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瓶无菌灌装生产线

一、PET瓶无菌灌装生产线(论文文献综述)

高郁林[1](2021)在《液体灌装新技术——多功能无菌生产线》文中认为自2002年,汇源果汁集团巨资引进PET瓶无菌冷灌装生产线开始,国内无菌灌装技术从零到现今也经历了近20年的不断研发、积累和突破过程。廊坊百冠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根据现今无菌灌装的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客户的个性需求,于2019年推出了GWJX系列多功能无菌吹灌旋生产线,设备集成"多功能无菌灌装"技术,

杨宁,卢勉飞,李艳嫦,蔡芷荷,吴清平,余锦銮[2](2021)在《商品化复合型与自配LG培养基对保障生产线无菌验证效果的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较3批商品化复合型LG培养基(简称:复合型LG)与由3个饮料生产厂自行采购原料配制的LG培养基(简称:自配LG)的感官指标、p H及生物学指标,从而评价复合型LG与自配LG培养基的稳定性,以及对无菌冷灌装生产线验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感官方面,3批复合型LG一致,3个自配LG培养基感官参差不齐,有的存在沉淀或杂质现象,不符合LG培养基的外观标准。在p H方面,3批复合型LG培养基p H一致,均在标准要求范围(6.5±0.2)内,p H使用前无需调试可直接使用,优于三个自配LG的培养基。在生长速度方面,复合型LG 3批效果相当,均优于3个自配,第7 d时,8个测试菌在3批次复合型LG上生长均已达最大值,而自配G和自配H分别接种黑曲霉和洋葱假单胞菌的管未见生长。结论:复合型LG培养基总体性能佳,批间稳定性很好,非常适合无菌冷灌装生产线的无菌验证。自配LG培养基批间稳定性差,检测灵敏度较低,存在低浓度微生物漏检的风险。

佟臻,高彦祥[3](2022)在《液体饮料无菌灌装技术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减糖、无糖、无酒精饮料等健康饮料的广泛需求以及市场对于绿色、环保、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推动了饮料市场的转型及稳健发展,液体饮料的无菌灌装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再生塑料、植物基包装等新型包装,脉冲强光、电子束等新型灭菌技术以及自动化智能化无菌灌装设备开始应用于饮料的无菌灌装。本文对近年来液体饮料无菌灌装所用的包装材料、包装材料灭菌技术以及无菌灌装工艺设备进行综述,并对无菌灌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液体饮料无菌灌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陈金定,杨舒乔,高彦祥[4](2021)在《液体饮料PET无菌灌装工艺与装备研发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对目前液体饮料PET无菌灌装工艺与装备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其研发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液体饮料生产中PET无菌灌装技术的应用及优化提供相关依据。

王鹏[5](2021)在《PET瓶饮料无菌冷灌装的技术进展》文中指出随着消费者越加注重饮料的安全与营养,饮料市场逐渐从微生物不敏感产品例如碳酸饮料,向微生物敏感型产品例如含乳饮料转型;逐渐从包装主流化向包装个性化转型从而带来了整个饮料生产工艺的改变。这个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力包括:国家食品安全方面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含有天然原料饮料的消费需求;不含防腐剂饮料的消费需求;口感外观更好的消费需求;需要长保质期储存环境条件的分布经济学;瓶子轻量化降低成本的需求;密集的市场营销驱动扩大范围的方案以及迎合大容量PET瓶的趋势等等。

苗成峰[6](2020)在《HACCP体系在红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们的重视。社会上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日嚣尘上,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企业的管理规范不合理,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国家标准执行不严格,都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HACCP体系是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把食品安全危害有效的进行控制、消除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同时HACCP体系能够规范食品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提高生产人员的卫生意识及工作效率,加大了产品的生产产量,改变企业对食品潜在安全危害的态度,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本文主要通过HACCP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与红茶饮料生产相结合,探讨红茶饮料生产中出现的食品安全危害,并加以进行控制,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红茶饮料企业的HACCP体系。本文利用HACCP体系的相关理论,对红茶饮料生产中的原料验收及卫生状况进行标准化,分析红茶饮料生产中潜在危害,确定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并有效的进行监控、纠偏与记录。同时对红茶饮料实施HACCP后的效果对比,可以明显发现,产品的不合格率、投诉率都显着降低;工人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加快了红茶饮料生产的产量;同时,产品的感官品质与开启扭矩都得到了认可。因此,把HACCP体系应用到红茶饮料生产中不仅能够有效的对食品安全危害进行控制,防止不安全的食品事故发生,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消费者对红茶饮料企业的信任与认可。

