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与水质保护的相关性分析——以成都为例

一、产业发展与水质保护的相关性分析——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李佳慧[2](2021)在《长沙市民乡村休闲垂钓参与动机与意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金兴鹏[3](2021)在《大众体育竞赛的多元效应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质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众体育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广场舞、马拉松、3V3篮球赛等群众参与性强的赛事不断发展壮大,大众体育竞赛逐渐兴起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从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大众体育竞赛化的趋势对社会和个人行为直接产生联系,探讨大众体育竞赛的多元效应,以求证大众体育竞赛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期为大众体育工作者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大众体育竞赛的发展。本文以大众体育竞赛的参赛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大众体育竞赛的多元效应调查问卷》的研制、发放、回收,以及基于扎根理论的访谈分析,了解开展大众体育竞赛对社会和个人的相关效应,对大众体育竞赛和人们的锻炼行为、消费行为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大众体育竞赛对于参赛者情感的效应包括:理智情感、生活情感、人际情感、审美情感和情绪智力(操作性情感)等五个方面,对于参赛者家庭的影响包括: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家庭和谐的促进作用,家庭成员的共同爱好培养,家庭成员健康水平的提高,家庭健康合理的生活氛围的营造等五个方面,结果显示,均有促进作用。2.大众体育竞赛对提高参赛者的运动技能水平的效应包括:增加每周参加运动锻炼的次数,每次参加运动锻炼时间增加,继续参加大众体育竞赛的次数增加。对人们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创造出更多的人和人之间的合作交流机会,减少工作压力,对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运动观有很好的帮助。3.大众体育竞赛对赞助企业的效应,举办大众体育竞赛可以提高相关行业的营业收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和赛后营销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大众体育竞赛对当地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效应,一部分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竞赛宣传、竞赛参与等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重新焕发生机。5.大众体育竞赛对学校体育的效应,促进学校对学生教学内容的更新,丰富学生们在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影响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建设,一个运动项目的赛事基础越巩固、越扩大,越能学校体育中课外锻炼和课程调整产生影响,对高校培养相关体育专业人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张文孝[4](2021)在《邵伯湖典型入湖河流水质模拟和生态治理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入湖河流是城市文明延续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品质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加速,排污量递增,许多城市河流受到严重污染,黑臭问题突出。继而以污染为主要特征的水资源危机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健康的突出问题。为此,对城市入湖河流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集成等有关课题的深入研究具有迫切需求,如何有效开展城市河流入湖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各个城市的当务之急。本文以邵伯湖典型入流河流槐泗河生态治理工程为例,进行水质模拟和生态治理效果研究。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槐泗河污染源调查、支流、排口等资料,构建一维分段水质模型对槐泗河水质进行模拟。采用多参数同时估值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值,利用监测数据验证、修正模型参数,得到参数值为:KCOD=0.119 d-1,KNH3-N=0.090 d-1,采用两断面法和实测数据推算得KTP=0.229 d-1。结果显示,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总体相符,变化趋势拟合度较高,总体上可以反映槐泗河的水质变化趋势,对预测槐泗河水质变化情况具有参考意义,可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从水质模拟结果来看,槐泗河COD和总磷指标值达不到Ⅲ类水水质目标,氨氮指标值可以达到Ⅲ类水水质目标。(2)根据槐泗河河网现状和河道特点,通过底质改良技术、水生态系统构建、生态补水、水质监测等方面进行河流生态治理。利用水质模型预测不同补水方案水质变化,结果显示,3种补水调度方案均可有效改善槐泗河水质。(3)为定量评价3种补水方案效果,构建涉及水质、水动力、经济运行和工程技术评价指标的补水调度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调度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王冲+小运河”联合补水方案最好,小运河补水方案次之,王冲补水方案较差。通过本文研究,在邵伯湖典型入流河道槐泗河开展水质模拟、生态治理方案和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为邵伯湖水质安全、槐泗河水系管理和类似河流湖泊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尹延君[5](2020)在《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诱因及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社会的快速发展,风险成为伴随人类左右、时刻威胁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警示钟。