓度的CN-的定量检测。(2)成功合成了2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的新型二苯并噻吩衍生物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DTB和DTI。两种探针分子分别具有强烈的亮黄色和黄绿色的固体荧光,在DMSO/H2O混合溶液中,当水含量为99%时各自的溶液荧光达到最强。两种探针分子都在DMSO/H2O(1/99,v/v)介质中对CN-表现出唯一选择性而不受其他阴离子存在的影响,各自的荧光检测限分别为21.6 n M和0.14μM,响应时间分别为10 s和15 s。并且通过核磁滴定实验、高分辨质谱和DFT计算得到两种化合物对CN-识别的反应机理为ICT过程。此外,两种探针分子都成功作为固体荧光传感器应用在滤纸上定性识别CN-阴离子。

石弘弢[2](2020)在《腐殖酸对黑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污染的强化修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简称DBP)是酞酸酯(PAEs)类化合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因其能提升塑料可塑性以及强度,所以经常作为增塑剂广泛应用于各类塑料制品的生产中。但作为一种环境激素物质和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DBP可以扰乱动物内分泌系统,在很低的浓度条件下就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特别是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土壤中残留的DBP能够被农作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而且DBP与塑料基材仅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连接,这使得DBP易于从塑料制品迁移至外部环境中造成污染。随着近年来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用地膜以及塑料大棚在农业生产中大规模使用,黑土DBP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如何修复黑土DBP污染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DBP为目标污染物,以腐殖酸为外源添加物,研究了外源腐殖酸对黑土DBP污染修复的强化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考察在不同腐殖酸施用量条件下20 mg·kg-1 DBP在黑土中残留量的变化,探明腐殖酸对DBP在黑土中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殖酸能够促进黑土DBP降解,1.5 g·kg-1的腐殖酸具有最经济、高效的修复效果。通过双指数模型对DBP在黑土中残留量进行降解动力学拟合分析,结果显示向污染土壤中施加1.5 g·kg-1腐殖酸后,DBP在黑土中的半衰期从11.65天缩短为3.36天。(2)腐殖酸可以有效改善DBP污染黑土的理化性质。腐殖酸具有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的作用,显着提高了DBP污染黑土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此外,腐殖酸还具有调节土壤p H的功效,施用腐殖酸后黑土p H值略微下降。(3)腐殖酸可以强化黑土对DBP的吸附行为。DBP在黑土中的吸附过程分为快速吸附以及慢速吸附两个阶段,在第12小时达到吸附平衡。施用腐殖酸后黑土DBP吸附量提高了32.94 mg·kg-1,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Freundlich模型,表明黑土对DBP的吸附过程为多层非匀质的化学吸附。(4)腐殖酸中的芳基C-O和烷基酯C=O是其与DBP发生结合作用的两个主要官能团。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红外光谱、二维红外相关光谱等技术,揭示腐殖酸与DBP的结合机制。结果表明DBP与腐殖酸之间存在络合作用,导致腐殖酸类物质与DBP结合后发生荧光静态猝灭。通过Modified Hill模型对同步荧光光谱数据加以分析,发现了腐殖酸与DBP发生结合的作用位点。(5)腐殖酸能够有效减轻DBP对黑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并有利于黑土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DBP胁迫对黑土微生物具有短暂的激活作用,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土壤微生物碳含量以及土壤磷脂脂肪酸含量均表现出下降趋势,腐殖酸显着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活性。综上所述,黑土受到DBP污染后,黑土微生物数量及活性受到抑制。外源腐殖酸通过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为好氧微生物降解DBP创造有利环境;通过与DBP之间的结合作用,干预DBP在黑土中的迁移,为微生物降解DBP争取更多的时间;通过提升黑土微生物活性,促进黑土微生物生长繁殖,同时稳定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保护受DBP胁迫的黑土微生物。本研究为修复DBP污染及促进黑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数据支持。

杨春艳[3](2020)在《DOM荧光组分与土霉素和磺胺嘧啶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抗生素环境污染事件越来越引起的人们的关注。溶解性有机物(DOM)作为天然水体、土壤系统中腐殖质的可溶的组成部分,对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降解有重要的影响。DOM又主要分为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二者的结构、性质有较大差异,对同一物质的作用亦有所不同,故而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降解也有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水环境中不同种类抗生素与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探讨不同因素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影响,对于认识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行为特征、评估地下水质量、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无荧光特性的土霉素(OTC)和磺胺嘧啶(SD)的为目标污染物,以具有荧光特性的胡敏酸(HA)和色氨酸(L-Trp)为DOM中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的代表物,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法、红外光谱法研究抗生素与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单独存在及共存时的相互作用,从不同的浓度、温度和p H等环境因素分析几种不同体系中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淬灭常数、结合常数和作用力等参数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土壤对抗生素与荧光物质相互作用的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抗生素对DOM中不同荧光物质淬灭作用:(1)一定浓度范围内(胡敏酸:1~30mg/L;色氨酸:0.02~1.4mg/L)体系中胡敏酸/色氨酸荧光强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强。OTC/SD对两类荧光物质HA/L-Trp均有淬灭作用,淬灭机理为形成了非荧光复合物的单一静态淬灭。两类抗生素中OTC对HA/L-Trp荧光淬灭作用较强且两类抗生素对色氨酸的淬灭作用大于对胡敏酸。(2)pH在4.0~10.0范围内,对于色氨酸体系,p H值越高,SD/OTC对色氨酸的荧光淬灭越强;而在胡敏酸体系中,p H=7时,OTC、SD对胡敏酸的荧光淬灭作用最大,说明p H对不同结构的荧光物质影响不同而导致淬灭结果不同。(3)在同步荧光光谱中,胡敏酸/色氨酸荧光强度随着抗生素(SD/OTC)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OTC对两种荧光物质淬灭效果相对较好;红外光谱法分析说明,SD分子中S=O、酰胺中-N-H峰以及OTC中叔胺基等官能与胡敏酸/色氨酸分子缔合,从分子官能团结合说明了磺胺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与胡敏酸和色氨酸存在相互作用。2.复合体系中抗生素与荧光物质的相互作用(1)OTC和SD联合用于荧光物质说明,胡敏酸体系里两种抗生素为协同作用,而在色氨酸体系中两种抗生素为拮抗作用。(2)复合体系中,胡敏酸与色氨酸共存时,OTC对两者均有淬灭作用,且OTC对类蛋白荧光淬灭更强,优先淬灭类蛋白物质。(3)复合体系L-Trp-OTC中,随着HA浓度增加,一方面,HA单向淬灭色氨酸,为淬灭剂;另一方面,HA与L-Trp-OTC发生作用生成复合物,被生成复合物又淬灭。从淬灭常数得出HA对色氨酸的淬灭作用大于复合物对HA的淬灭作用。3.土壤对抗生素与胡敏酸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表明:(1)不同土壤中DOM三维荧光图说明,含鸡粪的土壤中的DOM溶液的荧光物质主要是类蛋白物质,腐殖土中荧光物质主要是类腐殖质物质,沉积物中荧光成分主要是以类蛋白物质为主,也有少量的类腐殖质,黄土和高岭土的DOM荧光成分均以类蛋白物质为主。(2)随着淬灭剂OTC浓度的增大,五种土壤中胡敏酸的荧光强度均在减小,淬灭常数大小为:鸡粪土>沉积土>腐殖土>黄土>高岭土。(3)在鸡粪土体系中,1.6g鸡粪土加入10ml比色管中最有利于OTC和胡敏酸的作用,在沉积土体系中大于1.2g,有利于OTC和胡敏酸作用。(4)不同体系中淬灭常数最大的为堆肥鸡粪土体系,而腐殖土、黄土和沉积土体系中的淬灭常数均小于不添加土样体系的淬灭常数,说明土样中含有类蛋白物质对体系淬灭作用影响最大,结合常数规律与淬灭常数规律基本一致。

