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盟大豆包囊线虫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一、呼伦贝尔盟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陆辰晨[1](2015)在《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诊断大豆根部主要病害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根部病害是造成我国大豆生产中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引起大豆根部病害的病原真菌及卵菌多达十几种。引起的病害症状往往相似,不易区别,给病害准确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建立了大豆根部8种主要病害的LAMP检测技术体系,可以从发病组织提取的DNA中特异性的检测出目标病原菌,从而快速诊断病害,对及时指导病害防治有意义。在上述基础上,本文通过对LAMP检测技术操作程序及实验条件进行改进,建立了可在田间进行病害诊断的技术体系。进而,将LAMP技术与9%孔板相结合,集成了本文建立的8个LAMP检测体系以及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检测大豆疫霉的LAMP体系,建立了可同时诊断9种大豆根部病害的高通量检测技术体系。本研究结果对提升我国植物病害诊断技术水平有重要价值。第一章的研究建立了针对大豆镰孢根腐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大豆镰孢根腐病是由多种镰孢菌引起的以导致根部和茎基部腐烂为主要症状的病害的通称。本研究逐一建立了5个直接从侵染大豆植株上检测5种镰孢菌进行诊断大豆镰孢根腐病的LAMP检测技术体系,分别是CYP51C-Fo-LAMP,CYP51C-Fe-LAMP,CYP51C-Fg-LAMP,TEF-1α-Fs-LAMP和TEF-1α-Fp-LAMP检测技术体系,可以分别特异性检测引起大立镰孢根腐病的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木贼镰孢菌(F.equiseti)、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茄腐镰孢菌(F.solani)、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这5个LAMP技术体系都可以从田间发病的大豆植株中直接对病原菌进行检测,反应条件都为62℃,65分钟,反应结束后在反应管内加入SYBR GreenⅠ可对结果进行直接的判定,阳性结果呈黄绿色并且在紫外灯下有强烈的荧光,阴性反应则仍然为橙色且没有荧光。应用上述这5个检测技术体系,我们成功且快速地对江苏、安徽、湖北和云南采集的发病大豆样本进行了病害诊断。第二章的研究建立了针对大豆苗期的大豆立枯病和大豆炭腐病的快速诊断技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大豆立枯病与菜豆壳球孢菌(Macrophominaphaseolina)引起的大豆炭腐病都是大豆常见的苗期病害,本研究应用LAMP技术,建立了直接从被侵染大豆植株上检测病原真菌进行病害诊断的方法。以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基因作为检测这两种真菌的靶标基因,我们分别针对立枯丝核菌和菜豆壳球孢菌设计了ITS-Rs-LAMP技术和ITS-Mp-LAMP技术,这两个技术都可以从田间发病的大豆植株中进行直接对病原菌进行检测。这两种技术的反应条件都为62℃,65分钟。反应结束后在反应管内加入SYBR GreenⅠ可对结果进行直接的判定,阳性结果呈黄绿色并且在紫外灯下有强烈的荧光,阴性反应则仍然为橙色且没有荧光。ITS-Rs-LAMP技术的灵敏度达到10 pg/μL,ITS-Mp-LAMP技术的灵敏度也能达到100 pg/μL。应用上述这两项技术,我们成功且快速地对江苏和安徽采集的发病大豆样本进行了病害诊断。冬青丽赤壳菌(Calonectria ilicircola)引起的大豆红冠腐病(red crown rot ofsoybean)是一种为害大豆的重要病害。该病在发病后期通过症状比较容易识别,大豆叶片变黄萎蔫,植株枯萎,根系腐烂变黑,茎基部及根系表面产生大量红色子囊壳。但是病症出现之前的发病初期及中期,其症状与镰孢菌引起的根腐病相似,不易辨别。本研究应用LAMP技术,建立了直接从发病大豆植株上检测冬青丽赤壳菌,从而诊断大豆红冠腐病的方法。以β-微管蛋白基因作为检测的分子靶标,建立了特异性针对该病原菌的TUB-Ci-LAMP检测技术,62℃反应65 min,扩增结束后加入SYBR GreenⅠ作为指示剂即可观测结果。灵敏度达到10 pg/μL。为了使诊断技术更加简便易行,使之适用于在田间操作,以上述研发的TUB-Ci-LAMP检测技术为基础。针对病组织DNA提取,LAMP检测技术操作以及实验仪器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不须依赖离心机的病组织DNA一步法提取技术,使用保温杯替代PCR仪或者恒温水浴锅提供LAMP反应所需的恒温(近恒温)条件使DNA扩增不须依赖电源,将LAMP反应试剂提前混合简化操作过程,最终研发出一套不依赖实验室条件,可以在田间直接进行检测操作的LAMP诊断技术体系。应用LAMP技术结合96孔平板建立了一种针对9种引起大豆根部病害的病原菌,同时检测3个大豆根部病害样本的高通量检测技术。本研究集成了CYP51C-Fo-LAMP,CYP51C-Fe-LAMP,CYP51C-Fg-LAMP,TEF-1α-Fs-LAMP,TEF-1α-Fp-LAMP,A3apro-Ps-LAMP,ITS-Rs-LAMP,ITS-Mp-LAMP,TUB-Ci-LAMP共9个LAMP检测体系,可以分别特异性检测引起大豆根部病害的尖镰孢菌、木贼镰孢菌、禾谷镰孢菌、茄腐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大豆疫霉菌、立枯丝核菌、菜豆壳球孢菌和冬青丽赤壳菌。本研究建立的基于LAMP技术同时检测引起大豆根部病害的9种重要病原菌的高通量分子检测体系,完成一次高通量检测仅需2-3个小时,适合基层单位的实验室和检验检疫机构开展分子检测和病害诊断。

李岩,李俊喜,徐丽娟,赵洪海,刘润进[2](2010)在《分根培养系统中AM真菌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在分根培养系统中将大豆(Glycine max Merrill)幼苗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或/和大豆胞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后,定期测定大豆根系中AM真菌及线虫侵染率、病情指数、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将大豆胞囊线虫与AM真菌接种于分根培养系统同一室或分别接种于不同室,AM真菌均能显着降低大豆病情指数和线虫侵染速率,且将二者接种同一室处理的效果大于不同室处理;与只接种SCN的处理相比,接种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3周后在同室接种SCN处理的根围土壤中胞囊数、根上胞囊数和根内线虫数分别降低了47.4%、58.9%、46.6%和50.5%、67.0%、57.5%,表明AM真菌能显着抑制线虫的发育;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在一定时间段内诱导了大豆根系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及几丁质酶的活性。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能够诱导大豆植株抵抗大豆胞囊线虫的侵染,既能在同一室的根围局部与SCN竞争侵染位点,又能对不同室的根系诱导产生防御性酶,推测摩西球囊霉和幼套球囊霉拮抗SCN的效应既是局部的,也是系统性的。

