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rytis cinerea 对碳源的利用

一、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对碳源的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钟泽翔[1](2021)在《芽孢杆菌与木霉对黄瓜防病与促生效果初探》文中研究表明

田园园[2](2021)在《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对灰霉病抗性鉴定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葡萄灰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选育抗性较强的葡萄品种是防治该病害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以23个葡萄品种(优系)为研究对象,鉴定了其对灰霉病的抗性水平。并通过测定分析不同抗性水平的葡萄叶片感染灰葡萄孢后防御酶活性、内含物含量、叶片中基因表达差异及可能参与的生物学功能,为探究葡萄抗灰霉病分子机制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对23个不同葡萄品种(优系)进行叶片、果实灰霉病抗性鉴定,发现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明显。综合叶片和果实的抗性水平,共筛选得到1个高抗品种(巨优2),5个中抗品种(烟葡一号、新雅、红宝石、小芒森、巨峰),1个感病品种(马瑟兰),2个高感品种(玫优3、红地球)。2、通过测定不同抗性(高抗:巨优2;感病:赤霞珠;高感:玫优3)葡萄品种(优系)叶片被灰葡萄孢侵染后叶片内酶活性和内含物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中防御酶SOD、PPO、PAL、POD、CAT活性和信号分子JA、SA的含量以及H2O2上升速率与抗灰霉病水平呈正相关,影响力:JA>PPO>H2O2>PAL>SA>POD>SOD>CAT。3、对被灰葡萄孢侵染后的巨峰及其优系(巨优2)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巨优2能够在侵染初期比巨峰更快的响应灰葡萄孢的入侵,表达更多的信号转导等差异基因(包括唯一差异表达基因)调动后续的生物学过程以提高自身对灰霉病的抗性。4、对巨峰及其优系(巨优2)叶片接种灰葡萄孢后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个基因在不同品种不同时期中相对表达量差别很大,在灰葡萄孢侵染初期高抗品种巨优2较巨峰表达的光合作用相关基因更少,表达信号转导和供能、抗逆性相关的基因更多,其可能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增强抗病性,以抵抗灰葡萄孢的侵染。5、对巨峰及其优系(巨优2)叶片接种灰葡萄孢后不同时间点通路基因分析,结果表明,高抗品种巨优2被灰葡萄孢侵染后,会表达一些巨峰未表达的与疾病通路、环境信息通路(如FOXO信号通路)、次生产物代谢通路(如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等相关基因。

刘璐[3](2021)在《桑黄酮抑制灰葡萄孢菌CYP51靶标确证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果蔬灰霉病是世界级毁灭性植物病害之一,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侵染所导致的。目前,化学防治是灰葡萄孢菌防治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段。但化学制剂的残留会对人体造成毒害,并且关于化学制剂抗灰葡萄孢菌机理的研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究和开发。研究表明,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Sterol 14α-demethylase,CYP51)是灰葡萄孢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蛋白,通过干扰CYP51的产生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真菌细胞的损伤。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利用虚拟筛选的方法发现了抗灰葡萄孢菌CYP51的小分子天然化合物桑黄酮,结合计算生物学以及体外实验等方法对其作用机制、抑菌效果以及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新型靶向灰葡萄孢菌CYP51抑菌剂的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基础。(1)抗灰葡萄孢菌CYP51抑制剂的筛选通过I-TASSER 20软件构建了灰葡萄孢菌CYP51的3D结构并进行了1000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以获得稳定的蛋白结构。接下来,以CYP51为靶标蛋白对ZNIC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对筛选得到的50种小分子天然化合物进行抑制活性的测定。最终得到桑黄酮、(s)-异补骨脂二氢黄酮、异黄腐醇和桑色素四种小分子化合物,它们对CYP51活性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1.480μΜ、3.872μΜ、86.070μΜ和150.410μΜ。其中,桑黄酮对CYP51的抑制活性优于其他三种化合物。(2)桑黄酮与灰葡萄孢菌CYP51的作用机制研究为了探究四种化合物抑制活性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结合自由能计算等方法探究了四种小分子化合物与CYP51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四种小分子化合物均能结合在CYP51中以血红素Fe离子为活性中心的活性区域。但只有桑黄酮可以通过自身结构C9原子处的2-甲基戊-2-烯基团与CYP51活性中心的Fe离子形成π-阳离子相互作用,这是典型的竞争性抑制;并且与氨基酸残基TYR-113之间存在很强的π-π相互作用;还与氨基酸残基LEU-116和LEU-498具有更近距离,从而导致了强烈的疏水相互作用。此外,在结合自由能的计算中桑黄酮复合体系也显示出了比其他三种复合物体系更强的总结合自由能。进一步表明桑黄酮C9原子处的2-甲基戊-2-烯基团是CYP51抑制剂的关键药效团,更好的解释了桑黄酮对CYP51抑制活性最为优异的原因。因此,选择桑黄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后续实验。(3)桑黄酮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保鲜效果研究利用最小抑菌浓度及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实验测得桑黄酮对灰葡萄孢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32μg/m L,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IC50值分别为:21.049和9.480μg/m L。抑菌圈实验表明当桑黄酮浓度为32μg/m L时,对灰葡萄孢菌已达到高敏感抑制。通过观察菌丝及其超微结构发现,经桑黄酮处理后,菌丝缩短,表面出现沟壑。随着桑黄酮浓度的增加,菌丝体缩短并逐渐聚集。细胞膜从细胞壁脱离,破裂并发生溶质。同时,细胞内成分严重受损,表明桑黄酮对灰葡萄孢菌的细胞结构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荧光染色实验表明,桑黄酮处理可以破坏灰葡萄孢菌的细胞膜,导致细胞质渗出、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增加、对菌丝体造成氧化应激,进而对灰葡萄孢菌产生了抑制作用。最后,利用灰葡萄孢菌感染模型探究桑黄酮的实际抑菌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桑黄酮处理可以延缓草莓中灰葡萄孢菌的产生,并且对草莓感官品质、软化腐烂率、失重率、色度、硬度和p H值等理化性质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与BK组和1%柠檬酸水溶液组相比,16μg/m L桑黄酮组和32μg/m L桑黄酮组可将草莓的贮藏期分别延长至第6天和第9天,可作为潜在的天然防腐剂进行果蔬保鲜。综上所述,本研究以灰葡萄孢菌CYP51为靶标,结合计算生物学的方法,发现了新型靶向CYP51小分子天然化合物桑黄酮,并在原子水平上揭示了桑黄酮与CYP51的作用机制。然后,将桑黄酮应用到灰葡萄孢菌感染模型中并探究了实际抑菌保鲜效果,为新型果蔬保鲜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冀俊[4](2021)在《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五种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增效组合物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引起的灰霉病是危害草莓生产最重要的病害,该病菌具有极高的抗药性风险。目前灰霉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通过杀菌剂开展化学防治,这就使得灰霉病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乙霉威)、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如腐霉利)是使用多年的防治草莓灰霉病的传统药剂,氟啶胺和咯菌腈属于结构新颖的新型杀菌剂。本研究就草莓灰霉病对上述五种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基于现代呼吸抑制剂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的复配筛选,以为草莓灰霉病的抗药性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主要获得了如下结果:(1)2018年从辽宁、河北、北京、新疆、四川和安徽6个草莓主产省区共分离获得251株灰霉病菌单孢菌株。分别以5μg·m L-1、1μg·m L-1和5μg·m L-1为区分剂量,检测了草莓灰霉病菌对多菌灵(Carbendazim,Car)、腐霉利(Procymidon,Pro)和乙霉威(Diethofencarb,Die)的抗药性现状。结果表明,灰霉病菌群体(n=251)对上述3种药剂的抗药性频率分别为67.33%、45.02%和64.94%。抗药性频率在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北京(96.55%)>四川(75.00%)>河北(74.47%)>辽宁(69.57%)>安徽(59.26%)>新疆(31.58%);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安徽(55.56%)>河北(55.32%)>四川(50.00%)=北京(50.00%)>辽宁(34.78%)>新疆(33.33%);对乙霉威的抗性频率:新疆(77.19%)>四川(75.00%)>河北(65.96%)>辽宁(65.22%)>安徽(55.56%)>北京(53.45%);(2)灰霉病菌群体(n=251)对上述3种药剂共有8种敏感性类型:Car SPro SDie R(S:敏感,R:抗性)、Car SPro RDie R、Car SPro SDie S、Car SPro RDie S、Car RPro SDie R、Car RPro SDie S、Car RPro RDie R和Car RPro RDie R。