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跳远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原因及纠正方法

一、三级跳远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潘正朋[1](2022)在《立定三级跳远教学与训练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立定三级跳远是提高学生迅速跳跃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弹跳力量。立定三级跳远如今已然成为田径运动项目中备受青睐的一项内容,在学校的体育课程实践中备受关注。为确保立定三级跳远教学训练的顺利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教师在教学训练策略的选择上要做好综合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加强动作技术指导。本文首先分析立定三级跳远这一运动项目,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立定三级跳远教学要遵循的原则,最后指出教学训练的具体策略,目的是综合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保证这一运动项目教学的顺利展开。

刘欣[2](2021)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军飞[3](2021)在《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对跨栏跑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功能性训练自诞生于康复领域以来,一直都展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功能性训练是一种多变化、多功能、高强度的运动,也是不断结合力量、速度、灵敏、柔韧与耐力等身体素质,以及更多各式各样动作的混合性练习手段,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生活质量。因此,功能性训练被应用于很多方面,例如竞技体育、运动健身、运动康复等。研究发现基本所有运动项目的专项训练基础都与体能息息相关,基础体能制约着专项体能,专项体能决定运动员的专项表现。体能训练的重点是防伤防病,而预防运动损伤是功能性训练的突出优点。本研究拟将功能性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手段有机结合,运用到跨栏跑教学的专项体能训练中去,以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对跨栏跑运动员的起跨、过栏技术与栏间跑等重要技术动作分别进行专项训练。探讨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与跨栏跑教学效果的关系,为今后跨栏跑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以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对跨栏跑教学效果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从广州体育学院选取两个田径专修班为实验对象,为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FMS测试和基本运动素质的测试。并分析研究所得测试结果,设计跨栏跑教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跨栏跑教学方法,实验组在跨栏跑教学的热身阶段、专项训练阶段、结束放松阶段增加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内容。实验一个月(24个学时)后,归纳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跨栏跑运动成绩和FMS筛查的结果。实验结果如下:1、实验后对两组学生的跨栏跑技评、达标成绩进行测试,发现其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2、FMS测试: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FMS测试,得知两组学生动作的活动范围、平衡、身体控制能力与稳定性。实验前两组学生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后,各项指标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3、实验组学生的主观感受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认为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能够提高跨栏跑教学效果。4、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生运动损伤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对照组发生运动损伤人数为2名,实验组发生运动损伤人数为0。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在跨栏跑教学中采用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相对于常规跨栏跑训练的教学效果更为显着,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跨栏跑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提升幅度更大。2、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提高跨栏跑技术具有一定的帮助。3、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学生热身运动过程,预先动员相关关节与肌群,有效减少跨栏跑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石雷[4](2021)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挺身式跳远专项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挺身式跳远是本科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该项目的特点是速度与力量高度结合,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要想在跳远项目上取得不错的成绩,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本文以首都体育学院52名体育教育专业女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挺身式跳远项目的教学实验,探究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应用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对学生专项素质的影响,对比传统教学训练方法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学生专项素质影响的差异情况。本文研究主要运用实验法,在体育教育专业挺身式跳远课堂中加入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并选取首都体育学院2019级10班和11班两个女生班为实验对象,10班为对照组,11班为实验组,两组学生教学安排大体一致,但在专项准备活动部分分别进行不同的训练方法,实验组在专项准备活动中进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练习,对照组按教学计划进行传统的专项准备活动,整个实验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使学生初步熟悉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第二阶段为提高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在实验前通过专家访谈筛选出了五项跳远专项素质指标,并在实验前后对学生的专项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对比两组学生实验前后专项素质指标的差异,得出实验结论如下:1、实验后实验组挺身式跳远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成绩都有所增长,实验前后的测试成绩在专项速度指标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在专项力量指标、专项跳跃指标上,两组学生均呈现显着性差异,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挺身式跳远专项素质。2、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能通过利用肌肉的弹性和牵张反射机制,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使肌肉产生更大的收缩力量,从而促进专项力量素质的提高,同时能通过加快脚触地后的起跳的速度,促进学生专项跳跃素质的提高。3、采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起跳上板时的积极性,改善学生起跳时踏板缓慢无力的情况,从而促进学生跳远专项成绩的提高。