张宝强[3](2010)在《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大豆疫霉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目前已在美国、巴西、中国等20多个国家均有报道该病的发生,该病在我国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大豆疫霉根腐病对全世界大豆生产造成了巨大的产量和经济损失。大豆疫霉不断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同地区间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理小种类型。因此,合理利用抗源,针对不同地区间生理小种类型进行抗源筛选和发掘新的抗病基因显得至关重要。大豆与大豆疫霉根腐病之间的互作符合Flor提出的“基因对基因假说”,可以利用抗病基因推导的方法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的鉴定。前人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完全抗性是通过一对单显性基因控制的,目前,抗病品种的选育都是以完全抗性品种的选育为主。本研究分别采用了下胚轴创伤接种法和黄化苗下胚轴接种法分别接种了123份大豆品种(系)和355份大豆品种(系)并进行了抗病基因的推导;根据抗源筛选结果配置了3个不同的杂交组合用以分析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完全抗性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抗源筛选(1)下胚轴创伤接种法:采用10个具有不同毒力公式的大豆疫霉菌株接种鉴定123份大豆品种(系),结果表明123个大豆品种(系)对10个不同毒力型的大豆疫霉共产生73种反应型,有24种反应型分别与单个抗病基因的反应型一致;有12种反应型分别与2个抗病基因组合的反应型一致;有2种反应型分别与3个抗病基因组合的反应型一致;其它的反应型为新类型。根据基因推导的原理,推测含有Rps3b的品种有6个;含有Rpsld的品种有5个;含有Rps2的品种有3个;含有Rps7、Rps5的品种各有2个;含Rps3a、Rps4的品种各有1个。在所鉴定的材料之中,江苏和四川所含有的抗病基因最丰富,其次为河南、北京和湖北,再其次为山东、贵州和湖南。(2)黄化苗下胚轴接种法:鉴定355份大豆品种(系)对4个具有不同毒力公式的大豆疫霉菌株Pm17、Pm19、1020、Pm8的完全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这些品种(系)对4个大豆疫霉菌株共产生16种反应类型。其中有128份大豆种质资源对4个菌株都表现为抗性,占鉴定总数的36.1%;12份对4个菌株都表现为感病,占鉴定总数的3.4%。抗病基因的推导结果表明有22个品种(系)含有Rps7;19个品种(系)含Rps1d;17个品种(系)含Rpslc;分别有6个品种(系)含Rps3C和Rps3b;1个品种(系)含Rpslk。2.遗传分析利用具有完全抗性的大豆品种配置成3个杂交组合,分别采用大豆疫霉菌株PNJ4、Pm28对可能含有未知抗病基因的大豆品种科丰36和沧豆5号配置杂交组合,科丰36×Williams、沧豆5号×Williams和沧豆5号×230598选并对杂交组合F2和F2:3进行抗性鉴定。此3个组合的F2分离比例经卡方测验均符合3抗:1感的理论值,F2:3世代抗病:分离:感病家系也均符合1:2:1的基因型分离比例。推测出这3个组合的完全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抗病对感病表现为显性。

武晓玲[4](2009)在《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基因定位及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疫霉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能在大豆的任何生育期进行侵染并造成危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豆产区。目前该病已经在我国一些大豆主要产区发生和为害,并在局部地区造成较大产量损失,对我国的大豆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应用抗、耐病品种是控制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掌握一个地区生理小种的类型,是选用抗源并进行有针对性、有成效地选育抗病品种的科学依据。抗病育种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抗源,不断筛选和发掘新的抗源。拓宽基因资源、减轻新生理小种对生产造成的压力,是推进抗病育种进程的保证。大豆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由两类基因所决定。一类是由单基因或寡基因(Rps)控制的质量性状抗病性(即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可以抵御病害的扩展,迄今已经在4个大豆连锁群的8个位点上鉴定并命名了14个抗病基因,然而大豆疫霉变异迅速,新的小种不断出现,现可以侵染所有含已知抗病基因的品种。另外一类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抗病性,可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和减缓新生理小种产生的压力。因此在寻找新的完全抗性基因外,还应关注对具有部分抗性资源的筛选,获得具有较高部分抗性的品种。本研究主要针对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毒性鉴定,对新的生理小种进行抗源筛选,对抗性基因进行SSR分子标记,确定抗性基因所处的连锁群并进行精确定位;利用大豆芯片筛选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相关基因,初步了解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豆疫霉的分离及毒性鉴定2005、2006年夏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农场试验田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大豆根腐病,采用特异性PCR检测到发病组织中有大豆疫霉,经室内诱捕和分离,从发病田块的土壤和发病植株上共分离到4个大豆疫霉菌株PNJ1、PNJ2、PNJ3和PNJ4。用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14个鉴别寄主测定这4个大豆疫霉菌株的毒力公式,PNJ1和PNJ2的毒力公式相同,为1d,2,3b,3c,4,6,7; PNJ3为1a,1b,1c,1d,1k,2,3b,3c,5,7; PNJ4为1a,1b,1c,1d,1k,2,3b,3c,4,6,与国际上已经报道的大豆疫霉菌株的毒力公式不同,为新的生理小种。