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球法测量电流变液粘度的实验研究

一、落球法测电流变液粘度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汪宇航[1](2020)在《发动机润滑油粘度在线检测传感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润滑系统是发动机五大系统之一,在内燃机正常的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润滑油的主要作用有润滑减磨、减震缓冲、冷却降温、密封防漏、清洗清洁、防锈防蚀等。因此,保证润滑油油的良好性能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前提。但润滑油的品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差,这对发动机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会导致运动件磨损甚至引起发动机故障。因此对润滑油粘度进行在线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面上的粘度计存在硬件多、体积大、对测量环境要求高等缺点而无法进行在线测量,也无法测量紊流粘度,本文设计出一款发动机润滑油粘度在线检测传感器,主要包括:在传统旋转法测粘度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测量电路内电流经得到油液粘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利用边界层原理与雷诺方程对转子在油液中旋转时油液流动状态和粘滞力矩进行了分析,利用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确定了润滑油粘度和传感器电机转速、转矩、电流等的关系,建立了传感器的数学模型,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对传统圆柱转子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打孔平板的转子结构,其原理是在平板上打出足够数量的通孔,当油液从通孔中流过时,其粘度会对转子运动产生影响,进而分辨不同粘度油液。对孔洞数量对转子受力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增加孔洞数量有利于优化转子受力情况的结论,对孔洞尺寸对转子受力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增大孔洞尺寸对转子受力影响较小的结论,因此对转子结构设计应秉持增加孔洞数量的同时保证转子结构刚度的原则,对于孔洞尺寸的选择也应在合理范围之内。最终设计出四种结构转子。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分别对四种转子的受力、变形与流场状态进行仿真分析,选择较为优秀转子作进一步研究并建立了电流与运动粘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对传感器其它结构部件进行分析与计算,保证设计精度。对传感器进行了硬件与软件方面的设计与选择,选择单片机STC89C52作为主控制模块的控制器,选择WCS2702电流检测模块作为粘度检测模块主要电子元器件,选择LCD12864图形液晶显示屏作为显示器,选择使用DC-DC将电源模块进行匹配,选择RS-232标准接口与MAX232电平转换器作为通讯中端。分别对总控制模块、粘度检测模块进行程序设计,并做了详细说明,保证了粘度检测装置的正常工作。搭建了实验平台,对不同粘度润滑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粘度检测装置对不同温度下的润滑油均有较好的分辨率,将检测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在高粘度区间,整体误差不超过8%,说明实验结果科学有效,并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对粘度传感器进行标定,拟合出传感器电流与油液之间的粘度关系函数,输入单片机中,作为再次测量的标准。多次实验验证传感器测量精度,高粘度区间单次测量误差不超过10%,多次测量平均误差不超过7%,说明该粘度检测装置对高粘度油液都能较好分辨且多次测量能够有效减小误差。

王珩瑾[2](2019)在《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动态监测实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市面最常用的测量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的实验方法是使用取样筒抽取钻井液测量各深度的密度,而黏度则只能在单一点进行测量,而且测量以手动方式居多。测量钻井液的黏度和密度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难以实现在线的自动化测量。本文对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钻井液的黏度和密度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通过对以上方法进行了理论与实验分析,自行设计了钻井液的黏度和密度测量系统。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内容:(1)开展了钻井液黏度和密度测量系统的理论研究。介绍了钻井液黏度和密度的测量原理,在测量钻井液密度方面分析并比较了称重法、浮子法、X射线法、压差法和音叉法,在测量钻井液黏度方面分析并比较了毛细管法、旋转粘度计法、落球法和音叉法。通过综合测量钻井液黏度和密度的方法的优劣性,我们提出了优化方案,进行测量方法的优选。(2)围绕着实现超高温条件下钻井液的动态实验监测,设计了三种实验思路,分别是压差法测量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密度的变化和旋转粘度计测量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黏度的变化;使用X射线法实现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密度的变化和落球法实现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黏度的变化以及音叉法实现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中黏度和密度的变化。(3)通过设计搭建先导实验设备并且进行实验后,得到以下结论:使用压差法和旋转粘度计法得出的实验结果重复性较差,实验精度较低,装置达到平衡的时间较长;X射线法和落球法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样品真实数据拟合较差;音叉法的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实验过程较快,装置运行效率较高。固相沉降过程中的黏度和密度监测实验装置可同时进行测量且互不影响,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必须采用两套设备分别来测量两个参数的不足。本文通过对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过程测量的初步分析和总结,完成了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监测系统初步模型的设计,通过设计了一系列先导实验,验证了装置的可实施性,为研究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动态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肖怡[3](2019)在《发动机润滑油旋转式粘度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发动机润滑油有着润滑、清洁、密封、冷却、抗氧化等重要作用。发动机工作时,润滑油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增长而逐渐下降,润滑油粘度也随之改变。