孙永生[5](2021)在《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健身房出现以来,其训练理念与方法已逐渐推广应用于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等五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为提升普通人群与特殊岗位人群的身体运动功能之需提供了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与具体实践活动指导。然而,综观国内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可知,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应用的问题不容忽视,亟待加强。因此,本研究以构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为重点,并希望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立足于通过对国内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实践应用领域已经取得的成效,以此理清楚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涵与外延,从而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与分类等找到实践依据;二是立足于近10年来直接参与到多支(体操、跳水、摔跤、飞碟等)国家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科技服务工作过程中的亲身实践经历,并结合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所思与所析,为总结与提炼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特点与原则等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三是立足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所面临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应用,特别是国内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本土化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等现实问题,以期初步构建起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基于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知识图谱分析法、德尔菲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国内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厘清相关概念,对本研究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进行了释义,掌握身体运动功能理论基础,分析提炼身体运动功能分类、特点和原则,在此基础上以竞技体育领域为例构建了身体运动功能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并在国家飞碟射击队进行实践方面的应用探索。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作为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初步构建起了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与发展、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和内容范畴的界定、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基础、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分类与特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以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2.本研究首次从人的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进行了阐述,即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指运动是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身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特定人群和特定岗位之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通过筛查与评估而专门制定和实施的固强、增弱和康损的针对性干预方案和实施的具体活动。其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定义对象为人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范畴。二是满足特定人群和特定岗位对运动功能之需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目的。其中固身体运动功能之强、增身体运动功能之弱、康身体运动功能之损是直接目的,而筛查与评估是基础。三是专业人士和特定岗位及人群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活动的主体;专业人士是筛查与评估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固强、增弱和康损干预方案的制定者和指导者;特定人群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并参与到具体的干预活动之中。3.以生命周期等视角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炼与归纳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特点包括:生命周期特征、明确的指向性与针对性、解决问题手段的综合性、系统的开放性、多平面与多角度性、多环节运动链的训练、强调核心柱的稳定性等12个方面。其原则包括:需求分析原则、筛查与评估先行原则、无痛训练原则、质量先于数量原则、训练与再生相结合原则等6个方面。4.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方面,本研究以竞技体育这一特定领域为例,构建起了由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4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权重系数的确定;以此为据,通过在国家飞碟射击队训练方法(实践训练)层面的验证效果显示,比赛成绩提升,并获得了教练员和运动员认可。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吴超群[7](2020)在《12周跨步跳训练对100m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基于短跑专项技术设计的跨步跳训练方法手段,将短跑100m途中跑的专项技术特征相互结合,为百米跑与跨步跳训练的研究提供实践参考。通过对短跑运动员进行12周的跨步跳训练实验,深入分析12周跨步跳训练实验前后运动员身体素质、途中跑技术指标的变化,探求跨步跳训练中着地支撑的刚性支撑效应,进而提高运动员短跑成绩。研究方法:选取武汉体育学院2019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班20名短跑二级运动员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入学百米成绩随机分配成实验组(TRAIN)和对照组(CON)。实验组10名,对照组10名,使用Vicon三维动作分析技术对测试过程中所采集的步长、步频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步长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提升较为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步频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步频提升的幅度大于对照组。(2)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30m短跑成绩均有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实验后30m短跑成绩提升效果显着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60m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实验后60m速度提升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100m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100m成绩提升的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立定跳远成绩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的显着性差异最大;实验组实验后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的增加幅度较大。(3)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重心水平速度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重心水平速度提升较为明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单步时间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其中实验组的差异性最为显着;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时间均高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距离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增加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腾空距离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训练后提升效果最大。实验组和对照组腾支距离比在训练后均无显着差异。(4)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腿膝角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支撑腿膝角变化幅度较大;实验组实验后支撑腿平均伸髋角有显着差异,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腿平均伸髋角无显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伸髋角速度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的检验结果变化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腿膝角速度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支撑腿膝角速度变化较大;实验组实验后支撑腿平均踝角均有非常显着差异,且实验组支撑腿平均踝角在训练前后变化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摆动腿平均踝角均有非常显着差异,且实验组在训练后摆动腿平均踝角变化较大。研究结论:(1)12周跨步跳训练后,运动员30m、60m、100m成绩和立定跳以及立定三级跳的运动成绩明显提高,且实验组训练效果较为明显,增加幅度最大。因此,跨步跳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身体爆发力、协调性和腾空时身体力量的转换能力,同时使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运动员起跑时更具优势。(2)12周跨步跳训练使运动员途中跑单步整体运动学特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运动员重心水平速度变快、单步时间减少,支撑距离和腾空距离增大,步长和步频明显增加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的提高。(3)12周跨步跳训练使运动员部分肢体运动学参数得到优化。主要表现为运动员支撑腿膝角降低、支撑腿伸髋的角度以及伸髋角速度增大、支撑腿膝角速度增加以及踝角的减小。