2、抗源筛选(1)完全抗性的筛选: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方法鉴定611份大豆种质对3个具有不同毒力公式的大豆疫霉菌株PNJ1、PNJ3和PNJ4的完全抗性,结果表明这些种质对3个菌株共产生8种反应类型。其中,106份大豆种质对3个菌株都表现为抗病,占鉴定总数的17.3%;253份对3个菌株都表现为感病,占鉴定总数的41.4%。总体上,黄淮海地区的抗性种质最多,依次是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按省份归类,抗3个菌株资源较多的省份依次为江苏、河南、山东、安徽。(2)部分抗性的筛选:在对PNJ1等3个菌株表现感病的大豆种质中选择农艺性状好的123份种质,采用根部创伤接种方法来鉴定其对大豆疫霉菌株PNJ1的部分抗性,筛选到47份具有较高部分抗性的大豆种质,占鉴定品种的38.2%。3、完全杭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根据大豆品种鲁豆4号与苏88-M21对9个大豆疫霉菌株的反应类型,经基因推导发现这2个品种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利用大豆疫霉菌株对鲁豆4号×诱处4号的F2:3群体和苏88-M21×新沂小黑豆的RIL群体进行抗性分析,表明鲁豆4号对大豆疫霉菌株Pm28和苏88-M21对大豆疫霉菌株Pm14的完全抗性是由1对显性主基因控制的,这2个基因暂定名为RpsLu4和RpsSu。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方法(BSA),将2个抗性基因RpsLu4和RpsSu分别定位在N和O连锁群。4、部分抗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利用“苏88-M21×新沂小黑豆”衍生的176个重组自交系(NJRISX)及其亲本为材料,以病斑长度为指标,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和WinQTL Cartographer Version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多区间作图法(MIM)对部分抗性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结果表明:苏88-M21对大豆疫霉P6497的部分抗性是由2对互补的主基因加多基因控制的,主基因遗传率为74.13%,多基因遗传率为23.79%;在QTL分析中,利用CIM检测到2个部分抗性QTL(qPR-15-1和qPR-10-2),分别位于E、O连锁群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3.95%,8.25%。利用MIM检测到3个QTL(qPR-15-1、qPR-10-2和qPR-6-3),分别位于C2、E和O连锁群上,表型贡献率为4.30%-15.90%。利用2种方法检测到的2个QTL(qPR-15-1和qPR-10-2)区间相同。5、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分析利用大豆基因组寡聚核苷酸芯片,分析大豆抗病品种苏88-M21在大豆疫霉侵染幼龄大豆下胚轴后基因的表达情况,获得了688个差异表达明显的探针,代表了665个受大豆疫霉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病程相关蛋白、防卫反应基因、转录因子、信号转导因子等。在接种大豆疫霉后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是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包括PR5蛋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等;下调表达的基因有与细胞壁形成相关的基因,包括富含脯氨酸的细胞壁蛋白、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等。本研究选择9个与抗病相关的大豆基因和1个大豆疫霉基因进行实时定量RT-PCR分析,以验证基因芯片的结果,结果表明这10个基因在大豆接种大豆疫霉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与基因芯片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基因芯片的数据是可靠的。

孙石[5](2008)在《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root rot,PRR)是一种毁灭性的大豆病害,在大豆主要生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等均有发生,对大豆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经济、安全、有效的途径。大豆对疫霉根腐病存在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完全抗性是小种专化性抗性,通过限制大豆疫霉的侵染来实现的,是由Rps基因控制的,迄今已鉴定并定名了14个抗病基因,它们分布在4条大豆连锁群的8个位点上。然而,大豆疫霉变异迅速、复杂,自从1948年首次发现此病害以来,已鉴定六十多个生理小种和许多未定名的分离物,所有已知抗病基因均被“击败”。而大多数品种抗源单一,常使抗病品种在推广8~15年后就会“丧失”原有的抗性。因此,迫切需要拓宽新的抗病基因。迄今为止,各国的抗性品种选育主要集中在完全抗性品种的选育,但完全抗性品种在大面积推广种植后会因新的致病小种的流行而丧失抗性,并且单基因抗性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容易对大豆疫霉产生选择压力从而产生新的生理小种。部分抗性(partial resistance)是另一类具有非小种专化性的数量抗性,能够减轻和减缓新生理小种产生的压力。黄淮地区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之一。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黄淮地区的优异抗源,发掘新的抗病基因,明确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的遗传机制,对新的抗病基因进行分子作图,从而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和物质基础,推动大豆抗疫霉根腐病育种的发展。1、抗性鉴定。利用7个具有不同毒力公式的大豆疫霉菌株,对黄淮夏大豆主产区的96个大豆品种(系)和一套含已知13个Rps基因的大豆鉴别寄主进行了接种鉴定,96个大豆品种(系)对7个大豆疫霉菌株共产生38种反应型,有4种反应型分别与单个抗病基因的反应型一致,有10种反应型与2个已知基因组合的反应型相同,有5种反应型与3个已知基因组合的反应型相同,其它反应型为新的类型。根据“基因对基因”学说,抗病基因的推导结果有7个品种可能含有Rps3a,有4个品种可能含有Rps3b,有1个品种可能含有Rps3c,有5个品种可能含有Rps7,有一些品种可能含有国际上尚未命名的新的抗病基因,这些抗源品种是我国大豆抗疫霉根腐病育种的有效抗源。2、根部接种法及部分抗性的抗源筛选。