王璐玮[4](2019)在《受激发射损耗超分辨成像技术的性能优化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光学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和了解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但是光的衍射限制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使其无法区分相距200 nm以内的微观结构。超分辨成像技术打破了光学衍射极限,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升12个数量级。受激发射损耗(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STED)超分辨成像技术是第一个在理论上提出,并在实验中实现的远场超分辨成像方法。在STED技术中,超分辨的实现是通过一束波长红移的损耗激光对激发光斑点扩展函数进行压缩来完成的。虽然STED超分辨成像技术具有快速成像和无需后期图像重构的优势,但是过高的损耗激光功率和复杂的成像系统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本论文针对目前STED超分辨成像技术中损耗激光能量过高和损耗激光波前畸变影响成像质量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方案:为了在较低损耗激光功率下实现较高的成像分辨率,提出增加荧光寿命以降低饱和功率和相位图分析方法提取光子的两种方法;针对损耗激光波前畸变影响成像质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波前补偿方法,通过恢复损耗激光的原始波前实现STED成像质量和成像深度的提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搭建了一套脉冲型STED超分辨成像系统,利用荧光珠和生物细胞样品对成像系统进行标定,分别实现了52 nm和60 nm的横向空间分辨率。2.结合荧光寿命成像技术,将STED强度成像系统拓展为超分辨荧光寿命成像系统。在此系统中研究了共聚焦和STED成像模式下激光功率和照射时间对荧光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焦成像模式下荧光寿命与激发光功率无关,STED成像模式下荧光寿命随损耗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减小。此外,延长激光照射时间会导致荧光寿命的增加,进而降低荧光探针的饱和功率,因此在相同的损耗激光功率下获得了更高的空间分辨率。3.通过STED超分辨荧光寿命成像系统采集荧光信号,利用相位图分析方法进行光子提取。通过将STED相位中心坐标和坐标原点之间的连线作为界限,提取更靠近共聚焦相位中心坐标的光子,摒弃剩余的寿命变化较大的光子,可以进一步提高STED图像的分辨率。4.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局部最优解的能力,编写基于遗传算法的像差校正程序,用于对损耗光斑进行像差校正。实验系统中波前相位的调制和环形损耗光斑的形成仅通过一个空间光调制器来完成,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系统的前提下实现像差校正。通过使用金纳米颗粒的背向散射信号作为遗传算法优化的反馈,能够快速的补偿畸变的波前。研究结果表明:对损耗激光进行波前校正可以提高厚样品的STED成像质量,并在斑马鱼视网膜样品和斑马鱼胚胎切片样品中分别实现了深度为24μm和100μm的超分辨成像。本论文工作的创新点包括:1.基于STED超分辨荧光寿命成像系统,发现了荧光寿命随激光照射时间增加的现象。在STED成像模式下,延长激光照射时间降低了荧光探针的饱和强度,进而在相同损耗激光功率下实现了分辨率的提升。2.利用相位图分析荧光寿命数据的能力,提出将STED图像的相位中心坐标和坐标原点之间的连线作为界限,提取更靠近共聚焦相位中心坐标的光子,提高了STED超分辨成像技术在低损耗激光功率下的分辨率。3.将遗传算法用于厚样品STED超分辨成像时的像差校正,通过对成像系统中的损耗激光进行波前补偿,在斑马鱼视网膜样品和斑马鱼胚胎切片样品中分别实现了24μm和100μm的成像深度。与像差校正之前的超分辨图像相比,像差校正提高了STED图像的信号强度和分辨率。

谢晓丹[5](2019)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吸附态Pb(Ⅱ)在碱性环境中解吸附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铅(Pb)以其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低廉的价格被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由于重金属废水的不合理排放,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对有毒重金属的吸附去除是环境治理的关键问题。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因其表面和边缘含有的大量活性含氧官能团,如羟基(C—OH)、羧基(C—OOH)、羰基(C=O)和烷氧基(C—O—C)等,为水中多种污染物提供了活性吸附位点,尤其是对水中重金属离子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GO表面附着有氧化碎片(Oxidation Debris,OD),结构、性质类似于富里酸,在碱性条件下OD可从GO表面剥落。目前关于OD对GO吸附性能方面的研究较少,关于GO吸附重金属后进入地下水环境时被附Pb(Ⅱ)解吸释放的研究更为欠缺,深入研究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组成,了解OD在碱性条件下剥落对GO表面吸附态Pb(Ⅱ)迁移机制的影响有助于提高GO作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环境稳定性。基于GO的环境应用和材料的构成特征,本文采用NaHCO3提供碱性环境,结合三维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分析在碱度胁迫下GO表面含氧基团的变化、OD的剥落规律及吸附态Pb(Ⅱ)的解吸附特征,结合在碱性条件下释放Pb(Ⅱ)的存赋形态分析,讨论解吸附的Pb(Ⅱ)在模拟砂层中的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氧化制备GO过程中产生的OD在GO吸附Pb(Ⅱ)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得到的吸附平衡时GO和OD对Pb(Ⅱ)的理论吸附容量分别为562.98 mg·L-1和2974.40 mg·L-1。(2)NaHCO3能诱发GO表面OD的剥落,碱浓度越大,OD剥离越彻底。OD剥落动力学过程非常缓慢,在20 h后达到平衡。80 h后浓度为0.01—1.0 mol·L-1的NaHCO3碱洗剥离下来的OD含量占GO总含量的1.57%—2.94%。(3)在饱和多孔介质中OD的沉积和迁移受溶液离子强度影响,离子强度从0.001 mol·L-1增加到0.1 mol·L-1,OD的回收率从95.67%降至70.14%。同时,OD具有比GO更高的迁移性能,作为载体会显着提高被附Pb(Ⅱ)在砂层中的传输效率,促进Pb(Ⅱ)的逃逸和释放。(4)被附Pb(Ⅱ)的GO吸附剂进入人工配制碱性地下水环境后,GO表面吸附态Pb(Ⅱ)随OD的剥落,有5.48%—23.45%以OD-Pb(Ⅱ)络合物的形式进入水相,并保持稳定的分散状态。OD-Pb(Ⅱ)的粒径仅为10 nm左右,因此提高了Pb(Ⅱ)在地层中的迁移能力,增加了GO-Pb(Ⅱ)进入自然水环境后的二次污染风险。

杨江丽[6](2018)在《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量子点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和沉积的影响》文中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工程纳米颗粒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越来越多的工程纳米颗粒被逐渐被运用到各种商业产品中。在生产、使用以及废弃过程中,工程纳米颗粒不可避免的进入到周围环境中。一旦进入环境中,工程纳米颗粒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转化,同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理解工程纳米颗粒在环境中的迁移和归趋以及评估纳米颗粒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十分重要和紧急。虽然目前已经知道腐殖酸对纳米颗粒在环境中迁移和归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腐殖酸是由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组成的大分子物质,目前依然不清楚腐殖酸的某个特殊部分怎样影响纳米颗粒在环境中的迁移和归趋。量子点作为工程纳米颗粒的一种,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已被广泛应用在太阳能电池、医学影像、荧光探针、化学分析等领域。本研究选取氨基修饰和羧基修饰的量子点作为工程纳米颗粒的代表,不仅探究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纳米颗粒迁移和沉积行为的影响。同时探究阳离子类型(Na+、Ca2+)和纳米颗粒表面涂层(-COOH、-NH2)对纳米颗粒迁移和沉积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量子点在石英砂柱中的迁移和沉积行为有比较显着的影响,而且与腐殖酸分子量显着相关。除此之外,量子点的表面涂层以及阳离子类型同样对量子点的迁移行为有明显的影响。在NaCl电解液中,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能够显着的增强氨基修饰的量子点(QD-NH2)在石英砂柱中的迁移性,而且高分子量的腐殖酸(>100 kDa和30-100 kDa HA)比低分子量腐殖酸(10-30 kDa、3-10 kDa和<3 kDa HA)更能够促进氨基量子点在石英砂柱中的移动,这主要是由于高分子量腐殖酸吸附到量子点表面的含量更高同时能够提供较强的空间排斥力。然而,羧基修饰的量子点(QD-COOH)在腐殖酸存在溶液中时,很容易的从石英砂柱中迁移出来,流出液中的羧基量子点质量回收率也很高。但是与腐殖酸分子量没有很大关系。在CaCl2电解液中。羧基量子点和氨基量子点在土壤柱中的迁移能力比较低,基本上沉积在土壤柱中。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对羧基量子点在石英砂柱中的迁移和沉积行为的影响比较大。高分子量的腐殖酸比低分子量腐殖酸更能促进羧基量子点子石英砂柱中的迁移。但是氨基量子点在石英砂柱中的迁移行为并没有被腐殖酸改变,氨基量子点基本上沉积在石英砂柱中。

