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花生生产与科学研究Ⅲ.花卉育种

一、美国花生生产与科学研究Ⅲ.花生育种(论文文献综述)

陆荣[1](2020)在《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脱壳原理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中国是花生生产大国,但非花生加工强国,花生收获和加工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我国花生脱壳虽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仍存在着损伤率高和损失严重等问题,不仅造成产量的损失,而且易导致果仁失油、污染、霉变,以及被黄曲霉毒素侵染,造成等品质下降,也影响后续的储藏与加工。因此提高花生脱壳质量对发展我国花生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5151)后续研究,在对国内外花生脱壳技术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花生层流脱壳原理,基于花生脱壳和清选特性,建立了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总体方案,利用离散元理论及仿真软件进行了荚果在脱壳区间运动模拟及受力分析,并进行了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设计,最后研制出样机并进行试验与优化。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提出层流花生脱壳原理,研究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方案。在研究国内外花生脱壳技术的基础上,对卧式脱壳和立式脱壳方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对花生脱壳原理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薄层流动式脱壳原理,确定了直立锥滚筒式脱壳方案。(2)花生物理特性的试验研究。针对辽宁省当地主栽花生品种,测得不同花生荚果及果仁的几何尺寸及分布规律;通过弹性模量试验得到花生荚果及果仁的弹性模量及其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弹性模量与放置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摩擦特性试验得到得到花生品种、接触材质对花生荚果静、动摩擦系数的影响。(3)花生在脱壳区间的力学分析及脱壳装置设计。根据花生在锥环形脱壳区间所处位置,分别进行了力学分析和运动学分析,确定了花生荚果形成层流运行的极限条件,推导出脱壳关键部件直立锥滚筒和锥凹版的参数范围。转速n可取300~400r/min;滚筒半锥角α为30°~60°;筋条倾角β越大,荚果所受剪切力越大,对荚果的螺旋推动作用越小,确定了环形脱壳间隙;根据参数设计了脱壳装置的各部件。(4)花生荚果在脱壳区间状态仿真分析。通过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整机模型,采用离散元方法及EDEM软件以滚筒旋转方式进行花生荚果脱壳的仿真模拟,探索了颗粒物料在不同滚筒半锥角、不同筋条倾角时受到接触力的情况。通过仿真分析可知,在理论计算基础上设计的锥滚筒的半锥角和筋条倾角都可使花生荚果破裂,达到脱壳目的,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5)花生脱出物在横吸气流中的动力学分析及气吸清选装置设计。通过花生脱出物空气动力特性试验得到各花生脱出物的漂浮系数及空气动力学因数,为确定脱壳机结构参数提供依据;为避免花生脱出物拥堵设计了脱出物三向导流装置,确定了导流盘合理倾角为50°;通过花生脱出物在横吸气流中的运动分析,得到各脱出物运动方程;基于花生脱出物在气流中的不同运动轨迹设计了横流三通道气吸清选系统。(6)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整机研制与性能试验。采用轴线为竖直方向且上大下小的锥形脱壳滚筒和锥形凹板筛作为主要脱壳部件;采用同轴减速方式实现高转速风机和低转速花生脱壳滚筒的同轴、差速传动。通过三向导流装置将脱出物导流至出料口,并经三通道横流气吸清选装置实现壳仁分离。经过初步样机试验、观察表明,锥滚筒、锥凹板形式脱壳部件可加快壳、仁透过凹板筛的速度,减轻果仁损伤和提高脱壳效率。利用响应面试验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及优化,得到了锥滚筒半锥角、滚筒转速和脱壳间隙的最佳参数组合并验证,结果表明在脱壳滚筒转速320r·min-1、锥凹板半锥角30°、棱筋升角45°时脱壳综合指标最优,脱净率为98.84%,破损率为2.27%。横流三通道气吸清选装置能够很好地配合脱壳装置实现壳仁分离,在吸风口高度为80mm时,可得到最优清选指标,清选损失率为2.01%,含杂率为0.98%,均优于行业标准。

陈明[2](2020)在《近代花生试验改良的发展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代花生试验改良的发展是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建设的成果。近代花生改良试验与研究发端于19世纪末,是在传统农学向实验农学转变的背景下展开。文章从栽培耕作试验、纯系育种试验、抗病防虫研究三个面向着墨,利用试验报告、杂志、报刊等文献资料,在重点回顾近代花生试验改良演变历程的同时,阐释这一科学实践的意义与影响,并初探花生改良实效并不显着的原因。

