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按顺序观察”的问题

一、对“按顺序观察”的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魏卓余[1](2021)在《重视生物实验探究 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文中研究说明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起源的的科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阐明生命的本质,实现人类控制和改造生命的目标。长久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指出目前生物教学的不足,认为在基础年级一定要重视生物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来完成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卫亚军[2](2021)在《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越来越为教学工作者所重视,而作业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学设计作业不容忽视。本文将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作为研究出发点,作为生本教育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旨在全面尊重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引导学生学习能力成长,是学生在教师讲授新知识之前进行尝试性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作业形式。然而,当前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依旧存在着设计和实施不合理的问题,致使学生的前置性学习收效甚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从查阅相关文献入手: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分析当前研究概况与不足;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明确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的内涵;同时对前置性作业的相关支持理论进行梳理,从而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开展现状调查,发现在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正是由于作业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内容浅显枯燥,缺乏整合、反馈不及时、脱离课堂教学等原因而致使语文前置性作业常常“流于形式”,收效不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作业优化策略,并通过具体案例进一步详细说明,以期为读者提供操作性更强的借鉴和参考。本文主要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两方面对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进行优化改进。首先,关于前置性作业目标设计,提出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和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立足于单元统筹规划;其次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什么内容,本文认为应对部编版教科书作业系统进行有效使用和二次开发,并能够根据不同的课型,对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前置性作业进行区别设计;同时提醒教师运用多媒体、实践活动等丰富前置性作业形式,增加作业趣味性;最后提出了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的优化实施策略,即运用前置性学习任务单对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并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抓手”,通过层级性问题教学使语文课堂与前置性作业建立衔接,避免语文课堂教学“另起炉灶”,以充分发挥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功能效用。

王光宏[3](2020)在《把准导读之点 拨响理解之弦——依托经典名着导读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中研究指明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之一,经典名着导读教学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把准切入点,从"独特点""思维点""空白点""矛盾点"入手,引导学生领会内化名家的语言表达,分析思考经典作品的内涵与外延,合理推断空白处所蕴含的信息,通过批判质疑解决矛盾问题。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刘徽[4](2020)在《“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构型——兼论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文中指出在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的背景下,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应时而生。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之根本在于转变教学目标,通过从教授专家结论转向培养专家思维,提升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素养。"大概念"是将素养落实到具体教学中的锚点,是指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具有生活价值。理解大概念有助于达成高通路迁移,形成具体与抽象交错的复杂认知结构,不仅可以打通跨学段、跨学科的学习,而且能解决学校教育和真实世界相阻隔的问题。围绕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由目标设计、评价设计和过程设计三个关键步骤构成。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要结合宏观和微观两种思维方式确定目标,在校准"学习性评价"和"学习的评价"的同时强调"学习式评价",并以基本问题为主线贯穿"准备→建构→应用"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持续思考。

张瑞[5](2020)在《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文中认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或成人提出有探究意义且能激发幼儿兴趣的问题。教师提问已经成为幼儿园活动中常见的现象,现如今,有效提问已被众多学者研究并应用于幼儿园教学中,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占据主体性地位,教师要给幼儿留出足够的探究时间,所以教师的指导就要简洁高效。当前的科学区域活动中不乏教师的提问,为了确保提问的价值,就要倡导有效的提问。有效提问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体现,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随着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需要更有效的启蒙来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有效提问能够保证具有启发性,让幼儿在逐个有效的问题当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有效提问中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态度,符合《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这一指导精神,有效提问还可以更好地发挥科学区域活动对幼儿的价值,借助有效提问的力量,让科学区域活动焕发生机。鉴于此,本研究立足于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现状,应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案例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剖析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形成原因,并以此为据提出能够促进教师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有效提问的有利举措。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通过梳理当前已有的关于科学区域活动与有效提问的相关文献,制订了具体详实的研究计划,明晰了主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创新之处。第一章,科学区域活动与有效提问概述。包括幼儿科学区域活动和有效提问概念及特点、大班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分析以及对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价值分析。第二章,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现状分析,对提问类型、提问频次、候答时间、教师反馈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提问时机、提问目的、提问内容进行了定性分析。第三章,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归因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提问时机的把握过于主观、对个别幼儿的提问次数较少、提问目的片面、问题内容缺少针对性、提问类型低层级且片面、候答时间较短、教师反馈方式落后、缺乏良好的师幼互动等七个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教师对科学区域活动中有效提问的认识不足、科学素养不高、教师准备不足、无法保证有效的师幼互动以及教师缺乏提问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第四章,促进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第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把握有效提问的前提条件。第二,明确提问目的。第三,钻研提问技巧。第四,丰富提问类型。第五,注重理答。第六,构建科学区域活动中和谐的师幼关系。