用根部接种法接种已知抗性水平的3个大豆品种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部分抗性,结果表明本方法所获鉴定结果稳定、可靠、效率较高,建议作为我国鉴定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基本方法。另外,用大豆疫霉菌株PNJ1接种鉴定38份黄淮地区大豆栽培品种和地方品种,其中高抗品种10个,占鉴定品种的26.3%。3、遗传分析。利用分别具有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的的品种配置4个杂交组合,在分别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和根部接种法接种大豆疫霉菌株PNJ1条件下,研究两类抗性的遗传模式。结果表明,大豆对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分属不同遗传体系,完全抗性由1对主基因控制,抗病对感病表现为显性;部分抗性由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F2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1.31%~74.84%和15.60%~50.34%,F2:3代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4.21%~77.05%和13.52%~38.24%。两类抗性都有育种价值,并且在早世代选择是有效的。选育聚合有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的品种是使大豆获得疫霉根腐病高水平抗性和持久抗性的最佳途径。4、基因定位。大豆品种豫豆25和郑92116具有良好的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特性,经基因推导发现它们可能含有多个抗性基因组合或者含有新的抗病基因。用豫豆25与感病材料NG6255、郑92116与NH5分别杂交构建了两个F2:3群体,用大豆疫霉菌株对这两个群体进行抗性分析,通过SSR结合BSA的方法进行了分子作图,再结合系谱分析,结果显示豫豆25和郑92116的抗性是由同一个显性单基因控制,该基因可能为新的抗病基因,暂定名为RpsYu25,根据SSR标记的位置,该基因被定位在大豆连锁群N上。5、RGA分析。根据水稻抗白叶枯病Xa21基因的富含亮氨酸重复区域(LRR)和番茄抗细菌性斑点病的Pto基因编码蛋白激酶的DNA序列,设计2对引物用于扩增48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具有较丰富的RGA多态性,从48个大豆品种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中,共扩增出53条谱带,各品种之间谱带较清晰且呈现明显的多态性,以相似系数0.746聚类,48个大豆品种可以分成7类。尽管RGA聚类和抗性表型聚类的类与类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但抗谱广的品种,能较好地聚在一类,如丰收黄、科丰36、即墨油豆等。因此,综合利用抗性表型和RGA分析可以为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基因鉴定、品种的培育和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陈申宽,闫任沛,王秋荣,武迎红[6](2002)在《呼伦贝尔盟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7~ 2 0 0 1年采用定点定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 ,室内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结果表明 :呼盟农区大豆疫霉根腐病平均发病率为 3 0 1%;大豆疫霉根腐病病级与单株生产力、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间呈显着的负相关 ;筛选出适于当地种植或作为育种的亲本材料 2 0余份 ;筛选出防效较好的拌种药剂和种衣剂、生物肥、叶面肥 ,施用后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蔓延 ,使大豆产量增加 10 %以上 .

王秋荣,陈申宽,闫任沛,张万海,石家兴,弓仲旭[7](2001)在《呼伦贝尔盟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1996~1999年选择呼盟岭东有代表性乡(镇),采用定点定期系统调查与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危害特点、发病条件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呼盟大豆单株胞囊数增加,从而导致大豆根瘤数、侧根数减少、植株鲜重下降;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减少,使大豆产量减产17.50%~40.92%;制定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地选用种衣剂、混复肥配方、叶面肥喷施等综合防治技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呼伦贝尔盟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呼伦贝尔盟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诊断大豆根部主要病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由病原菌引起的大豆根部病害研究进展
        1 大豆根腐病
        1.1 大豆镰孢根腐病
        1.2 大豆疫霉根腐病
        1.3 大豆立枯病
        1.4 大豆炭腐病
        2 大豆红冠腐病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豆根部病害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 传统的检测方法
        1.1 大豆根部病原菌分离
        1.1.1 病原真菌分离
        1.1.2 大豆疫霉分离
        1.1.3 立枯丝核菌分离
        1.1.4 冬青丽赤壳菌分离
        1.2 病原菌属的鉴定
        2 免疫学法
        3 分子技术
        3.1 DNA探针技术
        3.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3.3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3.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3.5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3.6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3.7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参考文献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诊断由5种常见镰孢菌引起的大豆镰孢根腐病
