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

一、坐骨神经痛的针灸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欢,叶莹,罗奕霖,王漫婷,罗涛,黄冰[1](2021)在《针灸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针灸疗法联合穴位推拿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2)。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各维度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各维度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更佳,临床推广价值较好。

黄琴峰,谢晨,吴焕淦,杨光,刘婕,郭潇聪,马晓芃[2](2021)在《基于文献计量的针灸病谱与适宜病症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近5年针灸治疗疾病的文献,探讨针灸病谱和适宜病症。方法:检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的针灸治疗疾病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总结针灸病谱。同时对2015-2019年(A组)与1978-2005年(B组)、1949-2005年(C组)文献进行比较,总结针灸疗法的适宜病症。结果:近5年针灸治疗疾病的文献共32 011篇,包含377种病症,以神经内科(9384篇)、骨伤科(7765篇)、消化内科(3529篇)、妇产科(2283篇)病症为多,消化内科(52种)、神经内科(47种)、五官科(47种)和妇产科(42种)的疾病种类较多。近5年针灸疗法的一级适宜病症为偏瘫、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骨关节炎、失眠症、便秘、脑血管病;二级适宜病症为面神经炎、肩痛、头痛;三级适宜病症为吞咽障碍、痛经、抑郁症;四级适宜病症为哮喘、尿潴留、脑性瘫痪、高血压、痴呆、放化疗不良反应、不孕、变应性鼻炎、眩晕、肩手综合征、糖尿病神经病变、带状疱疹、疼痛、呃逆、腹泻、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结论:近5年针灸病谱和适宜病症虽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仍以神经内科、骨伤科为多,针灸治疗疾病文献的观察对象由以症状为主转化为以疾病为主。

肖雄[3](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刘志明[4](2020)在《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评价火针在临床上治疗本病的优势之处。方法收集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针灸科门诊和病房,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火针针刺组和普通毫针组。普通毫针组选用腰部夹脊穴(L2-S2)、环跳、承扶、殷门、秩边、委中、承山等腧穴进行针刺,得气后行雀啄手法,以针感沿下肢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感传为度。火针针刺组则在普通毫针针刺前加上述腧穴火针点刺不留针法。隔日治疗1次,3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次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M-JOA下腰痛评分,评价两组患者坐骨神经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本研究最终完成病例67例,火针针刺组33例、普通毫针组34例。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程进行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两组患者的临床VAS基线资料治疗前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具有可比性。治疗6次后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火针针刺组在改善坐骨神经痛患者疼痛方面优于普通毫针组。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M-JOA下腰痛评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说明两种疗法皆有效缓解疼痛及临床症状;组间治疗前后相比,火针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腰腿疼痛、麻木、椎旁压痛等症状,并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显着,表明火针疗法其镇痛、改善感觉异常等方面优于毫针疗法。4总体疗效评价判定:火针针刺组治愈8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90.91%;普通毫针组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显效率85.29%。结论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麻木等症状,提高日常工作能力。

张嫣然[5](2020)在《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肌电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肌电图观察患者的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波幅的变化,验证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疗效,与传统体针的疗效作以对比,从而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探索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共72例,采用1:1完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测指标的变化,作为临床疗效判定依据。结果:结合肌电图,表明腹针疗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的疗效优于传统体针。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6.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肌电图可以直观的观察针灸的疗效,给医生提供直接的疗效判断依据。结论: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疗效优于传统体针,结合肌电图能够更直观地判断疗效,能够进一步推动针灸的标准化和专业化。