张立伟,王辽卫[3](2020)在《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详细论述了我国花生生产、消费和贸易状况,花生榨油行业和食品加工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研究了当前我国花生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花生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近几年我国花生产量超过1 700万t,花生产量和单产位居世界第一,花生消费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国花生出口贸易在世界花生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贸易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尽管我国花生产业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专用花生及高产优质品种较少,未形成优势性的产业带,花生加工基础相对薄弱,以及花生生产、收获、储存、运输、加工过程中农药超量使用和黄曲霉毒素污染等问题。为此,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花生育种研究,扩大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强花生加工技术创新,实施花生油精品名牌发展战略以及标准化建设,以促进我国花生产业健康发展。

张会[4](2018)在《花生FATB(AhFATB)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起源于南美洲,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全球许多地区都有种植。花生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来源,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以及人们对于食用油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食用油的品质也更加注重。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严重不足,长期依赖进口,导致我国油料作物价格走低,种植面积减少,会进一步恶化食用油短缺带来的危害。提高花生产量一直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研究重点,但是对于花生含油量和花生油品质方面的研究却相对不足。因此如何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和分子生物技术调节花生油脂合成相关基因、进而提高花生油品质和含油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高等植物中,脂肪酸(fatty acid,F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质体中。FA的转运取决于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的(fatty acyl-ACP thioesterase,FAT)的活性,它水解酰基-ACP释放游离FA和ACP,因此FAT对于控制植物FA含量和组成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花生栽培种“丰花1号”中克隆得到了2个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基因(Ah FATB),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表达模式以及亚细胞定位分析;转化酵母和拟南芥验证AhFATBs的功能;最后克隆了AhFATBs基因的启动子并构建了GUS-植物表达载体。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全面了解花生FAT(Ah FAT)家族基因,本研究对Ah FAT家族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花生基因组中共有20个FAT基因,不均匀分布在2个基因组的12条染色体上,由于Araip.T3UA2基因不完整,可能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不予分析。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植物FAT广泛存在,是较古老的基因。19个Ah FAT基因分为Ah FATA和Ah FATB两个亚家族,Ah FATA亚家族有2个基因,Ah FATB亚家族有17个基因。Ah FATA家族基因具有6或8个外显子,Ah FATB家族基因结构较为复杂,外显子数目5-8个。Ah FAT家族基因都不具有跨膜结构域但是都具有保守的Acyl-ACP_TE结构域。对Ah FAT家族基因进行可变剪接分析,结果发现Ah FAT家族基因只有少数发生了可变剪接,约占该家族基因总数的25%,且存在组织特异性表达差异。(2)根据转录组测序得到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从花生栽培种“丰花1号”中克隆得到2个Ah FATB基因,分别命名为Ah FATB2-1和Ah FATB2-2。序列分析发现二者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9.36%,都编码41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相似性100%。Ah FATB2同其他植物FATB一样都具有典型的Acyl-ACP_TE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花生Ah FATB2-1首先与野生花生种聚在同一分支,表明二者亲缘关系最近;又与大豆、苜蓿、绿豆聚在一起,表明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3)AhFATBs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2个基因在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但是在不同组织和种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具有显着性的差异。在根、茎、叶、花四个不同组织中,2个基因都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根中,在茎和叶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在种子发育的四个时期中,在种子发育前期(15 d和30 d)的表达量都比较高,而在种子发育后期(45 d和60 d)表达量都较低。(4)利用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对AhFATBs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2个AhFATBs都定位在叶绿体中。(5)构建酵母表达载体对酵母菌株进行遗传转化。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各转基因酵母菌株FA含量与组成成分。分析发现重组菌与对照菌的主要FA组成没有发生改变,但FA总量有所提高。转Ah FATB2-1和Ah FATB2-2菌株中,C16:1、C18:0、C18:1的含量提高比较显着,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24.7%、36.5%、56.1%和24.7%、22.6%、50.6%。(6)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对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各转基因株系的FA含量与组成成分。分析结果显示,Ah FATB2-1和Ah FATB2-2转基因拟南芥种子相比野生型拟南芥种子的FA总量和主要几种FA含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其中FA总含量分别提高了约69.0%、67.8%,两者C16:0和C18:0含量分别为87.5 mg/g干重、19.3 mg/g干重和88.0 mg/g干重、19.5 mg/g干重,比野生型分别提高了5.4和3.5倍。(7)启动子克隆与载体构建克隆得到2个基因的启动子序列,长度分别为1316 bp和1489 bp。序列分析显示二者均具有启动子典型的CAAT-box和TATA-box元件,此外还含有一些光响应元件和与防御、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为了验证启动子功能,我们成功构建了GUS-植物表达载体。