李洋洋[7](2018)在《溶剂效应及取代基效应对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质子转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溶剂效应及取代基效应对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HPBI)质子转移的影响。1、本文结合了前人的合成方法,设计合成了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HPBI)及其五种衍生物。2、通过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研究了溶剂效应和羟基对位的取代基对HPBI激发态质子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HPBI分别在350nm和460nm附近显示了烯醇式(normal)和酮式(tautomer)的双荧光发射峰。荧光光谱法表明,质子型溶剂对HPBI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有抑制作用,而非质子型溶剂对其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有促进作用。极性较大的溶剂对ESIPT有阻碍作用。TDB3LYP/6-311++G(d)的理论计算表明,按PCM溶剂化模型,HPBI在各溶剂中吸收光谱λmax的实验值与其烯醇式构型的理论计算较接近,表明烯醇式构型是HPBI基态的优势构型。酮式构型荧光发射波长λem理论值略低于实验值,烯醇式构型却较高于实验值,但λem随溶剂极性的变化趋势,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并且Stokes位移理论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此外,随着溶液碱性的增加,HPBI在水溶液中的荧光光谱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碱达到一定浓度时,其350nm和460nm处的荧光发射峰均会消失,并在415nm处产生一个由HPBI与碱的反应产物苯并咪唑基酚氧负离子所发射的新荧光峰,TD B3LYP/6-311++G(d)的理论预测该发射峰的波长为409.44nm。荧光光谱法研究表明,HPBI及其衍生物分别在350nm和460nm附近显示了烯醇式(Enol)和酮式(Keto)的双荧光发射峰。通过对HPBI及其衍生物分子的键长、键角及前线轨道等的研究表明,HPBI的羟基对位连有供电子基团时,对质子转移有阻碍作用,连有吸电子基团时,对质子转移有促进作用。对HPBI及其衍生物的分子前线轨道以及表面静电势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这种现象。3、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了HPBI羟基间位的取代基对其质子转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羟基间位的取代基连有供电子基团会使HPBI分子的苯并咪唑环和苯环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并且使羟基氢原子和邻位的氮原子之间的氢键减弱,使质子转移的能垒升高,不利于质子转移。而连有吸电子基团时恰好相反,对质子转移有促进作用。

董世荣[8](2017)在《改性玉米醇溶蛋白结构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醇溶蛋白(zein)是玉米蛋白的主要成分,其含有较高比例(约50%)的疏水氨基酸,不能分散在纯水介质中。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所用介质大部分为水,所以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已有文献指出,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碱和热修饰玉米醇溶蛋白的结构,可以提高在水中的分散性和改善其他的理化和功能性质。但是,目前文献中的改性研究主要针对性能结果的提高,缺少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结构变化与功能性质提升之间关系的探讨,同时,对改性条件研究时也忽略了溶剂自身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2种极性不同的介质(水和70%乙醇)中利用常规改性方法中碱或SDS对玉米醇溶蛋白以及玉米醇溶蛋白的两种重要组分(α和γ-玉米醇溶蛋白)进行改性,借助透射电镜(TEM)、圆二色谱(CD)、动态光散色(DLS)、高分辨透射电镜等工具,系统地研究了介质极性对玉米醇溶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以及在两种介质中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的功能性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乳清浓缩蛋白纤维核(一种具有高活化能的蛋白质独特聚合形式)与玉米醇溶蛋白复合形成胶体颗粒,研究其结构和性质的独特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改性α/γ-玉米醇溶蛋白的微观形态和分散性能介质极性与改性α/γ-玉米醇溶蛋白在水中分散性提高有很大关系,在极性强的介质(水)中,碱或SDS结合加热10 h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在水中的分散性分别提高了94.50%和95.65%;在弱极性介质(70%乙醇)中,碱或SDS结合加热10 h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分散性分别提高了50.81%和69.25%。改性后的α-玉米醇溶蛋白的分散性的变化和改性后γ-玉米醇溶蛋白分散性的变化结果相一致。说明极性强的介质有利于碱或SDS改性的α/γ-玉米醇溶蛋白分散性的提高。介质极性也影响着改性后玉米醇溶蛋白的结构形态,在弱极性介质中,α/γ-玉米醇溶蛋白形成了颗粒粒径较大的球状形态聚合物,这种球形结构形态与改性前玉米醇溶蛋白的形态一致,只是粒径大小上存在不同,在极性强的介质中球状结构聚合物被破坏,形成了颗粒较小的无规则聚合物。(2)改性后α/γ-玉米醇溶蛋白的双亲性两种改性方法使玉米醇溶蛋白双亲性发生完全不同的变化,在水介质中碱改性方式明显改善了α/γ-玉米醇溶蛋白的双亲性,而水介质中SDS改性方式没有改善α/γ-玉米醇溶蛋白的双亲性。在介质极性从弱(70%乙醇)到强(25%乙醇)的过程中,在水介质中碱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均保持着较高的分散性(>95%),聚合物从球状形态变为无规则形态,粒径从353 nm降至237 nm;而SDS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分散性随介质改变变化不大,分散性较低(从43.61%到67.89%),其聚合物的形态从大的无规则聚合物变成小的球状颗粒聚合物,粒径从3326 nm降低至295.40 nm。而且2种方式改性的α-玉米醇溶蛋白的变化规律相似。(3)改性α/γ-玉米醇溶蛋白的结构逆转能力利用Wang和Padua提出动力学公式拟合出介质极性变化过程中碱和SDS改性的α/γ-玉米醇溶蛋白聚合物粒径变化和时间的关系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了碱和SDS改性后γ-玉米醇溶蛋白的亲水常数(K)分别为1.49×1013和3.22×10-5,表明碱改性后γ-玉米醇溶蛋白的亲水能力比SDS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亲水能力要高。碱改性后α-玉米醇溶蛋白的亲水常数(3.07×106)比SDS改性α-玉米醇溶蛋白的亲水常数(1.63×10-7)。2种改性方式修饰的玉米醇溶蛋白产生性能差异与其不同的结构变化有关,碱改性γ-玉米醇溶蛋白具有较强的α-螺旋恢复能力,在水介质中碱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α-螺旋含量仅为8.06%,而当把介质变为70%乙醇后,其α-螺旋恢复至27.06%,这个值接近于在乙醇介质中碱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α-螺旋含量(27.94%)。但是,具有较差亲水能力的SDS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α-螺旋恢复能力很差,在水介质中SDS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α-螺旋含量为7.97%,而当把介质变为70%乙醇后其α-螺旋含量却降低至2.45%。疏水性更强的较强的α-玉米醇溶蛋白也表现出较强的α-螺旋恢复能力。而且α-螺旋恢复能力赋予了较高的结构逆转能力,从高分辨透射电镜(RH-TEM)结果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结构变化情况,在介质从极性较强的水变为弱极性70%乙醇时,碱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从伸展的波纹状结构恢复至其在若极性介质中的卷曲状结构。但是,在水介质中SDS改性的γ-玉米醇溶蛋白的水波纹状的结构无法恢复至卷曲状态。