当润滑油粘度达到换油指标时,需要进行更换,以避免引起发动机的磨损和故障。因此,对润滑油粘度进行在线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发动机润滑油粘度在线检测传感器,主要内容包括:在粘度产生原理和传统旋转法基础上,开展了新型粘度传感器原理的研究,提出了通过电机电流间接测量油液粘度的方法。利用流体力学相关理论对转子旋转时的油液流动状态和粘滞力矩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并计算相关参数,确定了润滑油粘度和传感器电机转速、转矩、电流等的关系,建立了传感器的数学模型。针对粘度传感器的核心部件转子作结构设计,设计出四种结构的转子。通过Fluent仿真软件对四种转子分别进行仿真分析和数值计算,得到在不同油液粘度下的粘滞力矩和电机电流,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四种转子对不同粘度的油液均有一定的分辨率,在润滑油工作温度70℃100℃时,圆柱转子粘度测量精度达到0.01A/(mm2/s),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数据拟合得到圆柱转子粘度与电流的关系曲线,并进一步讨论了油液密度引起的测量误差。另外,对粘度传感器进行了旋转轴承和密封设计。根据粘度测量原理进行传感器硬件与软件设计。以主控板模块、粘度检测模块为主要硬件,设计了传感器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同时建立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加工设计粘度传感器样机并进行试验研究,主要包括转子结构对比试验、圆柱转子试验、传感器标定试验和验证试验。转子结构对比试验表明:四种转子对不同的粘度均有一定的分辨率,在不同油液中电机电流的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比较接近,整体相对误差在0.0467%3.365%。以圆柱转子为研究对象,在20℃100℃不同粘度油液中进行电流测试,结果表明在70℃以上高温油液中传感器测量精度较高。利用润滑油柴油混合液对传感器进行标定试验,得到传感器粘度检测的标定方程,通过进一步试验对标定方程进行验证,测试值和标准值误差在2.619%5.380%,尤其在低粘度时,粘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孙春丽[4](2019)在《复合包覆铁磁颗粒基磁流变减振材料研制与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磁流变液是由微米或纳米量级的磁性颗粒分布于载液中所形成的悬浮液,主要包含磁性颗粒、载液以及各种添加剂。在外界磁场作用下,可在毫秒级时间内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为类固体状态,且在撤去磁场后又能够完全恢复流动状态。正是这种可逆的流变特性,使磁流变液在土木建筑、机械、航空、汽车、医疗等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各种磁流变器件,如磁流变阻尼器、磁流变制动器等也因其所具有的可调阻尼力、低能耗、高精度等特点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减震(振)器件。为使磁流变器件实现良好的减震(振)效果,磁流变液应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与流动性,同时兼具较高的剪切屈服应力。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磁流变液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协调磁流变液的稳定性与可调性、构建完善的性能评价系统、设计剪切屈服应力测试装置以及建立准确描述磁流变液微观颗粒相互作用与转换的力学模型等方面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相关磁流变液领域的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展和深入。本文采用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并举的研究方法,从材料研制优化的角度出发,以国内外先进产品为对照,全面协调磁流变液的稳定性与可调性,研制了综合性能较为优异的磁流变液,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与可调性等相关性能试验,进一步提出了磁流变液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此外,还设计了一种新型平板剪切式屈服应力测试装置便于磁流变液力学性能的研究;理论上,提出了磁流变液单-双链系微观力学模型,并通过了试验验证;最后通过对斜拉索-磁流变减振系统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磁流变液的减振效果。本文的研究工作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研制了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包覆的铁磁颗粒,并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接枝剂与羰基铁粉这四者的最佳用量配比,优选出具有最佳包覆效果的复合铁磁颗粒;并将所优选的复合包覆铁磁颗粒与课题组先期研制的表面改性铁磁颗粒相结合,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两种复合铁磁颗粒的用量配比、铁磁颗粒的体积分数、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研制了一系列不同组分配比的磁流变液。2)针对所研制的磁流变液开展稳定性、零场黏度以及剪切屈服应力测试,同时对影响各性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磁流变液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优选出综合性能最佳的样品。3)根据磁流变液的剪切流动原理,研发了一种新型平板剪切式屈服应力测试装置,该装置有效地将磁场控制、剪切机构与剪切力测量结合为一体,且能够在磁流变液区域产生均匀的可调磁场并通过霍尔传感器进行磁感应强度测量,磁场强度可达0.5T。4)基于磁偶极子和耦合场理论,考虑磁流变液成链规律以及微观形态的过渡与转化,系统地提出了磁流变液单-双链系微观力学模型,并通过将模型理论值与本文试验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5)基于磁流变液链系力学模型提出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并通过阻尼器的性能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同时,采用基于LQR最优控制算法的半主动控制策略,将斜拉索系统与斜拉索-磁流变阻尼器系统进行数值仿真,输出其振动响应,对比验证了磁流变液的减振效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制了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包覆的铁磁颗粒,并将其与表面活性剂改性铁磁颗粒共同作为磁性颗粒研制了一系列兼具高稳定性与可调性的磁流变液样品;且基于性能试验的结果,提出了磁流变液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2)研发了一种新型平板剪切式屈服应力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地将磁场控制、剪切机构与剪切力测量结合为一体。