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一、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叶善青[1](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邓健[2](2017)在《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区域小流域属典型的生态经济单元。退耕还林工程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改善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在治理过程出现了人工林草退化、土壤深层水分过度消耗、经济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为提高生态恢复工程效果和小流域治理的可持续性,研究采用系统分析、试验研究、社会调查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软件和SWAT模型对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特征和5个典型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开展试验和社会调查研究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及农业系统可持续性;依据研究结果和文献资料构建评价模型并评价典型流域配置模式,找出存在的问题;依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优化措施并对典型流域配置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比较分析优化前后的评价结果和景观特征;依据评价过程和分析设计和开发小流域退耕还林评价软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平均面积为357.45 hm2-375.80 hm2,多为狭长型;研究流域内>15°的陡坡面积比例较大,土地利用以生态服务型景观为主(71.71%-97.23%),景观斑块破碎化严重;根据不同景观比例将小流域配置模式分为“林草模式”、“林草+耕地模式”、“林草+果园模式”、“林草+耕果兼作模式”和“林草+其他模式”5类;小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变化由多种因子共同驱动。(2)人工植被恢复显着增加了地表植被覆盖、枯落物归还和物种多样性恢复;且显着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等养分积累,土壤酶活性增加,微生物量增加和土壤物理状况改善;此外,与耕地相比植被恢复地显着减少了地表径流量(21.79%-69.65%)和土壤侵蚀量(31.28%-70.93%);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总体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地。(3)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显着减少了区域农户耕地面积(39.59%);也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下降19.09%-41.36%),蔬果产量增加,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户均增加0.80人;同时退耕还林使得区域居住环境变好、生活条件改善,94.24%的农户支持退耕还林政策,但46.63%的农户仍选择补贴停止后采取复耕行为;农户态度、社会规范和行为感知能力等多种因素会通过农户复耕意愿而影响农户复耕行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显着增加了农户经济收入和支出,增加比例分别为190%和359%,收入和支出均向非农化转变;农村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均下降,农户劳动力生产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4)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内3种典型配置模式农业系统能值投入产出和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式的农业生产均强烈依赖外部资源投入,对本地资源的利用程度有限,尤其是果树生产为主的模式本地资源贡献最低,仅12.18%;能值产出均以水果和蔬菜为主,占总产出能值的59.70%-98.62%,粮食产出比例次之;大量的外部能值投入对本地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以果树种植为主的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粮食生产为主的模式虽然资源投入较少,但是产出效率也最低;相对来说粮果兼作型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性优于其他两种模式,更适宜于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发展。(5)利用频度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结合试验和调查数据分析,构建了包含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固碳释氧、经济收入、生产效率、粮食安全、产业结构和社会影响8个指标因素共19个指标的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恢复为主和社会发展为主两个方向确定了指标权重,最终建立了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和等级划分表。对研究的5个典型小流域配置模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发现研究流域配置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流域发展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不协调,片面发展严重、高水平农田比例小、部分流域资源压力大、低效传统农业影响流域整体发展、树种管护不到位导致生态效益较低、劳动力转移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不足。(6)结合资料分析、实地调研、试验研究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在典型小流域综合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层水土流失防控工程体系、合理规划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5个方面的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整体优化途径;并针对4种主要的景观布局要素提出低效林地改造、陡坡低产经济林地退耕、荒山荒地改造、高产农田建设等10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依据提出的优化途径和措施对5个典型流域的农林景观配置模式进行了优化和评价,优化后从生态和社会经济角度均显着提升了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指数,改善了流域整体系统服务功能。(7)设计开发了包括系统管理、数据管理、流域评价、资料查询、决策建议等5个模块的“小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软件V1.0”,能够用于快速输入流域基础指标得到各类要素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并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查询流域优化的技术措施。总之,本研究从配置模式现状的分析到优化模式的提出,综合多个学科理论和多种方法,为陕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和优化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途径。研究结果能够为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景观配置模式的评价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张国昕[3](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崔绍芳[4](2013)在《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是一个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实现农业生态-经济、资源-产业系统之间协调统一的过程。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增加生态资源量改善了区域生态系统,同时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对退耕还林工程系统具有一定的反馈作用,二者相互耦合并融为一体,促进了区域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发展演变。