孙子淇[5](2018)在《花生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河南省审定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世界第四大油料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油料生产的日益重视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花生生产呈稳定上升趋势。河南省是我国第一花生生产大省,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2%和27%。培育高产、优质、抗性好、具有理想株型的花生品种一直以来都是花生育种工作的目标。而研究目标性状的遗传机制,了解花生种质资源和育成品种的遗传背景是实现育种目标的前提。本研究利用tGBS(Tunable Genotypingby Sequencing)测序技术获得的高质量 SNP(Single Nuclotide Polymorphism)分析了 320份花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花生农艺、品质、生育期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掘与其紧密关联的SNP标记,为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同时,利用分子标记和亲缘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arentage)解析了河南省培育及审定的106个花生品种的遗传关系,今后花生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指导。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tGBS技术测序并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得到的37,128个高质量SNP构建了 320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320份花生资源根据其植物型可被划分为三大类(C1、C2和C3),C1除3份材料外,其余均为多粒型,C2主要是珍珠豆型,C3包含有普通型、龙生型和中间型,且C1和C2属于连续开花亚种,C3属于交替开花亚种。本研究首次将连续开花亚种中的两个变种即多粒型和珍珠豆型利用分子标记区分开,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结论的可靠性。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当K=2时,连续开花亚种的两个变种(多粒型和珍珠豆型)被归为一个亚群,而当K=3时它们被区分为两个亚群。固定指数(FST)分析结果表明,连续开花亚种的两个变种间的遗传关系较近(C1和C2间的FST值为0.2838),两个亚种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势(C1、C2与C3间的FST值均大于0.4)。核苷酸多样性(π)分析结果表明,C2的遗传多样性更广(0.048),接下来依次为C1(0.035)和C3(0.012)。本结论为花生种质资源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为提高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理论依据。2、利用 MAF(Minor Allele Frequency)高于 0.05 的 10004 个 SNP 位点和实现在 TASSEL 5.2.13 软件中的混合线性模型(MLM),对花生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生育期性状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当显着性水平为0.05(临界值约为5.3)时,共检测到119个显着性SNP与花生重要性状相关联。其中,有19个SNP位点与农艺性状如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总分枝数关联,表型贡献率为7.95%~18.53%,B06染色体上与主茎高相关联的SNP在两个不同测试环境中均被检测到,其余位点仅在一个环境中检测到。与品质性状如蔗糖、油酸、亚油酸含量和油亚比显着相关联的SNP共50个,表型贡献率为8.78%~23.17%,其中有9个与油亚比相关联的SNP能在两个或三个环境中检测到,其余位点仅出现在一个环境中。共发现33个位点与开花期显着相关联,表型贡献率为8.45%~18.80%,有8个位点在两个环境中检测到。与产量相关性状如百果重、百粒重、荚果和籽粒的面积、周长、直径、长、宽、长宽比显着相关联的SNP有26个,表型贡献率为7.61%~16.90%,其中21个位点为一因多效,控制两个及两个以上性状,14个位点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还有3个位点即SARAIP.B05_29253753、SARAIP.B06_72952240、SARAIP.B06_97561085不但同时控制多个性状而且在4个环境中均能检测到。本研究为目标性状基因的遗传解析和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前提。3、利用分子标记和系谱信息分析了河南省1982年至2016年间培育及审定的106个花生品种间的遗传关系。系谱信息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主要育成花生品种绝大多数含有骨干亲本伏花生的血缘,约92%的组合间存在亲缘关系,亲缘系数变异范围为0~0.773,平均值为0.149。106个花生品种根据分子标记和亲缘系数分析结果分别聚集成9类和10类,两个聚类结果的部分类群相互对应,其中珍珠豆型和普通型花生品种相互间具有明显的区别。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06个花生品种可以分为3个亚群,该结果与根据分枝、开花习性和荚果类型的分类相吻合,亚群划分情况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河南省育成花生品种的遗传背景较窄,遗传多样性较差,挖掘利用新的优异种质资源是今后花生育种工作的发展方向。

于树涛,于国庆,孙泓希,任亮,王虹,赵立仁,于洪波[6](2017)在《高油酸花生品种(品系)的遗传多态性分析》文中认为为了解近几年来选育的高油酸品种的遗传多态性,本研究采用31对SSR引物对41份高油酸花生品种(品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31对引物,扩增出90个等位变异数,平均每条引物为2.903个;Shannon’s信息指数分布在0.2291.347之间,平均值为0.752;多态性信息含量PCI指数分布在0.7600.740之间,平均值为0.504。41份高油酸花生品种(品系)相似系数分布在0.3330.889之间,均值为0.626。聚类分析显示,6个育种单位选育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品系)分布在不同分支上,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研究结果不仅为高油酸育种亲本选择提供参考,而且为花生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帮助。