3)考虑磁流变液微观链状结构的过渡与转换,系统地提出了磁流变液单-双链系微观力学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王柳磊[5](2018)在《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影响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液相有机热载体超温会导致其发生裂解和聚合反应,生成低沸物和高沸物,轻则造成有机热载体粘度增加,恶化炉管传热,重则导致炉管管壁结焦,甚至引起管壁过热而爆管,严重影响有机热载体炉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本文开展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运动粘度是判断有机热载体品质的重要物性参数之一,其检测技术则是影响有机热载体炉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影响规律的研究这一课题出发,开展了相关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首先,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的发展概况、主要技术指标和粘度特性进行了简单介绍。有机热载体是伴随着近年来工业不断提高的需求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有机传热介质,根据沸程可分类为气相有机热载体和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是液相有机热载体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而温度是影响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对超温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即超过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以实际案例分析了超温所带来的危害,并对减缓流速、避免混用、操作规范等减缓超温有机热载体粘度变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以高温粘度仪和高温密度仪为主要仪器搭建了超温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测量平台,测量温度上限为350℃,突破了近年来粘度测量最高允许使用温度的限制;同时,选择五种热稳定性能好、抗氧化性强、使用功能不同的液相有机热载体为实验样品,测量了这几种样品及其混合液在高温(250℃到最高允许使用温度)、超温(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到350℃)间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粘度随温度的变化会出现明显变化,高温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呈对数下降趋势;超温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规律。结合已有的粘度—温度经验式,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单一液相有机热载体超温粘度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公式lglg(ν+0.7)=A+BlgT所得出的计算值和实测结果最为接近,平均误差低于4%,精确度较高,可用来预测超温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混合液混合比例不同,其粘度变化也不同,不同型号混合液其粘度变化趋势同混合前,粘度变化的温度节点和混合液性能及所占比有关。本文以运动粘度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用来预测液相有机热载体及其混合液超温时的粘度值,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石义强[6](2016)在《双毛细管法测量高温烃类化合物粘度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燃料的研究是高超音速飞行器技术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烃类化合燃料具有低密度、高能量、来源广和价格低廉等独有的优势,已成为高超音速飞行器燃料的首选。在研究燃料的特性之前,物性研究是前提,物性决定着燃料的流动特性和换热特性。本文基于Hagen-Poiseuill定律的基础上,利用双毛细管法对烃类化合燃料的粘度进行了测试。为了实现高温工况的测试要求及提高测试精度,对已有的双毛细管法测粘度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与优化。温度控制系统是改进的重点,加装了两套恒温系统,并实现自动控温;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对测试端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并给出了误差修正式。该装置不仅用于高温烃类化合燃料粘度测试,而且还可以用于测量其他牛顿液体在高温工况下的粘度值。本文以甲苯、十二烷和正辛烷/正庚烷(质量比为1:1的混合物)作为标定物,对比了中间量转换法和热膨胀法的精度,最终以中间量转换法为本实验的数据计算方法,并分析了离心力是引起误差的主要来源,给出了离心修正式。在此基础上,对几种烃类化合燃料的粘度值进行了测量,压力工况为35MPa和温度工况为250400℃,绘制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变化曲线,得出温度和燃料成分是影响烃类化合燃料的粘度值的主要因素,其中烃类化合燃料的粘度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燃料成分的不同使得烃类化合燃料的粘度呈现很大的不同,而压力不是影响烃类化合燃料的粘度值的主要因素,并计算实验的不确定为1.00%。

马金玉[7](2017)在《基于L导波的粘弹性液体粘度测量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粘度的准确测量对于监控工艺阶段质量和最终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多数粘度测量方法仅考虑了液体粘滞效应对传感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往往忽略了液体弹性的影响,在测量弹性液体(如应用广泛的聚丙烯酰胺、羟乙基纤维素溶液)粘度时会引入一定误差。本文提出将管道L模态导波应用到粘弹性液体粘度测量,试图明确充液管道导波特性与充液粘度、弹性的关系及其限制条件,从而确定一种只对粘度敏感、或者能够清晰地分离粘度、弹性影响的粘弹性液体粘度测量方法。研究成果不但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粘弹性液体粘度测量方法,还有力推动了充液管道导波理论的发展。本文围绕基于管道L模态导波的粘弹性液体粘度测量,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1)提出基于3D打印柔性铰链和光纤位移传感的液体属性测试系统,用于观察和分析液体粘弹性。将液体弹性、密度、粘度作用等效成敏感振动元件的附加刚度、质量和阻尼。核心振动部件无需装配和润滑,消除了不确定性阻尼/刚度的影响,只保留待测液体的和固定的铰链阻尼/刚度,保证了测试精度,可为计算充液管道导波特性提供基础液体属性数据和参考。实验还表明液体附加刚度与储能模量强烈相关、附加刚度由液体弹性引起。(2)开发了基于全局矩阵法的充液管道导波计算程序。用于计算单层和多层圆柱/管导波的相速度-频率曲线、群速度-频率曲线、衰减-频率曲线、位移场分布,通过实验和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所开发算法、程序的正确性,是深入分析液体粘弹性对充液管道L导波影响规律的基础。(3)针对传统粘度计精度易受液体弹性影响、常规L导波频散对粘度不敏感的问题,通过计算分析提出基于毛细管导波的粘弹性液体粘度测量方法。建立了频散曲线截止频率与毛细管内径、液体粘度、密度的数学关系。粘度很高或内径很小会使L模态导波从压缩主导转为剪切、压缩共同主导,从而引发新L导波。小管径新L导波频散曲线随着充液粘度增加而向右伸展并可用截止频率度量。(4)搭建了毛细管导波法粘度测量系统,同时为了克服PZT测量毛细管导波时的选频性衰减和耦合效率低,提出了工作点可追踪的高灵敏针形光纤水听器。实验证明了毛细管导波频散曲线截止频率与充液粘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随着毛细管直径的降低而增加、充液毛细管导波对液体粘度敏感而对弹性不敏感,最终实现了基于毛细管导波的粘弹性液体粘度测量。

