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平台课程群:东大教学改革的引领者

一、专业平台课群:东大教学改革的龙头(论文文献综述)

殷桥[1](2021)在《黑龙江省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任艺霏[2](2019)在《我国教育出版数字化场域的资本运作研究》文中认为教育出版作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探索领域。传统出版企业、互联网技术企业、学校和民间教育组织都积极投身于这一课题中,在多个教育领域展开数字出版业务,在为出版业带来产品、技术和理念革新的同时,更进一步带动教育形式和手段的变革。基于数字技术对教育出版产业格局的改变,教育、出版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多方融合成为出版数字化研究的焦点。在传统出版业态中,产业链中各环节并没形成紧密的逻辑关系,因此研究多局限于某一企业或者某一生产环节。而数字技术平台令教育出版成为一个多种性质的行动者同时参与、彼此交换资源的网状生产结构,资本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运作和转换成为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关键。此时对于出版转型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产业各环节运作关系的研究。近年来在跨学科领域中兴起的“场域”相关社会学理论契合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中资本运作转换的逻辑,本文选取该理论作为研究切入的视角,将教育出版作为一种数字化场域,试图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手段解析场域中资本运作的现状,论证场域资本运作基础,提取资本升级惯习,并在此基础上搭建资本运作战略框架,为教育出版的数字化提出普适性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提出将教育出版作为多方行动者争夺资本的结构空间,从场域的视角切入对数字化转型的资本动态研究。对数字出版、教育出版和场域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和场域、资本与惯习的相关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与场域理论相结合,通过多案例的组织分析,提取出版企业的转型共性,用企业推演和创新理论,并在惯习基础上提炼系统性的资本运作战略。第二章分析我国目前教育出版数字化场域的资本现状。一是由国内外市场挤压、产业链重组和注意力经济争夺产生的竞争性;二是内容资源、市场环节和服务模式产生的分化性;三是数字开源打破教育闭环产生的重构性。基于此,场域为资本提供了可以进行流动转换的模糊边界。第三章具体分析经济资本、人力资本、象征资本和智力资本的转型基础。经济资本通过股改上市、自营和并购拓展产业链推进市场规模的合理配置;人力资本向数字技术、教师和新媒体编辑的复合人才发展;象征资本在不同性质企业的合作中扩张品牌影响力;以上资本运作最终服务于智力资本的升级,推动企业开发多种衍生产品以适应各媒介平台。第四章在资本转型的基础上提炼资本升级的惯习模式。由于场域自身的复杂性与运动性,行动者持有的资本量并不相等,因此需要根据占据的优势资本采取差异化竞争。资本特色化升级所需资金较少,一般执行精品化、专业化战略;资本规模化升级需要大量经济、技术资源,包括外部政策驱动集团化、内部整合驱动多元化;资本增值型升级通过多渠道分销提升内容增值服务,或者构建流量生态,推广在线教育增值服务。第五章提出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资本运作策略。基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场域惯习,自下而上搭建普遍适用于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包括从基础秩序上确立人才和技术规范;打通资本运作的多方渠道;将资本的理念落实到上层指导思想中,推进教育出版商向教育服务商转型,建立起“互联网+”的分享经济。本文研究重点落实于场域结构中资本的动态运作,从行动者彼此的协作关系入手,探求资本在场域内复杂位置关系中的升级方式和流动渠道。在教育出版的数字化场域中,不同性质的行动者突破环节障碍,在生产链中形成双向互动、纵横交错的网状关系,构建便于资本自由转换、流动的数字出版生态圈,从而创新惯习,把握优势资本,形成联结发展的合作网络。在数字化对教育出版产业全面渗透的今天,需要正确把握资本的规律,全面认识出版、教育、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竞争与发展关系,以此为基础从各个角度推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持久健康发展。

陆挺[3](2014)在《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当下市场经济带来的人心浮躁、物质欲求膨胀带来的失衡环境,引发大学生人格缺失、创造力匮乏、心理失衡等诸方面问题。这些似乎均与今天大学重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关。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人,即通过文化来实现人文化成,由此决定大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实现人自身的全面成长。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如何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如何接续中华优秀的教育传统?可谓任重而道远。近年,国家乃至全国各大学已经开始重视包含艺术教育在内的人文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但是,以为艺术教育仅是技巧的教育,并未突出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的弊端尚未得到明显改观。特别是面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尚缺乏统一的规划领导,缺乏自上而下的设计,缺乏“受尊重性”乃至被边缘化,未能形成制度化的规范运作模式。而在研究领域,处于专业教育和师范艺术教育之间的大学非艺术专业的普通艺术教育长期少有人进行专题研究,研究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博士论文目前尚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结合自身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多年的实践体验,从大学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特点与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提出回归大学教育文化本质的根本命题,试图重构中国大学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理念框架与实践机制,将最终落脚点定位在帮助学生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研究理路是:以教育实践调查与基础理论研究为基石,以“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与“自上而下”的理论思考结合,进行理论观照下的现实研究,采用案例研究、访谈观察、文献搜集、比较分析以及调查统计等多种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并且探究制度策略建构,从而为中国大学特别是以理工科大学为背景的综合大学推进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可操作性经验。研究结论认为,大学教育应回归中华文化传统,学习西方经验,坚持中国气派,办出大学特色,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完善人生,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完成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使伟大中国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得以“安身立命”。