其中,对3种药剂全部敏感的菌株(CarSProSDieS)仅有3株,频率为1.2%;对3种药剂全部表现抗药性的菌株(Car RPro RDie R)占17.53%,说明供试草莓灰霉病菌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多重抗药性问题。灰霉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抗药性类型也存在地区差异,其中新疆地区具有8种类型,安徽省类型最少,只有4种。Car RPro RDie R和Car RPro SDie R两种类型的菌株在6个省区均有发现;(3)采用敏感性基线EC50值5倍浓度处理抑制率法测定了灰霉病菌群体(n=251)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结果只有河北省保定市的BD1菌株对咯菌腈产生了抗药性,频率为0.4%,未检测到氟啶胺抗药性菌株;(4)以多菌灵、乙霉威和腐霉利的三抗菌株(Car RPro RDie R)DCKX1对象,利用现代呼吸抑制剂啶酰菌胺与吡唑醚菌酯进行了组合物的筛选,结果二者以质量比4∶1、3∶1、2∶1和1∶1混配时均对灰葡萄孢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以2∶1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增效系数为3.64。该2∶1组合物对灰霉病表现出优良的防效,可以通过与氟啶胺或咯菌腈的轮换使用,用于延缓及治理草莓灰霉病的抗药性。

李泳[5](2020)在《生防菌株S7和Y10的分离鉴定及对人参灰霉病的防病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0种不同土壤样品中共分离菌株224株,细菌105株,真菌77株,放线菌42株。分离纯化的59株拮抗菌中细菌32株,真菌17株,放线菌10株。通过菌株及其发酵浓缩液的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和复筛,最终筛选出2株抑菌率80%以上的高效拮抗菌S7、Y10菌。根据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结合S7菌株的16S rDNA、Y10菌株的ITS rDNA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序列以及基于同源性序列构建的菌株系统发育树,初步鉴定S7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初步Y10菌为哈茨木霉。培养条件对S7、Y10菌株及其发酵浓缩液的抑菌活性影响中表明,温度20℃、偏中性条件下对人参灰霉病原菌抑菌作用最强,在强酸强碱条件下抑菌作用较弱。S7、Y10菌株在不同浓度的PDA培养基中对人参灰霉病原菌抑菌作用均在50%以上,表明其生防作用不完全是营养竞争作用;S7菌株发酵浓缩液对温度、pH、紫外线稳定性较好,适应的范围较宽,Y10菌株发酵浓缩液的热稳定性较弱,但对pH和紫外线稳定性较好。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防御酶的试验中采用冰浴研磨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发现不同处理的人参根中的防御酶活性显着高于只喷无菌水的对照,其中只接灰霉病菌人参根中的防御酶活性最高;其次为灰霉病菌+S7处理和灰霉病菌+Y10处理的防御酶酶活性;再次为S7菌株和Y10菌株处理的防御酶活性。生防菌和灰霉病菌混合处理中先接灰霉病菌24h后接生防菌的防御酶活性最高,其次为同时接的,先接生防菌24h后接灰霉病菌的防御酶活性最低。S7、Y10菌株对人参根部灰霉病的防病试验中,用菌悬液进行喷施,并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病情指数,发现只喷S7、Y10处理的均无发病,其它处理均发生不同程度病害。不同处理中先接生防菌24h后接灰霉病菌的防效最高,其次为同时接的防治效果,最后为先接灰霉病菌24h后接生防菌的防治效果。说明,S7、Y10菌株的预防作用强于治疗作用。

吴媛媛,吴伟杰,郜海燕,孙健,刘瑞玲,陈杭君,韩延超[6](2020)在《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提液酶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为探究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的酶学性质以及角质酶对植物角质层的降解作用,以灰葡萄孢霉为材料,采用角质诱导的方法得到角质酶发酵液,上清液经过分离得到角质酶粗提液,采用分光光度法探究温度、pH值、金属离子及有机溶剂对角质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探究角质酶粗提液对葡萄角质层的作用。结果表明,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反应pH值为7.5,此条件下能够保持较高的热稳定性;Na+、Mg2+、Ca2+对酶活有促进作用,而Zn2+、Cu2+、Fe3+对酶活有抑制作用;甲醇、丙酮、异丙醇对酶活具有促进作用,乙醇、乙腈和三氯甲烷对酶活具有抑制作用;角质酶粗酶液对葡萄角质层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果蔬采后病害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丹[7](2019)在《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菌的抑制作用》文中认为灰葡萄孢霉侵染果蔬使其患灰霉病,导致果蔬在贮藏期间大批量腐烂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主要用化学杀菌法对果蔬采后病害进行防治,但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存在病原菌产生抗性、农药残留等弊端。生物防治具有成本低、安全、无污染等优点,是果蔬采后病害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且已证实拮抗菌对引起果蔬病害的病原菌有显着的抑制效果。近年来生物防治的研究停滞在防治方法方面,对于病原菌的抑制机理和拮抗菌的实际应用尚未有深入研究。本文选用酵母菌、银杏内生菌,研究其对灰葡萄孢霉的抑菌机制、黄瓜机械损伤后抗病性及黄瓜在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引起果蔬采后病害的灰葡萄孢霉进行生物防治奠定理论基础。结果如下:1采用生长速率法,从9株银杏内生细菌、7株酵母菌中筛选出对灰葡萄孢霉抑制作用最强的菌株为内生菌R1、有孢汉逊酵母菌,抑制率分别为83.33%,89.87%,选择其为目标菌株。对目标菌株R1 16S rRNA鉴定,结果表明R1是贪噬菌属,命名为Variovorax sp.R1。2平板抑制试验,考察目标菌株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当Variovorax sp.R1浓度为109 CFU/mL时,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率为84.93%;当有孢汉逊酵母菌浓度为109CFU/mL时,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率最高,为93.37%,其抑制率都随着菌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机理包括:(1)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嘧霉胺可破坏灰葡萄孢霉细胞膜,使培养液电导率升高,灰葡萄孢霉细胞膜通透性变大,胞内电解质外渗,菌体蛋白含量减少。(2)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嘧霉胺降低灰葡萄孢霉PPO、POD酶活性,对SOD酶活力的影响相对较小,使抗性酶对灰葡萄孢霉的保护作用减弱,呈现其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4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对黄瓜采后病害抗性诱导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处理可显着增加黄瓜PPO活性、POD活性、CAT活性、β-1,3-葡聚糖酶、总酚含量、木质素含量,总RNA含量,抑制MDA含量的积累,增强黄瓜抗病性,保护黄瓜不受病原菌迫害。(2)嘧霉胺处理组黄瓜总酚、总RNA含量增加,表明嘧霉胺能够抑制灰葡萄孢霉,保持黄瓜贮藏期品质。5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嘧霉胺可通过调节黄瓜抗性酶、抑制病原菌,延缓黄瓜重量、硬度、褐变度、可滴定酸、Vc等品质变化。上述结果表明,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嘧霉胺对灰葡萄孢霉均有抑制作用。黄瓜机械损伤后,经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嘧霉胺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诱导了黄瓜的抗病性,减少黄瓜贮藏期间营养成分的流失,基于此研究可以为果蔬采后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郭成[8](2019)在《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文中研究表明玉米(Zea mays L)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兼用型作物,也是重要的能源植物和工业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气候变化、品种更替以及耕作制度改变,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呈明显加重趋势;随着机械化收获和籽粒直收,茎腐病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不同生态区玉米茎腐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并采集样本,从病原种类、优势病原的遗传多样性、产毒类型和抗性基因挖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于2015年和2017年分别对甘肃玉米茎腐病的分布范围和为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该病害在华亭县、庄浪县、灵台县、崆峒区、泾川县、华池县、镇原县、合水县、庆城县、宁县、清水县、秦州区、秦安县、甘谷县、麦积区、张家川县、成县、迭部县、康县、舟曲县、临夏县、广河县、平川区、靖远县、会宁县、通渭县、安定区、临洮县、甘州区、高台县、临泽县、肃州区和凉州区均有分布,且2年的平均病田率和分别为28.6%和100%,病株率分别为3.6%和31.5%。