刘聪[8](2016)在《基于柔性铰链的液体粘度测量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体粘度的测量关乎着国民经济生产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原油运输行业、食品加工行业、工业纺织行业以及医用制药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课题不仅介绍了毛细管法、旋转法、振动法以及落球法等传统液体粘度测量方法,同时对光纤法、电磁法、声学法以及微机械法等新兴的粘度测量方法也做了介绍,并给出了现阶段液体粘度测量方法的一些新趋势,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柔性铰链结构的液体粘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将振动法与电磁原理相结合,提出了一项表征液体粘度的新参数——阻尼因数,为测量液体粘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基于柔性铰链的液体粘度测量方法,采用平行四边形柔性铰链机构作为整个装置的主体,应用电磁感应原理,结合相应的电磁信号调理电路以及功率放大电路,使测量探头在被测液体中做来回往复运动;编写Labview程序实现对铰链机构探头振动信号的实时显示、采集和处理,并得到相应运动测量中的阻尼因数,以实现液体粘度测量。在测量原理上,整个系统可简化为“弹簧振子模型”,通过研究振动薄片在粘度液中做简谐振动时受到的液体粘滞力对系统运动特性(“频率-振幅”/“频率-相位”/“阻尼振动”)的影响,推导出阻尼因数与液体粘度之间的数学公式。搭建了实验装置,通过大量实验对“阻尼因数-粘度”数学式中的系数进行了标定,实验验证了用阻尼因数标定粘度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最后,对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便于后续进一步的改进创新。

岳宏瑞[9](2015)在《TiC含量对含钛冶金熔渣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钒钛磁铁矿是提钒提钛、生产金属钛、钛白粉等的原料,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我国钒钛磁铁矿资源丰富,储量约在180亿吨以上,但其低品位、共生矿的性质,制约了我国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在高温、强还原度的条件下,一些钛化物被还原成高熔点的TiC、TiN和其固溶体Ti(C,N),形成了复杂的气-固-液三相,引起生产中的一系列问题,如渣中带铁、泡沫渣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对含有TiC的熔渣流变特性进行研究探讨。本文以攀钢现场高炉渣为基础,配制CaO-SiO2-Al2O3-MgO-TiO2五元渣系。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TiC,模拟高炉高钛熔渣体系,将流变学原理应用到熔渣的流变特性分析中,采用高温流变仪研究了不同TiC含量对非均相含钛熔渣流变特性的影响,考察了粘度、剪切速率、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建立本构方程,确定流变特性参数,判定不同条件下的流体类型,揭示非均相含钛熔渣的非牛顿行为及其流变规律。判断出属于非牛顿流体的熔渣的后,验证其是否具有触变特性、电流变特性、Weissenberg效应等。结果表明:(1)TiC含量的增加能够使高钛熔渣粘度增加、熔渣体系流动性变差。TiC含量的增加,改变了熔渣内结晶的结构和分布,钙钛矿等以TiC为晶核形成高度弥散于熔渣体系内的固相结晶。随熔渣温度降低,钙钛矿等结晶相继续析出长大,显着增大了熔渣体系粘度。(2)TiC≥4wt%时,熔渣体系内出现较明显的屈服应力,熔渣流动时首先要克服熔渣体系内的屈服应力。而且,类似于物理学中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的规律,熔渣体系内,静态屈服应力大于动态屈服应力。(3)TiC≥6wt%时,熔渣体系表现出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高剪切速率能够将处于塑性假塑性流体的熔渣转变为牛顿流体。(4)时间对熔渣流变特性的影响表明:TiC=8wt%时,各温度下恒温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熔渣体系内钙钛矿等固相结晶相长大,从而增加了熔渣体系的粘度;同时,在温度较高(1773K)时出现了触变“滞回曲线”,表现出较好的触变特性。当TiC≤6wt%时,恒温时间仍对熔渣体系粘度有一定影响,但是没有出现明显的“滞回曲线”。(5)熔渣电流变特性的研究表明:TiC=8wt%时,先逐渐增大电场,然后忽然撤掉电场,熔渣的粘度先增大后减小,说明电场影响了熔渣内部结构,熔渣具有正电流变特性。当TiC=Owt%时熔渣粘度没有这种变化规律,这表明TiC作为高介电常数固体悬浮颗粒,受电场作用时,影响了熔渣流变特性。(6)含钛熔渣的Weissenberg效应验证实验表明:TiC=8wt%和TiC=Owt%时,熔渣液面均未出现爬杆现象。

黄淑君[10](2015)在《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定压比热和粘度测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料的选择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的重要内容,有着广泛的应用。吸热型碳氢燃料具有高密度和高吸热能力的特点,近年来它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燃料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吸热型碳氢燃料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研究时,物性参数又是最基础的研究,其中,定压比热和粘度是工程应用科学的基础性数据,但由于碳氢燃料组分复杂,实验测试是准确得到热物性参数的可靠手段,需要研究新方法、新仪器。分别设计了一套定压比热测量装置和粘度测量装置,并对测试装置的几何尺寸和结构进行了优化,在用纯净物对测试装置进行标定的基础上,对吸热型碳氢燃料压力2.0MPa-5.0MPa温度333K-903K范围内的定压比热和压力3.0MPa-5.0MPa温度303K-513K范围内的粘度进行了测量,获得了不同压力下定压比热和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本文分析了温度、压力和燃料组分对定压比热和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氢燃料的定压比热和粘度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定压比热在低温区随温度增大平稳增加,在拟临界温度达到第一个峰值,在高温区吸热型化学反应后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而粘度在温度较低时很大,随温度升高减小很快,且减小趋势逐渐缓慢;定压比热在拟临界和临界温度区的峰值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但在高温化学反应区比热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而同一温度下,粘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压力下,不同碳氢燃料也呈现不同的定压比热值和粘度值。论文所得结论对制取、测试及评估燃料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二、落球法测电流变液粘度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落球法测电流变液粘度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发动机润滑油粘度在线检测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粘度测量方法分类