张鹤[7](2017)在《花生脂肪酸近红外模型的建立及高油酸种质的筛选》文中提出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我国花生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花生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其要求也相对越来越高。近年来,高油酸花生凭借其油酸含量高,抗氧化稳定性极好,以及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等优势占领着花生市场。因此,选育高油酸花生品种成为花生育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寻找一种可以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花生育种效率,减轻科研人员工作负担的技术方法,是目前育种工作中的首要问题。这就意味着,高效、快速、准确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花生育种工作的结合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336份花生种质为材料,从农艺性状的角度,对花期、生育期、株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百果重、百仁重、单株生产力等22个性状进行考种测量,共筛选出218份优异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而,用气相色谱检测技术测定样本集花生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3种主要脂肪酸含量,采用3种不同的回归技术和3种不同的散射处理技术,对218份花生样本进行处理,建立花生油酸、亚油酸、棕榈酸3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模型。模型经验证后,用以筛选出高油酸花生种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了花生油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定标标准偏差(SEC)的值为0.660,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的值为0.667,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的值为0.842,定标决定系数(Q-值)为0.829。根据验证集样本对其验证结果和对未知花生样品的测定结果,确定该模型可以用于花生油酸含量的检测。2)建立了花生亚油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定标标准偏差(SEC)为0.565、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为0.588、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886、定标决定系数(Q-值)为0.857。根据验证集样本对其验证结果和对未知花生样品的测定结果,确定该模型可以用于花生亚油酸含量的检测。3)建立了花生棕榈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定标标准偏差(SEC)为0.890,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为0.883,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819,定标决定系数为(Q-值)0.853。根据验证集样本对其验证结果和对未知花生样品的测定结果,确定该模型可以用于花生棕榈酸含量的检测。4)在花生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3个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本研究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技术(MPLS)建立光谱分析模型。此回归技术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技术(PLS)和主成分分析回归技术(PCR)相比更适合花生脂肪酸近红外光谱模型的建立;在散射处理方面,本研究采用标准正态变换与去趋势处理相结合(SNV+Detrend)的措施,此方法要比只应用标准正态变换(SNV)或者无散射处理(NONE)所得到的结果更理想。5)用未知的花生样品对花生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3个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值与化学值的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1.33%、1.21%和1.43%,均没有超过1.5%,进一步证明了这3个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可以用于花生脂肪酸含量的快速测定。6)用所建立的花生油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对200份花生种质的油酸含量进行测定,共筛选出13份油酸含量在70%以上的高油酸花生种质:FB4、12L17、12L20、12L23、12L33、12L34、12L36、12L37、12L49、12L50、12L52、12L53、12L54。