        第一节 以CYP51C为靶标基因建立检测尖镰孢菌、木贼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的LAMP技术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菌株培养及菌丝粉制备
        1.3 实验所需试剂、仪器与耗材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1.4.1 菌丝基因组DNA提取
        1.4.2 人工接种发病植物组织DNA提取
        1.5 LAMP引物设计与合成
        1.6 LAMP反应体系
        1.7 LAMP扩增产物判断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LAMP检测体系的特异性验证
        2.1.1 CYP51C-Fo-LAMP体系特异性验证
        2.1.2 CYP51C-Fe-LAMP体系特异性验证
        2.1.3 CYP51C-Fg-LAMP体系特异性验证
        2.2 3个LAMP检测体系的灵敏度验证
        2.3 3个LAMP技术检测人工接种发病的大豆病组织中的病原菌
        2.4 3个LAMP技术检测田间发病的大豆病组织中的病原菌
        第二节 以TEF-1α为靶标基因建立检测茄腐镰孢菌、层出镰孢菌LAMP检测技术体系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菌株
        3.2 菌株培养及菌丝粉制备
        3.3 基因组DNA的提取
        3.4 LAMP引物设计与合成
        4 结果与分析
        4.1 TEF-1α-Fs-LAMP与TEF-1α-Fp-LAMP检测体系的特异性验证
        4.1.1 TEF-1α-Fs-LAMP体系特异性验证
        4.1.2 TEF-1α-Fp-LAMP体系特异性验证
        4.2 TEF-1α-Fs-LAMP与TEF-1α-Fp-LAMP检测体系的灵敏度验证
        4.3 TEF-1α-Fs-LAMP与TEF-1α-Fp-LAMP检测体系检测人工接种发病的大豆病组织中的病原菌
        4.4 TEF-1α-Fs-LAMP与TEF-1α-Fp-LAMP检测技术体系检测田间发病的大豆病组织中的病原菌
        本章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诊断大豆立枯病与大豆炭腐病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菌株培养及菌丝粉制备
        1.3 实验所需试剂、仪器与耗材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1.5 LAMP引物设计与合成
        1.6 LAMP反应体系
        1.7 LAMP扩增产物判断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ITS-Rs-LAMP体系与ITS-Mp-LAMP体系的特异性验证
        2.1.1 ITS-Rs-LAMP体系特异性验证
        2.1.2 ITS-Mp-LAMP体系特异性验证
        2.2 ITS-Rs-LAMP体系与ITS-Mp-LAMP体系的灵敏度验证
        2.3 ITS-Rs-LAMP与ITS-Mp-LAMP技术检测人工接种发病的大豆病组织中的病原菌
        2.4 ITS-Rs-LAMP与ITS-Mp-LAMP技术检测田间发病的大豆病组织中的病原菌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适用于在田间快速诊断大豆红冠腐病的LAMP检测技术体系的研发
        第一节 大豆红冠腐病LAMP诊断技术的研发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菌株培养及菌丝粉制备
        1.3 实验所需试剂、仪器与耗材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
        1.5 LAMP引物设计与合成
        1.6 LAMP反应体系
        1.7 LAMP扩增产物判断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TUB-Ci-LAMP体系的特异性验证
        2.2.1 TUB-Ci-LAMP体系不同地区分离的冬青丽赤壳菌菌株的特异性验证
        2.2.2 TUB-Ci-LAMP体系对大豆根部其他常见病原菌以及其他真菌的特异性验证
        2.2 TUB-Ci-LAMP体系的灵敏度验证
        2.3 TUB-Ci-LAMP技术检测人工接种发病的大豆病组织中的冬青丽赤壳菌
        第二节 适用于田间快速诊断大豆红冠腐病的LAMP诊断技术体系的改进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所需仪器
        3.2 从人工接种的发病大豆病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一步法
        3.3 用保温杯完成LAMP反应的操作程序
        3.4 适用于田间现场快速诊断的LAMP检测简化操作
        3.5 LAMP检测简化操作与保温杯提供热源相结合条件下的检测灵敏度
        4 结果与分析
        4.1 简化LAMP检测操作与用保温杯提供恒温热源完成LAMP反应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
        4.2 以一步法提取的大豆病组织DNA为模板进行LAMP检测的结果
        4.3 适用于田间快速诊断大豆红冠腐病的LAMP检测技术集成
        本章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高遥量检测大豆根部9种重要病原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用于高通量集成的9个LAMP检测技术体系
        1.2 9个LAMP检测体系与96孔板结合的高通量检测设计及方法
        1.3 LAMP检测结果判定
        1.4 大豆根部病组织DNA的提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9个大豆根部病原菌LAMP检测体系与96孔板相结合的高通量检测集成
        2.2 高通量检测设计体系方案的改进及其在大豆根部病害诊断的应用验证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致谢

(2)分根培养系统中AM真菌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AM真菌:
        1.1.2 大豆胞囊线虫:
        1.1.3 大豆 (Glycine max Merrill) 品种:
        1.1.4 分根培养系统:
    1.2 试验设计
    1.3 分析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AM真菌对大豆胞囊线虫及其病害的影响
        2.1.1 AM真菌对SCN生长发育的影响:
        2.1.2 AM真菌对SCN侵染速率的影响:
    2.2 各接种处理对大豆根系内防御性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2.2.1 过氧化物酶 (POD) 活性变化:
        2.2.2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变化:
        2.2.3 β-1, 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
        2.2.4 几丁质酶活性变化:
3 讨论

(3)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研究概述
        1.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症状
        1.1.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危害
        1.1.2 大豆疫霉菌根腐病的症状
        1.2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的研究
        1.2.1 病原菌命名的发展及分类地位
        1.2.2 大豆疫霉菌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1.2.3 大豆疫霉菌的生理小种
        1.2.4 大豆疫霉的分离技术
        1.3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治
        1.3.1 抗病资源筛选及抗病品种利用
        1.3.2 加强检疫
        1.3.3 栽培防治措施
        1.3.4 化学防治措施
        1.3.5 生物防治
        1.3.6 综合防治
    2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研究
        2.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分类
        2.2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鉴定方法
        2.2.1 小种专化性(完全抗性)
        2.2.2 非小种专化性(部分抗性)
        2.3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源筛选
        2.4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遗传分析
        2.4.1 小种专化性抗性(完全抗性)
        2.4.2 非小种专化性抗性(部分抗性)
        2.5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基因鉴定
        2.5.1 常规遗传学方法
        2.5.2 抗病基因的推导
    3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
        3.1 分子标记技术出现与利用
        3.1.1 基于Southern杂交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3.1.2 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技术
        3.1.3 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标记
        3.1.4 基于PCR与限制性酶切技术结合的分子标记
        3.2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3.2.1 大豆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基因定位
        3.2.2 抗性基因的克隆
    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基因分析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种质资源
        1.1.2 大豆疫霉菌株
        1.2 鉴定方法
        1.2.1 培养基的制备
        1.2.2 大豆植株的培养
        1.2.3 接种
        1.2.4 病情调查及抗性评价
        1.2.5 抗病基因的推导
        1.3 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病基因的鉴定分析
        2.2 抗病基因资源的分布
        2.3 抗性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我国大豆疫霉根腐病资源的分布
        3.2 抗性基因的推导
第三章 大豆种质对4个大豆疫霉菌株的抗性鉴定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种质资源
        1.1.2 供试菌株
        1.2 鉴定方法
        1.2.1 培养基的制备
        1.2.2 大豆植株的培养
        1.2.3 接种
        1.2.4 病情调查及抗性评价
        1.2.5 抗病基因的推导
        1.3 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病基因的鉴定分析
        2.2 鉴定抗性基因资源的分布
        2.3 抗性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方法
        3.2 抗病基因资源的分布
        3.3 抗性基因的推导
第四章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遗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亲本及杂交组合
        1.1.2 供试菌株
        1.1.3 群体的抗性鉴定方法和标准
        1.1.4 遗传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病基因推导
        2.2 抗性遗传分析
    3 讨论
全文结论
    1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源筛选
    2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完全抗性遗传分析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基因定位及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及其英汉对照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研究
        1.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起源、分布与危害
        1.2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物的研究