(4)纤维核-玉米醇溶蛋白胶体颗粒的性质纤维核是乳清浓缩蛋白(WPC)纳米纤维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结构,与玉米醇溶蛋白复合可以制得胶体颗粒。该胶体颗粒中玉米醇溶蛋白仍然保持着球形结构,在水中的分散性却可以达到71.59%,而且该胶体颗粒可以降低玉米醇溶蛋白的成胶浓度,成胶浓度从20%(玉米醇溶蛋白单独成胶浓度)降低至12%。流变学的结果表明纤维核-玉米醇溶蛋白胶体颗粒分散液比WPC-玉米醇溶蛋白胶体颗粒分散液具有更好的表观粘度、较好的乳化性、较高的黏性模量和弹性模量。(5)改性方法——性能——结构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功能性质需要独特的结构变化,水中良好的分散性要求玉米醇溶蛋白失去原有的球形颗粒结构,形成更小的无规则聚合颗粒,这种形态变化需要蛋白分子中的α-螺旋结构展开;而乙醇中良好分散性要求玉米醇溶蛋白保留球形颗粒结构,这种球形颗粒结构需要α-螺旋结构的存在。不同改性方法赋予玉米醇溶蛋白不同的结构转变能力,水中碱改性的方法使玉米醇溶蛋白分子中的α-螺旋结构可以随着介质极性不同发生可逆性转变,赋予其优良的双亲特性。SDS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分子中的α-螺旋结构在介质极性变化时不能发生可逆性转变,其双亲性较差。纤维核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保持着较好的球状结构,而碱改性破坏了玉米醇溶蛋白的球状结构,这种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功能性质的差异。与碱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相比较,纤维核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在较低的浓度(12%)下可以达到较高的表观粘度、黏性模量和弹性模量。纤维核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的持水性、泡沫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比碱改性玉米醇溶蛋白的这3个性质高出了65.21%、49.93%和11.61%。综上,采取恰当的改性方法对玉米醇溶蛋白进行结构修饰,可以改善玉米醇溶蛋白的功能性质,进而拓宽玉米醇溶蛋白的应用范围和提高利用价值。

王甜甜[9](2017)在《基于三维荧光技术的多孔含水介质中腐殖酸迁移转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为研究煤矿区不同含水介质中腐殖酸的运移转化特征,在平顶山煤田地下水的补给区取细砂和泥灰岩岩样,以不同初始浓度的腐殖酸溶液为入渗水样,分别开展了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淋滤实验。腐殖酸的检测主要借助三维荧光(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3DEEM),将改进层次分析法与传统的区域积分相结合,对区域积分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三维荧光区域积分的准确性,并采用改进的三维荧光区域积分及三维荧光光谱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细砂与泥灰岩对腐殖酸的吸附受振荡时间、岩样质量、初始浓度的影响。细砂对腐殖酸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20min,泥灰岩为15min;随着岩样质量的增加,细砂及泥灰岩对腐殖酸的吸附量均减少;随着腐殖酸初始浓度的增加,细砂及泥灰岩对腐殖酸的吸附均呈线性增加,且泥灰岩的吸附性能大于细砂。(2)腐殖酸在细砂与泥灰岩中的运移主要表现为弥散作用,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其弥散作用均增强。初始溶液浓度从34.6mg/L增加到70.9 mg/L,细砂中纵向弥散系数由0.75cm2/h增加至1.02 cm2/h,泥灰岩中纵向弥散系数由0.56 cm2/h增加至0.72cm2/h。(3)腐殖酸在细砂中运移三维荧光光谱结果表明:主要荧光峰的位置未发生变化,仅荧光强度随着浓度的改变而改变。腐殖酸在泥灰岩中运移三维荧光光谱结果表明:312h时有新的荧光峰出现,随着V区(腐殖酸)荧光峰的消失,Ⅳ区(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出现了新的荧光峰Ⅳ2。(4)基于改进的区域积分分析腐殖酸在泥灰岩中转化结果表明:腐殖酸在泥灰岩中运移的三维荧光光谱显示:192h至600h,Ⅴ区积分比例从32.2%减小至6.5%,减小了25.7%,与此同时Ⅳ区(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比例由49.1%增加至50.4%,其余区域基本无变化。易知腐殖酸在泥灰岩中发生了转化作用,腐殖酸被微生物降解,转化成了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5)与传统区域积分相比,改进的区域积分法综合考虑三维荧光光谱峰值的位置和区域间的相互影响,与传统的区域积分相比,其识别的DOM类型准确率为83.33%,可用来刻画腐殖酸的迁移转化特征。

郭媛[10](2017)在《纳米材料技术拓展光谱法对环境中手性污染物的识别研究》文中指出手性(chirality)是宇宙间的基本属性之一。手性化合物由相同的原子构成,但是对应异构体成镜像对称,看似一样,实则却不同。宇宙间的自然生物体在对手性这一基本特性的展现上也不尽相同,在生物体中的氨基酸基本上呈现出左旋,而核酸的呈现状态又与氨基酸是相反的。因此,手性对映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我们无法忽略的,一些不同对映体对于人体的影响可谓是天差地别在。环境中,也存在着手性污染物,这些物质可能存在的一些生物效应如致癌性、致基因突变和致畸性,而这些手性污染如被长期生活在环境中的生物体摄取,会对生物体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对环境中手性污染物的研究也受到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基于此,本论文以苯甘氨醇、肉碱、扁桃酸和阿斯巴甜为研究对象,借助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共振瑞利散射法对其进行手性识别研究,金纳米粒子和半导体QDs为探针试剂。本文探究了各个体系的荧光光谱或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特征、最优实验条件、选择性实验以及分别建立了基于荧光光谱法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对实际样品的分析研究。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175015;No.21475014)的资助下完成,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Ag+功能化的N-乙酰基-L-半胱氨酸包裹的CdTe量子点对手性苯甘氨醇的识别研究实验以N-乙酰基-L-半胱氨酸包裹CdTe QDs(NALC-CdTe QDs)的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个快速、简单的方法对苯甘氨醇进行手性识别。利用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I-IR)、X射线衍射(XRD)以及荧光光谱仪等实验设备表征所合成的N-乙酰基-L-半胱氨酸包裹CdTe QDs。当N-乙酰基-L-半胱氨酸包裹CdTe QDs与R-苯甘氨醇和S-苯甘氨醇反应后,荧光光谱强度增强,但是并无对映体差异,当有Ag+存在是,荧光光谱就发生了有趣的变化,R-苯甘氨醇和S-苯甘氨醇反应后,S-苯甘氨醇使Ag+功能化的N-乙酰基-L-半胱氨酸包裹的CdTe QDs的荧光光谱的强度增强,相反,R-苯甘氨醇使其荧光光谱的强度减低。经过文献研究,推测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分子的立体结构的差异,CdTe QDs的修饰剂N-乙酰基-L-半胱氨酸与S-苯甘氨醇的旋转方向一致,因此,导致荧光光谱增强,相反的R-苯甘氨醇的荧光光谱降低,并且在一定的范围浓度内存在着好的线性关系。对于可能会影响实验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如缓冲溶液的种类、pH值以及反应时间,找到实验的最优条件,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检测苯甘氨醇的方法。2.Cu2+功能化的N-乙酰基-L-半胱氨酸包裹的CdTe量子点对手性肉碱的识别研究对于手性对映体的分离,不经分离同时测定成为各界学者的关注重点。本实验利用Cu2+功能化的N-乙酰基-L-半胱氨酸包裹的CdTe QDs(NALC-CdTe QDs)对肉碱对映体成功的实现了不经分离同时测定,而且此方法简单、廉价,具有普遍操作性。基于一种新型的光谱方法-共振瑞利散射法(RRS)对肉碱对映体进行手性识别。NALC-CdTe QDs本身的RRS信号很弱,但当加入Cu2+时,RRS信号会急剧增加,而又加入肉碱之后,NALC-CdTe QDs的RRS信号就会产生区别,D-肉碱会使RRS信号增加,但L-肉碱会使RRS信号减低,从而达到对手性肉碱的分离测定。对实验的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在此条件下,获得好的相关线性,并且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减肥药品左旋肉碱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3.氧化石墨烯修饰的CdTe量子点对手性扁桃酸的识别研究本实验在合成CdTe QDs时,成功的将氧化石墨烯作为配体之一,修饰到CdTe QDs的表面。基于共振瑞利散射法,以氧化石墨烯修饰的CdTe QDs(GO-CdTe QDs)为散射探针,建立了一种简单,方便的光谱方法应用于检测扁桃酸。对于合成的氧化石墨烯修饰的CdTe QDs,利用透射电镜和傅、叶红外光谱仪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进行了表征,通过结果分析合成的GO-CdTe QDs较为成功。