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在大量翔实的调查研究资料和自身工作实践体验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始终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重建和新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路适合中国大学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王晓辉[4](2014)在《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战略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一流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要提高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必须对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近年来,我国社会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批评和质疑越来越多,钱学森曾意味深长的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高校尤其是一流大学认识到,教育只有通过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许多一流大学开始积极探索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开展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沿着文献梳理—理论建构—比较研究—现状分析—对策探讨—总结展望的总体思路展开,包括绪论、理论探讨、比较研究、现状分析、问题与原因剖析、对策思考、结语等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呈现了文献综述和研究起点,介绍了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阐明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加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是强化研究的人本意识;二是加强综合研究;三是重视理论建构;四是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紧密结合。因此,本文加强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的视角和综合的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注重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以期准确把握目前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理论探讨部分,首先对一流大学、个性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注重提升培养对象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与和谐性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式样。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模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评价方式等8大要素构成。然后阐释了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即多元智能理论、个性发展理论和高等教育分流理论。最后分析了我国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大学发展的核心环节、践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举措。比较研究部分,精选了国外8所一流大学,从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8个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这些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总结了他们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创新经验,即重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创造个性培养;积极改进专业设置模式,强化独特个性发展;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促进个性自由发展;注重改革教学制度体系,着眼个性全面发展;大力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助推主体个性提升;深入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个性发展要求;重视培育隐性课程形式,促进和谐个性发展;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个性全面发展。现状分析部分,选择了我国中部地区四所一流大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研究。首先介绍了调查目的与意义、调查对象与方法,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分别总结了四种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并对其中两种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问题与原因剖析部分,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理念功能弱化、专业设置模式有待完善、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教学组织形式面临革新、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隐性课程建设重视不够、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基础教育的制约、高等教育的积弊。对策思考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加强人才培养宏观调控,即发挥高等教育文化功能,让一流大学积极引领文化创新;调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更加重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引导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模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一流大学形成个性化模式。二是一流大学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凝炼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大学生个性培养;完善专业设置模式,适应大学生独特个性;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革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大学生主体个性;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和谐个性;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大学生创造个性。结语部分,主要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选题创新;二是理论框架创新;三是比较研究有所创新;四是现状研究有所创新。同时,本文至少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一是调查的对象还不够丰富广泛:二是原因分析有待深入:三是对策探讨有待加强。