叶光明(TUP KUANG MING)[6](2020)在《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来评价腰三针结合火针对于改善本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下腰部功能改善情况,以达到本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本课题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的患者及脊柱科门诊,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来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腰三针结合火针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每组患者共治疗3周,每周共治疗3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分别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下腰痛疗效评分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采用 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数采用±标准差(x±s)表示,计算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按照α=0.05,P<0.05为检测标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比较,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等资料,显示结果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两组病例治疗前VAS及JOA评分比较,提示两组治疗前在VAS、JOA评分方面P>0.05,均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将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和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中,临床治愈7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33%。而对照组中30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83.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了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结论:1.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均有显着疗效。2.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组)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李建兵,韦日铺[7](2019)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患者在长期腰背疼痛及下肢放射痛的影响下,不仅会逐渐加深其活动功能障碍,进而影响其他脏腑功能。目前,如何更好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尤其是无创或微创的保守治疗,已成为中医外治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重点。而针灸是保守治疗方法中疗效比较确切的一种,临床推荐指数高。本文拟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常用针灸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赵玮璇[8](2019)在《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针灸治疗可减少镇痛药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但未经系统整理的证据良莠不齐,较难直接指导实践。本项目以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为切入点,通过循证医学手段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疗效更优的干预措施方案,采用卫生经济学的评估方式对各种针灸干预方案的疗效成本进行评价,获得可指导临床的高质量证据,筛选出治疗本病中疗效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优选针灸干预方案,提高临床实践水平。方法1.以“针刺、电针、温针、火针、放血、耳针、灸法、拔罐、刺络、针刀”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随机对照试验”等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以及通过手工检索临床试验注册系统、临床试验报告论文等中追踪查阅相关文献,分别记录相应的检索结果;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并记录排除原因和数量,将纳入RCT的基本信息、研究对象、样本量、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等内容录入资料提取表。2.根据ROB 2.0偏倚风险评价工具的使用规范,从以下5个方面来评定文献的偏倚风险:(1)来自于随机过程的偏倚;(2)来自于偏离既定干预的偏倚;(3)来自于缺失数据的偏倚;(4)来自于结局测定的偏倚;(5)来自于选择性报告的偏倚。ROB2评价表格预先与数据提取的电子表格一并设计,其中各研究质量评价由两名研究者在数据提取过程中独立进行,根据ROB 2.0的评价标准记录相应评分。两名研究者的数据间不同的地方,则通过讨论协商解决:若协商后仍不能解决矛盾,则请教上级研究者。最后根据ROB 2.0的评价标准给出对应研究各个维度间的风险评价,以及该研究的总体偏倚风险评价。3.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利用R软件下“gemtc”包进行计算;通过“gemtc”调用JAGS进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分别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进行模型的构建,设定模型参数为链数量为3,比例因子为2.5;分别对两个模型运行MCMC模拟,设定运行参数为适应长度为5000,迭代数量为20000次;根据运行结果的“偏倚信息标准”以及Brooks-Gelman-Rubin诊断性参数“潜在规模减少因子”比较两个效应模型,选择DIC较少以及PSRF更为接近1的模型后续分析。通过迭代的轨迹与密度图考察各组对比的迭代收敛性,以及通过Gelman-Rubin-Brooks收敛图考察迭代过程中缩减因子的收敛性。利用节点分离法观察模型的不连续性,P<0.1认为该干预手段对比不连续,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间可能存在异质性,否则不认为该干预手段对比间的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存在异质性。利用杠杆图以及杠杆总和PD评价个数据点对模型的作用,即评价模型的拟合程度。对西药干预措施的种类与各纳入文献中针灸干预方案的疗程进行了网状meta回归。最后通过累积等级曲线下面积图与等级概率进行各干预手段疗效的等级评价。汇总评价指标为风险比,因此,RR值>1代表实验组获益较大,反之RR值<1则对照组获益较大。4.基于频数法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利用R软件下“netmeta”包进行计算。该包通过图论的方法建立模型,对个干预手段进行直接或间接比较的网状分析。首先通过pairwise函数将数据转换为配对效应的格式;然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随机效应模型进行频数法网状meta计算;通过连续性热图考察各模型的连续性,和Bland-Altman图考察平均治疗效应与各模型治疗效应的关系并结合各模型治疗效应的标准误比值,评价各模型拟合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效应模型;接着,通过森林图以及相对效应的联赛表考察各干预手段的治疗效应;再根据频数法计算等级概率,排名各干预手段的治疗效果。异质性通过分离网络法,进行评价,P<0.1认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存在异质性,否则不认为该对比的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存在异质性。发表性偏倚利用漏斗图进行评价,并利用Egger、Begg-Mazumdar、Thompson-Sharp 法对发表行偏倚进行评估,P<0.1 认为该干预手段对比的研究间存在发表性偏倚,否则不认为干预手段对比的研究间存在发表性偏倚。汇总评价指标同贝叶斯框架的评价指标,为风险比。5.按门诊治疗来测量投入成本,直接治疗成本和间接治疗成本,包括治疗过程中的检查费用、药品费用、针灸材料费、固定资产耗损费、患者为做治疗使用的来回公交或地铁费、不良反应与合并症治疗费用;基于频数法框架下网状meta分析所得的RD/NNT,采用卫生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以西药为对照,计算各种针灸干预措施方案的获益净成本与无获益净成本。结果1.通过系统检索各个中文及外文专业数据库,共命中6751项结果。各数据库命中结果数目如下:Medline 706项,EMBASE 1872项,Cochrane图书馆212篇,CNKI 775篇,维普958篇,万方2228篇;其中中文文献3961篇,英文文献2790篇。最终纳入的RCT研究为30篇,研究的发表时间为2006-2018年(在2006-2010年间3篇、2011-2019年间27篇);发表语言为中文28篇、英文2篇,但纳入的所有研究的作者都是中国国籍,并在中国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均为亚洲人种;共有8篇研究报告其受资助情况,其中受国家级资助3篇、省级资助3篇、市级资助1篇、校级资助1篇,有22篇研究没有报告相关受资助情况。2.利用ROB 2.0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了偏倚风险的评估,可见纳入的研究当中有30%存在重度的偏倚风险,出现的偏倚风险来自于随机化过程;还有60%的纳入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倚,其偏倚风险亦主要来自于随机化的过程;有10%的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较低。3.在贝叶斯框架下的干预手段排名为:“皮内针+灸法”(第1),“针刺+拔罐”(第2),“火针”(第3),“灸法”(第4),“温针”(第5),“叩刺+拔罐”(第6),“电针+灸法”(第7),针刺(第8),“电针”(第9),“针刀”(第10),“针刺+穴注”(第11),“西药”(第12),“穴注”(第13)。4.在频率法框架下的干预手段排名为:“针刺+拔罐”(第1),“皮内针+灸法”(第2),“火针”(第3),“灸法”(第4),“温针”(第5),“叩刺+拔罐”(第6),“电针+灸法”(第7),“针刺”(第8),“电针”(第9),“针刀”(并列第10),“针刺+穴注”(第11),“穴注”(第12),“阳性对照药”(第13)。综合两种方法所得的排名结果与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考虑到“皮内针+灸法”的干预只纳入了 1篇RCT研究,计算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异,故经综合评定后认为“针刺+拔罐”“火针”“灸法”“温针”是疗效较好的干预措施,而且“火针”这一干预措施较其他三种干预措施纳入了更多的研究数据(10组),故认为其研究结果更稳定。5.根据成本-效果分析所得,获益净成本最小的针灸干预方案前5名分别是“叩刺+拔罐”、“针刺+拔罐”、“针刀”、“火针”与“温针”,而“针刺+穴位注射”和“穴位注射”的95%CI跨过“∞”无穷线,属于无获益的净成本。结论本研究通过两种不同的网状meta法对比各种针灸干预方案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优劣并排序,综合评估本病目前临床证据,发现“针刺+拔罐”、“火针”、“灸法”与“温针”是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更优的针灸干预措施;基于纳入研究的NNT值/RD值,对各纳入针灸干预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初步推断“火针”可能是最能同时兼具疗效与经济效益的干预措施。