由于氧化石墨烯独特的性质,在加入扁桃酸反应之后,D-扁桃酸会使GO-CdTe QDs的共振瑞利散射信号增强,而L-扁桃酸对其没有影响,所以此方法不仅能检测D-扁桃酸,也能定量测定L-扁桃酸。对于实验所需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条件,使现象表现的更明显,而且还利用加标回收法对此实验体系进行了分析应用,结果满意。4.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对手性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的识别研究实验利用Au纳米粒子的特性检测阿斯巴甜,Au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光学特性,比如AuNPs的消光系数比较高以及纳米粒子独有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以氨基酸中的组氨酸作为配体,氨基酸具有手性,给被检测手性的物质提供了一个手性环境,合成具有手性的D/L-His-AuNPs。以HEPES缓冲溶液控制pH=7.6时,阿斯巴甜可以使Au纳米粒子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的强度显着降低,从而达到检测阿斯巴甜的目的。阿斯巴甜具有羧基、酮基、酯基和氨基,易与组氨酸反应结合,组氨酸的氨基通过静电作用以及氢键与阿斯巴甜的羧基可以作用,因此D/L-His-AuNPs会发生聚集,导致RRS光谱发生猝灭。此实验测试的浓度范围为10-5-10-7mol·L-1,相关系数R2=0.99841,LOD=0.08μmol·L-1。而且还利用加标回收法对此实验体系进行了分析应用,结果满意。

二、尼克酸在不同介质中发射荧光光谱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尼克酸在不同介质中发射荧光光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检测CN-的巴比妥酸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
        1.2.1 荧光的产生原理
        1.2.2 荧光探针的组成
        1.2.3 荧光探针的传感机理
        1.2.4 检测CN~–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一种新型的具有AIE效应检测CN~–巴比妥酸类衍生物荧光探针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2.2 实验测试表征仪器
        2.2.3 探针分子CPPB合成路线
        2.2.4 光谱测试和检测限计算方法
        2.2.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2.2.6 滤纸条固体荧光传感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化合物CPPB的 AIE效应研究
        2.3.2 探针CPPB对识别阴离子的光学性质研究
        2.3.3 探针CPPB对识别CN~–反应机理的研究
        2.3.4 DFT理论计算
        2.3.5 探针CPPB在滤纸检测CN~–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种新型具有AIE效应基于二苯并噻吩识别CN~–荧光探针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3.2.2 实验测试表征仪器
        3.2.3 探针分子合成路线
        3.2.4 光谱测试和检测限计算方法
        3.2.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3.2.6 探针滤纸应用
    3.3 结果与讨论
        3.3.1 DTB的 AIE效应研究
        3.3.2 DTB识别CN~–光学性质研究
        3.3.3 DTB识别CN~–传感机制研究
        3.3.4 理论计算研究
        3.3.5 pH响应和时间响应性研究
        3.3.6 DTB滤纸条应用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AIE效应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比色/荧光探针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4.2.2 实验测试表征仪器
        4.2.3 探针分子DTI合成路线
        4.2.4 光谱测试和检测限计算方法
        4.2.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4.2.6 探针滤纸应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合物DTI聚集诱导效应研究
        4.3.2 探针DTI光谱学研究
        4.3.3 探针DTI对CN~–的反应机理研究
        4.3.4 理论计算
        4.3.5 探针DTI在滤纸条上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典型化合物的代表性谱图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2)腐殖酸对黑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污染的强化修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DBP概述
        1.1.1 DBP的来源及理化性质
        1.1.2 DBP的健康风险
    1.2 DBP污染现状
        1.2.1 DBP在大气环境中污染现状
        1.2.2 DBP在水体环境中污染现状
        1.2.3 DBP在土壤环境中污染现状
    1.3 DBP污染修复技术
        1.3.1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1.3.2 生物修复技术
    1.4 腐殖酸概述
        1.4.1 腐殖酸的来源及理化性质
        1.4.2 腐殖酸对土壤及农作物的影响
        1.4.3 腐殖酸对污染物的修复作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5.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黑土
        2.1.2 化学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2 黑土理化性质检测
        2.2.1 黑土微观形态观察
        2.2.2 黑土容重测试
        2.2.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2.2.4 黑土pH值变化
    2.3 施用腐殖酸对DBP在中黑土降解的影响
        2.3.1 最佳腐殖酸施用量的确定
        2.3.2 腐殖酸对黑土中DBP降解规律的影响
        2.3.3 黑土DBP的提取
        2.3.4 DBP的检测
    2.4 腐殖酸对黑土吸附DBP的影响
        2.4.1 吸附动力学
        2.4.2 吸附等温线
        2.4.3 模型分析
    2.5 DBP与黑土DOM的结合试验
        2.5.1 三维激发-发射矩阵光谱分析
        2.5.2 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2.5.3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2.5.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5.5 二维傅里叶红外相关光谱分析
    2.6 腐殖酸对受DBP污染胁迫黑土微生物的影响
        2.6.1 黑土基础呼吸的测定
        2.6.2 黑土微生物量碳的测定
        2.6.3 黑土磷脂脂肪酸的测定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DBP在黑土中降解特性分析
        3.1.1 不同腐殖酸施用量对于黑土DBP残留量的影响
        3.1.2 腐殖酸对于黑土DBP降解特性的影响
    3.2 腐殖酸对DBP污染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3.2.1 黑土微观结构
        3.2.2 黑土容重变化
        3.2.3 黑土表面官能团
        3.2.4 黑土pH值变化
    3.3 腐殖酸对黑土吸附DBP行为的影响
        3.3.1 腐殖酸对DBP在黑土中吸附量的影响
        3.3.2 腐殖酸对DBP在黑土中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3.3.3 腐殖酸对黑土中DBP等温吸附的影响
    3.4 DBP与黑土DOM结合特征分析
        3.4.1 不同处理黑土DOM的3D-EEM光谱分析
        3.4.2 黑土DOM与 DBP结合的同步荧光光谱分析
        3.4.3 黑土DOM与 DBP结合的紫外-可见光光谱
        3.4.4 黑土DOM与 DBP结合的红外光谱分析
        3.4.5 黑土DOM与 DBP结合的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分析
    3.5 腐殖酸对黑土微生物响应DBP污染的影响
        3.5.1 黑土微生物活性变化
        3.5.2 黑土微生物量变化
        3.5.3 黑土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
4 讨论
    4.1 腐殖酸对DBP在黑土中降解规律的影响
    4.2 腐殖酸对DBP污染黑土质量提升
    4.3 腐殖酸对黑土DBP环境行为的影响
        4.3.1 腐殖酸对黑土吸附DBP的影响
        4.3.2 腐殖酸与DBP的结合机制研究