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逐渐积聚,日益表现出深层次的严重性、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农村地区作为广大农民群众生活居住和生产发展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场所,伴随着各种现代性要素的快速发展逐渐打破了传统乡村社会的特质,从而演变为自由、流动与开放的新型农村社区。作为风险社会的一个微观缩影,农村社区内部引发的社会风险更加具有独特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稳定与现代化转型发展。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强调风险治理的重要性,“要将风险治理置于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提并论,特别是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更是提高了风险治理的战略定位。因此,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解决农村社区社会风险对保持社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诱因及其治理路径。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山东省部分农村社区受访者,在既有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与特征,建构了以农村社区社会稳定风险、社会管理风险和公共服务风险为核心的社会风险考察维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显着特征。同时,针对可能诱发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诱因进行了理论假设、设计了回归方程,并通过客观统计分析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总结提炼了造成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重要诱因,即社区认同感、地方性社会网络、地方政府整合力、社区人居环境和社区文化环境。以此为基础,继续建构了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的最优理论模型,即地方政府整合力作为第一阶,依次加强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地方性社会网络建设、社区文化环境建设和社区认同感的提升,从而推进风险治理效益最大化和风险损失最小化。并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强化基层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的具体治理路径,强调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基础上致力于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尽最大程度将社会风险化解在基层,进而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与国家现代化转型发展,推进国家风险治理体系和风险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韩阳[6](2020)在《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福建省数据分析》文中提出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和新市民的主力军,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在国家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工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为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从需求侧来说,外部的全球化红利带来了外资的大规模涌入和外需的不断扩张,形成了外向型增长模式。目前我国农民工的规模已达2.9亿人,其数量超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工厂和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因此,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城镇化和经济结构改革的发展进程。农民工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就业状况很不乐观,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就业的能力低,就业的条件差,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就会导致社会的贫富差距扩大,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不利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作为公共服务部门,应该积极颁布改善农民工就业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农民工就业的职能,在改善农民工就业的问题上承担责任。政府责任的发挥,不仅关系到农民工群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来说意义重大。以往学者在研究农民工就业问题时,多关注农民工个体特征、社会宏观因素与劳动力市场回报的关系,研究视角也多以性别差异分析为主,忽视了农民工口内部的代际异质性。基于此,本研究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从代际差异的视角去研究两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的因素。首先,通过梳理文献和相关的政策文件,了解我国关于人口流动的政策变迁和农民工就业状况的现状。