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危机下的民间借贷

一、信用危机下的民间借贷(论文文献综述)

金瓯[1](2019)在《信贷模式与乡村治理的互动发展——基于温州市“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资产受托代管融资"是涉及金融机构、村集体、农户的多边模式,将农村的"自治"与"德治"作为集体资产的隐性担保,实现了资产的"可信承诺"。农村治理是该信贷模式的基础,而这项创新也丰富了农村治理的手段。但是,该模式只是解决了"准入",并未涉及"退出",仍存在相关的金融风险及社会风险。为了防范风险,还需完善风险管理,首先是强化"法治"保障,其次是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陈凤英[2](2019)在《P2P网络借贷会计业务处理问题研究 ——以陆金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P2P网络借贷也随之产生。近几年P2P网贷平台迅速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机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是行业内各种法律法规还未完善,行业内呈现杂乱生长的状况,因此伴随着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会计业务处理方面国家还未出台相应的会计准则,P2P网贷公司将面临诸多会计处理的问题。本文探讨P2P会计业务处理所存在问题有利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实际情况,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陆金服作为行业内盈利能力较好的平台之一,在网贷行业评级榜单中居同业前列,因此陆金服在行业内具有代表性。本文分析陆金服的业务模式和主要产品,了解平台的经营状况。再根据出借人与借款人资金存管及资金流转路径分析其会计业务处理方法。本文通过上述分析基础再结合会计准则与监管政策探讨P2P网络借贷在会计业务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综合上述分析表明,陆金服虽然已经和第三方资金存管银行合作,但是仍存在资金划转监控问题,会计人员应在账务处理时详细核对。再者平台信息服务费收入的准则滞后,行业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最后出借人利息收入的代扣代缴义务人不明确等问题。陆金服应根据自身业务实质的特点,对会计账务处理、税务处理、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以及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等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娄敏[3](2018)在《“有限”与“无限”之间:摊还规则的偿债逻辑——以江津县债务类司法档案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摊还在清代至民国的借贷关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专门处理资不抵债的债务清偿问题。生存伦理是迫使债权人准许摊还与忍受损失的道德压力;信用资本是部分债务人拒绝摊还与承诺清偿债务的根本原因。这既是对窘迫债务人的怜悯,又是要求债权人共同分摊信贷市场风险的表现。与现代《破产法》相比,摊还规则的实践过程,体现了"暂时性"有限责任与"永久性"无限责任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经济处境下借贷双方的利益诉求。

谢一奇[4](2017)在《作为治理工具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与政企协同》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拥有巨量的人口和面积,各地区、各阶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差异巨大,本身就是一个拥有独一无二体量的大国。同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同时推进,"单位制"解体后迎来前所未有的社会流动规模,这一切都对我国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国政府面临着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不曾面对的超大规模国家治理难题。面对社会治理挑战,政府原有的治理工具大体上包括行政强制力量或法律、道德等各类社会规范。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些治理工具虽然持续发挥着必要的社会治理功能,但是其局限性正在凸显,边际效用不断递减,表现为我国社会问题涌现,社会矛盾激增,良好的社会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在大国治理难题面前,我们急需运用新的治理工具,扩充治理工具的选择范围。信用作为法律、纪律、道德之外的另一种规范力量,来源于社会成员的日常积累,实现对普通人生活及其德行表现的高清画像。通过建立信用记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并与个人生活相挂钩,信用可以有效降低社会成员间的交易成本,改善社会道德水平,实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社会治理效果,从而建立一种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大约束力的超级自律机制,这些机制就组成了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社会善治,并鼓励多元协同,具有社会治理的现实意义,应当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指出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瞻远瞩的英明之举,是十分必要的适时之策。我国政府自进入新世纪就提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通过行政资源,目前已经在各级政府间建立起基本的信用信息收集共享机制,推动了地方的信用建设,并通过信用制度管理社会经济重点领域,这可以看作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官方路径。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对信用的巨大需求,激发了各类企业深入信用领域,通过将电商交易记录、社交网络记录转化为信用信息,云端整合传统信用信息,以及丰富信用的使用场景,拓展了社会信用体系的格局。企业在满足自身盈利目的的同时,使信用治理得以覆盖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提供更精细的治理手段,吸收更多元的主体参与,逐渐形成了社会信用庞杂体系,并引起了政府的介入和吸纳。这可以看作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草根格局。虽然政府和企业都在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但是目前双方的实践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挑战。因此,政企协同互补就成为必然选择。应当通过政企合作,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社会信用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政务、商务、社会等领域,在社会治理中更好地发挥社会信用体系的工具效能。