杨宁,卢勉飞,蔡芷荷,邱国建,容艳芬,吴清平[7](2020)在《3种培养基运用于饮料无菌冷灌装生产线无菌验证效果的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比较LG培养基(LG)、胰酪胨大豆肉汤(TSB)和改良马丁培养基(MMB)对细菌和真菌的检测灵敏度和促生长能力,评价LG培养基是否适用于PET瓶无菌冷灌装生产线的无菌验证。方法选用4株细菌和2株真菌分别对LG、TSB和MMB培养基的检测灵敏度和促生长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4种细菌在LG与TSB中的检测灵敏度相当,两者略优于MMB; 2种真菌在LG与MMB中的检测灵敏度与促生长能力相当,两者略优于TSB。结论 LG培养基无论对细菌还是真菌,均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及较优的促生长能力,而且该培养基成本比较低,非常适用于需要使用大量培养基的无菌冷灌装生产线的无菌验证。

楚莉沙[8](2017)在《汽化过氧化氢(HPV)发生器的设计与杀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灭菌在无菌灌装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汽化过氧化氢灭菌技术在国外已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灭菌方法用于无菌灌装生产中。而我国汽化过氧化氢灭菌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生成设备与国外设备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开发新型的汽化过氧化氢生成设备对提高我国无菌包装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汽化过氧化氢发生器进行了设计,并通过实验研究了汽化过氧化氢生成工艺参数和操作工况对灭菌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文丘里原理,选择文丘里管射流器作为雾化部件,采用先混合雾化后加热的方法制备汽化过氧化氢。对汽化过氧化氢发生器的主体结构、气液混合及加热系统,流量和温度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进行了研究设计。对文丘里管射流器进行了理论计算,并通过雾化试验对射流器进行了验证。对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进行了计算,选择总功率为6kW的加热器,并采用2 kW和4 kW串联的方法实现对雾化过氧化氢加热和温度控制。2.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结合法研究了汽化过氧化氢在“未预热-灭菌-不吹干”工况下对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瓶坯内表面枯草芽孢杆菌的杀菌效果。由单因素实验可得,H2O2流量和灭菌时间与杀菌效果呈正相关,随溶液流量的增加、灭菌时间的延长,杀菌效果明显增强;而蒸汽温度与灭菌效果呈负相关,随温度的升高,过氧化氢分解加剧使得灭菌效果减弱。在此工况下,由响应面实验得出,H2O2流量和灭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灭菌效果的影响较大,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H2O2溶液流量16 m L/min,灭菌时间10 s,蒸汽温度120℃,经验证,测得在此工艺条件下生成的汽化过氧化氢对PET瓶坯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杀菌对数值可达6.85-log(CFU/m L)。3.研究了汽化过氧化氢在工业工况(50℃预热-灭菌-50℃热风干燥)下对PET瓶坯内表面枯草芽孢杆菌的杀菌效果。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建立了H2O2溶液流量、灭菌时间和蒸汽温度对杀菌对数值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经分析得出,H2O2溶液流量和灭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灭菌效果的影响非常显着,此工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H2O2溶液流量14.24 m L/min,灭菌时间9.05 s,蒸汽温度120℃,该条件下预测灭菌值为5.45-log(CFU/m L),实验灭菌平均值为5.39-log(CFU/mL)。为保证彻底灭菌,提高H2O2溶液流量进行试验,结果发现随过氧化氢溶液流量的增大,汽化过氧化氢杀菌效果明显增强。本课题提供了一种汽化过氧化氢发生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汽化过氧化氢灭菌工艺参数和效果的研究,证明了汽化过氧化氢灭菌技术具有效率高,H2O2溶液用量少的优势,在无菌灌装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金根升[9](2017)在《PET冷灌装酶解燕麦乳饮料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燕麦不仅富含蛋白质、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矿物元素,而且还有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燕麦作为谷物食品中极好的全价营养成员,其新型产品的创新研发已成为我国杂粮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研究项目之一。燕麦乳饮料是目前市场上颇有前景的燕麦产品,但由于市场上现有燕麦饮料产品口感都比较粘稠,市场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对燕麦进行酶解处理,建立PET冷灌装酶解燕麦乳饮料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对中温α-淀粉酶酶解燕麦淀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温α-淀粉酶酶解燕麦淀粉的最适条件为料液比1:6.25、加酶量9.81 U/g、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55℃、料液pH值6.0,在此条件下,实测燕麦酶解过程中DE值为38.53%,与多元回归方程模型预测值38.69%相近。燕麦乳饮料稳定性研究表明,几种稳定剂对饮料体系稳定效果依次为黄原胶、CMC、卡拉胶、MCC。黄原胶添加量达到0.12%时可使体系相对稳定,CMC添加量达到0.16%时能使体系相对稳定,卡拉胶在较高浓度时容易引起胶凝,MCC易导致产品絮凝。响应面实验分析稳定燕麦乳饮料的工艺条件为料液pH值7.5、稳定剂添加量0.14%(黄原胶0.08%,CMC 0.04%,卡拉胶0.02%)、均质压力为30 MPa。完成PET冷灌装酶解燕麦乳饮料生产设计。饮料加工工艺流程:燕麦粉加入6.25倍的水煮沸糊化,冷却至55℃,添加9.81 U/g中温α-淀粉酶,酶解3 h,升至95℃恒温10 min灭酶,胶体磨胶磨,100目筛过滤,酶解燕麦液稀释1倍加入稳定剂及相关配料调配,30 MPa均质,过UHT 137℃/30秒杀菌,25℃低温PET无菌灌装。设计了日产92.52吨燕麦乳饮料PET无菌冷灌装生产线,完成相关设备选型和厂区平面设计,同时对工厂的总投资和资金回收期做了估算,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李慧丽[10](2015)在《浅谈PET瓶饮料的产品质量控制》文中研究表明主要对PET瓶饮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总结,并对PET瓶饮料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着重讨论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风险,并寻找解决方法。