徐娟[8](2020)在《功能性训练对体育院系学生田径普修课程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功能性训练逐渐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它作为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应用到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之中。在学校体育领域中,跳远运动已经成为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普修课程的必修项目,本文以改善学生基本运动能力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跳远专项素质为手段,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跳远成绩的最终目的为基本思路,探究功能性训练在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普修跳远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对学生们跳远运动成绩的影响。旨在丰富跳远教学练习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以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们的运动成绩的目的,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功能性训练对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普修课程跳远成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广州体育学院2019级体教6班和8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在跳远教学中,对实验班学生采取功能性练习手段,对照班学生采用常规的练习手段,经过16学时的教学实验后,对两个班学生在实验前后的功能动作筛查(FMS)得分、专项素质成绩、跳远成绩、跳远达标成绩、学生们对教学反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比方式采用组间对比与组内对比相结合。研究结果显示,在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主动直膝抬腿、身体旋转稳定性、总分平均分较对照班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实验班学生的得分要高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跳远成绩较实验前平均提高了0.91米,对照班则平均提高了0.64米,且实验班由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有1人,而对照班出现运动损伤的有4人;此外,实验班对课堂的态度持满意态度的人数要高于对照班。因此得出以下结论:(1)跳远教学中融入功能性下肢后侧链拉伸及放松练习手段,可以提升体育院系学生下肢后侧链的运动幅度,为跳远过程中创造适宜的起跳角度奠定基础。(2)跳远教学中融入单腿稳定练习手段,可以提升体育院系学生们的本体感觉,进而有助于起跳腿起跳蹬伸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起跳效率。(3)跳远教学中融入髋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练习手段,为跳远的各技术环节创造良好的基础,为发展体育院系学生专项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4)跳远教学中融入核心稳定性练习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在跳远过程中,既有利于能量的传输,又有利于提高体育院系学生身体重心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规范技术动作,提高跳远普修课程的跳远成绩。(5)跳远教学中融入功能性练习手段,由于练习形式简单、多变,部分动作又富有挑战性,因此学生更愿意参与教学中来,对于课堂教学的认可度较高。

李明[9](2020)在《功能性训练的介入对体育高考生体育成绩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功能性训练最初作为一种恢复手段被应用于运动康复领域,康复师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设计出针对性的动作练习,用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得到有效性验证之后,功能性训练被引入到竞技体育领域。功能性训练在优化训练过程、提高训练效果、促进机体再生与恢复、预防运动损伤和延长运动生涯上均有显着效果。本研究基于功能性训练的诸多特征,将其引入到高考体育训练,旨在纠正学生不良动作模式,加强学生功能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效果,为今后高考体育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功能性训练的介入对体育高考生体育成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贵州省普定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40名男性体育高考生为实验对象,实验组采用常规体能训练与功能性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体能训练,实验为期16周。实验前对前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后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实验后,对两组学生技能评定成绩进行显着性分析,发现两组学生原地推铅球技评成绩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两组学生立定三级跳远技评成绩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2、实验后,对两组学生高考体育四项成绩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两组学生百米、原地推铅球以及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800则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25)。3、对照组学生旋转稳定性前后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P=0.02),其他6项不存在(P>0.05);实验组学生稳定俯卧撑前后成绩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8),其他六项存在(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功能性筛查前后成绩有3项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有3项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有1项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6)。4、对两组运动损伤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对照组有4名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实验组有1名。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相比较传统的常规训练课,增加功能性训练的常规训练课能更显着的提高学生原地推铅球和立定三级跳远的技能评定成绩。2、增加功能性训练的常规训练课相比较传统的常规训练课能更显着的提高学生百米、原地推铅球和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3、功能性训练能有效的提高体育高考生身体的稳定性、平衡性以及灵活性,增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还可以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