刘小书,沈璜[5](2017)在《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审计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动性风险是保险业难以量化的风险之一,对保险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本文从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出发,以寿险公司内部审计的视角,通过对流动性风险的历史事件以及当前我国寿险业环境等分析,探究流动性风险背后的动态成因,并从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流动性风险识别、流动性风险监测及流动性风险后续审计等方面进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探索。

夏择民,朱康对,朱呈访[6](2015)在《信用危机中,社会资本失效了吗?——基于温州中小企业自组织协作融资案例》文中研究说明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引发了信用危机后,温州中小企业面临贷款难、银行续贷难、过桥资金难"三因素"难题。这场危机肇始于基于社会资本的民间借贷的盲目扩大化,社会资本在融资中的作用受到质疑。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11家企业基于社会资本,以自组织协作融资的方式,先后解决"三因素"难题,渡过信用危机,实现逆势增长,凸显了社会资本的积极作用。通过比较发现,社会资本的信息机制与替代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变化,社会资本的角色也随之改变。据此,在产业前景良好且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地方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合理调动社会资本开展协作融资,使其信息机制作用于开放网络,替代机制作用于封闭网络,以缓解信用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周晶燕[7](2015)在《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费金融公司在我国实属舶来品,发展历史只有短短5年。即便如此,其发展后劲却很足,在促进居民消费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自银监会2009年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以来,我国共批准设立了七家消费金融公司,投资金额从3亿20亿不等。对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研究多是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集中在消费信贷行为和风险防范,而从法学视角研究的成果较少,专门研究监管的文章更是屈指可数。因此,深入研究消费金融公司监管的现状,找出现行监管模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创新点是从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两个方面来构建并完善现有监管体系。外部监管上需完善立法,建立配套法律,细化规则并建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优势,与法律监管形成互补,构建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内部监管从完善公司治理、优化管理人选任制度、创新产品和经营模式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减少公司内部风险,构建内部监管体系。本硕士论文包括前言和五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监管的基础谈起,主要介绍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基本情况。通过与国外作对比,总结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特点。进而论述监管的经济学基础和法学基础,指出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目标。第二部分主要论证监管的必要性。市场自由化下消费金融公司有其自身弊病,需要政府通过法律进行调控和监管。同时,监管消费金融公司也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利益、维护金融行业的稳健运行。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基于对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外部监管现状和内部监管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监管主要问题并探究其成因。其中,外部问题集中在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备、规定原则化操作性差和行业自律监管不完备三个方面;内部问题集中在特殊股权结构和经营模式引发的潜在风险、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和消费信贷交易风险三个方面。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消费金融公司在英国、美国、日本的发展情况、监管措施和监管特点,总结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包括完善的立法体系、发达的行业协会、注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以及完备的个人信用信息体系等。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基于第一到第四部分的论述,就完善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提出建议。针对第三部分提出的现有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外部监管和内部自律两个方面提建议。外部监管从完善立法、细化管理办法和组建行业自律组织来完善。具体包括:通过制定消费信贷法律、完善金融配套立法和健全个人征信体系来完善监管立法;通过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消费金融领域、明确经营范围和规范破产制度来细化管理办法;通过形成行业自律组织,构建行业联动机制并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来发挥行业自律的优势。内部监管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管理人制度、创新产品和经营模式减少信贷交易风险、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来降低企业风险,构建内部自律监管。

谢丽芳[8](2014)在《温州信用危机下县域企业融资模式突破研究》文中指出2011年以来,温州市企业融资广泛采用的互保、联保贷款严重受累,少数企业的债务风险传导到整个担保链条上,演化为区域性金融风险,企业投资、经营信心不足,严重影响温州市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温州乐清市的深度调研,提出遏制危机、重塑信用环境、突破现有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