乔辉[8](2017)在《花生种植户生产决策行为对价格的反应研究 ——基于动态蛛网和非对称性视角》文中指出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市场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这一进程中必然会带来农产品价格的频繁波动。相比于受到政府政策青睐的非完全商品作物,完全商品作物近年来更是出现一系列价格波动巨大的现象。完全商品作物具有完全商品化特征,其价格也完全由市场决定,因此,完全商品作物的价格形成和生产符合市场机制,在农户追求利润最大化动机激励下,完全商品作物变化必然会对其种植户的生产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基于动态蛛网和非对称性视角,并以花生作为完全商品作物的代表为案例,首先探讨以花生为代表的商品作物价格波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花生价格变化对花生种植户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总结出引起花生价格巨大波动的规律和原因以及价格变化背景下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的特征,由此为稳定花生价格波动以及保障花生种植户收入稳定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同时为国家宏观调控花生种植面积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证借鉴。在行文安排上,本文首先提出动态蛛网模型,阐释花生价格波动规律及机制。研究发现:花生价格波动具有与其他商品作物价格波动相似的特点,表现为波动幅度巨大和多周期蛛网现象。其波动机制在于:花生价格的波动主要是由于外部冲击和价格蛛网共同作用所致,一部分外生变量的冲击可能对供给产生影响,另一部分外生变量的冲击可能对需求产生影响,正是由于外部冲击引发了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移动,同时受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在价格蛛网的引导下形成了花生价格波动。外部冲击将会导致花生价格逐渐偏离其初始均衡价格,而当外部冲击消失时,花生价格又逐渐向初始均衡价格收敛,当外部冲击再次发生时,花生价格又会逐渐偏离其初始均衡价格,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形成花生价格波动轨迹,呈现多周期蛛网现象。在所有的外生变量冲击中,自然灾害的作用表现的较为明显,因为持续性干旱导致花生大幅减产,并进一步带来价格暴涨。其次,本文紧紧围绕价格变化对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该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将花生种植户的生产决策行为逐渐聚焦到要素投入行为,再进一步聚焦到受价格影响最大的种植面积上。具体来看:第一,主要采取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价格变化背景下花生种植户生产决策行为的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市场价格信息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而农户获取市场价格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但农户对价格的准确预期能力仍然很低,只有50%的农户能够准确预期到花生价格上升或下降。另外,农户一般会根据前一期花生价格作为当期生产的预期价格,价格变化会对农户生产决策行为产生影响,而花生价格变化对花生种植户影响最大的生产决策行为是要素投入行为。第二,在第一步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本部分重点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价格变化对农户要素投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受价格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土地要素投入,其供给弹性为0.381,明显高于劳动、机械以及化肥等要素的供给弹性。而针对价格变化的要素投入行为调整对农户的种植收益也会产生影响,其中因为面积变动对农户种植收益变动产生的影响也最大。第三,第二步的研究结论表明价格变化对农户种植面积影响最大,农户在应对价格变化时也更容易进行面积调整行为,因此本部分紧紧围绕价格变化对种植面积的影响展开,主要包括价格变化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种植面积的影响差异以及不同约束条件下价格变化对农户面积调整行为的影响两个内容。研究发现:(1)价格变化对农户种植面积的影响程度与经营规模有关,并且表现为倒“U”型关系,即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价格变化对花生种植面积的影响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价格变化对花生种植面积影响程度可以用种植面积对花生价格的供给弹性表示,小规模农户种植面积对价格的供给弹性小主要是因为商品化水平较低造成的,而对于大规模的农户而言供给弹性小主要是由于花生种植面积占比较高带来的调整成本较大以及调整空间较小导致的,只有对于中等规模农户,既有足够的商品化水平又没有花生种植面积占比大带来的调整限制,当价格变化时其种植面积的调整幅度因此更大。(2)花生种植户针对价格变化的面积调整行为还受到不同的约束条件制约,主要包括土地专用性、契约制度以及信贷约束三种,其中土地专用性以及契约制度制约了价格下降对种植面积的调减作用,而信贷约束则制约了价格上升对种植面积的调增作用,正是由于不同的约束条件,限制了农户的面积调整行为,所以针对价格变化仍然有不少农户维持现有种植面积。根据以上研究结论,论文最后从强化农产品市场信息并增加农户对市场价格信息的准确预期的能力、加强气象灾害抵御能力并进一步稳定花生价格波动、破除制约农户种植面积调整行为的约束条件的具体做法以及如何鼓励规模经营稳定花生供给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崔顺立,孟硕,何美敬,杨鑫雷,侯名语,穆国俊,Charles Y.Chen,刘立峰[9](2017)在《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纯化系的引进与表型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花生种质资源是花生新品种选育和重要农艺性状遗传研究的基础材料。引进国外优异花生种质资源,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评价对发掘优良花生种质、丰富我国花生资源遗传多样性以及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进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5年连续2年在河北保定对104份引进的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纯化系进行了农艺性状考察和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美国微核心种质纯化系多为匍匐型,主茎高变异范围为24.5089.50 cm,侧枝长为39.3799.23 cm,单株果数和单株果重分别为8.7546.33个和8.4929.54 g,百果重为80.76216.72 g,单株粒数为18.2558.00个,单株粒重为9.8933.36 g,百仁重为25.5274.18 g,出仁率为52.58%76.08%。抗病性鉴定表明,部分美国微核心种质资源纯化系高抗褐斑病和网斑病,性状优良。该研究结果为花生新品种选育与遗传研究提供了优异材料和参考信息。

李伟烽[10](2015)在《清流县赖坊花生产业化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在福建省,花生是继水稻、蔬菜的第三大作物,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花生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清流“赖坊花生”以独特的加工方式,产品口感好,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众所周知,生产和销售出在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们共同认可和喜爱的花生品牌,是推广和发展产业化化中的关键一步。通过品牌效应来给花生产业化推广提供坚定铺垫。本研究通过对清流“赖坊花生”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其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不仅能促进清流县“赖坊花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比较具有优势的产业,而且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产业链条形成的过程中,打造“赖坊花生”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市场效应反过来又促进了花生产业的发展。随着“赖坊花生”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大力发展花生种植、加工,开发具有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花生深加工产品,形成花生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在调研国内外和福建省花生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清流县“赖坊花生”产业化现状和对策进行研究探索,旨在稳固和提升当前“赖坊花生”的产业链,加快“赖坊花生”加工销售行业的扩大、稳定和发展,提高赖坊乡花生种植业农民的家庭收入,以便为赖坊乡新农村建设提供更有效的产业支撑和经济基础。