其次,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两代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的影响机制,找出影响两代农民工就业状况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分析农民工在就业状况及就业行为的代际差异,了解两代农民工就业行为的变化状况以及对农民工融入城市、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凯强[7](2020)在《出租车轨迹时空特征及与街道网络中心性相关分析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机动车的拥有量也在迅速增长,但受限于城市道路交通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和道路规划建设方面投入的局限性,城市交通发展滞后于机动车快速增长态势,使得城市交通运行压力日趋严重,城市交通道路问题也愈发明显。基于城市出租车GPS轨迹数据进行时空分析,可以识别城市交通出行特征,通过探测其与路网结构的相关性,为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提供基础支撑。本文以线性街道为分析单元,对成都市三环线以内2014年8月18日至8月24日共计14000辆出租车GPS轨迹数据进行去除噪声点、冗余以及地图匹配等数据预处理操作,利用成都市街道上下客统计量以及动态变化量挖掘城市出租车交通时空特征,依据Bisect K-means方法对街道进行聚类,随后利用城市路网交通邻近、中介、直达三种网络中心性指标与街道内上下客活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出租车轨迹时空特征分析。利用工作日与休息日的聚合方式和以一小时作为时间间隔进行分析发现,休息日出租车活动时间分布曲线相较于工作日较为平滑,工作日晚高峰从18点出现明显增长趋势,而休息日则出现在19点。出租车活动热点区域主要包括:成都火车站、成都东站、春熙路商圈、四川大学、武侯祠博物馆、四川省人民医院等主要街区。(2)基于出租车轨迹时空特征的街道类型探测。利用改进的Bisect K-means聚类方法,依据街道功能VG向量对初始街道类型进行分类,生成A(近商业区)、B(近文娱区)、C(近枢纽区)、D(近住宅区)四种一级道路类型,其中A型街道主要分布于二环以内,早高峰期间出现明显高峰,下客活动远多于上客活动,在晚高峰期间则呈现上客活动多于下客活动的态势。B型街道三个高峰期较为明显,早高峰上客活动远多于下客活动,午、晚高峰期间则下客活动多于上客活动,该类型街道主要分布于医院、学校、公园附近街道。C型街道早、午高峰相对平缓,但晚高峰期间上客活动更为显着,主要分布在三环路与中环路之间。D型街道在7点至8点之间出现早高峰,午高峰相对平缓,晚高峰从17点之后持续增强,该类型街道多数分布于城市住宅区附近。然后对每类一级道路类型依据街道动态容量VR继续进行聚类,均生成三种二级道路类型,然后将一级道路与二级道路类型进行复合,由于A2、C1、C2类型街道活跃水平较低,将其划分为E型(不活跃类型),最终获取10种交通路网街道类型。(3)成都市城市交通街道网络中心性与出租车轨迹相关性分析。邻近中心性呈现“中心——外围”分布模式,中介中心性也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范围内,直达中心性则呈现多中心分布模式。通过分析街道单元内出租车上下客活动密度与街道网络中心性相关特征,发现在全局角度,邻近中心性及中介中心性与其相关性高于直达中心性;而在局部角度,三类中心性指标与出租车上下客活动密度相关性都呈现随着搜索半径增加而增强的态势。A、B、C、D四种街道类型的网络中心性和街道活动密度的相关性趋势与整体街道网络中心性和活动密度之间相一致,C型街道的相关性特征较为显着,在同一搜索半径下,C型街道网络中心性要好于其他街道类型。以街道作为基本分析单元进行出租车轨迹时空特征分析,揭示了城市出行特征在不同街道上的时空异质性,拓展了基于GIS的轨迹数据分析视角;其与城市路网结构的关联分析反映了街道网络中心性对城市出行的影响规律,有助于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并细化城市交通管控,并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汤红梅[8](2020)在《国家级新区环境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广州南沙新区为例》文中认为环境规划是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应对策略的重要手段。而规划实施评估在促进环境规划实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环境规划实施评估在实际中主要以专章总结的形式呈现,规范的环境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尚未完全确定;研究范围相对局限,多倾向于国家、省等大尺度区域,园区级小尺度区域较少,且不同尺度区域选定的指标各有侧重,不完全具有通用性;在评估指标的选取多倾向于健康、生态、资源等方面,鲜有考虑经济因素。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适用于国家级新区的环境规划评估框架,并进行案例的应用分析。主要内容及结论有:1)通过重要值初选、专家访谈筛选优化、概念框架编排归类4步构建针对国家级新区的环境规划实施绩效评估指标框架。在评估指标中增加常住人口、人均GDP、居民收入等4项经济指标,探索叠加经济因素的环境规划实施评估结果。最终,构建起了包含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风险、环境健康、绿植空间、卫生服务、工业污控、管理服务六大层次34个指标的绩效评估框架。2)初步处理广州南沙新区2014-2018年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熵权法核算指标权重系数,部分指标数据相对平稳因而不作为影响绩效指数的变量,由此得出基于熵权法所获得的评估绩效能够找出年度差异大的指标,更为直接的反应出当前区域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新区自省自查,追求高水平、精细化的环境管理模式提供科学的支撑。3)以广州南沙新区为应用案例从绩效指数的角度分析其近五年环境规划实施效果。核算广州南沙新区2014-2018年环境规划实施绩效指数,发现环境风险和环境健康权重均占三分之一,权重角度下环境风险、环境健康在广州南沙新区环境规划实施绩效评估体系中起关键作用,其中大气和水是最值得关注的环境要素;广州南沙新区2014-2018年综合绩效总体上保持增长的趋势,上升幅度呈现先快后慢,后期显示出实施动力不足的情况;压力层与状态层绩效上升、经济发展绩效下降表明,广州南沙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不断下降,生态环境的改善正减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生态环境状况正朝着良好的态势发展。4)借鉴物理学耦合理论,计算经济发展与准则各指标项的耦合度、协调度和相关系数,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角度对广州南沙新区环境规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广州南沙新区近五年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经历了优质协调-良好协调-初级协调、高度耦合-磨合-拮抗的变化过程,呈现解耦合现象,表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冲击作用正逐渐减弱,生态环境质量正逐渐转好。