沈智周[9](2019)在《温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用温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沿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8)与研究组(n=38)。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电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率和VAS评分。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率(97.37%)高于常规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率(81.58%),P <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P <0.05。结论:用温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李保中[10](2019)在《靳三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与温针灸相结合,治疗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中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评价靳三针结合温针灸对于改善本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等方面的改善,以期寻找一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并且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更多有效的临床证据。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根性骨神经痛的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全部病例均来源于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中医昆明院区门诊部,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部。治疗组使用靳三针配合温针灸疗法,对照Ⅰ组使用靳三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Ⅱ组以常规针刺配合电针进行治疗,其中靳三针疗法选取腰三针与坐骨针。分别记录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下腰痛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 score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从而评价三组治疗的有效性。结果:1、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0.71,P=0.49(P>0.05);性别比较经列联表分析:X2=1.74,P=0.42(P>0.05);病程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0.70,P=0.50(P>0.05)。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方面: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前VAS评分,F=0.43,P=0.65(P>0.05),差异无显着意义,三组具有可比性;②经配对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t=11.26,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③经配对t检验,对照Ⅰ组治疗前后,t=7.76,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④经配对t检验,对照Ⅱ组治疗前后,t=5.57,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⑤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VAS评分,F=7.88,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2<0.05)、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0.86>0.05);⑥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VAS评分差值,F=8.34,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20<0.05)、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0.70>0.05)。3、JOA评分方面: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前JOA评分,F=0.07,P=0.93(P>0.05),差异无显着意义,三组具有可比性;②经配对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t=-12.18,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③经配对t检验,对照Ⅰ组治疗前后,t=-6.38,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④经配对t检验,对照Ⅱ组治疗前后,t=-4.50,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⑤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JOA评分,F=9.14,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15<0.05)、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0.60>0.05);⑥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JOA评分差值,F=7.36,P<0.01,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2<0.05)、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1>0.05)。4、ODI评分方面:①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前ODI评分,F=0.63,P=0.54(P>0.05),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三组具有可比性;②经配对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t=12.72,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③经配对t检验,对照Ⅰ组治疗前后,t=9.82,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④经配对t检验,对照Ⅱ组治疗前后,t=8.48,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⑤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ODI评分,F=4.55,P>0.013(P<0.05),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45<0.05)、对照Ⅱ组(P=0.02<0.05),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1>0.05);⑥三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差值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检验P=0.898(P>0.05),方差齐,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治疗后ODI评分差值,F=6.33,P<0.01,经Bonferroni法两两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23<0.01)、对照Ⅱ组(P<0.01),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差异无显着意义(P=1>0.05)。5、三组总体疗效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Ⅰ组治愈3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Ⅱ组:治愈2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①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与对照Ⅰ组相比,z=-2.25,P=0.02(P<0.05),差异有显着意义;②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与对照Ⅱ组相比,z=-2.99,P<0.01,差异有非常显着意义;③经秩和检验,对照Ⅰ组与对照Ⅱ组相比,z=-0.76,P=0.45(P>0.05),差异无显着意义。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的根性坐骨神经痛,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靳三针配合电针疗法,并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二、坐骨神经痛的针灸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坐骨神经痛的针灸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2)基于文献计量的针灸病谱与适宜病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病名归类标准
    1.5 资料提取
2 结果
    2.1 针灸治疗疾病文献篇数分析
    2.2 针灸治疗疾病文献篇数和疾病种类分析
3 针灸疗法的适宜病症分析
    3.1 针灸疗法的适宜病症评价标准
    3.2 不同年份针灸疗法的适宜病症比较
    3.3 不同年份针灸疗法的适宜病症文献篇数变化趋势
    3.4 针灸疗法的适宜病症分析
4 讨论