二、美国花生生产与科学研究Ⅲ.花生育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花生生产与科学研究Ⅲ.花生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1)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脱壳原理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花生生产概况
        1.2.1 国内花生生产
        1.2.2 世界花生生产
    1.3 国外花生脱壳技术研究
        1.3.1 美国花生脱壳机及脱壳技术
        1.3.2 其他国家花生脱壳技术现状
    1.4 中国花生脱壳技术及脱壳装备研究
        1.4.1 中国花生脱壳技术
        1.4.2 中国花生脱壳装备发展及现状
        1.4.3 对中国脱壳技术发展的建议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3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结构原理与方案
    2.1 花生脱壳方案分析与比较
        2.1.1 打击式脱壳方案
        2.1.2 碾搓式脱壳方案
        2.1.3 挤搓式脱壳方案
    2.2 花生层流原理研究
    2.3 立式脱壳方案分析及其与卧式脱壳的比较
        2.3.1 立式脱壳方案
        2.3.2 脱壳方案比较
        2.3.3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预期特点
    2.4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总体方案
        2.4.1 花生脱壳基本流程
        2.4.2 总体结构及传动方案
        2.4.3 各装置主要工作原理
        2.4.5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结构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生脱壳特性研究
    3.1 花生荚果及果仁几何特性研究
        3.1.1 荚果几何特性分析
        3.1.2 果仁几何特性分析
    3.2 花生荚果及果仁弹性模量
        3.2.1 试验原理
        3.2.2 试验方法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 花生荚果摩擦特性试验
        3.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装置工作原理与仿真分析
    4.1 花生在锥环形脱壳室中力学及运动分析
        4.1.1 未与滚筒筋条接触时荚果受力分析
        4.1.2 与滚筒筋条接触后的受力分析
        4.1.3 花生在锥环形脱壳区间的运动分析
    4.2 花生荚果在脱壳区间运动状态仿真分析
        4.2.1 花生荚果脱壳模型建立
        4.2.2 仿真计算
        4.2.3 仿真模拟
        4.2.4 不同滚筒半锥角的仿真分析
        4.2.5 不同筋条倾角的仿真分析
    4.3 锥形脱壳滚筒设计
        4.3.1 锥形脱壳滚筒结构设计
        4.3.2 脱壳筋条设计
    4.4 环形脱壳间隙确定
        4.4.1 脱壳室形式确定
        4.4.2 脱壳间隙设计
    4.5 锥凹板设计
        4.5.1 锥凹板材质确定
        4.5.2 筛条间隙设计
        4.5.3 筒筛几何尺寸
    4.6 均布喂料装置设计
    4.7 脱壳间隙调整结构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横流三通道气吸清选装置工作原理及设计
    5.1 花生脱出物漂浮速度与空气动力因数
        5.1.1 物料空气动因数与漂浮速度的关系
        5.1.2 花生脱出物漂浮速度试验
        5.1.3 花生脱出物空气动力因数
    5.2 横流气吸清选临界条件确定
        5.2.1 花生脱出物受力与运动规律分析
        5.2.2 横吸气流作用下的花生脱出物水平位移
        5.2.3 临界气流速度和吸风口高度
    5.3 气吸清选装置关键部件设计
        5.3.1 吸风口及出料槽与分离仓
        5.3.2 集料仓与导流盘
        5.3.3 清选风机选型
        5.3.4 气吸装置主要参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样机试验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仪器设备
    6.2 脱壳装置性能试验研究
        6.2.1 试验指标与试验方法
        6.2.2 试验方案
        6.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 脱壳装置主要参数优化及性能试验
        6.3.1 主要参数的优化
        6.3.2 脱壳装置优化后的性能试验
    6.4 清选装置性能试验
        6.4.1 清选性能试验指标与试验方法
        6.4.2 清选性能试验方案
        6.4.3 清选性能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2)近代花生试验改良的发展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栽培耕作试验
二、纯系育种试验
三、抗病防虫研究
四、改良的影响与意义

(3)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状况
    1.1 我国花生生产状况
        1.1.1 我国花生种植区域广泛、主产区较为集中
        1.1.2 我国花生产量和单产位居世界第一
    1.2 我国花生消费状况
        1.2.1 我国花生消费稳定增加
        1.2.2 花生压榨消费主要集中在产区
        1.2.3 花生食用消费遍布全国各地
    1.3 我国花生贸易状况
        1.3.1 国内花生贸易状况
        1.3.2 我国花生进出口状况
2 我国花生加工业发展状况
    2.1 我国花生加工行业发展历史
    2.2 我国花生榨油行业发展状况
        2.2.1 我国花生榨油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2.2.2 我国花生榨油企业分布状况
    2.3 我国花生食品加工行业发展状况
3 我国花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花生品种方面
    3.2 花生生产方面
    3.3 花生加工方面
    3.4 花生食品质量安全方面
4 促进我国花生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4.2 加强花生育种研究,培育高产高油等优质品种
    4.3 扩大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
    4.4 加强花生加工技术创新,提升行业竞争力
    4.5 实施花生油精品名牌发展战略,培育花生油民族品牌
    4.6 实施花生油标准化建设,完善流通信息网络