张鹏飞[10](2020)在《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体育院校体教专业本科田径课程体系历经多轮改革,日渐成熟。但依然需要与国家教育、社会市场需求相融合,院校教育改革继续深化、新时期体育院校田径课程设计进一步加强,为给我国东三省体育院校体教本科田径专修课程教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以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教本科田径必修课程设计为对象,对其目标设计、内容选择、方法设计与课程评价等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在课程设计思想上应包含五个方面: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对应在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1)通过田径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田径运动(本学年应该学习的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及田径运动教学方法,对所学的项目要做到会讲、会做、会教。(2)通过田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进行田径教学、训练、设计规画田径场地(非标准)以及胜任田径竞赛裁判等工作的能力,;初步具备运用田径运动的知识指导全民健身活动。(3)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教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逐步树立热爱体育事业的理想。基于对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教专业田径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增加课程目标的内容,优化学生学习目标。(2)将课程内容单元化规划,提高学生学习效率;(3)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4)课程评价多维度开展,综合考量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

二、三级跳远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级跳远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立定三级跳远教学与训练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定三级跳远教学概述
二、立定三级跳远教学与训练要遵循的原则
三、立定三级跳远教学与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规范训练技术动作
    (二)掌握训练影响因素
    (三)运用因材施教方法

(3)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对跨栏跑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功能性训练的起源与释义
    2.2 关于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的概述
    2.3 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的分类
    2.4 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研究现状
    2.5 专项体能训练与一般体能训练的区别
    2.6 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在田径领域的相关研究
    2.7 跨栏跑项目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问卷调查法
        3.2.6 研究结构与研究流程
4 教学实验设计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地点、时间及实验器材
    4.3 教学实验设计原则
        4.3.1 可行性原则
        4.3.2 创新性原则
        4.3.3 对照与均衡原则
        4.3.4 递进性原则
    4.4 教学实验设计流程安排
    4.5 控制变量
    4.6 实验设计内容
        4.6.1 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周期阶段划分
        4.6.2 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内容
        4.6.3 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能训练计划
    4.7 实验测试指标
        4.7.1 身体素质测试指标
        4.7.2 FMS(功能性运动检测)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比与分析
    5.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跨栏跑成绩的对比与分析
    5.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功能性动作筛查的对比与分析
    5.4 跨栏跑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教学效果调查
    5.5 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在跨栏跑项目中的优势分析
    5.6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挺身式跳远专项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田径项目的发展
        1.1.2 跳远项目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
        1.1.3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应用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任务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概念
        2.1.2 专项素质概念
    2.2 跳远专项素质的研究
    2.3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相关研究
        2.3.1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2.3.2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应用在各个运动项目中的研究
        2.3.3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应用跳远中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实验结果
    4.1 .实验对象调查结果
        4.1.1 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1.2 学生接触跳远项目情况的分析
    4.2 实验前学生专项素质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4.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速度指标对比
        4.2.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力量指标对比
        4.2.3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专项跳跃指标对比
    4.3 实验后学生专项素质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4.3.1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专项速度指标对比分析
        4.3.2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专项力量指标对比分析
        4.3.3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专项跳跃指标对比分析
    4.4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跳远专项成绩对比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6 参考文献
附件一 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件二
附件三 问卷效度调查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5)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任务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研究的现状
        2.1.1 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认识的研究
        2.1.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实践应用研究
        2.1.3 国内研究综述小结
    2.2 国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研究的现状
        2.2.1 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认识的研究
        2.2.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实践应用研究
        2.2.3 国外研究综述小结
    2.3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知识图谱分析法
        3.2.4 德尔菲法
        3.2.5 测试法
        3.2.6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3.3.1 研究的创新点
        3.3.2 研究的难点
    3.4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3.4.1 研究的内容
        3.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理论研究
        4.1.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的指导理论
