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压痛点在消化系统常见病鉴别诊断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

一、穴位压痛点在消化系统常见病鉴别诊断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周涛,张良运,李树炎,李彩繁,谭邦启[1](2021)在《穴位辨病辅助诊治急腹症在急诊科及基层卫生院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穴位辨病辅助诊治急腹症在急诊科及基层卫生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急诊科及所属卫生院收治的103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西医诊治组(52例)和西医诊治组(51例)。西医诊治组接受常规西医诊治方案;中西医诊治组在常规问诊、查体后辅以穴位按压辨病,再完成辅助检查等后续诊治。观察两组病例初诊正确率、初诊误诊率、医疗资源占用、医疗费用,症状改善情况、就医体验性等。结果中西医结合诊治组的初诊正确率高于西医诊治组,误诊率、医疗资源占用、医疗费用、症状改善优于西医诊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诊治组的就医体验优秀率高于西医诊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存在急诊诊断不明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辨病辅助诊治急腹症,可提高初诊正确率,降低初诊误诊率,窄化鉴别诊断范围,减少医疗费用,改善就医体验。

黄楚峰[2](2019)在《基于红外热成像检测及传统腧穴诊察技术的过敏性鼻炎经穴反应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红外热成像检测及传统经络腧穴诊察,观察肾阳虚型中重度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及足少阴肾经的部分腧穴与相应脏腑的背俞穴的反应现象。[方法]以73名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红外热成像仪和传统经络腧穴诊察法,对AR患者进行穴区体表(尺泽、孔最、列缺、太渊、曲池、温溜、偏历、合谷、阴陵泉、地机、公孙、太白、阴谷、水泉、大钟、太溪、肺俞、脾俞、肾俞、大肠俞)的温度检测和压痛诊察。另选取8例健康人,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健康状态下上述各穴的左右温度值。[结果]1红外热成像检测结果比较1.1 AR患者穴位温度比较将73例AR患者各20个受测腧穴(尺泽、孔最、列缺、太渊、曲池、温溜、偏历、合谷、阴陵泉、地机、公孙、太白、阴谷、水泉、大钟、太溪、肺俞、脾俞、肾俞、大肠俞)的左右侧同一腧穴温度进行比较,发现手太阴肺经的孔最、太渊,手阳明大肠经的温溜、合谷,足太阴脾经的公孙此5穴左右侧穴温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阳明大肠经的偏历,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太白此3穴左右侧穴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示前述8穴的穴位温度值左右失衡。其余12个腧穴左右侧穴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健康人穴位温度比较8名健康人的上述20个腧穴的左右侧穴位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传统经络腧穴诊察结果比较2.1腧穴的压痛出现率及出现频次对73例AR患者中的52例进行上述20个腧穴的传统经络腧穴诊察,此20穴均出现压痛反应。将上述诊察腧穴按照经络脏腑相关性分为以下四组:A组腧穴(尺泽、孔最、列缺、太渊、肺俞)、B组腧穴(曲池、温溜、偏历、合谷、大肠俞)、C组腧穴(阴陵泉、地机、公孙、太白、脾俞)、D组腧穴(阴谷、水泉、大钟、太溪、肾俞),各组腧穴的诊察结果及比较如下。2.1.1腧穴的压痛出现率(1)手太阴肺经腧穴及肺俞A组腧穴压痛出现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孔最81%,尺泽79%,肺俞70%,太渊42%,列缺40%。经检验,孔最、尺泽、肺俞分别与太渊、列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孔最与尺泽、肺俞,尺泽与肺俞,太渊与列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及大肠俞B组腧穴压痛出现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合谷98%,曲池61%,温溜60%,偏历50%,大肠俞40%%。经检验,合谷与曲池、温溜、偏历、大肠俞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曲池与温溜、偏历、大肠俞,温溜与偏历、大肠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足太阴脾经腧穴及脾俞C组腧穴压痛出现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阴陵泉90%,地机88%%,公孙80%,太白6.5%,脾俞46%。