姜茂发,王宁,刘常升,沈峰满[5](2011)在《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我国高校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历经了15年的探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15年后的今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十分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重大决策,极大地提高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赢得了更大的发展契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将成为高等学校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顾远飞[6](2010)在《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文中指出市场不仅仅是一个进行商品交换的物理场所,更是一整套系统、制度、程序、文化、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市场及其经济学并非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而是一个充满价值判断的道德体系。市场化是市场这种制度及其价值观念逐渐扩展至越来越多的人类社会活动领域的过程。自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及其市场体系创立以来,市场化的进程将越来越多的物品纳入市场进行交易,越来越多的人以商品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物品。这种市场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变迁的过程,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经济生活、市场交易和金钱为主导的市场社会之中。市场化增进了某些人类价值,同时也冲击甚至毁损着其他一些人类价值。如何看待市场化以及市场社会在知识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经济学家将市场视为能够增进人类自由的自由之梦,人文主义者将市场视为破坏人类社会的商业化噩梦,社会学家则将市场视为嵌入社会中的中性文化现象。要准确理解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运行逻辑,首先要对市场本身进行深入的剖析。人类价值是值得人类珍视的蕴涵于客体或行为中的价值,内在价值是人生以及宇宙万物的永恒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大学的内在价值则是大学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永恒的目的和意义。市场化环境下大学的运行逻辑可以从大学内在价值的角度得到清晰而准确的理解。布鲁贝克提出的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其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他提出了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知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大体上对应着高等教育的两种内在价值:知识和实用,但他没有直接提出纽曼、赫钦斯以及孔子等众多东西方教育家主张的第三种高等教育哲学——至善论哲学,以及与之相应的第三种内在价值——至善。这种至善论哲学,在当前深度市场化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空前繁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同时人类心灵异常空虚,人类社会日益危险的背景下,就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大学发轫于神学主导的中世纪社会,代表至善论的神学是中世纪大学的基本学科,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大学逐渐理性化、实用化、科学化,神学基本被排除在科学的殿堂之外,大学的实用论和知识论全面压制了至善论。众多教育思想家在他们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均表达了对大学的理性化与实用化的担忧。现代学者对大学市场化的批判不应仅限于19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的滥觞,而应追溯至工业革命乃至中世纪的漫长人类历史过程。大学在人类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的重大转型,大学的理想或其内在价值也经历了多次质疑、拷问、调整和重新维系。大学作为一个人类社会中独有的批判性、反思性机构,需要引领我们去思考如何看待理性化、世俗化和现代化,进而去反思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大学自身的演化。就大学运行的外部环境而言,市场化意味着社会主体之间的密切分工与合作,在这种分工与合作中,各社会主体分别追求他们的价值目标并相互影响,但在这种相互影响中,各主体也应尽力保持其价值目标不受其他主体价值目标的侵蚀。市场化环境下影响大学的外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它们分别以国家竞争力、利润和多元人类价值为自身的价值目标。政府可以采用财政拨款、学校领导任命、科研项目设定等方式对大学施加强烈而直接的影响,进而将大学纳入到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轨道中来。企业对大学也正在施加越来越强的影响,包括学研产联合、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等途径,大学被日益纳入到市场生产体系中,成为市场要素的供应者和需求者。相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社会中的其他机构如家庭、民众和媒体对大学的影响复杂而微妙,它们本身具有多元价值追求,一方面强化大学的实用论追求,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社会问责对大学产生一定的知识论和至善论诉求。就大学运行的内部环境而言,市场化从根本上改变大学内部的各种关系和行为动机,使得大学从一个基于责任的组织演变为类似于企业那样的基于利益的组织,具体包括:大学由神圣的学术殿堂演变为提供知识商品的“学店”;大学校长从学术领袖转变为“教育企业家”;教工从学校的主人演变为知识工人;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学习者演变为市场经济下的“准消费者”;大学内部的课程和专业设置发生变化,应用性课程和专业受到重视,基础性课程和德育课程被忽视。大学是一个充满价值冲突的矛盾体,市场化背景下的大学运行逻辑一方面以实用论下的“利益”为基础,大学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逐利动机和行为,另一方面以知识论和至善论为基础,大学中也存在着对知识和美德的追求以及对市场逐利动机和行为的自觉抵抗,但这种抵抗在市场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微弱,实用论、知识论和至善论正在失去平衡。大学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人们对大学的观念从传统社会中以神学义务论为基础的大学发展到当代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大学的过程,市场化背景下大学的运行逻辑一定程度上与人们对大学和市场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有关。高等教育和大学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古老和传统的社会现象之一,其价值表现为大学的三种哲学——知识论、实用论和至善论,这三种价值一方面表现为大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意义或价值,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民众内心深处对大学追求知识、实用和至善的承认和支持。我们进行的大学价值调查证明了社会大众对大学价值追求的支持。一流大学不是建立在琐细的指标体系之上,而是建立在先进的价值体系之上目前盛行的大学评价、大学排名本身也是实用论的产物,它们试图将多元不可比的价值转化为一元可比的价值,这种转化在伦理学家看来就是一种价值底线的后退。一流大学不仅仅是建立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之上,而是建立在能够吸引世界不同民族的先进文化和价值体系之上。一流大学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灯塔,而不是顺应社会需求的跟班。