刘英[9](2014)在《中国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研究》文中提出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的概念是由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McCully)提出的。影子银行能够行使类似传统商业银行的职能,融资并且提供流动性转换和信用转换,但又游离于监管之外。由于其高杠杆、期限错配等特点,再加上它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紧密联系及其规模的发展扩大,影子银行为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成为引发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目前,如何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管,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的工作重点。法律监管的前提是监管对象的确定。由于影子银行概念比较新,目前对其概念讨论虽多,却无统一的权威定义,普遍认为影子银行的本质是一种非银行信用中介。在我国,影子银行在金融管制和利率双轨制的背景下产生,其风险主要来源于监管套利及其与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密切关系。影子银行在宏观上可以满足金融需求,促进市场繁荣,推动金融改革;微观上可以分散金融风险,降低成本。但其也存在监管套利、金融脆弱性、冲击宏观调控效力等风险。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管,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限制其风险。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已经实施了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措施,为我国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提供有益借鉴。我国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已经起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监管层不断强调影子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但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法制不完备,存在监管真空和重叠,且行政化金融管制过于严格。我国对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要坚持正确的监管原则,选择高效的监管模式,明确法律监管的主体、对象和重点,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从而将影子银行纳入我国法律监管的体系内。

尚旭东[10](2013)在《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古老的融资方式‘,从原始社会后期阶级分化导致贫富不均,为维持生产与生活而产生的最早的人与人之间互济余缺,延续至今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如今,仍然存在于现代金融社会之中,并且有着生长的土壤。民间借贷,俗称为地下钱庄,是指处于正规的金融体制之外的资本,对我国的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起到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以鄂尔多斯市为例,民间借贷极为活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21世纪头十年的的繁荣时期,以及2010年之后走向衰落,鄂尔多斯经济的走势和走向无不和民间借贷密切相关。在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爆发后,民间借贷暴露出很多弊端和危害,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和民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政府目前出台的政策和法规仍未能完全有效地消除民间借贷危机带来的后患。针对这一特殊背景下民间借贷规范的研究不是很多,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本项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以看作是对于该领域问题研究的有益探索。本文由历史和逻辑两条线相结合,梳理了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状况,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了其成因。以鄂尔多斯为例,阐述了鄂尔多斯经济迅速发展催生的民间借贷的膨胀,所导致的经济泡沫,以此分析了金融监管不到位给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规范问题及成因,并且为下一步鄂尔多斯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提出了思路和建议。最后,文章从政府政策,金融部门的监管及法治方面分别提出了规范民间借贷,解决民间借贷带来的影响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首先对鄂尔多斯市活跃的民间借贷在缓解正规金融体系信贷资金压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行了正面评价,认为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鄂尔多斯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所谓的“鄂尔多斯现象”。然后,客观地分析了由于民间借贷的不规范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整个鄂尔多斯经济带来的重创。本文第二部分的创新点和深入探索的是,不仅仅从民间借贷和金融监管入手,还分析了鄂尔多斯民间借贷产业结构,阐述了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格局与民间借贷的关系,深入思考了进一步引导民间资金流向的问题,以及如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服务。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引发的各种问题,关于民间借贷的规范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解决路径研究。从源头上把关,建立一个良性运行的、规范有序的金融体系,遵循合法化、透明化的总体原则;从方法上着手,引导规范与打击取缔并重;从制度上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有力的民间借贷监管体制;从解决出路而言,找出解决民间借贷的出路同步进行相关配套改革。就具体对策建议方面,本文做了如下探讨:从法律角度合理明确地定位民间借贷;规范的民间借贷监管实施细则,防范金融风险;多样化地解决民间借贷出路。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值得长期研究,本人今后会继续关注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及时丰富研究内容。

二、信用危机下的民间借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用危机下的民间借贷(论文提纲范文)