二、PET瓶无菌灌装生产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ET瓶无菌灌装生产线(论文提纲范文)

(1)液体灌装新技术——多功能无菌生产线(论文提纲范文)

一、PET瓶无菌灌装产品分类
二、多功能无菌灌装技术的定义
三、百冠多功能无菌生产工艺要求
四、百冠多功能无菌灌装生产工艺流程图(无菌碳酸灌装)
五、GWJX25HP多功能无菌灌装机设计要求
六、项目设计无菌工艺参数
七、多功能无菌灌装机主要结构和特点
    1.技术创新项——多功能无菌灌装阀
    2.技术创新项——隔离式瓶提升系统
    3.产品灌装过程控制工艺(碳酸灌装/非碳酸灌装)
    4.技术创新项——无菌型混比系统(碳酸无菌)
    5.空瓶喷冲杀菌单元
    6.盖子杀菌、冲洗与输送单元
    7.无菌水冲洗单元
    8.技术创新项——高速无菌型伺服旋盖系统
八、百冠GWJX系列多功能无菌灌装生产线价值所在
九、设备推广应用

(2)商品化复合型与自配LG培养基对保障生产线无菌验证效果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基
    1.2 仪器与设备
    1.3 培养基的制备
    1.4 试验菌株
    1.5 试验用菌悬液的制备
        1.5.1 细菌试验用菌悬液的制备
        1.5.2 霉菌试验用菌悬液的制备
    1.6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感观及理化试验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结果
    2.3 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物学结果
    2.4 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的生物学结果
    2.5 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结果
    2.6 洋葱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结果
    2.7 蜡样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结果
    2.8 黑曲霉的生物学结果
    2.9 白色念珠菌的生物学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4)液体饮料PET无菌灌装工艺与装备研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ET无菌灌装技术
2 PET无菌灌装工艺与装备发展现状
    2.1 PET无菌灌装工艺
        2.1.1 饮料、介质与环境灭菌
        2.1.2 包装材料灭菌
    2.2 PET无菌灌装装备
3 PET无菌灌装技术相关执行标准
4 结论与展望

(5)PET瓶饮料无菌冷灌装的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无菌冷灌装技术的现状
2 无菌冷灌装的先行技术
    2.1 瓶坯干式杀菌技术
    2.2 低速直线型灌装技术
3 无菌冷灌装的现行研究
    3.1 组合式杀菌
    3.2 电子束辐照杀菌
4 小结