经检验,阴陵泉、地机分别与太白、脾俞,公孙、太白分别与脾俞,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公孙与阴陵泉、太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地机与阴陵泉、公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足少阴肾经腧穴及肾俞D组腧穴压痛出现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水泉83%,大钟67%,太溪65%,肾俞54%,阴谷30%。经检验,水泉与太溪、肾俞、阴谷,大钟、太溪、肾俞与阴谷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大钟与水泉、肾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P<0.05);太溪与大钟、肾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2各组腧穴压痛的出现频次将各组腧穴的压痛出现频次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组腧穴与B组腧穴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C组腧穴与A组腧穴、D组腧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2各类特定穴压痛出现率比较各类特定穴压痛出现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郄穴78%,原穴68%,合穴65%,络穴59%,背俞穴53%。经统计,郄穴与原穴、合穴、络穴、背俞穴,原穴、合穴与背俞穴的压痛出现率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均P<0.01);原穴与络穴的压痛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0.05);其余特定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3脾经、大肠经、肺经、肾经经络压痛出现率比较各经络压痛出现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足太阴脾经100%,手阳明大肠经98%,手太阴肺经92%,足少阴肾经90%。经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红外热成像检测和传统经络腧穴诊察同时出现阳性反应的腧穴同时出现两侧穴位温度差异和腧穴压痛的阳性反应者为阴陵泉50%,合谷48%,其余腧穴的阳性反应出现率均在40%以下。[结论]1.合谷、阴陵泉2穴的左右温度存在差异,且压痛出现率也高,初步提示合谷、阴陵泉更具有反应肾阳虚型中重度AR病理状态的特性。2.依据郄穴的压痛出现率最高,初步提示郄穴相对其他特定穴更具有反应肾阳虚型中重度AR病理状态的特性。3.AR患者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及足太阴脾经左右侧穴温失衡,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出现较高的压痛反应。初步提示该4经均与肾阳虚型中重度AR有一定的相关性。

李雨谿[3](2018)在《基于古今文献的穴位痛敏现象与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穴位痛敏相关的古今文献为基础,研究穴位痛敏的现象与规律,为穴位敏化的理论构建提供文献支持,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1.古代文献:通过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结合的方式,收集中医古籍中的涉及穴位痛敏现象的文献,并建立穴位痛敏古代文献数据库。运用中医传统文献学的方法整理分析古代文献中的穴位痛敏现象,探讨穴位痛敏的起源与发展,归纳古代文献中的穴位痛敏规律。2.现代文献:以计算机检索为主,手工检索为辅,收集国内外有关穴位痛敏的研究,按预先制定录入标准提取数据,构建穴位痛敏现代文献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关联分析法和定性评价等方法分析穴位痛敏的研究趋势,并总结其规律。结果:1.基于古代文献的穴位痛敏现象与规律(1)穴位痛敏的起源和发展穴位痛敏的起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内经时期的认识阶段,《黄帝内经》对敏化现象进行了大量的描述,并认识到痛敏腧穴具有时间性的动态特征,首次提出用“以痛为腧”的治法治疗经筋病;第二阶段是魏晋至隋唐的发展时期,对于敏化现象的描述已从前一阶段的体表局部具体到了腧穴,在“以痛为腧”治则的基础上演化出“阿是”之法,主要用于临床取穴和腧穴检查;第三阶段为宋代至近现代的运用阶段,这段时期对于穴位痛敏的记载大多为医案,医者将具体的敏化腧穴运用到了不同的疾病,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敏化腧穴与疾病的相关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运用。(2)穴位痛敏在古代文献中的现象与规律(1)脏腑病的痛敏现象主要集中在其相应经脉循行部位,相应脏腑的背俞穴也常出现敏化。肝病主要表现为胁肋部疼痛;心系疾病在心俞穴会出现痛敏;泄泻痛敏穴多为大肠俞,便血常在腰阳关出现敏化;哮喘病多与肺俞痛敏相关;肾系疾病会出现肾俞穴的痛敏现象,对于脏腑病的治疗多取其敏化的背俞穴用以灸法。(2)经筋病多在经筋所过之处出现痛敏,且常伴有筋结等形敏表现,治疗采用火针刺其痛敏点;痹症的敏化现象除痛敏外还多伴有酸感,治疗取其痛敏穴进行针刺;络病主要表现为络脉循行部位的痛敏现象,多取其络穴或敏化腧穴针刺治疗;经脉病也在循行局部出现痛敏化。2.基于现代文献的穴位痛敏现象与规律穴位痛敏研究自1976年至今,相关文献数量呈增长趋势,所涉及的痛敏穴和干预措施的数量及种类越来越丰富,痛敏相关穴位归属于阳经多于阴经,干预措施以针刺或电针为主。