(2)为了明确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的病原种类和致病类群,在甘肃省四大生态区(陇南地区、陇东地区、陇中地区和河西走廊)采集玉米茎腐病样品42份,以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得到的镰孢菌菌落进行纯化和单孢分离后,以形态学特征为依据,结合培养性状,参照Leisle分类系统进行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253株镰孢菌菌株,其中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FGSC)150株、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29株、木贼镰孢(F.equiseti)26株、胶孢镰孢(F.subglutinans)15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12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10株、三线镰孢(F.tricinctum)5株、温带镰孢(F.temperatum)3株、锐顶镰孢(F.acuminatum)2株、尖孢镰孢(F.oxysporum)1株,其分离频率依次为59.3%、11.5%、10.3%、5.9%、4.7%、4.0%、1.9%、1.2%、0.8%和0.4%。按照柯赫氏法则对玉米品种甘宇2号通过平皿法测定、盆栽法测定和田间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其中平皿法测定和盆栽法测定证实了10种镰孢菌均为致病菌,其中禾谷镰孢复合种和拟轮枝镰孢为甘肃玉米茎腐病的优势病原。而木贼镰孢、胶孢镰孢、层出镰孢、变红镰孢、三线镰孢、温带镰孢、锐顶镰孢和尖孢镰孢作为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首次在甘肃报道。(3)选取代表性菌株HCSZ4-9、HHXHZ15-7、ZY2-2、PC14-1、YJ8-1、ZY7-1、ZY11-1、KTQ3-1、ZQDC13-3、HA26、TW30、ZY13-2、KTQ16、KTQ19、ZJCZC14-5、ZJCZC14-2、TW26、TW40和HCSZ4-19进行EF-1α(tef)基因序列分析,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在GenBank上比对,发现菌株HHXHZ15-7与布斯镰孢(F.boothii);菌株HCSZ4-9与禾谷镰孢;菌株ZY2-2和PC-14-1与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菌株YJ8-1和ZY 7-1与木贼镰孢;菌株ZY 11-1和KTQ3-1与胶孢镰孢;菌株ZQDC13-3和HA-26与层出镰孢;菌株TW 30和ZY 13-2与变红镰孢;菌株KTQ16和KTQ19与三线镰孢;菌株ZJCZC14-5和ZJCZC14-2与温带镰孢;菌株TW26和TW40与锐顶镰孢;菌株HCSZ4-19与尖孢镰孢分别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说明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吻合。(4)利用镰孢菌特异性引物对禾谷镰孢复合种150个菌株进行种间鉴定,共检测出110株布斯镰孢和40株禾谷镰孢,本研究掌握了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结构由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2个类群组成,分别占73.33%和24.67%,其比例约为3:1。(5)为明确甘肃省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应用8对VNTR和10对SSR引物对甘肃省4大生态区玉米茎腐病优势病原禾谷镰孢复合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8对引物在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中共检测到等位位点数26个,多态性位点数26个,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4个地理种群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519,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14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939,Shannon信息指数为0.5691,多态性位点数为24.75,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5.19%。4个地理种群的Nei’s遗传相似度为0.88800.9674,遗传距离为0.03310.1188。禾谷镰孢复合种地理种群聚为3个大类群,陇南地区为第Ⅰ类群,河西地区为第II类群,陇东地区和陇中地区为第Ⅲ类群。禾谷镰孢复合种的种群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占总变异的90.71%。(6)经对114株禾谷镰孢复合种产毒化学型检测,发现42株产生15-AcDON,34株产生3-AcDON,20株产生NIV,18株不产毒,分别占36.84%、29.82%、17.54和15.79%。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布斯镰孢和禾谷镰孢均能产生15-AcDON、3-AcDON和NIV,3种毒素在4个生态区均有分布。(7)为了解短密木霉(Trichoderma brevicompactum)对植物病害的生防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甘肃省景泰县马铃薯连作田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木霉菌株GAS1-1,经形态观察、rDNA-ITS和EF-1α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用生物学方法研究明确该菌的营养生长和产孢条件要求;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该菌株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形态学特征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AS1-1为短密木霉(T.brevicompactum),为甘肃省木霉新记录种。该菌株对禾谷镰孢、拟轮枝镰孢、尖孢镰孢、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尤其对肿囊腐霉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100%。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营养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酵母膏;其在1535℃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30℃,最佳产孢温度为25℃;在pH 5.012.0的培养基上菌丝均可生长,最适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均为5.0;24 h黑暗条件下菌丝营养生长最快,12 h光暗交替条件有利于产孢;孢子致死温度为69℃,10 min。说明短密木霉菌株GAS1-1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8)采用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自交系X178和高感自交系B73进行杂交构建F2群体,并对该群体在大喇叭口期进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明确其表型性状,调查结果表明,抗感比例约为2.38:1。根据表型结果对50个抗病和50个感病材料,及2个亲本分别建库,进行WGS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BSA性状定位分析,基于SNP-index和InDel-index鉴定出的候选基因分别为6个和33个,通过整合SNP和InDel信息,发现6号染色体上Zm00001d035153发生了非同义突变,3号染色体Zm00001d040332发生了移码突变,即这2个基因在编码区蛋白质的序列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推断Zm00001d035153和Zm00001d040332为2个主要抗病候选基因。该研究结果将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育种提供可利用的抗病基因和有效的基因资源,以及用于快速辅助选择的功能标记,提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的育种速度和效率,构建玉米抗禾谷镰孢茎腐病分子育种技术体系。

王智荣[9](2019)在《荧光假单胞菌ZX生物防治采后锦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柑橘(Citrus)属芸香科植物,在全球热带、亚热带及其中间型的气候地区均有广泛种植。据统计,世界柑橘年产量已达到1.2亿吨,超过苹果、葡萄和香蕉等大宗水果,位居所有水果之首。但柑橘是典型的非跃变型果实,采摘时已接近生理成熟,自身抗病能力较弱,因此柑橘在贮运期间极易受到病原真菌的侵染而爆发大面积的采后病害腐烂,其中,由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引起的青霉病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引起的绿霉病腐烂最为严重。传统控制采后果蔬病害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菌剂,如噻苯咪唑、多菌灵和抑霉唑等,但长期大量使用合成杀菌剂可能导致化学残留、病原菌耐药性出现和增强、环境污染等问题,甚至会降低食品的安全性。因而寻求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的替代方法已经刻不容缓。生物防治,即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来抑制病原物的生长繁殖,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因其具有安全有效、绿色环保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方法之一。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广泛分布于植物根际土壤和果蔬表面,施用方便,对人和环境无害,是最具应用价值的一类生防菌,而有关P.fluorescens对柑橘果实采后病害及其品质的影响鲜有报道。因此,本试验以高通量筛选获得的P.fluorescens ZX为供试菌株,“北碚447”锦橙果实为试验材料,首先评估P.fluorescens ZX的生存能力、抗菌活性及其对采后锦橙果实青霉病和绿霉病的生防效力,接着通过离体试验(in vitro)和活体试验(in vivo)分析和探讨P.fluorescens ZX的作用机制,最后探究P.fluorescens ZX菌悬液保鲜处理对采后锦橙果实自然腐败及其贮藏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为P.fluorescens ZX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微生物学技术方法研究P.fluorescens ZX的基本理化性质,评估其生存能力和抗逆能力。