秦悦悦[7](2009)在《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为了更好的适应各个层次、各个级别的社会需求,各个高校也必须从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也由此应运而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本研究中,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进行了严格区分,并对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也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定位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首先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入手,揭示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其次,结合德、美两国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经验,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对其核心构成部分,课程体系构建做了重点论述。最后,本文还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个案研究对象,重点调研了该校石油、冶金等专业的培养状况,研究和探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操作方案,以期对我国高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刘沫[8](2005)在《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创新教育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这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是以培养现代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材料,迅速转化生产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伴随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日益显示其决定性核心的作用。因此为迎接国际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就要肩负起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要培养出具有竞争能力的各种人才本课题来源于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本课题的目标是通过国内外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对一般理工科院校进行创新教育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本文的讨论内容包括以下部分:创新教育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特征;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创新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等等。本文的重点是对世界发达国家及我国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在文中以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要求教育创新为背景,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平衡相结合、局部合理与整体优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作为支持,结合我校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构建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和创新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出实施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此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和一定的推广价值。该课题作为江苏省教育厅“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重点资助课题《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子课题,省重点资助课题2004年已通过了由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验收,并得到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9](2004)在《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实验研究总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王丽萍,崔艳梅[10](2002)在《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之我见》文中提出工程素质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 ,工程素质培养是当今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必须注重加强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本文指出了存在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问题 ,提出了应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快教育改革、加强师资建设及探索产学合作几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二、专业平台课群:东大教学改革的龙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专业平台课群:东大教学改革的龙头(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教育出版数字化场域的资本运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数字出版
        1.2.2 教育出版
        1.2.3 场域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
        1.3.2 场域、资本和惯习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教育出版数字化场域的资本现状
    2.1 资本竞争:产业链争夺推动数字变革
        2.1.1 国内外市场挤压:企业生存环境剧变
        2.1.2 产业链重组:打破原有竞争关系
        2.1.3 注意力经济争夺:碎片化教育需求增加
    2.2 资本分化:数字市场指导差异化经营
        2.2.1 内容逻辑分化
        2.2.2 市场环节分化
        2.2.3 服务模式分化
    2.3 资本重构:数字开源打破教育闭环
        2.3.1 模式重构:基于技术形成数字教育开源
        2.3.2 价值链重构:基于内容延伸多方教学平台
    2.4 小结
3.经济、人力、象征、智力资本的转型基础
    3.1 升级经济资本,扩充教育出版市场规模
        3.1.1 股改上市:多元投资优化资源配置
        3.1.2 内部重组:业务扩张创新产业形态
        3.1.3 多方合作:搭建数字教育出版生态圈
    3.2 扩张人力资本,推动出版人才实践转型
        3.2.1 以数字交流平台为核心,提升人力技术水平
        3.2.2 借助互动式教学,开发人力教学业务
        3.2.3 出版、技术和教学的三位一体
    3.3 强化象征资本,通过合作扩张品牌影响力
        3.3.1 企业与学校、教育部门的合作