(1)穴位痛敏临床研究现象与规律脏腑病中胃肠系疾病研究最多,痛敏穴位上巨虚、下巨虚和足三里与疾病的关联程度最高,痛敏腧穴主要归属于胃经和膀胱经。肝胆系疾病的敏化穴位以背俞穴为主,腧穴主要归属于膀胱经、肝经和胆经。耳鸣痛敏穴位以冲阳、合谷、太冲、外关为主,敏化穴位多分布于胆经。痛经痛敏化频次最高的穴位为三阴交,敏化穴位最多的经脉为脾经。经络病中以颈肩痛研究最多,涉及文献14篇,敏化穴位主要为分布于胆经、大肠经和小肠经的阿是穴,多根据压痛敏感情况来判断腧穴的敏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敏化穴位频次较高的为腰痛点和耳穴(腰骶椎),均采用穴位按压检测痛敏。偏头痛敏化穴位大多分布于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说明偏头痛与少阳经密切相关。坐骨神经痛的敏化腧穴多分布于膀胱经。(2)穴位痛敏动物实验现象与规律将纳入动物实验文献按脏腑病和经络病分类分析,其中脏腑病7篇,经络病6篇。动物试验中关节炎动物与胃肠痛动物敏化穴位均以足三里最多,且均以痛阈作为敏化指标,但检测方式各不相同,差异较大。结论:1.穴位痛敏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时期,成熟于魏晋至隋唐,并运用于宋代至近代。2.穴位痛敏现象主要表现在与疾病相关的经脉循行局部,经络病的痛敏表现具有局部循经性,脏腑病的敏化主要与其所属经脉或表里经相关。3.出现痛敏现象的疾病多选用敏化穴位进行治疗,经络病多选用阿是穴进行针刺治疗,脏腑病多选用背俞穴运用灸法。4.现代穴位痛敏研究热度日益升高,但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研究类型以临床观察性研究为主。5.穴位痛敏现象的检测方式主要以压痛和痛阈的检测为主,但设备和方法各不相同,缺乏统一的评定标准,还需进一步研究来构建穴位痛敏化的评定标准。6.穴位痛敏现象的主要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可以借此判断机体状态、诊断内在脏腑组织的病理生理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指导针灸选穴和治疗。

王诗惠,龙杞,刘清国[4](2014)在《穴位诊断法的研究概况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穴位诊断法临床效果确切,为了进一步提高其运用价值,必须对方法进行改进。该文通过分析文献与结合实践思考,从穴位诊断法的理论基础、近现代研究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3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旨在对穴位诊断法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运用有所帮助。

朱伟坚[5](2012)在《食管癌耳穴特异性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初步观察食管癌患者耳廓相关区域出现的特异性变化,探讨其对辅助诊断食管癌的价值,为探索耳穴辅助诊断食管癌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按食管癌诊断标准选取4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望诊及触诊观察和记录两组左右耳耳穴口、食道、贲门等27个耳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并使用数码相机采集耳廓皮肤的照片,其次配合运用CLRH-A型耳穴探测器测定上述两组耳穴的低电阻反应点,然后对所有记录的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耳穴有多个区域出现多方面的病理变化:如在色泽方面观察组耳穴食道区出现棕褐色或暗红色变化;肿瘤特异区Ⅱ出现点片状暗灰色或棕褐色斑等阳性反应,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形态方面发现观察组耳穴食道区出现不规则的结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部分病例耳穴肝区出现结节反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阻测量结果显示口、食道、贲门等13个耳穴低电阻反应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耳穴眼区低电阻反应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析耳穴肿瘤特异区Ⅱ皮肤颜色时使用Adobe photoshop7.0软件与自身耳穴眼区皮肤相比较进行色差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在相关耳穴会出现色泽、形态、低电阻反应等相对特异性变化,耳穴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食管癌的意义。