王倩[9](2020)在《川西林盘典型乔木冠层降雨截留研究 ——以三道堰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林盘是川西平原集生态、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复合型农村聚落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价值。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大批的林盘消失,这种极具特色的乡土景观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本文通过对林盘重要组成要素—乔木的冠层降雨截留研究,定量化评价川西林盘乔木冠层对雨水调节的水文生态价值,从新的视角丰富川西林盘的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保护传统川西林盘,并保证此类乡土景观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10个林盘11种乔木17个纯林林地降雨截留数据的收集,对17个林地基础数据的整理与统计,理清四季乔木层雨水再分配的特性以及不同降雨特征、林地类型下的差异,对11种乔木(包括慈竹)的树干茎流、林下透落雨、冠层截留进行了比较,运用相关性、回归性等方法定量分析林外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叶面积指数对树干茎流、林下透落雨、冠层截留的影响及相互之间存在的统计关系,总结出一般性规律,并将11种乔木按照生活型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针叶林,对三种植物类型的树干茎流、林下透落雨、冠层截留进行比较分析。由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川西林盘各林地树干茎流、林下透落雨、冠层截留的量值及变化范围季节性差异明显,而冠层截留率的季节性差异较小。同时,每个季节的树干茎流量均小于透落雨量,三者受到小雨和中雨降雨量级变化的影响较大,中雨和大雨量级下变化较小。小雨量级时,树干茎流率、透落雨率、冠层截留率的四季差异最明显,中雨量级时,四季的树干茎流率、透落雨率与冠层截留率差异较小。四季不同植物类型的冠层截留率都表现为常绿大于落叶,针叶林在春夏秋季都表现出最高的截留率。不同乔木之间树干茎流、林下透落雨、冠层截留差异较大,各乔木及慈竹的截留效益较为明显,截留率变化范围为8.04%-40.85%,截留率最高的是天竺桂林,最低的是喜树林。所有乔木的树干茎流量、林下透落雨量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大部分乔木的树干茎流量、林下透落雨量与降雨强度呈线性正相关,而与降雨历时无关。而冠层截留量、截留率与降雨特征的关系有较大区别,有线性相关关系、曲线相关关系或者不相关。各乔木林下透落雨、冠层截留与叶面积指数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对三种植物类型树干茎流、林下透落雨、冠层截留的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平均树干茎流率、平均透落雨率排序表现为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针叶林,平均冠层截留率排序表现为落叶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刘鹏[10](2020)在《普者黑流域“源-汇”景观格局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优化策略》文中指出以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普者黑流域为研究区,基于DEM数据进行Arc GIS水文分析后设定26个采样点。通过监测水体中的总磷(TP)、正磷酸盐(PO43--P)、总氮(TN)、氨氮(NH4+-N)、总有机碳(TOC)和溶解氧(DO)指标,对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将解译好的景观矢量数据栅格化后运用Fragstats3.3软件计算得到景观水平上的6个景观指数。将上述传统景观指数与“源-汇”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LWLI)进行比较分析。运用Peraso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DA)和回归分析等手段构建景观特征指数与水质指标间的关联性,筛选能较好评价水质状况的指数并提出景观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耕地和林地是普者黑流域主要景观组成类型,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50.87%和33.94%,园地、裸地和荒草地所占比例均低于2%。各子流域占比前3的景观类型组合中,耕地>林地>居民地组合最多。(2)NH4+-N、PO43--P、DO浓度均值在3个水期均满足Ⅱ类水标准。TP、TN在枯、丰水期相对偏高,低于Ⅳ类水,超标现象严重。水质状况呈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均处于中度营养化状态。(3)景观组成、格局对水质的影响:耕地在枯水期与TN呈正相关,丰水期时与PO43--P正相关;不同时期水质与水域均为负相关关系。总体上,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受景观组成的影响要大于平水期;斑块密度(PD)、多样性指数(SHDI)与水质指标响应关系密切。IJI与水质指标间相互关系不明显,不适合做为该流域景观格局的特征指数。(4)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与水质之间的关联性:LWLI与3个水期TP、PO43--P和NH4+-N均为显着正相关。与DO表现出负相关,但仅丰水期达到显着水平。LWLI与TOC无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发现,丰水期TP与LWLI之间的回归系数最大,R2为0.856。(5)在普者黑流域水污染治理过程中,除了对各景观组成进行合理的规划外,“控源增汇”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科学手段。降低“源”景观的相对重要性指数,并提高流域内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可改善流域水质状况和延缓湿地退化,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发展与水质保护的相关性分析——以成都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业发展与水质保护的相关性分析——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大众体育竞赛的多元效应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大众体育、大众体育竞赛的概念辨析
        2.1.2 多元效应