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耦合关系的演变态势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的演变过程,既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效果的表现,也是对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的核心;对于揭示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及其本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择典型区域安塞县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退耕还林工程与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互动关系,明确其表征的指标体系;分析评价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耦合态势的演变过程;判定商品型生态农业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经历的阶段,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动区域商品型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农业资源和产业系统的正的驱动过程——促进了农业资源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商品型生态农业迅速发展;局部负作用——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009年安塞县农林牧用地中林草地比重较1998年增长了11.3%,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业资源结构得到优化;农林牧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主导产业由退耕前的种植业、畜牧业转变为退耕后的棚栽业、林果业等,商品型生态农业快速发展;但也造成了农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2008年实际畜牧量仅占草地理论最适承载量的19.36%,产业与资源相关性降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的潜力实现率。反过来,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2)从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以及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两个层次建立耦合度模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的耦合态势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的耦合态势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协调化发展阶段(Ⅰ),过度退耕情况下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阶段(Ⅱ),过度退耕限制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阶段(Ⅲ),限制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速度以促进退耕还林系统快速发展阶段(Ⅳ);其中,阶段Ⅱ可能会短期出现,而阶段Ⅲ和阶段Ⅳ一般只是理论上的结果。1999~2010年,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耦合关系先后经历了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协调化发展阶段和过度退耕情况下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阶段,目前处于过度退耕情况下农业经济系统发展速度下降时期,过度退耕和农业产业—资源局部相悖态势导致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减弱,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潜伏着一定危机。(3)在评价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的耦合关系的基础上,依据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和产业-资源子系统两个层次的耦合协调度判定标准,初步确定了商品型生态农业3个阶段的定量判定标准:Ⅰ.基本结构建造阶段——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0<D1≤0.8,农业产业-资源子系统耦合协调度0<D2≤0.7;Ⅱ.完善农业系统循环阶段——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0.8<D1≤0.9,农业产业-资源子系统耦合协调度0.7<D2≤0.9;Ⅲ.系统“加环”阶段——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和产业-资源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0.9<D≤1.0。在此基础上,判定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经历的阶段及其现状特征,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成效显着,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由1999年的0.2752增长到2010年的0.7195。1999-2009年,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先后经历了第Ⅰ阶段的生态系统结构建造时期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2010年,开始向完善农业系统循环阶段(阶段Ⅱ)过渡;目前,农业产业-资源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明显滞后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未合理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农业产业与资源的局部相悖态势制约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4)基于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两种方法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在建设过程中凸显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态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过度退耕的负面效应显现,农业后续产业链以及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缓慢等。为此提出了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策略:首先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发展林草及其相关产业,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大力培育后续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链网结构;其次要有效保护耕地资源,防止过度退耕现象的进一步发展。

王玉峰[5](2012)在《基于退耕还林工程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安塞县经过多年的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其生态环境、农业产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相悖态势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探索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演变过程和发展现状,评判10余年来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对于促进生态经济系统优化耦合、区域生态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理论,分析了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演变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商品型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模型,基于县域层次和农户层次分别对系统历年演变态势和南、中、北不同区位现状的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进行了评判,并探讨了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显着:2009年与1998年相比,林草覆盖率提高了24.00%,年均士壤侵蚀模数下降了55.56%;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较1998年增长了208.91%,其中种粮收入和养殖收入所占比例下降;农村城镇化率、农产品商品率2009年比1998年分别提高了10.10%和46.32%。(2)通过对安塞县10余年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明确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农业资源”、“经济效益”和“产业态势”来表征,以此为基础,确立了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3)运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9年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998~2001年)经济系统衰退生态系统平稳过渡阶段、(2002~2004年)经济系统复苏生态系统高速发展阶段、(2005~2009年)经济系统快速增长生态系统良性波动阶段。