黄秀凤[6](2020)在《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生物核心素养》文中研究指明教学的任务应该是"授之以渔",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从人格魅力与教学手段促进兴趣、从学习环节与思维习惯抓好养成、从观点形成与学习方法点拨技法、针对不同个体与时间帮扶差异这四个方面进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王艺[7](2019)在《现行小学科学教科书德育内容比较研究 ——以教科版、苏教版、青岛版《科学》教科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教科书是实现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承载着社会认可价值取向和主流文化,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必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因此,明晰小学科学教科书蕴含的德育内容,对发挥科学学科德育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相关研究者关于德育内容体系维度构成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的相关要求,将小学科学的学科德育内容从与自然关系、与个人关系、与他人关系、与社会关系四个维度加以梳理,建构本文的操作框架。在文本分析中,以教科版、苏教版、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共9册)为研究对象,对教科书中德育内容的各分析类目进行频度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三版教科书在德育内容呈现频次上无显着差异;(2)三版教科书在德育内容四个维度间的差异显着,更为强调与个人关系和与他人关系的德育内容;(3)三版教科书在德育内容呈现方式上存在均值差异;(4)三版教科书在五种德育内容呈现方式间有显着差异,插图和活动是更为常用的德育内容呈现方式。根据分析结果,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与个人关系的德育内容是低年级科学教学最为重要的德育资源;(2)与他人关系的德育内容中,尤为强调交流表达和合作分享;(3)尊重生命是与自然关系的德育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主题;(4)与社会关系的德育内容中,STS主题得到高度关注。并据此提出小学科学教科书的使用建议:(1)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科学学科德育内容;(2)将不同版本教科书作为教学的补充材料。以及优化小学科学教科书德育内容呈现的建议:(1)丰富德育内容的呈现方式;(2)扩充科学史的内容;(3)量化教科书编写的德育内容呈现数量。

孙世梅[8](2018)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教学价值取向即教学的本位价值,是教学活动中最为核心的价值,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基于教学价值观念在教学中处理各种教学事务所持有的基本价值倾向。本研究以F小学的四位特级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所秉持的教学价值取向。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取向、个案研究策略,通过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搜集田野研究数据,描述并分析四位特级教师的教学事件、教案、教学实录、教学论文、报告讲座等。研究呈现了他们的教学实践样态,运用丰富的数据凝练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并对教学价值取向生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阐释。四位特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样态主要表现为对识字教学的探索、对阅读教学的变革和对作文教学的尝试,其形成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坚持“人”的立场;秉持“双基”为基;注重培养思维品质;立足学科的系统性;凸显语言文字运用。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时代的引领、学校环境的塑造和个人素养的完形等,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一旦形成,也会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第一,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科内容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三,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四,对小学语文教师情境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梳理了F小学四位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典范例,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进行探究。期待能够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助推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这也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的“抢救性”研究,能在一定意义上完形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语文教学研究的样貌。

刘红[9](2017)在《在种植活动中以多种实施途径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研究》文中提出在二十一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家长往往会更重视信息技术、技能技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大自然给孩子带来的无穷乐趣。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观察力的提高对他们日后的生活、学习十分有利。种植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仅能让幼儿亲近大自然,还能够从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参考国内外资料,探讨了植树活动对幼儿观察力的影响,以供借鉴。

庄海英,虞辉[10](2017)在《磁性课堂:观察与探究学习》文中研究表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工作,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一种能力,是人们获得知识,进行积极思维和伟大创造必不可少的手段和能力。小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事物了解事物,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这不仅增长知识,也为发展他们智力的打下基础。然而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直接体验,观察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受生理和心

二、对“按顺序观察”的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按顺序观察”的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重视生物实验探究 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1. 创设问题情境
    2. 假设模拟实验
    3. 发挥主体作用
二、借助多媒体,提高实验教学直观性
三、重视方法,提高实验观察能力
四、借助实验,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五、结语

(2)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前置性作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思路
        1.4.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前置性作业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前置性作业
        2.1.2 前置性作业与预习、导学案的辨析
        2.1.3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的内涵
    2.2 前置性作业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生本教育理论
        2.2.2 自主学习理论
        2.2.3 先行组织者
第3章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调查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工具设计
    3.2 调查实施
        3.2.1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
        3.2.2 访谈调查实施过程
    3.3 调查结果
        3.3.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3.2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3.3 教师访谈内容分析
    3.4 调查小结
        3.4.1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4章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的优化策略
    4.1 前置性作业目标的确立
        4.1.1 研教材备学情
        4.1.2 立足单元统筹规划
    4.2 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内容的编制
        4.2.1 部编版教科书作业系统的使用和开发
        4.2.2 不同课型前置性作业内容编制
        4.2.2.1 阅读课
        4.2.2.2 习作课
        4.2.2.3 口语交际课
        4.2.2.4 综合性学习
    4.3 丰富前置性作业形式增强作业趣味性
        4.3.1 问题思辨类
        4.3.2 多媒体类
        4.3.3 实践活动类
    4.4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实施
        4.4.1 前置性学习任务单设计
        4.4.2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评价与反馈
        4.4.3 与语文课堂教学建立衔接
第5章 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案例及其优化——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单元为例
    5.1 《传统文化》单元前置性作业案例举样
    5.2 设计案例问题分析
    5.3 《传统文化》单元视角前置性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和实施现状的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 关于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和实施现状的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 C 关于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现状的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把准导读之点 拨响理解之弦——依托经典名着导读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寻“独特点”,领会内化语言表达
二、抓“思维点”,分析作品的内涵与外延
三、找“空白点”,合理推断所蕴含信息
四、置“矛盾点”,通过批判质疑解决问题