    2.2 大众体育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2.2.1 大众体育的发展历程
        2.2.2 我国大众体育的研究现状
        2.2.3 大众体育赛事研究
        2.2.4 研究评述
3 研究对象、内容、思路、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内容及思路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访谈法
        3.3.3 问卷调查法
        3.3.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大众体育竞赛多元效应维度的划分
    4.2 问卷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4.3 大众体育竞赛对参赛者及其家庭的效应
        4.3.1 大众体育竞赛对参赛者身心健康的效应
        4.3.2 大众体育竞赛对参赛者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度的效应
        4.3.3 大众体育竞赛对参赛者家庭的效应
    4.4 大众体育竞赛与体育设施的互动效应
        4.4.1 大众体育竞赛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效应
        4.4.2 大众体育竞赛对体育场地宣传和利用的效应
    4.5 大众体育竞赛对地区经济的效应
        4.5.1 大众体育参赛者的消费情况分析
        4.5.2 大众体育竞赛对举办地区第三产业的效应
        4.5.3 大众体育竞赛对赞助企业的效应
    4.6 大众体育竞赛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效应
        4.6.1 大众体育竞赛对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文化建设的效应
        4.6.2 大众体育竞赛对举办地体育文化建设的效应
    4.7 大众体育竞赛对学校体育和传统体育项目的效应
        4.7.1 大众体育竞赛对大学体育教育的效应
        4.7.2 大众体育竞赛对当地传统体育项目的效应
    4.8 大众参与群体竞赛的影响因素及期望效应
        4.8.1 大众参加群体竞赛的影响因素
        4.8.2 大众对群体竞赛发展的期望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邵伯湖典型入湖河流水质模拟和生态治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邵伯湖概况
    1.3 河流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1.3.1 水质模型发展历程
        1.3.2 国内外应用进展
    1.4 河流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1.4.1 国外河流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1.4.2 国内河流生态治理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河流汇水区污染源调查分析
    2.1 基本情况
        2.1.1 自然状况
        2.1.2 社会经济
        2.1.3 河流水系
    2.2 水质评价
        2.2.1 整治前槐泗河水质评价
        2.2.2 槐泗河时间水质评价
        2.2.3 槐泗河空间水质评价
    2.3 污水排口及入河污染量估算
    2.4 水质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质模型与求解
    3.1 水质模型选择
    3.2 水质模型建立
        3.2.1 模型概化
        3.2.2 模型率定与验证
    3.3 模型求解
    3.4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治理和效果评估
    4.1 河流生态治理研究
        4.1.1 生态治理研究背景
        4.1.2 生态治理理念原则
        4.1.3 生态治理主要措施
    4.2 槐泗河生态治理方案
        4.2.1 生态疏浚+底质改良技术
        4.2.2 水生态系统构建
        4.2.3 生态补水
        4.2.4 水质监测系统
    4.3 生态补水调度研究
        4.3.1 调度方案
        4.3.2 水质模拟
        4.3.3 调度方案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诱因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1.研究现状
        2.简短述评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
        1.研究框架
        2.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实证调查法
    (五)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调查区域的选定
        2.抽样调查及样本量的确定
        3.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可能的创新点
        2.可能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理论相关概述
    (一)风险治理:我们日益进入社会风险频发的社区治理时代
    (二)风险治理理论及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基本内涵
        1.风险治理理论
        2.农村社区社会风险及其治理
    (三)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构成及特征
        1.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构成要素
        2.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特征
    (四)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考察维度
        1.学术界关于社会风险研究的考察维度
        2.本研究关于社区社会风险的考察维度
    小结
二、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显着特征
    (一)社会稳定风险
        1.事故灾难增加可能会引发社会矛盾冲突
        2.利益纠纷增多可能会导致农民权益受损