在1998年至2009年间,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由“中等”等级过渡到“良好”等级,总体水平呈上升态势。其中“生态环境”层面由低到高后趋于平稳,“农业资源”层而呈上升态势,“经济效益”和“产业态势”显着升高。系统演变态势及其影响响因素的变化推动了系统的发展,但由于对林草资源的强制保护,使得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率降低,产业与资源的一致性下降,阻碍了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进一步发展。(4)农户尺度研究显示,2009年安塞县南、中、北和县域整体的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均处于“良好”等级。这与运用时间序列得到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综合评价结果一致,但南、中、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间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的效果存在显着差异。(5)为促进商品型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应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林草资源利用率,强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王玉峰,王继军,高亮,李奇睿[6](2011)在《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商品型生态农业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相耦合的结果,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农业资源、产业态势、经济效益来表征;文章首次依据其演变过程和效果选择其中的16个具体指标,构建了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安塞县1998-2009年相关数据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特征,运用熵值法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成六三[7](2011)在《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榆林南部六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工序最复杂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一,对其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的分析与评价对后续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制定、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地处陕北黄土丘陵区的研究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收集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统计年鉴资料,并结合野外参与式农户调查和退耕地土壤养分(全氮、全磷、全钾及有机质含量)实地测定,采用耕地压力指数和定位理论模型等方法,对该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及其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并对后续政策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⒈在分析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因子—植被、土壤和水文动态变化过程基础上,采用生态经济方法估算出了研究区(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和子洲县)退耕还林(草)工程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和改善局地小气候六大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分别为72×108元、83×108元、80×108元、116×108元、97×108元、91×108元。其中,固土保肥价值量最高(50%~92%),其次是固碳制氧(7%~48%),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局部小气候总和价值不到3%。⒉对比分析了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农业产业比重、农户收入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GDP等经济指标的变化特征,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和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运用通径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1998-2008年米脂县、绥德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和子洲县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其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系数分别为50.5%、23%、4.2%、47%、5%和36%;对其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能力分别为2.1人/hm2、1.1人/hm2、1.1人/hm2、2.2人/hm2、0.3人/hm2和3.2人/hm2。⒊利用定位理论模型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引发的主要社会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价。1998-2008年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和子洲县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满意度分别为0.85、0.91、0.8、0.81、0.83、0.82;另一方面,得出1998-2008年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和子洲县实施退耕粮食补贴对降低县域耕地压力所起的作用比较显着,吴堡县和清涧县不显着。⒋采用频率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构建了由生态效益指标——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经济效益指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GDP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社会效益指标——区域粮食安全和农户对工程满意度等指标构成的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研究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其综合效益评价评分顺序:子洲县(73.5)﹥米脂县(73.3)﹥吴堡县(67.7)﹥清涧县(62.5)﹥绥德县(59.1)﹥佳县(51.3)。结果表明综合效益得分高的,其单项效益不一定高;综合效益得分低的,其单项效益不一定低。综合效益评价对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⒌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及其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的政策效率和建设速率。研究表明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投入产出比例为1:20以上,工程政策取得了很高的效率,但粮食补贴折成现金兑换政策对低收入的退耕农户有效性较低。1998—2008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速率不同程度影响了区域粮食生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建议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科学规划和实施,并加大今后财政的扶持力度以巩固现有成果,特别是生态成果。