        3.3.2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合作
        3.3.3 出版业务与教学业务的合作
    3.4 开发智力资本,衍生多种教育出版服务平台
        3.4.1 从虚拟现实出版到个性化教育分析
        3.4.2 教育出版与综合服务平台(以MOOC为代表的资源服务平台)
    3.5 小结
4.教育出版资本升级的三类模式
    4.1 资本特色化升级,建立教学一体化解决方案
        4.1.1 以立体教材为核心的出版资本精品化
        4.1.2 以资源集约为核心的出版资本专业化
    4.2 资本规模化升级,搭建网络化产业生态群
        4.2.1 发挥规模优势,利用行政力量驱动集团化
        4.2.2 利用资源调配,内部整合开展多元化
    4.3 资本增值型升级,渠道和流量并行
        4.3.1 多渠道分销,提升内容增值服务
        4.3.2 构建流量生态,推广在线教育增值服务
    4.4 小结
5.教育出版资本运作的基础性战略框架
    5.1 规范人才和技术,搭建资本运作的秩序基础
        5.1.1 人才规范秩序
        5.1.2 技术规范秩序
    5.2 打通资本运作的多方融合渠道
        5.2.1 内容、渠道和技术的融合
        5.2.2 读者、作者、出版商的信息融合
    5.3 更新教育出版资本运作的战略理念
        5.3.1 推动教育出版商向教育服务商转型
        5.3.2 建立“互联网+”的教育分享经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三、所涉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四、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教育的文化本位与历史观照
    第一节 大学教育的文化本位
        一、教育的文化本质
        二、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现代大学教育的生态特性
    第二节 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与问题
        一、中国大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与症结
    第三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历史观照与现实问题
        一、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历史观照
        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二章 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及其功能
        一、艺术的本质
        二、艺术的功能
    第二节 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
        一、艺术教育的本质
        二、艺术教育的功能
        三、艺术教育的特色
第三章 美国大学作为通识教育核心内容的艺术教育
    第一节 哈佛大学的艺术教育:分布必修课程模式
        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历程
        二、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三、哈佛大学校园艺术教育
        四、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芝加哥大学的艺术教育:经典阅读模式
        一、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二、芝加哥大学艺术教育特色
        三、芝加哥大学艺术教育的思想基础
        四、芝加哥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第三节 麻省理工学院的艺术教育:分布集中模式
        一、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的历程
        二、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课程
        三、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特点
        四、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的启示
    第四节 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教育:必修型的核心课程模式
        一、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二、哥伦比亚大学艺术教育特点
        三、哥伦比亚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第五节 美国大学作为通识教育核心内容的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美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
        二、美国大学重视艺术教育的原因
        三、美国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大学作为人文教育核心内容的艺术教育
    第一节 清华大学:“由技入道”的艺术教育范例
        一、清华大学艺术教育概述
        二、清华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三、清华大学艺术教育的特色
    第二节 北京大学:“由理入道”的艺术教育范例
        一、北京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概述
        二、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三、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第三节 东南大学:“艺文融通”的艺术教育范例
        一、东南大学艺术教育概述
        二、东南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三、东南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
        四、东南大学艺术教育实践反馈
    第四节 香港城市大学:弘扬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范例
        一、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教育概述
        二、香港城市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
        三、香港城市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第五章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理念框架与实践机制探索
    第一节 中西方大学艺术教育比较与思考
        一、中西方艺术教育的历史观照
        二、中西方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比较
        三、中国大学办学理念探索
    第二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理念
        二、课程体系层次
        三、课程内容规划
        四、课程资源保障
        五、课程讲授方式
    第三节 中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二、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三、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第六章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中国特色
    第一节 中华教育传统的回归与重塑
    第二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
        一、何为人生境界?