    4.4 腐殖酸强化黑土微生物去除DBP
        4.4.1 腐殖酸对受DBP污染黑土呼吸作用的影响
        4.4.2 腐殖酸对受DBP污染黑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4.4.3 黑土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
5 结论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DOM荧光组分与土霉素和磺胺嘧啶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环境中抗生素的来源、残留及危害
        1.2.2 环境中抗生素与类腐殖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1.2.3 环境中抗生素与类蛋白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1.2.4 光谱法研究抗生素与物质间相互作用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2 .样品的预处理与光谱测定
        2.2.1 胡敏酸的提取
        2.2.2 土样预处理及元素分析
        2.2.3 三维荧光光谱测定
        2.2.4 同步荧光光谱测定
        2.2.5 红外光谱测定
    2.3 抗生素与DOM中荧光代表物相互作用实验方案
        2.3.1 抗生素对胡敏酸和色氨酸的荧光淬灭实验
        2.3.2 温度影响实验
        2.3.3 pH影响实验
    2.4 复合体系中抗生素与荧光物质的相互作用实验
        2.4.1 OTC和SD联合对荧光物质淬灭实验
        2.4.2 OTC对胡敏酸-色氨酸体系的淬灭实验
        2.4.3 .胡敏酸和色氨酸与复合体系作用的实验
    2.5 不同土壤对抗生素与胡敏酸的相互作用影响实验
        2.5.1 不同土壤环境中对抗生素与胡敏酸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2.5.2 不同水土比对体系荧光的影响
    2.6 相关理论
        2.6.1 Stern-Volmer方程
        2.6.2 热力学参数
        2.6.3 二维相关光谱分析
第三章 抗生素对DOM中不同荧光物质淬灭作用研究
    3.1 DOM中不同荧光物质的性质
    3.2 不同抗生素与HA和 L-Trp作用的研究
        3.2.1 抗生素与HA和 L-Trp作用的荧光淬灭光谱
        3.2.2 抗生素淬灭荧光物质的相关参数确定
    3.3 .pH对抗生素与胡敏酸/色氨酸作用的影响
    3.4 抗生素与DOM作用机理
        3.4.1 同步荧光法
        3.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体系中抗生素与荧光物质的相互作用
    4.1 复合体系中抗生素与荧光物质的作用特征
        4.1.1 SD和OTC联合对荧光物质的淬灭
        4.1.2 OTC对荧光物质的淬灭异同分析
        4.1.3 两种荧光物质的相互作用
    4.2 复合体系中物质间作用的相关参数确定
    4.3 三维荧光光谱表征复合体系相互作用
    4.4 2D-COS表征抗生素与胡敏酸-色氨酸作用
    4.5 红外光谱法表征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环境中土壤对抗生素与胡敏酸作用的影响
    5.1 不同类型土壤中DOM的三维荧光表征
    5.2 不同土壤对抗生素与胡敏酸相互作用的影响
    5.3 水土比对抗生素和胡敏酸相互作用的影响
    5.4 不同体系中淬灭常数和结合常数的差异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受激发射损耗超分辨成像技术的性能优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光学显微镜和荧光
        1.1.1 光学显微镜
        1.1.2 光学衍射极限和空间分辨率
        1.1.3 荧光和荧光显微镜
    1.2 远场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1.2.1 基于扫描成像系统的超分辨显微技术
        1.2.2 基于宽场成像系统的超分辨显微技术
        1.2.2.1 宽场空域超分辨成像技术
        1.2.2.2 宽场频域超分辨成像技术
        1.2.3 远场超分辨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STED超分辨成像系统
    2.1 STED成像中的荧光分子特性
    2.2 STED成像系统元件
    2.3 脉冲型STED成像系统的搭建
        2.3.1 系统元件
        2.3.2 系统光路
        2.3.3 成像系统校准
    2.4 样品制备
    2.5 成像系统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荧光寿命增加提高STED成像分辨率的研究
    3.1 影响荧光寿命的因素
        3.1.1 内部淬灭因素
        3.1.2 外部淬灭因素
        3.1.3 其他因素
    3.2 STED超分辨荧光寿命成像系统
    3.3 共聚焦成像模式下激光对荧光寿命的影响
    3.4 STED成像模式下激光对荧光寿命的影响
    3.5 增加荧光寿命提高STED成像的分辨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相位图分析的STED超分辨成像方法研究
    4.1 相位图分析方法原理
    4.2 相位图分析荧光寿命
    4.3 相位图分析方法提高分辨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像差校正的STED深层成像技术研究
    5.1 光学像差和自适应光学
    5.2 遗传算法和像差校正系统
        5.2.1 遗传算法
        5.2.2 像差校正系统
    5.3 像素编码方式
        5.3.1 分块编码模式
        5.3.2 泽尼克多项式编码模式
    5.4 遗传算法校正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5.4.1 系统像差校正
        5.4.2 样品像差校正
        5.4.2.1 虚拟样品的像差校正
        5.4.2.2 斑马鱼视网膜样品的像差校正
        5.4.2.3 斑马鱼胚胎样品的像差校正
        5.4.2.4 生物结构样品的像差校正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参加学术会议

(5)氧化石墨烯表面吸附态Pb(Ⅱ)在碱性环境中解吸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铅污染概述
        1.1.1 铅污染来源
        1.1.2 铅污染现状及危害
        1.1.3 铅污染的处理方法
        1.1.4 铅的存在形态
        1.1.5 胶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1.2 氧化石墨烯概述
        1.2.1 氧化石墨烯的性质
        1.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1.2.3 氧化石墨烯的二元结构模型
        1.2.4 氧化碎片的性质
    1.3 氧化石墨烯吸附和解吸附重金属离子
        1.3.1 氧化石墨烯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
        1.3.2 重金属离子的解吸附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设备与实验主要溶液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1.3 实验主要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GO的制备
        2.2.2 氧化碎片(OD)的分离
        2.2.3 GO-Pb(Ⅱ)的制备
    2.3 样品表征分析测定方法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3.2 透射电镜(TEM)
        2.3.3 X射线衍射(XRD)
        2.3.4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2.3.5 离子选择电极(ISE)
3 氧化碎片(OD)对Pb(Ⅱ)吸附性能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吸附动力学实验
        3.2.2 吸附pH边实验
        3.2.3 Zeta(ζ)电位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氧化石墨烯及氧化碎片的表征
        3.3.2 OD对 Pb(Ⅱ)的吸附
        3.3.3 吸附机理
    3.4 本章小结
4 OD在碱性条件下从GO表面剥落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NaOH浓度对OD碱洗剥落的影响
        4.2.2 NaHCO_3 浓度对OD碱洗剥离的影响
        4.2.3 OD从 GO表面剥离动力学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aOH条件下OD从 GO表面剥落规律
        4.3.2 NaHCO_3 条件下OD从 GO表面剥落规律
        4.3.3 OD从 GO表面剥离动力学实验
        4.3.4 OD的剥落及裂解过程机理探讨
    4.4 本章小结
5 OD对 Pb(Ⅱ)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与仪器设备
        5.2.2 迁移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OD的迁移特征