王兵[8](2011)在《黄土丘陵区流域生态恢复环境响应及其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恢复环境响应及其评价是当前生态恢复的热点问题,对于揭示生态恢复过程及机理,评估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基于DPSIR(Driving force, Pressure, State, Impact, Response)概念框架模型,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承载力模型,构建中尺度下延安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区生态环境响应指标体系。选取黄土丘陵区延安示范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农牧模式(高桥)、设施农业模式(河庄坪)、农-苹果模式(山狼岔)、农-经济林果模式(县南沟)、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燕沟),构建了小流域尺度下不同治理模式生态环境响应指标体系。借助DPSIR-mDSS(method of Decesion Support Syetem)综合评价模型,以延安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区为中尺度实证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域分南部森林区和北部森林草原过渡带,研究其1999~2009年间生态环境动态响应过程;以高桥、河庄坪、山狼岔、县南沟和燕沟为小流域尺度实证对象,对其生态环境响应进行评估。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尺度下DPSIR生态环境响应指标体系的建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提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分析(共计168个指标),同时考虑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关键指标,以生态环境为重点,兼顾社会和经济因素,确定了基于DPSIR概念框架的中尺度生态环境响应指标体系:人口、人均纯收入、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0℃有效积温、年降雨量、耕地压力指数、自然偏离度、侵蚀性降雨量、参考作物蒸散量、输沙模数、土壤质量、植被盖度、第一性初级生产力、多样性指数、生态需水量、生态服务价值。同时在中尺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删减,构建针对研究区域内5个重点示范区的小流域尺度评价指标体系: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自然偏离度、耕地压力指数、土壤质量、生态承载力、第一性初级生产力、生态服务功能。(2)DPSIR-mDSS生态响应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依据评价过程的三个阶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基础数据收集阶段、评价处理阶段(包括指标规范化处理,评价尺度选择与建立,分析矩阵的构建)、评价与校正阶段(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综合结果和各分项结果排序,指标敏感性分析),结合决策支持系统(mDSS),构建了DPSIR-mDSS生态响应综合评价模型。(3)中尺度生态恢复环境响应动态。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响应综合值在退耕还林初期较低,均小于0.5,2005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基本结束后,生态环境响应综合值明显增加,截止到2009年,森林草原过渡带综合值较1999年增加了38%,森林区综合值较1999年增加了43%。总体而言,森林区综合值高于森林草原过渡带,是其1.04到1.21倍。环境分项值和经济分项值也呈现增加趋势,社会分项值呈减少趋势,截止到2009年,森林区和森林草原过渡带环境分项值较1999年均增加了8%,经济分项值分别增加了7和12%,社会分项值减少了22和29%。(4)小流域尺度下不同治理模式生态环境响应。综合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农-经济林果模式>农-苹果模式>农牧模式>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设施农业模式,其中农-经济林果模式综合值是设施农业模式的1.37倍。环境分项值由大到小依次是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农-苹果模式>农牧模式>农-经济林果模式>设施农业模式,其中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环境分项值是设施农业模式的1.71倍;社会分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农牧模式>农-经济林果模式>农-苹果模式>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设施农业模式;其中农牧模式社会分项值是设施农业模式的3.75倍;经济分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设施农业模式>农-经济林果模式>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农-苹果模式>农牧模式,其中设施农业模式经济分项值是农牧模式的2.09倍。(5)生态环境响应中权重确定方法的比较及不同尺度下指标敏感性。熵值权重法在评价指标较多时具有一定优势,对应于本文中尺度生态环境动态响应评估,结果较PWC权重法更符合实际;PWC权重法在指标较少时具有优势,对应于本文中小流域尺度下不同治理模式生态环境响应评估,较熵值权重法更符合实际。小流域尺度下不同治理模式指标敏感性分析表明人均纯收入为最敏感指标,对生态环境响应影响较大。中尺度下指标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还草为最敏感指标,其它依次为人均纯收入,降雨量,自然偏离度,耕地压力和侵蚀性降雨量;敏感指标大都为驱动力和压力因子。相对于驱动力和压力而言,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说明措施政策的出台以及人类活动(包括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并不是立即能显现出来,而是需要经历一定的时期才能被生态环境所响应。

赵建民[9](201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文中指出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农林水事活动。为了评价水土保持的实施效果、明确水土保持的目的与意义、对不同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比较与优选,有必要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水土保持涉及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单一指标不可能评价其综合效益,因此,人们常用两类方法进行评价:即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通过优选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确定了评价模型中的基本参数;以延河流域中尺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评价了水土保持对研究区域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驱动因子,分析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对科学地确定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完善水土保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建立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多目标评价方法,需要从水土保持对方方面面的影响中选择出评价指标并归一化,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值和权重,最后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将水土保持对各方面的影响转化为一个最终的评价值,但该值只是一个相对值,并不具有真实的生态学或经济学、社会学意义,在评价指标选取、归一化和权重因子确定等方面常常因人而异,差距甚大,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之间不能直接比较。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提出的若干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出现的频率在67个评价指中选定了13个常用的评价指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价值与使用价值,可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足迹、能值、虚拟水等指标衡量。但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与方法尚不成熟。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中区分了存量价值与增量价值;在生态足迹核算中初步提出并解决了中间产品、产量因子计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能值划分为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与生态系统维持能值,并根据二者间的关系将生态-社会复合系统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在进行虚拟水计算时区分了“蓝虚拟水”与“绿虚拟水”,初步构建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评价体系。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与模型,本文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建立了水土保持的水圈、土圈、生物圈、大气圈效应对研究区域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评价模型,并将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用四个指标表示,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承载力、能值与虚拟水量。通过理论推导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初步确定了评价模型中的基本参数。