        1.2.1 振动法
        1.2.2 毛细管法
        1.2.3 落球法
        1.2.4 旋转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传统测量方法的发展
        1.3.2 新兴技术粘度计的发展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传感器理论模型计算
    2.1 粘度相关原理
        2.1.1 粘度的产生
        2.1.2 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2.1.3 粘度与压力的关系
    2.2 粘滞力矩分析
        2.2.1 雷诺方程
        2.2.2 雷诺定理
        2.2.3 边界层理论
    2.3 旋转转子受力推导
        2.3.1 圆柱转子所受粘滞力矩模型
        2.3.2 平板转子所受粘滞力矩模型
        2.3.3 密度对转子的影响
    2.4 直流电机相关计算
        2.4.1 直流电机工作特性
        2.4.2 直流电机参数计算
    2.5 粘度与电流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感器结构设计与仿真计算
    3.1 转子结构设计计算
        3.1.1 转子表面打孔对运动的影响
        3.1.2 转子的选择与CFD仿真
        3.1.3 不同粘度下的转子运动特性
    3.2 传感器结构部件设计与计算
        3.2.1 轴承的设计与分析
        3.2.2 密封件的设计与计算
    3.3 润滑油优劣评价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感器电子模块设计
    4.1 总控制模块设计
    4.2 粘度检测模块相关设计
    4.3 显示模块设计
    4.4 电源模块设计
    4.5 通讯模块设计
    4.6 控制软件设计
        4.6.1 传感器主程序设计
        4.6.2 粘度测量模块程序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粘度传感器相关实验
    5.1 实验系统搭建
    5.2 平板转子实验
        5.2.1 不同温度下传感器实验
        5.2.2 换油粘度下传感器实验
    5.3 粘度传感器标定实验
    5.4 传感器测量精度验证
    5.5 测量误差分析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2)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动态监测实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实验监测装置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在线密度检测进展
        1.2.2 国内外液体黏度测量进展
        1.2.3 超高温钻井液密度、黏度监测设备专利
    1.3 高密度钻井液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
        1.3.1 高密度钻井液技术难点
        1.3.2 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动态实验监测的发展趋势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钻井液黏度密度测量原理和方法
    2.1 黏度测量方法分析
        2.1.1 黏度产生的基本原理
        2.1.2 毛细管法
        2.1.3 落球法
        2.1.4 旋转粘度计法
        2.1.5 振动法
        2.1.6 音叉法
    2.2 密度测量方法分析
        2.2.1 压差法
        2.2.2 称重法
        2.2.3 浮子法
        2.2.4 X射线法
        2.2.5 音叉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高温钻井液固相沉降监测仪的可行性分析
    3.1 实验思路
    3.2 压差法旋转粘度计法超高温下钻井液黏度密度监测装置可行性
        3.2.1 旋转粘度计法黏度测量原理
        3.2.2 压差法密度测量原理
        3.2.3 影响压差法旋转粘度计测量钻井液黏度密度的主要因素
        3.2.4 钻井液黏度密度测试仪的设计
        3.2.5 设计先导实验结果
        3.2.6 压差法旋转粘度计法钻井液黏度密度仪设计方案
        3.2.7 装置的可行性分析
    3.3 X射线落球法超高温下钻井液黏度密度监测装置可行性
        3.3.1 落球法黏度测量原理
        3.3.2 X射线法密度测量原理
        3.3.3 影响X射线落球法监测钻井液黏度密度
        3.3.4 X射线、落球法监测钻井液黏度密度
        3.3.5 设计先导实验结果
        3.3.6 装置的可行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音叉法监测钻井液黏度密度装置可行性
    4.1 音叉法黏度密度测量原理
        4.1.1 音叉法黏度测量原理
        4.1.2 音叉法密度测量原理
    4.2 影响音叉法测量钻井液黏度密度的主要因素
    4.3 实验系统设计思路
    4.4 音叉法先导实验装置参数标定
        4.4.1 装置测量频率与钻井液密度的拟合
        4.4.2 黏度与衰减系数关系的确定
        4.4.3 振幅对音叉测量结果影响的探究
        4.4.4 音叉在超高温条件下的测量结果校验
    4.5 音叉黏度密度测试仪设计
    4.6 音叉法测量钻井液黏度密度仪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发动机润滑油旋转式粘度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粘度的基本概念
        1.2.1 粘度产生原理与分类
        1.2.2 润滑油换油指标
    1.3 粘度检测方法分类
        1.3.1 常用粘度测量方法
        1.3.2 新粘度测量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1.4.1 粘度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4.2 粘度测量技术的不足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旋转式粘度传感器模型与理论分析
    2.1 粘度传感器检测原理
    2.2 油液粘滞力矩分析
        2.2.1 边界层理论
        2.2.2 雷诺方程
        2.2.3 雷诺定律
        2.2.4 粘滞力矩推导
    2.3 传感器直流电机
        2.3.1 直流电机工作特性分析
        2.3.2 直流电机计算
        2.3.3 永磁直流微电机参数
    2.4 粘度传感器数学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感器结构设计与数值计算
    3.1 转子结构设计
    3.2 不同结构转子数值计算
        3.2.1 CFD基本方法
        3.2.2 仿真模型与仿真条件设置
        3.2.3 油液速度场分析
        3.2.4 转子切应力分析
        3.2.5 粘滞力矩数值计算
        3.2.6 电流计算与精度分析
    3.3 圆柱转子数值计算
        3.3.1 粘滞力矩数值计算
        3.3.2 油液速度场分析
        3.3.3 转子切应力分析
        3.3.4 粘度与电流方程
        3.3.5 传感器精度分析