        3.政府利益诉求回应不到位可能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社会管理风险
        1.社会治安混乱可能会导致基层社会不稳定
        2.网格化管理束缚可能会导致社区凝聚力下降
        3.政府的主体控制性管理可能会引发越界上访
    (三)公共服务风险
        1.服务主体权责不匹配可能会导致农民对政府信任度降低
        2.服务内容不到位可能会导致供给与需求的失衡
        3.服务供给机制不健全可能会导致群体性诉求增加
    小结
三、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诱因分析
    (一)农村社区社会风险诱因的理论假设
    (二)农村社区社会风险诱因的回归方程设计
    (三)关于农村社区社会风险诱因的实证分析
        1.相关变量的基本统计描述性分析
        2.诱发农村社区社会风险原因分析
        (1)社会风险与各因素的信度效度分析
        (2)社会风险发生程度与各因素的强弱关系分析
        (3)基于强弱关系对社会风险发生程度的回归分析
    (四)农村社区社会风险诱因的分析结论
    小结
四、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的模型建构及治理路径
    (一)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的最优模型建构
    (二)基于理论模型的农村社区社会风险治理实现路径
        1.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民众认同型农村社区社会稳定体系
        2.构建文化环境和人居环境良性推动的农村社区美好环境
        3.构建“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新型服务型农村社区
    小结
反思 风险治理——一种研究农村社区治理的新视角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6)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福建省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民工
        二、新生代农民工
        三、代际差异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
        一、关于农民工个人基本特征代际差异的研究
        二、关于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的研究
        三、关于农民工就业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文献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创新
第二章 两代农民工就业代际比较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研究基础理论
        一、代际差异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三、新迁移经济理论
        四、责任政府理论
    第二节 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衡量指标
        一、农民工就业结构的衡量指标
        二、农民工就业质量的衡量指标
        三、农民工就业程度的衡量指标
    第三节 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演变与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演变
        二、两代农民工就业结构的现状
        三、两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
        四、两代农民工就业程度的现状
    第四节 研究假设
        一、两代农民工就业状况差异性
        二、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影响
        三、家庭禀赋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影响
        四、流迁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影响
        五、社会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影响
第三章 一项经验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福建省数据的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一、两代农民工个体特征描述
        二、变量选择
    第三节 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代际现状
        一、两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统计分析
        二、两代农民工就业结构统计分析
        三、两代农民工就业程度统计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相关性分析
        一、两代农民工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二、两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三、两代农民工就业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逻辑回归分析
        一、研究变量设定
        二、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差异的逻辑回归结果
        1、人力资本模型
        2、家庭禀赋模型
        3、流迁因素模型
        4、社会因素模型
        5、综合模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社会政策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影响
        一、政策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影响
        二、社会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影响
    第二节 家庭禀赋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影响
        一、家庭经济状况对农民工就业代际特征的影响
        二、家庭结构状况对农民工就业代际特征的影响