实证研究表明:从1997年到2004年,研究区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66元增加到2364元,其中人均生态系统内部服务价值(农业增加值)由1300元增加到1487元,人均生态系统外部服务价值由666元增加到877元;研究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3hm2增加到2.28hm2,其中内部生态承载力由人均1.20hm2增加到1.24hm2,外部生态承载力由人均0.83hm2增加到1.04hm2;人均生态系统服务能值输由3024.6Gsej增加到3745.1Gsej,其中内部能值由586.2Gsej增加到697.8Gsej,外部能值由2438.4Gsej增加到3047.3Gsej;研究区水土保持提高改善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的效益由1997年的2435m3/人增加到2004年的2884m3/人,其中内部效益由898m3/人增加到1084m3/人,外部效益由1537m3/人增加到1800m3/人。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的内部价值高于外部价值,但外部使用价值高于内部使用价值。且生态系统外部服务的增速较快。上述4种评价结果显示:林地的生态系统边际服务功能最高,其次是梯田与果园,草地最低。农田与果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表现为内部服务与经济效益,林地与草地的生态系统主要表现为外部服务与生态、社会效益。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显示,研究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由65.95%增加到72.90%,研究区社会效益方面目标实现程度较高,生态效益方面提高较快,尤其是治理程度和植被覆盖率等方面成效尤为显着。目前,人均基本农田、人均粮食等指标已经达标,治理程度与林草覆盖度等指标也完成了目标值的70%-90%,但在侵蚀模数、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等指标方面目标实现程度仍较低,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之重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其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一般而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更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特点是其判别功能,可以指出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理论上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扩大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在实践上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与模型,确定了模型中的基本参数,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初步完成了预定目标,即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李伟[10](2010)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寻找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资源利用模式的研究,总结归纳出四种主要的利用模式,即常规农林,特色农业,科技示范,生态旅游。利用专家调查问卷和频度法确定各个模式的影响因子,分别提出四种利用模式的指标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农业发展实践紧密结合,指标数量得到了控制,指标易于获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典型地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评价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安家沟流域常规农林得分6.0715、西川科技示范园综合得分7.2267、定西马铃薯特色农业得分7.6364、田家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得分6.7955,结果均能基本符合地区的发展状况。实证研究表明,构建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评价模型能有效的评价该区域小流域和县域农业发展水平和趋势,对黄土高原水土资源综合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做出科学的组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持续稳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生态恢复工程概述
        1.3.2 生态恢复工程综合效益及评价研究
        1.3.3 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1.3.4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试验设计
    2.3 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域资源和发展现状
    3.1 研究区域
    3.2 自然资源
        3.2.1 气候和水文资源
        3.2.2 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
        3.2.3 耕地资源
        3.2.4 植被资源
    3.3 社会经济条件
        3.3.1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
        3.3.2 人口数量和构成
        3.3.3 农业生产状况和资料投入
    3.4 研究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3.5 研究区资源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类型及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
    4.1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形态特征分析
    4.2 典型小流域范围的界定和地貌分析
        4.2.1 流域范围的界定和流域特征分析
        4.2.2 流域坡度分析
        4.2.3 流域坡向分析
    4.3 典型流域农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和配置模式类型
        4.3.1 农林景观构成要素和分类
        4.3.2 研究区主要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类型
    4.4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和特征分析
        4.4.1 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现状分析
        4.4.2 流域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4.4.3 流域景观功能类型特征分析
    4.5 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变化的驱动因子
第五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应分析
    5.1 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应分析
        5.1.1 退耕还林的植被恢复效应分析
        5.1.2 退耕还林的土壤恢复效应分析
        5.1.3 退耕还林地水土保持效应
    5.2 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应分析
        5.2.1 农户调查基本资料
        5.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5.2.3 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
        5.2.4 劳动力转移
        5.2.5 农户成果维护意愿
    5.3 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应分析
        5.3.1 农民经济收入和支出
        5.3.2 农村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
        5.3.3 农林业产值
        5.3.4 劳动力生产效率
第六章 典型流域景观配置模式农业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6.1 能值分析的步骤和数据处理
    6.2 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6.2.1 环境资源能值投入结构
        6.2.2 外部辅助能值投入结构
    6.3 能值产出结构分析
    6.4 典型流域农业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6.4.1 自然资源水平
        6.4.2 农业经济资源水平
        6.4.3 农业社会资源水平
        6.4.4 系统发展可持续性
    6.5 流域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6.5.1 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6.5.2 农业发展模式的提升途径