结果表明,P.fluorescens ZX的最适生长条件为30℃、中性环境、20 g/L Na Cl,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较高的紫外线抗性及较广的抗生素抗性,但对强酸强碱敏感;P.fluorescens ZX培养4 h后就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环境适应力。2、结合离体试验和活体试验评估P.fluorescens ZX的抗菌活性及其对采后锦橙果实青霉病和绿霉病的生防效力。结果表明,不论是离体试验还是活体试验,P.fluorescens ZX原液和菌悬液都能显着抑制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的生长繁殖,P.fluorescens ZX菌悬液在混合固体培养基上和病原菌孢子共同培养时,能完全抑制其生长繁殖,对峙培养时,相对抑菌率达到40%以上;P.fluorescens ZX能有效控制采后锦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生,延缓病害进程,且菌悬液浓度越高,接种时间越早,生防效果越好;滤液和热杀死液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其效力远远低于原液和菌悬液。3、结合离体试验和活体试验分析和探究P.fluorescens ZX对采后锦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生防机制,结果表明:(1)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和拮抗菌接触共培养后的病原菌,菌丝形态饱满、粗细均匀、表面光滑,没有发现扭曲、变形、空洞、原生质体泄漏等异常情况,说明P.fluorescens ZX对P.italicum和P.digitatum没有寄生作用。(2)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和空间位点可能是P.fluorescens ZX发挥生防效力最主要的作用方式,P.fluorescens ZX在果实伤口处经4℃下培养16 d或经20℃下培养8 d后,其活细胞数量分别增长了28倍和34倍;采用插入式细胞培养皿分析拮抗菌和病原菌之间的营养竞争作用,结果显示,P.fluorescens ZX能更快速高效地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游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并能分泌嗜铁素,和病原菌竞争果实伤口处有限的铁元素;同时,P.fluorescens ZX生命力强,能在24 h内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阻碍病原菌接触、利用果实伤口处的营养物质。(3)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P.fluorescens ZX不具有酚嗪-1-羧酸、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藤黄绿脓菌素、硝咯吡菌素等抗生素或氰化氢的合成基因;分解酶鉴别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P.fluorescens ZX不能分泌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但能产生蛋白酶;此外,P.fluorescens ZX产生的挥发性次生代谢物质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经P.fluorescens ZX熏蒸处理后的果实,青霉病和绿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显着降低。(4)在特定诱导时间范围内,P.fluorescens ZX可显着增强锦橙果实对青霉病和绿霉病的抗性作用,尤其是诱导48 h处理对果实的抗性诱导作用最为显着。进一步分析发现,P.fluorescens ZX处理前期能显着提高锦橙果实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并能诱导提前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的到来;同时,P.fluorescens ZX处理能有效提高果实的内部还原势,诱导果实中一氧化氮、过氧化氢、谷胱甘肽、还原型辅酶Ⅱ、总酚及滨蒿内酯的积累;此外,P.fluorescens ZX处理还能显着抑制果实中脂氧合酶的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有效抑制或延缓果实的膜脂过氧化。3、利用P.fluorescens ZX菌悬液浸泡果实并监测果实在贮藏前后的品质变化,试验结果表明,P.fluorescens ZX菌悬液保鲜处理能有效阻碍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延缓采后锦橙病害进程,显着延长贮藏时间,且对锦橙的贮藏品质、感官品质及香气成分影响相对较小。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P.fluorescens ZX能通过营养与空间竞争作用、产生抑菌物质和诱导宿主抗性等多种方式有效抑制P.italicum和P.digitatum的生长繁殖,在采后锦橙青霉病和绿霉病上具有极高的生物防治潜力。

吴媛媛[10](2019)在《灰霉侵染对蓝莓采后果实蜡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蓝莓果实富含花青素、类黄酮等多种抗氧化活性物质,具有抗衰老、保护视力等生理功能,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蓝莓采收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在贮藏过程中易受到微生物侵染。灰霉侵染是蓝莓采后病害的主要问题,严重制约蓝莓产业发展。蓝莓表皮覆盖着一层白色且致密的蜡质,已有研究表明蓝莓果实蜡质对维持果实品质和抵御病原菌侵染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蜡质及果实的影响尚未报道。本文以‘灿烂’蓝莓为试材,在研究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蜡质结构与组分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灰霉角质酶在侵染中的作用,并从活性氧代谢和花青素合成两个方面探讨灰霉侵染的作用机理,以期为蓝莓采后抗病性诱导提供理论依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灰霉侵染过程中蓝莓果实蜡质结构与组分的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接种0 h,蓝莓表皮蜡质出现灰霉分生孢子;48 h后分生孢子萌发为菌丝,菌丝周围的蜡质呈疏松状态;96 h后菌丝纵横交错,菌丝周围的蜡质杆状结构晶体显着减少,对照组始终保持较完好蜡质。通过GC-MS检测结果可知,蓝莓果实蜡质组分在灰霉入侵过程中发生显着变化,十六烷酸、十八烷酸、熊果酸、α-香树脂醇、β-谷甾醇、岩藻甾醇、正十五烷和正十九烷含量在侵染后48和96 h显着上升;齐墩果酸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十八醇和二十二醇含量显着下降。蓝莓通过调节蜡质代谢水平响应微生物侵染。通过灰霉侵染和体外培养中角质酶活性变化可知,蓝莓体内角质酶活性在接种12h达到高峰,72h内保持较高活性,说明角质酶是灰霉主要的致病因子。(2)研究了灰霉侵染对蓝莓采后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发现灰霉侵染导致蓝莓腐烂率增加,果实软化进程加快,细胞壁主要成分果胶含量下降,同时TSS含量下降,TA含量上升,果实品质发生劣变。从活性氧代谢角度分析,灰霉侵染导致蓝莓果实O2·-和H2O2的产生,同时加速MDA产生及膜脂过氧化。研究结果表明,灰霉侵染加速蓝莓品质劣变和活性氧产生。(3)研究了灰霉侵染对蓝莓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灰霉侵染0-2 d CAT、APX、GR等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及AsA、GSH和总酚含量的积累;灰霉侵染3-5 d蓝莓SOD活性提高及花青素的积累以响应微生物胁迫;通过对蓝莓花色苷合成与结构基因VcPAL和VcDFR研究发现,灰霉侵染后蓝莓花青素合成关键酶PAL和DFR活性升高,以及结构基因VcPAL和VcDFR表达上调。研究表明,蓝莓体内CAT、APX、GR、AsA和GSH在灰霉侵染前期发挥抗氧化作用,SOD和花青素是灰霉侵染中期抗氧化系统的主要组成。在微生物胁迫下,蓝莓通过上调VcPAL和VcDFR基因表达,促进花青素合成以抵御灰霉侵染。

二、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对碳源的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对碳源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对灰霉病抗性鉴定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缩写说明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葡萄灰霉病的研究进展
        1.2.1 葡萄灰霉病的起源与分布
        1.2.2 葡萄灰霉病的危害与症状
        1.2.3 葡萄灰霉病的病原菌
        1.2.4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
        1.2.5 葡萄灰霉病的预防与治理
        1.2.5.1 化学防治
        1.2.5.2 生物防治
        1.2.6 葡萄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研究
        1.2.7 植物抗灰霉病机理研究
        1.2.8 植物抗灰霉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2.8.1 PAMP/DAMP信号及识别
        1.2.8.2 灰葡萄孢信号识别后的转导
        1.2.8.3 抗灰葡萄孢转录后再编程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葡萄灰葡萄孢的培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培养基的配制
        2.1.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培养
        2.1.3 病原菌的鉴定
        2.1.3.1 形态学鉴定
        2.1.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2.1.4 致病性测定
        2.1.4.1 孢子悬浮液的配制
        2.1.4.2 果实离体接种
        2.1.4.3 致病性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性状及其形态特征
        2.2.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2.3 灰葡萄孢致病性测定结果
3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对灰霉病的抗性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品种