侯雪飞[6](2011)在《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型诊断与行间、太溪、丰隆、肾俞等穴位按压相关性的临床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按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各个证型患者的行间穴、太溪穴、丰隆穴、肾俞穴,根据穴位的压痛程度的反应,探讨穴位按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各证型辨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95例患者,其中剔除、脱落7例,共88例病人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并纳入分析。分别为肝火亢盛证(22例)、阴虚阳亢证(22例)、痰湿壅盛证(22例)、阴阳两虚证(22例),并设对照组30例。患者组和对照组均选取行间穴、太溪穴、丰隆穴、肾俞穴,进行穴位压痛测试,记录每个穴位的压痛与否及其程度,最后得出相关性的结论。结果:①患者组和对照组性别和年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无组间差异。②患者组和对照组行间穴、太溪穴、肾俞穴按压阳性反应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提示两组行间穴、太溪穴、肾俞穴按压阳性反应存在显着性差异。③患者组和对照组丰隆穴按压阳性反应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两组丰隆穴按压阳性反应无显着性差异。④在患者组中,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患者四个穴位按压阳性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1),表明四个穴位按压阳性率存在显着性差异,分别表现为:肝火亢盛型患者行间穴、阴虚阳亢型患者太溪穴、痰湿壅盛型患者丰隆穴、阴阳两虚型患者肾俞穴的阳性反应率最高。结论:①行间穴、太溪穴、肾俞穴的按压阳性反应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提示以上穴位按压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②行间穴、太溪穴、丰隆穴、肾俞穴,可分别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辨证的参考依据。③丰隆穴压痛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意义不大。

叶关金[7](2001)在《穴位压痛点在消化系统常见病鉴别诊断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许多内脏发生疾病时,往往出现某些体表穴位的压痛[1]。利用穴位压痛点对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和辅助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穴位压痛点在消化系统常见病鉴别诊断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穴位压痛点在消化系统常见病鉴别诊断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穴位辨病辅助诊治急腹症在急诊科及基层卫生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取标准
    1.3 诊治方法
        1.3.1 穴位选取
        1.3.2 诊疗方案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基于红外热成像检测及传统腧穴诊察技术的过敏性鼻炎经穴反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经络腧穴诊察的研究进展
        1 经络腧穴诊察的理论基础
        1.1 经络腧穴与脏腑的联系
        1.2 经络腧穴诊察的部位和相关理论基础
        2 传统的经络腧穴诊察方式
        3 经络腧穴诊察的阳性反应表现
        4 现代经络腧穴诊察技术的发展
        4.1 现代科技的经络腧穴诊察方法
        4.2 现代医家对于经络腧穴诊察的认识
        5 经络腧穴诊察在临床的应用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学的研究进展
        1 医用红外热成像概述
        2 医用红外热像技术原理分析
        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西医学中的应用
        3.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
        3.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3.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
        3.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炎症疾病中的应用
        3.5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皮肤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3.6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望诊、舌诊中的应用
        4.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原理和经络现象研究中的应用
        4.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穴特异性研究中的应用
        4.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设计类型
        2.2 样本量
        2.3 观察指标