第七章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效益评价
    7.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7.1.1 构建流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7.1.2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来源和方法
        7.1.3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7.2 评价模型
        7.2.1 评价指标的权重
        7.2.2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7.2.3 综合评价的等级标准
    7.3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评价
        7.3.1 评价结果及分析
        7.3.2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
    8.1 陕北黄土丘陵区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整体优化途径
    8.2 农林复合系统构成要素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途径
        8.2.1 生态林地
        8.2.2 经济林
        8.2.3 草地
        8.2.4 农田
        8.2.5 其他要素
    8.3 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方案
        8.3.1 配置模式优化的原则
        8.3.2 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优化方案
        8.3.3 优化前后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和分析
        8.3.4 优化后配置模式景观特征分析
        8.3.5 优化前后农户经济收入分析
    8.4 优化的配置模式评价
    8.5 优化配置模式评价结果和分析
第九章 小流域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软件设计
    9.1 开发综合评价软件的目的和需求分析
        9.1.1 综合评价软件开发的目的
        9.1.2 软件的需求分析
    9.2 综合评价软件的开发原则
    9.3 综合评价软件的总体框架设计
        9.3.1 软件的逻辑结构和流程
        9.3.2 软件的功能模块
        9.3.3 软件的数据需求
        9.3.4 软件开发和运行环境
        9.3.5 软件使用范围
    9.4 软件的运行界面
    9.5 软件不足和展望
第十章 结论、讨论和创新点
    10.1 结论
    10.2 讨论
    10.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2.1 研究区域选择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4 典型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4)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2.1 生态农业的发展
        1.2.2 商品型生态农业的产生与研究进展
        1.2.3 农业系统评价研究进展
        1.2.4 简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资料来源
第三章 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的互动关系及其表征
    3.1 安塞县退耕还林工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影响
        3.1.1 退耕还林工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驱动过程
        3.1.2 退耕还林工程对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
    3.2 商品型生态农业的发展对退耕还林工程的反馈作用
    3.3 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的表征
        3.3.1 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评价指标的选择
        3.3.3 指标权重的计算
第四章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系统耦合态势演变过程评价
    4.1 研究方法——系统耦合度模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计算结果
        4.2.2 系统耦合关系演化阶段及态势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结果的再评价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研究方法
    5.2 研究结果与分析
        5.2.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态势演变过程的再论证
        5.2.2 退耕还林以来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阶段性判定与分析
        5.2.3 讨论
第六章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6.1 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商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策略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讨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基于退耕还林工程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退耕还林工程与商品型生态农业
        1.2.2 效果评价
        1.2.3 简评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4.2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
        1.4.3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预期结果
    1.7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地形
        2.1.3 气候
        2.1.4 植被
        2.1.5 土壤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1 农业发展现状
        2.2.2 社会经济状况
        2.2.3 县域政策情况
        2.2.4 城乡建设现状
第三章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数据来源
    3.2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效果及影响因素
        3.2.1 生态环境变化效果
        3.2.2 农业资源变化过程
        3.2.3 产业态势及其变化
        3.2.4 经济效益变化情况
    3.3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3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4 讨论
第四章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
    4.1 数据来源
    4.2 研究方法
        4.2.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4.2.2 评价模型选择
    4.3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
        4.3.1 安塞县1998~2009年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过程评价
        4.3.2 安塞县不同区位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评价
        4.3.3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判定
    4.4 讨论
第五章 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5.1 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农业
    5.2 巩固退耕成果,加快绿化进程
    5.3 提高林草资源利用率,强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5.4 结合区位特征,建设农村商品市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榆林南部六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益评价存在问题
    1.4 研究区概况
        1.4.1 自然概况
        1.4.2 社会经济概况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第二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因子变化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估