        3.1.2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叶片灰霉病抗性鉴定
        3.1.3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果实灰霉病抗性鉴定
    3.2 数据处理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叶片对灰霉病抗性鉴定结果
        3.3.2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果实对灰霉病抗性鉴定结果
        3.3.3 不同葡萄品种叶片、果实(优系)灰霉病抗性鉴定的结果与讨论
4 不同葡萄品种(优系)抗灰霉病机理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葡萄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
        4.3.2 葡萄叶片中植物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4.3.3 葡萄叶片中植物L-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测定
        4.3.4 葡萄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4.3.5 葡萄叶片中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4.3.6 葡萄叶片中过氧化氢的测定
        4.3.7 葡萄叶片中植物茉莉酸含量的测定
        4.3.8 葡萄叶片中植物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4.4 细胞防卫反应特征
        4.4.1 仪器
        4.4.2 材料与试剂
        4.4.3 DAB、NBT染色
        4.4.4 叶片中过氧化氢、超氧化物的测定
        4.4.5 结果与分析
    4.5 防御酶和信号分子在葡萄抗灰霉病过程中的影响力
        4.5.1 方法
        4.5.2 影响力分析
5 葡萄叶片与灰葡萄孢互作的转录组研究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内容和方法
        5.2.1 叶片接种试验
        5.2.2 RNA的提取和转录组的测序
        5.2.3 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和比较
        5.2.4 样本间关系的分析
        5.2.5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与富集
        5.2.5.1 差异表达基因比较分析
        5.2.5.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类和富集分析
        5.2.5.3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功能分类和富集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叶片侵染灰葡萄孢后的表现
        5.3.2 RNA-Seq分析
        5.3.3 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分析
        5.3.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分类
        5.3.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5.3.6 差异表达基因的代谢通路注释分类
        5.3.7 差异表达基因的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
致谢

(3)桑黄酮抑制灰葡萄孢菌CYP51靶标确证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桑黄酮研究概述
    1.2 灰葡萄孢菌研究概述
        1.2.1 灰葡萄孢菌的生物学特性
        1.2.2 灰葡萄孢菌的侵染机制
        1.2.3 灰葡萄孢菌的防治
    1.3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概述
        1.3.1 对真菌核酸合成和功能的损伤作用
        1.3.2 对真菌细胞壁的损伤作用
        1.3.3 对真菌细胞膜的损伤作用
    1.4 分子动力学模拟概述
        1.4.1 虚拟筛选
        1.4.2 分子对接
        1.4.3 分子动力学模拟
    1.5 草莓保鲜概述
        1.5.1 草莓采后生理变化
        1.5.2 草莓保鲜技术
    1.6 研究意义、目的及创新点
        1.6.1 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抗灰葡萄孢菌CYP51 抑制剂的筛选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菌种及培养条件
    2.3 实验方法
        2.3.1 同源模建
        2.3.2 虚拟筛选
        2.3.3 分子动力学模拟
        2.3.4 候选化合物抑制活性的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灰葡萄孢菌CYP51 蛋白的构建
        2.4.2 灰葡萄孢菌CYP51 蛋白结构的稳定性
        2.4.3 靶向灰葡萄孢菌CYP51 小分子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2.4.4 候选化合物HPLC结果的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桑黄酮与灰葡萄孢菌CYP51 的作用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同源模建
        3.3.2 初始结构的获得
        3.3.3 分子对接
        3.3.4 分子动力学模拟
        3.3.5 结合自由能计算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四种小分子化合物与CYP51 分子对接
        3.4.2 四种复合物体系的稳定性
        3.4.3 四种小分子化合物与CYP51 作用位点分析
        3.4.4 结合自由能的计算及分解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桑黄酮对灰葡萄孢菌抑菌保鲜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与仪器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菌种及培养条件
    4.3 实验方法
        4.3.1 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的测定
        4.3.2 菌丝生长的测定
        4.3.3 孢子萌发的测定
        4.3.4 抑菌圈的测定
        4.3.5 菌丝形态的观察
        4.3.6 微观结构的观察
        4.3.7 细胞膜完整性的测定
        4.3.8 细胞内活性氧的测定
        4.3.9 桑黄酮抑菌剂的制备
        4.3.10 灰葡萄孢菌感染草莓模型的构建
        4.3.11 抑菌剂处理草莓
        4.3.12 草莓感官评价
        4.3.13 草莓软化腐烂率的测定
        4.3.14 草莓失重率的测定
        4.3.15 草莓硬度的测定
        4.3.16 草莓pH值的测定
        4.3.17 草莓色度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桑黄酮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4.4.2 桑黄酮浓度对灰葡萄孢菌抑菌效果的影响
        4.4.3 桑黄酮对灰葡萄孢菌丝形态的影响
        4.4.4 桑黄酮对灰葡萄孢菌微观形态的影响
        4.4.5 桑黄酮对灰葡萄孢菌细胞膜通透性以及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
        4.4.6 桑黄酮对草莓灰霉病的抑制作用
        4.4.7 桑黄酮对草莓感官品质的影响
        4.4.8 桑黄酮对草莓软化腐烂率的影响
        4.4.9 桑黄酮对草莓失重率的影响
        4.4.10 桑黄酮对草莓硬度的影响
        4.4.11 桑黄酮对草莓pH的影响
        4.4.12 桑黄酮对草莓色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五种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增效组合物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草莓灰霉病概述
        1.2.1 草莓灰霉病菌
        1.2.2 草莓灰霉病菌的代谢和致病
        1.2.3 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
        1.2.4 灰霉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1.3 草莓灰霉病菌的化学防治
        1.3.1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1.3.2 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1.3.3 苯吡咯类杀菌剂
        1.3.4 吡啶胺类杀菌剂
        1.3.5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3.6 啶酰菌胺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草莓灰霉病菌对五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株
        2.1.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保存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供试药剂
        2.1.5 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检测
        2.1.5.1 含药培养基的制备
        2.1.5.2 抗药性的检测
        2.1.6 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敏感性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1 辽宁省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2 河北省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3 北京市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抗药性频率