        2.4 腧穴选择与定位
        2.5 诊察方案
        2.6 统计方法
    3 诊察结果
        3.1 患者资料
        3.2 红外热成像检测结果
        3.3 传统经络腧穴诊察结果
        3.4 红外热成像检测和传统经络腧穴诊察同时出现阳性反应的腧穴结果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特定穴反应现象探讨
        1.1 郄穴的反应现象探讨
        1.2 原穴的反应现象探讨
        1.3 合穴的反应现象探讨
        1.4 络穴的反应现象探讨
        1.5 背俞穴的反应现象探讨
    2 各组腧穴反应现象探讨
        2.1 手太阴肺经腧穴、肺俞的反应现象探讨
        2.2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大肠俞的反应现象探讨
        2.3 足太阴脾经腧穴、脾俞的反应现象探讨
        2.4 足少阴肾经腧穴、肾俞的反应现象探讨
    3 腧穴分析
        3.1 合谷
        3.2 阴陵泉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2.1 不足之处
        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穴位诊察记录法自制量表
    附录二 鼻总体症状VAS评分
    附录三 鼻腔结膜炎患者生活质量问卷(RQLQ)
    附录四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附录五 红外热成像图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古今文献的穴位痛敏现象与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穴位敏化理论是经络腧穴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痛敏是穴位敏化最常见的现象,明确其发生和发展对穴位的溯源有重要意义
        1.3 明确穴位痛敏的现象,厘清其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2 研究内容
        2.1 穴位痛敏的发展源流
        2.2 穴位痛敏的现象和规律
    3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穴位痛敏的古代文献研究
    1 资料
        1.1 文献检索
        1.1.1 数据来源
        1.1.2 检索策略
        1.2 文献的筛选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2.3 筛选方法
    2 方法
        2.1 数据的录入
        2.2 数据的预处理
        2.3 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古代文献检索结果
        3.2 各时期对穴位痛敏现象的记载
        3.2.1 战国至秦汉时期
        3.2.2 魏晋时期
        3.2.3 唐代
        3.2.4 宋代
        3.2.5 明代
        3.2.6 清代
        3.2.7 近代
        3.3 不同疾病的痛敏化现象
        3.3.1 脏腑病的痛敏现象
        3.3.2 经络病的痛敏现象
第二部分 穴位痛敏的现代文献研究
    1 资料
        1.1 文献的检索
        1.1.1 制定检索词
        1.1.2 检索策略的制定
        1.1.3 检索式的制定
        1.2 文献筛选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2.3 筛选过程
        1.3 数据录入
        1.4 数据的规范
    2 方法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穴位痛敏研究的趋势分析
        3.2.1 痛敏研究开展情况分析
        3.2.2 痛敏研究内容趋势分析
        3.3 临床试验中的穴位痛敏规律
        3.3.1 脏腑病的痛敏现象及规律
        3.3.2 经络病的痛敏现象及规律
        3.4 动物实验中的穴位痛敏现象及规律
        3.4.1 脏腑病的痛敏现象及规律
        3.4.2 经络病的痛敏现象及规律
讨论
    1 古今对于穴位痛敏的认识
        1.1 中医古籍中的穴位痛敏现象
        1.2 现代研究中的穴位痛敏现象
    2 穴位痛敏的古代文献研究
        2.1 穴位痛敏的起源与发展
        2.2 古代文献中穴位痛敏的现象与规律
        2.2.1 基于古代文献的穴位痛敏的具体表现
        2.2.2 基于古代文献的穴位痛敏的规律
        2.2.3 基于古代文献的穴位痛敏的意义
    3 穴位痛敏的现代文献研究
        3.1 穴位痛敏的研究现状分析
        3.2 现代文献中穴位痛敏的现象与规律
        3.2.1 基于现代文献的穴位痛敏现象的具体表现
        3.2.2 基于现代文献的穴位痛敏现象的具体规律
        3.2.3 基于现代文献的穴位痛敏现象的意义
    4 穴位痛敏古今研究的异同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穴位诊断法的研究概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穴位诊断法的理论基础