(4)花生FATB(AhFATB)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植物油脂的合成途径
    1.2 FAT的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花生FAT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AhFATB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AhFATB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AhFATB基因功能的验证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AhFATB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载体构建
    6.1 材料
    6.2 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花生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河南省审定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栽培种花生的起源分类及分子研究进展
        1.1.1 栽培种花生的起源
        1.1.2 栽培种花生的植物学分类
        1.1.3 栽培种花生的基因组研究进展
        1.1.4 花生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2 栽培种花生遗传研究进展
        1.2.1 栽培种花生的遗传进化研究
        1.2.2 栽培种花生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定位
        1.2.3 花生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1.2.4 河南省花生育种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花生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DNA提取和测序
        2.1.3 田间试验
        2.1.4 基因型数据分析
        2.1.5 表型数据分析
        2.1.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测序结果
        2.2.2 基因型分析结果
        2.2.3 表型鉴定结果
        2.2.4 关联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320份花生资源植物学验证
        2.3.2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驯化
        2.3.3 SNP calling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4 显着性关联位点与前人研究相比较
第三章 河南省审定花生品种遗传关系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DNA提取
        3.1.3 SSR扩增
        3.1.4 KASP分型
        3.1.5 统计分析
        3.1.6 亲缘系数计算
    3.2 结果分析
        3.2.1 SSR标记多态性
        3.2.2 KASP标记检测
        3.2.3 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3.2.4 群体结构分析
        3.2.5 育成品种系谱
        3.2.6 品种间的亲缘系数
        3.2.7 品种亲缘系数的聚类分析
        3.2.8 不同育种单位及不同年代品种间的亲缘系数
    3.3 讨论
        3.3.1 不同标记类型比较
        3.3.2 不同聚类结果比较
        3.3.3 亲缘系数分析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花生资源遗传进化关系
    4.2 花生性状关联分析结果
    4.3 河南省审定花生品种遗传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6)高油酸花生品种(品系)的遗传多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1.1 引物多态性分析
    1.2 相似系数分析
    1.3 聚类分析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花生材料
    3.2 PCR模板制备
    3.3 PCR扩增体系和程序
    3.4 电泳与染色
    3.5 数据统计及分析
作者贡献