(1)信贷模式与乡村治理的互动发展——基于温州市“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问题的提出
分析框架
“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背景、做法和绩效
    (一)背景
    (二)做法
    (三)绩效
信贷模式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发展
    (一)参与该业务创新的动机
        1.地方政府:追求区域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增长的需求
        2.农业部门:落实工作职责的需求
        3.金融机构:追求企业利润的需求
        4.农民:解决融资难的需求
        5.村干部:对口碑、影响力的追求
    (二)专用性投资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
    (三)降低交易成本的治理模式创新:“金融机构—村集体—农户”
        1.建立多边信贷模式
        2.建立集体决策机制
        3.形成抱团联盟机制
    (四)信贷模式的创新为完善乡村治理拓宽了渠道
    (五)现有风险
        1.金融风险
        2.社会风险
治理模式的完善
    (一)强化“法治”保障
        1.从丰富的温州农村改革实践中寻找相关案例或司法经验
        2.探索农村改革,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破解法律法规限制
        3.对集体资产确权,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注入法治化基因
    (二)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
启示

(2)P2P网络借贷会计业务处理问题研究 ——以陆金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P2P网络借贷与会计业务处理理论基础
    2.1 P2P网络借贷概述
        2.1.1 P2P网络借贷定义
        2.1.2 P2P网络借贷的特征
    2.2 P2P网络借贷运营模式
        2.2.1 简单平台模式
        2.2.2 复合中介模式
    2.3 P2P网络借贷会计核算特点
        2.3.1 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
        2.3.2 会计核算的全面性
        2.3.3 严格的会计核算制度
    2.4 网络借贷环境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2.4.1 网络借贷环境对会计主体的影响
        2.4.2 网络借贷环境对持续经营的影响
        2.4.3 网络借贷环境对会计分期的影响
        2.4.4 网络借贷环境对货币计量的影响
第3章 陆金服网络借贷公司介绍
    3.1 我国网络借贷平台现状
        3.1.1 平台数量情况分析
        3.1.2 P2P网络借贷业务规模分析
        3.1.3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3.2 陆金服的基本情况
        3.2.1 陆金服平台概述
        3.2.2 陆金服平台发展现状
        3.2.3 陆金服平台产品介绍
    3.3 陆金服平台运营模式
        3.3.1 资金存管基本情况
        3.3.2 保险公司担保模式
        3.3.3 债权转让模式
    3.4 陆金服平台财务状况分析
        3.4.1 盈利能力
        3.4.2 偿债能力
        3.4.3 营运能力
第4章 陆金服会计核算介绍
    4.1 陆金服平台业务流程
        4.1.1 出借人流程
        4.1.2 借款人流程
    4.2 投资业务的会计核算
        4.2.1 出借人的资金流转路径
        4.2.2 资金入账和提现的会计核算
        4.2.3 平台收取出借人费用会计核算
        4.2.4 返还出借人本金和利息会计核算
    4.3 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
        4.3.1 借款人的资金流转路径
        4.3.2 发放贷款会计核算
        4.3.3 平台收取借款人费用会计核算
        4.3.4 收到借款人返还本息会计核算
        4.3.5 贷款坏账减值准备会计核算
    4.4 其他相关费用会计处理
    4.5 税收会计处理
第5章 陆金服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陆金服资金入账核算存在的问题
    5.2 陆金服收入核算存在的问题
        5.2.1 平台信息服务费确认的问题
        5.2.2 收入与成本分摊问题
    5.3 陆金服税收核算存在的问题
        5.3.1 P2P平台相关税法制度缺失
        5.3.2 个税代扣代缴义务人不明确
        5.3.3 所得税税前抵扣风险
第6章 优化陆金服会计业务处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6.1 陆金服会计业务处理的对策建议
        6.1.1 辅助备查账反映第三方资金流动的全貌
        6.1.2 完善税务处理法规
    6.2 加强P2P网路借贷会计监督
        6.2.1 改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6.2.2 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督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陆金服2017 年度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