    2.1 退耕还林(草)的植被资源
        2.1.1 森林植被覆盖率
        2.1.2 工程林、灌搭配比例
        2.1.3 退耕还林(草)工程森林植被资源储量
    2.2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2.2.1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
        2.2.2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全磷含量的变化
        2.2.3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全钾含量的变化
        2.2.4 退耕还林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2.2.5 退耕还林草地土壤容重
    2.3 退耕还林草对水文的影响
        2.3.1 年降水量变化
        2.3.2 退耕还林草对其径流量变化
        2.3.3 退耕还林草土壤储水量变化
    2.4 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1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3.1.1 县域农业产业结构比重变化
        3.1.2 县域农业产业结构协调性变化
        3.1.3 工程对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3.2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
        3.2.1 退耕前后种植业收入变化
        3.2.2 退耕前后畜牧业收入变化
        3.2.3 退耕前后林果业收入变化
        3.2.4 退耕前后外出务工收入变化
        3.2.5 退耕补贴占农户总收入变化
    3.3 工程对县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
        3.3.1 农村总人口变化
        3.3.2 农民人均纯收入
        3.3.3 农业净产值
        3.3.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
        3.3.5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
    3.4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响应
        3.4.1 退耕还林(草)工程后县域GDP 及结构的变化
        3.4.2 农业主要生产资料的投入
        3.4.3 耕地面积
        3.4.4 粮食单产
        3.4.5 粮食总产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社会效应
    4.1 农户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满意度评价
    4.2 工程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
        4.2.1 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变化
        4.2.2 县域耕地压力指数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县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5.1 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5.2 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5.3 县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5.4 县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及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成本效益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6.1 退耕还林(草)工程政策成本效益分析
    6.2 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速率合理性评价
    6.3 退耕还林(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1
附录2

(8)黄土丘陵区流域生态恢复环境响应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1.1.2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现状
        1.1.3 立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质量评价
        1.2.2 生态质量评价类型
        1.2.3 生态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1.2.4 DPSIR 概念模型生态响应
        1.2.5 国内外生态质量评价现状小结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DPSIR 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资源特征
        2.1.3 社会经济
    2.2 基于DPSIR 概念框架环境响应指标体系
    2.3 DPSIR-m DSS 生态响应综合评价模型
    2.4 数据获取
第3章 生态环境响应驱动力因素
    3.1 社会驱动力
        3.1.1 人口自然增长率
        3.1.2 人口密度
    3.2 经济驱动力
        3.2.1 人均收入
        3.2.2 人均GDP
    3.3 政策和环境驱动力
        3.3.1 退耕还林
        3.3.2 气候环境驱动
        3.3.2.1 降雨量
        3.3.2.2 有效积温
第4章 生态环境响应压力因素
    4.1 人类活动压力
        4.1.1 耕地压力
        4.1.2 自然偏离度
    4.2 生态环境压力
        4.2.1 参考作物蒸散量
        4.2.2 水土流失压力
第5章 生态环境响应状态因素
    5.1 植被状态
    5.2 土壤状态
        5.2.1 土壤质量
        5.2.2 土壤质量指数
第6章 生态环境响应影响因素
    6.1 生态系统活力
    6.2 多样性指数
    6.3 生态承载力
        6.3.1 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6.3.2 研究区域生态需水量计算
    6.4 生态服务功能
        6.4.1 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
        6.4.2 研究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
        6.4.3 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服务价值
        6.4.4 生态服务总价值动态变化规律
第7章 中尺度生态环境响应动态
    7.1 数据整理
    7.2 指标权重的获取
    7.3 指标敏感性分析
    7.4 DPSIR-m DSS 评价结果及分析
    7.5 小结
第8章小流域尺度下不同治理模式生态环境响应
    8.1 典型示范区概况
    8.2 评价步骤
        8.2.1 基于DPSIR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2.2 数据整理
        8.2.3 指标权重的获取
        8.2.4 指标敏感性分析
    8.3 DPSIR-mDSS 评价结果及分析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1.1.1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
        1.1.2 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1.1.3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1.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1.2.1 水土保持效益的内涵与外延
        1.2.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方法与模型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评析
    2.1 水土保持单项效益评价方法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2.2.1 基于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2.2 基于其他方法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3.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3.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3.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存在的问题
    3.3 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3.3.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理论