(3)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4)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盲法原则
    2.3 火针针刺组
    2.4 普通毫针组
    2.5 针刺后常见情况及处理
3 观察指标
    3.1 观察时点
    3.2 疗效性观察指标
    3.3 总体临床疗效评价判定
    3.4 安全性评价
4 数据管理及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6 研究结果
    6.1 一般资料基线数据分析
    6.2 疗效性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6.3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流行病学趋势和特点
    2 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发病机理
        2.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3 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选穴依据
    4 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
        4.1 火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作用机理认识
        4.2 火针对坐骨神经痛的作用机理认识
        4.3 火针对腰腿部肌群的作用机理认识
    5 问题与展望
        5.1 问题
        5.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肌电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一、西医对坐骨神经痛的研究
        1.1 西医对于坐骨神经的认识
        1.2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1.3 西医治疗方法
    二、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的研究
        2.1 中医对于坐骨神经的认识
        2.2 中药辩证治疗
        2.3 针灸疗法
        2.4 传统运动疗法
        2.5 腹针疗法
    三、肌电图观察神经传导实例
        3.1 孟华团队
        3.2 石强、黄旭华团队
        3.3 游玉红团队
        3.4 张慕佳团队
    四、总结
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一、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二、分组以及治疗方法研究
        2.1 分组随机方法
        2.2 治疗组取穴及操作
        2.3 对照组
        2.4 注意事项及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
        三、疗效判定标准
        四、统计方法
        五、结果与分析
讨论
    一、研究结果分析
    二、腹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理论依据
    三、腹针疗法取穴的依据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研究概括
        1.1.1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1.1.2 坐骨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1.1.3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1.1.4 治疗
    1.2 祖国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记载
        1.2.1 古医籍中有关论述
        1.2.2 病因病机
        1.2.3 关于火针文献论述
        1.2.4 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概况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采集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剔除标准
        2.1.5 脱落标准
        2.1.6 中止试验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病例分组
        2.2.2 治疗方法
        2.2.3 观察方法
        2.2.4 观察指标
        2.2.5 疗效评定标准
        2.2.6 实验中相关问题处理及解决方法
        2.2.7 统计学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一般资料比较
        2.3.2 治疗结果比较
        2.3.3 结果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取穴原理
        3.1.1 腰三针的机理
        3.1.2 火针的机理
        3.1.3 选穴依据
    3.2 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与展望
    3.3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7)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疾病认知
    1.1 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概念
    1.2 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分析
2 相关针灸疗法
    2.1 温针灸疗法
    2.2 电针疗法
    2.3 穴位注射疗法
    2.4 腹针疗法
    2.5 浮针疗法
    2.6 综合针灸疗法
3 结语