(7)花生脂肪酸近红外模型的建立及高油酸种质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花生脂肪酸概述
        1.1.1 花生脂肪酸的组成成分
        1.1.2 花生油酸的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1.2 高油酸花生育种
        1.2.1 国际上高油酸花生育种的研究现状
        1.2.2 我国高油酸花生育种的研究进展
    1.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1.3.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3.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
        1.3.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流程
        1.3.4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花生脂肪酸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取样
        2.2.2 近红外光谱的测定
        2.2.3 花生脂肪酸含量的化学方法测定
        2.2.4 近红外的光谱预处理
        2.2.5 定标与验证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花生脂肪酸中油酸的结果与分析
        2.3.2 花生脂肪酸中亚油酸的结果与分析
        2.3.3 花生脂肪酸中棕榈酸的结果与分析
    2.4 花生脂肪酸近红外光谱模型的验证
第三章 花生高油酸种质的筛选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取样
        3.2.2 高油酸种质的筛选
    3.3 结果与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花生种植户生产决策行为对价格的反应研究 ——基于动态蛛网和非对称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完全商品作物
        2.1.2 农户
        2.1.3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
        2.1.4 生产决策行为
        2.1.5 面积调整的非对称性
        2.1.6 专业化程度
        2.1.7 土地专用性
    2.2 理论基础
        2.2.1 均衡价格理论
        2.2.2 价格波动理论
        2.2.3 蛛网理论
        2.2.4 价格预期理论
        2.2.5 农户行为理论
        2.2.6 调整成本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
        2.3.2 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研究
        2.3.3 文献述评
3 花生价格波动分析
    3.1 花生价格波动总体特征分析
        3.1.1 HP滤波分析法
        3.1.2 花生价格年度波动特征分析
        3.1.3 花生价格月度波动特征分析
    3.2 花生价格波动机制分析
        3.2.1 动态蛛网模型的构建
        3.2.2 动态蛛网模型的实证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花生种植户生产决策行为分析
    4.1 花生市场价格信息获取的渠道分析
        4.1.1 花生市场价格信息获取渠道总体情况
        4.1.2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市场价格信息获取渠道差异分析
        4.1.3 花生市场价格信息获取渠道变化趋势分析
    4.2 花生市场价格信息的关注程度分析
        4.2.1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市场价格信息关注程度差异分析
        4.2.2 花生市场价格信息关注程度变化趋势分析
    4.3 花生市场价格变化的感知和生产决策行为分析
        4.3.1 花生种植户生产决策行为调整的依据
        4.3.2 花生种植户对价格变化的感知及生产决策调整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花生价格变化对农户要素投入的影响
    5.1 价格变化对要素投入行为的理论推导
    5.2 实证模型设定与结果分析
        5.2.1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5.2.2 实证结果分析
    5.3 针对价格变化的要素投入行为的效益分析
        5.3.1 针对价格变化的要素投入变动对花生产量变动的影响
        5.3.2 针对价格变化的投入要素变动对花生种植收益变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花生价格变化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花生种植面积的影响
    6.1 价格变化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种植面积影响差异的理论分析
        6.1.1 商品化率、花生种植面积占比对花生供给反应大小的影响机制
        6.1.2 经营规模与商品化率、花生种植面积占比的关系
    6.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6.2.1 变量选择
        6.2.2 实证模型设定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6.3.2 价格变化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种植面积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6.4 价格变化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种植面积影响程度差异的测算
    6.5 本章小结
7 不同约束条件下花生价格变化对农户面积调整行为的影响
    7.1 不同约束条件下面积调整行为的理论分析
        7.1.1 土地专用性的制约机制
        7.1.2 契约制度的制约机制
        7.1.3 信贷约束的制约机制
    7.2 花生种植户面积调整行为的约束条件的描述性分析
        7.2.1 针对花生价格上升和下降农户种植面积调整行为概况描述
        7.2.2 约束农户面积调整行为的原因描述
    7.3 变量选择与实证模型设定
        7.3.1 变量选择
        7.3.2 实证模型设定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多元Logit回归结果分析
        7.4.2 针对价格变化的种植面积调整行为的非对称性特征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强化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引导农户合理利用价格信息
        8.2.2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及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自然灾害的不利冲击
        8.2.3 增加支农信贷供给,降低信贷约束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
        8.2.4 改善土地质量,提高花生用地的灵活性
        8.2.5 加强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补贴,鼓励规模经营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纯化系的引进与表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农艺性状鉴定调查
    1.3 抗病性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鉴定
        2.1.1 植株性状表现
        2.1.2 荚果及子仁性状
    2.2 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纯化系抗病性状表现
3 讨论与结论
    3.1 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纯化系的优势
    3.2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纯化系引入后的变化
    3.3 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纯化系与国内外微核心资源的比较

(10)清流县赖坊花生产业化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绪论
    1.2 花生产业化的背景及价值
        1.2.1 花生产业化的背景
        1.2.2 花生产业化的价值
第二章 国内外花生产业化研究现状
    2.1 国外花生产业化研究状况
    2.2 国内花生产业化研究状况
第三章 福建省花生产业化状况
第四章 清流县赖坊花生产业化研究现状
    4.1 清流县赖坊乡花生的种植生产状况
    4.2 清流县赖坊乡花生的加工销售状况案例分析
第五章 清流县赖坊花生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清流县“赖坊花生”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赖坊花生种植及产业化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四、美国花生生产与科学研究Ⅲ.花生育种(论文参考文献)

  • [1]直立锥滚筒式花生脱壳机脱壳原理与关键技术研究[D]. 陆荣.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2]近代花生试验改良的发展及其影响[J]. 陈明. 古今农业, 2020(04)
  • [3]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J]. 张立伟,王辽卫. 中国油脂, 2020(11)
  • [4]花生FATB(AhFATB)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张会.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5]花生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河南省审定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D]. 孙子淇. 中国农业大学, 2018(02)
  • [6]高油酸花生品种(品系)的遗传多态性分析[J]. 于树涛,于国庆,孙泓希,任亮,王虹,赵立仁,于洪波. 分子植物育种, 2017(10)
  • [7]花生脂肪酸近红外模型的建立及高油酸种质的筛选[D]. 张鹤.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8]花生种植户生产决策行为对价格的反应研究 ——基于动态蛛网和非对称性视角[D]. 乔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美国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纯化系的引进与表型评价[J]. 崔顺立,孟硕,何美敬,杨鑫雷,侯名语,穆国俊,Charles Y.Chen,刘立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03)
  • [10]清流县赖坊花生产业化及发展策略研究[D]. 李伟烽.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