        2.2.1.4 新疆自治区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5 安徽省灰霉病菌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6 四川省灰霉病菌株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抗药性频率
        2.2.1.7 抗性频率测定结果分析
        2.2.2 对多菌灵、腐霉利和乙霉威的多重抗药性
        2.2.3 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1 辽宁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2 河北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3 北京市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4 新疆自治区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5 安徽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6 四川省灰霉菌株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
        2.2.3.7 对氟啶胺和咯菌腈的抗药性检测结果分析
    2.3 讨论
3 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组合物研发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3.1.3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组合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田间防效测定
        3.1.3.1 组合物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3.1.3.2 组合物防病田间试验
    3.2 试验结果
        3.2.1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协同作用
        3.2.2 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组合物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
    3.3 结论与讨论
4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生防菌株S7和Y10的分离鉴定及对人参灰霉病的防病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人参灰霉病研究进展
        1.1.1 人参灰霉病菌的病原及生物学特性
        1.1.2 人参灰霉病侵染循环
        1.1.3 灰葡萄孢菌致病机理
        1.1.4 防治对策
    1.2 生防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1.2.1 生防细菌的应用
        1.2.2 生防真菌的应用
        1.2.3 生防放线菌的应用
        1.2.4 生防菌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机理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病原菌
        2.1.2 供试材料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供试试剂
        2.1.5 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不同人参地拮抗微生物筛选
        2.2.2 人参灰霉病生防用拮抗菌筛选
        2.2.3 高效拮抗菌S7、Y10的鉴定
        2.2.4 培养条件对S7、Y10菌株和发酵浓缩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2.2.5 S7、Y10菌株发酵浓缩液稳定性研究
        2.2.6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防御酶的影响
        2.2.7 S7、Y10菌株对人参根部灰霉病的防病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人参地拮抗微生物多样性
    3.2 人参灰霉病生防用拮抗菌筛选
        3.2.1 拮抗菌的初筛选
        3.2.2 拮抗菌的复筛选
    3.3 高效拮抗菌S7、Y10的鉴定
        3.3.1 拮抗菌S7、Y10的形态特征鉴定
        3.3.2 拮抗菌S7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3.3.3 拮抗菌S7、Y10的分子学鉴定
    3.4 培养条件对S7、Y10菌株和发酵浓缩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3.4.1 不同温度下S7、Y10菌株和发酵浓缩液对人参灰霉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3.4.2 不同pH值下S7、Y10菌株和发酵浓缩液对人参灰霉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3.4.3 不同浓度的PDA培养基上S7、Y10菌株对人参灰霉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3.5 S7、Y10菌株发酵浓缩液稳定性研究
        3.5.1 S7、Y10菌株发酵浓缩液对热稳定性研究
        3.5.2 S7、Y10菌株发酵浓缩液对pH稳定性研究
        3.5.3 S7、Y10菌株发酵浓缩液对紫外线稳定性研究
    3.6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防御酶的影响
        3.6.1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6.2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6.3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3.6.4 S7、Y10菌株对人参组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3.7 S7、Y10菌株对人参根部灰霉病的防病试验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提液酶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苹果角质的制备
        1.3.2 灰葡萄孢霉角质酶培养液制备
        1.3.3 角质对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的诱导
        1.3.4 灰葡萄孢霉角质酶酶活的测定
        1.3.5 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酶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测定
        1.3.6 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酶最适反应pH值及pH稳定性测定
        1.3.7 金属离子、有机溶剂对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酶活力的影响
        1.3.8 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酶对葡萄角质层的影响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时间对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酶活性的影响
    2.2 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酶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
    2.3 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酶最适pH值与pH值稳定性
    2.4 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对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酶活性的影响
    2.5 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酶对葡萄角质层的降解
3 讨论
4 结论

(7)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菌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灰葡萄孢霉发展状况
        1.1.1 灰葡萄孢霉概述
        1.1.2 灰葡萄孢霉致病机制
    1.2 灰霉病害防治方法
        1.2.1 物理防治
        1.2.2 化学制剂防治
        1.2.3 生物防治
        1.2.4 生物防治的作用机制
    1.3 植物内生菌应用现状
        1.3.1 植物内生菌生防应用现状
        1.3.2 植物内生菌的抑菌机制
    1.4 拮抗酵母菌
        1.4.1 拮抗酵母菌生防应用现状
        1.4.2 拮抗酵母菌的作用机理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及药品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试验方法
        2.4.1 灰葡萄孢霉菌的分离纯化
        2.4.2 灰葡萄孢霉菌菌饼、菌丝体及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4.3 高抑菌活性拮抗菌的筛选
        2.4.4 银杏内生菌R1的16S rRNA鉴定
        2.4.5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
        2.4.6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抑制机理的研究
        2.4.6.1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2.4.6.2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菌体蛋白含量的影响
        2.4.6.3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代谢酶的影响