        1.3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治
    2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研究
        2.1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类型
        2.2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方法
        2.3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
        2.4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鉴定
        2.5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遗传分析
    3 大豆对大豆疫霉抗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3.1 分子标记的发展与应用
        3.2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的定位
    4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4.1 表达序列标签在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4.2 基因芯片在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南京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及毒性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培养基制备
        1.2 发病植株中大豆疫霉的PCR检测
        1.3 病原菌诱捕和分离
        1.4 鉴别寄主、鉴定方法及病情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植株中大豆疫霉的PCR检测
        2.2 大豆疫霉菌株诱捕、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2.3 大豆疫霉毒性的鉴定
    3 讨论
第三章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大豆疫霉菌株
        1.3 抗性鉴定方法
        1.4 病情调查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种质资源完全抗性鉴定
        2.2 大豆种质资源部分抗性鉴定
    3 讨论
        3.1 大豆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
        3.2 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
第四章 大豆对大豆疫霉菌株完全抗性基因的SSR标记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1.2 供试菌株
        1.3 群体的抗性鉴定
        1.4 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1.5 试验所用试剂的配置
        1.6 试验过程中涉及的主要试验仪器
        1.7 抗感基因池的构建
        1.8 数据整理和连锁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病基因的推导
        2.2 抗性遗传分析
        2.3 标记的筛选
        2.4 抗病基因定位
    3 讨论
第五章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1 材料和方法
        1.1 大豆疫霉菌株
        1.2 品种
        1.3 部分抗性测定
        1.4 统计分析及QTL定位
        1.5 SSR标记分析和遗传连锁图构建
        1.6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QTL定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RIL群体NJRISX的接种鉴定
        2.2 RIL群体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表现和遗传分析
        2.3 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QTL分析
    3 讨论
        3.1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遗传分析
        3.2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QTL定位结果
        3.3 对抗病育种的启示
第六章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大豆基因芯片
        1.3 接种和取样方法
        1.4 芯片杂交、数据处理及分析
        1.5 总RNA提取和纯化
        1.6 实时定量(real time)RT-PCR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芯片的杂交结果
        2.2 接种大豆疫霉后不同时间的下胚轴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2.3 苏88-M21接种大豆疫霉后的下胚轴基因表达谱
        2.4 基因表达谱的SOM聚类
        2.5 序列比对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6 大豆抗病相关基因的实时定量RT-PCR分析
    3 讨论
全文结论
本研究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5)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本文所用主要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大豆疫霉根腐病概述
        1.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危害与症状
        1.2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的研究
        1.3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致病规律
        1.4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治
    2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研究
        2.1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及其分类