(4)“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构型——兼论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逻辑理路
二、课堂转型:为素养而教
    (一)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
        1.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真实性”
        2. 以创新为特征的专家思维
    (二)迁移:创新的机制
        1. 不同水平的迁移
        2.“理解”促成高通路迁移
三、“大概念”:理解的锚点
    (一)“大概念”是理解的核心
    (二)何为“大概念”
        1. 理解大概念的“大”:具有生活价值
        2. 理解大概念的“概念”:不仅限于概念
        3. 大概念的生成:具体与抽象的协同思维
    (三)以大概念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1. 知识分类转型
        2. 大概念统摄知识和技能
        3. 大概念提取的路径
四、围绕“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目标设计: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相结合
    (二)评价设计:学习性评价、学习的评价和学习式评价
    (三)过程设计:以基本问题推进“准备→建构→应用”三阶段

(5)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有效提问有利于促进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持续开展
        (二)有效提问影响大班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
        (三)基于大班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的思考
        (四)基于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现状的思考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二)关于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研究
        (三)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四)简评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三)访谈法
        (四)案例分析法
    六、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与教师有效提问概述
    一、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概述
        (一)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内涵
        (二)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特点
        (三)大班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二、教师有效提问概述
        (一)有效提问的概念
        (二)有效提问的特点
    三、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价值
        (一)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问题意识”
        (三)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四)促进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第二章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现状
    一、提问时机
        (一)幼儿遇到困难时
        (二)幼儿操作不符合教师预期时
    二、提问目的
        (一)让幼儿掌握科学知识
        (二)让幼儿掌握科学技能
    三、提问内容
        (一)教师的提问内容
        (二)幼儿对提问内容的接受程度
    四、提问类型
        (一)低层级提问与高层级提问
        (二)封闭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
        (三)质问式提问与对话式提问
    五、提问频次
    六、候答时间
    七、教师反馈行为
第三章 大班科学区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提问时机的把握过于主观
        (二)对个别幼儿的提问次数较少
        (三)提问目的片面
        (四)问题内容缺少针对性
        (五)提问类型低层级且片面
        (六)候答时间较短
        (七)教师反馈方式落后
        (八)科学区中缺乏良好的师幼互动
    二、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提问问题归因分析
        (一)教师对科学区域活动中有效提问的认识不足
        (二)教师科学素养不高
        (三)教师的准备不足
        (四)教师无法保证有效的师幼互动
        (五)教师缺乏提问技巧
第四章 实现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把握有效提问的前提条件
        (一)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有效提问的产生
        (二)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三)在科学区域活动中锻炼有效提问的能力
    二、明确提问目的
        (一)做有准备的提问
        (二)以科学启蒙为主要目的
        (三)兼顾大班幼儿意志品质
    三、钻研提问技巧,做到提问到位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二)提问要有层次性
        (三)善用追问,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四)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
        (五)捕捉时机,及时提问
    四、丰富提问类型,为幼儿提供多种思路
        (一)提问要由封闭走向开放
        (二)多向幼儿进行启发式的提问
        (三)增加高层级提问,促进幼儿创新
    五、注重理答
        (一)鼓励为主,积极回应幼儿
        (二)留出足够的候答时间
    六、构建科学区域活动中和谐的师幼关系,提高提问效果
        (一)幼儿为本,教师为辅
        (二)走近幼儿,共同探索
        (三)以问互动,提高提问质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生物核心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激发兴趣并小心呵护
二、狠抓习惯并持之以恒
三、点拨技法并不断改进
四、尊重差异并合理帮扶