    3.4 换油电流数值计算
    3.5 密度对测量的影响
    3.6 其他部件设计
        3.6.1 轴承设计与摩擦力矩分析
        3.6.2 密封设计与摩擦力矩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感器硬件与软件设计
    4.1 传感器硬件设计
        4.1.1 单片机控制模块
        4.1.2 粘度检测模块
        4.1.3 温度检测模块
        4.1.4 显示模块
        4.1.5 电源模块
        4.1.6 通讯模块
    4.2 传感器软件设计
        4.2.1 软件设计环境
        4.2.2 主程序
        4.2.3 粘度测量程序
        4.2.4 液晶显示程序
        4.2.5 温度测量程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感器试验研究
    5.1 试验系统的搭建
    5.2 转子结构对比试验
        5.2.1 试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5.2.2 试验与数值计算对比
    5.3 圆柱转子试验
        5.3.1 试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5.3.2 试验与数值计算对比
    5.4 传感器标定试验
        5.4.1 试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5.4.2 传感器标定方程
    5.5 传感器验证试验
    5.6 误差分析
    5.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复合包覆铁磁颗粒基磁流变减振材料研制与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磁流变材料简介
        1.1.1 磁流变液
        1.1.2 磁流变弹性体
        1.1.3 其他磁流变材料
    1.2 磁流变液的研究现状
        1.2.1 磁流变液的研制工艺研究现状
        1.2.2 磁流变液的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3 磁流变液的应用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复合包覆铁磁颗粒基磁流变液的研制
    2.1 磁流变液的研制方案
        2.1.1 试验原料与设备
        2.1.2 研制思路与方案
    2.2 磁流变液的研制工艺
        2.2.1 单一包覆铁磁颗粒的研制优化
        2.2.2 复合包覆铁磁颗粒的研制
        2.2.3 磁流变液的研制
    2.3 包覆铁磁颗粒的性能表征
        2.3.1 表面形貌观测
        2.3.2 振实密度测试
        2.3.3 磁化曲线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流变液的性能试验
    3.1 稳定性试验研究
        3.1.1 稳定性试验原理与评价指标
        3.1.2 沉降稳定性测试与分析
        3.1.3 再分散稳定性测试与分析
    3.2 零场黏度试验研究
        3.2.1 试验原理及方法
        3.2.2 零场黏度测试与分析
        3.2.3 黏温特性测试与分析
    3.3 剪切屈服应力试验研究
        3.3.1 测试原理与方法
        3.3.2 测试装置的设计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磁流变液的综合性能评价
        3.4.1 可调性
        3.4.2 磁流变液综合性能的评价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磁流变液链系微观力学模型
    4.1 磁流变液常用微观力学模型
    4.2 磁流变液单-双链系微观力学模型
        4.2.1 推导理论基础
        4.2.2 链系力学模型的研究思路
        4.2.3 单-双链系力学模型的推导
    4.3 微观力学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斜拉索-磁流变减振系统的动力仿真
    5.1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5.2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验证及参数模型识别
        5.2.1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5.2.2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模型验证
        5.2.3 Bingham模型识别及验证
    5.3 斜拉索-磁流变阻尼器减振系统动力仿真分析
        5.3.1 斜拉索-磁流变阻尼器系统运动方程
        5.3.2 基于LQR最优控制算法的斜拉索半主动控制策略
        5.3.3 减振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影响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液相有机热载体及其粘度特性分析
    2.1 液相有机热载体
        2.1.1 发展概况简述
        2.1.2 分类
        2.1.3 主要技术指标
        2.1.4 选用方法
        2.1.5 实际应用概述
    2.2 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特性分析
        2.2.1 粘度的定义
        2.2.2 粘度影响因素分析
        2.2.3 粘度的测量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及其粘度的影响分析
    3.1 超温的定义与原因
        3.1.1 超温的定义
        3.1.2 超温的原因
    3.2 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的影响分析
        3.2.1 裂解聚合
        3.2.2 氧化变质
        3.2.3 超温案例分析
    3.3 减缓有机热载体变质方法的探讨
        3.3.1 变质失效判断指标
        3.3.2 变质原因分析
        3.3.3 延缓变质方法探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系统及设计
        4.1.1 实验方案
        4.1.2 实验样品
        4.1.3 实验系统
    4.2 实验过程与方法
        4.2.1 实验步骤
        4.2.2 实验误差分析
        4.2.3 数据处理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前期测试实验
        4.3.2 单一液相有机热载体超温粘度实验
        4.3.3 混合液相有机热载体超温粘度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课题的创新与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6)双毛细管法测量高温烃类化合物粘度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案及实验方法
    2.1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2 测量粘度的实验原理
        2.2.1 双毛细管法测量液体粘度的实验系统
        2.2.2 双毛细管法测量液体粘度的实验原理
        2.2.3 层流条件
    2.3 测量粘度的实验流程
        2.3.1 中间量转换法的实验流程
        2.3.2 热膨胀法的实验流程