    1.1 古代着作文献
    1.2 现代报告论述
2 经穴压痛诊断法的近现代研究
    2.1 提出与初步运用
    2.2 总结与临床推广
3 穴位诊断法的思考与展望
    3.1 研究现状
    3.2 存在问题
    3.3 研究价值
    3.4 改进方法

(5)食管癌耳穴特异性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理论基础研究
    1. 我国古代耳诊的中医基础
        1.1 耳与经络的联系
        1.2 耳与脏腑的联系
    2. 我国现代耳诊的解剖基础
        2.1 耳廓的形态
        2.2 耳廓的组织结构
    3. 耳诊在肿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3.1 望诊、触诊(包含压痛法)
        3.2 电测定法
        3.3 电特性三变量检测法
        3.4 肿瘤普查
临床观察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标准和排除标准
    2. 观察方法
        2.1 观察材料
        2.2 望诊
        2.3 颜色采集与分析
        2.4 触诊
        2.5 电阻测定
    3. 统计方法
    4. 观察结果
        4.1 两组耳穴色泽、形态变化
        4.2 两组耳穴肿瘤特异区Ⅱ色差比较
        4.3 两组耳穴电测定比较
    5. 讨论
        5.1 食管癌耳穴色泽、形态的特异性
        5.2 食管癌耳穴肿瘤特异区Ⅱ的特异性
        5.3 食管癌耳穴低电阻反应的特异性
        5.4 食管癌耳穴特异性变化的综合分析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型诊断与行间、太溪、丰隆、肾俞等穴位按压相关性的临床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本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
    1.1 古代文献对本病的认识
        1.1.1 病名沿革
        1.1.2 病因病机
    1.2 现代中医对高血压病证型划分的研究
    1.3 现代医学对高血压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1.4 穴位诊断的研究进展
2.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2.3 观察方法
        2.3.1 病例采集
        2.3.2 分组
        2.3.3 穴位按压操作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比较
        3.1.1 两组性别比较
        3.1.2 两组年龄比较
    3.2 两组穴位压痛比较
        3.2.1 两组行间穴按压反应比较
        3.2.2 两组太溪穴按压反应比较
        3.2.3 两组丰隆穴按压反应比较
        3.2.4 两组肾俞穴按压反应比较
    3.3 患者组不同证型各穴位按压阳性反应比较
        3.3.1 肝火亢盛型患者各个穴位按压阳性率比较
        3.3.2 阴虚阳亢型患者各个穴位按压阳性率比较
        3.3.3 痰湿壅盛型患者各个穴位按压阳性率比较
        3.3.4 阴阳两虚型患者各个穴位按压阳性率比较
4. 讨论
    4.1 本课题所选穴位依据
    4.2 两组穴位按压反应分析比较
    4.3 两组丰隆穴按压阳性反应无显着性差异分析
    4.4 患者组不同证型的按压阳性反应分析
        4.4.1 行间穴与肝火亢盛证的相关性讨论
        4.4.2 太溪穴与阴虚阳亢证的相关性讨论
        4.4.3 丰隆穴与痰湿壅盛证的相关性讨论
        4.4.4 肾俞穴与阴阳两虚证的相关性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1
附2

四、穴位压痛点在消化系统常见病鉴别诊断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穴位辨病辅助诊治急腹症在急诊科及基层卫生院的应用[J]. 周涛,张良运,李树炎,李彩繁,谭邦启. 河南医学研究, 2021(34)
  • [2]基于红外热成像检测及传统腧穴诊察技术的过敏性鼻炎经穴反应观察[D]. 黄楚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3]基于古今文献的穴位痛敏现象与规律研究[D]. 李雨谿.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穴位诊断法的研究概况与展望[J]. 王诗惠,龙杞,刘清国. 上海针灸杂志, 2014(01)
  • [5]食管癌耳穴特异性的临床观察[D]. 朱伟坚. 南京医科大学, 2012(02)
  • [6]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型诊断与行间、太溪、丰隆、肾俞等穴位按压相关性的临床观察研究[D]. 侯雪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1)
  • [7]穴位压痛点在消化系统常见病鉴别诊断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附26例报告)[J]. 叶关金. 九江医学, 2001(04)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