(7)现行小学科学教科书德育内容比较研究 ——以教科版、苏教版、青岛版《科学》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一章 小学科学教科书德育内容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德育内容构成维度分析
    第二节 相关指导文件分析
    第三节 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教科书德育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分析
    第一节 分析的信度
    第二节 小学科学教科书德育内容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小学科学教科书德育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初心不忘——滚烫在胸的语文教育情怀
        (二)把根留住——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传统
    二、研究背景
        (一)呼唤教育家型教师崛起的时代诉求
        (二)传承优秀语文教学传统的现实需求
        (三)语文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实践探求
        (四)反思个人专业发展理路的内心寻求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概况
        (二)小学语文教育观研究
        (三)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相关研究概况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基本概况
        (三)小学语文教学理论探索
        (四)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由来与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一)我国小学特级教师的研究现状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一)相关研究概况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偏差研究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特级教师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育价值
        (四)教育价值取向
        (五)教学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的规划
    二、研究方法的选用
        (一)秉持质性研究取向
        (二)采用个案研究策略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四、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数据的收集
        (二)数据的整理
    五、研究效度的提升
    六、研究伦理的谨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从教环境和职业发展历程
    一、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所在的F小学历史回眸
        (一)概述F小学的发展历史
        (二)定格F小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二、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职业发展历程轻描
        (一)Y教师:业精于勤
        (二)S教师:钻之弥坚
        (三)X教师:独辟蹊径
        (四)L教师:行稳致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样态
    一、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识字教学探索
        (一)创设识字情境,注重方法指引
        (二)突出识字重点,加强基础训练
        (三)理解汉字意涵,体现构字规律
        (四)融合观察体验,加强写字指导
    二、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阅读教学变革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与整合能力
        (二)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升学生朗读能力
        (三)注重师生主体间性对话,发展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四)注重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三、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作文教学尝试
        (一)作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二)写作方法的习得与运用
        (三)作文批改与讲评的实践策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核心要义
    一、坚持“人”的立场
        (一)切勿让“匠气”掩盖了“人气”
        (二)做片子、答卷子、压担子要不得
        (三)不是从教材出发,而是从学生出发
        (四)写字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
    二、秉持“双基”为基
        (一)扎扎实实练技能
        (二)语文教学的“十字真经”
        (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四)教好“三个一”,语文教师则功德无量
    三、注重培养思维品质
        (一)写好字也要动脑筋
        (二)“放电影”
        (三)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上下工夫
        (四)课堂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场
    四、立足学科的系统性
        (一)不能“一条腿粗一条腿细”
        (二)不能忽视兴趣、方法、习惯的培养
        (三)不能只盯着眼前这一件事
        (四)不能教孩子“哑巴”语文
    五、凸显语言文字运用
        (一)孩儿们,操练起来
        (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三)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四)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一、时代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引领
        (一)时代的主流思想
        (二)笃定的职业选择
        (三)时代楷模的导航
    二、学校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塑造
        (一)学校是铺好“路”的地方
        (二)学校是写满“爱”的地方
        (三)学校是充盈“文化”的地方
    三、教师个人素养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完形
        (一)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崇高的道德品质
        (三)厚重的文化底蕴
        (四)精深的备课功夫
        (五)敏锐的科研素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核心理念具有整合性
        (二)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具有实践性
        (三)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
        (四)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性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部分)
    附录二 研究资料(部分)
    附录三 资料图片(部分)
后记

(9)在种植活动中以多种实施途径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导幼儿观察, 激发其观察兴趣
二、采取多种观察途径,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一) 按顺序观察。
     (二) 比较观察法。
     (三) 追踪观察的方法。
     (四) 重点观察法。
     (五) 观察记录法。
三、以多种方式, 创造宽松、愉悦的观察环境
     (一) 开设自然角
     (二) 每日一观察
     (三) 亲子小盆栽
四、通过科学、有效记录, 提高观察能力
五、结语

(10)磁性课堂:观察与探究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一、让学生爱上观察———立足于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1、创设直观视觉情境
    2、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兴趣
    3、创设想象情境, 激发兴趣
二、让学生学习观察——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1、直接观察
    2、比较观察法
三、让学生投入观察———持之以恒, 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和品质
    1、教师亲历观察, 让观察活动引起共鸣
    2、实行精神与物质的鼓励, 培养学生持久而稳定的注意力

四、对“按顺序观察”的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视生物实验探究 提升学生学科素养[J]. 魏卓余. 成才之路, 2021(25)
  • [2]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D]. 卫亚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把准导读之点 拨响理解之弦——依托经典名着导读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J]. 王光宏.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12)
  • [4]“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构型——兼论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J]. 刘徽. 教育研究, 2020(06)
  • [5]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D]. 张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生物核心素养[J]. 黄秀凤. 科技风, 2020(13)
  • [7]现行小学科学教科书德育内容比较研究 ——以教科版、苏教版、青岛版《科学》教科书为例[D]. 王艺. 聊城大学, 2019(01)
  • [8]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D]. 孙世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9]在种植活动中以多种实施途径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研究[J]. 刘红.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4)
  • [10]磁性课堂:观察与探究学习[J]. 庄海英,虞辉. 新课程(综合版), 2017(03)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