    第三节 人力资本因素对农民工就业状况代际特征的影响
        一、健康因素对农民工就业代际特征的影响
        二、智力因素对农民工就业代际特征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三、加强就业信息服务,构建就业信息共享平台
        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出租车轨迹时空特征及与街道网络中心性相关分析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出租车轨迹数据挖掘研究
        2.1.1 出租车轨迹数据
        2.1.2 出租车轨迹挖掘方法
        2.1.3 出租车时空特征研究
    2.2 城市交通网络及规划管理研究
        2.2.1 城市交通网络研究
        2.2.2 城市交通规划管理研究
    2.3 城市街道单元研究
    2.4 文献评析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数据源与数据结构
    3.3 数据预处理
        3.3.1 去除噪声点
        3.3.2 去除数据冗余
        3.3.3 轨迹数据OD提取
        3.3.4 城市道路网络构建
        3.3.5 地图匹配
        3.3.6 构建GPS轨迹数据库
    3.4 研究方法
        3.4.1 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3.4.2 Bisect K-Means聚类方法
        3.4.3 网络中心性计算
        3.4.4 网络中心性与出租车活动密度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街道单元的出租车轨迹时空特征分析
    4.1 基于街道单元的成都市出租车轨迹特征
        4.1.1 出租车上下客活动时间分布特征
        4.1.2 出租车上下客活动空间分布特征
    4.2 街道动态模式及街道聚类分析
        4.2.2 成都市街道聚类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街道网络中心性特征及出租车活动密度相关性
    5.1 街道全局中心性特征
    5.2 街道局部中心性特征
    5.3 网络中心性与出租车上下客活动密度的相关分析
        5.3.1 街道整体中心性相关分析
        5.3.2 街道子类型中心性相关分析
        5.3.3 交通规划与管理措施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国家级新区环境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广州南沙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概念框架法
        1.4.2 指标确权方法
        1.4.3 文献调研法
        1.4.4 专家访谈法
        1.4.5 案例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生态经济理论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国家级新区
        2.2.2 环境规划
        2.2.3 绩效相关概念
    2.3 相关研究进展
        2.3.1 环境规划评估
        2.3.2 环境绩效评估
        2.3.3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级新区环境规划实施绩效评估指标框架构建
    3.1 指标选取原则
        3.1.1 一般性原则
        3.1.2 国家级新区环境规划需求定位
    3.2 指标的设计
        3.2.1 指标初选
        3.2.2 指标筛选
        3.2.3 指标优化
        3.2.4 指标归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分析:广州南沙新区环境规划实施绩效评估
    4.1 广州南沙新区基本情况
        4.1.1 区域概况
        4.1.2 环境管理制度制定情况
    4.2 广州南沙新区环境规划实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4.2.1 指标调整
        4.2.2 数据来源
        4.2.3 数据标准化
        4.2.4 指标赋权
        4.2.5 小结
    4.3 广州南沙新区环境规划实施绩效评估分析
        4.3.1 综合绩效指数时序分析
        4.3.2 系统层绩效指数时序分析
        4.3.3 准则层和类别层绩效指数时序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与经济耦合相关性分析
    5.1 环境与经济耦合性分析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协调度模型
        5.1.3 耦合度、协调度测算
        5.1.4 耦合协调度分析
    5.2 经济协调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附录2 :广州南沙新区各层级绩效指数
附录3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4 :指标解释
致谢

(9)川西林盘典型乔木冠层降雨截留研究 ——以三道堰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川西林盘相关研究
        1.3.2 植物冠层降雨截留研究
        1.3.3 小结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知识背景
    2.1 川西林盘
        2.1.1 川西林盘的定义
        2.1.2 川西林盘的分布现状
        2.1.3 林盘的类型
        2.1.4 林盘的空间特征
        2.1.5 川西林盘的价值
    2.2 植物冠层降雨截留
        2.2.1 植物对雨水截留作用
        2.2.2 植物冠层截留的定义
        2.2.3 植物冠层截留评价指标
第三章 样地选择与实验方法
    3.1 调研范围
    3.2 调研对象
        3.2.1 样地基本情况
        3.2.2 选点依据
        3.2.3 乔木林地样本选择
    3.3 实验方法
        3.3.1 试验布置与观测方法
        3.3.2 观测时间
    3.4 数据整理与分析方法
        3.4.1 数据整理
        3.4.2 数据分析方法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春季结果分析
        4.1.1 乔木冠层降雨截留监测结果
        4.1.2 乔木冠层截留与降雨特征的分析