        4.1.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逻辑起点
        4.1.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框架内容体系的主体构成
    4.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4.2.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产生的背景
        4.2.2 国外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4.2.3 国内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4.3 相关概念解析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
        4.3.1 相关概念解析
        4.3.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释义
    4.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基础
        4.4.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人体发育学基础
        4.4.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心理学基础
        4.4.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解剖学基础
        4.4.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人体生理学基础
        4.4.5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生物力学基础
        4.4.6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神经科学和脑科学基础
        4.4.7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医学基础
    4.5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分类与特点
        4.5.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分类
        4.5.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特点
    4.6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原则
        4.6.1 需求分析原则
        4.6.2 筛查与评估先行原则
        4.6.3 无痛训练原则
        4.6.4 运动表现优先原则
        4.6.5 质量优于数量原则
        4.6.6 训练与再生结合原则
    4.7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构建
        4.7.1 构建原则
        4.7.2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4.7.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的建立
        4.7.4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定
    4.8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训练组成内容体系的实践探析
        4.8.1 飞碟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筛查与评估
        4.8.2 飞碟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计划制定与调整
        4.8.3 飞碟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效果评定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2 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结果统计方法分析说明
附件3 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构建(第一轮)
附件4 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构建(第二轮)
附件5 训练组成内容指标体系构建(第三轮)
附件6 信息采集说明、伤病风险诊断和身体素质的具体测试方案
飞碟运动员伤病风险诊断和身体素质测试期间资料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情况
博士期间获表彰情况

(7)12周跨步跳训练对100m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短跑专项力量的相关研究
        2.1.1 短跑专项力量的概念界定
        2.1.2 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2.1.3 百米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2.2 短跑途中跑运动学研究
        2.2.1 途中跑技术整体运动学参数研究
        2.2.2 途中跑肢体环节运动学参数研究
    2.3 跨步跳的相关研究
        2.3.1 跨步跳的定义
        2.3.2 国内外关于跨步跳技术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运动学测试分析法
        3.2.4 数据标准化处理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
    4.1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步长、步频的影响
        4.1.1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步长比较
        4.1.2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步频比较
    4.2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运动素质的影响
        4.2.1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30m、60m、100m的影响
        4.2.2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运动的影响
    4.3 训练前后100M整体运动学测试的影响
        4.3.1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单步时间的比较
        4.3.2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单步空间的比较
    4.4 训练前后肢体运动学测试的影响
        4.4.1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支撑腿膝角比较
        4.4.2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支撑腿平均伸髋角比较
        4.4.3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伸髋角速度比较
        4.4.4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支撑腿膝角速度比较
        4.4.5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踝角比较
    4.5 分析与讨论
        4.5.1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步长、步频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5.2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运动素质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5.3 实验前后100m整体运动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5.4 实验前后肢体运动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功能性训练对体育院系学生田径普修课程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概述
        2.1.1 跳远
        2.1.2 功能性训练
    2.2 研究综述
        2.2.1 跳远技术特点的概述
        2.2.2 跳远技术教学与训练的研究综述
        2.2.3 功能性训练的发展研究
        2.2.4 功能性训练在跳远项目中应用的研究
3 研究对象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教学实验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比较分析法
4 实验方案设计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和器材
    4.3 实验原则
    4.4 实验对象
    4.5 指标的选取及测试目的
        4.5.1 专项素质测试指标的选取
        4.5.2 专项素质指标的测试目的
        4.5.3 功能性动作测试指标选取
        4.5.4 功能性动作指标的测试目的
    4.6 实验教学安排
    4.7 实验控制
5 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各项测试情况对比分析
        5.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基本信息对比分析