    2.4 本章小结
3 实验系统
    3.1 恒温系统的设计
        3.1.1 温控仪的简介及工作特性
        3.1.2 参考端恒温系统
        3.1.3 测试端恒温系统
    3.2 数据采集系统
        3.2.1 数据采集系统的选择
        3.2.2 各模拟量的采集
    3.3 压力控制系统
    3.4 加热系统
        3.4.1 测试端加热系统
        3.4.2 参考端加热系统
    3.5 供给设备
    3.6 冷却措施
    3.7 本章小结
4 实验结果及精度分析
    4.1 实验数据计算方法的选取
        4.1.1 中间量转换法的实验结果
        4.1.2 热膨胀法的实验结果
    4.2 影响实验精度的因素分析
        4.2.1 实验装置误差
        4.2.2 测量方法误差
        4.2.3 测量环境的误差和测量人员的误差
    4.3 标定实验的结果
        4.3.1 纯净物的标定实验结果
        4.3.2 混合物的标定实验结果
    4.4 烃类化合燃料测试的结果与分析
        4.4.1 温度对烃类化合燃料粘度的影响
        4.4.2 压力对烃类化合燃料粘度的影响
        4.4.3 添加剂(燃料成分)对烃类化合燃料粘度的影响
        4.4.4 烃类化合燃料粘度的数据处理
    4.5 不确定度评定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L导波的粘弹性液体粘度测量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粘度测量方法综述
        1.2.1 传统测量方法
        1.2.2 声学法
        1.2.3 导波法
        1.2.4 光学法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液体粘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粘弹性液体的力学松弛
        2.2.1 蠕变
        2.2.2 滞后现象
        2.2.3 力学损耗
    2.3 粘弹性的力学模型
        2.3.1 Maxwell模型
        2.3.2 Voigt模型
    2.4 液体粘弹性的实验研究
        2.4.1 紧凑型精密测试系统配置
        2.4.2 平行四边形柔性铰链的参数优化设计
        2.4.3 微振动的非接触光纤传感
        2.4.4 考虑液体粘弹效应的振动系统建模
        2.4.5 液体粘弹性测量结果与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L导波频散特性计算方法及其验证
    3.1 引言
    3.2 体波及SNELL定律
    3.3 GMM分析计算方法
        3.3.1 单层圆柱(管)L导波计算模型
        3.3.2 多层圆柱(管)L导波计算模型
    3.4 计算结果及实验验证
        3.4.1 位移场分布
        3.4.2 频散曲线
        3.4.3 导波衰减
    3.5 小结
第四章 新模态L导波的发掘及粘度高灵敏表征
    4.1 引言
    4.2 粘弹性对液体体波传播规律的影响
        4.2.1 粘弹性的复数域表示
        4.2.2 粘弹性对横波速度、纵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
    4.3 模态叠加跳变分析
    4.4 液体属性对常规L导波的影响
        4.4.1 纵波速度的影响
        4.4.2 粘度的影响
        4.4.3 密度的影响
        4.4.4 频散频移与管径和液体属性的关系
    4.5 剪切主导的新模态L导波
        4.5.1 纵波速度的影响
        4.5.2 密度引发的新模态
        4.5.3 粘度引发的新模态
        4.5.4 新导波截止频率的数学模型
        4.5.5 新模态L导波产生机理
    4.6 毛细管新L导波对粘度的高灵敏表征
    4.7 小结
第五章 毛细管导波法测量粘弹性液体粘度的实现
    5.1 引言
    5.2 毛细管导波的激励与测量方案
        5.2.1 传统的管道导波激励与接收方法
        5.2.2 拟采用的管道导波激励接收方式
        5.2.3 毛细管导波法粘度测量系统
        5.2.4 高灵敏针形光纤水听器研制
    5.3 光纤水听器测试与毛细管声压测量
        5.3.1 指向性、频率响应、灵敏度、分辨力测试
        5.3.2 工作点追踪的可行性与优势验证
        5.3.3 对光源波长波动的不敏感性
        5.3.4 充液毛细管导波测量
    5.4 粘弹性液体粘度测量结果
        5.4.1 利用截止频率测量粘度
        5.4.2 结果与讨论
        5.4.3 弹性无关性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基于柔性铰链的液体粘度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毛细管式粘度测量方法
        1.2.2 旋转式粘度测量方法
        1.2.3 振动式粘度测量方法
        1.2.4 落球式粘度测量方法
        1.2.5 液体粘度测量新技术
    1.3 液体粘度测量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1.4 柔性铰链振动法测粘度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柔性铰链机构的液体粘度测量原理
    2.1 液体粘度概述
    2.2 电磁驱动力理论分析
    2.3 测量方法的理论分析
        2.3.1 系统振动模型
        2.3.2 振动片振动特性理论分析
        2.3.3 粘度与阻尼因数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测量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1 测量系统的总体架构
    3.2 电磁线圈结构设计
    3.3 柔性铰链结构设计
    3.4 液面触点结构设计
    3.5 霍尔传感器的选取
    3.6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3.7 数据采集卡的选取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程序设计
    4.1 数据处理流程
    4.2 振动信号实时显示、保存及滤波处理
    4.3 受迫振动振幅数据拟合结果
    4.4 受迫振动相位差拟合结果
    4.5 阻尼振动拟合结果
    4.6 拟合结果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量系统实验探究及误差分析
    5.1 粘度测量系统实验装置
    5.2 测量系统实验分析
        5.2.1 实验步骤
        5.2.2 系统标定实验
        5.2.3 系统验证实验及分析
        5.2.4 重复性实验及分析
        5.2.5 稳定性实验及分析
        5.2.6 实验总结
    5.3 实验误差来源分析
        5.3.1 温度对液体粘度的影响
        5.3.2 容器壁对粘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5.3.3 拟合和计算中的误差
    5.4 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评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TiC含量对含钛冶金熔渣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含钛熔渣的性质
        1.2.1 含钛熔渣的生成
        1.2.2 含钛高炉渣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