        4.1.3 乔木冠层截留与林地特征的分析
    4.2 夏季结果分析
        4.2.1 乔木冠层降雨截留监测结果
        4.2.2 乔木冠层截留与降雨特征的分析
        4.2.3 乔木冠层截留与林地特征的分析
    4.3 秋季结果分析
        4.3.1 乔木冠层降雨截留监测结果
        4.3.2 乔木冠层截留与降雨特征的分析
        4.3.3 乔木冠层截留与林地特征的分析
    4.4 冬季结果分析
        4.4.1 乔木冠层降雨截留监测结果
        4.4.2 乔木冠层截留与降雨特征的分析
        4.4.3 乔木冠层截留与林地特征的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四季林盘乔木冠层降雨截留综合分析
    5.1 四季林盘不同类型植物冠层降雨截留基本情况
    5.2 不同类型植物冠层截留降雨特征影响分析
        5.2.1 常绿阔叶植物冠层截留降雨特征影响分析
        5.2.2 落叶阔叶乔木冠层截留降雨特征影响分析
        5.2.3 落叶针叶乔木冠层截留降雨特征影响分析
    5.3 不同类型植物冠层截留林地特征影响分析
        5.3.1 不同类型植物冠层截留与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分析
        5.3.2 不同类型植物冠层截留与乔木种类的影响分析
    5.4 各植物类型冠层截留综合比较分析
    5.5 小结
结论
    研究成果
    林盘典型乔木冠层降雨截留生态效应的应用策略
    创新性及不足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10)普者黑流域“源-汇”景观格局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景观格局与面源污染
        1.2.2 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1.2.3 普者黑流域污染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自然资源概况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2 水环境质量数据的获取
        2.2.1 子流域划分与样点设置
        2.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3 景观格局指数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2.3.1 基于Fragstates 的景观特征指数
        2.3.2 “源-汇”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3 普者黑流域景观组成及水环境质量
    3.1 普者黑流域景观组成结构分析
    3.2 普者黑流域水质指标的空间分布
    3.3 普者黑流域水质指标的时间变化特征
    3.4 普者黑流域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3.4.1 评价方法
        3.4.2 普者黑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3.5 小结
4 普者黑流域基于 Fragstats 的景观指数对水质的影响
    4.1 基于Fragstats 的普者黑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4.2 普者黑流域景观格局指数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
        4.2.1 景观格局指数与水环境质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4.2.2 景观格局指数与水环境质量的冗余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普者黑流域“源-汇”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对水质的影响
    5.1 普者黑流域“源-汇”景观格局分析
    5.2 普者黑流域空间负荷对比指数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
        5.2.1 空间负荷对比指数与水环境质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5.2.2 空间负荷对比指数与水环境质量的线性回归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基于“源-汇”理论的普者黑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6.1 流域景观格局优化依据
        6.1.1 景观类型对水质的影响
        6.1.2 景观空间分布对水质的影响
        6.1.3 景观空间结构对水质的影响
    6.2 关键“源”景观的调控与优化策略
        6.2.1 关键“源”景观的识别
        6.2.2 可采取的调控与优化方法
    6.3 典型子流域的景观优化策略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产业发展与水质保护的相关性分析——以成都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长沙市民乡村休闲垂钓参与动机与意愿研究[D]. 李佳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3]大众体育竞赛的多元效应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金兴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邵伯湖典型入湖河流水质模拟和生态治理效果研究[D]. 张文孝. 扬州大学, 2021(08)
  • [5]农村社区社会风险的诱因及其治理研究[D]. 尹延君.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农民工就业状况的代际比较研究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福建省数据分析[D]. 韩阳. 华侨大学, 2020(01)
  • [7]出租车轨迹时空特征及与街道网络中心性相关分析 ——以成都市为例[D]. 苏凯强. 河南大学, 2020(02)
  • [8]国家级新区环境规划实施评估研究 ——以广州南沙新区为例[D]. 汤红梅. 广州大学, 2020(07)
  • [9]川西林盘典型乔木冠层降雨截留研究 ——以三道堰镇为例[D]. 王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普者黑流域“源-汇”景观格局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优化策略[D]. 刘鹏. 西南林业大学, 2020(01)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