(6)HACCP体系在红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HACCP国内外应用状况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HACCP体系与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1.5 HACCP的前提方案
        1.5.1 良好操作规范(GMP)
        1.5.2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1.5.3 HACCP与 GMP、SSOP的关系
    1.6 HACCP的预先步骤
        1.6.1 成立HACCP小组
        1.6.2 产品描述
        1.6.3 确定预期用途和消费者
        1.6.4 建立工艺流程图
        1.6.5 对工艺流程图进行现场分析
    1.7 HACCP的基本原理
        1.7.1 危害分析
        1.7.2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1.7.3 建立关键限制
        1.7.4 监控程序
        1.7.5 纠偏措施
        1.7.6 建立验证程序
        1.7.7 纪录的保持
第二章 原物料验收及卫生状况
    2.1 原物料验收
        2.1.1 红茶粉的验收
        2.1.2 果葡糖浆的验收
        2.1.3 一级RO水的验收及测定
        2.1.4 红茶瓶、瓶盖验收及测定
    2.2 卫生状况
        2.2.1 正压房卫生要求
        2.2.2 管道内外部卫生要求
        2.2.3 风险区域的微生物检测
第三章 红茶饮料加工过程中HACCP的预先步骤
    3.1 成立食品安全小组
    3.2 产品描述
        3.2.1 原料描述
        3.2.2 物料描述
        3.2.3 成品描述
    3.3 识别和拟定预期用途
    3.4 绘制和确认流程图
第四章 红茶饮料加工中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4.1 红茶饮料的加工工艺
    4.2 危害分析
        4.2.1 物料危害描述
        4.2.2 原料危害描述
        4.2.3 生产过程危害描述
        4.2.4 物料危害评估
        4.2.5 生产过程危害评估
    4.3 灭菌、旋盖过程中危害控制
        4.3.1 灭菌过程中的危害分析
        4.3.2 旋盖过程中危害分析
    4.4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第五章 HACCP体系中关键限值、监控、纠偏、验证及记录程序的确定
    5.1 关键限值的确定
    5.2 监控程序
    5.3 纠偏措施
    5.4 验证程序
    5.5 纪录保持
第六章 红茶饮料生产中应用HACCP体系的效果评价
    6.1 应用HACCP体系后产品理化分析
        6.1.1 成品理化检测
        6.1.2 密封性检测
        6.1.3 扭矩检测
    6.2 断环扭矩分析
    6.3 成品微生物分析
    6.4 实施HACCP前后感官对比
    6.5 HACCP实施前后投诉分析
    6.6 实施HACCP前后生产效率对比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HACCP危害分析单
附录 B HACCP计划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7)3种培养基运用于饮料无菌冷灌装生产线无菌验证效果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培养基的制备
        1.3.2 试验用菌悬液的制备
        1.3.3试验方法
2 结果
    2.1 6株测试菌在3种培养基中培养24 h的生长情况
    2.2 6株测试菌在3种培养基中培养48 h的生长情况
    2.3 6株测试菌在3种培养基中培养72 h的生长情况
3 讨论

(8)汽化过氧化氢(HPV)发生器的设计与杀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无菌灌装
        1.2.1 传统热灌装
        1.2.2 无菌冷灌装
    1.3 汽化过氧化氢杀菌技术
        1.3.1 汽化过氧化氢杀菌方法
        1.3.2 汽态过氧化氢灭菌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无菌灌装汽化过氧化氢杀菌设备的设计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汽化过氧化氢(HPV)发生器的设计
    2.1 引言
    2.2 汽化过氧化氢(HPV)发生器工作原理及整体结构设计
        2.2.1 汽化过氧化氢(HPV)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2.2 汽化过氧化氢(HPV)发生器系统组成
    2.3 设备主体结构设计
    2.4 气液混合加热系统的结构设计
        2.4.1 气液混合射流器的设计
        2.4.2 加热器的设计
    2.5 发生器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化过氧化氢杀菌参数和效果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3.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培养基的制备
        3.3.2 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
        3.3.3 染菌瓶坯的制备
        3.3.4 杀菌效果测定
        3.3.5 单因素试验设计
        3.3.6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3.4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H_2O_2溶液流量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3.4.2 蒸汽温度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3.4.3 灭菌时间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3.5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3.5.1 响应面实验设计与分析结果
        3.5.2 回归模型显着性分析
        3.5.3 响应面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业生产工况下汽化过氧化氢杀菌参数和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4.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培养基的制备
        4.3.2 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
        4.3.3 染菌瓶坯的制备
        4.3.4 杀菌效果测定
    4.4 汽化过氧化氢杀灭PET瓶坯内表面枯草芽孢杆菌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4.4.1 H_2O_2溶液流量的确定
        4.4.2 蒸汽温度的确定
        4.4.3 灭菌时间的确定
    4.5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4.6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4.6.1 H_2O_2溶液流量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4.6.2 蒸汽温度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4.6.3 灭菌时间对灭菌效果的影响
    4.7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4.7.1 响应面实验设计与分析结果
        4.7.2 回归模型显着性及响应面分析
        4.7.3 响应面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及成果