        3.3.2 能值与能流理论
        3.3.3 水帐户与虚拟水理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4.1 水土保持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4.1.1 土圈效益
        4.1.2 水圈效益
        4.1.3 大气气圈效益
        4.1.4 生物圈效益
    4.2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影响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4.2.1 水土保持对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4.2.2 水土保持对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4.2.3 水土保持对流域能值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1 研究区概况
        5.1.1 研究区自然特征
        5.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条件
    5.2 实证研究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5.3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5.3.1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内部服务价值评价
        5.3.2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外部服务价值评价
        5.3.3 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价
    5.4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的影响
        5.4.1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2 基于能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3 基于虚拟水与水帐户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5.4.4 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综合评价与比较
    5.5 研究区水土保持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6.1 系统理论及其在多目标评价中的应用
        6.1.1 系统及系统理论的基本特点
        6.1.2 基于系统理论进行多目标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6.2 水土保持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6.2.2 权重因子确定
        6.2.3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
    6.3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计算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不同农产品与工业品能值含量计算
附录二 几种农用生产资料的生态足迹计算
致谢
作者简介

(10)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1.2.1 国内发展状况
        1.2.2 国外发展状况
    1.3 研究方法
2 现有开发利用模式的总结分析
    2.1 常规农林业模式
    2.2 科技示范模式
    2.3 特色农业模式
    2.4 生态旅游模式
3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依据
    3.1 评价原则
        3.1.1 科学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3.1.2 层次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
        3.1.3 代表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
        3.1.4 动态性与静态性相结合的原则
        3.1.5 宏观性与微观性相结合的原则
    3.2 评价目标
    3.3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置方法
        3.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3.2 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步骤
        3.3.3 层次分析法(AHP)的技术框架
        3.3.4 指标权重的计算
        3.3.5 一致性检验
4 指标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4.1 常规农林业利用模式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的筛选
        4.1.2 主要评价指标的解析
    4.2 科技示范利用模式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的筛选
        4.2.2 主要评价指标解析
    4.3 特色农业利用模式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的筛选
        4.3.2 主要评价指标解析
    4.4 生态旅游利用模式指标体系的建立
        4.4.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指标的筛选
        4.4.2 主要评价指标解析
    4.5 四种指标体系的异同
        4.5.1 指标的相同点
        4.5.2 指标的不同点
5 典型地区评价
    5.1 常规农林业利用模式--安家沟流域
        5.1.1 安家沟流域地区概况
        5.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1.3 评价结果及分析
    5.2 科技示范综合利用模式--定西西川旱地高效农业科技园
        5.2.1 典型地区概况
        5.2.1.1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状况
        5.2.1.2 园区的运作状况
        5.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3 评价结果及分析
    5.3 特色农业模式--定西马铃薯特色农业
        5.3.1 典型地区概况
        5.3.1.1 区位自然优势分析
        5.3.1.2 产业发展评价及竞争力分析
        5.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3 评价结果及分析
    5.4 生态旅游利用模式--平凉市田家沟流域
        5.4.1 田家沟流域概况
        5.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6 结语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表:黄土高原水土资源多目标利用模式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四、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流域农林景观配置模式综合评价及优化[D]. 邓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3]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4]退耕还林工程驱动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D]. 崔绍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05)
  • [5]基于退耕还林工程下的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实施效果评价[D]. 王玉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6]安塞县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王玉峰,王继军,高亮,李奇睿.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6)
  • [7]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榆林南部六县为例[D]. 成六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05)
  • [8]黄土丘陵区流域生态恢复环境响应及其评价[D]. 王兵.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05)
  • [9]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D]. 赵建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10]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D]. 李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点击进入下载PDF全文

相关文章

QQ咨询