        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
    第三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特色使命
        一、树立大学生的根基意识
        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三、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起点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起点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探讨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一流大学
        (二) 个性与个性化
        (三) 人才培养模式
        (四)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主要理论基础
        (一) 多元智能理论
        (二) 个性发展理论
        (三) 高等教育分流理论
    三、我国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
        (三)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举措
第三章 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共同创新经验
    一、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 哈佛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二)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三) 斯坦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四) 牛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五) 剑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六) 慕尼黑工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七)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八) 东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二、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创新经验
        (一) 重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创造个性培养
        (二) 积极改进专业设置模式,强化独特个性发展
        (三) 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促进个性自由发展
        (四) 注重改革教学制度体系,着眼个性全面发展
        (五) 大力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助推主体个性提升
        (六) 深入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个性发展要求
        (七) 重视培育隐性课程形式,促进和谐个性发展
        (八) 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个性全面发展
第四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一) 调查的目的
        (二) 调查的意义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的对象
        (二) 调查的方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模式一:“张之洞实验班”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 模式二:“弘毅学堂”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 模式三:“博雅计划”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四) 模式四:“楚才学院”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人才培养理念功能弱化
        (二) 专业设置模式有待完善
        (三) 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
        (四) 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
        (五) 教学组织形式面临革新
        (六) 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
        (七) 隐性课程建设重视不够
        (八) 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
    二、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原因
        (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 基础教育的制约
        (三) 高等教育的积弊
第六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思考
    一、国家加强人才培养宏观调控
        (一) 发挥高等教育文化功能,让一流大学积极引领文化创新
        (二) 调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更加重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三) 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引导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模式
        (四)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一流大学形成个性化模式
    二、一流大学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 凝炼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大学生个性培养
        (二) 完善专业设置模式,适应大学生独特个性
        (三) 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
        (四) 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五) 革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大学生主体个性
        (六)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
        (七) 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和谐个性
        (八)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大学生创造个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5)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人为本,多元渠道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1.课程教学平台
    2.校园文化平台
    3.科研实践平台
    4.科技竞赛平台
二、完善机制,全面保障创新人才培养
    1.组织与制度保障体系
    2.创新实验保障体系
    3.创新教育指导体系
    4.质量监控体系
    5.评价激励体系
三、持续发展,多元化助推学生创新实践成果
    1.实施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制,全程跟踪管理
    2.搭建全程化的互动信息平台
    3.多举措助推创新成果拓展

(6)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多学科视角下的市场理论及大学价值观
    2.1 不同学科的市场理论及其价值观
    2.2 不同学科市场观点分歧的根源——价值立场
    2.3 市场化环境下大学的价值观
    2.4 本章小结
3 市场化进程中的大学
    3.1 市场化进程与大学发展
    3.2 不同市场化阶段大学运行的特征
    3.3 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大学运行
    3.4 本章小结
4 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外部运行
    4.1 大学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追求及其影响
    4.2 外部利益相关者与大学运行的关系
    4.3 外部经费来源与大学运行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5 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内部运行
    5.1 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结构
    5.2 市场化环境下我国大学的独立性
    5.3 市场化环境下的我国大学运行方式的变革
    5.4 本章小结
6 市场化与大学价值调查
    6.1 调查设计与调查结果
    6.2 调查结果分析
    6.3 市场化环境下大学的价值矛盾及其对大学运行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期间的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附录二 大学与市场的价值观调查表

(7)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1.1.2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
        1.1.3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之一
        1.1.4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应用型人才
        1.2.2 应用型本科院校
        1.2.3 人才培养模式
        1.2.4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部分
        1.3.2 国内部分
2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2.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渊源
    2.2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规定
    2.3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
        2.3.1 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2.3.2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育与高职实用型人才教育
        2.3.3 突出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
3 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1 国内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现状
    3.2 国内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
        3.2.1 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
        3.2.2 知识、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
        3.2.3 全面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
    3.3 国内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凸显出的问题
        3.3.1 人才培养定位不明
        3.3.2 课程设置落后
        3.3.3 实践教学条件欠缺
        3.3.4 实践教学评价和监督体系没有形成或不完善
4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
    4.1 德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
        4.1.1 德国高等教育现有体制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特色
    4.2 美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
        4.2.1 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
        4.2.2 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演变及结构
        4.2.3 美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
    4.3 对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启示
        4.3.1 改变传统观念,调整教与学的关系