(9)PET冷灌装酶解燕麦乳饮料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燕麦
        1.1.1 燕麦成分
        1.1.2 国内外开发现状
    1.2 国内外谷物饮料
        1.2.1 开发现状
        1.2.2 发展品牌
        1.2.3 谷物饮料加工工艺
    1.3 燕麦饮料
        1.3.1 传统燕麦饮料
        1.3.2 发酵燕麦饮料
        1.3.3 酶解燕麦饮料
    1.4 PET无菌灌装
        1.4.1 PET无菌灌装
        1.4.2 工艺要求
        1.4.3 发展趋势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燕麦酶解条件的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1.4 结果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燕麦酶解的单因素结果
        2.2.2 燕麦酶解的响应面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燕麦饮料的稳定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1.4 结果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单一稳定剂稳定效果分析
        3.2.2 响应面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PET冷灌装酶解燕麦乳饮料生产设计
    4.1 燕麦饮料生产工艺
        4.1.1 生产方案
        4.1.2 生产工艺流程
    4.2 工艺流程说明
        4.2.1 水质
        4.2.2 无菌空气
        4.2.3 原料
        4.2.4 酶解处理
        4.2.5 调配
        4.2.6 均质杀菌
        4.2.7 无菌灌装
        4.2.8 包装
    4.3 无菌灌装产品质量控制
        4.3.1 成品质量控制
        4.3.2 完整产品检验
    4.4 物料衡算
        4.4.1 理论日物料需求量计算
        4.4.2 实际日物料需求量计算
    4.5 设备选型
        4.5.1 原则和要求
        4.5.2 主要设备选型
        4.5.3 主要设备清单
    4.6 厂址的选择与设计
        4.6.1 工程总投资
        4.6.2 年利润估算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10)浅谈PET瓶饮料的产品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流程
2 质量控制要点
    2.1 设备的清洗消毒
    2.2 饮料用水的质量控制
    2.3 辅料的溶解控制
    2.4 灌装的质量控制
        2.4.1 PET瓶无菌要求
        2.4.2 瓶盖无菌要求
        2.4.3 瓶口冲洗要求
        2.4.4 封盖要求
3 PET瓶饮料常见的质量问题
4 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风险

四、PET瓶无菌灌装生产线(论文参考文献)

  • [1]液体灌装新技术——多功能无菌生产线[J]. 高郁林. 饮料工业, 2021(05)
  • [2]商品化复合型与自配LG培养基对保障生产线无菌验证效果的对比分析[J]. 杨宁,卢勉飞,李艳嫦,蔡芷荷,吴清平,余锦銮. 现代食品科技, 2021(10)
  • [3]液体饮料无菌灌装技术发展趋势[J]. 佟臻,高彦祥. 食品工业科技, 2022(05)
  • [4]液体饮料PET无菌灌装工艺与装备研发进展[J]. 陈金定,杨舒乔,高彦祥. 食品与机械, 2021(05)
  • [5]PET瓶饮料无菌冷灌装的技术进展[J]. 王鹏. 酒·饮料技术装备, 2021(03)
  • [6]HACCP体系在红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苗成峰. 辽宁大学, 2020(01)
  • [7]3种培养基运用于饮料无菌冷灌装生产线无菌验证效果的评价[J]. 杨宁,卢勉飞,蔡芷荷,邱国建,容艳芬,吴清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08)
  • [8]汽化过氧化氢(HPV)发生器的设计与杀菌研究[D]. 楚莉沙. 江南大学, 2017(02)
  • [9]PET冷灌装酶解燕麦乳饮料的开发[D]. 金根升. 集美大学, 2017(05)
  • [10]浅谈PET瓶饮料的产品质量控制[J]. 李慧丽. 轻工科技, 2015(07)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