(8)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及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和分类
        二、近十年针灸治疗常见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回顾
        一、卫生经济学概述
        二、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第三节 NNT值在疗效评价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中应用
        一、NNT值
        二、NNH值
        三、NNT值与疗效评价
        四、NNT值与卫生经济学评价
    第四节 常用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一、常用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的概述
        二、“Risk of Bias 2.0”工具简介
    第五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资料来源
        二、系统检索SCI与SCI-E的临床文献
        三、采用CiteSpace进行文献的计量分析与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制作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发表文献年份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机构合作分析
        三、国家/地区合作分析
        四、关键词共现分析
        五、共被用引分析
第三章 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基本特征以及偏倚风险评估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资料来源
        三、检索方法
        四、研究的筛选
        五、数据提取
        六、ROB2.0工具的偏倚风险评价
    第二节 纳入研究的情况概述与偏倚风险评估
        一、检索结果
        二、RCT文件筛选、纳入过程及其结果
        三、纳入RCTs文献的基本信息
        四、合并干预措施分组
        五、各纳入RCT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第四章 贝叶斯框架下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网状meta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资料来源
        二、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纳入研究中各干预手段有效人数
        二、各干预手段间直接对比(网络)的基本情况
        三、贝叶斯框架下各研究间网络模型
        四、模型收敛性考察
        五、模型拟合度考察
        六、节点分离法考察直接与间接证据间异质性
        七、各干预手段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应
        八、网状meta回归分析
        九、贝叶斯框架下各干预手段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排名
第五章 频数法框架下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的网状meta分析及与贝叶斯法的对比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资料来源
        二、基于频数法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频数法框架各干预手段间网络关系
        二、频数法模型连续性考察
        三、效应模型拟合度比较
        四、分离网络法考察直接与间接证据的异质性
        五、频数法框架下各干预手段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六、频数法框架下各干预手段对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的排名
        七、选择性发表偏倚
    第三节 不同计算框架下网状meta分析结果的对比
        一、不同计算框架下的效应值比较
        二、不同计算框架下干预手段的排名比较
第六章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卫生经济学评价
    第一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投入(干预方案成本)测量
        三、需治疗人数(NNT)计算
        四、成本—效果分析(CEA)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治疗成本估算
        二、各干预手段风险差(RD)以及需治疗患者数(NNT)的估算
        三、各干预手段的净成本计算
第七章 讨论
    第一节 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SCI文献科学计量分析
    第二节 纳入文献的筛选及偏倚风险评估分析
    第三节 两种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的结果解读
        一、两种框架下干预手段排名结果的解读
        二、综合两种网状meta分析结果比较不同针灸干预措的效果
    第四节 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分析
        一、成本-效果分析的表现方式
        二、综合疗效评价与卫生经济学分析比较不同针灸干预措施的优劣
    第五节 火针疗法在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应用及优势
        一、火针疗法在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应用
        二、火针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优势
    第六节 创新点与展望
        一、创新之处
        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名词中文、英文、简写对照表
    附录2 Revised Cochrane risk-of-bias tool for randomized trials (RoB 2)内容节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9)温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对比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的对比
3 讨论

(10)靳三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1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的基本研究
        1.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与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1.1.3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1.1.4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病理生理
        1.1.5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诊断
        1.1.6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1.2 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传统医学研究
        1.2.1 文献记载
        1.2.2 病因病机
        1.2.3 治疗方法
        1.2.4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机制研究
        1.2.5 有关靳三针的临床应用文献报道
    1.3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观察量表及数据质量控制
        2.1.3 临床随机方案的实施
        2.1.4 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法
        2.1.5 观察方法
        2.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1.7 结果
        2.1.8 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关于靳三针
    3.2 本次临床观察中所选用的要穴
    3.3 有关针灸镇痛
    3.4 问题与不足
        3.4.1 纳入患者数量较少
        3.4.2 中医证型分析方面内容较少
        3.4.3 对靳三针的疗效挖掘较为粗浅
        3.4.4 缺少客观的实验室检验结果支撑
    3.5 展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详细摘要

四、坐骨神经痛的针灸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疗法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分析[J]. 陈雪欢,叶莹,罗奕霖,王漫婷,罗涛,黄冰. 中国医学创新, 2021(27)
  • [2]基于文献计量的针灸病谱与适宜病症研究[J]. 黄琴峰,谢晨,吴焕淦,杨光,刘婕,郭潇聪,马晓芃. 中国针灸, 2021(09)
  • [3]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刘志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的肌电影响[D]. 张嫣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1)
  • [6]腰三针结合火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叶光明(TUP KUANG MI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发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J]. 李建兵,韦日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2)
  • [8]针灸治疗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网状meta分析及卫生经济学评价[D]. 赵玮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温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分析[J]. 沈智周. 当代医药论丛, 2019(09)
  • [10]靳三针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坐骨神经痛[D]. 李保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