        5.3.2 GO-Pb(Ⅱ)的TEM分析
        5.3.3 GO表面吸附态Pb(Ⅱ)的迁移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GO表面吸附态Pb(Ⅱ)在人工配制地下水中的解吸附规律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样品与仪器设备
        6.2.2 人工配制地下水
        6.2.3 解吸附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GO表面吸附态Pb(Ⅱ)在地下水碱性环境中的释放
        6.3.2 XRD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6)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量子点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和沉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量子点概述
        1.1.1 量子点的合成
        1.1.2 量子点的结构和特征
        1.1.3 量子点的表面修饰
    1.2 量子点的应用
        1.2.1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1.2.2 荧光免疫分析
        1.2.3 核酸检测
        1.2.4 体外细胞成像
        1.2.5 体内动物成像
    1.3 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因素
        1.3.1 纳米颗粒特性
        1.3.2 多孔介质的特性
        1.3.3 溶液物理化学因素
    1.4 腐殖酸对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中迁移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方法
        1.5.1 主要研究目的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腐殖酸的分级与表征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腐殖酸的分级
        2.2.2 腐殖酸的化学性质表征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腐殖酸分子量分布
        2.3.2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2.3.3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荧光光谱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量子点Zeta电位和粒径的影响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溶液配制
        3.2.2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量子点zeta电位及水动力粒径的影响
        3.2.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量子点Zeta电位影响
        3.3.2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量子点水动力粒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量子点在饱和渗透介质中迁移和沉积的影响
    4.1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石英砂的清洗和Zeta电位的测定
        4.2.2 腐殖酸吸附量的测定
        4.2.3 柱实验设计与方法
        4.2.4 量子点浓度测定方法
        4.2.5 实验理论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在一价电解液中,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量子点迁移和截留行为的影响
        4.3.2 二价电解液中,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量子点迁移和沉积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7)溶剂效应及取代基效应对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质子转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光化学的发展
    1.2 光物理模型
        1.2.1 基态与激发态
        1.2.2 吸收和辐射
        1.2.3 荧光和磷光
    1.3 激发态质子转移
        1.3.1 激发态质子转移的概述和分类
        1.3.2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1.3.3 激发态分子间质子转移
        1.3.4 激发态质子转移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1.4 激发态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1.4.1 密度泛函理论
        1.4.2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1.4.3 过渡态理论
    1.5 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应用
        1.5.1 苯并咪唑类抗菌剂
        1.5.2 苯并咪哇类抗寄生虫药
        1.5.3 苯并咪唑衍生物的抗腐蚀性
        1.5.4 苯并咪唑类质子泵抑制剂
    1.6 研究内容与课题来源
第二章 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原料与试剂
    2.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2.5 实验过程
        2.5.1 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HPBI)的合成
        2.5.2 (2-(1H-苯并[d])咪唑-2-基)-4-(羟甲基)苯酚
        2.5.3 (3-(1H-苯并[d])咪唑-2-基)-4-羟基苯甲酸乙酯(HPBI-COOC_2H_5)
        2.5.4 (3-(1H-苯并[d])咪唑-2-基)-4-羟基苯甲酸的合成
        2.5.5 (2-(1H-苯并[d])咪唑-2-基)-4-溴苯酚的合成
        2.5.6 (2-(1H-苯并[d])咪唑-2-基)-4-甲基苯酚的合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溶剂效应对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质子转移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和试剂
        3.2.2 光谱测试
    3.3 计算部分
        3.3.1 计算方法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溶剂对HPBI质子转移的影响
        3.4.2 HPBI两种烯醇式异构体的能量
        3.4.3 溶剂极性对HPBI质子转移影响的理论分析
        3.4.4 HPBI离解对其荧光光谱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羟基对位取代基对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激发态质子转移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部分
        4.2.2 计算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PBI及其衍生物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
        4.3.2 取代基对HPBI激发态质子转移的影响
        4.3.3 密度泛函理论考察取代基对HPBI质子转移的影响
        4.3.4 取代基对HPBI分子能量的影响
        4.3.5 前线分子轨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羟基间位取代基对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分子内质子转移的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取代基对分子的结构的影响
        5.3.2 取代基对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能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5.3.3 取代基对前线分子轨道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8)改性玉米醇溶蛋白结构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玉米的概述
    1.2 玉米蛋白粉
    1.3 玉米醇溶蛋白的简介
        1.3.1 玉米醇溶蛋白的组分
        1.3.2 玉米醇溶蛋白的结构
    1.4 玉米醇溶蛋白的性质
        1.4.1 理化性质
        1.4.2 玉米醇溶蛋白的功能特性
    1.5 玉米醇溶蛋白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国内研究进展