        2.4.7 拮抗菌对黄瓜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4.7.1 拮抗菌对黄瓜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2.4.7.2 拮抗菌对黄瓜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2.4.7.3 拮抗菌对黄瓜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2.4.7.4 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测定
        2.4.7.5 拮抗菌对黄瓜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2.4.7.6 黄瓜总酚含量的测定
        2.4.7.7 黄瓜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2.4.7.8 拮抗菌对黄瓜总RNA的影响
        2.4.8 拮抗菌对黄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2.4.9 数据统计和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灰葡萄孢霉的分离纯化
    3.2 拮抗菌的筛选
    3.3 银杏内生菌R1 的鉴定
    3.4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
        3.4.1 有孢汉逊酵母菌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
        3.4.2 银杏内生菌R1 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
    3.5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抑制机理的研究
        3.5.1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3.5.2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菌体蛋白含量的影响
        3.5.3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代谢酶系统的影响
    3.6 拮抗菌对黄瓜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6.1 拮抗菌对黄瓜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3.6.2 拮抗菌对黄瓜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6.3 拮抗菌对黄瓜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3.6.4 拮抗菌对黄瓜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3.6.5 拮抗菌对黄瓜β-1,3-葡聚糖酶的影响
        3.6.6 拮抗菌对黄瓜总酚含量的影响
        3.6.7 拮抗菌对黄瓜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3.6.8 拮抗菌对黄瓜总RNA的影响
    3.7 拮抗菌对黄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3.7.1 拮抗菌对黄瓜重量的影响
        3.7.2 拮抗菌对黄瓜硬度的影响
        3.7.3 拮抗菌对黄瓜可滴定酸度的影响
        3.7.4 拮抗菌对黄瓜褐变度的影响
        3.7.5 拮抗菌对黄瓜维生素C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8)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茎腐病研究进展
        1.1.1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
        1.1.2 玉米茎腐病的症状
        1.1.3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特点
        1.1.4 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种类
        1.1.5 玉米抗茎腐病鉴定方法与种质资源筛选
        1.1.6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遗传
        1.1.7 玉米对茎腐病抗病基因QTL定位
        1.1.8 玉米抗茎腐病基因的克隆和功能
        1.1.9 玉米对茎腐病的抗性机制
        1.1.10 玉米抗茎腐病育种
        1.1.11 玉米茎腐病防治技术
    1.2 本试验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2.1 本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1.2.2 本试验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2.3 试验目标
第二章 甘肃玉米镰孢茎腐病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玉米茎基腐病分布范围调查和样品收集
        2.1.2 样品分离
        2.1.3 镰孢菌纯化和单孢分离
        2.1.4 菌落直径测定
        2.1.5 镰孢菌的种类鉴定
        2.1.6 菌株致病性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玉米茎腐病分布范围和严重度
        2.2.2 玉米茎腐病样品中镰孢菌鉴定
        2.2.3 镰孢菌的形态学特征描述
        2.2.4 禾谷镰孢复合种种间鉴定结果
        2.2.5 基于EF1-α序列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2.6 致病性测定结果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禾谷镰孢复合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产毒化学型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引物
        3.1.3 PCR扩增体系
        3.1.4 凝胶电泳
        3.1.5 电泳谱带的统计及数据分析
        3.1.6 产毒化学型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3.2.2 产毒化学型检测结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短密木霉菌株GAS1-1的鉴定、拮抗作用及生物学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菌株鉴定结果
        4.2.2 菌株GAS1-1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4.2.3 短密木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玉米自交系X178抗镰孢茎腐病基因挖掘
    5.1 材料与方法
        5.1.1 F_2群体表型鉴定
        5.1.2 DNA提取
        5.1.3 文库构建及测序
        5.1.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5.1.5 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表型鉴定结果
        5.2.2 亲本及抗感池F_2群体重测序分析
        5.2.3 SNP和InDel的分析与鉴定
        5.2.4 子代SNP频率分布
        5.2.5 子代InDel频率差异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9)荧光假单胞菌ZX生物防治采后锦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柑橘概述
        1.1.1 柑橘概况
        1.1.2 柑橘采后损失概况
    1.2 采后柑橘主要真菌性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1.2.1 采后柑橘主要真菌性病害
        1.2.2 采后柑橘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1.3 荧光假单胞菌及其防治果蔬病害的研究进展
        1.3.1 荧光假单胞菌特性
        1.3.2 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防效果
        1.3.3 荧光假单胞菌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主要作用机制
        1.3.4 提高荧光假单胞菌生防效果的措施
        1.3.5 荧光假单胞菌在生物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
    1.4 立题依据
    1.5 课题来源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思路
第2章 荧光假单胞菌ZX的理化性质及其对采后锦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防治效果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荧光假单胞菌ZX在不同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性状
        2.2.2 荧光假单胞菌ZX的生长曲线
        2.2.3 荧光假单胞菌ZX的最适生长条件
        2.2.4 荧光假单胞菌ZX的稳定性试验结果
        2.2.5 荧光假单胞菌ZX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2.2.6 荧光假单胞菌ZX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抗菌活性
        2.2.7 荧光假单胞菌ZX对病原菌孢子在PDB中出芽情况的影响
        2.2.8 荧光假单胞菌ZX各处理液对锦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防治效果
        2.2.9 不同浓度荧光假单胞菌ZX菌悬液对锦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的防治效果
        2.2.10 接种时间和次序对荧光假单胞菌ZX防治锦橙青霉病和绿霉病效果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荧光假单胞菌ZX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和病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3.2.2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病原菌的营养与空间竞争作用