        5.1.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5.1.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功能动作筛查(FMS)结果对比分析
        5.1.4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跳远成绩对比分析
    5.2 功能性训练计划制定的依据分析
        5.2.1 跳远技术特点及对学生身体基本能力需求分析
        5.2.2 实验前实验班功能动作筛查(FMS)测试结果分析
        5.2.3 功能动作筛查(FMS)失分动作对跳远技术影响
        5.2.4 实验班功能性训练方案的制定
    5.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测试情况对比分析
        5.3.1 实验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专项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5.3.2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功能动作筛查(FMS)结果对比分析
        5.3.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跳远成绩对比分析
        5.3.4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跳远成绩达标情况对比分析
        5.3.5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反馈情况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功能性训练的介入对体育高考生体育成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2.1.1 功能性训练的概念
        2.1.2 功能性动作筛查
        2.1.3 核心力量的相关概念
        2.1.4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课统一考试
        2.1.5 体育高考生的概念
    2.2 功能性训练的研究
        2.2.1 功能性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2.2.2 功能性训练的结构与内容
        2.2.3 功能性训练的特点
    2.3 功能性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2.4 功能性训练对高中生运动能力的影响
    2.5 小论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实验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设计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假设
    4.3 实验对象与分组
    4.4 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4.5 实验时间和地点
    4.6 实验所需器材
    4.7 实验设计原则
    4.8 实验流程安排
    4.9 实验内容安排
    4.10 体能训练原则
    4.11 实验测试指标
    4.12 实验控制
5 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比较与分析
        5.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基本信息比较与分析
        5.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高考体育四项成绩比较与分析
        5.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比较与分析
        5.1.4 实验前两组学生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5.1.5 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低分动作分析与纠正
    5.2 实验组实验前后和对照组实验前后高考体育四项成绩比较与分析
        5.2.1 对照组实验前后高考体育四项成绩比较与分析
        5.2.2 实验组实验前后高考体育四项成绩比较与分析
    5.3 对照组实验前后和实验组实验前后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5.3.1 对照组实验前后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5.3.2 实验组实验前后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5.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与专项技能掌握情况、高考体育四项成绩和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5.4.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技能掌握情况比较与分析
        5.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高考体育四项成绩比较与分析
        5.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田径课程设计相关研究
        1.4.2 国内田径课程设计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2.6 对比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东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情况分析
        3.1.1 哈尔滨体育学院课程设计现状与分析
        3.1.2 吉林体育学院课程设计现状与分析
        3.1.3 沈阳体育学院课程设计现状与分析
        3.1.4 东三省体育院校课程设计对比分析
    3.2 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师情况分析
        3.2.1 田径教师人数情况
        3.2.2 田径教师学历结构情况
    3.3 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目标设计对比
        3.3.1 教师对田径课程目标的调查
        3.3.2 体教专业学生对田径课程目标的调查
        3.3.3 田径课程目标设置的思考和建设
        3.3.4 课程设计思想设计
    3.4 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的课程内容对比
        3.4.1 教师对田径课程内容的调查
        3.4.2 学生对田径课程内容的调查
        3.4.3 田径课程内容的思考和建设
        3.4.4 课程内容设计
    3.5 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3.5.1 田径课程教学方法设计现状
        3.5.2 教师对田径课程教学方法的调查
        3.5.3 学生对田径课程教学方法的调查
        3.5.4 田径课程教学法的思考和建设
        3.5.5 课程方法设计
    3.6 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评价设计
        3.6.1 教师对田径课程评价的调查
        3.6.2 学生对田径课程评价的调查
        3.6.3 田径课程评价的思考和建设
        3.6.4 田径课程评价设计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A
附件B
附件C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三级跳远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立定三级跳远教学与训练策略[J]. 潘正朋. 田径, 2022(02)
  • [2]“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刘欣. 沈阳体育学院, 2021
  • [3]功能性专项体能训练对跨栏跑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D]. 刘军飞.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4]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挺身式跳远专项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石雷.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9)
  • [5]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论研究[D]. 孙永生.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12周跨步跳训练对100m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D]. 吴超群.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8]功能性训练对体育院系学生田径普修课程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D]. 徐娟.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9]功能性训练的介入对体育高考生体育成绩影响的研究[D]. 李明.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10]东北三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计研究[D]. 张鹏飞.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