(4)作为治理工具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与政企协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政府治理工具的新选择:社会信用体系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 信用与社会信用体系
        (二) 治理理论
        (三) 多元化治理工具分析
    二、作为一种治理工具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 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社会善治
        (二) 社会信用体系鼓励多元协同
    三、我国社会治理工具的选择难题
        (一) 大国治理面临困境
        (二) 社会信用体系为社会治理带来新的契机
第三章 官方路径: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及变迁
        (一) 探索起步(1988年至2000年)
        (二) 初步规划(2001年至2010年)
        (三) 全面建设(2011年至2015年)
        (四) 市场化发展(2015年至今)
    二、与大数据融合发展的社会信用治理
        (一) 建立信用信息收集共享机制
        (二) 推动地方信用建设
        (三) 通过信用制度管理重点领域
第四章 草根格局:企业孕育的社会信用庞杂体系
    一、科技企业拓展了社会信用体系的格局
        (一) 电商交易记录成为信用信息
        (二) 社交网络行为成为信用信息
        (三) 传统信用信息在云端整合
        (四) 信用的使用场景愈加多样
    二、科技企业丰富了社会信用体系的治理选项
        (一) 覆盖更广泛的社会成员
        (二) 提供更精细的治理手段
        (三) 吸收更多元的主体参与
    三、国家吸纳企业力量的意图与尝试
第五章 政企协同:社会信用治理中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一、政府主导与大数据精细要求的不匹配
        (一) 法律体系不完善
        (二) 政府机制不完全
        (三) 动员民众不充分
    二、企业主导与社会信用管理的难题
        (一) 跨平台整合难度大
        (二) 隐私保护悖论显现
        (三) 监管主体不明确
        (四) 犯罪监管取证困难
    三、政企协同互补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第六章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信用体系治理优化
    一、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走向融合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 政府着力社会信用体系基础工作
        (二) 发挥市场作用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人算不如天算: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工具效能
        (一) 应用于政务领域,建立信用政府
        (二) 应用于商务领域,完善市场规则
        (三) 应用于社会领域,实现公民自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信用危机中,社会资本失效了吗?——基于温州中小企业自组织协作融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研究评述
二、企业自组织协作融资的背景、动力与过程
    (一)背景
    (二)动力
    (三)过程
        1. 银企缔约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2. 基于信任圈的互助拆借阶段(2011年12月~2013年12月)
        3. 信任圈的继续再投资阶段(2013年12月至今)
三、企业自组织协作融资:基于社会资本的分析
    (一)社会资本的信息机制—银企缔约阶段
    (二)社会资本的替代机制—基于信任圈的互助拆借阶段
四、社会资本作用机制在不同融资方式中的比较分析
五、企业自组织协作的政策意涵
六、结语

(7)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消费金融公司监管的基础研究
    (一)消费金融公司界定及其特点
    (二)消费金融公司监管的理论基础
    (三)消费金融公司监管的目标
二、消费金融公司监管必要性分析
    (一)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自由化与政府规制
    (二)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与金融消费者保护
    (三)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与行业的稳健运行
三、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现状、困境及其成因
    (一)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现状
    (二)外部监管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
    (三)内部自律监管的主要风险及其成因
四、国外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法律制度
    (一)英国集中单一式监管
    (二)美国多元多头式监管
    (三)日本一元多头式监管
    (四)国外消费金融公司监管对我国的借鉴
五、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监管制度的完善
    (一)外部监管制度的完善
    (二)内部自律制度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温州信用危机下县域企业融资模式突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当前乐清市面临社会信用危机和中小企业融资危机
    (一) 金融业经营风险集中爆发, 金融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二) 信用环境恶化, 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剧
    (三) 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遭受严峻挑战
三、乐清市信用危机成因分析
    (一) 银行业过度竞争, 贷款规模增速过快, 金融泡沫逐渐形成
    (二) 企业过度融资导致债务危机
    (三) 信用危机机理
        1. 复杂的担保圈为信用危机埋下隐患
        2. 淡薄的信用意识让信用危机成为现实
        3. 脆弱的风险防范措施加深信用危机
四、遏止危机、重塑信用环境、创新企业融资模式的对策
    (一) 有效遏止危机
        1. 引导风险企业积极面对困境
        2. 有效切断担保链
        3. 发挥地方政府在风险处置中的重要作用
    (二) 重塑信用乐清
        1. 软环境引导, 构建有效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2. 硬环境增信, 构建完善的信用征集和评价体系
    (三) 创新融资模式
        1. 完善保证贷款
        2. 鼓励信用贷款
        3. 创新抵 (质) 押贷款
        4. 推广直接融资
        5. 规范民间融资