        1.2.3 含钛熔渣的流动性
    1.3 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存在的问题
        1.3.1 炉渣粘稠
        1.3.2 渣中带铁
        1.3.3 泡沫渣
    1.4 含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
    1.5 含钛熔渣流变特性的研究进展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7 本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含钛熔渣流变特性研究方法和实验装置
    2.1 引言
    2.2 实验原料
    2.3 实验流程及装置
        2.3.1 实验准备
        2.3.2 熔渣流变特性测定
        2.3.3 检测与分析
    2.4 流体类型
    2.5 流体粘度的测量方法
    2.6 流变学基础
    2.7 非牛顿流体的常见性质
        2.7.1 剪切稀化
        2.7.2 触变特性
        2.7.3 电流变特性
        2.7.4 Weissenberg效应
第3章 含钛熔渣的渣流变特性
    3.1 引言
    3.2 实验方案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1 含钛熔渣的粘度
        3.3.2 熔渣的流变特性曲线
        3.3.3 本构方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时间对含钛熔渣流变特性的影响
    4.1 恒温时间对含钛熔渣粘度的影响
        4.1.1 引言
        4.1.2 实验方案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含钛熔渣的触变特性
        4.2.1 引言
        4.2.2 实验方案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含钛熔渣的电流变特性
    5.1 引言
    5.2 实验方案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含钛熔渣的电流变特性(TiC=8wt%)
        5.3.2 含钛熔渣的电流变特性(TiC=4wt%)
        5.3.3 含钛熔渣的电流变特性(TiC=0wt%)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含钛熔渣的Weissenberg效应
    6.1 引言
    6.2 实验方案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定压比热和粘度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定压比热测量文献综述
        1.2.1 传统比热测量方法
        1.2.2 燃料的比热测量方法
    1.3 粘度测量文献综述
        1.3.1 传统粘度测量方法
        1.3.2 燃料粘度测量方法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定压比热实验装置和研究方法
    2.1 实验系统介绍
    2.2 测试段介绍
    2.3 实验装置
        2.3.1 恒流泵
        2.3.2 加热装置
        2.3.3 水冷机
        2.3.4 测量装置
        2.3.5 数据采集系统
    2.4 实验内容和方法
        2.4.1 实验系统的优化
        2.4.2 实验内容和步骤
        2.4.3 实验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
        2.4.4 实验主要参数范围
    2.5 本章小结
3 比热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3.1 实验原理
    3.2 纯净物标定结果
        3.2.1 去离子水标定结果
        3.2.2 环己烷标定结果
    3.3 碳氢燃料的测量结果及分析
        3.3.1 温度和压力对比热的影响
        3.3.2 燃料成分对比热的影响
    3.4 实验误差分析
        3.4.1 实验误差的组成
        3.4.2 减小误差的方法
        3.4.3 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
        3.4.4 不确定度的计算
    3.5 本章小结
4 粘度实验装置和研究方法
    4.1 实验系统介绍
    4.2 双毛细管粘度计介绍
    4.3 实验装置
        4.3.1 保温和加热装置
        4.3.2 测量装置
        4.3.3 数据采集系统
    4.4 实验内容和方法
        4.4.1 实验系统的优化
        4.4.2 实验内容和步骤
        4.4.3 实验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
        4.4.4 实验主要参数范围
    4.5 本章小结
5 粘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1 实验原理
    5.2 纯净物标定结果
        5.2.1 环己烷—50%正庚烷 50%正辛烷标定结果
        5.2.2 环己烷—正庚烷标定结果
    5.3 碳氢燃料的测量结果及分析
        5.3.1 温度和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5.3.2 燃料成分对粘度的影响
    5.4 实验误差分析
        5.4.1 实验误差的组成
        5.4.2 减小误差的方法
        5.4.3 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
        5.4.4 不确定度的计算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落球法测电流变液粘度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动机润滑油粘度在线检测传感器研究[D]. 汪宇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超高温钻井液黏度密度动态监测实验方法研究[D]. 王珩瑾.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3]发动机润滑油旋转式粘度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 肖怡.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复合包覆铁磁颗粒基磁流变减振材料研制与力学性能研究[D]. 孙春丽. 东南大学, 2019(05)
  • [5]超温对液相有机热载体粘度影响规律的研究[D]. 王柳磊. 湖南工业大学, 2018(02)
  • [6]双毛细管法测量高温烃类化合物粘度的实验研究[D]. 石义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7]基于L导波的粘弹性液体粘度测量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 马金玉. 天津大学, 2017(04)
  • [8]基于柔性铰链的液体粘度测量系统研究[D]. 刘聪. 天津大学, 2016(11)
  • [9]TiC含量对含钛冶金熔渣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D]. 岳宏瑞. 东北大学, 2015(01)
  • [10]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定压比热和粘度测量研究[D]. 黄淑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