        4.3.2 做到真正的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联系
        4.3.3 调整课程内容,面向行业产业需要设置
        4.3.4 协调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内在联系
5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5.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
    5.2 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
    5.3 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
        5.3.1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5.3.2 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5.4 质量保障系统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5.4.1 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5.4.2 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训基地建设系统
        5.4.3 教学管理组织系统
        5.4.4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
6 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
    6.1 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
        6.1.1 办学条件
        6.1.2 办学思路
        6.1.3 专业设置
        6.1.4 师资队伍
        6.1.5 教育教学改革
        6.1.6 科学研究
        6.1.7 对外交流与合作
    6.2 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6.2.1 人才培养思路
        6.2.2 人才培养目标
        6.2.3 课程体系的建设
        6.2.4 质量保障系统的实践
        6.2.5 石油工程、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6.3 对重庆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6.3.1 师资队伍建设面临转型,从外延转向内涵
        6.3.2 专业建设需要面向区域经济,加强内涵建设
        6.3.3 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需要文理兼顾,软硬兼抓
        6.3.4 需要继续完善实践教学评估机制
7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曾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课题
    C. 附表

(8)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来源与背景
        1.2.1 课题来源
        1.2.2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特征及趋势
    2.1 发达国家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特征
        2.1.1 美国
        2.1.2 日本
        2.1.3 俄罗斯
        2.1.4 德国
        2.1.5 发达国家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
    2.2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特征
    2.3 世界各国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1 创新教育的内涵
        3.1.1 创新教育的内涵
        3.1.2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3.2 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
        3.2.1 人才培养目标的坐标变换
        3.2.2 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内核
        3.2.3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知识创新人才
    3.3 培养创新人才: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创新的目标
        3.3.1 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3.4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外部系统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3.4.2 高校内部系统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第四章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
    4.1 实践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中的作用
        4.1.1 实践教育的内涵
        4.1.2 中国传统教育模式轻视实践教育产生的弊端及其形成原因
        4.1.3 实践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4.2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4.2.1 理工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4.2.2 高等理工科教育的的价值取向
        4.2.3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4.3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4.3.1 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
        4.3.2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第五章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
    5.1 个案研究的背景
        5.1.1 问题的提出
        5.1.2 国内材料学科专业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5.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强化班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实验研究总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 构筑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总体思路
    一、统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运用系统思想, 构筑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总体思路
        (一) 本课题的总实验系统
        (二) 各实验高校的子实验系统
第二部分:各实验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一、大连理工大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一) 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工程
        (二) 实施教育创新工程
    二、东北大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一) 确立新的现代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二) 从构建“三个平台”入手, 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
    三、大连大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一) 大连大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总体构思
        (二) 大连大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3个有机结合环节
    四、中国医科大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一) 中国医科大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二) 中国医科大学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5个有机结合环节
    五、鞍山师范学院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一) 鞍山师范学院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二) 鞍山师范学院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5项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开展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共性收获和今后深化研究的方向
    一、在各具特色的素质教育实验基础上, 提炼共性的经验
        (一)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 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三)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四)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五) 营造全校性素质教育氛围, 使高校的一切工作都为素质教育服务, 是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六) 营造全社会素质教育大氛围, 是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二、分析不足, 明确今后深化实验研究的方向
        (一) 影响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主要因素
        (二) 今后深入“高校素质教育实验研究”的方向

(10)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概析
    1.培养模式问题
    2.生源问题
    3.教师问题
    4.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1)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2) 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3) 将工程实践训练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
    (4) 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宜在实践中学习。

四、专业平台课群:东大教学改革的龙头(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 殷桥.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2]我国教育出版数字化场域的资本运作研究[D]. 任艺霏.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陆挺. 东南大学, 2014(02)
  • [4]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王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5]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 姜茂发,王宁,刘常升,沈峰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2011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 2011
  • [6]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 顾远飞.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1)
  • [7]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 秦悦悦. 重庆大学, 2009(S2)
  • [8]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 刘沫. 南京工业大学, 2005(05)
  • [9]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实验研究总报告[J].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 辽宁教育研究, 2004(09)
  • [10]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之我见[J]. 王丽萍,崔艳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