(9)中国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理论界对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理论界对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对影子银行相关问题的梳理
    2.1 国际上影子银行的概念及其特征
        2.1.1 国外对影子银行概念的探索
        2.1.2 国外影子银行的基本特征
    2.2 影子银行的基本分类
    2.3 影子银行的存在价值
        2.3.1 推动市场繁荣与金融改革
        2.3.2 分散金融风险与降低成本
第3章 中国影子银行及对其进行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3.1 中国的影子银行
        3.1.1 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
        3.1.2 中国影子银行的特殊性
    3.2 影子银行的风险
        3.2.1 监管套利
        3.2.2 系统性风险
        3.2.3 内生脆弱性
        3.2.4 冲击宏观调控效力
    3.3 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势在必行
        3.3.1 对影子银行进行法律监管的目的
        3.3.2 法律监管的要素
第4章 域外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实践
    4.1 国际组织对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
        4.1.1 金融稳定理事会
        4.1.2 欧盟
    4.2 有关国家对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
        4.2.1 美国
        4.2.2 英国
        4.2.3 日本
    4.3 域外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经验借鉴
        4.3.1 域外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共同点
        4.3.2 对我国的启示
第5章 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现状和问题
    5.1 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现状
        5.1.1 我国已有的影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5.1.2 我国现有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模式
        5.1.3 我国对影子银行采取的监管措施
    5.2 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的问题
        5.2.1 影子银行监管法制不完善
        5.2.2 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叠
        5.2.3 监管措施行政化
第6章 对我国影子银行进行法律监管的建议
    6.1 坚持正确的法律监管原则
        6.1.1 针对性与宏观审慎相统一的监管原则
        6.1.2 风险预防与鼓励创新相统一的监管原则
        6.1.3 前瞻性与弹性相统一的原则
    6.2 选择高效的法律监管模式
    6.3 明确法律监管的主体
    6.4 确定法律监管的对象和监管重点
    6.5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6.5.1 预防性制度
        6.5.2 信息披露制度
        6.5.3 金融风险防火墙制度
        6.5.4 合理的退出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2、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和框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框架
    (四) 论文创新与不足
        1、 创新之处
        2、 不足之处
一、民间借贷的一般理论分析
    (一) 民间借贷的概念界定
    (二) 我国民间借贷的特征
    (三) 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及成因的理论分析
二、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分析
    (一)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发展概况
    (二)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飞速发展与衰落
    (三) 鄂尔多斯经济增长与民间借贷关系
    (四)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产业结构分析
    (五) 从鄂尔多斯民间借贷投射出我国民间借贷失范问题
三、规范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对策与建议
    (一) 总体原则
    (二) 具体对策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信用危机下的民间借贷(论文参考文献)

  • [1]信贷模式与乡村治理的互动发展——基于温州市“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的研究[J]. 金瓯. 农村金融研究, 2019(09)
  • [2]P2P网络借贷会计业务处理问题研究 ——以陆金服为例[D]. 陈凤英. 南昌大学, 2019(02)
  • [3]“有限”与“无限”之间:摊还规则的偿债逻辑——以江津县债务类司法档案为中心[J]. 娄敏.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8(02)
  • [4]作为治理工具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与政企协同[D]. 谢一奇. 南京大学, 2017(08)
  • [5]寿险公司流动性风险审计探索[J]. 刘小书,沈璜.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17(01)
  • [6]信用危机中,社会资本失效了吗?——基于温州中小企业自组织协作融资案例[J]. 夏择民,朱康对,朱呈访. 金融评论, 2015(03)
  • [7]消费金融公司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周晶燕.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9)
  • [8]温州信用危机下县域企业融资模式突破研究[J]. 谢丽芳. 征信, 2014(12)
  • [9]中国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研究[D]. 刘英. 湖南大学, 2014(04)
  • [10]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问题研究[D]. 尚旭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08)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