        1.5.2 国外研究进展
    1.6 纤维和纤维核的概述
    1.7 本课题立题目的及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1.7.1 立题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原料与试剂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4 试验方法
        2.4.1 样品的制备
        2.4.2 微观形貌和结构的测定
        2.4.3 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2.4.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4.5 圆二色光谱的测定
        2.4.6 内源性荧光光谱扫描
        2.4.7 游离巯基测定
        2.4.8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2.4.9 硫黄素T荧光的测定
        2.4.10 水解度的测定
        2.4.11 脱酰胺度的测定
        2.4.12 玉米醇溶蛋白聚合物颗粒变化动力学评价
        2.4.13 功能性质的测定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醇溶蛋白的常规改性
        3.1.1 SDS改性
        3.1.2 碱改性玉米醇溶蛋白
    3.2 分散性与结构形态的研究
        3.2.1 水中分散性变化
        3.2.2 微观形貌的分析
        3.2.3 颗粒尺寸变化分析
    3.3 双亲性变化表征
        3.3.1 溶剂极性改变对分散性的影响
        3.3.2 溶剂极性改变对微观形态的影响
        3.3.3 溶剂极性改变对粒径的影响
    3.4 结构逆转能力的表征
        3.4.1 γ-玉米醇溶蛋白构象转变
        3.4.2 不同极性介质中的自组装聚合动力学
        3.4.3 α-螺旋的可逆性转变
        3.4.4 改性方法—性能—结构变化关系
    3.5 纤维核-玉米醇溶蛋白胶体颗粒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3.5.1 纤维核和纤维基本性质的评定
        3.5.2 不同结构WPC和玉米醇溶蛋白胶体颗粒性能的评价
    3.6 不同方法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功能性的差异
        3.6.1 流变学特性的比较
        3.6.2 持水性和吸油性
        3.6.3 改性玉米醇溶蛋白的界面性质
        3.6.4 改性玉米醇溶蛋白结构和功能关系示意图
4 讨论
    4.1 常规改性对玉米醇溶蛋白性质的影响
    4.2 碱/SDS对 α/γ-玉米醇溶蛋白聚集形态影响
    4.3 结构逆转能力和双亲性关系的探讨
    4.4 纤维核-玉米醇溶蛋白胶体颗粒性质的研究
    4.5 碱和纤维核修饰玉米醇溶蛋白功能性质的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三维荧光技术的多孔含水介质中腐殖酸迁移转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腐殖酸的定义及组成
        1.2.2 腐殖酸的研究进展
        1.2.3 腐殖酸的研究方法进展
        1.2.4 腐殖酸的迁移和转化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取样与测试
    2.1 研究方案
        2.1.1 静态吸附实验
        2.1.2 氯离子示踪实验
        2.1.3 动态淋滤实验
    2.2 供试材料
        2.2.1 研究区含水层及补径关系
        2.2.2 含水介质
        2.2.3 腐殖酸溶液
    2.3 检测仪器和方法
        2.3.1 检测仪器
        2.3.2 检测方法
3 多孔介质中腐殖酸的吸附特征
    3.1 试验方法
        3.1.1 振荡时间的确定试验
        3.1.2 岩样质量对吸附影响的试验
        3.1.3 初始浓度对吸附影响的试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振荡时间对吸附腐殖酸的影响
        3.2.2 岩样质量对吸附腐殖酸影响的试验
        3.2.3 腐殖酸溶液浓度对吸附影响的试验
    3.3 小结
4 多孔介质中腐殖酸的迁移转化特征
    4.1 实验装置
    4.2 Cl-示踪试验
        4.2.1 试验方法
        4.2.2 水力参数的计算
        4.2.3 结果与讨论
    4.3 细砂中腐殖酸的迁移转化
        4.3.1 实验方法
        4.3.2 结果与讨论
    4.4 泥灰岩中腐殖酸的迁移转化
        4.4.1 实验方法
        4.4.2 结果讨论
    4.5 腐殖酸在两种介质中迁移转化比较
    4.6 小结
5 多孔介质中腐殖酸的三维荧光特征
    5.1 细砂中腐殖酸的三维荧光特征
        5.1.1 三维荧光光谱
        5.1.2 三维荧光强度
    5.2 泥灰岩中腐殖酸的三维荧光特征
        5.2.1 三维荧光光谱
        5.2.2 三维荧光强度
    5.3 不同介质三维荧光比较
    5.4 小结
6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三维荧光区域积分法的腐殖酸降解特征
    6.1 传统的三维荧光区域积分
    6.2 层次分析法
    6.3 改进的三维荧光区域积分
    6.4 泥灰岩中腐殖酸的降解特征
    6.5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纳米材料技术拓展光谱法对环境中手性污染物的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环境中的手性污染物分析
        1.2.1 环境中的手性污染物
        1.2.2 手性识别与分析
    1.3 研究对象简介
        1.3.1 苯甘氨醇的性质和应用及其常见分析方法
        1.3.2 肉碱的性质和应用及其常见分析方法
        1.3.3 扁桃酸的性质和应用及其常见分析方法
        1.3.4 阿斯巴甜的性质和应用及其常见分析方法
    1.4 研究方法简介
        1.4.1 共振瑞利散射法
        1.4.2 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1.5 研究应用新技术简介
        1.5.1 拓展光谱方法的各种新技术及其应用
        1.5.2 半导体量子点及金纳米粒子光谱检测技术应用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2.研究报告
    2.1 Ag~+功能化的N-乙酰基-L-半胱氨酸包裹的CdTe量子点对手性苯甘氨醇的识别研究
        2.1.1 实验部分
        2.1.2 结果与讨论
        2.1.3 结论
        参考文献
    2.2 Cu~(2+)功能化的N-乙酰基-L-半胱氨酸包裹的CdTe量子点对手性肉碱的识别研究
        2.2.1 实验部分
        2.2.2 结果与讨论
        2.2.3 结论
        参考文献
    2.3 氧化石墨烯修饰的CdTe量子点对手性扁桃酸的识别研究
        2.3.1 实验部分
        2.3.2 结果与讨论
        2.3.3 结论
        参考文献
    2.4 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对手性食品添加剂阿斯巴甜的识别研究
        2.4.1 实验部分
        2.4.2 结果与讨论
        2.4.3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尼克酸在不同介质中发射荧光光谱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检测CN-的巴比妥酸衍生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邹琪琪.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2]腐殖酸对黑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污染的强化修复机制研究[D]. 石弘弢.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DOM荧光组分与土霉素和磺胺嘧啶相互作用研究[D]. 杨春艳. 长安大学, 2020
  • [4]受激发射损耗超分辨成像技术的性能优化及应用研究[D]. 王璐玮. 深圳大学, 2019(09)
  • [5]氧化石墨烯表面吸附态Pb(Ⅱ)在碱性环境中解吸附特征研究[D]. 谢晓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不同分子量腐殖酸对量子点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和沉积的影响[D]. 杨江丽. 湖南大学, 2018(06)
  • [7]溶剂效应及取代基效应对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质子转移的影响[D]. 李洋洋.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8]改性玉米醇溶蛋白结构形态与功能关系的研究[D]. 董世荣.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1)
  • [9]基于三维荧光技术的多孔含水介质中腐殖酸迁移转化特征研究[D]. 王甜甜. 河南理工大学, 2017(10)
  • [10]纳米材料技术拓展光谱法对环境中手性污染物的识别研究[D]. 郭媛. 重庆三峡学院, 2017(03)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