        2.2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鉴定方法
        2.3 抗源筛选
        2.4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机制
        2.5 抗性遗传分析
        2.6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鉴定
    3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分子生物学研究
        3.1 植物 DNA分子标记技术
        3.2 质量性状基因定位策略
        3.3 大豆疫霉根腐病质量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
        3.4 大豆疫霉根腐病数量抗性基因定位
        3.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豆种质对7个大豆疫霉菌株的抗性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鉴定方法
        1.3 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病基因的鉴定
        2.2 抗病基因资源的分布
        2.3 抗性聚类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大豆对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鉴定方法及抗源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已知抗性水平品种的接种鉴定
        2.2 黄淮地区的部分品种的抗性鉴定
    3 讨论
第四章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抗性鉴定
        1.3 遗传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的遗传分析
        2.2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遗传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 RpsYu25的分子作图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定位群体的构建
        1.3 定位群体的抗性鉴定
        1.4 DNA样品制备
        1.5 SSR分析
        1.6 抗感基因池的构建
        1.7 SSR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抗性遗传分析
        2.2 标记筛选
        2.3 抗病基因定位
    3 讨论
第六章 大豆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类似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DNA样品的制备
        1.3 PCR扩增、电泳和银染
        1.4 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多态性
        2.2 利用RGA相似性对品种进行聚类
    3 讨论
全文结论和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呼伦贝尔盟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呼盟大豆疫病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1.2 大豆品种抗病性鉴定
    1.3 大豆疫病防治技术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呼伦贝尔盟大豆疫霉根腐病发生危害情况
    2.2 大豆疫霉根腐病分级与产量的关系
    2.3 大豆品种 (系) 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
    2.4 药剂拌种对病害的防治效果
    2.5 大豆种衣剂拌种对病害的防治效果
    2.6 生物肥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2.7 增加作物的营养, 提高抗病能力
        2.7.1 增施壮根保苗肥, 控制根腐病的发生
        2.7.2 喷施叶面肥, 补充作物后期营养, 增强抗病能力
        2.7.3 大豆花荚期药肥混配喷施
3 结论与讨论
    3.1 摸清了呼盟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危害
    3.2 筛选出抗病品种
    3.3 探索出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3.4 应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四、呼伦贝尔盟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诊断大豆根部主要病害的研究[D]. 陆辰晨.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 [2]分根培养系统中AM真菌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效应[J]. 李岩,李俊喜,徐丽娟,赵洪海,刘润进. 微生物学通报, 2010(11)
  • [3]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源筛选及抗性遗传分析[D]. 张宝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4]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基因定位及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D]. 武晓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5]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的初步研究[D]. 孙石.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6]呼伦贝尔盟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研究[J]. 陈申宽,闫任沛,王秋荣,武迎红.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 [7]呼伦贝尔盟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王秋荣,陈申宽,闫任沛,张万海,石家兴,弓仲旭.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1(06)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