        3.2.3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可能分泌的分解酶
        3.2.4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抗生素基因检测
        3.2.5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产生的VOCs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荧光假单胞菌ZX对采后锦橙的诱导抗病模式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锦橙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4.2.2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锦橙NO和 H_2O_2 含量的影响
        4.2.3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锦橙NADP~+和NADPH含量的影响
        4.2.4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锦橙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4.2.5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锦橙CHI和 GLU活性的影响
        4.2.6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锦橙POD、PPO、PAL和 CAT活性的影响
        4.2.7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锦橙LOX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4.2.8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锦橙总酚和滨蒿内酯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荧光假单胞菌ZX对采后锦橙的自然腐败及其贮藏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试剂与设备
        5.1.2 试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采后锦橙果实自然腐败的影响
        5.2.2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采后锦橙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5.2.3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采后锦橙果实感官品质的影响
        5.2.4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对采后锦橙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
        5.2.5 拮抗菌荧光假单胞菌ZX在果实表面的生长动态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10)灰霉侵染对蓝莓采后果实蜡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角质层蜡质概述
        1.1 蜡质结构形态
        1.2 蜡质化学组分
        1.3 蜡质合成途径
        1.4 蜡质在果实采后贮藏中的作用
    2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关系
        2.1 病原菌侵入途径
        2.2 病原菌致病因子种类
        2.3 植物防御系统
    3 角质层在植物-病原体互作中的作用
        3.1 植物角质层对病原菌感染的动态响应
        3.2 角质层渗透性与寄主抗病性关系
        3.3 角质层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4 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4.1 立题背景
        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灰霉侵染对蓝莓采后果实蜡质结构与组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处理
        1.2 试剂与仪器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蜡质结构的影响
        2.2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蜡质中脂肪酸的影响
        2.3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蜡质中三萜类物质的影响
        2.4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蜡质中植物甾醇的影响
        2.5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蜡质中初级醇和烷烃的影响
        2.6 灰霉侵染和体外培养中角质酶活变化
    3 讨论
        3.1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蜡质结构的影响
        3.2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蜡质中脂肪酸的影响
        3.3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蜡质中三萜类与甾醇类物质的影响
        3.4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蜡质中初级醇和烷烃的影响
        3.5 灰霉侵染与体外培养中角质酶活性变化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灰霉侵染对蓝莓采后品质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处理
        1.2 试剂与仪器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腐烂率的影响
        2.2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硬度的影响
        2.3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TSS和TA的影响
        2.4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果胶含量的影响
        2.5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O--_(2.)-产生速率与H_2O_2含量的影响
        2.6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MDA含量与LOX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
        3.2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活性氧产生的影响
        3.3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氧化损伤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灰霉侵染对蓝莓采后果实抗氧化活性及花青素合成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处理
        1.2 试剂与仪器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AsA和GSH含量的影响
        2.2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总酚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2.3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PAL活性及ANR活性的影响
        2.5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VcPAL、VcDFR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3.2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 灰霉侵染对蓝莓果实花青素合成关键酶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创新性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对碳源的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芽孢杆菌与木霉对黄瓜防病与促生效果初探[D]. 钟泽翔. 天津农学院, 2021
  • [2]不同葡萄品种(优系)对灰霉病抗性鉴定及机理研究[D]. 田园园. 烟台大学, 2021(12)
  • [3]桑黄酮抑制灰葡萄孢菌CYP51靶标确证及作用机制研究[D]. 刘璐. 吉林大学, 2021(01)
  • [4]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五种杀菌剂的抗性检测及增效组合物的筛选[D]. 冀俊.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7)
  • [5]生防菌株S7和Y10的分离鉴定及对人参灰霉病的防病作用[D]. 李泳. 延边大学, 2020(06)
  • [6]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提液酶学特性研究[J]. 吴媛媛,吴伟杰,郜海燕,孙健,刘瑞玲,陈杭君,韩延超. 核农学报, 2020(07)
  • [7]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菌的抑制作用[D]. 陈丹.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8]甘肃玉米镰孢菌茎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抗性基因挖掘[D]. 郭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9]荧光假单胞菌ZX生物防治采后锦橙青霉病和绿霉病研究[D]. 王智荣. 西南大学, 2019(01)
  • [10]灰霉侵染对蓝莓采后果实蜡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D]. 吴媛媛.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